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5的文章

20151010-數據新聞:當高等院校成為了快活谷 ——大學排名之應用與誤用

數據新聞:當高等院校成為了快活谷 ——大學排名之應用與誤用 21:55 10/10/2015 圖一(圖×吳浚匡) 圖二(明報製圖) 圖三(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當香港大學處於風眼之中,任何風吹草動皆會引起各界注視。 三間國際性的大學排名機構 Quacquarelli Symonds (QS)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由九月起分別公布全球大學最新的排名榜。對比去年,香港大學在三個排名都同樣下跌,事件引起傳媒關注。 在校園裏,或至少在我們接觸的圈子裏,很少人會對這些排名太在意,反觀傳媒總愛用跑馬仔方式(horse racing frame)來煞有介事報道。究竟大學排名升降真的能反映學術水平變化嗎? 香港大學的學術水平真的在佔領年間倒退嗎?本文目的是綜合分析大學排名結果,另外也想分析本港報章在報道大學排名時所採用的新聞角度。 排名下降:真是學術水平下降嗎? 首先,本研究集合所有在網上公布的全球大學排名的公開數據,並抽出香港各大學在2014年和2015年的評分及排名。所有的大學評分方法,主要是以一籃子的數據,如論文引用數據、師資、學生出路甚至聲望等等,集結成綜合評分,再根據綜合評分高低作大學排名。結果,我們找到九個大學評分機構當中包括香港各大學的數據,名單如下: ‧Quacquarelli Symond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QS) ‧《泰晤士高等教育》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THE)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Best Global University(USNEWS)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CWUR,沙特阿拉伯機構) ‧Round University Ranking (ROUND,俄羅斯機構) ‧CWTS Leiden Ranking (Leiden,荷蘭萊頓大學)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上海交通大學) ‧University Ranking By Academic Performance (URAP,土耳其中東理工大學) ‧NTU Ranking(NTU,國立台

20151031-劉細良:【讀書好×果籽】帝國夢與發達夢的糾纏,百萬移民在非洲

劉細良:【讀書好×果籽】帝國夢與發達夢的糾纏,百萬移民在非洲 21:53 31/10/2015  《中國的第二個大陸》 Howard W. French走訪非洲15國,寫出中國移民的真實故事,這不是從批判中國殖民主義出發,而是用紀實報道方式,描畫在地中國移民的生活、經歷及心路歷程,中間交織中國政府在非洲的發展策略及當地人的回應。 收到出版社寄來《紐約時報》名筆Howard W. French去年矚目紀實報道作品《China's Second Continent: How a Million Migrants Are Building a New Empire in Africa》的中譯本《中國的第二個大陸》時,鄺穎萱剛從非洲馬拉維及萊索托孤兒院當志工回來。在她的見聞中,「中國人」是重要角色,這些貧窮落後的非洲南部小國,市集內一樣充斥着中國小商人、小商店,甚至攤販,在這個陌生國度開拓他們的生意,追求理想。而當地人對中國移民有不少怨言,近年非洲已被標籤為「中國的第二個大陸」,一百萬中國移民遍佈非洲大陸54個國家,而人數仍然持續上升。去年,美國外交重點不得不由重返亞洲而急轉彎變成重返非洲。 《紐約時報》撰稿人Howard W. French有個中文名字傅好文,現在任教美國新聞學重鎮哥倫比亞大學,他獃過非洲不少國家,也曾任《紐約時報》派駐上海分社社長,懂普通話,實地採訪非洲的中國人,自然有優勢。 莫桑比克的中國牛仔 非洲國家一直予外界窮困、戰亂及貪污的刻板印象,而中國則是強國崛起,內需蓬勃,充滿發達機遇,何以這十年間大量中國人跑到非洲找尋機會呢?這不太合理吧!此書第一章的主角叫郝盛利,五十多歲小平頭河南農民,隻身到莫桑比克偏遠的中南部地帶,種植製造代糖的甜葉菊。這個粗線條農民眼中非洲的機會比祖國更多,非洲貪污,中國一樣貪污,在家鄉無權無勢的,只有在社會底層,反而來到莫桑比克,還可打出一片天。他已將兩個孩子帶到非洲農莊,還安排他們盡快與當地女孩結婚生子,變身莫桑比克人,以防政策改變,禁止外來人擁有土地時,他便可以用孩子來登記。作者與郝盛利在路上經過一個小鎮想吃飯,路人指示他沿小路走,會有中國女人賣小吃,他果然發現了小吃店。老闆廿多歲來自汕頭,一個女人在偏僻莫桑比克小鎮Marumbene做小買賣,動機很簡單,只是想賺多點錢,她說網路上很多人說

20151031-李怡:香港在抵禦「中國式病毒」的最前線

李怡:香港在抵禦「中國式病毒」的最前線 20:05 31/10/2015 習近平在英國受到隆重接待後,一個叫做「中國式病毒」的詞語開始在西方冒起。位於紐約的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於今年6月3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提出這詞語;8月21日,他接受美國之音記者長篇專訪,仔細論述了他的觀點。10月25日,習近平訪英剛結束,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發表對明鏡集團總主筆高伐林的訪問,介紹9月間在外國關於「中國式病毒」的討論。簡而言之,習近平訪英引起西方對「中國式病毒」的關注。 甚麼是「中國式病毒」?所指的是中共國以黨國體制的腐敗,來危害西方和世界。「賄賂開道、欲達目的不擇手段、有奶便是娘、毫無道德倫理底線、將金錢置於自由、人權、環境、公平、正義之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價值觀像病毒一樣在世界各地大舉擴散,而且勢不可擋。」何頻在美國國會說,與其他證人歷數大陸政府違反人權,希望美國主持公道不同,他是來「警告你們的——別說救大陸,美國能救自己就不錯了!」 以體制腐敗危害世界 大陸金錢外交、腐敗開路,「中國式病毒」對西方政界、企業界、文化界、科技界全面傳染。高伐林說,「政客和商人為了拿到定單、市場、支票,在大陸式的生意經面前就範,學會『搞關係』,聘僱『太子黨』,爭相巴結大陸官員。最近幾年法蘭克福書展主賓國是大陸,倫敦書展主賓國是大陸,美國最大的紐約書展今年的主賓國,又是大陸,一個沒有出版自由的國家,卻在西方自由出版市場到處成為主賓國!有些西方企業例如facebook,直到今天還被大陸攔在門外,老闆照樣去歡迎習主席,桌上居然還擺着一本習近平的書——他們還沒有實際得到大陸的利益呢,只是出自對從大陸得到利益的想像,就足以使他們放棄民主自由的理念。」 「中國式病毒」的強大潛能,來自於它的低道德甚至是零道德優勢,來自於人性的貪婪和信仰的崩潰,來自於對負面人性的迎合和駕馭。別人花費巨資研發的產品,大陸隨意「山寨」;別人不敢做、不敢接的生意,大陸照單全收……。這種零道德優勢在大陸造成巨大「透支」:不僅是環境和未來,更是靈魂和良知。 可怕的是,西方世界由於經濟困境,正在對「中國式病毒」喪失免疫力,趨於功利,遷就邪惡。最新的例子,是英國在習近平來訪時,為經濟利益而放棄在人權問題上批評中共。 不過,人權、道德在西方民間仍有強大的價值基礎。習近平20日在英國國會演講就遭遇了逆風。議長在介紹

20151031-王迪詩:最女人——炒你就可以侮辱你?

王迪詩:最女人——炒你就可以侮辱你? 21:51 31/10/2015   所謂「乞人憎」,就是以「你唔死都無用」的語言表達一個壞消息。有必要講到這麼絕嗎?譬如裁員,從炒人的方式可以看見僱主的心地好壞,以下是幾件真人真事。   一、任職投資銀行的朋友A,跟律師們就上市項目開會至下午四點,回到自己的房間check email卻無法login電腦,正打算找IT同事,上司來找他說:「Hey,跟你談一下。」兩人進入人事部總監的房間,總監和上司客客氣氣地解釋了經濟不景需要裁員。投行有一個「新來新豬肉」的行規,A最近才加入這間公司,第一個裁走的就是他。在投行被炒卻不一定是傷感的事,A得到六個月的薪水作補償,而這並不算特別慷慨,有投行炒人試過補十二個月糧。那人被炒後去了另一間投行,不久又被炒,也獲補了十二個月薪水。無端端發達,come on!炒我呀!假如我是投行職員可能會有此想法。那人拿着這份不勞而獲的巨款環遊世界,回港時經濟好轉了,他又重新成為投行爭相羅致的對象。 第一個開刀對象   二、投行是特殊例子,絕大部份打工仔對突然被炒都不會開心吧。朋友H在一間跨國企業任經理。某天下午六時半,她去完洗手間回來,即看見自己的桌上放了一個白色信封,一看,是解僱信。她在這間公司過去五年曾兩次升職,每年上司給她的評核報告都接近滿分,儘管她知道全球營業額正在萎縮,聞說總公司有意裁員以削減成本,她接到大信封時還是晴天霹靂,怎麼都沒想過第一個被開刀的就是自己。   解僱信冷漠地出現的十分鐘後,人事部阿姐打內線找她:「我已經把你的staff card有效時間延至今晚八點,讓你收拾東西,你八點前好走喇!」H望着房間裏一座山那樣的物品,有五年來跟同事們的合照、為晚晚開OT至深夜而設的杯麵、她特地為工作而購置的大量參考書……她一邊感謝人事部阿姐大發慈悲把她的staff card延效個半小時,一邊懊惱如何在個多小時內清理一座山。   她有氣無力地跌坐在椅子上,這時定下神來才想到有必要仔細看看那封解僱信。一看之下大感奇怪,CEO兩年前明明要求她簽了一份更新合約,把離職前通知期由一個月改為三個月,為甚麼公司現在只給她賠償一個月糧?   她翻出那份更新合約的正本向人事部阿姐查詢,得到這樣的回覆:「我的文件檔內沒有甚麼更新合約,只有你入職時簽的一個月通知合同,我只會給你補一個月糧。

20151031-陶傑:只是一點感覺

陶傑:只是一點感覺 21:50 31/10/2015 「山河故人」,是一個催淚的名詞,不過人要有點經歷才有感觸。 中文的「山河」,不止是地理,而有人文的憂患。「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風景雖殊,而山河各異」,山河不止是Mountains and Rivers,英文沒有那種感覺;而故人,也很幽深,並不是所謂的Old buddies。 「山河故人」這四字的組合,其中有朝代的興替,人文的榮辱,劫後餘生的慶幸,還有天涼好個秋的感懷。太多的留白,正是法國人所說的La tristesse,年紀太輕,日子過得太好,永遠也不明白。 而舊時的中國感覺(這裏的中國,是尚未污染扭曲的中國),皆在這張淡恬的長卷裏。張愛玲與炎櫻在天台的合照,藍天白雲,憧憬着遠方。太平洋戰爭的前夕,今日看這張黑白照片,由於已經知道結局,聽見雲天之外遙遙傳來的炮聲,看了會感到憂傷。 但是許多年後,張愛玲隱居美國加州,炎櫻卻在紐約。三十年間炎櫻寫過三封英文信給張愛玲,但從來沒有收到回信。第一封信,炎櫻告訴這位故人,有她姑姑在上海的地址,並有朋友去上海,可以與她姑姑聯絡。張愛玲沒有答覆。 最後一封,寫於一九九一年。炎櫻一開頭就抱怨:你為什麼總不回我的信呢?我不明白。然後她告訴她:這許多年在紐約,她已經是股票投資專家,可以讓她有錢,但張愛玲此時已完全隔隱獨居,自然也不再有回音。 炎櫻逝世於一九九七年,也就是張愛玲之後的兩年。而另一位好友蘇青,留在大陸,漸不知所終。 三個各有才華的女子,在慘酷的國運之中各自飄離,這就是「山河故人」的另一章,本來也是電影的好題材,但是在華語電影裏,不會再有了。 人生總要站在海邊,聽過濤聲,看過一些日落的雲霞,才感悟「山河故人」這組詞彙的味道。只是那時你已經厭煩喧嘩,遠離人群,在大西洋兩岸,棲遲在一個翠綠的山谷,音訊隔絕,很靜雅地老去。「你為什麼總不回我的信呢?」那些舊箋,連回許多斷章,當然都在桌上,殘剩在心頭,當窗前的微風吹過,輕輕的掀翻着泛黃的紙張,只是天荒地老,那時已經人去樓空。 陶傑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20151031-蘋果:【文化籽】三年零九個月,前天文台長戰俘歲月

蘋果:【文化籽】三年零九個月,前天文台長戰俘歲月 20:05 31/10/2015 希活在集中營時,除了繼續記錄潮汐,也繪畫不少圖畫,這幅是1944年的深水埗集中營,前方是昂船洲與香港島。 【文化籽:字裏凡間】 七十年前的8月30日,是香港重光日,戰前任職天文台的英籍公務員希活(Graham Heywood)重獲自由的日子。希活是二次世界大戰後首位上任香港天文台長,他從來沒有跟家人講述集中營的生活,在戰時出生的二女Veronica Heywood也只是在希活於八十年代逝世後,在遺物中找到一份打字稿,才得悉父親當年三年零九個月的艱苦歲月。在現任天文台長岑智明安排下,希活台長的稿件,在今年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出版成書,願世界和平,戰爭不再降臨。 希活 對於我們這批在戰後出生的人,縱然看過紀錄片,看見日軍將平民俘虜進行殘忍的活體實驗,心情是很激動,但沒有極度悲憤。因此,找來專門研究香港淪陷史和加拿大華人史的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項目主任周家建,上一堂歷史課,「香港在日治時期設拘留營與集中營,前者是拘禁敵國僑民,後者是官兵戰俘。不論是拘留營還是集中營,生活均是艱苦,可以用『食不飽、穿不暖,還要做苦工』來形容。」當時只有赤柱是拘留營,最早期英軍、加拿大軍及義勇軍是拘禁在北角七姊妹道,其後調派到九龍各集中營,深水埗是困軍人、亞皆老街是軍官、馬頭涌是印度兵。 周家建 希活是公務員,為甚麼要在深水埗集中營度過香港淪陷?「因為他曾參加皇家香港軍團(即義勇軍)。」Veronica從日記中找到答案。1925年,希活從英國牛津大學新學院文學院畢業,翌年參加領土軍官訓練團,1932年到香港天文台任職,又參加義勇軍,雖然後來公務繁忙退隊,可惜命運最愛捉弄人。 雖然在集中營生活艱苦,但希活台長抱着積極樂觀態度面對,所以將自己在集中營的記錄定名為「這不需待很久」,期待戰爭很快結束。 六十多年前,希活仍任天文台長時,Veronica坐在草地上跟父母與姊姊在台長宿舍花園留影。 1941年12月,戰俘在新界被日軍捉拿。圖片由收藏家高添強提供 淪陷前約一個月被擒 1941年12月8日,日軍開始攻打香港,早上發生空襲後,時任台長決定派希活與星巴克(Leonard Starbuck)到元朗凹頭執行任務,收回天文台地磁站的儀器。當天,他們在宿舍所吃的早餐,

20151028-翔空:《小王子》我們恐懼的從來不是長大,而是遺忘

翔空:《小王子》我們恐懼的從來不是長大,而是遺忘 2015-10-28 17:32 http://movie.talk.tw/Article.aspx?ClassID=2&Article_ID=1346 還記得童年天馬行空的想像嗎?記得那些世界總是充滿驚奇的日子嗎?可是每每與大人分享,他們總是不懂我們內心的想法,於是大人與我們,互相覺得彼此奇怪。但隨著時間流逝,我們一點一點地長大,慢慢地因為規矩、因為知識、因為許多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的原因,變成了大人,開始回過頭覺得孩子很奇怪。我們慢慢地忘記了怎麼作夢,忘記了曾經有過的夢想,變成社會這個巨大機器的小小齒輪… 而《小王子》重新詮釋了經典,故事開頭在一個準備上中學的小女孩參加學校的面試,卻因無法臨場反應面試官的問題:「你長大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未能錄取。最後為了進入這間學校,母女倆啟動Plan B,搬家到這間學校的學區,而她們之所以能負擔這棟房子──全因為隔壁住了個怪人,一個老飛行員。 由於是單親家庭,母親無法兼顧家庭與工作,於是位小女孩制定了以分鐘為單位的人生計畫,接著便匆匆離開家了。而就在女孩獨自看家不久,隔壁卻突然飛來一個螺旋槳,打破了女孩新家的牆壁。於是小女孩開始與隔壁奇怪的老飛行員有了交集,一來一往裡,老飛行員開始講《小王子》的故事給她聽。 從此,小女孩的生活不再按表操課,而總是穿過被螺旋槳打穿的圍籬,穿過樹叢,來到彷彿夢幻國度的老爺爺家,聽故事。在故事裡,她學會了「馴養:是建立關係、彼此需要」、「問題不在長大,而是遺忘」、「真正重要的事,必須用心看」……不知不覺,整個暑假都花在這上面。但卻在小女孩聽到結局後倏然變了樣。她不喜歡這個結局,所以奪門而出,以話語傷了老飛行員。 可她還沒來得及與飛行員和好,便在入學的前一晚看見救護車停在隔壁,而飛行員被送上了救護車。女孩驚惶,想要找到小王子幫忙,於是在晚上偷偷再度從破了洞的圍籬溜到隔壁,開著飛行員終於修好的飛機,前往了大人的國度。卻在升上天空後發現,星星全都不見了。 而在大人的國度裡,女孩找到了故事中小王子遇見的虛榮者、國王與商人,並發現小王子忘記了一切,而不見得星星全被商人給收在一個巨大玻璃瓶內!在女孩一番努力後,小王子終於記起了過去,也讓被囚禁的星星歸位,並領悟了在故事中聽到的道理。最終,入學的第一天,女孩與母親作

20151030-AM730--樂思:禁地風光(二)紅花嶺

樂思:禁地風光(二)紅花嶺 2015年10月30日 蓮麻坑礦洞面貌。 紅花嶺(Robin’s Nest),又名麻雀嶺,是香港新界東北部的一座山峰,位於打鼓嶺及沙頭角之間,高498米,山體廣袤,是新界北區的最高峰。紅花嶺的北麓曾是邊境禁區範圍,現在除了蓮麻坑尚屬禁區,其餘大部分範圍已經在2012年初解封,近年吸引不少山客登山遊覽一探舊時禁地。 文、圖:樂思 大家可以由立和村起步,先參觀「立和世居」那種舊式鄉村大宅風貌,再到石橋頭村看看昔日沙頭角火車橋墩遺址。在麻雀嶺村舊式排屋旁邊登山,這種登山小徑,純天然絕無人工化,不過沿途盡是浮山碎石,當中亦有數個陡坡,走起來相當吃力。幸好山下景觀開揚,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眼底下是麻雀嶺眾村落,對面不遠處是金字屋頂的山嶺,名海背嶺(高255米),其下是上下禾坑的田園,東北是沙頭角市的禁區,及沙頭角海沿岸的風光。有青山碧水,有鄉村市鎮,景物豐富,西面山谷中還不時傳來陣陣澗水激流之聲,叫人心情舒暢。 沿山脊慢慢走,1小時左右便差不多見到回頭石,即是抵達了山脊高地。紅花嶺山脊上的風光亦不錯,東北面有一列起伏不斷的山嶺,旅界中人稱為小八仙。先是又名雞麻石的三峒,登上三峒前有一小門,標誌著以往禁區的範圍;過了二峒(高440米)再往東走不久,會發現戰壕等等英軍遺跡;最後一峰叫亞公頂,二戰後英軍於山上建有瞭望台觀察深圳河對岸局勢。筆者亦留意到一個自然界的現象,小八仙山脊線兩旁植物,北麓是灌木叢林而南麓只有野草生長,相當有趣。 返回回頭石,可向西前往紅花寨及紅花嶺,如剛才的起伏山嶺是小八仙,那麼西面的紅花寨及紅花嶺南坡的懸崖,便陡峭得有如屏風山與黃嶺。站在紅花嶺上,除沙頭角市外,向北可眺望深圳最高山的梧桐山(944米),向西更可俯視山下坪洋及打鼓嶺的農村,還有黃芽山下的東北堆填區,後面襯托著深圳蓮塘現代化的住宅區。繁華與恬靜,生機與廢料,這種風景對比如此強烈,令人印象深刻。 紅花嶺下有小徑接往北面的礦山警崗(麥景陶碉堡之一),沿山徑往下走不久,便見到一道荒廢的鐵閘,標誌著昔日禁區範圍。此段山路現在已經開放,遊人可放心進出。不過,沿山徑下行1公里左右,到達直升機坪便發覺附近有不少警告牌,提醒大家前方將進入禁區範圍。大家可在外圍一窺那礦山麥景陶碉堡,如時間充裕及由經驗領隊帶領,不妨一遊蓮蔴坑礦場。大家可以參觀一下礦場外

20151030-Daniel Lee:美國重回亞洲的三步曲

Daniel Lee:美國重回亞洲的三步曲 2015年10月30日 美國重反亞洲的方法是有點怪怪的,因為美國的勢力從來沒有離開過亞洲。只是最近二十年,亞洲區內有國家,所指的是中國,快速增長,打破了美國定下的區內平衡。所以美國要從新建立區內的秩序。美國的部署,分別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三方面向中國施壓,也不是今天才開始。 第一步,早在2000年,美國便與越南建交,協助越南發展民主和經濟。在2011年12月,美國國務卿又訪問緬甸,會見了昂山素姬。到2012年奧巴馬到訪緬甸,成為美國在位總統首次到訪緬甸,兩國關係大為改善。再加上傳統的友好國如南韓、台灣、曰本、菲律賓等,美國實行在政治外交上孤立中國。 第二步是在經濟方面向中國施壓。首先在2013年,日本的安倍經濟學推行量化寬鬆,大印銀紙,藉日元貶值,帶動亞洲區內其他貨幣貶值,打擊中國的出口。中國發現出口減少了,而外滙也漸漸開始流出,便企圖搞活股票市場,使股市國際化,吸引國際資金流入去抵消因貨品出口減少做成的外滙壓力。但由於操作上的急進,上証指數由3700點升至5200點後,便急速回落。當然外資又借機流出,中國股市就有如天津市大爆炸一樣,傷了一億股民的心。到現在,中共亦未知下一步應怎樣走,只好用了幾萬億去穩着股市。對出口下跌無能為力,唯有用上新常態來對外交待,希望藉增加內部消費來支撑經濟。 另一方面,中國又成立亞投行,推行一帶一路合作發展。基本上是借錢給一些落後國家來向中國企業購買原材料,器材去發展基建。待基建如鐵路等完成,投產回本後,慢慢還錢。這樣的生意,風險很高。首先鐵路等基建未必會賺錢,而窮國本身就有其他原因不還錢。我相信中共也明白這點,但由於國內產能嚴重過剩,又沒有其他更好方法,只有見步行步。 對中國經濟打擊最大的莫過如TPP。TPP將會影響出口,同時亦會影響外來的投資。最重要的是,TPP的要求,如知識產權,環保,工人組織權等,全是極權中共的死穴。看看越南,為了TPP連共產主義的神主牌也掉了,足見經濟對改變意識形態的威力有多大。這12個國家組成的TPP只是一個開始,很多其他亞洲國家也會加入TPP。加上美洲的國家和歐洲也將會成立性質類似的組織,中共會看到自己在經濟上會越來越被孤立。唯一可以做的,是與多國簽雙邊協定去抗衡。習總走訪英國只是第一步。但當人家都在TPP或相近的有利位置,和你簽的任何協定也會

20151030-王維基:基思more人——共同的價值觀

王維基:基思more人——共同的價值觀 22:35 30/10/2015          幾個月前,看了一套以釜林事件為主題的韓國電影《逆權大狀》,戲中的幾幕令我非常深刻,包括律師跪在催淚彈面前、在法庭上高呼正義的審判,令其他在場的百多名律師為之動容,紛紛站起來抗議。   同樣的一幕,最近在一套台灣電影上演,地點換了在一間高中學校的禮堂而不是法庭,講述的只是學生被訓導主任無理對待,同樣地,全體學生亦站起來反抗。再說最近的一套美國電影,講述一位六十年代的美國律師,為了一個全美國都為之憎恨的蘇聯間諜辯護,期間受盡途人鄙視、家人生命受到威脅、上司也懷疑他如此落力為間諜上訴的原因……   這三套來自台灣、韓國及美國的電影,都引發我們思考一個命題:我們為了甚麼的價值觀而做事?我不知道香港歷史上有沒有這些類似的故事,相信台灣的電影內容應該是虛構;而韓國及美國的電影,據說是由真人真事改編。   無論是創作或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這類題材都是在香港電影中少見的。難道在香港的歷史裏,從來沒有這些為了價值觀而做的事?抑或因為我們不敢再公開地訴說這些故事?美國電影的其中一幕,講述該名美國律師在咖啡室裏跟一位CIA探員說,何以我這個愛爾蘭人和你這個德國人會跑到美國?這是因為我們相信同樣的價值觀,是我們尊重憲法,把我們拉在一起。   香港人,中國人,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嗎?我們都會尊重我們的憲法嗎? 王維基

20151030-王維基:Steve Jobs是先知嗎?

王維基:Steve Jobs是先知嗎? 30/10/2015 多年前,Blackberry仍然非常流行;第一次拿到iPhone之後,感覺怪怪的,因為不習慣手機產品沒有鍵盤的感覺,按鍵也不會發出聲音。 當時很懷疑Steve Jobs這個偉人,怎會創造一個沒有鍵盤的產品?太不方便了。我不知道他是否眼光如此遠大,早在十年前已經預計到產品的介面不會依賴鍵盤,應該擁有以手指來放大縮小、繪畫或3D觸控的功能;抑或其實他並沒有「預知能力」,認為這只是一個噱頭,相信其發展的潛力。 我以這個想法來安慰自己。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認為網購在香港不會成功,因為大部分人認為走到街上買東西太方便了。有些人需要看到清晰的前路才會前進,也有些人即使看不清楚路向仍然前行,有些人甚至堅持做一些別人眼中認為不可能的事,因為知道做到這些事,才能夠創出一片新天地。 再說得實在一點,到街上買東西很方便,但是到街上直接購買,你不會知道剛剛買了這件產品的人有甚麼評價,也不知道你的朋友會不會想買同一件產品。其實說到底,我只知道要「試」,因為向前行了一步,用上不同的角度看着同一棵樹、同一座山,也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正如智能電話的發展一樣,其實我並不認為Steve Jobs是先知,能夠預知十年後的發展,只是他相信產品的發展潛力,摸着石頭過河。 王維基

20151030-心雨:《同班同學》如果青春不快樂

心雨:《同班同學》如果青春不快樂 2015年10月30日 近年新導演湧現,十居其九都是男性,好不容易跑出一個陸以心,赤裸裸剖析情色關係,似乎又能自成一派。《春嬌與志明》是陸以心的編劇代表作,當中注入不少男女關係大拆解,她的首部執導作《同班同學》打正旗號是「援交實錄」,當中包含真實個案,卻又能改得一個如此清新的戲名,乖學生、壞學生都被吸引入場,手法聰明。 《同》片其實不著重描寫援交的真實生活,沒有真切的為了甚麼,因為青春就是不為甚麼。鏡頭暗藏著一份女性獨立自主的倔強,沒有人照顧自己,3個女孩暗裡都感到人生缺乏愛,沒有人諒解,同時認為閨密的友情最可貴。那種「男人如衣服」的感覺是強烈的,縱然3個女生都圍著一個校草團團轉,但真的有被他弄得神魂癲倒嗎?不見得。某程度上,校草只代表一種虛榮感,包含著一點點愛情,但不濃郁。反正男人走了又來,姊妹才是最重要,那種女性的灑脫與任性盡現眼前。當然,3人亦逃不過姊妹間的猜忌,當兩個原本情同姊妹的閨密,突然多了1人,3個人中必有1人易被孤立,而今次被孤立的,是處女。因為處女未有見識,講你都唔知啦!另外兩位援交少女自然話題多多,這種「被孤立」狀態全因尚未成長,而其實就自身條件來說,被孤立的明顯更高質素,成長的困惑,曾經令她以為自己不比別人好,實情是每個人都有其獨特之處。 3個女孩都不快樂,家庭環境問題,不免覺得自己被世界遺棄,要抓緊一些自己能控制的事才安心。愛情,她們抓不住,於是輕易讓它溜走。援交,她們捉得緊,因為金錢是實實在在的。友情,可能有時候也捉不緊,但卻是她們所剩無幾的資產,知道要好好珍惜。雖然姊妹最情深,但在其中1人被學校男生欺凌時,另外2個同時失蹤,那一刻是無限失落的。片中處處暗藏落寞,記載著不快樂,縱然快樂也是帶有一絲失落,這就是人生,青春不青春還不是一樣。 驚喜乍現 3個主角都是非常新的面孔,廖子妤有過演出經驗,演的是3個之中最倔強的角色,感覺對味;麥芷誼的演技最自然、最討好;郭奕芯有著初出道阿嬌的感覺,說話節奏與無辜感亦似到足。她跟「叔叔」王宗堯的被包養過程是最好看的,明知是買賣,同時又流放一絲感情。其他串星亦有驚喜,最精彩的當然是曾國祥的琉璃夫人造型,騷到入骨;徐天佑扮男僕亦有趣。但蒼井空、陳靜的出場則略嫌浪費,尤其蒼井空,實在未能發揮效用,一閃即逝、幻想撲空。 這部雖說是陸以心作品,但不難看到

20151030-陳詠燊:別讓愛情電影毀了你

陳詠燊:別讓愛情電影毀了你 2015年10月30日 很多人的愛情認知,都仍然停留在偽道德的層面之上。愛上你就不會愛上另一個人,講大話就一定是錯,一生人只有一個叫做真愛的人……現在聽來都很幼稚吧,但其實你一邊在笑,一邊在信。 為甚麼我們腦內會有這種二元化的愛情概念?因為我們都看電影電視劇太多了。而為甚麼這些故事裡的愛情,都這麼二元,這麼道德? 我可以以編劇身份告訴你。因為把愛情變成二元後,一切都變得更易寫,而觀眾亦更易明。尤其當那齣不是愛情片,而是一些以愛情作為配菜的類型片,當中愛情線就更非黑即白。因為黑白對立,甚麼都變得易明與省時了。而當你被這些愛情二元化的概念植入腦之後,你就更難克服現實生活中的感情困難。要明白愛情的現實,首先請你先脫離故事世界,明白一件事:愛情,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的。 所有人做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他要走,因為他離開會更快樂;你想他留下,因為他留下,你會更快樂。 歸根究柢,大家都是出於自私。你會問,承諾呢?道德呢?責任呢?這不是錯誤是甚麼?你小時候有向父母承諾過不說謊嗎?之後為甚麼還是說謊了?因為你領悟到世界上有些謊說了之後,會讓你的人生過得更方便,或者更快樂。而那份快樂的價值,在你心裡都超越承諾、道德與責任。 將那個處境放大來看,就等同今天的愛情困局。他覺得自己離開後所得到的快樂,比起承諾、道德與責任都更有價值,所以要走。就這麼直接。 還未明?反過來說,就是他與你一起,根本不快樂,卻為了承諾、道德與責任而留在你身邊一生一世,難道就是正確的事?這不是正確,而是可悲。而可悲的那一個,是你。 陳詠燊,電影編劇、專上學院講師、愛情專欄作家、中文文學碩士,深信好男人其實都是壞男人,只差在他願不願意在妳面前裝好。 fb: www.facebook.com/SunnyhahahaChan

20151030-浪漫月巴睇女星 - 月巴氏:第50位女星,不死子珊。

浪漫月巴睇女星 - 月巴氏:第50位女星,不死子珊。 2015年10月30日 如題所示,這一篇已經是第50篇。心裡不期然有種好想隆重其事的感覺。 圖:Cuson 1. 就是因為這種隆重其事感,以致人選上,經過一輪痛苦掙扎。 2. 結果痛苦掙扎後,依然冇結果。只知道想寫番一個香港女星。 3. 大佬咁究竟寫邊個好吖?——我問自己個心,然後確認了一點:我心中從來沒有黃翠如(我實在不明白Why有人咁大膽話每人心中都有一個黃翠如),但肯定有一個徐子珊——一個近年被叫/笑做「不死」的人。 4. Why我心中會有徐子珊?我不知道,只知道她選港姐那一年,我咁啱轉工,做娛樂編輯,不得不對娛樂加倍留意,而相當好彩地,當年香港仲有娛樂圈。 5. 記憶中,徐子珊這名港姐冠軍,認受性OK高,不像近年的,選完翌日已忘了她們的樣貌名字——而事實是,我根本就冇睇,亦唔Care。 6. 於是,有同事找了她做六版人訪,而咁啱,是由我編的(當時全部稿根本都係我編),唔知點解地我編得特別用心。事後,有人話Why要訪問佢?又唔係紅,個人本身又冇乜故仔云云……但唔使好耐,娛樂版便出現了大量徐子珊新聞。是甚麼新聞?我不一一詳述了,反正你知的自然會知,就算唔知,一切已消散成雲煙。娛樂新聞的本質由始至終都是:肯寫(好或衰)你,便證明你有新聞價值,有觀眾鍾意睇你。 7. 因為一些(被認為不符合港姐身份的)言論,徐子珊險被雪藏;被高層照過肺,又冇事,繼續被力捧,拍劇,由最初不被睇好,到後來漸被睇好,2007年拍電影《跟蹤》做埋女主角——即使有人認為真正主角其實是梁家輝、任達華,但沒有「豬女」這角色,我可以好大膽咁講,齣戲可能依然好睇,但肯定冇咁好睇。對比徐子珊在TBB劇所需要的「放」——喜怒哀樂需要用力地如實地表達晒出來,「豬女」的特質,是「收」——她的工作需要她把自己在日常中完美地收埋,以免行蹤敗露。事實證明,入行只有三年拍戲經驗尚淺的履歷,正好符合「豬女」這個刑事情報科跟蹤隊新人的角色,她真的演繹到那種缺乏經驗值的戰戰兢兢,而同時又把港姐應有的豔光收埋(冇理由搵一個好紅唇烈燄極待撫慰的人去跟蹤罪犯吧)。 8. 是幸也是不幸。冇錯,徐子珊好快便擁有一個大家噏得出名的角色,擁有一次讓人難忘的好演出,問題是,咁多年來,好多人都似乎只記得她這一次演出……OK,我知我知,好

20151030-渾水:文人何價?

渾水:文人何價? 2015年10月30日 陶傑被稱為「才子」。(資料圖片) 我是友刊的固定讀者,友刊的行家和我也是有交情好老友。友刊近期的封面找了兩位城中才子,蕭才子和陶才子互相舌戰,花生味濃很有看頭。可惜,我也是蕭才子網台的固定聽眾,基本上蕭才子找陶才子挑機,已經是近一個多月前的事,當初蕭才子就是因為處理敘利亞難民和陶才子產生分歧,所以在網台發炮開火。 若論才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蕭才子是勝幾籌。我曾經上過陶才子的電視節目,有過一面之緣,那時是談論中文寫作,當然依家佢一定唔認得我。我印象中佢係幾囂張,不過,都叫笑容可掬,文章算很有才情。 若講文筆,陶才子文氣比蕭才子好,這點蕭才子自己也承認,不過,陶才子對於哲學、歷史的分析考據卻常被人詬病。關於敘利亞難民實在太複雜,口水戰我也不想多談。我比較感嘆是我們這一代的教育土壤是不能盛產這類博學才子。那是因為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太講究專門知識分工,這也是specialization的含意,重專才不重通才。以前講求博雅教育,要讀詩詞歌賦,現在則攻讀專科技術。我也是興趣所致,才間中讀讀史哲詩詞,而且要逼自己旁通多一點。 我讀大學的時期,助教向我展示了佢做的一個研究,條橋其實好簡單,就是利用統計工具找出大學學科收生分數以及畢業生人工的線性關係。數據的處理搞到好似好複雜,結論卻是常識,比較優秀的考試機器當然去了商學院、醫科律師也多,注定住大屋豪宅;至於我這些社會科學出身,當然和文學院一起排隊抽白居二,住寮屋等運到。 文人才子這條路無人肯行,有部分原因是因為錢搵得唔夠,這也是經濟學的成本效益考慮。第二部分,是收入未有確定性。真是天曉得受哥會看中陶才子,俾幾百萬元寫自傳先得?世上有幾多這類的老闆先。尤其是文氣才情尚是其次,最緊要搞marketing俾到老闆器重,咁先係重點嘛。現在這種社會結構出不了文人才子,曾教授私訊過我話陶才子有人繼承衣缽,好像是港姐男朋友,我快眼看也不覺是甚麼大咖。大概是玉未啄,未成器吧? 渾水 作者為九十後財經傳媒人、粗讀經濟學的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20151030-素黑:所謂緣淺

素黑:所謂緣淺 2015年10月30日 上星期在廣州,有同學在我的課堂功課上寫了她發現自己重複了母親埋怨的品性。她是單親家庭長大,母親經常對她說她的父親不負責任,丟下她們母女不管。每當她問爸爸為何離開時,她說是爸爸和她緣淺,是爸不愛她。 她從未見過爸爸,對他毫無印象,小時候曾經很想像其他小孩一樣有爸爸,但長大後也沒覺得缺少爸爸有甚麼遺憾,反正很多朋友的爸爸也常不回家。唯一的困局是面對天天埋怨和不懂得去愛的媽媽,令她的成長充滿負面記憶,和她共處充滿壓力。 上課前,覺得都是媽媽的錯,在檢閱自己後,才驚訝地發現和她緣淺的原來不是未見過的爸爸,而是朝夕相對的媽媽。是媽媽潛意識裡嫌棄她的出生,因為一個男人寧願放棄女兒也要離開妻子,證實了他確實很不愛她,所以媽媽怨恨他,同時也怨恨女兒綁不住爸爸。她給女兒的,除了是無間斷的埋怨和脾氣外,就是遺憾。 這個發現是重要的。媽媽原可對女兒更關愛,在結束沒愛的婚姻後,更好地做人,從失戀中成長。但她只埋首於怨恨,緣淺其實是她自己種的業,女兒開始明白當初爸爸為何要離開了。 她曾被媽媽影響,認同自己和爸爸緣淺,現在才知道其實和媽的緣更淺,不過緣淺緣深並不重要,懂得珍惜和修養便能重新建立好緣分,脫離宿命,不落執著。看穿了重複媽媽的壞品性後,她立志改善自己,停止延續上一代的怨恨。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在最痛時候加倍愛自己》等。Facebook專頁:素黑

20151030-柳俊江:【反智動物】新聞消除誤解?

柳俊江:【反智動物】新聞消除誤解? 19:52 30/10/2015 報道梁振英對汲水門大橋事件回應,傳媒死抱「中立」態度,讀者一定要自己思考批判。 腸仔致癌,人心惶惶。世衞轄下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列香腸、火腿、煙肉等為「第一類致癌物」,與煙仔同級。廣大電子媒體和報章大肆報道,很多話沒有好好說,沒有好好解釋,讀者觀眾一味靠估,結果越描越黑。 看電視台的報道,因為新聞時間短,也許加上撰稿人先入為主的概念,整段新聞把重點放在「與香煙同級」上,沒有講清楚一些很重要的事實。例如同級的還有石棉、太陽紫外線輻射等致癌因素,那麼石棉的致癌可能,和香煙的致癌風險相去多少倍?香腸的致癌風險,又比經常到海灘曬太陽高多少倍?很明顯,在同一個級別上,不同的「致癌物」,有着天淵之別的風險差距。每天吃一定份量「加工肉類」會增加百分之十八的致癌風險,而每日吸一包煙則有十五至二十倍的致癌風險,靜心想一想,這種風險差距有多大?建議讀者上網閱讀蔡國淦醫生的文章,為腦袋解解毒。 廣告 讀《明報》專訪舊同事蘇敬恆,他認為「新聞工作消除世人誤解」,深有感受。可惜,世人知道得越多,越覺得現在的傳媒才是誤會之源,為矛盾推波助瀾。香港人每周工作時數冠絕全球,又不能不接收資訊,惟有靠記者消化整理的報道。偏偏新聞行業流失率高,年輕記者在時間壓力下趕稿,基本認知和邏輯思維又有待磨練,對複雜議題未必能好好把握。如果讀者沒有絲毫批判態度,囫圇吞棗的話,就往往不知事實與偏見之別。 IARC沒有騙人,只是科學家們和我們說的語言不同,而新聞工作者沒有做好繙譯工作,引致誤會連連。不過,社會上也有太多的人,借新聞工作的習慣和權限,去訛騙世人。在〈為甚麼新聞會變成政府喉舌〉一文,筆者已經講過,香港新聞媒體為何偏信官方消息,而現今政府官員和港英時代官員的誠信度大有不同,所以新聞工作者慘被利用。 看汲水門大橋事件,梁振英面不紅氣不喘地乘機推銷機場第三跑道,中間完全脫離邏輯。傳媒死抱「中立」態度依話直播,共同營造假象,繁忙的香港人,又有幾多個真有時間去研判大橋事故箇中的問題,興建第三跑道的種種未解疑問?在此混亂之中,主流媒體只能提供即時資訊,不可能助我們看清事實。讀者的自我教育甚為重要,一定要思考批判,延伸閱讀。 Profile: 前新聞記者,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

20151030-馮睎乾:小市民評李國章的錄音(獨家)

馮睎乾:小市民評李國章的錄音(獨家) 19:52 30/10/2015 昨天飲茶,聽見茶客評論李國章在港大校委會的發言,儘管無關公眾利益,但內容頗為風趣,而我又沒簽保密協議,所以就不道德地偷偷錄了音。一切後果我願意承擔。以下為部分錄音內容。 「傳梁振英將委任李國章為港大校委會主席,我看到這新聞時,覺得整件事本來很簡單。特首委任某人作主席,港大傳統向來如是,學生和教職員照例應該接受。但我確實有些擔心,有必要說出來。港大校委會有七個成員由特首直接任命,所以只要你在梁振英眼中是一個nice guy,就可以獲得委任。我認為霸道的李國章,在陰險的梁特首眼中的確是一個nice guy。利申一下:我自己也很霸道;我最欣賞Arthur Li的一件事,就是他在二○○七年任教統局長時,曾致電教育學院校長,要求教院與中大合併,否則就讓羅范椒芬隨意削減他們的學生名額,任由教院被強姦──他當時用了『raped』這個英文字,真霸氣。儘管他沒什麼道理,但能夠在羅范椒芬和其他人面前當英雄,實在令我很葡萄,所以在我眼中,Arthur Li is a very, very nice guy,哈哈哈。」(眾茶客陪笑) 「但我最擔心兩件事:一是他說話輕佻,不得人心;二是他思路不清,難以服眾。他說陳文敏沒有PhD,一旦掌管職位升遷、資源分配,就可能貶低曾接受嚴格學術訓練的教授,並質疑陳文敏無法作誠實、獨立、客觀的判斷。這番話根本不通。首先他說『可能』貶低,用maybe這個字,你聽錄音時,這裏結結巴巴,可見他連自己也不大相信。但這maybe很重要,你根據什麼來maybe?李國章沒解釋。可見他自己就很馬虎,不似受過嚴格學術訓練。現在隔行如隔山,若李國章說得通,那麼陳文敏即使是博士,也依然無法獨立、客觀地估量別人在法律以外的學術成就。其實主理人事,最重要是知人善任、胸襟廣闊;李國章不否定這些,卻扯上相關性不高的學歷問題,單憑這種表現,已令人懷疑他連校委成員也不勝任,遑論主席。」 「我信李國章真的沒有政治壓力。他同梁振英是朋友,代朋友辦事叫義氣,不叫政治,這方面應該還他一個公道。但他怎可以公然藐視《大公》、《文匯》呢?我就是看了這兩份我信任的報紙,才覺得陳文敏不該當副校,因為他一當副校,就會令港大以後的人事問題更政治化,確實於港大無益。同理,李國章任港大校委會主席,只會令校委會今後成為政治焦點,於港大

20151030-陶傑:山河靜好故人深

陶傑:山河靜好故人深 19:52 30/10/2015 賈樟柯的電影「山河故人」,講一個「變」字:中國人的命運,由大的經濟環境到個人家庭婚姻,生命的旅途上,悲歡離合,有人上車,有人下船,有喜有哀,賈樟柯用很含蓄的電影語言,講述了這個動人的主題。 中國的人文哲學,於一個「變」字,千百年來感覺豐盈。西方人看月亮,無論是Moon,還是叫Lune,月亮令人聯想到人狼和精神病,而且是妖異和詭秘的圖騰。中國的月亮卻長期浸潤着唐詩宋詞的情懷,陰晴圓缺都啟迪人生變幻的無常和有序。只是看賈樟柯的戲,觀眾要有一點經歷和滄桑。 然而今日華語電影的年輕觀眾沒有這一切。懷有往事的人,又逐漸告別了電影。偏偏湖海雲天,幾瓣花葉,一片月色,卻又是電影的蒙太奇,須要用心來感受。法國人看得通賈樟柯,中國觀眾失去了品味耐性,卻指摘導演的電影「拍給外國人看」、「滿足西方人的獵奇」,實是無知之論。 今日華語片的中國觀眾動不動就指摘電影「節奏慢」。賈樟柯是少數逆「快節奏」的潮流而上的人。吃慣了麥當勞的小孩,也嫌法國菜一夕節奏很慢。想節奏快,最好上網看YouTube短片,不要進戲院。 當手機多了WhatsApp功能,口訊還多了兩個會變顏色的小鈎,讓人不斷追查對方收到了沒有,如果收到了為什麼沒有馬上覆。在這種紛亂的時代,如果不是「狂野時速」或「移動迷宮」,電影該慢下來的,就要慢下來。懷孕生孩子要十個月,「節奏」沒有辦法加快。小孩子生下來等長出陰毛也要十四五年,「節奏」也沒有得加快。什麼都要加快節奏,做人勿老到七十,一切Fast forward,二十七八歲去自殺好了。 「山河故人」這四個字,山河靜好,故人情長,都是慢的。慢下來,看得仔細,感悟細膩,讓崇拜一切快速的人早死掉,留下肯思考的人:一杯黑咖啡,一張椅子,一座壁爐,一卷紅樓夢。人生慢一點好。 陶傑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20151030-關焯照:樓市已見頂,買樓等吓先

關焯照:樓市已見頂,買樓等吓先 19:52 30/10/2015 ■不少樓市利淡因素陸續浮現,可等樓價回落再置業。資料圖片 本地樓市經過接近7年的牛市,似乎已在今年9月上旬見頂了,附圖是2005年至今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簡稱中原指數),這指數是用作量度二手樓價的變化,從這圖,讀者可以看到在金融海嘯爆發期間,中原指數曾於2008年12月上旬一度低見56.78,但隨着各工業大國努力救經濟和將息率推低至接近零水平,本港的樓市即時復活,並從谷底強烈反彈。假若以今年中原指數高見146.92計算,在過去6年多,二手樓價升了整整1.59倍,升幅之大,令人看得目瞪口呆。 經濟學告訴我們,任何資產價格一旦升至基本因素難以支持的水平時,價格見頂回落是必然會出現的結果,而現時香港樓價正面對這情況。 根據年初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的《國際樓價負擔能力調查》,香港在眾多的國際城市中,其樓價是最難負擔的。如果與排名第二位溫哥華比較,本地樓價,以負擔能力計算,竟然高出這北美城市七成。從這比較來看,香港的樓價已升到瘋狂階段了。 近幾個星期,本地樓市的確出現了很多微妙的變化。總括而言,筆者發現以下四個須關注的現象: 第一、自8月出現人行將人民幣中間價輕度貶值,環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放緩的速度感到非常擔心。香港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加上近年的經濟發展也逐漸倚賴內地的經濟表現,一旦中國經濟持續放緩,香港經濟肯定被拖累。 自從港股由4月的28588點水平輾轉下降至9月底的低位20368點,香港市民的投資氣氛明顯轉弱。以一向走勢強勁的的士牌價為例,曾一度下跌超過10%,而本地樓市也因下半年的經濟放緩的關係,二手樓成交明顯進入寒冬,周四早上,筆者更從新聞報道得知,今個月中原地產可能要虧蝕二千萬元,創下近5年的高位,這其實不外乎反映香港市民置業意欲低迷。從投資角度來看,這絕對是凶兆,因為成交數量是動力指標,沒有強力成交的支持,樓價焉能不調整呢? 樓價進入大型調整期 第二,近期地產商不斷推出「劏房樓」,顯示他們希望吸盡市場的剩餘購買力。為甚麼筆者有以上的見解!答案是有財力的人士又怎會對「劏房樓」有興趣,只有一班睇餸食飯的上車一族才會考慮這類型的單位。 第三,政府估計未來3至4年,新樓的單位供應量超過8萬,創下近年新高。而在投資信心下挫令市民置業明顯減弱的影響下,香港樓市的

20151030-錢志健:要真普選的前共青團成員

錢志健:要真普選的前共青團成員 19:51 30/10/2015 ■葛志紅(Sophie)曾為共青團成員,約8年前來港。錢志健提供圖片 熱心香港的傘前傘後朋友,沒有蛇齋餅糭,沒有背景,只有一腔熱誠,希望可以改變議會文化。傘前傘後組織(我指佔中前後)過去及現在也資源有限,可能花招也是離不開找名人推薦,放在選舉的單張上或大海報當中。深耕細作是需要一段長的時間,並非「hit and run」。話雖如此,選舉也是為了選舉後的再次部署,第一次好難贏。 還剩下20多天便是區議會選舉,究竟如何感動投票人支持他們神聖的一票?昨天我再次請教了張堅庭。張導演的獨門秘笈,無論在任何領域,就是有能力指引當事人的「講故事」能力,把誠意表露無遺。舉例,一位身形略為笨重的候選人,在難以深耕細作的區域內,汗流浹背兼且跑上跑落向街坊揮手,拿到的便是印象分。從未有議席的候選人,可能在傳媒安排下作電視辯論。假設競爭對手已經坐擁議席接近四年或更長時間,傘兵候選人就是要一語中的,講到他們如何可為社區帶來一些改變。一些改變,可能就是保育議題,維持現況好比大興土木更為重要。假設一個區有萬多至二萬居民,四千多個登記選民,20多天後,即11月22日,如何可以感動他們出來投票支持他呢?我只可以說,每一選票可謂「粒粒皆辛苦」,用誠意及實際行動賺回來的。 考慮參選區會延續抗爭 把話題延伸,「2047香港監察」群組內,也有一小撮人是內地新移民、已是三星香港永久居民或過去20年才定居香港的精英。他們會悼念六四,並不認同要拿人大、政協這些虛銜才可以在中港「求存」。他們也是很好的選舉新票源,我也絕對相信在四年後的區議會、或明年的立法會,會有人初試啼聲,希望能進入議會。 我最近問了葛志紅Sophie,一位大約八年前來港的新移民。她到25歲時還是共青團成員,來到香港後才了解到八九六四的真相。遇然機會下,她到一教會聽到我「講耶穌」見證,後來參與了和平佔中金融組,到現在演變出來的「2047香港監察」。葛小姐在內地大學語文系畢業,曾經從事證券行業,現全職參與教育工作。她四年後便在港居住超過十年,到時或者是考慮參選區議會的合適時間。她對共產黨的強權,自有一番體會。她選擇的抗爭形式,就是助選或參選。 有內地背景的新香港人當然應該加入議會,如果有機會又有才華和從政熱情的話。因為融入了新的環境,不僅為本區居民服務,而且可

20151030-任建峰:民主不死,保羅作風堪效法

任建峰:民主不死,保羅作風堪效法 19:51 30/10/2015 ■雨傘運動於去年12月結束,歷時79日。資料圖片 在天主教的出殯禮儀中,有一段讀經來自《聖經》的智慧篇:「義人的靈魂在天主手裏,痛苦不能傷害他們。在愚人看來,他們算是死了,認為他們去世是受了懲罰,離我們而去,彷彿是歸於泯滅;其實,他們是處於安寧中;雖然在人看來,他們是受了苦,其實,卻充滿着永生的希望。他們受了些許的痛苦,卻要蒙受絕大的恩惠,因為天主試驗了他們,發覺他們配作自己的人:他試煉了他們,好像爐中的黃金;悅納了他們。」 自從雨傘運動上年12月完結、及偽政改在今年6月遭否決後,有些社會人士在大吹「香港民主運動已徹底失敗」的風。無論是建制派或有些爭取香港民主的人士,都異口同聲地說,79日的雨傘運動甚麼成果都沒有、所以失敗,而政改被否決就意味着民主之路已經進入死胡同。以上提及的兩派都視民主運動已死為有人「做錯事」的一種懲罰。建制派人士偏向說這情況是在懲罰一群不聽話、搞事的爭取民主人士。同樣覺得一切是失敗的民主人士,就偏向說這情況是要懲罰那些傳統走溫和路線、民主回歸的人士。 重訂綱領爭取支持 我不敢引用《聖經》內「愚人」的用詞去形容提出以上論述的人士。但我真的沒有把香港的民主運動看得那麼壞。無可否認,香港的民主進程在這幾年受到很大的挫折,前路茫茫,看來的確好像是香港民主已死。近日的超然、去殖民及港大副校風波使不少人更加有這種感覺。但「壞」與「死」是兩回事。近年香港在民主路上的即使是飽受挫折、民主陣營處處受敵,但有一定而數量不少的市民仍然渴望真民主,安寧地期待那一天的來臨。而更重要的,就是這些挫折衍生了一群以前對香港民主進程較冷感的人士,但受到雨傘運動及偽政改的洗禮後,受了公民覺醒的恩惠,滿懷希望地去繼續爭取更民主、更公義的社會。 當然,有社會人士說,有多了人覺醒、爭取民主又如何?這已經沒有用,因為香港民主運動已死,再參與這個運動已經沒有意義。所以大家需要的不是繼續沉着氣去爭取市民的支持,而是重新訂立一套較進取的論述及綱領。這使我想起早期教會的門徒保羅。他一方面無懼當權勢力打壓的那份更有愛、更公義的基督信仰,另一方面亦不走當時有些基督徒主張的「盡快推動世界末日」路線,反而呼籲基督徒做好的公民、及靈活地對着不同的人士以不同方式傳福音。簡單來說,保羅的一套兩面受襲,羅馬帝國及猶太教徒

20151030-李平:搶奪全球話語權的五年規劃

李平:搶奪全球話語權的五年規劃 19:50 30/10/2015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昨日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全名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同過往的五年規劃相比,不同之處不只在於放棄實施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允許所有夫婦生育兩個孩子,更在於改變了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定位。十二五規劃中對外經濟的基調是「互利共贏、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而十三五規劃則把目標定為「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一帶一路、亞投行就是中共搶奪全球話語權的主動出擊。 黨代會畫大餅增認受性 十三五規劃對內、對外經濟政策大變調,一是因為中國內部政治、經濟嚴重失衡,需要拓展更大空間,為達成中共十八大訂立的經濟指標製造機會,避免執政的合法性受到進一步挑戰。二是因為隨着中國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雖還能抑制政治、軍事野心,但已無法抑制經濟強人的慾望。 中共每一屆黨代會的政治報告、每一份五年規劃都會描繪經濟增長的宏偉藍圖,實質上是畫大餅給人民,以增加其執政的認受性。中共十三大報告納入鄧小平的「三步走」目標,即國民生產總值(後改為國內生產總值,GDP)在1980年代翻一番、20世紀末再翻一番、21世紀前50年再翻兩番。十五大報告由江澤民提出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由胡錦濤宣讀的十八大報告又提出2020年比2010年再翻一番,即提早30年實現鄧小平的目標。 廣告 習近平主政後一再確認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即在中共建黨、建政百年之際的2020年、2050年,把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前一個百年目標的指標有三項,包括2020年同2010年相比,GDP、人均收入各翻一番,並讓原有7,200萬貧困人口脫貧。覆蓋2016至2020年的十三五規劃,因此被稱為向第一個百年目標衝刺的規劃。 然而,中共執政的合法性日益受到挑戰,在黨員幹部貪腐問題之外,最大問題是經濟增長失速。根據內地專家測算,要實現2020年GDP翻番目標,十三五期間每年經濟增長必須達到6.56%。近期GDP增長已破七,當局頻落重藥刺激,但成效不彰。而為增加民眾投資收入,當局一度極力催谷A股牛市,但股市爆煲後,暴力救市同樣收效甚微。當然,對中共領導人來說,從來沒有實現不了的經濟指標,僅靠注水式的統計就能保證實現所有宏偉藍圖。不過,這種吃相太

20151029-練乙錚:仇美反美不至動武,海歸不歸都會當衰

練乙錚:仇美反美不至動武,海歸不歸都會當衰 23:00 29/10/2015 美國不顧北京反對立場,周二派遣「拉森」號驅逐艦進入南海,穿越南沙群島渚碧礁和美濟礁四周中方聲稱擁有而美方不予承認的領海海域。事後,北京的即時反應相當溫和,除了一些例牌譴責和抗議動作如召見美使表述不滿之外,不僅沒有進一步行動,還十分蓄意在輿論上淡化事件,大陸人民網、香港《文匯》、《大公》等喉媒上的有關討論區更都強行封閉,其他如騰訊、新浪等「非官方」平台上,亦多由疑似五毛出馬,以韜晦大義引導網民降溫。 美方大概對此早有估計,因為10月17日還未公布具體入侵之前,《美國之音》就報道了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當日在北京的講話:「即使在涉及領土主權的問題上,中國也決不輕言訴諸武力。」【註1】是以如2012年大陸多處出現的反日示威並無發生,而最強烈叫陣美帝的聲音,都集中在海外的一些北京管不着的毛派網站上。可憐范某,為了該番言論,已被遭強行噤聲、敢謔不敢言的憤青網民封作「飯長蟲」。 雙方克制或有默契 其實,在一些只有擺姿態價值而毫無實際國家安全涵義的所謂「領土主權」問題上理性一點,完全必要,犯不着為那十萬八千里以外的幾塊時隱時現的破石頭與美帝過不去。花本錢在那裏建的那些「戰略人工島」,說穿了根本就是完全浪費的貪腐工程;和平時期擺在那裏招狼入室固然無聊兼愚蠢,一旦發生戰爭,平塌塌的孤島根本無險可守,人家幾枚導彈就把你連工事炸沉。填礁建島,大概是一些看得《硫磺島浴血戰》、《中途島戰役》之類的荷里活電影太多的軍頭們的好主意。 美國方面也相當克制。上一次2012年遣艦入侵南沙,派的是一整個航母戰鬥群,這次則只不過是區區一艘導彈驅逐艦。如此這般禮尚往來,搞不好是月初習大大訪美和奧巴馬有了默契的「新型大國關係」的部分內容;大陸愛國憤青的一番沸騰熱血,也許是給糊弄了。 當然,美帝就算是一艘艦,也不是好惹的。「拉森」號是「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儘管並非最新型級,但也配備神盾戰鬥系統和能夠打下最近地衞星的 SM-3導彈,大陸的軍艦,目前還無一可以匹敵;而且此艦自2005年便從美國西岸基地調往日本橫須賀,負責巡邏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廣闊海域;2015年 5月底起,更在南海負責不間斷巡邏,對該處水域很熟悉。因此,黨國大員的頭腦清醒,完全必要;更何況,北京這幾年把南海主權問題搞大了,立足點卻其實

20151027-區家麟:講到口臭之發展郊野公園

區家麟:講到口臭之發展郊野公園 2015/10/27 — 9:09 立場新聞 每隔十天半月,總有高論要發展郊野公園。這次是梁錦松,他問︰究竟要山明水秀,還是房價貴絕全球?他建議把五個百分點的郊野公園土地用作建屋。 發展郊野公園的想法,一,有誤解;二,不實際;三,不需要;四,無意義。 有誤解,是客氣講法,直接一點,叫無知。 講到口臭都要繼續問︰說要發展郊野公園的人,有無去郊野公園行過?有無拿地圖出來研究過? 有人問︰郊野公園佔香港土地四成,為何不發展?答案很簡單︰因為大部分是高山、位處偏遠、又是集水區,發展會影響水源。有人又搵新加坡來比較,新加坡地勢平坦,海拔最高點只有百多米,不要亂作比較。 又有人問︰郊野公園見到很多平地啊,請看清楚地圖,那些多是屬於綠化地帶與鄉村用地,不屬郊野公園範圍。你估客家人或英國佬是省油的燈?若有快靚正好地平原,一早有人擺佔,怎會劃進郊野公園? 不實際,是因為開發成本極高,有人又說︰科技先進,高山也可以剷平建樓,是的,天空之城都可以起得到,誰來出錢?最近畢架山下的大窩坪豪宅地招標,原為郊野公園旁的綠化地帶,發展商要負責半公里範圍的斜坡勘探,亦須建龐大檔土牆防止山崩泥石流,成本極高。 不需要,是因為有現成熟地隨時用。例如,九龍塘貴重土地有個杳無人迹的解放軍軍營、港鐵港島南線站口有個佔地廣闊的黃竹坑警校,上水的高球場大平原,尊貴會員可以嘗試「一小時生活圈」,回內地享受,還有新界眾多規劃混亂的貨櫃場廢車場荒廢農地棕地,即將大開發大填海的大嶼山,無地? 無意義,是因為就算你千辛萬苦成功在郊野公園建屋,只會是豪宅別墅,不能解決龐大住屋需求;就算你能在大帽山大東山頂建成新市鎮,若制度不改,炒風不息,樓價仍會貴絕全球。 提出發展郊野公園者,醉翁之意,只在郊野公園旁的綠化土地,或者,將來順應新界社團勢力,大肆發展被郊野公園包圍的鄉村土地時,需要郊野公園借路而已。 無意義,偽命題,夠了,慳番啖氣。 區家麟 曾經夢想浪遊世界,竟然實現了一大半。行過萬里路,又發覺,不如讀萬卷書;很多話要說,請讓我慢慢說。

20151027-何靜瑩:慶祝單身

何靜瑩:慶祝單身 經濟日報《瑩運之道》 20151027 二十五歲前,我老是獃在家裏等電話,若男友或心儀者還未來電,對啥事也沒心肝沒勁兒,活像怨婦無病呻吟。呆在電話旁的歲月急煎難熬,卻無法自拔。 這種悶懨懨的蹉跎,終被一位朋友擊破,她說:「世上女子總是這般浪費時間!每天等人家電話和幻想結婚,但結婚後,卻反而緬懷從前單身的自由日子。所以,女生一天還是單身,一天都要celebrate singleness,活在單身當下!」 一念之差,我從等電話、等短信、等人約的發呆發霉發怨言狀態,釋放出來,學會抓緊單身的每一刻,裝備自己、追求理想、活得燦爛。很多人以為我不用睡覺,才能偷來時間完成那麼多事情。原理其實很簡單,單身者的所有閒暇都屬於自己,每周不用花時間陪子女讀書和活動,已能省下二十小時,發展自己的事業和興趣了。 去周在上海,我與一位很懂得慶祝單身的好友聚舊,喜見她事業更上層樓,並能保持看書進修和追求個人成長的生活態度。我們十年前在北京認識,每逢到北京工作,都寄居在她的大宅。 還記得某天,她打不開一瓶ice wine,卻「老點」我用大腿夾穩酒瓶,以借力打開瓶蓋。但她那裏知道,我那雙瘦削大腿之間的縫隙比酒瓶更寬,如何「夾瓶」!大家卡卡卡笑得死去活來,茅塞終在淚水和手汗中轟然頓開。呷進口時,驀然方覺冰酒早已變成暖酒,只好搖頭輕歎:「家裏沒有男人,真不方便!」 有天,電視沒了畫面,我惟有致電到她公司,請她找人修理,忍不住又嘲笑她:「都說家裏沒有男人,很不方便!」 過了數天,我聽到電視聲響,急忙衝入客廳,問她是何時修好的。她說:「我只是把電綫拔出,再放回插座而已!」 我倆又卡卡卡地笑傻了,還笑足十年,在笑聲中繼續慶祝單身。 何靜瑩

20151026-何靜瑩:無論怎麼求,還是差一點

何靜瑩:無論怎麼求,還是差一點 經濟日報《瑩運之道》 20151026 朋友家裏掛着一幅書法卷軸,上面寫了一個「求」字──卻寫少了最後一點;我正納悶疑心,朋友即解說是其恩師故意不下筆,要提醒他:「無論怎麼求,還是差一點。」 到處都差了一點的基本要求,正是去周赴上海一行的寫照。 應金培達邀約,出席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禮,觀賞由他擔任音樂總監及作曲的原創音樂劇《猶太人在上海》。七年未踏足上海,這次我特意多留幾天,與老友聚舊兼結識新朋友。 起初兩天,有點諸般不順的彆扭。飛機延誤和堵車情況不用多說,就是在網上平台airbnb精心挑選的一間位處昔日法租界的老房子,未進門口先被一大堆散落地上的垃圾倒了胃。房東說好安裝浴簾的承諾沒兌現,還有百年舊喉管的龜速去水……這樣那樣的不對辦,令一所漂亮的老房子蒙上點點瑕玷。 第二天提早到達文化廣場,側耳遠聽以為有人賣雞腿,原來是門口的守衞不停叫囂,要求入場人士把隨身物品放上安檢帶。演出期間,後座觀眾的「即時評論」和「踢椅背」等小動作,教人心煩意亂。 幸好音樂劇相當精彩,激昂的音樂和巧妙極致的舞台設計,令人精神為之一振!更想不到,另一個高潮在翌日與金培達的一頓飯,席間得聞許多寶貴的幕後花絮和創作人的心路歷程。此君不但創作了得,也是講故事能手,所有由他娓娓道來的小故事,總有一番大道理,我們儼如上了一堂有錢也買不到的藝術+歷史+文化課。 還有在滬工作的張氏夫婦的熱情款待,帶我們到蘇州陽澄湖吃大閘蟹!把臂同遊和美酒佳餚之間,盡是人情味的點滴。 我們對藝術、旅行和生活無疑有所要求,但也深知縱有各種足以影響大局的小瑕疵,友情卻能令無論怎樣也差一點的「求」字,轉化為另一層次的生活態度。 何靜瑩

20151020-何靜瑩:遷就實習生是侮辱他們

何靜瑩:遷就實習生是侮辱他們 經濟日報《瑩運之道》 20151020 上周一連四天,L plus H 毛衣廠響應協恩中學推行的中四生工作體驗計劃,接受四位學生前來實習。我們委派給她們的工作,無論在工場還是寫字樓,她們都能快手快腳地辦得妥妥當當;一眾主管們還得費煞思量,創造更多工種讓她們超額完成。 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專注力,是她們能以高效率完成任務的主要因素。 我們同樣關心的,是訓練她們融入同事社群。技術性工作只是職場生態的一部分,與同事建立關係是軟技能,須從小培養。換言之,我們要求她們主動與同事說話,特別在飯堂午飯時,不要躲在一起,而是分散與不同工友吃飯聊天,學習談吐和待人接物。 我也經過十五少年時,當然明白主動與陌生人(還要比你年長四五十年的成年人)打開話題的難度有多高,但我對年輕人學習談吐和社交禮儀更為着緊。既然學校大費周章動員所有中四學生出外實習四天,我們也當仁不讓,全程配合,讓學生體會真正的職場面貌和培訓,包括要求她們跳出安舒區。 到了第三天,我們進行「中期工作評估」會議,讓她們聽取主管們的反饋,善用餘下時間改進表現。討論間,我問了些簡單如背景和感想的問題,但她們都顯得嬌滴滴和被動──你等我答、我等你答那種吞吞吐吐。縱然對這種少女態度充滿無限的同理心,但我絕不會寄予任何同情,毫不留情地說了幾次:「給我一些反應好不好?明白就點頭或說出來,不要露出木口木面的呆滯表情!」 她們還是受教的,指點幾句登時提起神來,反應連連。我亦要求主管們不要遷就學生,「協恩女生以自強不息和獨立聞名。你們不要小看她們是學生而降低要求,遷就她們就是侮辱她們!」 何靜瑩

20151019-何靜瑩:握手的藝術

何靜瑩:握手的藝術 經濟日報《瑩運之道》 20151019 應一所學校邀請,擔任教師培訓日的講員。到達場地後,我檢查設備及椅子擺放,擾攘了一番,終見負責老師出現;我伸手想跟她握手,她遞上的竟是一枝麥克風,並說隨時可以開始。 我回過神來,問:「我跟校長通過電話,但沒見過面,想先打個招呼。他今天有來嗎?」老師指着第一排中間座位,原來校長早已正襟危坐,等待培訓開始。 這種場合屢見不鮮──負責人不懂介紹機構之首,而主人翁也不主動打招呼。 有些時候更尷尬:一圍桌子坐了幾個人,但朋友不懂(或「忘記」)介紹坐在身旁的伴侶;整頓飯中,我應該當其透明,還是假裝熟絡?我不介意隔着桌子點頭打招呼,但如果對方一直低着頭,我會走過去,他才驀然察覺我靦覥地站着,然後才正式握手打招呼。縱是一小個笨拙儀式,確有微妙的破冰作用。 開始思考握手的藝術,是初到美國留學的迎新周。我的第一個culture shock,是每天遇上新同學時,他們都會主動地自我介紹,而他們的握手技術竟已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地步! 握手這門子是要放心思的:時間的拿捏、力度的掌握、眼神接觸的配合……一個學期之後放假回香港,到某大學宿舍探望好友,她介紹宿友時,我便伸出手來,對方竟然驚訝地說:「吓,要握手?」 投身社會後,還時不時聽到新相識的同輩,用一句「吓,要握手?」來取代真正的握手。就算在職場打滾了二三十年之輩,還有不少人不懂打招呼,真不知這是行業抑中國文化使然。 年輕時不肯上心摸索這門藝術的後果,是當你晉升到更高職級後,要改或已太遲;因為屆時別人只會覺得你鄉巴、欠識見,沒有人敢提出「善意的指正」。 何靜瑩

20151013-何靜瑩:寧做「鱷魚頭老襯底」

何靜瑩:寧做「鱷魚頭老襯底」 經濟日報《瑩運之道》 20151013 不知是否常被「綿裏針」刺得太多,我對外柔內剛和滿口仁義道德的人,格外提高警惕,也疏遠了不少道德高地者,包括「堅離地」人;我漸愛結交平實、落地、實幹者,縱使他們總是要求和批判性高,甚至說話直率得令人透不過氣來。 此種人被稱作「鱷魚頭老襯底」:外表惡形惡相,但內裏卻率直得接近易哄易騙。他們透明度高,城府不深,自信心大得不怕做「金魚缸」,讓人看進他們的心坎裏。初相識時,他們的「鱷魚惡相」或會予人震懾、惶恐、不安之感,但往後反會帶來驚喜,因最難看和「難頂」的一面,早已讓人看穿看透──可以說,只有更好,沒有更差的了。 相比「綿裏針」,我寧與「鱷魚頭老襯底」交往和合作,因為能夠read到其思考模式,較能估計其行事方式。倘有糾紛,他們都聲大夾惡乃意料之內,最重要是大家願意把問題說出來,便能尋找解決方案。 「綿裏針」令人感覺舒服,但合作起來會隱約發現有一根針,久不久就會陰陰地刺過來,無從躲避,也不明所以。有些綿裏針只管打造富人情味的天使形象,把醜陋的一面收藏起來,自欺欺人也不自知。連自己也read不到自己,外人就更不用說了;相處久了反令人感覺不舒服,也不踏實。 我也喜歡讓人read到自己,不介意做一個「鱷魚頭老襯底」;但朋友對此卻不苟同,甚至把話題從職場延伸至情場,苦口婆心地勸我,為免嚇走男士們,宜把鱷魚頭稍為遮掩,讓別人「落搭」後再算。 嗯,當人家發現我卸下濃妝後的真面目,豈不倍覺被騙和反感?我始終堅持素顏,最多塗上薄薄的胭脂;寧做「鱷魚頭老襯底」,等待「盟鼻菩薩」的出現。 何靜瑩

20151012-何靜瑩:最怕遇上綿裏針

何靜瑩:最怕遇上綿裏針 經濟日報《瑩運之道》 20151012 認識一位公關高層,聽我談論經營社企之苦樂後,帶點使命感的她說,盼能助我們建立品牌和市場推廣。 會面幾次後,彼此有點一拍即合、相逢恨晚的感覺,很想馬上開展合作;但我還是請她撰寫一份建議書,並提供其履歷。 看過履歷,我心裏打了個冷顫:多年職業生涯裏,她差不多每份工作僅維持兩三年,對我來說,這是缺乏基本功和團隊精神的警號。如此「花」的履歷,加上內容滿是籠統地「照單執藥」的公關計劃書,我頓時大感失望。 躊躇了一周,竟在晚飯時接到她的電話,「我不是為了攞生意而催促你,但過了一星期,還未收到你的回覆。」 一如以往的soft spoken,但已聽得出她的不耐煩。我很尊敬這位前輩,小心解說要找時間跟她商量幾個需要修改的地方,以減低開支和提高效果。其實,還有兩個難於啟齒之處:我們對她的能力有所保留,而更重要的,是她能否與客戶(我們)有商有量。 我稍為提出幾處可能須修改的地方,她便打岔說:「你們這些人又要學人做市場推廣,又不願花錢……」她溫柔的聲綫瀰漫着憤怒和傲氣。這刻,我才如夢初醒,她正在罵我。我索性不發一言,靜靜地把含了良久的一口白飯,混着她一支又一支的綿裏針,一併慢慢細嚼,見證她的原形畢露。 慶幸還未正式合作,便能領教其脾氣和傲慢,心中對她的種種疑惑一下子迎刃而解;我腦海泛起從前誤信過的幾張說話溫柔、外柔內剛的臉孔,最後都會華麗轉身成刺人於無形的綿裏針。 我怎麼老是不相信自己的「閱人」觸覺呢?我想,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鱷魚頭,老襯底」。 何靜瑩

20151006-何靜瑩:力撑為公司做醜人的下屬

何靜瑩:力撑為公司做醜人的下屬 經濟日報《瑩運之道》 20151006 管理者的職責是做個有效的執行者,除了衝鋒陷陣拓展業務,還須兼顧把關一職,保衞機構品牌、核心價值和持份者的利益。 把關者宜心懷戰兢,簽名時須保持清醒,招聘員工和挑選合作夥伴要格外留神,即使由信任者交來的建議書,仍得抱持「Trust but verify」的心態做足審查。 形象化一點來說,我喜歡自嘲為「看門狗」。當見到意識正路的人,會恭敬開門讓路;嗅到來者意向稍不對勁,便會提高警覺,那怕是熟識的夥伴和同事,其一言一行俱盡收我眼底。有時我會選擇沉默不語、靜觀其變,時而疾言厲色地「吠」幾聲,揭發其不當行為。 有些人遇到不易對付的「看門狗」,不甘改善自己的建議書或工作表現,反費煞思量抄捷徑──繞過惡犬,找後門游說主人。不在前綫、不明細節的領導層一旦心軟打開後門,任由對方埋怨「看門狗」的裝兇作勢和不友善的吠聲,很容易錯將盡忠職守(嚴守規矩)判為冷漠無情,誤把談判戰術(吠聲)淪為EQ問題。 經常有同事向我投訴部門主管,往往只因主管為了執行公司指令而要「做醜人」。我同樣感到壓力,想擺出超然姿態,說主管處理手法不夠純熟,以收息事寧人之效。但我深明,身處「三煞位」的主管需執行紀律及確保產品質素,難免不能兼顧同事的個人感受,所以我會力撑這位孤獨「醜人」。假如我分辨不了「he said, she said」孰是孰非,便會聯同主管跟大家解說清楚,表明「後門」無路,以支持把關主管。 倘老闆不體諒把關者有其「惹火」的內在因素,而選擇直接受理外面的要求和投訴,變相雪藏「看門狗」,則後果自負。 何靜瑩

20151015-何靜瑩:做醜人的氣節

何靜瑩:做醜人的氣節 經濟日報〈瑩運之道〉 20151005 「我最怕為表現欠佳的同事撰寫評估書──寫得中肯,會得罪他們。唉,誰願做醜人!」這是無數管理人的心底話。 與其「做醜人」得失朝夕相對的同事,許多人最後都選擇「做好人」,年復年地把隊員寫得只有「很棒」和「很好」之別。不敢、不願「做醜人」的管理人,讓問題繼續蠶食整個機構的管治水平,而同事亦因問題遭「隱藏」而扼殺改進機會。 我曾接觸不少選擇「做好人」的管理人,他們總把問題掃入地毯下,還要埋怨上司遲遲不出面整治問題員工。 我會帶着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直率地說:「你既身在前綫與這些人共事,如實反饋是你的責任。上司或人事部即使想支持你,向對方作口頭或書面警告,對方就會拿着你寫過的正面評價來反駁。若你選擇做好人,就要承擔下屬工作問題的種種後遺症。一旦出事,也當由你『孭鍋¬』,屆時你還不成了不折不扣的大醜人?!」 其實,當其他同事看到問題員工遲遲不被處理,認為管理者處事不公或怕事,士氣必受牽連。你怕得失一個問題員工,到頭來卻失去其他賣力同事的尊重。 無論反饋多麼有建設性,必有風險,因為反應難料。自省力強的,自能舉一反三作出改善;反省力稍遜者,或有所警惕稍作收歛,亦可能感到丟臉和迴避問題,只想反抗到底,跟你周旋一番,不果便告御狀和到處說你壞話…… 當我遇到這些旨在消耗管理層精力、但求令機構讓步的員工,也覺沮喪和膽怯。我會問自己:甚麼是管理者的氣節?做表面的好人來迎合一個人的感受,還是做一個問心無愧和高尚的醜人? 何靜瑩

20151029-素黑:許多年後

素黑:許多年後 撰文:素黑 欄名:黑意自愛 20151029 她,四十歲了。因為婚變,人生經歷最沉重的打擊,幾乎崩潰。難關也令她從未如此認真地去學習成熟和獨立,積極地幫自己走出來。在自我探索和反省的過程中,發現過去半生都活在封閉和自大的世界裏,現在才想起年輕時候的自己是多麼的囂張,會嫌棄朋友弄髒她的車,對他們相當挑剔不尊重。她說:「你知道我最近做了甚麼嗎?我去找回那些朋友向他們道歉了,原諒我當年那樣粗暴地對待過他們。」 她,快八十歲了,有幾個兒子,年輕時對兒子和丈夫很兇惡,動不動便對兒子狂罵和毒打,雖然兒子長大後都沒有記在心頭。隨着年紀大了,經歷過和親人生離死別,丈夫最近也患癌要動手術。人生走到伴侶隨時可能要離去的階段,驀然覺醒,當初那樣對待兒子真的很不對。於是某天她向兒子剖白,說:「對不起,那時真的不應這樣打你們的。」兒子愕然,不是她提起他大概也忘了,微笑安慰地說:「想必那時你也有難處呢,媽媽,別記掛在心。」 我,二十多歲放下一切離開香港出走英國那年,也總結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那時除了知道會令爸媽掛心外,一直想趁那次徹底的出走,向弟弟說句對不起,因為小時候一直對他特別兇,沒有好好照顧他作為家中唯一男孩的感受,讓他孤獨地度過了童年。那年,我寫了信給他懺悔了,希望他原諒我這個不夠好的姐姐。 真正誠懇、成長和徹底的自我反省,最終都離不開懺悔,對自己曾做過的羞恥事感到羞愧,趁人還健在,放下面子向被自己傷害過的人說對不起,希望得到諒解,那怕他是你最難啟齒的親人。當有天你能誠懇地懺悔,再深埋的怨恨也能化解,再枯爛的關係也得以重生。

20151023-素黑:女人的愛很尊貴

素黑:女人的愛很尊貴 撰文:素黑 欄名:黑意自愛 20151023 有時當我們讀得太多所謂女性自主、自強、自愛等時下流行的理論或思想時,難免產生壓力,啊,原來女性「應該」和「必須」要「強大」。 當需要表達自己的感情時,變得否定自己,因為這是被認為「軟弱」的情愛需要,被冠名為過分感性、欠理智、欠缺情商等等。於是,每次需要表達和索求愛時,會感到羞愧、懦弱、幼稚、盲目,好像做錯事一樣,覺得渴求愛情的女人很低層次,應該往更有成就的方向發展自己,譬如把感情放下,追求獨立,甚至單親養子,強壯事業和社交圈,把感情從第一位拉下來,放到最低層,以為這就是「放低」。 錯了,不是這樣的。把愛情放在第一位並沒有問題,雖然並非必要。女人不用否定自己對愛的需求和嚮往,也毋須對之感到羞愧,瞧不起自己在感情上的依賴和軟弱。事實上,女人對愛的強烈要求是重要的,甚至應備受尊敬,因為女人所需求的愛本身很尊貴、很正面、高層次,值得被重視和追求。 只要留意別過了火、盲了眼、變成執着和病態便沒問題。女人的愛很好,真的。 男女各有其性別的不同特性、職能和成長路。女人有作為女性的特定追求,有其生理和靈性的使命。生理上,為確保生育的質素,女人需要追求和性伴侶發展出高質素的相愛狀態才能生下更優質的下一代。靈性上,女人需要在容易變得過火的愛慾和依賴中學習修行,超越愛執的性別極限,提升更高層次的靈性修為,才能分享大愛,成為大地之母。在這前提下,女人需要的愛很高尚。 當女人能在愛情關係的磨合中訓練出清晰和理智,避免陷入感情用事的困擾;在愛的苦海中修煉放下和慈悲的話,這生便沒有白來。

20151022-素黑:Iris這個女子

素黑:Iris這個女子 撰文:素黑 欄名:黑意自愛 20151022 這個女子叫 Iris,只能這樣形容她:遇上她的,都不可能不喜歡她。真的。 童真的好奇心、燦爛的笑容,到哪裏都結緣,樂樂地在街上和她碰上的陌生人,如賣菜的、補鞋的、廚師、餐廳店員等交換身份,拍個照,這樣就可以每天變一個造型,換一個全新的自己。你到她的臉書專頁《文藝女生》看看,就知道。 而她,是我近年出版的新書的封面和內頁攝影師,我希望把她流動的愛能量傳達給讀者,感染她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情。 我更想你去找她為你拍一輯屬於你、掃描着你此時此刻希望多愛自己的照片留念。或者應該這樣說,她能感染你變得更愛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一切。這是她的攝影項目《Be a Gentlewoman|Sweetness Moment》。在對話和歡笑中,她讓你說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的歌、你的夢想、送一句說話給自己,輕鬆地進入她的鏡頭,展現你從沒有展現過的自己。用 Iris 的話,就是「透過相片細閱和珍惜自己,願每位女生都可以看見自己的光芒,看懂一些埋藏內心的想法,重拾新的力量,帶領自己完全活在自由中。」 去她的網頁看她拍過的女生,瑜伽導師、社工 …… 一張張華麗的黑白照片,還原最原始的女性美。年輕的、成熟的、保守的、開放的、怕鏡頭的、愛鏡頭的、會說故事的眼神,會發亮的皮膚 …… 都能拍出想像以外的神采。有位女生每年來拍一次,記錄自己的成長轉變,打算將來編成相集送給最愛的母親。Iris 說:「一年一刻的相會,我們成為了彼此最陌生又最熟悉的朋友。」 你要準備的是帶你最喜愛的服飾,到她的攝影室化粧、聊天、哈哈笑,一個令你感動的自己便悠然誕生。

20151016-素黑:在家修行

素黑:在家修行 撰文:素黑 欄名:黑意自愛 20151016 年初,好朋友盧永仁要替令他在病苦中開悟的佛教上師詹杜固仁波切出版一書《寧靜 Peace》,邀請我替書寫序文。我雖然不是佛教徒,但一口答應了,因為這的確是一本好書,能渡人活得更好,更懂得去愛別人,值得推薦給眾多在生活和關係的困苦中迷失的讀者。 詹仁波切的《寧靜》剛出版了。這書令我深深感動,感動於這位修行者不以超然自居,而是導人先入好世再說。他很清晰地告訴你,他是一個人,說的是人話,並非高深的佛學大道理,每個人都能聽懂、都能做到。若然做不到,不是因為人與佛之間隔着光年的距離,而是人那懶得對生命負責任的陋習而已。 他談的佛法非常人道:「你要愛自己,與你的心、你愛的人和所有與你接觸的人維持良好的關係。因為這就是佛法。佛法是愛,是和諧,是夫婦間的心意互通,是伴侶、手足、親子之間的紛爭漸減,是將所有人拉近。」比簡單還簡單的道理,但我們卻最容易忽略,甚至瞧不起。 他說:「修行是關於我們究竟將多少負面的心態轉化為正面的心態。」這書是以佛學的智慧去談實用心理學,教你從最基本的習性開始去調教自己,這正是佛教所謂「除業」和修行的重點,能為生命帶來正向的改變。但這對於被煩惱和慾望纏繞的凡人,可是最難做到的,所謂死性難改,惰性原也是人致命的本性。「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甚至已變成自我安慰的日常病語,不過是反映我們還不夠努力去改變習性,不是改變的本身有多複雜、有多難。 凡人如我們,相信沒有比在家出家更理想的修道場,讓我們不忘先回歸生活的最基本做好再說。

20151015-素黑:是選擇還是逃避

素黑:是選擇還是逃避 撰文:素黑 欄名:黑意自愛 20151015 她丈夫在外地工作,有了別的女人,她說:「孩子的爸爸像個大男孩一樣,我受不了他,我們離婚了!」後來朋友介紹了新的男朋友給她認識,她覺得對方成熟有責任心。但後來前夫回頭,說要和她好好過。她心亂了,說自己是個沒主見的人,怕選了男友,孩子會受到傷害,他也許會不理她的父母,家人會不高興。若選前夫,又違背她內心的想法。在心煩意亂期間,她開始唸《地藏經》,說可用來消除業障的。她就想:既然不會選擇,就選《地藏經》好了,但又覺得自己在逃避。 因為嫁錯對象所以才離婚,這是正確選擇。玩倦了的前夫浪子歸,想討回原有的幸福,這是他的貪慾。除非對他還有強烈的感情,否則不應該縱容他的任性和貪念,應理智地拒絕他。別忘了自己早已作出的選擇。 至於新歡,對方決定和你在一起時,應早已知道你的情況,理應接納你的情史和失婚等才和你在一起的。除非跟他溝通過,他表明只想要你,不想要孩子,也不喜歡和你的父母往來,是這樣的話,你接受不了便選擇放棄他吧!重點是,不要先幻想他可能會怎樣怎樣;坦誠地溝通,說出你的憂慮和想法,確認對方的意向和感受,自有處理問題的方案。 說白了,在意亂情迷時,選擇甚麼都可以是對另一種選擇的逃避。不宜先覺得平靜內心的行為如誦經就是逃避,反而可能是幫助平衡混亂情緒的自療方式,這也是自古以來不同宗教用來定心的有效方法。只要你知道平衡情緒的目的不是把選擇權推給誰,而是讓自己有更澄明的心和腦袋去處理必須處理的問題。 許多時候,我們真正逃避的是互動和溝通,選擇的是單方面亂想,自編死局也不知。

20151009-素黑:師奶式幫人

素黑:師奶式幫人 撰文:素黑 欄名:黑意自愛 20151009 有種人,尤其是以師奶的出現率為高,特別喜歡用以下方式投身幫人:看到誰需要自己就去幫忙,誰開口叫她幫忙就去幫忙,誰看來很可憐便「不忍心」馬上去幫助,非常落力地付出自己幾乎所有的時間、金錢、精力、健康、感情、人情等,到最後,沒看清到底誰得益了,誰又是潛藏的「失益」者。 很多師奶潛意識裏很需要被需要,有人邀請她幫助便義不容辭。這並不能表示她擁有大慈大悲的菩薩心腸,只能算是反映她沒有量力而為的判斷力,容易墮進被需要的滿足感,藉別人需要自己肯定自己是有用的,會被記起,並不孤獨等等。 可是,這種人尤其容易被利用或圖利,藉她的身口手來幫忙籌款、找義工(即剝削人)、買人情、講義氣、出錢出力出時間。她們窮一生為周邊想貪取好處的人奴役自己,反而對自己本應做得更好的事忽略不顧。 細看你自己、你的媽媽或身邊的女朋友女同事,多少是為了滿足孩子、親友、家人、同事、鄰居、教友等的要求,而嚴重消耗自己的精力和資源?這不是大方,而是盲目。最後更多時候是受傷,發現原來被當傻瓜地出賣和利用,甚至助長了受益者對其他人的剝削,帶來負面效果,圖利的人卻不知足。 在幫助別人前,應先動動腦,看自己已做好更應先做的事情了沒有,譬如照顧好身體和家人,改善了和愛人的溝通或感情困局沒有?不能分優先和集中做好一件事是病態,反映善心幫人背後不過是欠定力的性格缺陷,跟慈悲與大愛無關。別誤陷進奴役自己助長別人貪念的圈套,好心做壞事,也連累了因而費神去照顧和打點你的人。 學懂針對性地幫助別人,就是已幫助了身邊更需要你的人了。

20151029-王維基:人生本來就是要向前走

王維基:人生本來就是要向前走 29/10/2015 行山的人有兩種。第一種是必須拿着地圖,看着地標,確定了路向沒有錯,確定周圍的建築物跟地圖上的一樣,擁有非常清晰的指示才會繼續向前走;另一種則比較富冒險精神,喜歡邊走邊探索。 上星期行山時看到一群中學生,站在原地不動,只在看地圖。原本我是落後於他們的,但因為他們只停留在原地看地圖,看了十多分鐘也不動,不久就被我超越了。到我再回頭望時,他們仍站在原地不動。當然,我比較熟悉該區域的路綫,因為我已經行了好幾次,但即使面對不熟悉的路綫,我也不會停下來看地圖;就算要看地圖,也只是一邊行一邊看。 有時候,周遭的環境改變了,路綫也不清楚,一切就會難以預計。有時野草可能已經長高得蓋過了本來的路;也有些地圖上本來沒有的路,可能因為被人行得多而開闢出新路來。我想說的很簡單:不向前走,就永遠看不見路;當然,硬要向前衝,最後可能會受傷或迷失方向,但人生本來就是要不斷跌倒和站起來。 王維基

20151029-Michael Chugani 褚簡寧:又中又英——Brainless Election Rules

Michael Chugani 褚簡寧:又中又英——Brainless Election Rules 19:59 29/10/2015   Hong Kong will go to the polls on November 22 for the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To “go to the polls” means to vote in an election. Most countries have booths (tiny temporary rooms) at polling stations where voters can vote in private. These are called polling booths. Even though Hong Kong will go to the polls on November 22, the electronic media will not interview any candidates and will give only scant (minimal, very little) coverage to the elections. The term “electronic media” is used when referring to radio and television. Print media refers to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e electronic media’s hands are tied by brainless (stupid, idiotic) election rules. That’s why the electronic media won’t interview any candidates. If your hands are tied, it means you are not allowed to freely do what you want.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EAC) has tied the hands of the electronic media with brainless rules on how

20151029-張韻琪:界線

張韻琪:界線 2015年10月29日 最近兩則新聞,搶眼程度不亞於其他熱烘烘的政治新聞:第一件是有市民在西貢發現綠海龜的屍體,其腸胃塞滿海洋垃圾,大部分是塑膠製品;第二件是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如香腸、火腿、煙肉,列為最高風險致癌物,與煙、酒同級,而紅肉也列為2A級致癌物,建議大家減少進食以保健康。 當我們以為環保是世界大潮流,香港人的環保意識也有所提高時,原來我們製造的垃圾量不只堆填區乘載不了,就連海洋也充斥着各種垃圾,令屬全球瀕危的綠海龜在香港慘死,在人類過度消費與瀕臨滅絕的邊緣掙扎求存。可笑的是,我們樂於將「垃圾食品」塞進自己的肚子,以快捷便宜為上,香港人的人均肉食消耗量冠絕全球,懶理健康警告, 更遑論生產與消耗肉食對地球資源造成何等巨大的負荷。 這兩則新聞,正好說明香港人的生活出現問題。在香港,你有特別多的選擇,大街小巷都有通宵營業的店舖,貨架上琳瑯滿目的產品,四季無休地輪轉交替,甚至令你出現選擇障礙症,無所適從。 反過來,大部分人卻依賴著這種便捷,不經思考、因循既有的路走下去,放棄生活的自主權。繁華背後,你會發現這個城市寸步難行、咄咄逼人的壓力,令自己更厭倦這裏的虛假與造作。 或許,有人會問,方便有何不好?消費有何不妥?香港如果不靠貿易和消費,又如何維持經濟增長?難道香港人可以自給自足? 凡事總有界線,當我們的經濟行為變成掠奪與浪費地球僅有的資源時,令很多物種絕種、消失(不只綠海龜),又或正在摧毀我們身心健康時,我們還能視而不見,坐以待斃嗎? 倫敦是國際城市,少不免排山倒海的商業與消費活動,卻有舒暢與寧靜的空間,不會埋沒自己。社區有不同特色的小店,地道與親切,他們不會為了取悅遊客或增加收入,廿四小時經營或改變用途,讓社區有正常的規律。 生活有太多似是而非的選擇,或無謂的干擾。耐心傾聽自己心中真正的追求,與消費展開一場心理戰,奪回自主的生活空間,也幫忙拯救快窒息的地球。 張韻琪

20151029-馮強:《擁抱不完美》

馮強:《擁抱不完美》 2015年10月29日 《擁抱不完美》(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註1),這本書2010年9月底出版,今天仍然留在亞馬遜網上書店(Amazon.com)暢銷書「自助類」(self-help)類別榜上。這部書一共有160頁,由美國Hazelden出版社出版。 作者Brene Brown是美國侯思頓大學社會工作研究院的一位教授。她的研究集中在人的感覺和情緒(emotions)上。她之前已經出版了3部書。 Brown在《擁抱不完美》這部書中啟發我們不要辛苦活在恐懼和別人的期望中。我們要開心擁抱自我,就算有些不完美又如何。她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去生活(註2)。這是她這部書的重點。她要我們不要理會人家怎樣看我們,自己覺得足夠便可以了。在日常生活中,Brown教授要我們只要記住3個詞語便可以了,那3個詞語便是「勇氣」,「同情心」和「社交圈子」(註3)。還有,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完美和脆弱(註4)的一面。 有位讀者在亞馬遜網上書店的網頁上留言說這本書是一部具「革命性」和「改變生命」(註5)的書。 馮強 注釋:(註1)書的英文全名=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 Let Go of Who You Think You’re Supposed to Be and Embrace Who You Are。(註2)全心全意去生活=wholehearted living。(註3)「勇氣」,「同情心」和「社交圈子」= courage, compassion and connection。(註 4)不完美和脆弱=imperfect and vulnerable。(註 5)「革命性」和「改變生命」=“revolutionary” and ”life-changing”。 副學士/高級文憑學術英文寫作班導師/deanfungenglish.blogspot.com/deanfungenglish@gmail.com

20151029-曾國平:800円一碗拉麵的國際經濟學

曾國平:800円一碗拉麵的國際經濟學 2015年10月29日 日本及本港拉麵價錢相差甚大。 (資料圖片) 幾個月前遊歐洲,去的是相對昂貴的德國慕尼黑和奧地利維也納。 以1歐元兌8.5港元的匯率計算,發現當地物價異常低,一杯質素極高的啤酒只賣三十幾港元,到較好的餐廳大吃一頓,也不過每人幾百元,兼且服務好環境乾淨。到百貨公司閒逛,也不覺日用品比香港的昂貴。 早前到日本福岡,以1日圓兌0.06港元的匯率計算,發現當地物價相比香港低得更誇張,衣食住行皆如是。 吃一碗麵條新鮮、湯底濃度適中的拉麵,不用排長龍,只需800円左右,亦即港幣50元。在香港,吃一碗質素差一截的拉麵,價格是其一倍,而且服務一般不太好,洗手間也絕少乾淨。 不過,單單比較一碗拉麵的價格不公平,畢竟香港還有廉價的茶餐廳和大牌檔。 我在網上比較過幾個生活水平的最近排名,證實了香港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的確比福岡高幾成,甚至比東京還要貴。 我想起經濟學中的兩個理論:一價定律(law of one price)指的是同一貨品(如一碗質素普通的拉麵)在不同的地方,換算成同一貨幣後的價格相同。 另一個是購買力對等(purchasing power parity)指的是同一籃子的貨品(如一個中產家庭的經常消費)在不同的地方,換算成同一貨幣後的價格相 曾國平

20151029-黎則奮:體制內提名,體制外投票

黎則奮:體制內提名,體制外投票 19:58 29/10/2015 ■泛民曾派出何俊仁(右)參選上屆特首,被指陪跑。資料圖片 政改方案否決後,二○一七年特首的選舉辦法會沿用小圈子的選舉委員會產生。過去兩個月來,特首跑馬仔遊戲已經靜悄悄拉開戰幔。梁振英固然心存大慾,力求連任,近期連串事件,由廉署終於決定起訴曾蔭權到梁振英橫逆民意加強對八大院校的操控,其實都是689的選舉工程;而其潛在有資格和能力問鼎特首寶座的對手如梁錦松、陳德霖、曾俊華、林鄭月娥和葉劉淑儀,動態亦轉趨積極,爭相在傳媒曝光,明爭暗鬥,路人皆見。 相對之下,明知只有陪跑份兒、在雨傘運動失敗後一籌莫展的泛民完全沒有對策,即使當前的區議會選舉,亦是一盤散沙,空有協調之名,實質各自為政,甚至互相傾軋。 過去三屆特首小圈子選舉,泛民先後派出李永達、梁家傑和何俊仁三人參選,即使被批評為合理化小圈子選舉,但至少在論述上,溫和派仍然可以用揭破小圈子選舉之荒謬性作為參加小圈子選舉之論據。然而,在雨傘運動後,支持民主普選的廣大民眾經已覺醒,再唱這個調調兒恐怕很難自圓其說。如此一來,相信部份泛民連參加選委會選舉的興趣和理由也沒有。 民間特首組閣抗衡 其實,聲言民主抗爭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責任提出鬥爭辦法,而任何辦法只要有利於推進民主和提高群眾政治意識,都不應放棄,更不要害怕趟渾水。 眾所周知,在正常的選舉情況下,只要泛民願意參與,一千二百個選委當中,理論上泛民應可約佔二百名。如果二百個泛民選委再提名一個候選人參加小圈子選舉,甚或支持一位中央欽點或屬意的建制候選人,當然沒有意義,只會重蹈覆轍,為他人作嫁衣裳。但倘若二百個泛民選委利用選委會的名義提名一位泛民候選人,連同建制派提名的候選人,交由公眾用電子公投選出,卻同時表明不會在選舉委員會內投票,情況便可以完全不同,政治意義亦截然有別。 誰都知道電子公投產生的民間特首不會獲中央承認和任命,也違反所謂《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的規定,於法無據。但只要港人廣泛參與,當作一個政治運動推行,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數以十萬甚或百萬港人投票選出的民間特首,政治認受性一定會在極其量只有一千票選出的特首之上。只要造出聲勢,有廣大群眾支持,由電子公投產生的民間特首便可順理成章組成影子內閣,與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特首對着幹,真正落實不合作主義運動。 這個鬥爭策略最巧妙的地方是利用了

20151029-李兆富:都市發展不要只盯着郊野公園

李兆富:都市發展不要只盯着郊野公園 19:57 29/10/2015 ■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說要在若干程度上開發郊野公園,言論惹來抨擊。資料圖片 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老調重彈,說要在若干程度上開發郊野公園,論點也自然惹來抨擊。粗略的觀察,大多數的反對觀點,針對香港人生活空間已經非常狹窄,要是連郊野公園這個後花園都失守,石屎森林的社會,誰都不會生活得快樂。 支持開發效野公園的一方則認為,香港要繼續增長,就要移山填海,拓展土地。事實上,英國殖民地政府在十九世紀末的兩項基建策略,一是興建水塘以確保香港的食水供應,二是填海造地,當年的寶靈填海計劃,便是一例。香港在地理上屬丘陵地帶,今天我們見到港島北岸和九龍一帶,多數平地都是人工構造出來。 可增加市區人口密度 現今的香港常住人口約為720萬。不過,早在七、八十年代,我們就不斷被灌輸「香港地少人多」的訊息,當時的人口,只不過是500萬人左右。過去三、四十年的最大改變,就是樓宇的高度放寬了,尤其是機場遷往赤鱲角之後,就連市區的樓宇高度也得到放寬。樓宇增高了,人口密度也大大提高。雖然許多人認為,香港人的人均居住空間過於狹窄,但從官方數字看來,至少公屋居民的人均居住空間,在過去十多年來仍有若干增長。換句話說,增加香港這個城市的人口容納能力,除了不斷移山填海和開拓新市鎮,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市區的密度增加。 理論上,港島和九龍有不少地區可以重建,不過要處理業權問題,爭議比開發郊野有過之而無不及。以我成長的美孚新邨為例,最早一期落成於1968年,最後一期落成於1978年,樓高最多只有廿層左右。假如美孚能夠重新規劃,有理由相信會比發展郊野公園更有效。要知道,開發一個新市鎮除了需要土地和建築物,還有交通及各種社會和公共建設配套,在經濟學上亦會帶來一定的際外效應(Externalities),處理得宜可以帶來一加一等於二的效果,但配置失當則事倍功半,費時失事。 當然,我不是在此鼓吹此時此刻就要將美孚「砍掉重練」,這個主張沒有十年八載也不可能出現一個路線圖。但我們也不能不考慮以各種不同的方法,提供誘因促使舊區重建能夠得以推行。坦白說,現在市區重建局的模式,仍然有極多不足之處,但假如因為政治壓力太大而削足適履,放棄都市再更生,香港則難以突破現在的發展樽頸,最終生活空間受限制的,還是大多數中下平民。 我不是說所有的舊

20151029-盧峯:李國章才是港大「黨委書記」

盧峯:李國章才是港大「黨委書記」 19:57 29/10/2015 終於明白反對任命陳文敏教授為副校長的港大校委如李國章之流為何如此害怕會議內容曝光,為何要嚴厲追究把他們荒誕言行踢爆的港大學生會代表馮敬恩同學。昨天在傳媒曝光的錄音聲帶充份顯示了李國章之流是如何囂張跋扈,如何荒謬無理,如何隨意踐踏學者的尊嚴及地位。 指陳文敏nice guy勝任院長 在錄音中,李國章反來覆去指陳文敏是nice guy(好好先生)甚至是very very nice guy,容易被同事接受,因而可以成為由教職員互選產生的港大法律學院院長。從整個語境及語氣來看,李國章的潛台詞顯然是在質疑陳文敏能擔任法律學院院長靠的不是本身的實力或學養,而是與人為善的隨和性格而已。這種「隨口噏」沒有甚麼根據的質疑不但是對陳文敏教授的一種侮辱,對所有現任或者擔任過學院院長的人同樣是種侮辱,甚至是在侮辱自己。1996年李國章當中大校長前就曾出任中大醫學院院長。難道李國章認為自己是面面俱圓的好好先生才成為醫學院院長嗎?難道他認為當年選他為院長的人都只因為他人緣好而不是能力卓越嗎?若果當日在聘任他當中大校長的會議上有人公然指他因為是個nice guy才成為院長,他會甘心接受嗎? 港大法律學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法律學院,教職員都是法律精英,對確當程序極為重視,對學院的發展及前景非常關心。他們要選一個負責管理學院事務及推動學院發展的人肯定主要考慮他的個人能力、學術成就、聲望和實際管理經驗,根本不可能因為某人是nice guy就委以重任。李國章的說法委實太無理又侮辱人了! 不過,李國章的惡言謬論還不止這樣。他在會上還提出他的所謂worries,認為陳文敏沒有等同PhD(哲學博士)的高級學位,缺乏取得博士學位的艱苦磨練,質疑他沒有能力以對擁有博士學位的學者或教職員作獨立公平的評估,令他無法勝任副校長的工作。像這種膚淺、荒唐的質疑出自一位曾任大學校長又掌管過全港教育政策的人口中只能慨嘆香港的墮落與人才凋零。 正如不少論者早已指出,博士學位跟學問如何,跟學術成就及地位如何根本沒有關係。近百年來不管是世界、中國、香港不知有多少沒有博士學位(甚至連大學學位)都沒有的學人成了一代宗師。國學大師陳寅恪、史學大家錢穆一身學問都是自學而來,花在考據、註疏、概證資料的心血及努力比攻讀一個博士學位不知多了幾多倍。還有經

20151029-王貽興:為何不再講晚安

王貽興:為何不再講晚安 6:29 29/10/2015 路中拾遺 女生跟暗戀對象一起多年,明知男生根本不愛她,卻還是一直守候,默默付出,只為了等待男生偶爾送贈的小糖果小甜頭,那點點似是而非的曖昧關懷,已足以教她繼續付出,繼續守候,泥足深陷…… 可是有天,男生開始疏遠她了。沒有原因,也沒有交代,只是電話不覆,WhatsApp即使上過線也不一定回,語氣冷淡,以往每晚都會WhatsApp或者打來講一聲晚安,如今卻蹤影全無,彷彿之前一直付出與累積的,都只是空氣…… 女人天真是因為常常以為這種距離這種關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愛情也至少有點感情累積,可是男人跟女人不同,男人是不會因為感情而愛上一個女人的,只有女人才會因為日積月累陪伴守候出來的感情而接受一個男人。男人也許會因為感情而不得不留下,但開始,卻是另一回事。 不必問為甚麼男人忽然不再跟你親近,不再跟你講晚安。白癡都知道他一定是因為遇見了真正讓他動心的女人,才把雞肋般的你狠心放下。有時候不是因為他不願意再花十秒八秒跟你講晚安,而是因為他壓根兒就把你忘掉,又或者,良心發現,不想再給你希望,不想再吊你癮,想早點讓你死心,還你自由,才連那點點的吊命沙糖都不施捨給你而已。 清醒吧,別接受這嗟來之食,今日你認為是吊命的糖分,他日回看,就明瞭這是有害的美沙酮,愈是無法戒掉,就愈是無法脫離苦海。 王貽興

20150825-陳健民:權力的道德基礎

陳健民:權力的道德基礎 20150825 以The Tipping Point一書成名的Malcolm Gladwell,寫了另一本小書David and Goliath,借用聖經中少年大衛以石頭擊敗巨人歌利亞的故事,談弱者致勝之道和強者敗北的原因。強國崛起,梁振英專橫跋扈,香港民主陣營處於守勢,看此書另有一番感受。 談弱者致勝之道,Gladwell的建議是:不按常理出牌。他研究了美國少年籃球賽一支奇兵突出的球隊,因為自知沒有身材高大的前鋒,決定以體力取勝,全場實行「人釘人」戰術,令對手在自己場區都疲於奔命。他亦談到馬丁路德金如何以公民抗命引發警察暴力的場面,來突顯種族歧視的不義。 當權力失正當性 愈用愈毁統治基礎 談到強者所以潰敗,主要原因是他們不知權力的界限,進退失據。譬如說當年北愛爾蘭天主教徒與基督徒血腥衝突,英國政府派軍隊進駐北愛,以宵禁和對恐怖分子格殺勿論的手段平定騷亂。但英國(英倫)作為基督教國家,軍隊的中立性受到天主教徒質疑,結果這種強力手段反而引發更多的衝突。也是說,即使派兵是法律容許,當權力失去了正當性,愈是使用權力,愈是摧毁自己的統治基礎。 正如港大事件中,那些「等埋副校」的校委會成員認為他們有權力拖延甚至否決對陳文敏教授的任命,干預他們這種權力反而是破壞「大學自主」。但這些人應先理解他們作為校務委員的職責是協助大學達成其使命,而根據港大校務委員的業務指引與守則(Guide and Code of Practice)的導言,大學的精神是致力發掘與傳授知識,「為學問而學問」以外,更希望對文化、社會、經濟發展有所貢獻。大學亦要堅持學術自由的原則,敢於挑戰既定的智慧,提出嶄新甚至爭議性的觀念(committed to the principle of academic freedom, that is the freedom to question received wisdom and put forward new and possibly controversial ideas)。而學術界認為體現學術自由的其中一個制度安排,便是在聘任和考核教授時只考慮其學術能力而非其政治或宗教等取向。 在業務指引與守則4.3段有關操作守則方面,亦說明了大學因接受政府及私人撥款,必須要依循最高的管治標準,這包括在決策時要確保及展示出誠信

20150823-【訓練】利用深蹲來強化膝蓋肌肉

20150823-【訓練】利用深蹲來強化膝蓋肌肉 http://hiking.thenote.com.tw/news/detail/2905/%E3%80%90%E8%A8%93%E7%B7%B4%E3%80%91%E5%88%A9%E7%94%A8%E6%B7%B1%E8%B9%B2%E4%BE%86%E5%BC%B7%E5%8C%96%E8%86%9D%E8%93%8B%E8%82%8C%E8%82%89

20151020-【戶外百科】圖針定位教學

20151020-【戶外百科】圖針定位教學 http://hiking.thenote.com.tw/news/detail/2740/%E3%80%90%E6%88%B6%E5%A4%96%E7%99%BE%E7%A7%91%E3%80%91%E5%9C%96%E9%87%9D%E5%AE%9A%E4%BD%8D%E6%95%99%E5%AD%B8

20151009-聶隱娘紅到北美,侯孝賢憂心台灣電影

聶隱娘紅到北美,侯孝賢憂心台灣電影 發稿時間:2015/10/09 11:05 最新更新:2015/10/09 11:55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傳真  104年10月9日 紐約影展明、後兩天在林肯中心公映「刺客聶隱娘」, 導演侯孝賢當地時間8日在駐紐約經文處記者會中談到 全球華文電影發展,憂心政府不重視台灣電影環境。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傳真 104年10月9日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8日專電)轟動坎城影展的電影「刺客聶隱娘」即將在北美上映,導演侯孝賢不願比較他與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但憂心政府不重視台灣電影環境,政黨光惡鬥,沒人重視及理睬。 侯孝賢從影42年首部大型武俠片「刺客聶隱娘」,明、後兩天將在「紐約影展」公映,緊接著16日(美東時間)正式在北美上映,聶片能否繼續連莊,獲奧斯卡及金馬獎青睞,各方拭目以待。 偕同妻子專程來美宣傳的侯孝賢,今天一連出席紐約影展及駐紐約台北經文處的兩場記者會,美媒關注他如何營造唐朝情境,「聶隱娘」的絲境處理及長鏡頭運鏡等,華文媒體鎖定舒淇、張震、華文電影市場及台灣電影工業等。 話匣子一開,侯孝賢說,美國電影工業集一、二戰後全球人才及龐大市場,獨霸全球;台灣憑什麼有電影工業,憑什麼與好萊塢商業電影一較長短,一定要拍些不一樣的東西;而大陸市場大、人口也多,只要以不同思維、角度及腦子看事情,遲早有一天要起來。 他認為,中國大陸不必擔心會影響政權,一切端看執政者心態,相信他們慢慢會覺醒,在未來世界電影以華文為主趨勢下,華人要團結起來,或許也能幫台灣年輕電影工作者找出路。 侯孝賢表示,台灣有很多不錯的年輕導演,但往往拍完第一部片(藝術片)不賺錢,沒有票房,就完了,永遠被商業片牽著鼻子走,以後就更拍不出來了。政府應該補助及重視這些人的電影藝術創作;另外好比金馬獎執委會應該專業化,不能每換主席就換一套人馬。 談到台灣電影未來發展,侯孝賢很無奈地說,「講了很多次了,沒人理睬,政府根本沒人重視,兩大黨會嗎?鬥都來不及了」!如果真要立法院過關,政策才能執行,「我也會去衝」。 從小喜歡看武俠、言情小說及世界名著的侯孝賢,以法國電影工業向下紮根為例,強調台灣要從小培養小朋友從影像及文字(閱讀)中找尋興趣。 他說,政府要做的事很簡單,每年規定讓小學生觀看幾部電影,讓小朋友學習朗誦,並從淺顯易懂的開始,培養

20150927-《太陽的孩子》鄭有傑:為何台灣人做自己這麼難?

《太陽的孩子》鄭有傑:為何台灣人做自己這麼難? 2015/09/27 08:29  電影《太陽的孩子》講的雖是花蓮原住民的故事,卻是台灣人共同的處境。(牽猴子提供) 〔記者鄒念祖/專訪〕電影《太陽的孩子》講述花蓮原住民復育梯田的故事,乍看很遙遠,卻引發強大的共鳴。它誠實說出台灣人共同的處境,不吶喊、不悲情,自然展現出「有一種力量叫溫柔」。 導演勒嘎‧舒米在台南長大,退伍後回到花蓮陪媽媽,突然發現故鄉這麼陌生。他雖不是電影科班,想要透過鏡頭拉近與故鄉的距離,把母親復育梯田的過程拍成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導演鄭有傑深受感動,找勒嘎一起改拍成劇情片《太陽的孩子》。 《太陽的孩子》質問「土地沒了,家也沒了,我們要到哪裡去?」鄭有傑想要藉由電影連結人與人的同理心,讓大家瞭解土地對原住民的意義。不像漢人聽到土地就問:「一坪多少錢?」原住民不認為土地屬於人,人只是跟大自然借用資源,不管是山、海、還是人,一樣都是「太陽的孩子」。 女主角阿洛在片中提到小時候參加演講比賽,必須努力隱藏原住民口音,模仿漢人。勒嘎說這是所有原住民在都市求生的共同經驗,鄭有傑說:「其實我們整個國家都在演戲,例如有些台灣人去中國,也會去掉台灣腔。為何我們要做自己這麼困難?這表示我們離多元文化還非常遙遠。」 勒嘎也說:「台灣明明可以很多元,但卻都想要變成台北,好像沒有幾K就不是人,但其實沒了生活,就沒有文化。」 《太陽的孩子》2位導演勒嘎‧舒米(左)和鄭有傑(右),站在地價最高的信義區,希望大家不要只關心土地的價錢。(記者胡舜翔攝)

20150930-Emery:電影裡的歷史角落:新說聶隱娘(上)

Emery:電影裡的歷史角落:新說聶隱娘(上) 20150930 http://gushi.tw/archives/14452

20151007-Emery:電影裡的歷史角落:新說聶隱娘(下)

Emery:電影裡的歷史角落:新說聶隱娘(下) 20151007 http://gushi.tw/archives/14746

20151028-陶傑:油尖多士——中國式宰客

陶傑:油尖多士——中國式宰客 20:47 28/10/2015   中國遊客參加購物團在港不幸枉死,中國網民一致譴責香港,有沒有人想過,這種「宰客」方式,其實也很中國?   此一將遊客當作水魚宰的心態,由來已久,是中國底層社會在江湖中討生活的一種極端手段,以劣充優,偷換斤両,輕則掠財,重則像孫二娘夫婦開的黑店,客人小命也不保。   中國江湖這一套坑蒙拐騙的絕活,只能殘害往來無相干的無辜人。中國的江湖,是一個龍蛇混雜之危險世界,小偷、騙子、老千、黃牛、拆白黨、皮包客、拐子佬、金魚佬,騙財騙色,層出不窮。   所以中國家長教育兒女,外出必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對於陌生人的好意,千萬提防。中國的江湖對於陌生人,先天有一種敵意,譬如客人進店,隨便看看,店家就會譏之以「混吉」,一旦宰起客來,不知何故像有十冤九仇,必得要宰得人「一頸血」才過癮。   這種敵意,因為上千年的「文化浸淫」,並沒有因為今天「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而有所改變,社會上下永遠無法建立互信,輕則有海鮮價,令人在心理上留下陰影;重則有大頭奶粉、地溝油,「害死人不償命」。   香港人最喜歡去的日本,從來不會發生這種事,因為日本人注重信用,待人以禮,不會諷刺客人「混吉」。   強迫購物,即使不出人命,其冷酷蠻橫之氣氛,也可以毀了整個旅行的心情,損害整體中國人的名譽,但這筆帳,中國人是從來也不會算的。 陶傑

20151028-王維基:香港沒有了

王維基:香港沒有了 28/10/2015 同樣是劉德華的電影,一套是台灣電影,一套是內地電影。雖然台灣電影的情節有點老套,雖然主角不是說廣東話,但卻很動人,我還推薦過給不少身邊的朋友。 看了另一套以綁架為題材的內地電影,作為觀眾,可以看出導演、剪接和幕後團隊很努力去學習西方的電影技巧,製作出別具一格的電影。雖然這套電影不合我的口味,但兩地文化不同,或許會很受內地觀眾歡迎。 這套電影的製作、劇本、導演和演員都很努力摸索西方電影的優點,再糅合內地電影的文化元素,為內地電影的發展尋找新路向。雖然仍然有一段距離,這的確令人高興;但是作為香港人,卻是失望的,我們已再難以找到一套為香港人而拍的電影。 王維基

20151028-月巴事 - 月巴氏:我們沒有奇蹟補習社,只有奇蹟教育局

月巴事 - 月巴氏:我們沒有奇蹟補習社,只有奇蹟教育局 2015年10月28日 《奇蹟補習社》,Movie of the Year!——如果你問我有沒有詳盡或專業一點的影評?我都係嗰句:Movie of the Year! 以下人士,一定要睇! 其實我會加多一句:唔睇唔得。 如果你在現實中keep住俾人話係垃圾,你一定要睇!(如果調番轉,你在現實中keep住話人係垃圾,你一定一定要睇!) 如果你正在千辛萬苦地追尋夢想,你一定要睇!(如果你千辛萬苦地都諗唔到有乜夢想,你一定一定要睇!) 如果你是學生,你一定要睇!(如果你是阿sir或搣時,你一定一定要睇!) 如果你現正為人父母,你一定要睇!(如果你準備為人父母,你一定一定要睇!) 如果你覺得生命無非是食一餐屎宴,你一定要睇!(如果你深感生命是一場食極唔完的屎buffet,你一定一定要睇!) 因為齣戲話俾你知,你一日未死,一日還留在這塵世,你面前就依然存在可能性——冇錯,「可能」預設「不可能」,如果你晨早認命認輸,即是自願把所有「可能」變換成「不可能」。 最重要是,電影劇情並非純屬虛構,而是真人真事。 就算有村架純同我一齊上堂…… 實不相瞞,我做過補習社阿sir。 但當然不是那些被人登報露骨招攬的補習天王。而只是開設在屋邨商場角落,似幫人湊仔多過教仔的補習阿sir。 又當然,我沒有遇過有村架純這類學生。遇到的,是八個分別讀緊中一至中三的學生,連埋月巴的我,屈在一個唔夠二百呎的空間,每星期兩堂,每堂粒半鐘。我需要做的事,如下。 1.維持秩序:最主要是嚴禁某個中一生大聲唱鹹濕歌,即梁栢堅《甜詞》中記載的那些——OK,我自己都有聽有唱,但間補習社唔係我開嘛……咁做,為勢所迫。 2.教做功課:呢樣好正常,也是很多家長目的。學生辛苦,我亦痛苦。 3.落堂後請食Seven軟雪糕:這是由學生提出的課外活動。食緊軟雪糕的他們,每一次都表現亢奮。 4.睇《陰陽路》:也是課外活動,第一集《陰陽Road》是三個學生陪我在希爾頓中心睇的。他們表現得同樣亢奮。 5.講古仔、分享我(微不足道的)人生:學生未必鍾意做功課(換轉我都唔鍾意),但好鍾意聽一個非親非故的人講一些他們未經歷過的事——尤其對於大學生活,部分學生其實OK嚮往,嚮往,可能因為那種聽落好自由的校園感覺(有這份嚮往的,也是補習班中比

20151028-渾水 :賭場的數學邏輯

渾水:賭場的數學邏輯 2015年10月28日 賭場的設計合乎數學與經濟邏輯。 (資料圖片) 自從在大行離職之後,有一段日子渾水是幾乎過著賭徒的生活。開市時間就賭股票,收市後就睇一睇股票,有時又寫作一番,閒時還是會過澳門賭兩手。 我當然也不是賭癮極大的病態賭徒,理性上我是知道賭場大部分的賭局是無法有優勢,例如賭大細,所以我只會去打我的德州撲克。 其實賭場的設計真是非常精密,而且又合乎數學和經濟邏輯。有人認為「多即是好」,有三條機場跑道總好過只有兩條機場跑道,講這一番說話的人是一位官僚。 賭場不是官僚,是面向市場,賺錢務實為上。大家都知道澳門經濟大走下坡,習總打貪打殘了賭場收入。你估廳主會唔會好似傻人咁,開多張賭枱去跑大條數,盲目相信多一張枱總是好的謬論? 傻的也知道,理性決定有成本效益的計算,並不是靠直覺,而回報也是受制於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尤其是用other people’s money,是不是要更小心一點? 賭場的賭局我覺得大致可以分兩種,第一種是賭場做莊,和莊家對賭;第二種是賭場收服務費,和街客對賭。 我上一段所講的賭大細,就是屬於這一種,因為在數學上計算,賭場長遠來講是必贏,現實的情況會趨近理論上的期望值,這是大數定律(Law of large numbers)的含意。 說白一點的講法就是,「拉勻一生」甚至更長時間去計算,賭場是會贏的。因此,賭場的設計是有很大誘因讓賭客長時間留在賭場不停覆桌,就是這個數學原理,它也不介意你短線贏少許,只要你賭癮夠大,長期會連本都吃掉你的。 至於讓賭客長時間留在賭場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提供膳食,讓賭客不會因要果腹而離場、多方面提供錢換籌碼的渠道,但卻把籌碼換錢的地方安排極遠等。這些全部都是數學上的計算。 而且,有一些莊家優勢不明顯的賭局,現在也被設計成無優勢,例如之前的21點,長賭莊家必勝。 至於我喜歡賭的德州撲克,卻是和街客對賭,賭場只收服務費賺錢。基於這種盈利模式的局限,賭場是沒有大誘因製造莊家優勢,不過,由於德州撲克的「毛利」不多,所以賭場也是跟隨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整個澳門的撲克枱現在已經非常少。 至於我因為是打tight aggressive和short stack,

20151028-林夕: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的黃金時代

林夕: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的黃金時代 20:46 28/10/2015 跟損友不知如何談到吃,我不知如何吐出了一句:現在喔,不好吃的我盡量少吃。 損友聞言一個嘩然:你這話,私底下跟我說就得了,到處張揚,是要招罵的。你這不是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瑪麗皇后為什麼不吃蛋糕的翻版嗎?你真不知民間疾苦噢。 呸,是誰不知民間有疾之苦。別說蛋糕,連麵包我也吃得很挑。你身邊若有幾個血糖血脂夠高的苦主,就會體察到如今吃食如飲鉛止渴的民情。白麵包也不是人人吃得起的,根據升糖指數,你最好挑麥造的包,蛋糕就甭想,吃多了,幾時死這問題,就不成問題。 古語有云:官到無求膽自大,我無官有疾,更可以膽大包天,不好吃的少吃這話,也不怕被抹黑被扭曲。我可以大膽的指出,天下食品一樣黑,你以為紅肉臘肉、吃下去以為是豬肉的牛肉就有夠黑,扮真和尚吃素去?慢着,蔬果也含豐富農藥呢,即使你吸風飲露,那風露又何嘗清白,要麼你辟穀練仙,不然,得有心理準備,努力加餐飯的意思,就是要把化學元素表吃齊全。 我也不想把食安問題泛政治化,台灣也剛剛爆出舊水管含鉛,日本福島有輻射鮮果鬼祟流出。世衛最公道,不搞民族主義,洋人的洋腸醃肉,終於跟我國人沒有夢想的鹹魚平起平坐;你看,每天茶餐廳內,平民吃着煙肉腸仔蛋的平民早餐,原來跟抽菸一樣,日復日在慢性自殺。可見餐桌上滿佈地雷,你踩中了不會即時爆炸身亡,正如這時勢,講了對的話卻等於講錯說話,你不知算帳是在秋後抑或冬至,所以,我更夠膽講:我們已經真正踏入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的黃金時代。 苟存性命於這亂世與遍地黃金的時代,除了話到嘴邊留幾句,飯來張口也不是辦法。既然避得過689,躲不開毒源頭,你不敢好死,又不屑於歹活,不想把食物當營養劑往嘴裏灌,純為維持生存,還想有口福,對於美味,又未到無求境界,那麼,最合理的吃法,就是不好吃的少吃。所需養分夠了,你戒不了口,如毒癮發作,就挑好吃的來吃吧,犧牲要講價值、踩界也要值得。俗語話齋,食粥食飯就睇呢鋪,彷彿吃飯比飲稀粥高人一等,但是,血糖高的人不宜食粥,真要冒死吃粥的話,當然挑好吃的,否則不值得,不如吃飯去。 不好吃就少吃,我是聽孔夫子說的,食不厭精,誰敢說孔聖人離地不體恤民間疾苦?說到這份上,你煙癮起了沒?別怕,少吃一根洋腸,一生拉勻計,大概也沒影響慢性自殺的均速。 林夕 電郵 :linxiapple@gmail.com

20151028-陶傑:貝理雅認錯

陶傑:貝理雅認錯 20:46 28/10/2015 前首相貝理雅為發動海灣戰爭,導致今日伊斯蘭國恐怖擴散而致歉。 貝理雅跟布殊一起出兵伊拉克,以為推翻侯賽因獨裁,協助伊拉克建立民主憲政,其實一廂情願。貝理雅仍說:「我覺得為剷除侯賽因而道歉,是說不通的,我認為在二○一五年,世界再也沒有侯賽因,比仍然有侯賽因好。」 貝理雅此一感觸,雖然可能出於真心,卻是缺乏政治遠見。中東伊斯蘭世界絕對不可能像英美歐洲一樣,有能力建設西方的議會民主。議會民主要有深遠的文化條件:一個民族,整體要智商健全,要懂得講道理,要有平等辯論的風氣,要在理性邏輯思維之中擁有恢弘的胸襟,要讓婦女接受教育,要能尊重異見,不可以狂躁、喧嚷、動不動就訴諸暴力。普世之間,只有基督教文化的西方國家,另加本質上早已脫亞入歐的日本,還有尚待觀察的台灣和南韓,擁有這樣的資歷,世界其他地方,沒有資格。 貝理雅急於剷除侯賽因,想為中東除害,不是英國政治家作風,英式的政治外交很務實,不相信世界上有烏托邦,只相信「兩害相權取其輕」。貝理雅的繼任人白高敦,比貝理雅高明一點。白高敦認為:在利比亞,有卡達菲比沒有卡達菲好,因為卡達菲再獨裁,也不會摧毀古羅馬的文物遺址。因此,當卡達菲要求英國釋放一九八八年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炸毀一架美軍回鄉渡假客機的恐怖份子,當白高敦驗明這個兇手在監獄裏末期癌症,白高敦放人,換取卡達菲簽署石油合同,加強關係,任由卡達菲鎮壓本國的反對勢力。 這個世界,尤其中東,有巴列維國王、有侯賽因、有卡達菲、有穆巴拉克,比沒有這些獨裁者好。當然,這伙人當權,是很壞的事,但沒有了這伙獨裁者,而反對勢力的伊斯蘭國蔓延了,更壞。患了腸胃炎,比患上腸癌好。當長命百歲,仙福永享,只是一個夢,你到九十歲了,患上腸胃炎,而不是腸癌,那麼恭喜你。 那麼簡單的道理,從前的邱吉爾明白,但左膠不懂。阮文紹是一個壞總統,但六十年代的南越沒有投奔怒海;蔣介石比較獨裁,但民國時代沒有滅絕一個地主階級、將知識份子踐踏為「臭老九」賤民。貝理雅是錯的,普京扶持敘利亞的阿薩德,比貝理雅正確。這個世界,許多民族再過一千年也不可能民主、融和、自由,無力做到,不要勉強,讓一個較為符合西方文明世界利益的獨裁者鎮壓着,其餘一切,切勿多奢想,否則看看今日歐洲:你是會死的。 陶傑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20151028-古德明:鄭月娥之膽

古德明:鄭月娥之膽 20:46 28/10/2015 ■筆者認為鄭月娥卻沒有趙璧、孫嘉淦之膽,向中共進言上書,反而聲聲附和,口說無求,不等於心無大欲。 十月十六日,香港政務司長鄭月娥上立法會,批評民主派議員利用公共屋邨食水含鉛事,煽動輿情,攻訐政府,屈辱官員。她昂昂然說:「官到無求膽自大,哪裏會害怕『為政府護短』之譏。」我向來只看見鄭月娥鼠目閃爍,卻不知道她豹膽輪囷。 鄭月娥的膽量,可見於兩件事。二○○七年,當局不管小民反對,要毀卻英國殖民遺跡皇后碼頭。鄭月娥時任發展局長,親赴抗議現場,宣佈碼頭非拆不可,並拒收抗議者血書,由重兵護衞離去,皇后碼頭隨即拆毀。這是鄭月娥對無權無勢者的膽量。 二○一一年,當局要遏止新界村屋非法擴建之風,不料新界鄉紳土豪仗中共恩寵,誓不稍屈,或說會向北京告狀,或說將發動血腥戰爭。二○一二年四月十七日,鄭月娥一副無懼口吻說:「政府在新界退讓,在市區怎能執法?執法嚴於市區,寬於新界,社會將更不和諧。新界村屋的非法建築,必須依法處理,不會留待下屆政府。」三年過去了,當時的曾蔭權政府也任滿了,非法擴建的村屋,卻依然雄立新界。這是鄭月娥對有權有勢者的膽量。 做官其實從來不以「無求」為能事,而越有所求,越須有膽。《元史》卷一五九載,憲宗皇帝問儒生趙璧:「天下何如而治?」趙璧侃然正色,建議翦除憲宗所寵奸回:「請先誅近侍之尤不善者。」憲宗怫然不悅。事後,皇弟忽必烈跟趙璧說:「秀才,汝渾身是膽耶?吾亦為汝握兩手汗也。」趙璧求天下清平,所以渾身是膽。 只敢對小民無求無畏 又《清史稿》卷三零三載:雍正皇帝弒兄屠弟,即位之後,翰林院檢討孫嘉淦上疏,請行三事:「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世宗大怒,以疏議示大臣,問道:「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大學士朱軾徐徐回答:「嘉淦誠狂,然臣服其膽。」雍正默然良久,終於笑道:「朕亦且服其膽。」馬上擢升孫嘉淦為國子監司業。孫嘉淦求政通人和,所以膽量折服帝王。 但是,鄭月娥之膽,卻只向無權者大。就以公共屋邨鉛水事為例,她大膽痛斥民主派:「民主派議員提出『全邨驗水』等無理要求,是有心製造矛盾,挑撥市民和官員、香港和內地不和。」按全邨驗水,分明是中共旗下民建聯女將蔣麗芸率先提出的,而蔣麗芸有勢有權有錢。鄭月娥的膽子,就不向蔣麗芸大。 至於中共,再三在香港《基本法》上撒糞,如發表所謂一國兩制實踐白皮書,頒佈假普選

20151028-吳志森:幾時死與冇補充

吳志森:幾時死與冇補充 20:46 28/10/2015 ■面對「幾時死」如此刁難的問題,曾鈺成分明要梁振英當眾考牌,考他的應對和技巧,甚至是要讓梁振英難看。 上星期立法會答問大會,議員黃毓民借選民之口,問梁振英「幾時死」,引起熱議。有趣的,不是「幾時死」是否合適的「議會語言」,對梁特有沒有冒犯?而是兩位黨內同志的隔空開火,煞是好看。 工聯會黃國健站起來,教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怎樣主持會議,議員甚麼說話可以講,甚麼詞句說不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議會經驗來看,相對於曾鈺成,黃國健只算幼稚園低班,議事規則的東南西北都未搞清楚,竟敢三不五時就站起來挑戰主席的判斷,當然是可忍孰不可忍。曾主席罵你「劖亂歌柄」,已算EQ夠高,十分畀面,換了別人,這樣公然挑戰主席的權威和判斷,更難聽的話也能罵得出口。 黃國健挺身護主,是毋須經過大腦的條件反射。在中國人社會,死已經相當忌諱,問人幾時死,更是忌諱中的忌諱,如果在茶樓酒室,街頭巷尾,隨時打將起來。黨委書記張曉明已經發出指示,香港不實行三權分立,特首地位超然於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之上,任何對特首的嚴詞質詢或譴責,已經違反了這個超然原則,何況公開問他幾時死?黃國健要求曾主席裁決有否冒犯超然特首梁振英,是因為不想梁振英處於尷尬的境地,若果一時轉不過來,大發雷霆,甚至拂袖而去,就會非常難看。從這個角度判斷,看得出黃國健是位忠實執行黨政策的好同志。 用同一套邏輯和道理,如果曾鈺成和黃國健同路,大家都要服侍同一個主人,都同意這位超然特首冒犯不得這原則,曾主席大可借力打力,呼應黃國健的提問,要毓民收回這條幾時死的問題。更何況,「幾時死」的提問,是否合適的「議會語言」,確實非常邊緣,曾主席大條道理用他的酌情權,裁決特首毋須作答。 但曾主席非但沒有這樣做,還說認為梁振英「完全可以回應這個問題」。以曾鈺成和梁振英的「交情」,這個決定,一百萬個不可能打張好牌給梁振英上,給他個千年難得一遇的表演機會,而是分明要他當眾考牌,面對如此刁難的問題,考他的應對和技巧,甚至是要讓梁振英難看。 迴避問題 蔓延各部門 梁振英引用毛詩「牢騷太盛防腸斷」,祝黃議員健康長壽,外行人看熱鬧,似乎收貨,一些擦鞋仔還大讚特首博學轉數快。但熟悉歷史的人,就知梁振英完全用錯典故。毛澤東這首和詩人柳亞子的七律,是因為柳亞子適應不了革命新形勢,甚至向毛要官而發牢騷,因

20151028-李平:習近平晒權,奧巴馬晒兵

李平:習近平晒權,奧巴馬晒兵 20:45 28/10/2015 ■美國拉森號導彈驅逐艦第一次進入南沙群島渚碧礁12海里航行,引起中國外交部強烈不滿。 【盡論中國】 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舉行之際,美國拉森號導彈驅逐艦第一次進入南沙群島渚碧礁12海里航行,旋即引致中國外交部表示強烈不滿。雖然有些輿論巴不得中美爆發軍事衝突,但這是一次事先張揚的軍事行動,更像是對中國海軍在美國海域航行後的「回訪」,基本上不存在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其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 中美這輪「軍事交鋒」始於9月初,背景是中共9.3大閱兵、習近平訪問美國及中共舉行十八屆五中全會。這三件大事是習近平晒權之作,顯示其獨攬軍權、國際社會地位和黨內地位。而奧巴馬選擇在五中全會開幕日宣佈「出兵」,看似摑了習近平一巴掌,但若作反向思考,豈不是又給習近平以愛國名義集權製造了又一理由? 中共在北京舉行大閱兵之際,海軍五艘艦艇9月2日出現在阿留申群島之間的白令海峽,並一度進入美國12海里領海範圍。美方後來表示,當時一直在追蹤、監察中國軍艦的行動,但視為無害通過,因此沒有向中方發出警告。美國國防部官員並不諱言,美國處理中國軍艦穿越領海的方式,可幫助南中國海主權申索國理解美國堅持在這一海域行使航行自由權利的理由。實際上,美方此舉已為美艦公開進入南海人造島礁附近航行埋下伏筆。 至9月17日,即習近平訪美前夕,在美國參議院舉行的一個聽證會上,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在被問及是否應派艦機進入中國人工島礁的12海里區域時,明確表示應該實施此類確保航行自由的行動。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John McCain)表示:「尊重海上自由最好的方式不是接受12海里領海的既成事實,而確保不承認的最好方式是讓我們的艦船駛入明顯屬於公海的海域。」29名議員隨後致信奧巴馬,要求讓美國的艦船駛入南海海域。 美軍為習背書 集權有理 美國議院及軍方的表態當時已引起中國輿論的關注和不滿。習近平結束訪美後,美軍太平洋艦隊又表示,美軍如果採取靠近南海島礁巡航的行動,是為了凸顯國際法,無意針對特定國家。中國官方媒體、網民曾作出強烈反應,《環球時報》引述內地軍事專家稱,中方可以派巡邏艦艇,採取並排航行、外逼等措施,甚至可以採取撞擊的方式,也有網民呼籲在南海島礁舉行軍事演習作為回應。 不過,美國軍艦進入

20151028-李怡:何必曰愛,亦權利義務而已矣

李怡:何必曰愛,亦權利義務而已矣 20:45 28/10/2015 大陸遊客在港因購物爭執遇襲身亡,事情真相一開始已十分清楚,是大陸一個300元超低團費的旅行團,在大陸東主的天馬國際旅遊營運下,大陸女團長、強迫購物的「影子團友」和應屬大陸移民的香港導遊與旅客發生購物爭執,而導致悲劇。承辦機構和有關人等都是大陸人,但大陸官媒卻帶動網民狠批香港。官媒聯繫到香港過去一年佔領運動、反蝗、反水貨、「鳩嗚」行動,指死人事件「進一步損害香港在內地人心中的形象」。 香港何以變成如此?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說:「香港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是華人心中永遠燦爛的東方之珠,無數內地人嚮往的地方。到了今天,內地人對香港的憧憬仰慕,逐漸摻雜了不解、不屑、憤怒,甚至還有恨鐵不成鋼的複雜情感。」文章最後慨嘆「香港,我該愛你,還是恨你?」 這句話,正好回答了大陸網民提出的一個問題:「回歸後的香港何以變成如此?」「回歸前」,從中共官方到大陸百姓,對香港都沒有愛與恨的情結,他們來香港都認為應遵守一個外人管治的秩序;而「回歸後」,從中共官方到民間的心態就變了,認為香港已是一個「自己人」的地方。費孝通曾指出:中國人社會就是「熟人社會」,而熟人之間就不是權利義務分明的關係,而是滲透着愛恨情結的關係。 近十年來,大陸旅遊團的負面新聞不斷出現,從惡罵到掌摑到打人致死。《人民日報》說「全世界都對遊客舉雙手歡迎,惟獨香港卻似乎對遊客諸多不滿,而敵意又特別指向內地遊客。不滿的源頭,無非是內地遊客擠佔了香港有限的空間和資源,以及一些文化上的小衝突」。 對這段話,需要作較深入分析。首先,香港人和世界各地一樣,在港英時代對所有遊客從來都是歡迎的,包括大陸遊客。其次,在97後,香港人對大陸之外的所有遊客也是至今都非常歡迎的。對大陸遊客不滿,是近十年的事。負面新聞也只發生在大陸遊客身上。其他地區的遊客,不是沒有文化差異,但就從沒有過這類負面新聞。 原因是:英殖時代的香港,已形成一個各行各業名實相符的文明社會,而社會運行也嚴格遵從着權利義務的規則。旅遊就是旅遊,購物就是購物,購物中即使有導遊抽成,也非常有限,絕不可能是旅行社或導遊的主要收入來源。 然而,近十年來,大陸由於道德淪喪,假貨橫行,加上一般貨價尤其貴重物品價格比香港高出幾成,於是旅遊就不再是旅遊而是購物為主了。而在幾乎一切都假的社會,也應運

20151027-Michael Chugani 褚簡寧:又中又英——full of pomp and pageantry

Michael Chugani 褚簡寧:又中又英——full of pomp and pageantry 23:31 27/10/2015          Last week’s state visit to Britain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was full of pomp and pageantry. Xi Jinping rode with the Queen in a jewel-studded coach and was feted at Buckingham Palace. Leaders of China and Britain both said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d entered a golden age. A state visit is a formal visit by the head of state of one country to another country at the invitation of that country’s head of state. When an event is very colorful (colourful in British English), impressive, and large, you can say it is full of pomp and pageantry. Royal weddings are full of pomp and pageantry. When something is jewel-studded, it means it is decorated with a lot of jewels.         The word “coach” has several meanings but used this way it means a four-wheeled vehicle pulled by horses. The word “carriage” has a similar meaning. To be feted means to be entertained in a lavish (luxurious) way. The expressi

20151027-陶傑:油尖多士——缺內涵變臭港

陶傑:油尖多士——缺內涵變臭港 23:31 27/10/2015   中國遊客參加旅行團到港,不幸在毆鬥中喪命,中國網民為之驚號,譴責香港從「購物天堂」墮落為「臭港黑店」,「不購物就會被打死」。   「不購物就會被打死」以訛傳訛,受損的是全香港的名譽。死者參加的「強制購物團」,專門以「宰客」為目的,早就違背了旅行的本義,令整個香港蒙污。   問題是,如果不購物,遊客來香港,還有沒有別的可做?自沙士以來,特區政府專門向遊客灌輸「購物」訊息,將香港的吸引力削減到最低,近來又鼓吹要打造新景點。   但吸引遊客,從來不需要「打造」甚麼新景點,巴黎最吸引人的景點:譬如鐵塔、聖母院、羅浮宮、榮軍院大教堂,有哪一個是新景點?倫敦雖然有新造的摩天輪,但在摩天輪面世之前,倫敦就已經是世界的十字街頭。刻意「打造」的景點,從摩天輪到星光大道,都是抄襲的二手貨,欠缺自己的內涵,只能一次性哄騙沒見識的人。   香港當然不是只有購物,香港的歷史十分獨特,本來,香港的巴士、路牌、士多、教會學校、政府告示、印刷排版方式,甚至郵筒上的皇冠,都有別於中國大陸,對於遊客,旅行就是發現不同的世界,香港完全可以為中國遊客提供新穎獨到的體會。   但特區政府執意去殖化、同城化、一體化,令香港變得跟任何一個中國城市都沒有分別,喪失文化個性,旅遊價值隨之蒸發,變成臭港,又能怪誰? 陶傑

20151027-王維基:讓我流淚的愛情故事

王維基:讓我流淚的愛情故事 27/10/2015 喜歡《我的少女時代》這電影,並不是因為「女生說沒事就是有事,沒關係就是有關係,不理你就是很在乎你」這些充滿少女情懷的對白,而是整個故事結構及首尾呼應。 電影最重要的一幕,就是男主角說要找劉德華唱歌給女主角聽。這個承諾之後經過了一些誤會,女主角以為男主角喜歡上另一個女生,其後又因為要做手術而消聲匿迹……讓觀眾都忘記了這個小小的承諾,以為只是隨口說說。不過,在十多年後,男主角仍然實現了這個承諾。 這好像一個童話式的愛情故事。不知有多少男人曾經在不在意的情況下,許下一些諾言,即使身邊的人也可能已經不是你當初承諾的人。一生人許下了很多承諾,不論是對你身邊的人,或是曾經在生命中出現過的人,朋友或同事。有些承諾已經記不起了,但有些則永遠都不會忘記。 曾經用了幾天的時間說服自己放棄投資創作及製作,但總是覺得香港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夠好。你可能覺得這套台灣電影的情節老套,然而情感是不會過時的。我一邊看,眼淚就一邊流下來,或許是我無知,但卻從沒有一套香港的電影能夠讓我流淚。 王維基

20151027-曾國平:漫遊日本的經濟隨想

曾國平:漫遊日本的經濟隨想 2015年10月27日  日本消費稅在去年增至8%。 (資料圖片) 遊日本,品嘗價廉物美的燒酌和清酒之餘,途中也想到幾個有關旅遊經濟問題。一)據網上統計數字,扣除通脹後,過去30年機票價格平均跌一半。機票價格愈來愈便宜,加上興起廉航,搭飛機不再是上等人專利,今天小學生一年去兩次旅行已是等閒。猶記得九十年代的兒童節目,竟帶小朋友試食飛機餐!機票便宜,隨之出現的是連鎖式廉價酒店。格價網頁的興起,也令酒店和航空公司的競爭更激烈。 旅遊價格下跌,需求量上升,旅遊方式會否不同?旅遊難得的年代,到外地當然要到著名景點「到此一遊」拍照,是身份象徵之餘也因舊地難再重遊。如今去旅行易得多,地標吸引力相對降低,旅客反而想避開景點感受當地人生活,甚至隨意亂逛「hea一hea」。情況如第二、三次到香港旅遊,未必想再去山頂、主題公園、大佛一樣。 二)日本消費稅在去年由5%大加至8%(今個月本應再加至10%,但因經濟表現欠佳和其他爭拗而延遲)。為保障旅遊業,去年加稅同時擴大旅客免稅貨品範圍,只要每張單超過不太高金額就能免消費稅。日本許多百貨公司、時裝店、家品店都申請成為免稅店。但免稅過程頗繁複。旅客先出示護照,收銀員登記旅客資料,過程需5至10分鐘。收銀員將交易資料釘在護照上,貨品要用特定膠袋包裝不准拆開。離境時又要將護照內資料交予關員。有趣的是不少店舖成非正式免稅店,只要持護照就有小折扣,以求多做遊客生意。這類店舖的出現,到底是跟政府申請成為免稅店手續太麻煩,還是收銀員為旅客辦手續的過程太費時失事? 三)幾十年來,日本經濟呆滯人所共知。不看數據不知的,是日本旅遊業興盛是近年的事。從九十年代到2012年,日本旅客數字只在緩慢上升,二十年來從每月20萬人次,升至50萬人次。從2012年至今的短短幾年,旅客人次卻從每月50萬人次上升幾倍至接近200萬人次!旅客增加,相信跟匯率急速插水最有關係。幾年來旅遊業興旺,對日本經濟有多少幫助?過去幾年日本經濟表現依然麻麻,若沒有旅客激增,情況會否更差?還是旅遊業對整體經濟影響輕微,旅客激增與否分別不大?這是個相當難解答的實證問題。 曾國平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客座副教授/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20151027-林夕:關於整容與鬼上身

林夕:關於整容與鬼上身 23:30 27/10/2015 「那天,我在電視上看到689在以色列的畫面,真是千古懸案,驚嚇過真人撞鬼節目。」 「你是說,一個無神論者,對着哭牆面壁那個嗎?」 「不,那只一場戲,我是說,689在以色列時在台上講話,鏡頭掃到坐台下的羅范,那一臉欣賞讚嘆之情,近乎傾慕的眼神,破屏幕而出,我的視網膜也差點沒從眼珠墜落。如果這是逢場而做戲,那演技也未免太自然了。」 「哦,我時運高,沒看到。可如今這趨勢,躲得過初一避不開十五。你重溫曉明主任發表特首超然論,三權何止要合作,更得為領導服務那次,下面一字排開,一眾羅范們的嘴臉,也一樣如癡如醉,像考生聽到補習天王授課,又像給厲鬼纏身收到道士打齋念咒,一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表情,何其詭異。而這批人當中,大部分都從三權分立的時代走過來,也應該相信走回頭路是反文明的。」 「懸案就在這裏。一個人變臉不奇怪,隨着年齡增長,對人事看法會有改變,會擇善而不固執。但,是非那麼分明,這一變樣,不關乎閱歷增長,倒似是骨刺增生,神經線弄歪了嘴臉。這就好比整容,有些看得出演技很塑膠,可有些似從內心而發,歪論講得那麼自然,也不好意思隨便判斷他們出賣過什麼了。」 「對,膠也有真心膠,這是整容專科醫生也檢驗不出來的。最新人辦有高永文醫生,你不能排除他真心相信689竟然對弱勢社群是真有心。似曾相識的臉孔變到似陌生人,不外乎兩種,一是很俗套的,為名為利。這種案例詭異之處,在於整過容的,本來都已經長得人模人樣。若說利,無論幾時死也不愁衣食,富貴終身;若說名,變臉後只有辱無榮。權力?犧牲自己言行的自由,苦苦揣摩主子心意,能有什麼快感?比做一隻雞,每見朝陽就啼一啼還要累。坐台下扮小學雞很有勁嗎?」 「可是削骨變臉的不夠可怕。因利而聚也為利而散,風勢一轉,好比眼耳口鼻日久失修,又再重整面相,多見不怪。」 「最詭異的,是真誠地推翻昨日好好的自己,價值觀可以一夜顛倒。恐怖過驅魔人眼看一個人的頭顱,可以三百六十度轉動。無解,沒救。」 「對,除了鬼上身,也很難解釋本來仰望十字架的,忽然會相信香爐灰會治癒瘟疫,越活越回去。」 林夕 電郵 :linxiapple@gmail.com

20151027-陶傑:務實外交好

陶傑:務實外交好 23:30 27/10/2015 英國首相和皇室,盛大接待中國國家主席,中國帶來五千億港幣資金,英國首相對於中國的「人權」問題,看錢份上,絕口不提,遭到西方輿論抨擊為軟弱屈膝磕頭。 英國外交一向都務實,三百年來,皆為促進本國的貿易利益,對外「宣揚人權和議會民主」,英國沒有興趣。英國不同美國。英國縱橫全球,橫跨亞洲、非洲、美洲,管治過第三世界許多殖民地,對於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習俗特色、集體智商,都做了人類學的資料檔案,十分了解。在撤出殖民地之前,如印度、馬來、香港,英國會貫徹道義責任,嘗試教土著玩一點議會民主、政黨投票之類,還會留下人權法案。但撤出之後,前殖民地「當家作主」,自己搞砸掉,甚至像烏干達津巴布韋之類,恢復食人族文化、自相殘殺,英國不會在乎,反而能多加包容,不發一言。 這是世故、成熟、洞澈人性的表現。一七九三年馬爾戛尼勳爵訪問中國,只為一樣:嚴正要求中國開放英中貿易,減少英國大量購買茶葉絲綢的逆差。馬爾戛尼不會要求乾隆皇帝勿對中國讀書人興文字獄,沒有要求中國廢除「凌遲」死刑。此等中國文化特色,不要緊的,英國沒有異議,只要中國肯買多點英國貨便可。乾隆不肯,到了嘉慶道光,中國人向東印度公司選購鴉片,消除逆差,就公平了。 中國的「人權」如何,英國毫無道義責任,正如一個中國大媽帶着三歲小孩上菜市場,小孩哭鬧,大媽擂他一耳光,如果你是小販,也只管收錢遞菜,不管她如何「教仔」。 為什麼英國首相要關心中國的「人權」?中國十四億人口,希望改善人權的,只屬極少數如艾未未般讀過點西方書籍的公共知識份子。大陸的五毛黨、廣場紅舞大媽、覺得毛主席好的農民,還有打砸日本汽車的「愛國炎黃子孫」,佔絕大多數,他們一概不想接納英國的議會民主,他們真心不想擁有西方的人權,絕大多數中國人滿意現狀,英國政府絕無義務多管閒事為這些不相干的人口「發聲」。 如果這些人的人權得到西方干預而「覺醒」了,人類從此就少了廣場紅舞此一品種,我會覺得很失落,這是一個文化多元的世界,難道中國下一代個個都跳的士高、都吃麥當勞? 所以,紅地氊、收錢、噤聲,做人要務實,很好。 陶傑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20151027-李怡:辱孔

李怡:辱孔 23:29 27/10/2015 ■中共特設孔子和平獎對抗諾貝爾和平獎,今年獲獎的是津巴布韋獨裁總統穆加貝。 【小評】 為了「對抗」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中共設立了一個隸屬文化部的「孔子和平獎」,首屆得獎者是台灣的連戰,接下來的獲獎者有俄國的普京、古巴的卡斯特羅等,但他們都沒有領獎。今年,獲獎的是「非洲最強硬的獨裁者之一」的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他曾進行種族清洗,令最少二萬人遇害,他亦令津巴布韋的經濟出現超級通脹,2008年通脹率是百分之五千億。孔子曰:「苛政猛於虎。」穆加貝當之無愧。他獲孔子和平獎,夠諷刺了。 自古被稱為「至聖先師」的孔子,在中共治下真是被糟蹋得夠離奇了。批林批孔,原來尊孔的學者大寫批孔文章,孔廟沒了,孔學被徹底扭曲,孔像被拉到廣場砸爛。然後忽然之間,孔子又成為中國文化象徵,孔子還走出國門──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孔子學院」。現在,為了對抗諾貝爾和平獎,孔子忽然又承擔起中國特色的和平使命,頒和平獎給「苛政猛於虎」的獨裁者也。 「孔子和平獎」侮辱孔子,也侮辱中國文化,其實是侮辱所有的中國人。 李怡

20151027-余杰:習近平比朱元璋狠毒嗎?

余杰:習近平比朱元璋狠毒嗎? 23:29 27/10/2015 ■明史學者吳晗本以為能夠以批判朱元璋的獨裁暴政的《朱元璋傳》取悅毛澤東。 習近平的反腐運動,效仿的對象除了毛澤東以外,還有明太祖朱元璋。而毛澤東生前也最為欣賞跟他一樣從農民和草莽變成皇帝的朱元璋。 一九四八年,明史學者吳晗到河北西柏坡拜見毛澤東,呈送《朱元璋傳》手稿。吳晗的著作以批判朱元璋的獨裁暴政來影射毛的對頭蔣介石,以為能夠以此取悅毛。誰知毛澤東最欣賞的就是朱元璋,對吳晗的書不以為然,並命令其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加以修改。一九五五年,毛審閱該書的修改稿時,再次對吳說:「朱元璋是農民起義領袖,是應該肯定的,應該寫的好點,不要寫得那麼壞。」 一九六四年五月,毛在一次談話中又說:「《明史》我看了最生氣。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餘的都不好,盡做壞事。」朱元璋以一個落魄的和尚,經十五載奮鬥而成帝業,讓毛聯想到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深有感觸,並得出不要小看「大老粗」、「老粗出人物」的結論。 朱元璋迷信的特務統治、洗腦教育和苛法酷刑,更是被毛發揚光大。朱元璋奠定了用特務控制百官和百姓的統治方式,後來由錦衣衞又發展出東廠和西廠;毛的警察國家則更為隱匿而精緻,甚至讓家人之間亦彼此監視和告發。朱元璋認為對貪官使用酷刑可以根除腐敗,在各級官府公座兩側各懸掛一個塞滿草的人皮袋,也是首個對貪官使用凌遲的處決方式的帝王;毛則處決了劉青山和張子善兩名涉嫌貪污的高級官員,但這並不妨礙他本人聲色犬馬、荒淫無度。 在加拿大學者卜正民、布魯和法國學者鞏濤合著的《殺千刀:中西視野下的凌遲處死》一書中,有專門的章節分析朱元璋及明朝皇帝對凌遲這一酷刑的迷戀。凌遲是在遼代進入中國的刑罰實踐,在北宋被用來處罰最嚴重的犯罪,在元代進入成文法典,但直到明朝才變得常見。朱元璋認為,皇帝必須讓人恐懼,懷有邪惡企圖的人終會敗露,會受到皇帝所能設計的最嚴酷懲罰。他突破《大明律》,以彙集眾多案件的《御製大誥》頒佈天下、警示官僚。 對貪官不敢用死刑 在凌遲處決大小貪官的判決中,朱元璋承認,在他治下的不幸的墮落的時代,酷刑不可避免,凌遲是實現天下太平的一種工具。然而,他始終無法解決長期困擾司法制度的問題:腐敗並未被酷刑嚇阻,他只能逐步加重刑罰。《大誥》三編的序言結尾暗示了日益嚴

20151027-戴耀廷:爭取藍營白營,需要創意行動

戴耀廷:爭取藍營白營,需要創意行動 23:29 27/10/2015 ■筆者認為須想出一種參與門檻比佔領更低,但只要參與的人數夠多的行動,對當權者構成強大的壓迫力。 雨傘運動後,香港社會可大體分為藍、白及黃三營。藍營是保守力量,不求變或只接受有限、有序及緩慢的轉變。黃營認為社會不公義已是非常嚴重,故必須盡快改革。白營是非藍非黃,站在中間。藍、白、黃的比例大概是4.5:1.5:4。 從黃營角度看,要成功爭取民主改革,就需要社會內有過半的人支持改革,並準備付諸行動,以共同力量去迫使北京政府,願意透過對等談判來化解紛爭,讓改革的目標有望能最終達成。雖然能過半也不代表北京政府會讓步,但這應是最起碼的條件。也是說,在未來的日子,黃營必須從藍營或白營爭取一些人過來。要這樣做,就要先了解藍營及白營的大致組成,才能對症下藥,把其中一些有可能爭取過來的,想方法把他們爭取過來。 藍營並不是鐵板一塊,當中包括了起碼四類人。第一類是真心熱烈擁護中共的。他們認為中共帶領中國成功經濟現代化,讓中國在國際社會能抬起頭來,有望完成富國強兵夢。因此,他們的所有看法都是從中共的觀點出發,壓制國人自由,不實行真普選,都是成就富國強兵所不能避免的惡,甚至認為是國人應為國家整體利益應作的犧牲。此為B1。 第二類是支持中共的投機主義者,支持是因為中共強大,能為他們帶來實質利益,過去他們也是這樣對待英國的宗主,現在只是換了主人而已。只要中共維持強勢,他們沒有理由與中共對抗,他們反會說服其他人接受政治現實,快些回歸主人的懷抱,就可以快些享用富貴主人的各樣好處,當然條件是要聽聽話話了。為了討好主人,有時候他們可能做得比主人要求的還要多。此為B2。 第三類是相當務實的一群,雖然也有心改革,但按他們的理解,中共仍缺乏足夠的自信去讓港人實行真正的普選及自治。他們接受眼前所見到的局限,只在他們理解的中共所可能容許的空間範圍內,盡能力去爭取到最多。因他們不容易準確掌握上意,故有時候可能比中共真正的底線還要保守。此為B3。 第四類其實是不信任甚至是害怕中共的。但他們認為中共過於強大,港人沒希望從中共手上爭取到真普選。且中共已給了港人不少好處,故港人應該滿足現狀。他們更擔心若港人把中共逼得太緊,中共可能把現在已給的也收回,那時候就得不償失了。因此,他們選擇認命做順民。此為B4。 至於白營,也不只有一種想

20151027-李平:從挖墳到捧殺,孔子如此堪大用

李平:從挖墳到捧殺,孔子如此堪大用 23:29 27/10/2015 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前後,中國至聖先師孔子又狠狠地被出了幾次風頭。一是在多個國家遭抵制的孔子學院,在英國竟紅火起來,習近平出席了全英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年會開幕式,他走後,又有一家孔子學院在倫敦掛牌成立。二是孔子和平獎今年將頒給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以孔子命名的這一獎項終於又受到世界輿論的關注,只不過,主流輿論認為這是對孔子的侮辱。 孔子學院最早成立於2004年,迄今全球已有495所,遍佈120個國家。這是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在任上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舉措,他2011年訪美時曾到芝加哥孔子學院參觀。孔子學院美其名曰要為世界各地漢語學習者提供正規、規範的教材和教學渠道,主要任務則是傳播中共的意識形態,更不准師生討論六四、疆獨藏獨等敏感問題,變相挑戰其進駐的西方名校的學術自由,因此近年頻頻受到抵制,芝加哥大學等宣佈與孔子學院停止合作,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今年6月剛宣佈關閉孔子學院。 拿外國維穩給中共貼金 如果說,孔子學院的成立是仿效德國歌德學院、英國文化協會,但畫虎不成反類犬,那麼,2008年設立的孔子和平獎則是擺明要對抗把獎項頒給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的諾貝爾和平獎。主辦方表示,把今年的孔子和平獎授予穆加貝,是要肯定他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秩序穩定。津巴布韋通脹癲狂、民不聊生,穆加貝是國際公認的獨裁者,主辦方如此讚譽,這是維哪國的穩?如果想拉個外國維穩的例子為中共臉上貼金,也明顯是所託非人。 孔子學院、孔子和平獎都是打孔子牌,看似尊孔、禮孔,但劣言劣行無異於侮辱了孔子,這種捧殺手法與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挖孔子家族墓林、批林批孔運動的暴力手法,並無二致。1966年11月,北京師範大學的紅衞兵南下山東,與當地的紅衞兵一起衝進孔廟、孔林大肆破壞,更動用雷管、炸藥炸開了孔子等人的墳墓,從中扒出孔子75代嫡孫孔祥珂、76代嫡孫孔令貽等人的屍體。 香港某些政客,動輒把香港學生近期的抗議活動稱為文革、紅衞兵,顯然昧於歷史,或故意顛倒黑白。文革的發動者是中共領導人,不是學生,目的是打倒傳統文化、傳統價值,而香港學生的抗議則是為了維護校園自主等傳統核心價值,豈可同日而語? 至於1974年的批林批孔運動,也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動的。林彪吹捧毛澤東是偉大導師、偉大領袖、偉大統帥、偉大舵手,

20151025-安裕:中英關係與世界新秩序

安裕:中英關係與世界新秩序 20151025 安裕周記  【明報專訊】習近平一連訪問兩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先是此刻軍事經濟仍是獨霸天下的美國,接著是日暮西山的歐洲二線國英國。對美國是國事訪問,對英國也是國事訪問;對美國是下了三百億美元的飛機訂單,對英國則是三百億英鎊的大手交易。對這兩次出訪,有的人反應是這樣的:對訪美之行沒大感覺卻對訪英之行情緒較大,這裏又分為兩類——一類是認為英國首相卡梅倫見中共領導人叩頭跪地,嗟嘆大英帝國今非昔比也矣;另一類是到訪英中段覺得保守黨政府「負隅頑抗」,以各種方式向中共「還以顏色」包括在莊園會面提出香港民主問題,認定「英國也非如此銖錙必計」云云。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除了利益還是利益,如是,對英國人便會有所認識。歷史上幾件大事,英國在外交上的利益如何可見一斑:一九三八年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與希特勒勾結出賣捷克,即如今歷史課本上的綏靖主義(Appeasement),我則傾向不那麼文縐縐的另一叫法「姑息主義」。另一樁,今年十月三日,工黨執政年代先後做過國防及財政大臣的禧利(Denis Healey)以九十八高齡去世,英國國內討論不算多,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翌日在自己的facebook上載一張一九六六年李光耀與禧利吃飯的黑白照片,憶述在風雨飄搖的建國初期,禧利如何想方設法替年輕的獅城建設海空軍。當然,這與力保英國在遠東影響力的戰略考慮分不開。  禧利與張伯倫都是英國政客,若說有分別的話,是他們各自從屬不同政黨,前者是工黨後者是保守黨,維護的利益則一致。   英國十九世紀橫跨五洋七洲,做生意無遠弗屆,包括鴉片和茶葉一一俱有,有的事不必為當今者諱,做過就是做過,此刻不提也會永遠烙在人們記憶當中,永不褪色。英國人大小通吃並非事事硬來的美國佬可以效法——中共建政之後,英國是率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歐大國,這是英國與中共關係根本,也是中英和好時可 以拿出來的談資。西歐另一大國法國則是北京外交部網頁說的「第一個與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時維一九六四年一月。英國是一九五○年一月承認中華人民共 和國,一九五四年與北京簽署聯合公報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同一時期,英國在台北淡水依然有領事館,中英大使級全面外交關係遲至一九七二年三月建立。因此英國雖是西歐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但法國才是第一個正式建交西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