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9的文章

20160731-練乙錚:別了《信報》

練乙錚:別了《信報》 2016/7/31 — 23:00 來不及在我的專欄講的七句話,請大家代我表白: 一、 多謝所有關心我的人,包括傳媒、政界和學界的讀者、朋友、同事、同文,以及一些素未謀面的中外人士。不少人替我感到不平,我都心領,但希望大家節怒。我其實不難過,反而感謝《信報》讓我斷斷續續佔用它的版面整整二十五年;我在信報寫評論,是從1991年開始的,到今天剛好四分之一世紀。97之後,特別是在這幾年的氣候裡,報紙還容忍我在專欄裡「大放闕詞」直到上周,想必是有人替我擋了很多風風雨雨,所以儘管今天要封筆了,我還是心懷感激。 二、 我讀理科出身,文字工作非我本能,書寫從來都十分吃力,不像莫札特作曲那麼量大質高。近幾年每周兩篇各四千字左右的文章,從構思、查找資料到成文,總得花我五個以上的工作天、每天起碼十三四個小時;遇上要出門遠行,更會事先選好日子,算準在舟車上可拿著平板揮指疾書的小時數,甚至搞清楚了能否在轉機空檔裡用機場的Wi-Fi把稿件送出,然後才訂旅票,所以絕少脫期。如是者多年,著實辛苦,所以,收到《信報》的停筆通知的時候,主要是覺得如釋重負。 三、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2004年我給特府中央政策組辭退,自我流放海外;07年,當時新的《信報》高層力邀我回巢當主筆,我考慮了幾個月,終於答應,但講明只做兩年。2010年初約滿離任,我到日本教學,承諾不定期替《信報》寫專欄。13年初,《信報》高層跟我說,希望我寫多些,我鑑於時局需要,答允了,還辭去日本的教席,專心寫作。同年夏天,《信報》一連串「大地震」,至去年年中,連MD也去職;同時,我也聽到我的專欄也快要抽起的說法。今年三月底,《信報》通知我,因為經營困難,給我的潤筆要一下子減少約六成,專欄則還可以繼續。我與《信報》榮辱與共許多年,對此完全不介意。上周五,總編輯以電郵告訴我:改版停欄。為什麼? 四、 佔運之後,我同情年輕人,在我的文章裡支持他們提出任何關於2047香港二次前途問題的主張。採取這個態度,連一些朋友也不諒解,其實我的出發點很簡單,就是在年輕人提出激進觀點之時,希望幫助抵擋來自政權的打壓和一些不盡公正的指摘。例如有些新興團體主張港獨,一旦遭到政權對付,危險不會止於失去參選權,更會涉及人身自由與安危。我為此苦思之後,抽象繼承了台灣政治運動裡的「法理台獨」概念,向主張港獨的朋友們提出「法理港獨

20141219-野夫:邏輯世界的天敵--中國邏輯

野夫:邏輯世界的天敵--中國邏輯 20141219 20:56:5 日前我與一位在法學院執教的朋友茶敘,他感慨教育之難,尤其是教化初入校門、被教科書的意識形態陰影長期禁錮了頭腦、思維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大學生。他需要破解的難題,不是事實之爭,而是觀念之爭。論前者,真相是擊碎謊言與謬誤最有力的武器,將《曆史的先聲》、《一寸河山一寸血》擺在學生眼前,他們不得不去正視這個國家的過去與自己的過去。論後者,真理本是至上利器,然而你的真理,卻可能是他的邪說,你的正路,卻可能是他的邪路。觀念的戰爭,往往會陷入爭論雙方各執一端、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困境。你對一個做慣了奴隸的人述說自由的美好,磨破口舌,他只冷冷回一句:“我現在的生活好極了,爲什麼還要自由呢?”你能奈何,將自由的價值塞到他手上,不夠獨立的他,終究不會享用,反而使自由貶值。 他問我:你當年如何反洗腦,如何消解高中政治課的餘毒?我不禁苦笑。高中三年,我一直畏政治如虎狼,高考五門課,惟政治成績最差。然而,即便不曾深入門徑,依舊受其荼毒:我在大二之前,都是辯證法的虔誠信徒。好在比起大多數同代人,我中毒尚淺,消毒工作相對簡易——據我的經驗,一是讀胡適、王小波等,不僅要看他們說出了什麼道理,更要看他們怎樣說理;二是學一門邏輯課,若讀法學專業,則十分便宜,記得法學院都開設“司法邏輯”或“法律邏輯”課程,學完這門課,可試用邏輯之刀解構政治教科書上的宏大理論與話語,一刀見血,刀到病除,因爲我們的政治教育幾乎毫無邏輯可言。這第二點經驗,其實包容了第一點,胡適、王小波說理的力量,恰恰在於其嚴守邏輯。所以若由我現身說法,藥方只有一劑:邏輯。 說到邏輯,我們都想起了那句名言:這世上有兩種邏輯,一是邏輯,一是“中國邏輯”。在中國,邏輯的最大敵人,恰恰就是中國邏輯;因爲嚴格來講,後者並不配稱爲“邏輯”,其實質毋甯是反邏輯,玷汙了邏輯之名。 中國邏輯到底是什麼玩意? 易中天先生曾將中國邏輯歸爲三點:問態度,不問事實——問動機,不問是非——問親疏,不問道理。我的歸納不如他縝密,卻更具體,所指更爲鮮明。 中國邏輯的第一表徵,是國情論,即用國情爲吾國的一切症結辯護,爲一切罪孽洗白。江平先生說,30年前我們批判兩個凡是,現在要批判兩個謬論:穩定壓倒一切,中國情況特殊論。中國自然有其國情、有其特色,這決定了我們不能教條化,不能奉行“拿

20190731-葉朗程:情情愛愛

葉朗程:情情愛愛 19:21 31/7/2019 https://www.facebook.com/marcusyiphk/posts/2488624971195789 情情愛愛。 這個遊戲。 明知最壞的事情會發生。 有人仍然是想盡辦法去拖延。 目的只是希望。 多壞的結果也罷。 遲一點來便好了。 你可能會說: 拖延? 反正都會來。 拖延也是徒勞。 為什麼要拖延。 我也沒有最好的答案。 但從電視聽過這段對話。 Advisor: It’s gonna happen anyway. Leader: I just want it to happen later. Advisor: But you can’t change the outcome. Leader: I didn’t say I could. Advisor: Then what are you doing? Leader: I am building a dam to hold the rushing water. Advisor: But the dam is going to burst one day. Leader: I just need to buy some more time. Advisor: For what? Leader: So that… When the water comes, everyone has already learnt how to swim. 拖延不是為了逃避。 只是想有更好的準備去面對。 ===================== 仍然是 Danielle 出嫁前的一天。 還沒放低手上的咖啡,婆婆便問:「可以繼續了嗎?」 「可以,」我放低咖啡。 「太好了。」 「剛才說到哪裏?」我真的忘了。 「姑娘連皇帝都看不上眼,原因只有一個:除卻巫山不是雲。」 「對,」我閉上眼回想,「巫山。」 「那位姑娘的巫山到底是誰?」婆婆問。 ===================== 他是一個,姑娘一生也不能愛上的人。或者應該這樣說,愛上也不會有結果,因為他是少林寺內一位高僧。雖是高僧,但其實他很年輕。 高僧與姑娘是怎樣相遇的?有一天,當這位高僧在寺院裏如常地敲經念

20190731-香港記者站:美國政府就香港問題的最新聲明全文

香港記者站:美國政府就香港問題的最新聲明全文 2019年07月31日 7月30日,美國國務院就香港最新局勢表態。(AFP) 香港記者站報道 周二(7月30日),美國國務院一位發言人,針對香港最近的局勢,以及中共官方指控所謂的「外國勢力」操控香港之說,答覆新唐人記者提問。發言人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暴力,並否認中共所謂的外國勢力之說。 這位發言人說:「我們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暴力。香港政府必須尊重《中英聯合聲明》所保障的言論和集會自由,中國也應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 香港目前的示威遊行反映了香港人的訴求及其對香港自治權受到侵蝕的廣泛而合理的擔憂。 根據《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人的願望,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支持香港的民主。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是我們與香港共同的核心價值,必須全力保護這些自由。 對於將外國勢力指控為抗議活動背後的策劃者,我們絕不承認。數百萬人被操縱著去捍衛自由開放的社會,這不可信。 香港的自治持續受到侵蝕,正影響著香港一直以來在國際社會中的特殊地位。」 英文原文: We urge all sides to exercise restraint and refrain from violence.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to respect the freedoms of speech and assembly, as guaranteed by 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and for China to respect Hong Kong’s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The ongoing demonstrations in Hong Kong reflect the sentiment of Hongkongers and their broad and legitimate concerns about the erosion of Hong Kong’s autonomy. The United States has long supported democracy in Hong Ko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no-British Jo

20190731-鍾樂偉:水炮能殺人!借鏡韓國經驗停止使用水炮車

鍾樂偉:水炮能殺人!借鏡韓國經驗停止使用水炮車 2019/7/31 — 15:31 近日,有傳香港特區政府將會加強鎮暴力量,調配早前購入,專門針對驅散示威者的大型水炮車,到集會前線執行鎮壓抗爭人士的任務。 無論如何,調動水炮車到現場,以水炮來驅散示威者,對處理當前的政治危機,都只是捉錯用神,不止無助解決問題,反之從韓國政府早前曾經利用水炮車鎮壓集會人士時,最終導致人命傷亡的經驗,水炮車絕對是一部殺人武器,它只會為當下已極度撕裂的群眾跟警方關係,火上澆油。 我們知道,韓國政府早於 80 年代的獨裁日子,經常以發射催淚彈,來驅散在街頭上發動抗爭的示威群眾。當中最轟動的一單事件,想必是 1987 年 6 月 9 日,當天防暴隊向站在首爾延世大學門外進行示威的學生施放催淚彈期間,不慎擊斃了當時修讀經營學系的學生李韓烈。而隨著李韓烈被殺一事發生以後,便牽連起群眾一發不收拾的怒火,他們群起而發動了全國性的「反對催淚彈」集會,矛頭直指當時濫用催淚彈的軍人,希望他們能自制,避免再有其他無辜學生,死於催淚彈之下。 其後,踏入民主化,尤其在文人政府上台以後,針對集會活動的群眾,韓國政府便陸續放棄以暴易暴的手腕,學會自我管促,減少以發射催淚彈來處理跟群眾的對立問題。然後,隨著 1998 年在野的金大中上台,他便決定宣佈推出「自制令」,禁止警方再次針對國民使用催淚彈。雖然催淚彈刺鼻的場面從此不再在韓國出現,但隨而代之,卻是警方引入大型水炮車,以水炮對抗示威群眾的情境不斷發生。 動用大型水炮車,在集會現場驅散示威者,首要問題是如何規管警方使用這種武器。韓國法例向來未有主要針對水炮車的規管,一切都是依靠警察內部指引,訂明使用水炮車的方法而已。根據韓國警察指引,使用水炮車執行驅散民眾之時,警員在跟民眾少於 20 米的距離範圍之內,不得使用每分鐘轉速高於 2000 rpm 的水炮,向示威者的胸部以上發射。 只是,在 2008 年反李明博的集會內,當時警方便以高水壓的水炮,擊中了一名集會人士,使他的耳膜破裂,後來更因併發症而令他喪失了聽力。另外,同一場合內亦有一名受水炮射擊後的群眾,其視力也受到了損傷。 到了 2011 年的另一場反李明博示威中,又有另一名牧師,在被水炮擊中頭部後出現腦震盪。 因水炮而造成最嚴重的一次群眾傷害,絕對是發生在 2015 年 11 月 14

20190716-鍾樂偉:韓國的「白骨團」,警察體制外的「有牌流氓」

鍾樂偉:韓國的「白骨團」,警察體制外的「有牌流氓」 2019/7/16 — 18:25 韓國警隊鎮壓示威者,向來以暴力見稱,而在 80 年代期間,因為學生運動力量之大,連基本警力也應付不多,結果警方便選擇向外部力量,尋求協助。 80 年代中期,當年的韓國全斗煥軍事獨裁政府,為了針對大學生發動的全民抗爭運動,特意在正規警隊以外,挑選了一群體格健壯、個子高大、有武術底子,並曾在軍隊精銳部門,特別是特戰司令部和海軍陸戰隊出身的人士,成立一團主要執行對示威者強力打壓的特別部隊,稱為「白骨團」(백골단),成為鎮壓學生運動的主要力量。 稱為「白骨團」,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打扮,與一般警察大有不同。一來「白骨團」全是輔警,而且為了加強機動性,避免如正規警察般穿上正裝而難以執行鎮壓任務,「白骨團」主要以便服打扮,包括是上身穿上輕便外套,下身穿上運動長褲或牛仔褲,腳上穿上方便跑動的運動鞋。還有頭戴上白色的電單車頭盔,並手持自制武器,例如木棒、球棒、木劍與鐵管等等,向著逃跑的示威學生追打,且把他們以拖拉方式,拘捕至警車上。 這批在傳統警察制度以外,以首爾市市長名義組成的「白骨團」,正式在 1985 年 8 月,亦即韓國學生民主運動抗爭得最熱烈的時候建立。無論是當年還是今天,不少人每當提起「白骨團」,便會聯想起獨裁時代的權威形象,而他們也是讓示威者感到聞風喪膽恐怖的集團。 另外,很多人亦認爲,隨着這些便衣逮捕組投入到鎮壓示威行列之後,面對著暴力鎮壓,為著反擊,學生們的示威也因而變得越加激烈,投擲木棍、石頭和拋汽油彈等等回應方式,便越加普遍。 由於他們都是精挑細選出身,體力好奔跑速度亦高,一般行動上鎮壓學生時,都會先守在車上,當警察向示威者施放催淚彈後,他們便會突如其來從附近的車上衝出,向學生方向追去,以高速奔去學生那端追打。而向來以好勇鬥狠態度壓制示威者的「白骨團」,對待學生都是心狠手辣,不少示威人士在被他們抓著以後,都會被打至半死,因而「白骨團」曾幾何時在韓國,擁有與恐怖部隊同等級的一個象徵。而且,他們在盤問示威者之時,也會多以嚴刑逼供,甚至砌詞屈供,誣告他們,例如有些學生只是初次參與示威,沒有擲石,便被他們屈打誤認為暴徒,且曾向警察撕燃燒彈等等罪行。 然而,踏入 1996 年以後,隨著韓國警方成立特殊機動部隊,還有在 1999 年開始韓國警方也近乎不再在示威活

20190731-呂秉權:如出動解放軍,港警會按機制協助

呂秉權:如出動解放軍,港警會按機制協助 2019年7月31日 國務院港澳辦日前在記者會上發出強烈的撐警信息,對港警致以崇高敬意,希望警隊嚴格執法、制止暴力,令香港回復正常。 讚美在前,辛苦在後。筆者相信未來一段日子,警隊將繼續成為林鄭月娥政府的人盾,強力維穩,直至北京出招化解政治危機為止(如政府改組、獨立調查等)。 對於出動解放軍,發言人刻意淡化,只叫記者自己查《基本法》,比國防部發言人姿態還要低。與7月初解放軍駐港部隊司令員對美方主動保證「這是香港的事務,應由香港政府去解決」的表態,基本同調。 雖然如此,但香港人絕對有必要知道,一旦解放軍駐港部隊出動,與港警將有何行動機制。 其實,解放軍駐港部隊早於2001年,美國「911襲擊」後一個月,已與香港警方建立了反恐和處理暴亂的行動機制,香港警察將成為駐港部隊的帶路人,變成他們的「人肉Google Maps」,協助駐軍執行任務。筆者相信,這個機制備而有效,兼且已經加強升級,目前直接知事和對口者,應是警務處副處長(行動)鄧炳強和高級助理處長兼行動處長蕭澤頤(負責行動部和支援部,並統管港九新界水警6個總區)。 這個機制,保安局和警務處一直以資料敏感為由,沒向港人公開交代。倒是內地「南方網」曾於2001年10月報道過,筆者曾與時任警隊高層(警務處助理處長級)考證,相信有關報道基本正確。 按「南方網」報道,出動駐軍可48小時內完成,有7個步驟(見表),由保安局先向特首匯報及請示;特首如同意,則向中央請求;同時保安局會向駐港部隊「打招呼」;中央政府批准,則通知中央軍委;中央軍委再通知聯合參謀部、南部戰區及駐港部隊;解放軍在港警配合下執行任務等。 人數方面,報道指,解放軍駐港部隊可出兵8000人(香港、深圳各半),預料因應這10多年來的香港形勢,駐軍的後勤兵源已顯著提升。加上在7.21中聯辦大樓國徽被弄污後,解放軍陸軍第74集團軍(駐地惠州)公布在湛江的反恐軍演甚有對港意味,南部集團軍有需要亦可增援(一集團軍可達6萬、7萬人)。 港警任最高指揮  解放軍獨立執行任務 行動細節上,報道指根據機制,駐港部隊和港警有一條聯絡專線,並會在警察總部成立最高指揮中心,由最熟悉地勢、街頭和行動的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擔任最高指揮。筆者相信,由於解放軍不清楚香港街頭的具體情况,港警將在「帶路」上全力配合駐港

20190731-CUP:港澳辦的公關技倆

CUP:港澳辦的公關技倆 2019年7月31日 BY 包大人 圖片來源:路透社 曾經有朋友說,共產黨是一隻創意很低,但模仿能力好厲害的怪獸。 這個說法似乎言之成理,觀乎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星期一就香港情況舉行的記者會來看,似乎北京都學曉了一些公關技倆。 首先,港澳辦找來兩個非常年青的發言人做代表,形象較討好外,也避免香港人見到港澳辦主任張曉明便想擲掉電視機的問題;派出較低級官員也留下較多空間,讓中國政府在發言層次上可逐步升級。 其實記者會的主要目的,是統一香港建制和商界口徑,譴責暴力和支持警察。為了容易讓人消化訊息,故此發言人提出三點意見,即反對和抵制暴力、守護法治、盡快走出紛爭,發展經濟民生。三個重點都是西方公關做 messaging 的主要方法,中共也學會了。 但最有趣的是港澳辦選擇記者提問的優次。須知道記者會不是完全自由提問,是由新聞官選擇記者的,故提問的先後次序,完全反映北京思維。 首先提問的當然是中央電視台,問題也十分配合地問有關「違法達義」的見解,好讓發言人可以再一次批評示威者;接著提問的需要是中文外媒,要安全,所以選擇習慣沒有新聞自由,俗稱「人民日報南洋分報」的新加坡「聯合早報」,問題也是很基本的一國兩制,容易處理;第三個問題要由英文外媒問,最親的當然是由黨員「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擁有的「南華早報」,問題也是大家都知道答案的「特首林鄭月娥民望」,原來當日親英大報,今天已是自己人。至於天天跟緊中共風向的無綫電視,要排到後面才可提問。其他香港傳媒,則完全沒有問問題的機會。最有趣的是,雖然北京日日說外國勢力干預香港內政,但記者會還是讓美帝的 CNBC 和 CNN 發問。至於日日替北京助威的「大公文匯」,則只可排在最後。 所以說,就算傳媒全面投共、親北京,人家也未必對你好,親疏有別也要講實力和系統出身嘛。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包大人,資深傳媒人,同關公外型相似,日日面燶燶。閒時最喜歡觀察時事,研究各大小政客關公拆彈化粧攻略…… BY 包大人 CUP

20190731-陳詠燊:【辦公室政治學】搏命前請先想想,你究竟犧牲得有沒有價值

陳詠燊:【辦公室政治學】搏命前請先想想,你究竟犧牲得有沒有價值 2019年07月31日 圖片來源:電影《華麗上班族》圖片文字: 陳詠燊 香港人一直在歌頌工作要搏命,然而搏的底線是甚麼? 這是我自己的故事。有一段時期,我曾經離開了電影圈,效力一間大公司,任職電視節目部的製作經理。大公司制度複雜,因為每一件事情都有它所存在的規矩,每一個上司的決定都可以涉及到幾個部門的認同,所以你稍為不跟規矩,無視其中一個決定,都可能牽連到很大很大。 曾經有一次,部門接到了一個Project,是為公司一個為期五天的招待外賓活動拍攝即日花絮影片,還要為了凸顯我們的效率,我們的部門要做到每日朝九晚十的拍攝,之後通宵剪片,在第二朝七時前upload到官方網站之上,務求讓海外的賓客一起床就能看到昨天的盛況,甚至自己出席過的紀錄。我身為製作經理,負責影片最後的把關,於是忙完了前期的籌備後,那五天就負責通宵留守,下午三、四時左右回公司看那天大概發生甚麼事,之後跟進影片交收,再陪着幾位剪接與混音的同事工作,確保那幾條影片能夠準時出生後,早上八時左右才離去。 雖說一天內要工作十七個小時,但其實也只維持五天,加上之前都曾經在電影圈工作過,跟趕戲的日子其實也差不多,所以沒有所謂感到辛苦,而唯一我在乎的是,辛苦得有沒有價值。那幾天,其實剛好碰上了我的生日。本來幾十歲人,生日早就不值一提,相信香港大部份在職人士的生日,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了。然而那年唯一不同的是—那是我有了孩子之後的第一個生日,即是那是我第一個可以與孩子一起共度的生日。 那晚,其實我很想離去,回家與太太及幾個月大的孩子一起慶祝,但因為責任關係,我留在了公司。本來作為成年人,根本就應該心甘命抵,但我看着眼前同事們辛辛苦苦趕出來的節目花絮,我突然問了自己一個問題:究竟這些影片,有幾多人會看?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真的會看嗎?既然那些都是世界級的嘉賓,他們還會在乎自己的樣子,在一個官方網站的影片庫中出現嗎?那麼,究竟在乎這堆影片的,是甚麼人?是公司最大的幾個老闆嗎?才不,他們日理萬機,個個都忙着在那個外賓活動中招呼客人。想着想着,根據我在那家公司打滾了幾年的了解,我們要用盡這些時間與心力去趕製這些影片,大概都只是源自有人在大會中提出了一句:「不如連續五天都搞24小時的昨日回顧影片吧!」於是,在大大老闆沒理由會說不的情況下,就

20190731-盧子健:文官「起義」以德制暴,重建政府

盧子健:文官「起義」以德制暴,重建政府 2019年7月31日 清朝崩潰前夕,各地政府宣布獨立,軍閥宣布不再效忠朝廷。今天的特區政府,與晚清朝廷何其相似:元朗有自己的法律和武裝部隊;警員強烈譴責政務司長,警察組織公開威脅政府;市民在街道隨意集體遊蕩;港鐵車長和職員實名聯署,公開向管理層施壓;愈來愈多公務員發聲批評政府領導層。眾叛親離、四面楚歌,再加上這個政府基本上已經停止運作,倒台只是時間問題。 政府苟延殘喘  香港流血不止 問題就在於政府未倒台。一、它繼續依賴警方的武力續命,所以警方雖然犯了無數錯誤,包括種種違反紀律的行為,政府不敢講一個「不」字。二、很多人相信沒有北京批准,林鄭月娥不能辭職。可是,政府苟延殘喘,香港流血不止。怎麼辦? 勇武的抗爭者以身犯險,暴露了警察濫權,使政府在道德上破產,管治的合理性蕩然無存。抗爭運動取得重大成果。可是,在這樣的情况下,一個無恥的政府仍然可以賴死不走。特區政府雖然已經再無合理性,但反正面皮已經抓破,還有什麼壞事政府做不出來?7.21元朗恐襲就是例子。現在不知道政府或者警隊內是什麼人與黑勢力勾結,但在事件發生後,政府除了譴責幾句、抓了10多個人外,完全沒有進一步追究勾結的來龍去脈。香港暴政由「警暴」發展至「警黑雙暴」齊飛。這樣一個政府不倒台實在沒有天理! 由於政府無恥,單是街頭抗爭未必足以令它倒台。現時警隊是政府唯一續命支柱,面對街頭抗爭,估計政府會縱容甚至動員警隊使用更過度的武力,用強力壓制抗爭。也許有抗爭者希望以意志和堅韌拖垮警隊,但警隊與抗爭者的武力懸殊,再加上警隊是經訓練的紀律部隊,有頑強的戰鬥意志,警隊崩潰的機率極微。 抗爭運動應該同時在另一條戰線做工夫,就是催動建制內的健康力量「起義」。元朗恐襲之後,這個勢頭已經出現。有公務員自發發聲批評政府,不過仍然是零散和止於言論。相信不少公務員出於下級服從上級,以及不會破壞政府穩定的慣性,對進一步行動會很小心。 可是,本來應該最遵守紀律的警隊已經儼如獨立王國,文官實在沒有需要再支撐這個混帳政府。這個政府不倒台,所有在政府和公營機構服務的人士,未來的工作都會非常困難。與其與這個政府一起沉淪,現在是文官起義的時候。我相信,如果公務員和公職人員在這個時候發動除了緊急服務以外的罷工,一定受到大多數市民支持;又或者不同職系的公務員輪流罷工,對市民影響有限,

20190728-鄺穎萱:【小企鵝】好打得的末日

鄺穎萱:【小企鵝】好打得的末日 2019年07月28日 我實在希望今日的當權者,看看《伊索寓言》,明白天理循環的真正意義。 【小企鵝】 「獅子與老鼠」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因為這是西方經典童話《伊索寓言》故事,今次介紹的新版本,特別之處是只有插畫沒有文字,純粹視覺演繹,至於聲演,今回就由父母披甲上陣。 在一望無際的非洲大草原,動物都悠閒地躺在樹蔭下享受美好的時光,體形最小的老鼠也同樣舒舒服服坐在石上,一副悠閒自得的模樣,完全未有覺察到兇猛的貓頭鷹正朝他俯衝突襲,準備將他變作午餐。老鼠的潛在神經突然意識到生命受威脅,恐懼觸發逃生本能,他慌忙鑽進樹洞,再從樹洞的另一邊逃出來,匆忙之際失足掉落獅子的尾巴,哎喲!老鼠心想這回真的是行了百年才一遇的霉運,剛才走出鬼門關又再掉進閻王手裏,老鼠知道今回小命不保了。本來躺着悠閒安靜的獅子感覺異樣,回身一抓立時攫住小老鼠。獅子瞪着這從天而降全身打震的小東西,楚楚可憐求他放生,並說如果放他一條生路,以後定會報答,獅子不以為然地笑了,心想:反正把他吃掉也不會填飽肚子,便決定放這小鬼一馬。 原來平靜的草原靜靜地起了變化,遠處望去一輪吉普車徐徐駛進草原,未幾兩個獵人悄悄下車,熟練地架設捕獸陷阱,手腳利落,二人合力一折一綁把繩索拉緊。午睡後的獅子一如以往,在草地上來回散步,根本沒有發現腳邊泥土鬆軟,便已經墮進「死亡陷阱」,繩網把他纏住動彈不得,獅子大叫求救,可是咆哮得越大聲,其他動物越加快腳步,越跑越遠,老實說誰不怕獅子呢!反之身處老遠位置耳朵靈敏的小老鼠,聽到獅子咆哮,趕快從樹上下來跑去看個究竟,他沿着繩索一直走,終於見到困在繩網裏頭因掙扎得疲累不堪的獅子,老鼠想也沒想出盡力氣咬斷一條又一條繩索,直至網破救出獅子。脫險後他向小老鼠感謝救命之恩。 《伊索寓言》西方寓言鼻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強者不會永遠是強者,弱者也不會一無是處。身為強者,才不要以為幸運總會天天向你招手,今天「好打得」形勢大好,就目中無人以強凌弱。人生是一個長途賽,縱然今天你是強者,一但形勢逆轉,老鼠也可以是森林之王的最後一根稻草。 《伊索寓言》是公認的西方寓言鼻祖。通常在故事結尾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一個普世的道理。它不僅是向孩子們灌輸善惡美醜觀念的啟蒙,儘管很多人會認為《伊索寓言》裏盡是老生常談,但必須承認我們一代又一代因它善意,打下了

20190730-劉進圖:捨正道取權謀 香港「攬炒」

劉進圖:捨正道取權謀 香港「攬炒」 2019年7月30日 持續7個多星期的遊行示威、無數次的對峙衝突,給香港市民傳達了什麼信息?就是中央和特區政府不甘讓步,不願意政治妥協,只會倚靠武裝力量不停鎮壓。而示威者則不甘就範,不願意認命投降,只會不斷以身試法勇武衝擊。結果就是政局持續惡化,波及經濟民生。旅遊和零售業已首當其衝,地產和金融業也憂心仲仲。北京若不採取務實措施,盡快紓緩局面,香港將繁榮不保。 表面看來,中央和特區政府佔盡優勢,有雄厚的財力和先進的武器,又有政權和法律支撐。示威者憑一腔熱血與幾塊磚頭,絕對不是武裝部隊的對手,只會自投羅網、束手就擒。然而,正因為示威者一無所有,當社會上所有溫和合理的訴求都被拒絕,當年輕人對政治和經濟的良好願望都被粉碎,他們就會無所顧忌,向着催淚煙與橡膠彈衝過去。他們的目標,看來已不再是逼政權回應訴求,而是逼政權流血鎮壓,引發國際制裁、經濟崩盤,實現與權貴「攬炒」。 上星期,香港總商會、地產建設商會主席(以個人身分)、中華廠商聯合會行政總裁等都公開表態,贊成由大法官主持委員會,對連串衝突事件展開獨立調查。這是相當重要的信號,北京高層不容忽視。這些商界領袖向來是特區建制的盟友,有好些曾經支持過修逃犯例。他們遲遲沒有就連串衝突表態,也明確知道特區政府多番拒絕獨立調查,明白警隊工會強烈反對獨立調查,但他們仍然公開呼籲政府答應獨立調查,說明商界領袖認為,除了獨立調查,已再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平息局勢。 港澳辦昧於形勢 由大法官主持獨立調查,意味會公平公正地看待衝突,不會偏袒任何一方,這是王道正途。特區政府如今捨正途而取權謀,一時設空城計引誘示威者闖立法會,一時以包抄圍捕手法刺激示威者,在商場或港鐵站內作困獸鬥,甚至放縱鄉村黑幫勢力無差別虐打平民。種種卑劣手法,令本來溫和理性的市民變為同情示威者,令本來政治中立的公務員相繼發聲譴責,令特區政府首腦和警隊失去公眾信任,令本來可以化解的危機變成邁向「攬炒」的死局。 港澳辦昧於形勢,只懂支持香港警隊嚴正執法。殊不知眼前的困局,正是單靠警隊執法解決政治問題所造成。如果靠強硬執法、粗暴執法就能解決社會矛盾,香港局勢就不會升溫至如今這危險地步。 劉進圖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20190730-CUP:警廉衝突:港英政府化解危機的管治智慧

CUP:警廉衝突:港英政府化解危機的管治智慧 2019年7月30日 BY 天衛六 1977 年 10 月 28 日逾 2,000 名警察遊行到警署總部,抗議廉政公署針對警察。 圖片來源:POST STAFF PHOTOGRAPHER/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1977 年 10 月 28 日早上 9 時,逾 2,000 名警察遊行到灣仔警察總部示威,要求廉署停止調查警隊貪污。5 名代表與時任警務處長施禮榮會談,後來施禮榮准許成立「員佐級警務人員協會」,成功令大部分警察離開警察總部。惟百多名警員意猶未盡,前往和記大廈廉政公署總部衝擊,擊碎大門玻璃,將廉署招牌拆下來,並與廉署人員發生肢體衝突,5 名廉署人員受傷。警廉衝突由此進入高潮。港英政府當年如何化解這場劍拔弩張的管治危機? 無可避免的衝突 也許由廉政公署成立一刻,警廉衝突便無可避免。廉署之所以成立,正是因為警察部門貪污問題極之嚴重,警察部本身的「反貪污辦公室」無力監督和調查;加上大多數市民已不再信任警察「自己人查自己人」的做法。葛柏案觸發大規模社會運動,最終港督麥理浩在運動爆發 3 個月內,便宣佈將成立這個新的獨立反貪機構。 廉署成立的一年內,已接獲 3,189 宗貪污舉報,當中有 45% 涉及警察;1975 年微增至 47%,到 1976 年仍有 46%。廉政專員姬達在 1975 年的年報已指出,廉署的目標是在未來一兩年擊破有組織的貪污集團,並預視未來兩年將充滿考驗。姬達預言是對的,因為有組織的貪污集團,是掌握公權力和武力的警察集團。 例如,在 1976 年其中一宗案件中,廉署拘捕了灣仔警署全部 9 名警署警長,在 50 名警長中有 14 人被捕。 不久後,其他 36 名警長也遭遇同一命運。在同一時間如此多人被捕,令灣仔警署人手空缺,警察總部需要從其他警署調配人手,填補不足。 到 1977 年初,廉署正在調查的 23 個大型貪污集團中,有 18 個由警察操控。同年 9 月,廉署開展大規模拘捕行動,例如在 9 月 19 日,廉署安排了 50 多個行動小組,兩日一共拘捕 87 名涉嫌受賄的警務人員。1977 年 10 月首三個星期,再有 140 名警察因貪污被捕。10 月 25 日,再有 34 人被捕,當中包括 3 名英籍警

20190730-阮穎嫻:香港特區,治安最好

阮穎嫻:香港特區,治安最好 2019年7月30日 剛坐飛機環繞兩次地球回來,參與學術會議、發表文章、訪問大學,順便旅遊。其中一個到訪的地方,是烏克蘭。 甫入境,便面對拉晒鐵閘的入境櫃枱,機場詢問處的職員被困在狹窄的玻璃盒子裏,差點以為她是被封印在裏頭、只得頭部的精靈。首都機場有點破敗,城市處處是前蘇聯特色。街道有破洞,晚上有街燈但不打開,到處漆黑一片。 香港沒有發烏克蘭的旅遊警示,但台灣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發出橙色警示,呼籲台灣人「避免非必要旅行」。烏克蘭跟俄羅斯打仗,東面已有大片領土被俄羅斯完全控制,很多國家的領事館已宣布在那些地區不提供服務。 烏克蘭人均GDP(本地生產總值)只有約3000美元(約2.3萬港元),全歐洲最窮。打仗影響經濟,導致治安更壞(雖然西歐治安也差)。 「黑警」到處有  文明制度須長時間建立 基輔的地下鐵很有特色,地鐵人多,已叫同伴小心,把背囊放在前方。有個300磅肥佬不斷向我壓過來,以我們香港人搭港鐵的經驗,當時的車廂比非繁忙時間的旺角站要疏落得多,但他就是要壓過來。後來車門一開,一堆人下車,同伴用英文大叫「Where's my wallet?」我在想,犯人可能已經離開車廂。但我看着那個肥佬,一手便把他手上的銀包搶回來。我就知道是他偷的。 然後我跟伙伴投訴幾句,一邊瞪着死肥佬,他氣得用腳一下踹在我的鞋上。如果是香港,這樣明目張膽的罪惡,早有熱心市民報案,把他逮着,等警察來。 另一個大漢,竟然將我跟他分隔開,為他護航。後來有個帶着兩個小孩的爸爸,把位讓給我坐,僅此而已。 我在想不報案的原因是什麼。首先,電話可能打不通。如果常常不通,市民會對報案系統失去信心,不會再打電話報案。即使打通了,當地警察可能極無效率,如果要等39分鐘才到達現場,賊人都走了。有些國家的警察是廢的,報了案也無用,還可能是「黑警」,倒轉來敲詐受害者。多年前有馬來西亞籍的朋友,說在馬拉若被交通警逮着,給點錢就能「私了」;俄羅斯警察是有名的「黑警」,羅馬尼亞警方貪污嚴重。由於很多地方的警察對市民來說都不可靠,所以我常以香港警察為傲。 教育上,可以說他們教育程度低、不文明等。換轉來說,也是人跟制度的互動:如果制度不能保障市民,那麼見義勇為挑戰惡覇的成本增加,當看不到算了。某國常有些光天化日被搶被打被強暴的片段,民眾總是行過就算。「

20190716-阮穎嫻:設計佣金制度的學問

阮穎嫻:設計佣金制度的學問 2019年7月16日 【明報文章】常言道「女人錢好易賺」。本身開美容院的友人轉行後說:「而家3個月營業額先等於我以前美容院1個月賺的。」在宣揚「多元美態」會被鄙視的年頭,女性無可避免要使用一些美容服務,減肥瘦面醫學美容諸如此類。近日一邊使用美容服務,一邊與美容師傾談美容院制度。有些管理方式不需聘請跨國諮詢公司分析,正常人聽落都知有問題。 佣金制度 提高銷售額 美容是個競爭激烈的市場,連鎖大美容院到屋邨單人匹馬的facial小店,還有皮膚科醫生考取彩光文憑、××文憑等加入戰團,豐儉由人,闊太到窮學生都會找到合適供應者。由於需求殷切,如果僱主不能給出令美容師滿意的薪酬,美容師就會東家唔打打西家。 一般而言,大型美容院採用佣金制,除了底薪,能夠開新單就有佣分,所以銷售能力高的服務員收入可以高很多,這種薪酬制度合乎經濟學的契約理論(contract theory)。美容師有沒有用心服務,直接影響顧客體驗。如果顧客滿意,就會繼續幫襯或介紹朋友。但老闆不可能全天候監控美容師服務質素,所以要透過佣金激勵美容師提供周到的服務,同時充當前線銷售人員,增加美容院盈利。 問題是,美容師是否成功銷售,除了能力,還受公司安排影響。我本來是幫襯舖面光鮮又大、門庭若市的分店,後來美容師被調遷,我就要跟着調去又細又不方便的分店。她說:「呢間舖啲人走晒。」以前她從不銷售什麼,現在都開始問我要不要買這樣那樣的套餐。原來以前分店舖面大、地方好,很多生客「自投羅網」,美容師銷售機會較多;現在分店幾乎無生客,只能做舊客,所以就叫資深美容師帶舊客過去做,但開不到新單。如果是facial,還可以長期購買;有效果非呃人的激光,打完一個部分,無毛了,就只有游說客人多買一個部位,或叫客人推薦朋友等。她說開不到新單,長期無業績,人手不夠還好,人手過盛可能要被炒。 制度設計欠佳 影響士氣 可是這家分店的美容師全部都是高級及資深的,理論上應是服務好、銷售技巧高才能留下。現實是有能力銷售的,受分店所在影響他們的銷售乃至佣金收入,慢慢發現收入低於她們能力,她們就會離開,轉投競爭者懷抱。於是這分店不斷走人,還要是銷售能力高的人;留下來的就是資深但銷售能力不高的人。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這制度不行,甚至美容師本身都覺得這分店應該執笠。 類似情况,其他行業都有。一大型傢

20190729-梁天琦:致香港人的信,懇請不要被仇恨支配自己

梁天琦:致香港人的信,懇請不要被仇恨支配自己 2019/7/29 — 15:30 但願我這封信不會來得太遲。 這個夏天炎熱而漫長。每逢周末晚上,我都總會戴上耳機,收聽電台的新聞簡報,憂心香港局勢發展。隔天早上,我就會看到電視的早晨新聞,臨近中午就會讀到報章報道。一次又一次,我看著這些血迹斑斑的畫面,內心滿是悲哀和苦痛。 我知道,我怎樣努力都無法想像你們正在經歷的苦難和身心承受的傷痛。在槍林彈雨中,親眼目睹鮮血灑在街頭,聽見四周的哀嚎吶喊,定必使你們悲憤不已。 隨著被捕和送院的數字不斷遞增,我想到你們要面對的將來,和那些難以癒合的傷口,我很想知道,究竟有誰能夠撫平這個社會的創傷。 我與社會隔絕了已經一年半有多,接收的資訊極其有限,我在這個位置寫這封信,妄加評論,未免過於廉價。 雖然如此,我仍希望你們能夠明白:本著對香港的熱愛,你們已展現了無比的勇氣,改寫了香港的歷史。當然,真正的公義還未來臨,你們或許因而心中充滿憤怒,這乃是人之常情。但我懇請你們不要被仇恨支配自己,在危難中,仍要時刻保持警覺與思考。 我時常提醒自己:政治的工作不只是要令支持自己的人繼續支持自己,而更是要令不支持自己的人轉為支持自己,改變想法,認同自己的方向。 如是者,假如我們希望社會能夠寬容地看待被論定為「暴動」的「暴徒」,理解這些無聲者的訴求,接納這些無權者的諫言,我想,我們必須警惕每一言一行,到底會更接近目標,還是距離更遠呢? 當本應解決社會問題的人選擇冷待,反而熱衷於將香港的命運放上賭桌作政治豪賭,我們需要的,不是以自己寶貴的生命和他們對賭,而是在苦難中煉成堅毅與盼望。 我衷心祈求每個香港人都能夠平安渡過這個歷史關口。 2019 年 7 月 28 日 梁天琦

20190729-素黑:在大時代分手

素黑:在大時代分手 23:47 29/7/2019 時勢亂,斷送了不少情侶關係。 不只一個客人來找我處理近日被政局影響而產生負面情緒,同時也跟伴侶分開了。大時代,大是大非當前,見盡人情冷暖,也看清楚自己和對方的潛藏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即使不是政見分歧,即使想法一致,也會因為被耗盡了精力,心好累,沒能力分多一點愛給身邊那一位。 內疚,無力,心死。太累了,分手吧。 有人視向前衝比一切更重要,放下事業、學業、家人,最後是身邊那個人。有人本來以為伴侶是個講理、有同理心的人,卻會向持對立意見者露出了狠毒和涼薄的真面相,人格底線淪亡。 在大時代和危難當前,他有沒有拖著你的手,有沒有關心你的安危?抑或只管跟你討論誰對誰錯,你有不同意見便跟你翻臉?那你要知道,面前這個人終歸還是陌路人,無緣跟你走到最後。 又有粗心的戀人,口裡心裡覺得很關心你,擔憂你出門是否會遇上危險,會不會遇上暴力,可是沒有做過任何實際關心的行動,忘記了最基本的留言問候,以為「心照」就是愛,以為想過了便已表達了,幻想你會懂。這份愛,未免太無力。亂世中大家都有無力感,連自己也保護不了,也怕被離棄。身邊人可能根本不需要你的保護,但是一句窩心的問候,便是一隻溫暖的手,能支持對方走下去,不感被離棄。 人在難關時候,才能真正看清楚自己和對方。能同甘的伴侶不難找,有能力跟你共苦的卻很少。 素黑

20190724-素黑:受傷有時不過是心魔

素黑:受傷有時不過是心魔 2019-07-24 她深感受傷,覺得父母感情不好,天天吵架,沒理解她,沒陪伴她,只懂工作,對計較錢,對她特別不好,自小從沒得到過應有的愛。 然後找了一個沒計劃且計算的男友。明明對他諸多不滿,常常暴力吵鬧,還是嫁給他。沒有人催婚,她也不是一定要結婚,就是衝動不慾多想。可笑是結婚不到一個月丈夫回老家創業去,想在那邊安定下來,她卻不喜歡那邊,不打算過去,他們也沒商量好。問她可要離婚,她又說怕丟臉,反問我異地婚姻是否也可以。我問:「不打算在一起,又不是為了生孩子,你們結婚是為甚麼?」她答不出。 她轉移話題,說最困擾是爸媽不關心她。可事實是,她媽早已勸她多選幾個男人才嫁,她卻埋怨媽囉嗦,怠慢懶散連男友不好也懶得去換。我說很多父母都是以囉嗦表達關心的,她不是也不理解他們嗎?她因不滿爸爸忽略她,潛意識想賭氣,嫁給一個像爸那樣計算的丈夫,借報復和跟自己作對來虐待自己,自製傷害。 有些人還停留在孩童對父母理所當然的要求,阻止自己長大,總覺得是父母欠了自己。活在被虧欠感裡的人通常滿身病痛,脾氣暴躁,不過是自招不幸。 她原以為自己的病是受過傷害,私下買我處理傷痛的芳療油「放好」用但不見效。我說難怪,她的病根原是自製心魔,應該用「洗心」這油除偏執、仇恨和自虐才對。 她聽著,流淚,無言,此刻才明白,自己長年的執念和痛症是怎樣造成的。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麻木樹療傷茶館》等。個人Facebook頁:素黑(Su Hei) 素黑

20190722-素黑:消失中的味道

素黑:消失中的味道 2019-07-22 食評家謝嫣薇,是我認識的朋友中少有的眼尖咀利女子。剛出版了一本飲食界重要之作《消失中的味道》。寫的,是幾乎失傳的粵菜。 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文化寶藏,離不開它的飲食歷史。值得留下來卻在消失中的東西,都是惋惜,不容失去也不想失去,如我們曾經的香港。 嫣薇是我遇過最出色的採訪者之一,事前做足功課,提問精睿,兩個問題便已挖到深處,文筆凌厲如她的口才和眼神,叫人敬服,功力深厚不容置疑。這些年我都不願意接受採訪了,唯獨是她我很願意,因為她懂得看你,思想層次能共振,像她對菜式微細處的透。深層次是必然的,輕描淡寫從來不是她的那碟菜。對自己要求高是美德,更是成就。 這本書我一直催她出版。多年來她默默地採訪不同的大廚和前輩如大師姐、勝哥、葉一南,搜集了一個又一個幾近失傳的老菜故事。而她尋源的菜式,必須是真正將近失傳、沒幾個人吃過的菜如「仙鶴神針」、「甫魚婆參扒大鴨」、「生財顯貴雞」、「魚白鳳肝炒仙掌」等,是粵菜史上首個對近乎絕跡的老菜作有系統的紀錄,了不起的工程。難怪此書得到世界級御廚楊貫一、新榮記的張勇、澳門永利宮行政總廚譚國鋒等十位飲食界巨人的推薦。 使命感推動她在IG以英文發表,讓博大精深的中菜跟國際接軌,連法國頂尖大廚看了也讚嘆並學做起中菜來,書還未推出已有米芝蓮名廚打聽英文版的事,是很值得收藏的著作(嫣薇的IG:yanwei525)。 素黑

20190717-素黑:犯不著死守一棵樹

素黑:犯不著死守一棵樹 2019-07-17 她被視為最好的朋友離棄了,受到很大的傷害,一直沉溺在一個想法裡:「我對人好,對人有期望,有錯嗎?」滿心的委屈,想討回公道。 另一個她一直沒遇上戀人,自從二十年前被拒絕過後,開始厭惡男性,但內心卻渴求尋得伴侶,想被人愛,找到感情的依歸。她說:「我瞧不起男人,但又不爭氣,內心很想有個男人寵自己,不想一個人過下去。」 兩個女子都有情緒症狀:睡不著、容易發脾氣、焦慮感強、有點強迫自己和別人都要完美無瑕,把自己逼到胃痛、經期亂,心口翳悶,看上去一臉灰黑,頭髮凌亂,眼神暗淡無光。 當你把精力和感情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想調教對方變成你想要的模樣時,只會逼死你和他,摧毀剩下的緣分。當彼此不再合拍,或緣分還未到時,理應果斷擱置,改行別的路。 問自己:「我目前最需要甚麼?」公道?男人?運氣?假如都不是能靠努力、意願或求神能得到的話,可問:「我到底缺了甚麼?」或者「我到底害怕甚麼?」接受釣魚沒收穫、投資沒有贏是常態。再問:「有甚麼可代替或安慰,給我多一個選擇?」 人夾人,關係難定對錯,人緣沒法強求。某人沒有回報你,與其等他補償你,不如停止執著,交其他朋友。與其等一個人去愛你,不如先寵愛自己,關愛身邊人,不乏可親可依靠。愛的領域很廣大,眼裡不應只有他。 豐足的生命是去湊合一個森林,犯不著死守一棵養不大的樹。 素黑

20190715-素黑:接受了,便是解放

素黑:接受了,便是解放 2019-07-15 近日替幾位未能接受家庭、際遇和社會現況的客人做深入的個案。其中用上一款芳療油叫「收放」,為他們調整大堆積壓良久的心結和未能接受的憾事,甚至是秘密。 他們多是埋怨父母的種種不是,嫌棄自己的出生背景,抗拒伴侶,否定際遇,被拋棄過沒得到安慰或療愈等。通常的症狀是消化、便秘、胃脹、心翳、腹脹等問題。表面上是腸胃病,可內裡卻是深層的「不接受」病源。 當你不知道原來「谷」了一肚子氣的深層原因是你放不下,或者不敢接受不如人意的過去時,你會不自覺地把怨氣、晦氣和凝聚不散的悶氣積聚體內,轉化為腸胃毛病。你需要釋放已積聚的邪氣,才能鬆開,寬容,解放,重新面對和接受過去和現在,走出困局。 我教客人把這油打圈塗在胃部,慢慢推到腹部,再打圈揉和推開,然後深吸氣,長吐氣,幻想把一股濁氣吹出來,會馬上感到頂住的氣在鼓動,很快放屁,胃鬆開,由胃到下腹的氣脈便疏通,明確地感到通道重新打開了。然後,把手掌分別放在胃和腹,感謝幫自己清理長年的積壓。 別小看這句多謝,它可是植入潛意識,扭轉你的舊感受和遺憾的藥,令你重新接受自己和世界。曾有客人原是腹賬問題,用後夢到十多年沒能釋懷的舊情傷。在夢裡舊愛跟她說對不起,她醒來後便釋懷了,接受和原諒了這段舊賬,得到解放。 題外話,這油也是救急油,吃滯了的話,一塗即鬆。 素黑

20190710-素黑:假如上帝落嚟見你

素黑:假如上帝落嚟見你 2019-07-10 當希望有比自己更高的神明來幫助你時,你很自然會向上天祈求,不管你是否有宗教信仰都會這樣做。這是人性。 不少來找我做個案的客人都是基督徒,發現他們的祈禱方式死板無力。祈禱很有效,能讓你找到心靈寄託的力量,假如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話。不管你心裡有沒有神,都可以透過祈禱這「方式」「定心」。心定了,便能穩定情緒,有智慧解決問題。 祈禱大致有三個層次。一,求助式。當你感到軟弱無助,有應急需要或絕望時,會求上天答應你的要求。如:「請你不要讓他死」「我有了這筆錢便能過難關」「我想考試合格」「我想他愛上我」等等。這種方式是單向的,討賞賜或奇蹟,一般成功率低,跟燒香拜神沒分別!更重要是你心裡不坦蕩,求取的背後是虧欠,怕上帝「落嚟」跟你找數,因為你沒做好上帝對你的要求,虧心事太多,沒面見上帝。負責任的神都不會給免費午餐,一切都有價,要還。 二,盲目式。句句機械式的「感恩,求主賜我力量」,卻不努力不行動不用腦不分是非,當然甚麼都不會發生,你只會繼續蠢和懶下去。 三,伙伴式。跟上帝說你的想法和願望,努力嘗試,走向願境,感謝上天與你同在,沒有離棄你。這方式通常有效,因為你不是被動地等誰下來打救你,願意學習、努力、承擔孤獨和失敗,感謝上天的支持和安慰。這是一種承擔生命的德行,是託附加上努力的成果,能修成智慧。這種祈禱,有力量。 素黑

20190708-素黑:道謝和道歉哪個更難

素黑:道謝和道歉哪個更難 2019-07-08 要學懂感恩,是德育教曉你的品格。 說句「謝謝」,是多麼理所當然的禮貌。可惜在這個世代,很多人或忘記或不知道要說這句回敬語。 欠說「謝謝」令人覺得你沒禮貌,沒教養。學習感恩不太難。當你經歷過困難,有人雪中送過炭,自然會懂得感恩,雖然不一定因而學會為別人付出。受過大恩惠後,感恩心不難被勾出來。這是人的本性。 看小孩能更容易看到人性。小孩最難說出口的不是「謝謝」,而是「對不起」。你當明白道歉需要多大的內心掙扎,要顧及多大的面子。 人要懂感謝,更要修道歉。 當你說「我真誠地道歉」時,可以不過是空口講白話。「真誠」不是說出來的,是由心感受、經良知洗煉後低頭呈上的。更重要是,「懺」完後必須有「悔」。「懺」是說的,「悔」是改的,是行動,是唯一印證你是真誠的條件。 你是否真誠,難跟你爭拗,只能問你的良心,假如你有的話。但判斷你的道歉是否真誠,倒是有科學鑑定方法的。身體語言難騙人。眼睛旁的肌肉是心臟控制的,真心的人眼神會打動人。咀角肌肉是腦袋控制的,可隨你的需要來演練。如何看穿一個人的道歉是否真心,可看他說「對不起」時這兩處肌肉是否自然。 眼定定,左右轉,官式笑容,臉部繃緊,都暴露了虛偽,這是爛水平的推銷員,不合格的演員。 修謙虛,是從真心說「對不起」開始的,不只是口口聲聲說感恩,眼睛卻不屑去望你。 素黑

20190703-素黑:大方讓你永遠是贏家

素黑:大方讓你永遠是贏家 2019-07-03 人在大方待人時,才能看清楚對方是個怎樣的人。信不信? 當你有時不知道如何去判斷一個人的品格,他是否對你好時,你可以懷這個心態、做這個動作:大方。你對人大方,對方如何表現,是能一定程度看穿他的底蘊,是否經得起友情、親情和愛情的考驗,是否貪,是否為你著想、寵你。 大方令人對你放下防禦心,暴露自己的原貌。假如你對他好而令他變貪,變本加厲地討好處的話,大方便是最清晰的照妖鏡,看穿他的虛偽。這時你該知收放,量力而為,懂繼續、拒絕或停止對他「好」,不縱容被剝削。 繼續對人好是有條件的,需要對方知恩,和自己在同一平台上,可以建立更深的感情和關係。 這方法可用在準情人、伴侶、親人、朋友、同事等身上。尤其是那些容易自卑,或受害者心態重,或不夠自信、傾向否定自己或別人的人,變得大方可以看穿對方,避免因為經常猜度對方的心意,不懂得處世或做好人沒回報而受傷。都清清楚楚他只是討好處的人了,你便別再浪費「善意」,做無謂的討好或付出。若他知恩,會付出,你便放心繼續對他好,不要老是心存猜忌和算度。 大方令你永遠是贏家,也輸得起。 假如你是只計算、討便宜的人,便無法用這方法去看清身邊人,因為你根本做不出,你的字典裡欠了「大方」兩個字,只有「自私」。你也感受不到別人的大方。而你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永遠不能享受大方修來的乾淨和自足。 素黑

20190728-未來城市:護專院長:專科護士問診開藥,減輕醫生負擔

未來城市:護專院長:專科護士問診開藥,減輕醫生負擔 2019年7月28日 今年初有護士協會發起集會,要求政府和醫管局增加人手資源,應付冬季流感高峰期。(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香港醫療制度千瘡百孔,前線醫護人手不足、側重醫院主導、制度架構臃腫、專職治療被局限……我們未來數期將以人物訪問出發,探討本地醫療制度現存問題和未來出路。 你會發現在撥款之外,尚有好多更迫切、可行的辦法,甚至有好多熱心之士已率先試行。 今期我們訪問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院長黃金月,原來香港有五萬多個護士,只有約一萬五千個醫生,要減輕醫生工作量,提升病人服務,擴闊護士職能,讓專科護士幫忙診症與處方藥物是其中一項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法。 【醫療制度系列之一】 註冊制度跟不上時代 本地尚未有專科護士法定註冊制度,二○一八年施政報告中建議護士管理局推出專科護士自願註冊計劃,並為護士專科法定註冊奠定基礎。黃金月是食衛局轄下工作小組的成員之一,她透露上周三(二十四日)小組剛向局方提交第一份建議文件,就專科護士的資格、職責、認可等範疇提出建議。 「畀隻手我幫你睇吓?」黃金月得知記者最近有心跳過快問題,遂溫柔地幫忙量度心跳,然後細心叮嚀記者要準時食藥和保重身體,她身軀嬌小卻給予人無比溫暖的安全感。她謙稱自己做護士「不是好偉大」,在美國讀大學時原修讀社會學,後在姊姊建議下轉修護理系,「當時不知道自己想做乜,只是我讀社會學不討厭人,又幾關心人和人的交往,護理系又收我,當時覺得時間、地點、人物都啱啦,咁就去做囉」。她覺得醫療系統不止是社會縮影,更加是一個好特別的地方——看盡生老病死。 「一做這份工作,人們對你好信任,他們會將醫療報告毫無保留地給我看,包括好多私隱,這個信任我覺得好難得。而和病人的交往亦好rewarding的,有些人出了院,甚至離世,我會出席他的喪禮,我又試過幫要洗腎的病人找工作,是一個幫到人,自己又學到嘢的機會。」做過ICU、內科與外科護士,近年轉執教鞭培育年輕護士。訪問中,她總念念不忘地說:「我真的好掛住臨牀,其實好喜歡做臨牀。」 現時大學畢業的護士學生稱為註冊護士(Registered Nurse,簡稱RN),護士學院畢業的稱為登記護士(Enrolled Nurse,簡稱EN),去年全港共有約五萬六千名註冊及登記護士,其中普

20190728-周日話題:逆權恐懼:香港的情感共同體

周日話題:逆權恐懼:香港的情感共同體 2019年7月28日 圖1之1 -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已退休的牛津大學文化人類學家David Parkin說,集體恐懼分兩種:一種是「敬畏」(reverential fear或respectful fear);另一種,我試翻譯為「逆權恐懼」(raw fear)。現時香港很合乎「逆權恐懼」的概念。 從恐懼中渴求穩定 「敬畏」是一種政權很想要的恐懼,是權威得以樹立的基礎,可控制人。如果成功製造出使人害怕的影像、輿論或場景,人感到自己的脆弱,便會服從。無數思想家說過恐懼可以治理人民。例如16世紀英國思想家Thomas Hobbes說,人們害怕在戰爭般的自然狀態中死亡,這種人與人之間混亂地互鬥至死的恐懼,會促使人渴求政權帶來穩定。這些恐懼,展現出來的人類行為是一種可知的恐懼(knowable fear),政權感到可以預測,方便管治。 但歷史上還有一種相反的恐懼反應,無論如何也無法被馴服。Parkin認為,此恐懼在制度的受害者身上可見。這些人既感到政權和秩序的壓迫性威脅自己的尊嚴和生命,但又同時展現出變幻莫測的創造力,不斷逃離權力的威嚇與操控。近二十年,人文學者和社會科學家研究恐懼的文化和政治,聚焦於恐懼如何被建構出來,很少關注由恐懼逼出來的創造力,關注Parkin的文章的人也不多。普林斯頓大學的社會學家Robert Wuthnow也是一個罕有地關注這方面的學者。他認為恐懼不一定是使人脆弱無力的負面情緒,因為焦慮和恐懼的處境往往可以刺激人不停想做些事,讓自己感到有能力掌控自身。 從恐共心理進化 執筆之際,網上似乎冒出一種集體情緒:恐懼7‧27的光復元朗會有大事、卻又有必須保護別人的義務,這就是逆權性的恐懼。我想指出的是,不論短期內香港會否遇上災難或「攬炒式」的鎮壓,我相信香港現時的逆權恐懼不會有太大改變。 現時的恐懼,跟過去多年的「恐共心理」截然不同——它最恐懼的是一幅在1989年坦克車的畫面,此痛苦的回憶不斷回來,成為人們的參考去判斷政權的心意和行動;今天上連登和facebook,會發現很多人不是不怕(雖然也有人似乎真的不怕),但會認真從國際關係、經濟、影像技術和地形分析「出動」的可能性和方式是什麼,如何在恐懼下行動、卻又保住安全。此刻,不滿政府的市民正在準備進入元朗買老婆餅和拜祭李鵬,以

20190728-明報:九龍達人余震宇,掘九龍史,反思香港現况

明報:九龍達人余震宇,掘九龍史,反思香港現况 2019年7月28日  (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在反修例百萬人遊行後不足一個月,社會抗爭情緒依然高漲,七月七日,遊行從港島散播至尖沙嘴,迎來九龍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人數以十萬計的大規模遊行。 入夜之後,示威者沿彌敦道移至旺角,在黑暗之中爆發的警民衝突,難免讓人想起五年前的旺角亂象。 但對於花了半年時間梳理九龍歷史的余震宇來說,他卻想起了一九四八年的九龍寨城——殖民地政府為了收地,安排大批警察到九龍城拆屋,配備頭盔、防毒面具、長短槍、催淚彈,還曾經舉起「速即離開此地,否則我們放槍」的警告。「社會經過半世紀,應該文明多了,但如今卻好像沒進步過。」 1. 九龍故事過去被忽略 「戰後初年的九龍街道,有數之不盡的政治事件。」在多事之秋的六月,余震宇出版了他第七本書寫香港歷史的新書《壹街一個故事/九龍篇》,以街道故事重構屬於九龍的歷史。我以為,所謂街道故事,是對昔日街道面貌的刻劃、是往時庶民在街道上的生活細節重現,但翻開目錄,他從荔枝角寫到茶果嶺,故事涵蓋副領事夫人在大埔道被殺的外交事件、國民黨在土瓜灣智奪共產黨資產,余震宇寫的,有保家衛國的故事、居民被逼遷的故事。「我的選材,都嘗試與社會脈絡扣連,希望能夠以小見大、看到社會變遷,這樣的話,歷史故事才足以見證社會,才有意義。」 雖說鑑古可以知今,但從去年夏天開始梳理大量歷史資料,到今年夏天終於把五十個街道故事寫成書,他當然沒料到書籍正式面世之時,書中的時空與當下香港的狀况的呼應居然會如此緊扣。「國際聲援、獨立調查、暴動定性及本土運動等,其實不僅發生於今日《逃犯條例》修訂事件,亦見於昔日香港。」余震宇說,九龍的故事不比港島遜色,值得讓現今香港人知道的其實有很多,回歸以後,香港人開始面對身分認同的問題,愈來愈多人發掘本土歷史,而焦點都順理成章落在發展重心的港島,才忽略了九龍。 寨城組居民協會 對抗港英政府 「一九四七年,國共內戰,英國政府眼見國民政府節節敗退,於是伺機再搶奪百年以來搶過多次但都不成功的九龍寨城——」關於九龍寨城的歷史,我們並不陌生,清朝建官府駐兵、後來的黃賭毒三不管,中學生尚且琅琅上口,但余震宇說,我們很少留意到,二戰後的九龍寨城,上演的其實是一幕幕居民抗爭、警民衝突。「一八九八年,清政府租借新界及新九龍予英國政府,當時的《中英展

20190723-CUP:元朗襲擊案符合「恐襲」定義嗎?

CUP:元朗襲擊案符合「恐襲」定義嗎? 2019年7月23日 BY BRIAN LIU 21 日晚上,大批身穿白衣的男子闖入元朗西鐵站,無差別攻擊乘客,又在馬路上損毀私家車。這些人被拍到在元朗大街上手持武器,肆意集結。 圖片來源:路透社 大批穿著白衫的暴徒手持棍棒鐵通,在元朗無差別襲擊市民,全城仿如落入無政府狀態,人心惶惶。有輿論形容事態為「恐怖襲擊」,究竟這些評論有否誇大其辭?在甚麼意義之下,元朗襲擊案符合恐怖主義的定義? 香港法例第 575 章「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訂明,只要「作出或恐嚇作出行動」,有「導致針對人的嚴重暴力;導致對財產的嚴重損害;危害作出該行動的人以外的人的生命」意圖,而且為「威嚇公眾人士或部分公眾人士」,基本上都可以落入恐怖主義的定義。 在本地的法律意義下,元朗襲擊案確實可理解為恐怖襲擊,但這與公眾認知的恐襲有不少距離。究竟我們要如何理解?事實上,學術界對恐怖主義的定義超過 100 種,至今尚未有一致共識,但答案大同小異。 歷史上最轟動的恐襲案,必定要數美國 9.11 襲擊,行動由境外恐怖組織策動,務求造成大量死傷,施襲者都有極端伊斯蘭教背景,這些特徵構成公眾心目中恐怖主義的典型。但近年西方有愈來愈多定為恐襲的案件,都與境外恐怖組織無關、又沒有伊斯蘭教背景。譬如 2011 年挪威恐襲、2017 年加拿大魁北克城恐襲等,它們都擴闊了公眾對恐襲的認知。 加拿大戰略對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Amarnath Amarasingam,與柏德遜國際事務學院助理教授 Stephanie Carvin 解釋,學術界對恐怖主義的定義眾說紛紜,但大致有以下 4 大考慮因素:行動是甚麼?動機為何?施襲者是誰?遇襲者是誰? 若參考恐怖主義問題專家 Jessica Stern 的定義,恐怖主義就是「對非戰鬥人員施行暴力或暴力恐嚇,以威迫對方就範或影響受眾。」這個定義提及行動的內容與遇襲者身份,說明了純粹的暴力恐嚇,加上遇襲者是普通平民等「非戰鬥人員」,便足以構成恐怖襲擊,與死傷數目並無關係。 知名語言學家杭士基(Noam Chomsky)提供了另一個例子,他把側重點放在施襲者的動機上,定義恐襲為「利用強制手段針對民眾,以期實現政治、宗教或其他目的」。他特別提到國家可能是施襲者的身份,因此提出「國家恐怖主義(State ter

20190726-CUP:警民仇恨能否化解?彭定康報告的答案

CUP:警民仇恨能否化解?彭定康報告的答案 2019年7月26日 BY 小山金明 1998 年 7 月,皇家阿爾斯特警察(RUC)與人民關係持續緊張。 圖片來源:Sion Touhig/Sygma/Sygma via Getty Images 過去一兩個月來,香港警察幾乎徹底失去市民信任,而政府持續袖手旁觀,導致事態不斷升溫。不少觀察家預言,未來警民衝突極有可能升級,導致傷亡。 當雙方對峙接近仇恨,要修補破裂關係,固然難如登天,卻非不可能。前港督彭定康離開香港之後,就接下燙手山芋,被派駐到北愛爾蘭改革警隊,重建當地人對警察的信心。 1998 年,英國與北愛爾蘭簽訂「貝爾法斯特協議(The Belfast Agreement)」,結束長達 30 年的敵對狀態,並按協議成立北愛爾蘭獨立警察局(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on Policing for Northern Ireland),由彭定康擔任主席。他於 1999 年發表題為 A New Begining 的報告,提出 175 項具標誌性的重大措施。這份被稱為「彭定康報告(Patten Report)」的文獻,以務實可行、中間落墨著稱,公認是重建警隊信譽的成功示範。 北愛爾蘭自 1968 年起爆發多次政治衝突,其中駐守當地的皇家阿爾斯特警察(Royal Ulster Constabulary,RUC)作出暴力鎮壓,與反對的天主教民族派(nationalist)結下深仇。近 300 名 RUC 警員死亡,傷者數以千計,反抗的北愛爾蘭民眾死亡人數超過 2,000。 1998 年 11 月,彭定康上任未幾,便率領新成立的委員會在民族派腹地、西貝爾法斯特一所學校舉行會議,了解到當地人對 RUC 的仇恨之深。兩小時內,發言的人接連不斷,盡數他們對 RUC 的怨恨,主要指責他們門戶之見太深,反天主教由來已久。在場的一位神父 Des Wilson 宣稱:「只要還有一名 RUC 成員在新的警隊留任,我們就不會接受。」 隨後他在聯合派(unionist)重鎮 Ballymena 舉行會議,聯合派領袖堅決要求舊有的 RUC 絲毫不能變動。對立的民族派提出改革的要求,一再遭到粗暴打斷。 其中一位會議發言人 William Wright 留意到彭定康本人,以及前北愛爾蘭監察

20190726-周永新:沒有真誠溝通,休言與民同行

周永新:沒有真誠溝通,休言與民同行 2019年7月26日星期五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2周年酒會上致辭說:「近月發生的事……我會汲取教訓,確保政府日後工作更貼近民心民情民意,積極回應社會大眾的所思所想所求。最基本的第一步,是政府的施政風格需要改變,要變得更開放、更包容,聽取民意的工作要革新。」隨後,她提出5點聽取民意的革新方法。 聽取民意  是特首和官員應做的事 特首提出的5點方法,從筆者的角度看,實在很難用「革新」來形容。聽取民意,本該是特首和官員應做的事。政府不聽民意,或逆民意而行,惡果就如今天修訂《逃犯條例》所看見的。所以,政府本該做的,根本沒有「革新」這回事。特首應該承認,過去兩年,她忽視了市民的意願,現在唯有痛改前非,誠心地聽取意見,否則講什麼「革新」都無補於事。 特首說:「我會安排更多時間,親自會見不同黨派、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士,讓我保持政治觸覺,掌握社會脈搏……」特首這樣說,可見她也知道,過去沒有太多時間與民眾會面。而市民看到的,是她一天連跑幾場出席大大小小的典禮,並作為主禮嘉賓講幾句客套話。說得俗套一點,這些場合只是「畀面」派對,並非接觸市民,也不會增加市民對政府政策的認識。特首出席這些典禮,簡直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幾屆特首皆害怕與市民公開接觸 不知怎的,回歸以來的幾任特首,似乎都不太願意,甚至害怕與市民面對面地交談,聽取意見。董建華上任特首後,最初一兩年曾「微服出巡」,直接與街坊接觸,市民也樂意向他表達意見。後來,香港經濟轉壞、失業率上升。有次董建華外出訪問,途中遇見一名與他年齡相若的男士,董建華意欲伸手打招呼,但這名男士不識趣地請特首「食檸檬」,不屑與他握手。當時董建華不知如何回應,尷尬地說「不要緊」。從此,董建華鮮有在沒有安排下與街坊接觸。 曾蔭權出任特首7年,市民對他的印象整體還算不錯。但曾蔭權可能做官太久了,也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總與民眾格格不入,給人的印象是看不起市民,更不要說聽取市民的意見。例如2008年,在完全沒有諮詢市民的情况下,政府增加高齡津貼的金額到每月1000元,卻要引入收入和資產審查。結果輿論激烈反彈,批評政府沒有體察民情,曾蔭權只好把方案收回。 梁振英出任特首的5年,與市民的關係可用「惡劣」來形容。梁振英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受市民歡迎,每次出席活動也

20160725-練乙錚:全城聚焦港獨VS雞蛋滲進高牆

練乙錚:全城聚焦港獨VS雞蛋滲進高牆 2016年7月25日 信報 梁天琦等一代佔運人參選立會,西環押着特府發功,由選管會出面要求參選人簽署「反獨確認書」,力阻本民前及一眾離心主義問政團體透過取得選票入局。這一招看似凌厲進取,實質上卻是一種守勢:兵臨城下,一股「理應」不成氣候的政治力量已然逼得政權採取前所未有的防禦措施,試圖使出法外(extra legal)手段直接剔除對手。士急馬行田,未嘗不可以止住這一波分離主義攻勢,但是由於手法太卑劣,高牆就算擋得住雞蛋,人心也會逐漸偏向雞蛋那邊;「五十年不變」之後,人們會記得港獨是怎樣煉成的。 法外打壓v法理港獨 香港獨立的主張,不可能在《基本法》生效的情況之下成為事實,這點是無可置疑的;不必勞煩解放軍動武制止,絕大多數重視法治的香港人,也會因為「獨立」在現行體制之下沒有清晰法理基礎而不予支持。反過來說,假若香港像蘇格蘭那樣,有一條合法通往獨立之路的話,搞一次正式的公投,Hexit的支持者絕對不會少;便是各色中華主義人,很多也會認為一個獨立的「中華香港」,優於一個中門大開日漸與「一國」融合的「兩制」。因此,香港今天的「獨」與「不獨」,不賴於情與理,而只繫於一個「法」字。 這就是為什麼迄今為止的所有分離主義思想——無論歸英派、歸台派、城邦派、永續派、自決派、獨立派,說法或是直指2047,或是以修改《基本法》為前提——貿然尋求馬上脫離現有框架、今天明天就另起爐灶割地分治的具體主張,根本上不存在。香港眾志的黃之鋒、羅冠聰等人談的是「2047二次前途問題公投」;自決派當中傾向獨立的年輕人如游蕙禎、梁天琦等,強調的是香港人「法律上都有討論2047後香港前途的自由」。由此可見,法理上而言,上述各派的自決言論和分離主義主張,是與擁護現存《基本法》及効忠今天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要求沒有牴觸的【註1】。 上述兩種合法的、有清楚界定的先決條件或前提的獨立主張,我們不妨稱之為「法理港獨」。法理港獨除了合法,更重要的是對現政權(包括特區和北京政權)都沒有即時的危害性,因為所主張的獨立行為,都是在2047年及後、或者是《基本法》作了充分修改之後的事,劉兆佳等人指他們危害「國家安全」,無疑是三分顏色上大紅。 當然,適合作為法理港獨先決條件的,不止上述兩個,筆者就曾經指出其他四個,包括:一、「國祚盡時的港獨」:類似清末的各省獨立

20190721-Ways of Seeing:廢青姊妹繪,瘀事變搞笑,成就夢想

Ways of Seeing:廢青姊妹繪,瘀事變搞笑,成就夢想 20190721 妹妹柯穎欣(左)和姊姊柯美君,姊姊坦言自己沒有治理能力,多數 . . . . . . (Jeffrey Tung攝) 【明報專訊】妹妹:你支眉掃邊度買㗎?咁大支嘅! 姊姊:原本嗰支唔見咗啦,呢支我另外買㗎。 妹妹:哦~無啊,我純粹覺得呢支有啲似畫筆。 姊姊:Umm……查實呢支真係水彩筆嚟嘅,2蚊支咋嘛! 妹妹:咩話?!妳用水彩筆畫眉?真心? 這對二十三歲的柯氏姊妹(That's Or)將日常瘀事畫成搞笑插畫,希望以自嘲方式療癒自己和香港人的內心。「我們經常發生柒事,當下的感覺可能是好忟憎好尷尬,但現在變成,『咦,你有柒嘢喎,影張相先』,變成搞笑囉,嘗試不要被這個情緒影響你一日。」延伸到人生大事與挫敗,她們相信時間會幫你療傷,「我們都喜歡《苦瓜》的歌詞,此際回頭看原來並沒有事,總會去到一個釋懷的時刻」。 1. 姊妹×戰友×伙伴 到達訪問地點,根本不用問,就知道她們是柯氏姊妹。身穿同款彩色橫條T-shirt和吊帶牛仔裙/褲,「我們連背囊都是一樣的」,她們邊說邊向記者展示同款藍色Jansport背囊。這對堂姊妹感情好到爆炸,除了經常互望互窒,更不時一起笑到「扯蝦」。 二人生日僅差半個月,及肩短髮姐姐美君笑時有酒窩,長髮妹妹穎欣較高䠷纖瘦。她們笑說小時候大家只是一年見一次的疏堂親戚,書中描述:「大人們都會例牌叫我哋度高,睇吓邊個長大得快啲。不過去到後期,由於姊姊嘅身高已好幾年停滯不前,大家都唔忍心再推姊姊出去獻醜。」 直至中三暑假,姊姊鼓起勇氣約妹妹到旺角行街影貼紙相,慢慢變得稔熟。姊姊說:「真的變熟是大家一齊考DSE,做戰友。我們約好每晚八點,抽一條oral題目在電話練習,每晚都有練。」大家都要考會計,就各自在同一本沉甸甸的筆記上寫上勵志句子,「例如你現在流的口水,就是將來的淚水。因為你溫書時瞓着咗,流口水,將來就會哭了,因為不用功。還有今天不走,明天就要跑」。此時,她們又笑到標眼水。 緣分讓她們齊齊考上城市大學,姊姊讀中文系,妹妹讀市場營銷,繼而一起入Ocamp、上莊、去旅行、做運動。而她們畫插畫的契機是前年暑假,兩姊妹終於扚起心肝租羽毛球場打波減肥…… 第一個鐘,職員安排我哋喺十二號場度打,打咗唔夠半粒鐘,姊姊已經出晒汗。

20190724-陳詠燊:【辦公室政治學】當你信靠了魔鬼,就是滅亡的開始

陳詠燊:【辦公室政治學】當你信靠了魔鬼,就是滅亡的開始 2019年07月24日 世界上有很多很吸引的交易:對方表現得盛意拳拳,更擔保交易一展開,就可以前所未有地幫你解決面前的問題,或者一下子就為你帶來極高的回報,而你在賬面上的付出看來十分便宜,根本沒有可能不做。而唯一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是——這個交易有點踩界,有點不道德,甚至萬一穿煲會讓你身敗名裂,但回報實在太吸引,於是最後你決定——做。 這種交易,名為「魔鬼交易」。表面上很吸引,功效大,代價小,然而世界哪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順水人情的背後,其實有個無底的深淵等着你。公司遇上工會示威,工會發起按章工作兼靜坐,有很多人參加,高層冇面之餘又不知可以怎收科,他們想拉攏中間派員工支持,但又不知可怎麼辦。有人提議找一班不要面的爛仔進來公司加入工會,之後搞出亂局,讓中間派覺得總之工運好討厭,從而令工會及參與者失去支持,使工運失敗收場。然而與爛仔扯上關係會令高層形象破產,不過中間人告訴他們,這班爛仔只求財,用完,給了錢,就可以乾手淨腳地趕他們走。 終於,魔鬼交易達成,爛仔們成功將工運變成亂局,然而肯做dirty work的爛仔本質都只是爛仔,於是所製造出來的亂局比預計中亂了十倍,不單止為公司帶來破壞,而更嚴重是他們的豬隊友連連出醜,讓很多人包括中間派都看出他們與公司高層有關,高層就此進入更嚴重的局面:認了?沒可能;否認?打死都冇人信。同時,原來這班爛仔易請難送,當中的每一位都隨時有能力「爆大鑊」,連負責的阿頭都未必有能力令每一位都管理得貼貼服服,萬一隨便一個向外面爆響口,就一切都返不了轉頭。於是管理層變成了人人都有痛腳在他們手,這班人無論大小都有資格向那班高層無止境地索取利益,又或者用這些痛腳向外頭有興趣知道的人換來更大利益。 而且,交易從來都不會只得一次,你要求得對方「幫」你,反過來他們要你「幫」時,你就不可以拒絕。於是他們合理的,不合理的,合法的,不合法的,你都一定要回應,就算不想幫,都至少要搭路成全對方,否則你就會欠了這班爛仔的人情,而同時爛仔們的下一單dirty work的目標,就是你。交易,就是等價交換,魔鬼交易之所以吸引,是它能讓你以為嚐到了不用對等的甜頭;而魔鬼交易之所以謂之「魔鬼」,是它能讓你最後才知道:甜頭的背後,其實是更不合邏輯的苦頭。 當然,這一篇想講的不是一間公司,你應該懂的。

20190724-BBC:中國新國防白皮書嚴詞警告港台:「不惜代價」挫敗台獨

BBC:中國新國防白皮書嚴詞警告港台:「不惜代價」挫敗台獨 22:25 24/7/2019 今年6月30日,解放軍駐港部隊在香港昂船洲基地進行軍事演練。 7月24日上午,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回應香港近日形勢,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的第三章第十四條有明確規定。 這一法條規定,香港特區政府可以向中央政府請求香港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 有香港媒體將其解讀為,「北京稱,中國軍隊可按香港政府請求,部署用於控制抗議活動。」 同時,中國發佈《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這是習近平上台以來的首部綜合型國防白皮書,闡述了中國的周邊安全形勢、國防預算、軍隊改革等議題。首次提出「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 香港與駐軍法 圍繞《逃犯條例》的爭議,香港連日來發生多起示威抗議活動。上周日(21日),香港民間人權陣線再度發起反修例遊行,遊行結束後數百名示威者到西環中聯辦附近,向中聯辦牌匾扔雞蛋,塗污掛在中聯辦門口的中國國徽。 24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回答記者對香港形勢的提問,稱近段時間以來密切關注香港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在21日發生了示威遊行及暴力事件,以及激進分子衝擊中聯辦的事件。對此,港澳辦已經做出了回應,部分激進示威者的行為挑戰中央政府權威,觸碰「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是絶對不能容忍的,「東方之珠」不容玷污。 示威者向中聯辦大樓扔雞蛋 對於解放軍是否會介入的問題,吳謙表示,「在駐軍法的第三章第十四條有明確規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的第三章第十四條內容如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在必要時可以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香港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請求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後,香港駐軍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派出部隊執行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的任務,任務完成後即返回駐地。 香港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時,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安排下,由香港駐軍最高指揮官或者其授權的軍官實施指揮。 香港駐軍人員在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時,行使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規定的權力。 「新時代的白皮書」 中國政府在1998年發佈了第一部國防白皮書。此後每兩年發佈一次國防白皮書,直至2011年,期間

20190724-美國之音:李鵬之死,死得其時

美國之音:李鵬之死,死得其時 2019年7月24日 方冰 中國前總理李鵬去世,中國官方訃告肯定李鵬在1989年天安門鎮壓中“旗幟鮮明”,並再次將30年前的這場民主運動稱為“反革命暴亂”。 中共黨史專家高文謙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有句古話叫“千夫所指,無疾而終”,中國前總理李鵬生前沒有因六四鎮壓被送上審判台,算他善終;但李鵬之死,死得其時,它對香港的抗議民眾提出警示,中共暴力鎮壓的底線沒有變。他的死也將放大三峽大壩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高文謙對美國之音說,“第一,他死在香港送中運動正處與關鍵的十字路口之時。這個六四鎮壓的效應直接影響著中共從鄧小平以降:江澤民、胡錦濤,到現在的習近平。這是一種國家的治理模式,即暴力鎮壓。現在李鵬之死之所以又重提反革命暴亂,就是仍然堅持這種思維,或者說政治底線。對香港來說有一個威懾效應。 最近有關三峽大壩引發的問題引起民眾關注,中國中部地區罕見的水災和李鵬家族成員在電力等不同領域的顯赫地位。高文謙說, “李鵬除了六四鎮壓,另一筆賬就是三峽大壩。他死得其時,就是又會將這個問題進一步放大,來追究李鵬的責任。” 紐約大學法學院資深教授孔傑榮對美國之音說,雖然李鵬在上世紀80年代為發展中國核電專案發揮過積極作用,但李鵬作為當時中國政府的負責人在六四天安門鎮壓中扮演了屠夫角色。 “他站在鄧小平一邊,跟那些認為嚴厲軍事鎮壓是應對1989年學生和勞工運動抗議的最佳方式站在一起。這是一個悲劇性錯誤,它導致屠殺了那麼多想要改善中國政治制度的人。這些人不是反革命分子。但他們今天卻再次遭到這種指責,他們是被屠殺的,這場屠殺給予中國從此不能復原的聲譽,而現在卻似乎要在此基礎上發展。” 孔傑榮說,李鵬將以一種極具爭議的方式載入歷史,”這取決於誰寫歷史”。他說,”可悲的是,現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復活了反革命標籤,以此努力證明不合理的政策是合理的”。孔傑榮說,”這是嚴酷和殘忍的,導致了不幸的死亡和對求生者可怕的未來。” 2000年8月李鵬在紐約參加聯合國世界各國議會聯盟會議時,一些天安門受害者在紐約聯邦法院對李鵬提出民事訴訟,指控他在1989年參預殺人、非法拘留、酷刑和其他暴力行為,並要求得到賠償。當年組織這次訴訟的中國人權將訴狀送到了美國國務院派遣保衛李鵬的保鏢手裡,中國人權前主席劉青表示,雖然未能將這一訴訟進行下去,但這一舉

20190724-區家麟:香港與孟加拉、黎巴嫩及伊朗的距離

區家麟:香港與孟加拉、黎巴嫩及伊朗的距離 2019/7/24 - 9:33 2019.7.21 元朗 這陣子,我待在遙遠地方,有機會向來自美國、英國、墨西哥、黎巴嫩、阿根庭、肯雅、印度、伊朗的過百學者與學生,談香港現況。 香港終於有今日。 這個國際交流場合,有一位來自孟加拉的異見分子演講嘉賓,他談孟加拉的社會運動、談警察暴行。他說,如果孟加拉的運動如香港一樣,有兩百萬人上街,政府早已倒台。我和他交流孟加拉與香港的警察心態與動員經驗,在旁一位美國學者搭嗲:嘩,我覺得孟加拉同香港好相似,你們要多多交流! 嗯,香港已經與孟加拉齊名。 專題講座,談完香港,一眾外國勢力國際友人看過了示威片、警察暴力片、白衣人屍殺列車片,一位同學舉手,她來自黎巴嫩,她說:我想鼓勵香港人,不要放棄,事情總會好起來的,我們的國家,內戰了十多年,最後都捱過了…… 說着說着,她想哭,我也想哭。黎巴嫩,是黎巴嫩……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曾經有「中東小巴黎」美譽,1975年陷入長達15年的內戰,其後一直動蕩不安,近十年才稍為安定。 嗯,黎巴嫩人來安慰我們了。 散場時,另一位學生上前,她含着淚說:「多謝你的演講,我想起我的家鄉……」一大滴淚水已掉下。 「你家鄉在哪裡?」 「伊朗。但我家在美國,我父母流亡美國。」 「我不久前去過伊朗。」她睜大眼看着我,淚水繼續滾動,她說:「我從來沒有回過去……」我說,旅途中感受到伊朗人好客友善,波斯文化豐富典雅……只是一切被神權政府的暴行掩蓋了,全世界都誤解了伊朗人。 憂傷的眼神,盡在不言中,我們擁抱道別,我心裏想:伊朗,是伊朗。 伊朗什麼事?半世紀前,曾經是中東的富裕國家,開放、西化、人民教育程度高。四十年前一場革命,推翻了腐敗的巴列維王朝,卻換來更兇殘專制的神權政治。 黎巴嫩、伊朗,都是典型故事,告訴世人,變幻原是永恆,繁華夢可以一朝散,美好旅程隨時告終。 然後,一位美國學者走過來,他曾經做過記者,駐香港多年;他說話時,總是低着頭,微笑着好像很懷緬從前在香港的日子。 他說:「香港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很多不安與災劫都一一捱過,安然無恙,香港人總有辦法解決,我很放心。」 我終於有今日。 是年六月,躁動的街頭上碰到你、你、你,有人本來在加拿大探親,有人在倫敦留學,有人在日本旅行,但個個心不在

20190724-陳景祥:等待黎明

陳景祥:等待黎明 2019年7月24日 本周準備主要寫獨立調查委員會,但周日民陣遊行後發生圍攻中聯辦,稍後更有「白衣人」在元朗四出襲擊,看得人觸目驚心,不得不講。群組之間最多的慨嘆是「香港為何變成咁」;最想知的答案則是「香港下一步會點?」 周日兩宗暴力事件都足以扭轉香港命運。圍攻中央駐港機構會有什麼後果,大家心裏有數!元朗「白衣人」四出向市民施襲,無法無天,令人覺得政府已無力維持社會秩序,市民連基本安全都不保。香港霎時間倒退如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城市! 白衣人瘋狂施襲目的何在?上周六晚網上已有不少帖文,有人聲言「動物來元朗,一定會搵人招呼佢哋」。言下之意是要守衛鄉村,不讓黑衣人進入「搞事」。然而周日晚發生的是白衣人在車站、商場內見人就打,不分男女老幼,並非「護村」而是主動出擊。市民在商場走上扶手梯躲避仍被追打,白衣人甚至追襲至西鐵列車車廂。 此情此景令我想起電影《等待黎明》。一部1980年代的作品,主角周潤發、葉童和萬梓良3人在日軍侵佔香港下苟活求存。其中一段是講香港淪陷後日軍還未入城,地方黑惡勢力橫行,無法無天。當時人們的最大期望就是日軍早點入城,恢復秩序。草民百姓的無奈和悲哀一幕,令我留下很深印象。 近期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嚴厲譴責暴力」。暴力可怕,但「以暴易暴」更可怕,因為「施暴」和「易暴」者都選擇放棄文明法治,任由人性中最黑暗的仇恨去主宰解決紛爭。 更令人不安的,是以暴易暴的瘋狂行為竟然能在光天化日下發生,而政府和警察卻撒手不管!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政府的公權力和警方的執法能力,是否還可以保障一般市民基本人身安全?商戶是否還可安全地如常經營? 6月開始連場大遊行後,政府進退失據,管治能力受各方質疑,現在連基本秩序和社會治安都好像到了瓦解邊緣。可以說,香港大部分人心裏都有一種強烈不安感。很多人都會問:香港現在到底誰在掌舵?政府還是否可以撐得下去?現在管治班子到底還有多大管治意志?政府還有沒有足夠政治能量推動各項社會政策和經濟發展?香港現在處境正是風雨飄搖,如果不能及早重返正軌,我們日常生活、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會受影響。 黎明未到  民間自救 《等待黎明》中葉童有句對白最令人回味:「香港要塌了,但我的生命才剛剛開始。」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的,但光明就在前面。一個城市假如塌了,「重建」之後也許會更堅強。黎明尚未到來,港人能夠做

20190724-劉進圖:廉署應調查元朗指揮官

劉進圖:廉署應調查元朗指揮官 2019/7/24 根據有線電視新聞報道,區議員黃偉賢於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前一天,已收到消息並致電元朗區警民關係組通報,7月21日區議員麥業成也收到消息並通報警方,兩位區議員均獲警方告知已有部署,「已安排人手應付」,但結果卻是警員集體消失,令數十名無辜市民受襲送院。根據終審法院在冼錦華案裁決,警務人員收了甜頭而不阻止罪案發生,已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兩位區議員若向廉署舉報,廉署依法須調查元朗警區指揮官及反黑組主管,是否收了黑幫甜頭,或基於其他不當理由失職瀆職,若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便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樣才能確保警員不會與黑社會勾結,維護香港法治。 終審法院於2002及2005年分別就政府產業處前總產業經理岑國社案及前高級警司冼錦華案,為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下定義,即(1)在執行公職過程中或與其公職有關;(2)是故意及蓄意地;(3)是有預謀;(4)是無合理藉口作出須負刑責的不當行為;(5)而其行為偏離公職職責範圍或宗旨,及(6)屬嚴重而非微不足道。 根據終審法院下的定義,公職人員蓄意不作為或故意作不當行為,偏離公職要求,就算沒有收受利益,只要沒有合理藉口,性質嚴重,就可能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 警隊管理層對7.21元朗襲擊遲遲未到場的解釋,是當晚收到報案後,兩名巡邏警員到場,發現持棍棒白衣男子數目眾多,需要召喚佩戴裝備的警察到場增援,所以有接近一個小時的執法真空。 兩位元朗區議員的證詞,以及他們手機上與警隊的通訊記錄,清楚顯示警隊並非案發後接到舉報才知情,早於一天前已得到消息,案發當天中午及黃昏再次收到消息,只要分區反黑組探員稍加打聽,就會知道有過百名地區村民和黑社會分子在黃昏時持械集結,預備入夜後行動,沒有可能不及時調派人手應付。就算精銳部隊被調往港島執勤,也可以在新界北總區調派軍裝及便衣探員,到場阻止罪案發生。即使現場警員數目不及白衣人,也可以拔槍自衛,毋須集體消失,縱容兇徒犯案。元朗警區沒有這樣做,導致大批平民受傷送院,是嚴重的失職瀆職。 如今,大量表面證據指向元朗警區刻意不作為,配合黑幫施暴,警隊聲譽蒙羞,市民對警隊信任跌至谷底,警隊若不徹查失職成因及追究責任,市民就會認為警隊高層包庇,甚至懷疑警隊高層故意指使,利用黑社會來對付示威者,「警黑勾結」的污名就無法洗脫。 元朗事件可以由大法

20140724-練乙錚:論「支那人」

練乙錚:論「支那人」 2014年7月24日 信報 近有某北官因本地獨派人士繼「蝗蟲」之後以「支那人」稱呼大陸人而大感不悅,是很可以理解的。「支那」一詞,視其用法、場合,可以是尊稱,可以是中性的,也可以表達言者對受者的一種輕藐,而後者更包含了中日之間百年恩怨糾結,非常複雜,當中既有彼方惡意,也有己方自卑,更有雙方的誤解及以訛傳訛。本文主要介紹一些有關「支那」一詞比較少人留意的資料,讓大家更了解這個詞的歷史和涵義。 1998年,大陸四大入口網站之一的「新浪」成立,http://xn--sina-uw4gh1w86rphbw38ah0wv7rsmo.com/,馬上引起在日本的大陸移民和留學生抗議,因為sina是「支那」一詞的日語羅馬字(Romaji)兩種主要寫法其中的一種;他們深怕,網站一旦流行,勢必在日本勾起不必要的聯想,加深一些日本人對他們的歧視。 日語羅馬字的兩種主要寫法,一為「平文式」,又稱「黑本式」、「赫本式」,是19世紀美國旅日日學家James Curtis Hepburn創製的,把日語中的し音記作shi。這位學者在日本很有名,是老牌基督教私立大學明治學院大學的創辦人,因為曾經用「美國平文」作筆名,所以他創製的日語羅馬字寫法在中文裏通常叫「平文式」,但在日文裏則一般用片假名音譯Hepburn,寫作「ヘボン式」。若用這種寫法,「支那」便是 shina,跟新浪的sina沒有關係。 「新浪」含歧視隱義 不過,在另外的一種羅馬字寫法裏,し音記作si ,「支那」的羅馬字就寫作sina。這就很「大鍋」,因為,這一套日語羅馬字寫法的名稱是「訓令式羅馬字」(亦稱「文部省系統」),乃中國人不共戴天的大 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於侵華年代的1937年於「內閣訓令第3號」裏公布的。二次大戰後,日本受美國軍統,一度廢止了這套羅馬字,美國人創製的「平文式」再次興起;但到了1954年,日本政府在該年「內閣告示第1號」裏,又重新把「訓令式羅馬字」定為國家標準,延續至今。1989年,國際標準化組織亦採用了 「訓令式羅馬字」作為標準(ISO3602)。這一來,的確麻煩了,新浪的sina,竟然是飽含歧視隱義的「支那」一詞的軍國主義味道版【註一】! 大家知道,「支那」之指中國,最初出現在印度梵文佛教經典,隋唐之際流入中國,其後又於唐朝晚期、日本的「平安時代」(公元794至1

20120724-蘋果:為我奮鬥一生,怎忍殺來吃

蘋果:為我奮鬥一生,怎忍殺來吃 2012年7月24日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20723/34386861 Q:你養了26年的牛牛被送到老牛之家2年了,還會想念牠嗎? A:我記得牛牛是2年前的7月初1送進去,第一次去看牠,牠被我牽著,一直想找路回家。第二次去,牛牛靠在我身上磨蹭跟我撒嬌,我看了心酸、不捨。總是有感情的人,叫我不要想,哪有可能。人講「畜牲卡ㄎㄧㄠ人」,我養這隻牛牛比人還聰明、重感情。牠對我是有情,讓我一家大小溫飽,讓我跟我太太一輩子生活過得去,我當然非常感激牠。 我過去算窮,民國25年出世,囝仔時代讀3年日本書、3年中文書,台灣光復後,這片土地什麼都嘸,連吃都成問題。我家沒田,老父在農場做工,幫人種韭菜,我8、9歲開始,每天半夜2、3點就要起床幫忙挑揀韭菜,愛睏也不能睡。 怕牠熱照三餐灑水 以前農業社會,沒井沒水源,農作物要灌溉,我就要挑扁擔到河邊挑水,再用牛車載。我每天一早牽著牛出門幫人犁田,我太太負責割草,3個人力做1天賺1斗米,3餐都靠這隻大畜牲,你說感情會不會深? 我從10幾歲就開始養牛,牛的性情很溫馴,像我養的牛都放在路邊吃草,我會提醒牠,隔壁田裡的草不能吃,牠就真的不會吃。有時我牽牠去棒球場綁著吃草,傍晚時,再去牽牠,只要我說:「牛牛晚了,回家了。」牠就知道哞哞叫。 我記得少年時,還養過一隻牛,有次沒注意,牠不小心吃到別人家的草,我本來從不打牛,那次我拿起掃把尾,在牠屁股打兩下,脫口叫牠跪下,牠真的就跪下。我跟別人講,我養的牛多乖,有些人都不信。 農業社會的牛是來幫我工作,沒這隻牛,種田人就沒法度耕作。但牠們處境很可憐,做不動,就賣給人去殺,我覺得這樣不人道,你摸良心想,牠替我做那麼多,老了沒用殺來吃,換作是我們,做何感想? 就因有感情,我和太太絕對不吃牛,也沒用藤條打過牛。時常想到牠比較怕熱,太熱牠就會喘,我以前都3餐幫牠澆水,讓牠涼快一點。現在想到,多少還是會感到失落。 艱苦時代出生的人比較惜情,像今年5月我太太剛走,我也很不捨她。想到我20歲跟她結婚不到1年,就被派去金門做兵,碰上八二三,差點死在戰場,還好後來有幸再回老家跟她團圓。每想到我太太陪我艱苦走過50多年,還是覺得不太夠,多希望她能多活幾年,再多陪我走長一點。

20190714-周日話題:初探暴動法——公眾安全?還是白色恐怖?

周日話題:初探暴動法——公眾安全?還是白色恐怖? 2019年7月14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誰是和平示威者?誰是暴徒?法律上,和平示威怎樣變成「非法集結」,又變成「暴動」(註1)?專研「law and disorder」及收集抗議檔案的法律學者I. R. Wall,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法庭的傳統觀念——和平示威是必須保障的權利,但當和平示威受到挑釁而演變成暴動,就必須嚴懲——已經追不上時代發展。 當為數巨大的示威者塞滿街道,絕大部分和平,少數人躁動,警方以「Kettling」的方法——有如用水煲盛載住水不使四溢,只留一個有警察錄下身分才放行的出口——控制人群,那麼如何分辨誰是羊誰是狼?還是即使本來是羊,但沒有即時與狼「割席」,也合該一股腦當是狼的一伙,失去法律的保障(註2)? 近幾年來,特區政府頻頻「亮劍」,以暴動法對待示威者,令我們急須注意這些問題。 香港現行的「暴動」罪,由六七暴動後通過的《公安條例》制度,除了第18條在1970年稍作修改之外,一直沒有改變,沿用至今。第18(1)條訂立何謂「非法集結」;第19(1)條訂立「非法集結」中有人「破壞社會安寧」,該集結即成「暴動」。第18(3)條及19(2)條分別訂明,任何「參與」非法集結的人,即犯非法集結罪,最高刑罰入獄5年;任何「參與」暴動的人,即犯暴動罪,最高刑罰入獄10年。 有關條文抄錄如下: 「18. 非法集結 (1)凡有3人或多於3人集結在一起,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或作出帶有威嚇性、侮辱性或挑撥性的行為,意圖導致或相當可能導致任何人合理地害怕如此集結的人會破壞社會安寧,或害怕他們會藉以上的行為激使其他人破壞社會安寧,他們即屬非法集結。」 「19. 暴動 (1)如任何參與憑藉第18(1)條被定為非法集結的集結的人破壞社會安寧,該集結即屬暴動,而集結的人即屬集結暴動。」 第18(1)條的定義極其複雜,充滿「破壞社會安寧」等陌生概念,令人難以明白什麼是成立控罪必須證明的犯罪元素;以非法集結為基礎的暴動罪,究竟須證明什麼犯罪元素,由什麼行為、什麼意圖構成,同樣含糊不清,只是隱隱然覺得十分廣泛。至於「參與」,法例並無解釋。是否所有在場的人都屬「參與」,需看每條罪的犯罪元素。犯罪元素既然廣泛含糊,誰是參與者也就令人憂慮了無限制了。 公安例先天不足 不符人權發展 故此,法

20190723-陶傑:無法再回頭

陶傑:無法再回頭 2019年7月23日 香港林鄭月娥特區政府悍然實行「特黑共治」,驅使黑社會用暴力在元朗向市民暴打,警方配合,袖手旁觀,被香港瑞典商會會長,批評港警為「絕對的恥辱」。終於形成「黑警雙胞胎」,鐵證難賴。 香港這個所謂國際都市僅餘的一點點形象,終於被林鄭一如所願,一手摧毁。 林鄭代表的「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後殖民民族主義論說,為欽點她的主人習近平蒙羞。 因為西方政府和傳媒,對於民間抗爭的社會科學,見識猶深。 譬如 1990 年後,共產東歐帝國在歐洲出現裂痕,人民懂得駕著廉價汽車駛出邊境,多方相繼起義。當時羅馬尼亞也出現學生平民的街頭示威,頑固的極權堡壘伊利埃斯庫,策動基層沒有教育水準的礦工,為數近萬,臨時徴為民兵,手持長木棍,對和平示威者見人就打。 這隊礦工屬於喪心病狂的幫兇。 林鄭月娥玩弄兩手,一邊假意向香港市民道歉,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不理會香港退休高官和主流民意的要求。 即使民間組織示威都有時間表,危機管理,應該以常識就可以對付。但特區政府 22 年的先天缺陷一覽無遺:普選遲遲不准起步,政府缺乏民意認受性。偏偏現在這個特首,又不是一個小型李光耀。但特區這個所謂國際城市,在美中冷戰緊要的關頭,需要像韋小寶一樣,為中國未來討吃四方飯的需求愈來愈迫切。 這一切都不再是林鄭本人的性格局限和能力問題,而是 22 年來香港這種氣候時勢,將林鄭月娥這種人捧調上來,成為必然會爆發的大炸彈。 正如英文裡的諺語,借用當年凱撒大帝出征的典故,大兵渡過了魯比干河(Crossed the Rubicon),無法再回頭。 由今天開始,即使林鄭明確肯說「撤回」,由於添加了勾結黑社會的暴力血債,這兩個字現在出口也無補於事。 甚至即使現在肯成立所謂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 6 月 12 日那天的衝突,又如何調查得了元朗事變之中警方束手旁觀的陰謀?到底是誰下縱容黑社會的命令?警方高層有沒有與黑幫頭目交往?這一切,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到今日又能調查得幾多? 1990 年,時任羅馬尼亞總統伊利埃斯庫策動近萬名礦工,在街頭襲擊和平示威者。 圖片來源:Patrick Durand/Sygma via Getty Images 二百多年前法國大革命的事態發展公式:最先因為國王下令召開三級會議,但剝奪了第三等級的投票權。第三等級代表在網

20190723-譚蕙芸:元朗人的無聲吶喊

譚蕙芸:元朗人的無聲吶喊 19:41 23/7/2019 我住九龍西,經常以西鐵出入。以前坐西鐵往有線新聞上班,近年坐西鐵到元朗有機農場耕田,也有替新界西的朱凱廸做過義工。前晚西鐵元朗站出事,有同業記者受傷,自己在金鐘吃催淚彈,心裡也有點後悔,為何自己不身在元朗。 事發十二小時後,我坐西鐵入元朗,車廂內人潮明顯疏落,大家都盯着頭上掛着的電視屏幕,上面播着「白衣人在車廂打市民」的血腥畫面,乘客都裝着若無其事,氣氛有點詭異。居民都說,不敢坐西鐵,轉坐巴士。 西鐵穿過錦上路站升到地面,外面陽光普照,連綿不絕的綠油油一片樹影,平日車程到這裡,我的心情會豁然開朗,這刻卻生起無明恐懼。手機上不斷傳來訊息:「今天不要到元朗,大批刀手出來。」其實這種訊息傳了一個星期,我的記者第六感知道,只要人多,就安全。 加上前晚記者同業被襲,義憤令不少已經離職的記者都徹夜難眠。大家的記者魂都被喚醒。 車子到達元朗站,我下車,原來白色的地板仍可見污跡。元朗站面積非常大,從站頭走到站尾可能要五分鐘,怪不得有人說,坐車頭和坐尾的感覺很不同。這天站內幾乎沒人,商戶關門,或半掩鐵閘,好像隨時「打到來」。 昨天英勇市民自救,用消防喉的水射向暴徒,四部入閘機壞了,職員用透明膠封好其餘入閘機,山雨欲來。職員人手加了,在站內來回踱步。 我在站內觀察,可見有人清潔過,血跡已抹走,但只要看得仔細,還是有一點異常。西鐵大部份車站的設計,有大量大幅的透明玻璃。分隔入閘區的扶手下鑲有一個人身高的玻璃,二樓月台亦有密封玻璃屏幕阻止乘客誤闖或跌下路軌。 這些連綿不絕的透明玻璃,在所有西鐵站都有,記憶中,平日這些玻璃會有一點塵,但仍是會乾淨光潔,因為站夠大,最多只會輕倚玻璃,也不需要緊密接觸。 而昨日我看到的是,玻璃上留有大量的掌紋和手指印,有些有汗跡,有些手掌很大。我在空無一人的站內慢走,這些指紋和手掌,遍佈站內每一個角落,恍惚告訴我昨天的襲擊如何瘋狂,走避的人如何驚恐。套用一句香港話:「這些手掌印,有聲的。」 我立時想起新聞片段裡,狂徒如何拉起鐵閘衝入站內,拿着棍和棒,跳入收費區內追打乘客,客人互相扶持走避,手掌從下樓的扶手一直延綿至月台玻璃,我看到市民如何嘗試退到車廂內仍被狂掌追打。打人者的手汗揮發着暴捩,救人者的腎上腺素急升,抓着玻璃抵抗,倒下的人扶着玻璃喘息的緊張呼吸。

20190722-劉細良:管治靠流氓,維穩靠村姑

劉細良:管治靠流氓,維穩靠村姑 2019年07月22日 看看那聲稱31萬人出席的添馬維穩集會,由兩個早已成為笑柄的過氣藝人主持:陳百祥及肥媽,台下是眾鄉音未改的新移民、大陸政治外勞,人人拉條大banner:XYZ同鄉會、聯誼會,現場派錢收錢,每次都被媒體踢爆,但每次又行禮如儀。示威不成反示弱。如果主管香港的政治局常委韓正,想認真檢討過去十年管治問題,首先要處理的就是中共本身這套政治維穩系統。 中聯辦膨脹令中央形象低落 一個政權失去了主流中產階級支持,請問如何有效管治?大家睜開眼睛望清楚,「守護香港」集會的組合,就是今天特區政府的支持者基礎,大家只要對比一下,反送中陣營是社工、教師、律師、大學生,就知道林鄭政府已經陷入不可管治。由幾年前反佔中開始,中共就效法泛民的玩法,搭建自己的群眾政治平台及組織,找來一班學者如雷鼎鳴、傳媒人周融學人搞群眾政治,但無論台前演猴子戲的是誰,實際在背後的始終都是中聯辦,再加上廣東省公安、統戰、僑務等系統,這幫人根本對香港政治一無所知,以為只要鬥人頭,搭個台搵班人似模似樣嗌嗌口號讀讀宣言,然後上報中央,表示已成功發動香港人支持中央、支持政府,跟手維穩費就源源不絕落袋,至於政治效果如何?自然是蒙混過關。今次民意海嘯,客觀上證明自2003年發展出來的紅色群眾運動系統徹底失敗。當然,他們會誇大對手實力,誣陷反送中陣營背後有中情局訓練指揮、組織策劃,資金物資源源不絕。以這種託辭去逃避責任十分愚昧,難道他們假設北京中央的國安、情治系統不會來香港觀察、收風、滲透? 港英年代的政治及群眾工作,比中共成熟而高明,他們不會建立一個直接管轄、龐大的親英維穩群眾系統,只會在關節眼上延攬支持者,建立利益共同體,這叫做「間接管治」。因為利益共同體才可以在本土建立真正的群眾支持。自由黨前身的啟聯成員,如夏佳理、周梁、劉健儀、何承天、鄭慕智各人均有自己界別內的地位及影響力,他們不會事事聽命於霍德,英方也不要他們每天高叫效忠女王,只要在重大法案審議時「埋位」,政府大政策出台時護航。這種非上下級從屬關係,令中產市民不會標籤他們是港英奴才走狗,反之會視為社會精英。香港問題源於一個龐大的「在地」黨國機器中聯辦,他們人數眾多,在地區盤根錯節,已經成為特區酋長土皇帝,他們有更大誘因去建立自己山頭,契仔契女式政治集團,滲透控制媒體。這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局面,有頭

20190722-銀姑:不要忽略長者情緒

銀姑:不要忽略長者情緒 23:26 22/7/2019 這兩個月社會上發生的新聞,事情一件比一件令人髮指,畫面一幕比一幕血腥恐佈,無論你持甚麼立場,都會被這些社會事件觸動著情緒。這些令人不安的畫面及新聞訊息,也影響著社會上無力發聲的一群,尤其是身邊體弱或患上認知障礙的長者,請大家不要忽略他們的情緒。 很多長者未必有能力明白事情始末,亦未必能清楚表達自己感受。面對著不斷重覆的電視畫面,長者只會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負面情緒,莫名的惶恐和不安會揮之不去,更甚可能出現情緒行為反應。記得6月12日那天,中心有長者看了新聞報導後,不單血壓爆錶,晚上也失眠。亦有在院舍的長者變得時空混亂,誤以為「日本仔打到來」,不斷大叫救命。 大家無論作為在長者機構的受薪照顧者,或是家中的家屬照顧者也好,除了要留意自己的情緒外,亦要關注身邊體弱長者的反應。如可能的話把電視轉台,減少不斷重覆播放新聞片段,改播輕鬆的音樂、短片或資訊節目。如果長者一定要外出的話,可盡量建議改留在家中做別的事:打麻將、下棋、想當年、話舊事、煮飯仔或做運動,甚至可以到YouTube等網上平台一同觀賞有趣的節目。若長者仍不顧安全地堅持要外出,可試找長者最愛錫的家人加以勸告。 目睹一幕又一幕令人心痛又氣憤的新聞,出現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事。在這個社會氣氛下,照顧者記得要先處理自己情緒,再好好照顧身邊的體弱長者。天佑香港,願大家平安,事情能早日平息。 銀姑

20190721-未來城市:德國銀髮,優雅老去,在於「我值得」

未來城市:德國銀髮,優雅老去,在於「我值得」 2019年7月21日 圖5之1 - 德國81歲婆婆Jutta Montag (陳伊敏攝) 【明報專訊】上周三,銀髮遊行撐年輕人,這種慈祥的力量教人內心柔軟。長者的力量不止於此。 香港傳媒人陳伊敏走訪高齡化國家德國,發現長者愛做義工、傳承知識,對社會貢獻良多,一個負責長者事務的漢堡官員說:「老人多,社會更有耐性,暴力和犯罪會減少,導致監獄需求減少。」 而受訪的德國老人更處處展現出精彩老去的無限可能。當長者政策遲遲未動身,何不先從公民社會出發,改變自身? 香港銀髮的潛力要爆啦! 德港未來長者比例 每3個有一個 2017年,德國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約1770萬人,佔總人口比例21.4%,即每5個人就有一個。而到了2060年,政府推算每3個人就會有一位老友記。德國長者比例是歐洲第三高,緊接在意大利和希臘之後。至於香港,據政府統計處推算,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會由2016年的116萬人,佔總人口比例16.6%,增至2036年的237萬,即每3個人就有一個長者。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在2017年更指出,10年後香港將面對「高齡海嘯」挑戰。 不過,陳伊敏在書中強調,在德國,長者從來不被視為負資產,而是寶藏。據2014年調查,德國60至74歲人口做義工比例逾四成,其服務時間更長更持續,65歲長者有一半人每月做義工8小時,每4人就有一個超過24小時。長者貢獻社會途徑多,有太空科技工程師到學校教小朋友造木飛機、逾萬名退休專業人士到外地傳授知識和經驗、平凡祖母為外地學生提供勞動換宿的居所…… 而她在德國的採訪亦得到長者的全力幫忙,例如走訪西部小鎮Arnsberg時,有3個婆婆幫忙充當翻譯,而婆婆的專業精神令她動容,「有次上午戶外採訪時,當天天氣好熱,太陽好猛,70多歲的義工翻譯陪我在烈日當空下站着,突然她心臟不適需要立即去看醫生。怎料下午採訪她竟然又出現了!她說見自己已經無礙,想完成她的承諾,她說今天是輪到她做翻譯。我那刻真的好感動,她們真的一諾千金。」 清潔工的老去哲學 陳伊敏2015和17年先後獲德國Robert Bosch Stiftung「中德媒體使者」獎學金和「華德無界行者」創作獎學金,深入探討長者問題。她總共走訪了19個城市,作逾200個訪問,發出逾百封訪問邀請,竟無一人拒絕受訪,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