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2的文章

20221230-月巴氏:感謝人生無常這回事

月巴氏:感謝人生無常這回事 20221230 重要事要先講:《給十九歲的我》絕對是一齣好電影。 1.但其實一開始我嘗試避免去看。原因,可能好無聊,對我來說卻是一個相當真實的原因:早在看Trailer時,聽到用上了《Those Were The Days》這首歌,這首歌,是我每逢聽到必定感慨的歌,感慨甚麼?感慨時間的流逝。如果時間是一條沒止盡的河,我們都在這條河漂流,回不了頭。 2.人在時間的不斷流逝裡,不是死固固,而是會成長,變老,過程中,注定無常——我們以為能夠控制甚麼,以為能夠為個人未來而籌備甚麼,結果,原來有太多事我們都控制不來,而又不知不覺,活到一定年歲,就像《Those Were The Days》所唱,沒有變得聰明。 3.如果記憶沒有呃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是Form 1,跟《給十九歲的我》那六位同學被開始記錄的年歲大致相同,但不知幸或不幸,沒有金像導演拍下我的成長。 4.我唸的中學,在沙田的確有一點歷史,但當然,及不上建於1900年的英華女校。因為舊校舍重建,校長找來校友張婉婷,記錄一群在千禧年出生的學生,而記錄的起始點,2011年。 5.或許某些高瞻遠矚KOL能夠(在事過境遷後)詳細說明香港的未來,但張婉婷肯定不會知道,那六名學生亦不會知道,以後未來?對她們都是個徹徹底底的謎,想知,就惟有一直活下去。 6.她們在最初,有天真的,有自命叛逆的,有一早立定志向的,有似乎預視了自己注定飄零的;唯一共通點,她們都是真正年輕的人,曾經真真正正年輕過的人,因為太年輕,所累積的過去不多,沒有太多資本撫今追昔,而只管把心思目光,放在那廣闊的未來——「未來」,原來不只是一個純粹涉及時間的詞語,還附帶空間,有空間讓她們向著夢寐的地方和領域努力前行。 7.事實上她們都努力,即使努力的程度和方式不同,但都有努力,然而努力不代表必然得到你努力想得到的,像「香港小姐」,她不會預計到自己要離開英華離開香港,前往美國,亦自然預料不到當她符合參選香港小姐的年齡資格時,已經沒有太多人會去Care誰是香港小姐。 8.這就是無常。無常是,塵世間人和事的偶然聚合,這種偶然由不得你去操控,而偶然的結果,可以微小,也可以強大,大到改變一個地方。 9.這也是《給十九歲的我》碰上的偶然,如實經歷到的無常——張婉婷這個拍攝Project,由當初一個可能只為記下母校校舍重建期間六個女生的成長,偶然地,變為

20221226-王臻明:南韓新總統尹錫悅上台後,如何擘劃海軍的改革藍圖?

王臻明:南韓新總統尹錫悅上台後,如何擘劃海軍的改革藍圖? 20221226 南韓新總統尹錫悅上台後,改變不少前任總統文在寅的政策,在國防方面也有所變化。圖為尹錫悅今年10月出席南韓「國軍日」紀念儀式。 圖/歐新社 南韓新總統尹錫悅上台後,改變不少前任總統文在寅的政策,在國防方面也有所變化。如在新年度的國防預算中,並未編列繼續發展航空母艦的預算,同時也傳出新政府對於採購F-35B垂直起降戰機的態度,已轉趨保守。 文在寅執政後期,為了不刺激北韓而低調不提的「三軸體系」(Three-axis system),則又浮上檯面。尹錫悅決定在這個體系下,於2024年設立新的戰略司令部,以強化整體防禦能力,並統籌對北韓的反擊。在這樣的政策轉變下,南韓海軍也提出了全新的改革計畫,以因應未來的挑戰。 無疾而終的航母計畫 南韓海軍原本要發展的「CVX」航空母艦,之前還停留在概念階段,但從之前展出的模型來看,有類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Queen Elizabeth class)航空母艦的雙艦島設計,也一樣採用滑跳甲板起飛,並選擇F-35B為艦載機,排水量約在四萬噸左右。 南韓海軍過去噸位最大的是獨島級(Dokdo class)兩棲突擊艦,約為一萬四千噸,由於中國與日本兩個鄰國相繼發展航空母艦,讓南韓決定要急起直追,曾傳出以獨島級為基礎,興建噸位大一點的兩棲突擊艦,來做為輕型航空母艦。不過後來南韓決定直接發展航空母艦,卻沒想到這個野心勃勃的計畫,最後會胎死腹中。 取而代之的,是南韓海軍將順應時代朝流,擴大對軍用無人載具的投資,這包括無人艇(USV)、無人潛艇(UUV)與無人機(UAV)。預計將縮減傳統的載人艦艇,原本負責南韓東部、南部與西部海域的三個艦隊,將整併為兩個。相反的軍用無人載具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增加到2025年中期的9%,並持續成長到2035年中期的28%、2040年代45%。 可以這麼說,在二十年後,南韓海軍將有接近一半的作戰艦艇或軍機無人化。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南韓政府已結合各家廠商,積極投入軍用無人載具的研發中。 圖為南韓「CVX」航空母艦提案模型。 圖/維基共享 海軍海上幽靈——與無人載具聯合作戰 無人機已是大勢所趨,各種報導與介紹極多,不再贅述。南韓目前正在發展的無人艇,包括LIG Nex1公司的海劍(Sea Sword)系列與韓華(Hanwha)系統先後研發的數款多

20221228-曾國平:回顧目光宜寬廣,前瞻視野宜狹窄

曾國平:回顧目光宜寬廣,前瞻視野宜狹窄 2022年12月28日 信報 近來在社交網絡常看到《時代雜誌》的廣告,標題是回顧 2022 年 100 本必讀書。心想這份雜誌的讀者也真好學,短短一年就有 100 本書必讀,要趕在明年必讀書到來前讀完,每三日就要消化一本,其中包括不少厚如磚頭的長篇著作。如非失業整天賦閒在家,實在難以把「必讀」的書看完,其他「可以一讀」的就更不用說了。 那篇文章,明顯是出版商鼎力支持的鱔稿,這間推薦幾本,那間又推薦幾本,名單自然長得滑稽。無論是 100 本還是 10 本,這類年尾回顧文章,從來都是點擊量保證。就如說明書由第一步開始教我們如何使用產品,我們都喜歡點列式的內容幫助我們選擇:只要從第一本讀到最後一本,就成就解鎖了,知識就追上時代了。 不要被當下的噪音掩蓋 我們回顧的距離,總是剛剛好一年,不會再看遠一點,檢討 2021 年以至 2011 年曾被視為必讀的書,「回帶」點評到了今天還剩下多少價值。我們的注意力就像時間序列的一階移動平均模型,時間一過,就什麼也忘記得一乾二淨。 作品尚算經得起時間洗禮的 Nassim Taleb 說過:To be completely cured of newspapers, spend a year reading the previous week's newspapers. 新聞的噪音,比新書的噪音還要多。今年好像很「多事」,試想像你由新年第一日開始,每天讀報看新聞網頁,然後再收聽每大評論名家分析,密切關心當下的大事,全情擔憂目前的危機,繼而在社交網絡上分享最新消息,再因應時勢更換五顏六色的頭像。如是者365 日過後,所得無幾,損失甚多,除了精神持續緊張,就是反應過敏白忙一場。且以大家朝思暮想了三年之久的疫情為例。不是很久以前,我們對統計數字還是無比的執著,一日之間的升跌,震撼力不輸股市指數的上落。「清零」之聲不絕於耳,「躺平」之說受盡狠批,嚴肅兮兮,神經兮兮,誰知道在一個週末之後,這些勞師動眾和群情洶湧頓成泡影,必須認真對待的百年一遇大毒,忽然變成普通平常的流行病,曾經日日圖文並茂創新高的數字,也好像慢慢消失了。 一眾名人政要瞬間改變立場的靈活身手,固然令人嘆為觀止,但這次態度急轉彎更重要的啟示,是所謂「關心時事」未必有益,過份沈迷只會害人害己。我們回望過去的加權方法,不宜瞪大雙眼,將所有焦點放

20221202-練乙錚:白紙行動不足以對抗舉國體制鎮壓

練乙錚:白紙行動不足以對抗舉國體制鎮壓 20221202 中共二十大以來號稱的「大黨大國領袖」習近平,前幾天窘態畢露,因為他那招牌政策「動態清零」踢了鐵板,竟然點著長期壓服了的城市中國人的怒火。瞬間,偉光正形象給看穿;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國領導人的水平不過如是、吹噓世界第一的武肺政策不過如是,環時系胡錫進司馬南等的文膽拼命兜底、一眾學習粉絲團的出征小粉紅不停補粉都無用。其實中國在大問題上出狀況不意外:習是個初中程度上了皇帝位的紅衛兵,綽號包子,長於以權術治國卻識見貧乏,所以總有一次穿幫。 11月29日的《人民日報》文章開始帶風向替黨中央開脫,把導致民怨沸騰的禍首說成是那些為發武肺財而拼命出「陽」的核酸測試集團 – 據說下面出一個「陽」上面給人民幣獎金三千五百元。但是,習總打貪十年,據說所有江派團派的老虎蒼蠅都給整治了,為甚麼自己的招牌政策卻竟然敗在一批前所未見、忽然湧現的貪腐者手裡?試問這批新的武肺貪腐分子是哪一派的呢? 大家都知道,大陸開公司推品牌做生意都要過多重黨委關;負責執行動態清零的是習總2020年初帶頭成立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肥水不流別人田,驗核酸、建方艙等都是習大大壯大自己派系經濟實力的黃金搞作,而其他江、團派控制的經濟環節遇到封城封區都停擺,只有武肺貪腐企業一枝獨秀,最終受益者當然是習大大,因此他控制的中宣部下面的所有喉舌媒體對這個貪腐一直一言不發,到了出亂子全國爆大鍋,才逼不得已棄卒保帥,拿幾個方便的開刀。 另一方面,黨媒大事攻擊在執行動態清零過程中出現的「層層加碼」,其實也是轉移民眾視綫的手法,目的是把禍水引向民眾最直接痛恨的地方官員和屎蟲樣的大白;其實,封控最嚴、層層加碼最厲害的地方,正正是習總親信李強當市委書記時的上海。最終,黨中央要誰對事件負總責就很難說,可能是剛剛死了的江澤民–說他的餘黨貪腐引起民憤,也可能是當了坡腳鴨的李克強–說他在國務院辦事不力,但總不會是大權在握的習近平。 不過,大家要留意,上面說的事情,縱然會令黨中央尷尬,但共產黨並不如一般人那麼怕尷尬,故我們分析中國,要明白那些在臺上平日威風凜凜的人都是真正的黑幫,臉面不光彩不過是芝麻綠豆小事,絕不影響權力運作。 目前,大家都關心兩個問題:反抗運動能不能成形、習派會不會血腥鎮壓。我的估計是:都不會。共產黨管控人民的手段和經驗非常老到,面對現在分散各地的小規模抗議

20221203-王冠豪:專訪《給十九歲的我》導演張婉婷

王冠豪:專訪《給十九歲的我》導演張婉婷 20221203 https://film-pilgrimage.com/2022/12/03/ 張婉婷的新作《給十九歲的我》是近來其中一部具話題性的香港電影。自今年8月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以來,好評如潮,在坊間也延伸不同角度的討論。雖未正式公映,但每有優先場都火速滿座,一票難求。電影是張導演應母校英華女學校的邀請拍攝的紀錄片,源於學校的重建工程,學生需從半山羅便臣道遷往深水埗的臨時校舍上課,電影在記錄校園清拆重建過程的同時,也記錄這一群在校史上獨一無二身處不同校園的學生,在製作的十年間各自不同的成長經歷,是夾雜歡笑、迷惘與創傷的生命故事。 這次導演的專訪,特別來到電影的主要現場英華女學校,從中環古蹟街市沿扶手電梯來到昔日被稱為Beauregard(法文「美景」的意思)的地方,學校就是身處這樸雅之地。 1. 以往拍紀錄片一定不能get involved,但這次不能。 主要拍劇情片的張婉婷,過去也有紮實的紀錄片拍攝經驗。 「我一出道就係拍紀錄片,幫BBC拍過一個系列叫 The World About Us。當時BBC想拍新界圍村, 需要識中文的人與圍村人溝通,於是我便應徵並得到取錄,做PA和寫transcript,即是逐字稿, 每日談過的都要逐字寫出來。 後來我拍了一套記錄片叫《龍的深處:失落的拼圖》, 是關於成龍父母在戰亂時如何走難甚至做間諜的故事。」 導演表示,這次拍攝《給十九歲的我》與昔日在BBC的手法有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BBC的紀錄片很中立,導演與旁白都是沒有感情的,不會表露自己站在那一方,當時的法規是只呈現給觀眾看,再由觀眾決定如何理解,並不是以製作人的身份引導觀眾如何看。 「以前在BBC,要當自己是一隻牆上的蒼蠅,一定不能get involved ,但這次是拍自己的母校,我不可以做牆上的蒼蠅,我會投入在內,像裡面其中一個人物,於是我乾脆自己講旁白,就像樹窿的心聲般,讓那些少女忘記我是一位導演,當我是樹窿讓她們傾訴,我覺得記錄片做到這樣的境界是好的,因為她們會很自然向我說她們的故事。但作為一個導演,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與心聲,有些roll機以外拍不到的「樹窿心聲」,我會將它化作旁白,有些是自己拍攝時的感想,有些是我用來補充銀幕上看不到的東西。」 2. 開始是學問 要拍攝人,開始是學問,如何進入被訪者的圈子,獲得她們的信任

20221122-阮穎嫻:加煙稅增犯罪,港勢成「國際大刀會」

阮穎嫻:加煙稅增犯罪,港勢成「國際大刀會」 2022/11/22 李家超KPI(關鍵績效指標)出爐,盼將吸煙率由現時的9.5%減低至7.8%。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煙委會)認為要達到這個目標,需大幅提升煙稅,首年加100%,之後兩年再分別加50%,令每包煙賣200元。煙委會亦建議仿效新西蘭做法,禁止向2009年或之後出生的人賣煙。 先勿論後者是否歧視,從這些建議看出,香港反煙團體視野狹窄,漠視實施政策對社會其他方面的影響,立場先決,唯我獨尊。 新西蘭加煙稅 香煙劫案上升 第一,制定這些政策的人,是從中產角度出發,食不起煙,就控制煙癮,好好管理自己的生活財政;但窮人的行為未必一致。窮人成為窮人,可能就是因為缺乏自制能力,過得一天得一天。 煙委會主席湯修齊提倡仿效新西蘭控煙做法,我亦用新西蘭案例說明。研究發現2016至2017年新西蘭與香煙有關的搶劫案,比起2008至2015年大幅上升,有四分之一涉及傷人,主要是去便利店及雜貨舖這些賣煙的地方,搶煙和搶錢(註1)。這些搶劫案更多發生在低下階層地區,原因是低收入群體吸煙率較高,他們收入低,加煙稅對他們的影響更大,但沒有能力或者不想戒煙,甚至因為要紓緩加煙稅造成的財政壓力,於是要食更多煙減壓。 反煙團體以為人食不起煙就會戒,惟該研究顯示,有人食不起就去打劫,可謂「愈窮愈見鬼」,離地萬丈的反煙者不會明白。 替代品影響加煙稅效果 第二,私煙會大大減低加煙稅的作用。支持加煙稅的,總覺得黑市交易是傳說。我有個朋友,沒工作很久,最近發現積蓄到底,快無錢交租,山窮水盡,但還是要食煙。我第一次看到私煙,包裝四正,是未完稅香煙,沒有爛肺圖,全是英文,一條280元,即一包煙28元;正價香煙60元一包,已經差一倍。 可以想像加煙稅至一包200元,煙民買私煙的誘因很大。這已經是比較靚的私煙,更差的是冒牌煙,是正牌的翻版,印刷粗劣也罷,入面的煙草來源不明,對健康的影響更難估計。 第三,想抄新西蘭,但沒有抄足全套,只挑最辣最狠的放在香港。香港與新西蘭不同,新西蘭的政策是一邊加傳統煙稅,一邊以定價較便宜的電子煙取代傳統香煙,惟香港已經禁了電子煙,還要再加煙稅。 為何要抄新西蘭,不仿效其他國家,並沒有理據支持,至少沒有向公眾說明。抄都算,不過又抄啲唔抄啲,新西蘭的電子煙是合法的,香港卻是非法的。 新西蘭以電子煙助戒煙非全禁 新西蘭的模式,是以便宜很多的電

20170329-王偉雄:幫助我們了解「智慧」的一個比喻

王偉雄:幫助我們了解「智慧」的一個比喻 2017/03/29 話語可以用來表達智慧,但不是每個明白這些話語字面意思的人都會得到智慧;特定的人要在特定的時間才會真正明白這些表達智慧的說話,因而得到智慧。 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這樣解釋「智慧」︰「智慧是知道在甚麼時候應該做甚麼事和應該怎樣做,而且不只是知道,還能做到。」當時我已強調這不是定義,而只是「略解釋甚麼是智慧」。我現在仍然接受這個約略的解釋,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解釋不但過於簡單,還嫌片面,因為它只是 (約略) 解釋了怎樣才算是有智慧,但沒有觸及以下這些關於智慧的重要事實︰ 有些說話表達了智慧,但明白這些說話不等於得到了這些說話表達的智慧。 智慧不能直接傳授,至少不能像傳授書本知識或手工技能那樣,老師講解了,你明白後,接著做些練習,便可以充分掌握所學的。 從來沒有「智慧神童」(但有音樂神童、數學神童、繪畫神童等) 這回事,另一方面,一個人的人生經驗無論多豐富,也不保證能從中得到智慧,有不少人到年紀老邁時不但沒有智慧,甚至思想幼稚之極。 有些「智慧」你一早學了,以為自己已完全明白,然而,要待到某年某月某日,你才突然發覺,自己之前其實不明白,現在才是真正地明白。 這些事實都互有關連,也沒有甚麼爭議之處,不過,要抽象地解釋為何智慧有這些特質、怎樣才是「真正地明白」,我沒有信心能做到;退而求其次,如果可以給一個恰當的比喻,也許已足以將這些事實貫穿起來,幫助我們了解「智慧」。 先談一談個人的經驗。高深的道理不講,就是「一葉障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非成敗轉頭空」等簡單的人生智慧,雖然我一早便聽過,但是到了中年以後才真正明白,才對我的思想言行有影響。此外,有時看到朋友在待人或做學問方面的缺失,好心告誡或給些建議 (例如「難懂的書或文章要慢慢讀,邊讀邊細想,不能只粗略快讀一遍;讀了而不明白,可說等於沒有讀過」) ,即使對方認為我說得有道理,多謝我提供的「智慧」,說會努力改善,可是,三五年後,再看他們,卻是依然故我,那些缺失絲毫沒有改正。 也許有人會說當年的我和這些朋友都只是知而不行,但關於智慧,我認為還是王陽明的說法才對︰「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傳習錄•卷上》) 未能身體力行的,不是智慧,只是空談。 Iris Murdoch說︰「正如柏拉圖在《斐羅德篇》結尾時指出,話語本身不含有智慧;話語在特定的時間向特定的人說

20221115-何靜瑩:調解的火線領導

何靜瑩:調解的火線領導 20221115 《明報》副刊職場版 一名經理跟我盡數上司的離地問題,我鼓勵他主動找對方溝通,他憤怒起來,說:「為什麼主動溝通的是我?况且,跟他談什麼也沒用……」看來,就算上司主動找他,他也不會坦誠相見。  然後,我跟他的老闆討論團隊挑戰時,他不諱言跟該經理接觸不多,但我發現他對經理頗有成見,大概是聽信其他同事的評價。老闆長年把那部門的問題擱在一旁,雙方把問題掃入地氈底,嫌隙日漸加深,老闆也沒有踏出一步處理僵局。  我從兩方都聽了很多,更能聽到他們中間有太多誤會,又沒有互信,彼此用負面角度解讀對方的說話。他們願意坐下來求證,加上真誠提出問題,很多誤會可迎刃而解。  經理提出上司的責任是主動了解前線問題,於是無限期地等待。我只能說,無論誰對誰錯誰高級,任何一方皆可帶領眾人走出困局,那就是發揮領導力。不過,很多人以為領導應源自上級,看不到自己也能發揮領導。  我看到雙方關係長時間惡化下去,實在不忍——時間愈長,傷害愈多,然後做什麼都會太遲。我遂提出由我找老闆溝通,經理有點愕然,半諷刺地笑說:「你果然有鋪癮(癖好)——眾人都放棄了的人,你偏偏就要去花時間精力開導他!你試吧,但不要希望愈高、失望愈大。」  我暗自苦笑,他說的「有鋪癮」,其實不是我喜愛給別人授業解惑,而是不忍團隊因一堆誤會而困在泥蟠中,互相虛耗。當勸不動任何一方主動理順問題,亦明白要他們理性冷靜處理糾紛的難度,我便會「癮」起,擔起領導的角色,介入一個螺旋下降的局面。  • 第一步建立互信關係  在這種情况下的領導工作,一方面帶領老闆停止迴避事實,翻出地氈下的隱藏問題,反省自己對同事的偏見,然後意識到自己的領導出現問題並須予以糾正。最理想的效果,是老闆開始明白須發揮領導,主動與對方溝通,不帶前設地聆聽對方的想法和各樣牢騷。  另一方面,鼓勵經理給老闆坦率和有建設的反饋,先讓對方接地氣,從對話中澄清誤會和成見。先做好第一步的關係和互信建立,才進入下一步的行動綱領。最理想的效果,是經理意識到自己也有發揮領導的機會,也可以打破被動、無奈和一肚子怨氣的格局,影響上級的決定。  換言之,我需要分別幫助處於水深火熱的人放下成見和負面情緒,給他們時間改變某些對自己、對別人的觀感,雙方才算預備好坐下來提出心結。  在我的經驗中,能走到以上的理想階段,機會率不及一半,關鍵來自以下因素:  1. 其中一方已

20210430-李怡:傷痛

李怡:傷痛 2021年4月30日 失敗者回憶錄 三個多月後,我收到麗儀來信,簡單寫着:「你好久沒有回來了,收信後的星期六回家吧。」我反覆讀着這一行生命中最珍貴的字。這意味她已過關。我沒有考慮會不會還要我到原籍報戶口的事。我太想念、太渴望見到、太想知道她的現況了。回原籍這樣的事還顧得上嗎? 周六我回深圳家。這次公安局沒有叫我回原籍報到,看來荒謬的規定取消,一切回復原樣了。 麗儀沒有說甚麼話。晚上,她凝重地對我說:「如果下次再去香港,我不會回來了。」這句話,意味着她的徹底改變。 本來這是正常人都會作的選擇。但愛國愛黨的人不是正常人,他們是非常人,實際上可能是反常人。在1949年以後,絕大部份在大陸生活的人,到了香港都不會回去。更有川流不息的大陸人通過各種合法非法的方式,千方百計要到香港來。可是,麗儀自從1954年到廣州升學,後來到寶安縣觀瀾教書,再從觀瀾調到深圳,十多年來幾乎每年寒暑假都獲批准來香港,而她也都在開學前回去。每次回去都與我依依不捨。我父親和許多朋友都說可以在香港給她找到工作,她一直拒絕,因為祖國培養她,要服從組織分配,她不想做「外流分子」沾上人生「污點」。她不是正常人。我沒有勉強她,所以我也不是正常人。 直到1966年文革開始,學校停課,接着復課鬧革命,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然後是軍管,由不懂教育甚至文化水平很低的軍人當革委會主任,即學校領導。麗儀作為物理課教師,被指派去上政治課,上唱歌跳舞的革命文藝的課。在非正常環境中,學校也沒有了寒暑假,申請去香港是想都不要想了。 晚上,她告訴我不久前患了肺病,還吐了血。叫我下周買些治肺病的口服藥給她。 當晚,以至此後相當長時間,她都沒有跟我講那三個月受審查的經過,她不願碰這傷口。但我感覺她像是清醒過來那樣意志堅定。九歲的女兒那三個月照顧媽媽,幫她拿飯、倒水、洗衣,她也因為「特務爸爸」而受到同學欺凌、毆打。幾十年之後,女兒才跟我說起那幾個月的細節。 妻子後來說過兩件事。一是關於我寄給她的信,儘管絕大部份她已經在文革開始時因警覺而燒毀,但仍然有小部份後來寄去的信沒有燒而被搜查出來,審查者用高度警覺懷疑的眼光,去放大推敲信中每一句,極盡無聊無知和侮辱之能事。比如我提到一些共同認識的朋友,用了朋友的英文名字,就被審查者追問是甚麼外國人?是英國還是美國?麗儀說是中國人,他們就大笑:「你當我是小孩子呀?中國人會用洋名字?」 另一件

20210428-李怡:煎熬

李怡:煎熬 2021年4月28日 失敗者回憶錄 從深圳闖關回到香港,驚魂初定,卻感前路茫茫。邊防人員說「下次回來要照公安局規定」,而我在無法照那個新規定做的情況下,意思就是不能回來了。除非規定改回正常。這不是我能夠預知的情況,即使改正了我也無法知道。也就是說,如果我還要回家,那就是一次不可預知的生命賭博。更擔心的是麗儀的遭遇,她雖然性情溫和,但對於是非一向很堅持。她說中共文件指「香港回來的人有70%是特務」,那麼若要她指證我是「特務」,就她個性來說,那是不可能的。但自從1966年文革開始以來,我已經見識了許許多多「不可能」的事。在逼供之下,她恐怕也難再堅持。那麼,我們的婚姻關係就要破碎。我很難想像那會是怎樣的情況。而更壞的可能性,就是她也被屈打成「特務」,坐牢、槍斃都有可能發生,那麼我兩個可愛的女兒怎麼辦?我每天想這樣的結局,每一次都一身冷汗。 文革以來,有甚麼荒唐的事呢?香港的非左派媒體大量報道,許多著名的、我所敬仰的作家知識分子被揪鬥,老舍自殺,從香港回國的兵乓球名手容國團自殺,許多中共元老、政要直至國家主席劉少奇都被批鬥、虐待,我在北京和廣州的兩位叔叔及其家人沒有消息,我在大陸的姐姐、弟弟、妹妹,都不跟我也不跟爸爸通信。這些都還不是我的直接遭遇。 文革開始時,在中國,接聽電話第一句不是「喂」,而是大聲叫「毛主席萬歲」,把人嚇一跳。過中國海關時,有段時間海關被紅衞兵奪權,過關時關員要我先站在一旁念《毛主席語錄》,然後問我「來深圳做甚麼」,我說「看我的愛人、小孩」(那時在大陸都把妻子、丈夫叫「愛人」);問「看他們做甚麼?」答「講講話啦!」問「講甚麼?」我真是不知道怎麼回答這些無知的問題。 那時候,一切都顛倒。乾淨整潔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習性,骯髒才是無產階級本色;禮貌是資產階級思想。妻子帶學生外訪時,晚上給學生蓋被,幫學生補衣服,文革大字報被學生揭發她「對同學進行資產階級母愛教育」,連動物都有的母愛天性也被指為「資產階級」。還有甚麼奇怪的、顛倒的事情不會發生? 我睡覺、起床、工作、寫稿,每月繁重的編輯出版《七十年代》月刊。生活着卻總像有一根刺頂在心中。 我去找麗儀在香港的地下黨員哥哥。他沒有為自己妹妹着急,而是鎮定地說,如果你沒有做甚麼事就用不着驚怕。言下之意是他的黨性凌駕了對他妹妹和對我的信任。 《七十年代》的出資者上海書局是華僑「愛國」資本,但我的實際領導人則是中

20210426-李怡:殺氣騰騰

李怡:殺氣騰騰 2021年4月26日 失敗者回憶錄 坐在深圳的離境大堂上,前一天的景象歷歷在目。 我通常會先到公安局報戶口,然後走回家。那時深圳地小人少,鎮上只有一條大街和一些小巷。我家住的小巷叫鴨仔街。在公安局被要求回原籍報戶口後,我忐忑不安地走回家。路上見有幾個十歲左右的孩子,舉着一根上面掛着衣服和帽子的竹竿,哼着進行曲,見到我就嚷:「香港客,倒屎塔,倒完一塔又一塔。」 離遠見到小女兒和幾個同學,我喊「小培」,她回頭看看我,卻沒有迎來,反而箭似的奔跑回家。她不想在同學前顯示有一個「香港客」爸爸。 1970年是文革的中期,激烈的紅衞兵運動已經過去,香港的左派暴動也平靜下來。1969年中共九大後政局表面和緩。但實際上毛澤東與林彪的權力鬥爭,也在九大確定林彪為接班人後立即展開。文革派和周恩來的官僚系統鬥爭,兩派都爭着推出「極左」政策來爭取毛和各地革命派的支持。1970年初,中共中央發出經周恩來主持起草的《關於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的指示》,這就是牽連全中國,在各地製造了大量冤假錯案的「一打三反」運動。打擊反革命是「一打」,「三反」是反對「貪污盜竊」、「投機倒把」、「鋪張浪費」。重點是「一打」。文件提出要殺一批人,要「在短期內殺人夠多,產生震懾效果」。一些老「右派」、已成賤民的地主富農,再拿出來槍斃。香港回鄉探親者,面臨殺氣騰騰的社會環境。 妻子梁麗儀,出身於紅色家庭,父親是在香港曾經參加過1929年省港大罷工的中共地下黨員,哥哥是香港海員工會的地下黨員幹部。麗儀中學畢業到廣州升讀大學時,一直受到中共黨組織的特殊照料,她很快參加了共青團。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她都沒有受到衝擊,被黨組織認為是一個跟黨走的好學生、好教師。 1966年文革狂潮掀起,麗儀是不參加造反運動的「逍遙派」。她有被大字報攻擊,但沒有被揪鬥。中共黨組織對每一個幹部都設有秘密檔案。她的檔案中,大概有一個香港紅色家庭的背景護持,這對無知的造反派帶有不敢輕易觸動的神秘感。但是,當文革的極左思潮發展到中國之外包括香港全是敵人的地步,她的背景也保她不住了。 1970年3月21日星期六這一天,我走進家門,麗儀在等我,第一句話就是:「我今晚不能留在家。」「為甚麼?」「要對我隔離審查。」「為甚麼?」「因為你。」「我怎麼了?」「有文件下來,說香港回來的人有70%是特務。今天剛槍斃了一個。」我想起那些小孩的竹竿和衣帽大概就是被槍斃

20210423-李怡:圈內圈外

李怡:圈內圈外 2021年4月23日 失敗者回憶錄 (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恒。——邱吉爾) 現在的人,或者沒有經歷過1970年代,又或者已經忘卻了。那時候,香港是反共勢力的天下,左派自成一個特定的小圈子。香港的報業、出版業、電影業,左右派界線分明。左,就是親中共力量;右,就是親台灣國民黨力量。文化界絕對是右派佔優勢。商界則是英資企業佔壓倒地位,港資在上升中,中資與台資都不成氣候。當時的報紙,報頭大都以「中華民國」記年,若以公元記年的,則不管塗上甚麼中立色彩,即使以港聞為主、迴避國共意識形態的對立,也仍然被認為是左派。每年10.1,掛五星旗建牌樓的不多,倒是雙十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則滿街滿巷。左派學校出身的年輕人,很難進入香港的主流體制,他們入大學、讀師範都很難,更不用說考公務員了。在1967年左派暴動之後,社會的一般商戶,也排斥左派學校畢業生,左派工人進工廠,也要隱瞞他的左派工會會員的身份。 左派特定的小圈子自成一角,工資低,但住宿與三餐不愁,看病就去工聯會的診所。學校教師、工會會員、中資機構員工,大部份都懷有理想,信賴中共領導的國家,信賴和服從領導,作風正派。我在左派的香島中學讀初高中,受到幾個老師的熏陶和啟蒙,我至今仍然懷念他們。左派新聞界人才雲集,《大公報》十大才子,人人學貫中西,筆鋒銳利,評論、副刊文章都具可讀性,我從中吸取養份不少。而我在20歲時首次向《文匯報》的「文藝週刊」投稿,當時的文藝版主編是從《大公報》借調的羅孚,他大量取用我這個初生之犢的投稿,使我從此涉足左派文壇。 對於香港主流社會來說,左派圈子是另類。中共建政後,20年來大量的大陸人流入香港,在英國人設立的公平法律下各顯神通、爭名逐利、向上流動。左派並不參與這種競逐,但許多人心中都覺得背後有祖國作靠山,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上的人或許看不起我們,但我們自己是看得起自己的。 我至今仍然認為,當時香港的左派就其整體來說,是善良的、單純的人,即使參加1967年的暴動,也是出自對祖國的忠誠和信任。但他們祖國卻並不單純,領導人所宣傳的和他們的實際施政是兩回事。從中共建政之初的鬥地主,到肅反、反右、大躍進、大飢荒、反右傾,大逃港,到全面反傳統、反常識、反社會基本道德的文革。每一次運動,每一次發生讓香港左派陣營內產生對祖國疑惑的事件,就會由港澳工委派人到各愛國團體去宣講形勢,在

20240421-李怡:闖關

李怡:闖關 2021年4月21日 失敗者回憶錄 「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恒。」——邱吉爾 1970年3月22日,星期天,我忐忑不安地坐在深圳離境大堂上,邊防人員拿了我的「回鄉介紹書」到裏面去批核,已經一個多小時了。會讓我回香港呢,還是會被迫留下來,經歷不可知的未來?命運在待決中。 「回鄉介紹書」是那個香港人到大陸的必辦手續。在入境時,中國邊檢人員為每個拿香港身份證的旅客寫一張「回鄉介紹書」,填寫包括要去的地方、原籍、在香港的職業等資料,到了目的地後,就要到附近的公安局蓋一個印作為報到,而離開前也要去蓋一個離去的印,到邊防離境大堂,把蓋有兩個印章的介紹書給邊防人員查看,介紹書被收回就可以出境回香港了。中共建政以來一直這樣運行。那時妻子在深圳教書,我一兩個星期就回去一次探望妻女,已經十多年了。 但在前一天我如常入境後,在深圳公安局報到卻遇到刁難,辦事人對我說,要我回原籍新會去報到。我說我原籍沒有親人也沒有住址,他說新規定就是這樣,然後在介紹書上簽注「須回原籍報戶口」,並說不會給我蓋離去的印章,要回原籍蓋章。我一再解釋和分辯,他都不理。而且他不是新人,以前都一直是他辦的,都沒有問題。很顯然這是一個新規定,沒有人知道會有、也沒有事先通報的規定。跟他說甚麼,都無望了。 怎麼回原籍呢?原籍是甚麼鄉村?住哪裏?去哪裏的公安局蓋印章?無親無故的,會不會跟我蓋呢?我想了整晚;決定還是第二天先去深圳離境處闖一下,看能不能給我離境。於是,就來到了這裏。邊防人員看到我的介紹書時,立即說,是要你去原籍報到和註銷呀!我說我也不知道為甚麼會這樣。多次來往,這邊防人員已認得我了。他想了一下,就說,你先坐着,我進去查問一下。就這樣,他進去已一個多小時,我乾等着,想着會發生的各種情況:會拒絕讓我離境?會把我帶到甚麼地方審查?會逮捕和送去監獄?還是會更糟? 前一晚,妻子等我回家,就告訴我,學校的革命委員會要對她隔離審查,並說前兩天一個香港人在那裏被槍斃了,原因是他用香港的反動報紙包了一些東西帶回來,被指為進行反革命宣傳。聽說他是一個小販。妻子神色凝重。不久就有紅衞兵來把她帶走。我眼睜睜過了一夜,決定第二天闖關。 在離境大堂坐着,一個多小時後我整理自己的思緒,覺得乾着急,為無法掌握的未來遭遇困擾沒有用,只有看事情怎麼發展才知道自己的命運和應變。我開始想,我今年34歲,大約14歲左右,就

20210419-李怡:題記

李怡:題記 2021年4月19日 失敗者回憶錄 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 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 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 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 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 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 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 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 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

20221012-劉銳紹:怡情澤物風化李,李化風物澤情怡──從李怡談到「李怡現象」和「處理李怡」

劉銳紹:怡情澤物風化李,李化風物澤情怡──從李怡談到「李怡現象」和「處理李怡」 2022年10月12日 請容許我今天的標題有點舞文弄墨。這個標題,無論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也是這7個字,但都可以讀得通。第一句的意思是:怡情養性,澤物無聲,春風化雨,桃李滿門,正是我們的前輩、剛逝世的李怡先生的寫照;第二句指李怡的文章教化萬物,潤澤人情,樂怡天下。這裏還有一個小小秘密:「李化風物」的李化,確有其人,為粵語片導演,正是李怡的父親。李化化兒,兒化人間,誠美事也! (1)李怡的正面影響比權貴深遠 ──從各方反應可見,普遍感到李怡愛人民、愛這片黃土地、愛自己的民族文化,但不愛權貴。他的人生經歷,讓他到了痛而不惑之境。所以他的言行清晰、說話對象明確,立論方向是為民不是為官。他的影響在此不贅。 ──可以預見,他的影響將是跨地和跨代,至少是隔代的(如果官方禁制的話)。今天或以後的人,除了研究他的文章,更可研究「李怡現象」,包括他的人生經歷和思想形成過程;推而廣之,更可研究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和方向,以及怎樣避免不斷重複的痛苦歷程,從而找出新路向。為什麼曾有無限寄望的人,多以失望和絕望告終?偶然翻閱已故經濟學家、全國政協前常委千家駒的《從追求到幻滅》,他的心路歷程不是跟李怡一樣嗎?為什麼這類例子多不勝數? ──李怡不單跨地、跨代,還跨界別。很少人記得,李怡曾參與香港電台《獅子山下》第52集《風風雨雨》的演出,並擔綱主角,飾演新聞總監。此劇以訪問李鵬為背景,探討在重重壓力之下,新聞界應該怎樣努力鑽挖真相,保障大眾知情權。他不是為名為利,不是要轉軌做明星;他在劇中演活了自己,並希望用文字以外的途徑,提高民間的洞悉能力。 當年我也參與了其中的編劇工作,與他的想法一致,探索「聞文結合」(新聞和文學、文藝、文化)之路。如有興趣,請參閱2021年9月8日《明報》拙文〈風雲生《三國》  愁雨出《紅樓》〉和2021年11月3日〈一個傻癡的孤冷文藝宣言〉。 (2)官方為何不悅類似李怡的人 ──我想,李怡深明問題的要點(更準確的是要害)而又能夠講通講透,這才是官方最顧忌和惱恨的地方。官方不怕外界嘩眾取寵和無中生有的人(儘管體制內確有很多這類人);最怕的是說中、刺中和揭示自己骨子裏問題而又懂行的人。所以,多次打壓的事件顯示,官方最恨了解自己的人,而往往出事和被打得最狠的,正是像李怡這類風骨錚錚的人,而不是真正

20221011-阮穎嫻:優先吸引外國人才,發揮華洋雜處優勢

阮穎嫻:優先吸引外國人才,發揮華洋雜處優勢 2022年10月11日星期二 下周特首李家超將發表他的首份施政報告。這幾年香港內有疫情,外有強大競爭者,面對人才流失、企業移走,除了多年痛點房屋政策外,施政報告另一重點是「搶企業、搶人才」。一般人講這個政策,會用「吸引人才」來形容;用到「搶」這個字,即很着急。另一個原因是武官背景。看警察劇集最常聽見的一句是「有人搶嘢」,「搶嘢」可謂警察最擅長處理的事。 新來港內地人學歷顯著改善 先看一下歷年的移入居民背景。以下主要用出生地界定移民出處。其餘界定方法有國籍及種族,但國籍可以有雙重國籍,種族是自己報稱,也不代表來自外地,因香港有不同種族土生土長人士,但出生地較客觀,所以用出生地。以下所有數據不包括外傭。 多年來居港不足7年的中國大陸人佔整體人口約3%至4%,外國人佔約1%至2%。過去26年,居港不足7年者比整體人口年輕,不過人口質素參差。1996年居港不足7年的大陸人較本地人多擁有大學學歷;但到2006年,應是由於單程證家庭團聚的影響,有大學學位的比例跌到只有8%,至2016年回升,2021年更超越本地人口(見圖)。 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過往的低學歷移民成為本地人口一部分。第二個原因可以看去年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以上的討論按「出生地」分割,惟若以國籍分,統計處將中國籍人士分為「中國(永久居留地是香港)」及「中國(永久居留地不是香港)」兩類。在居港不足7年的中國籍人士中,後者比前者24歲以上有大學學歷的比例要高很多,前者是18%,後者是49%,相信是後者將平均數拉高,難怪有人希望他們留港。 外國移民學歷背景遠勝中國大陸 不過,外國出生人口有大學學歷者達到六成,比「港漂」更高。他們背景好,不難理解。他們要下定決心越過國家邊界來港發展,挑戰在大不同的文化背景工作,定必是機遇吸引,否則若只是「打份牛工」的話,何不留在本國。如果說吸引移民,吸引外國人留港比吸引中國籍人士留港更划算。月入方面,居港不足7年的外國人人工向來超越本地,大陸移民則比本地更差。勞動年齡中有參與參動的比例,還是本地人及新來港外國人較高,新來港的大陸人較低。 工作方面,新來港人士究竟做什麼工作?據2016年人口普查5%樣本,出生地來自大陸、居港未滿7年的勞動者中,18%做餐飲,13%做零售,12%從事專門建造工作,整體約15%從事管理級及專業工作。外國出生、居港未滿7年

20200820-鳴人堂:真正的代理戰爭:從中日釣魚台衝突看國軍無人機作需想定

鳴人堂:真正的代理戰爭:從中日釣魚台衝突看國軍無人機作需想定 全球防衛雜誌 20 Aug, 2020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02/4796003?fbclid=IwAR1Fhk-L396G2e17zqXIRdawg28RiyYwnWSNpi_o6d_RCzQ2RbAdyz5dfqQ ------ 近期中美日的多方角力雖努力克制不跨越大規模正面衝突門檻,但檯面下的整軍備戰動作卻未有懈怠。 其中最讓各界矚目的,莫過於中共和日本最近都開始組建具有長程偵查能力的大型無人飛行載具機隊,台灣也傳出購買美軍大型無人機消息。各方目的顯然是希望利用無人飛行載具的長時間任務能力確保得以在南海周邊海域施行監控,並藉此宣示對於南海的實質掌控能力。 ------

20200323-沈旭暉:平行管治論:那些年,香港有七個「政府」

沈旭暉:平行管治論:那些年,香港有七個「政府」 20200323 香港特區政府的抗疫舉措當中,最奇怪的其中一點,就是在諸如口罩一類物質的供應上無能為力,甚至呼籲有能力的市民捐贈,令各門各派掀起目的各異的口罩採購潮。但與此同時,不少本來應該流向政府的口罩,被直接送到各大建制組織派發,他們自行訂立派發章程、充實名冊,甚至繞過特區政府直接與中國對口,以圖在林鄭政權民望破產之時,另建權威。昔日承擔這類民生功能、事無大小都被諮詢的區議會,卻因為已變天,被特區政府直接繞過;新任區議員受政府冷待,自然更努力突破框架,雖然權力很有限,但姿態很進取,同樣希望另起爐灶。至於中聯辦在香港的角色,早已從「聯絡」變成「第二支管治團隊」,這是十年前中聯辦研究部部長曹二寶的公開表述;所謂「建制派」對「中環」習慣無視,只在乎「西環」臉色,人所共知。日前剛過了7.21八個月紀念,元朗當晚為何自成一國,港人無不心裏有數…… 說了這麼多,只是說明香港從來存在多於一個權力核心的「平行管治」,今天也不例外。只是港英治下的「平行管治體」之間亂中有序,貌似利益對立,卻能和平共存、互為表裏,都是持份者,共同催生了香港奇蹟,和今天完全相反。談及「管治體」、「平行政府」這類名詞,很容易被上綱上線,說的是曹二寶自然「政治正確」,來自其他人就是大逆不道;但從政治學概念,「管治體」定義可以很寬鬆,「有效管治」也可以很bottom-up。舉一個最極端例子:19世紀後期,三藩市出現了一位「美國皇帝」諾頓一世(Emperor Norton I),成為市民心目中的cult icon、平民社交名人,他自行印製的「鈔票」被店舖接受,戲院、交通工具會因為他是「皇帝」豁免收費,報章會刊登他的「憲報」,警察街上相遇會向他敬禮。一切當然是cult(今天術語就是「玩膠」),但當時有評論員認為他不應受遊蕩罪管轄,因為已成為「local institution」,確實也很難徹底否定。 從這角度看,二戰後英國人回到香港,到主權移交過渡期前,香港這塊彈丸之地,並存多個自成體系的「管治體」,起碼達七個: 1. 港英政府:這自然是英屬香港的合法政府,由倫敦直接任命港督作為首長,以往通常來自外交官體系。但英國殖民採取小政府、間接管治原則,靠的主要是文官系統,和本地精英階層配合,而不是單靠嚴刑峻法。這是香港管治的宏觀框架,一般人都生活在體制之內,但由於上述特性

20161203-【畢明影評】:《愛在海的邊緣》:人性再錯,原諒是岸

【畢明影評】:《愛在海的邊緣》:人性再錯,原諒是岸 影評 2016.12.03  畢明:不妨一看 因為愛,所以甘心錯;因為愛,所以罰,看本片格調,如此課題,完全是頗具文學味道的作品本色。《愛在海的邊緣》或許有點點肥皂劇況味,但你以為它是婆媽的癡男怨女恩仇愛恨,四十五度角擁吻下去的貨色便大錯特錯了。 我們和劇情一起探索下去,是人性脆弱的深度。Tom 是大戰生還回國的「英雄」,歷盡戰場上的殘暴和滄桑,拖着百年倦身,希望到孤島當一個獨守燈塔的人。某程度,很大部分的 Tom 已經死了,對生命麻木了,唯有用避世的方式過苦行僧的生活,他方可以獨立於天地,痛了不必讓人看,但上天讓他遇上一生所愛 Isabell,重生。 相遇、相愛、結婚、懷孕、小產,不過是頭盤。主菜在於二人孤島生活的完美,卻一而再被小產破滅,上天卻又送來海上漂流的小艇和幼嬰二個,試煉他們拾遺不報的能力。可惜,Isabell 忍不住了,BB 太吸引,她想據為己有,填補自己的失去,而不情願的 Tom 因為愛就犯了,他也想成為父親,他們以為海上的孩子可以蒙混成他們自己的骨肉。 因為愛,所以自私,拿了別人的孩子,大錯鑄成。故事沒有壞人,壞人就是人性的弱點和缺憾。布局的精采,在於隱藏的聖經暗喻,孤島大概就是 Tom 和 Isabell 的伊甸樂園,與世隔絕,美麗出塵,他們過着快樂的二人世界,像阿當和夏娃,BB 就是禁果。女人受不住誘惑要男人一起犯罪偷吃了。後來他也受不住良心的責備要去贖罪,誰叫他發現了 BB 還有生母天天在肝腸寸斷,死了老公又痛失幼女,甘心贖一切屬於或不屬於他的罪。 一切在於 Tom 和 Isabell 能否面對自己的錯,也從BB的生母之角度,提出最重要的課題:原諒。片中主要角色都犯了各式的錯,他們可以原諒或被原諒嗎?戰爭、人世、人性,千差萬錯,人,不壞,卻太多瑕疵,故事的亮點在寬恕的慈悲,愛過恨過,恕一步海闊天空,善莫大焉。 畢明

20201105-陳方隅 :「打倒邪惡美帝」的先決問題:美國(該)是一個帝國嗎?

陳方隅 :「打倒邪惡美帝」的先決問題:美國(該)是一個帝國嗎? 05 Nov, 2020  「美國是不是一個帝國?」是《巨人》一書探討的問題。圖為2017年菲律賓反美示威。 圖/美聯社 (※ 本文與美國台灣觀測站成員李可心、李昱孝共同完成。) 美國是不是一個帝國?美國應不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個帝國?這是《巨人:美國帝國如何崛起,未來能否避免衰落?》一書主要想要回答與論證的兩大主題。 本書作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本人就是極為「精彩」的故事。他出生於蘇格蘭,在牛津大學主修歷史,曾於劍橋、牛津、紐約大學以及哈佛大學任教,目前服務於史丹佛大學。他的著作等身,寫了很多世界史、金融史的著作;在學術世界之外,他開了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專門製作歷史紀錄片,也開了自己的教育媒體公司,同時還身兼投資銀行家。 他的言論和行事風格本身就極為「戰鬥性」,除了對民主黨政治人物和政策多所批判,他總是可以找到左派—自由派的作者們進行論戰,其中也不乏高度針對性的爭議行為。2004年,也就是這本書原文版出版的時候,他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但須注意的是,《時代雜誌》的影響力人物榜並沒有區分「正面」和「負面」(例如,在政治影響力方面,常常會有獨裁者上榜),而弗格森在學界的評價似乎很難說是完全正面的。 美國是帝國嗎?自由派與保守派的激辯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和源起,正如同他一貫單刀直入的風格:他直接挑明要挑戰美國政策界的主流觀點,而且同時對自由與保守兩派下戰帖。至此,對於台灣的讀者們,甚至是如弗格森在書中所說「除了美國人以外」的讀者,看到這樣的「挑戰」大概會覺得有點奇怪。因為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美國的確就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當然台灣有些人會覺得是中國,我們暫且不論),稱它為「帝國」應該沒什麼問題。 因此,若要觀察這個「挑戰」,應從美國政策界論述的視角切入。筆者在美國的生活經驗就深刻地感受到,不論是學者、政界人士、商人或一般的市井小民,美國民眾確實相當愛反省自己的國家、指責自己國家對世界帶來的負面影響。若和中國、俄羅斯等美國的競爭者相比,美國人的反省力更是顯著。 守勢現實主義大師華特(Stephen M. Walt)就曾撰文批評美國自認為是「自由的帝國」、「地球上最後的希望」的看法,部分源自於對「美國優越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迷思,認為美國似乎把自己

20070426-李怡: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

李怡: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 20070426 無論俄羅斯人民在葉利欽死後,對他如何臭詆,無論葉利欽在掌總統大權時是如何酗酒、失態,無論他如何導致俄國人民失去福利保障,讓俄國「淪為二流國家」,葉利欽在歷史上的地位已獲肯定,只因在他的手上,終結了蘇聯共產黨的極權統治,從而促成世上第一個共產國家蘇聯的瓦解。 以國際形勢來看,葉利欽也等於終結了由核恐怖平衡所構築的冷戰時代。為此,美國日裔學者福山(FrancisFukuyama)提出著名的「歷史終結論」,指出由於蘇聯、東歐的共產主義政權的崩潰,使人類歷史的演進已達終極目標,今後除了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之外,他看不出人類歷史演進還有其他終極目標。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世上還有少數國家未達到這終極目標,其中之一就是我們敝國──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葉利欽之死表示:「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摯友。」這句話如果不是套話,那麼根據中共對「中國人民」的演繹等同於「中國共產黨」的理解,葉利欽對中共這個「摯友」的最大貢獻,無疑就是使中共覺悟到「政治改革」等於「滅亡」了。 一九八○年鄧小平曾推動過政治改革,一九八六到一九八八年,在鄧小平支持下,中共由趙紫陽推行過一系列政治改革(詳見吳國光著《趙紫陽與政治改革》)。政治改革雖因「六四」而受到頓挫,但真正被中共領導層捨棄,則是在蘇聯、東歐共產政權相繼崩解之後。被稱為「蘇東波」的政權崩解,使鄧小平等中共領導層相信:「政治體制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 也就是說,開放言論、開放黨禁,放鬆對人民的控制,給人民自由,實行民主,那麼共產政權立見死亡;政治體制不改革的話,那麼儘管人民累積不滿,政權腐敗,種種政治上荒謬、不合理的狀況延續甚至越演越烈,但政權不致立即死亡,還可以繼續耗下去。反正中國地大人多,這有人鬧事把它壓下去,那情況不好給點甜頭,就這麼靠打補針延續政權的壽命。 中國的共產專權體制,與蘇共政權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蘇共尊重體制,而中共起決定作用的則是血緣人脈,亦即「家長制」。在蘇聯,誰當了第一書記誰就可以掌實權,因此戈爾巴喬夫雖較年輕而當上第一書記後仍可以全力推行改革。但中共胡耀邦、趙紫陽在當上總書記之後,還要聽命於幕後的元老鄧小平。 葉利欽在掌總統大權後,推行民主改革,經濟上則把國營事業投入市場,實行所謂「震盪療法」,為此而讓寡頭財閥壟斷國家經濟。中共則緊握政治權力不放,國有資產通過血緣關係

20221007-陶傑:李怡的千山獨行

陶傑:李怡的千山獨行 2022年10月7日 香港電台節目「鏗鏘說」截圖。 香港首席自由派知識分子李怡逝世。李怡終身從事政論、出版、報刊主編,一生人只做了一種職業,而且只有一種信仰,就是知識分子如何令中國人生活得最幸福。 雖然他的早年,信仰受限於馬克思和共產黨,但其實此一嚮往:改善國家、民族生活幸福的願望從未改變。改變的只是中國的政治環境:由 40 年代末,被視為貪污無能的國民政府退出大陸,中國知識分子滿懷希望,迎來一個新的共產黨政府,到後來毛澤東使用暴政、鄧小平復出而又改革開放,中國社會的環境如鏡花水月,風起雲湧,但照鏡的人還是那一個。 李怡幸好來到殖民地的香港,在百花齊放的環境,主辦殖民地政府所能容忍的政論雜誌,而且早期有共產黨資助背景。沒有英國人信奉的寬容,也就沒有「七十年代」與李怡影響香港台灣海外留學生知識分子的一個時代。 但如果將李怡比作法國的伏爾泰,卻未免忽視了背景的不同。中國並不是 18 世紀初期的法國,雖然有雷同之處。18 世紀初的法國,路易王朝雖然頗為專制,路易十四奉行朕即國家的獨裁,但尚未到殘民自肥的暴政。 准許若干知識分子發表政見,但因為司法黑暗,教會專權,所以才有伏爾泰和盧梭等人提出的天賦人權說。 伏爾泰沒有因為為民請命而被投入監獄,但中國的帝制卻連綿不斷,雖然經歷過 20 世紀中期,大陸的民國、香港的殖民地管治,開創了短暫的空間,這才出現了由胡適、魯迅到李怡和殷海光,此一短暫的中國現代自由派知識分子的風景。 但隨著 1949 年大陸閉關,香港到了 21 世紀初,逐漸也實行閉關,李怡的自由主義也無法生存。 加上中國對於「知識分子」的定義,從來未曾經過現代化。所謂的 Intellectuals,應該叫做「知識人」,應該不只限於讀文科和歷史政治的所謂書生,而應該包括醫生、律師、銀行家、工程師。但是在中文的系統裡,一說到「書生」,就聯想到只讀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的文科人,而不包括科學家和金融界精英。 中國人社會將「文科人」定義為「知識分子」,而知識分子有為民請命的義務,但是科學家和金融銀行家卻不必有。 而在西方社會,天文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同時關心社會,為人文的前景發出警號。愛因斯坦對西方的教育和經濟都發表過許多偉論,特別是社會主義是否適合於西方現代世界。 然而,丘成桐和段崇智,一旦由美國應聘到北京和香港,都不能發表在他們的專業範圍以外的意見。一旦段崇智在

20221001-曾國平:天下學問都是STEM

曾國平:天下學問都是STEM 2022年10月1日 信報 今時今日,STEM無處不在,由幼稚園到研究院,彷彿都要掛上這個名號才算追上潮流。手頭上一件對象為幾個月大幼兒的玩具,玩法只是將物件疊高,看似無甚特別,但細看包裝說明,原來是大有來頭的STEM教學工具! STEM是英文「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四門學問的簡稱,流行了十幾年,與科企無遠弗屆的政治經濟影響力息息相關。在美國,想有大好前途薪高糧準的學生,無不朝STEM進發,學AI學基因學納米學3D打印,人人都有志成為未來科學家發明家,為企業為國家的生產力作出貢獻。以敝校為例,由於是一所是歷史悠久的理工大學,早已以STEM為教研重心,近年收生因而屢破紀錄,各地學生都想到這個偏僻小城學習一技旁身。 比較少人知道的另一趨勢,是美國大學愈來愈多課程被歸類為STEM,最誇張的是連藝術史也包括在內。 課程紛紛以STEM自居,不只為了噱頭,還有實際原因。 【優待STEM的留學生實習制度】 到美國的留學生畢業以後,無論是學士還是博士,都可以暫留美國工作,為期一年。這個稱為「選擇性實習訓練」(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簡稱OPT)的制度,原意是讓畢業生繼續以F1學生簽證身分,學以致用累積工作經驗,若遇上情投意合的僱主,關係就可更進一步,申請以專才為目標的臨時工作簽證H1B,名正言順在美國工作。有意長此在美國落地生根的,若干年後就可以申請「綠卡」,繼而入藉成為美國公民了。 只是一年時間實在太短,畢業生未必可趕及申請工作簽證,也未必夠時間找到合適工作,運氣差遇上經濟不景,更隨時空手而回,最後要無奈回到家鄉。在2008年,為了保留愈見值錢的科技人才,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延長STEM相關學科畢業生的OPT時限至29個月。在2016年限制再次放寬,STEM畢業生最長可在美國實習三年,有充裕時間求職擇業。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由於STEM和其他學科的實習時間相差實在太大,為了吸引付較高學費的留學生,各大學都扭盡六壬改變課程編排,讓本來跟STEM風馬牛不相及的學科都符合STEM要求。例如要將藝術史變成STEM課程,只要加入一些疑似有關的科目,像「大數據與藝術市場」、「廿一世紀人工智能美學」之類,再在課程介紹中加入關鍵字眼,經過一輪申請查核,課程就可以得到官方認證,成為STEM大家庭的一份子了。 【死板制度難以追上市場需求

20221001-BBC:美元為何如此強勢,這意味著什麼?

BBC:美元為何如此強勢,這意味著什麼? 2022年10月1日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同世界其他主要貨幣相比,美元正處於20多年來的最強勢階段。 這意味著購入美元更加昂貴,用美元能夠買入更多英鎊,歐元和日元。因此全世界的商業機構和家庭都會受到影響。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2 貶值主要原因和最大風險在哪裏 幾家歡樂幾家愁:盤點那些在通貨膨脹中超額獲利的行業 英國通貨膨脹率達40年最高 引發工潮和民間不滿 美元有多強勢? 美元指數(DXY)在2022年漲幅高達15%。美元指數是衡量美元對包括歐元,英鎊和日元在內其他6種主要貨幣平均值的指數。 這樣看,美元就處於20年來的最高點。 美元 為什麼美元如此強勁? 美國央行今年幾次提高利率,試圖以此遏制物價上漲。此舉提高了借貸成本。 這也就意味著擁有諸如美國政府債券這樣的金融產品的回報更多,令這些金融產品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債券是政府借錢的途徑,政府承諾未來償付債券利息。因此債卷一般被認為是安全投資。 僅2022年7月,外國投資者就購買了102億美國政府債券,多達7.5萬億美國債券為外國投資者擁有。 在華爾街投資者蜂擁購買美國政府債券 投資者必須要買入美元才能購買這些債券,這樣又促使美元升值。 當投資者為買入美元而賣出其他貨幣,那些貨幣就會經歷貶值。 在英國政府宣佈減稅計劃後,英鎊對美元急劇下跌。 全球經濟承受壓力的時候,投資者會傾向於買入美元,因為美國巨大的市場規模使美元成為「避風港」。這也是讓美元升值的因素。 烏克蘭衝突引發天然氣價格暴漲,令歐洲和亞洲的許多經濟體都舉步維艱。 但美國尚未受到能源價格上漲的困擾。不過雖然美國經濟在過去六個月當中一直在緊縮,但商業機構仍然在擴招員工,這被認為是對美國經濟有持續信心的表現。 美元兌英鎊 不過美元強勢也會對那些在海外盈利的美國公司造成損害,比如蘋果公司和星巴克。 據認為名列標凖普爾500家的美國公司在國際銷售當中可能會損失1000億美元。 為什麼美元兌英鎊如此堅挺? 9月26英鎊兌美元創下歷史新低,1英鎊兌換1.03美元,隨後略有回升。 英鎊今年兌美元比值下降了20%。 英國財政大臣誇西·克沃滕(Kwasi Kwarteng)公布了多達450億英鎊的減稅以及給企業和家庭能源補貼的「迷你預算」(mini-budget)方案後,英鎊大跌。 誇西·克沃滕還表示會進一步減稅

20220906-阮穎嫻:美聯儲急加息,牽一髮動全身

阮穎嫻:美聯儲急加息,牽一髮動全身 2022年9月6日 美國聯儲局由今年年初開始加息,加得很急,現在目標利率2.25至2.5厘,年底前可能加到3厘以上。今日講講美國急促加息可能產生什麼後果。 首先,為什麼美國加息會對全球經濟有重大影響?美元是全球最流通的國際貨幣,很多借貸都用美元進行,而借貸利息受到聯儲局定出的利率(聯邦基金利率)影響。除此以外,很多資產用美元計價,它們的回報與美國利率有關。即使其他貨幣資產與美元沒有直接關係,當美元利息上升,資金會流向美元,令其他貨幣的流動性減少,導致外幣貶值,對外國的資本市場構成壓力,可能要跟隨加息。因此聯儲局加息,對環球經濟牽一髮動全身。 聯邦基金利率奔高走低 附圖是自1970年至今的聯邦基金利率。1970年代發生兩次石油危機,石油價格上升,產生高通脹;為遏抑通脹,聯儲局在1980年代曾經將利率調升到15厘以上。及後到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美國經濟沒有經歷重大衰退,也沒有嚴重通脹,整體而言,美國息率向下。到2003年左右,由於經濟長年平穩,利息又低,加上美國政府鼓勵人買樓,美國房地產的資產泡沫逐漸浮現,聯儲局嘗試加息煞停,但為時已晚。2007至2008年出現次按危機,雷曼爆煲,聯儲局立即下調至零利率救市,零利率一直維持到2016年才慢慢回升。但2019年新冠疫情肆虐,聯儲局又立即恢復零利率,直至2022年。因此,美國以至全球,超低息環境維持了10年以上。 由於利息下行趨勢從1980年代開始持續超過40年,零息環境也逾10年,借貸成本很低,久而久之,大家對借貸愈來愈少戒心。這成為各國政府、企業以至個人借錢的誘因。大家不時收到銀行及財務公司求人借錢的cold call,就是利率低、水滿瀉的寫照。 低息環境  全人類愈借愈多錢 以政府債務來說,2008年,美國政府債務佔國民生產總值約73%,英國佔49%,日本佔181%。到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數字已經跳升到美國108%、英國85%、日本235%。到2020年由於疫情導致經濟斷崖式下跌,政府要減稅派消費券振興經濟,一年間政府債務再跳升,美國攀至134%、英國104%、日本254%(註1)。根據官方數字,新興國家和低收入國家債務也上升,但不及發達國家嚴重。雖然如此,我在之前已經討論過中國對低收入國家有大量隱藏債務(〈中國的對外貸款和債務陷阱〉,2022年7月26日《明報》),這

20220920-阮穎嫻:疫情與能源問題重啓高通脹期

阮穎嫻:疫情與能源問題重啓高通脹期 2022年9月20日星期二 最近環球經濟及資本市場最關注的,莫過於美國通脹屢創新高。自今年初,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由過往按年上升不足2%,忽然急升至8%以上,即使聯儲局已經加息數次,似乎暫時未能完全壓抑通脹。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今個星期又開會,市場看重,不知聯儲有何板斧。 這次通脹有兩大原因:一是大部分國家逐漸從新冠疫情恢復,民眾實行報復性消費,但有些製造大國如中國,仍不時封城,生產停頓,供應鏈斷裂,造成物價上升;二是今年2月起的俄烏戰爭,使能源價格上漲。 對於未來數月至一年的美國通脹數字,金融市場已有很多人分析,我不是市場預測的專家,也不喜歡當「燈神」,不如換個角度,談談長期通脹。 打破30年穩定通脹 附圖顯示美國自1970年至今的通脹率。1970年代石油危機觸發高通脹,至80年代回落後,通脹一直保持平穩,徘徊在1%至3%左右;即使是2008年金融海嘯,通脹也只是掉到0%左右,負數很快就反彈。但最近又見到高通脹,似乎打破了維持了三四十年的價格穩定格局。 要問未來走勢,先了解為什麼過去三四十年價格相對穩定。有兩個最常見說法:第一是經濟學家對貨幣經濟學的理解加深了,懂得怎樣透過調控利率而達到價格穩定;第二種說法是只是好彩,譬如這幾十年一直無出現如新冠病毒這麼嚴重的疫情,也沒有比1970年代更嚴重的能源危機。 但也有人認為,通脹穩定是源於一些結構性的社會大勢。有學者提出低通脹可能與人口結構有關。勞動人口的生產多於消費,老人和小孩主要消費,生產很少,因此當社會勞動人口佔比大,生產相對消費較多,商品和服務會比較便宜;相反,老人小孩多,生產少,那麼大家就要爭相購買商品和服務,令價格上升,造成通脹。 勞動人口比例與全球化解釋低通脹 全球嬰兒潮在1960年代出生,到80年代他們進入勞動市場,工作40年,至2020年大約60歲達到退休年齡。附圖見到1980至2020年通脹低而穩定,似乎與上述說法契合。但根據同一理論,新一代生育率低,當嬰兒潮退休後,人口老化,勞動人口少,會構成通脹上升壓力。 第二點是全球化。自1980年代至今,可謂全球化的黃金時代。由於航運便利和跨境貿易壁壘消除,而且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成本如人工比發達國家便宜,發達國家的企業紛紛將生產線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以降低成本,製成品則運回發達國家傾銷。這種全球化帶動的外包策略,令美國及其他

20220911-同場加映:「昨日」的香港去了哪兒?

同場加映:「昨日」的香港去了哪兒? 2022/9/11 【明報專訊】近來跟朋友們談得太多《明日戰記》,但談來談去都不外乎是 CG 特技靚不靚,劇本對一部科幻片來說重不重要(寫得差倒沒異議),古天樂投資了超過四億多,又到底用得值不值。當然,電影有它超越文本的意義,盛載了投資者及部分觀眾對明日香港/香港電影市場的憧憬,在中國大陸遇上國產勁敵《獨行月球》,票房慘輸一截,卻贏了許多香港人的同仇敵愾。有趣的是,到《明日戰記》在香港「主場」公映時,卻遇上來自韓國的「過江龍」科幻大片《祖宗膠戰外星人》(Alienoid),片商甚至以「噚日戰記」作為噱頭,擺明要爭一日長短。 在《明日戰記》裏,香港已不復存在,未來世界只剩下一個用繁體字、說廣東話的B16 區。至於那個已消失了的香港,踏破鐵鞋無覓處,原來就在「噚日戰記」。 這邊廂,《明日戰記》不惜工本,冀望為香港電影建立一座新里程碑,走向明日。但無獨有偶,被視為「噚日戰記」的《祖宗膠戰外星人》,卻在錯亂時空的古今穿越之中,讓觀眾跟昔日的香港電影轉世重逢。這部看似章法大亂、風馬牛不相及都可以炒埋一碟的瘋狂作品,結合了科幻、神怪、武俠、超能力、外星人、生化人、喵星人,像榨汁機一樣將多重世界觀混合起來,起初拆開了古代和現代兩個平行時空,一邊是道士下山,闖蕩江湖,另一邊卻是機械特警對抗宇宙入侵者,後來劇情一扭,觀眾才知道原來是個兩面一體的莫比烏斯環,時間線回溯,角色關係更是錯綜複雜。不過,劇情翻轉、豐富的人物細節與驚艷的電腦特技,雖然整體出色,卻不是《祖宗膠戰外星人》最讓人印象深刻之處,而是細心一看,導演崔東勳不但從《異型》、《未來戰士》以至近年大熱的超級英雄片取經,戲中那些飛車追逐、槍戰、爆破場面,從古裝武打過招,到女主角舉起手槍的標準「甫士」,全部有跡可尋,都是來自「昨日」的香港電影。 周星馳歷年作品韓式雜錦鍋 韓國電影工業於八十年代冒起時,香港早就是發跡多年,賣埠收入豐厚的東方荷李活,因此,不少韓國電影人都是看着港產片的「奶水」長大,一直從香港取經。導演崔東勳就在訪問中承認,而且覺得很理所當然,香港觀眾沒會錯意,他不但迷戀港產片,而且確實十分仰慕周星馳——據聞導演的夢想就是邀請周星馳本人於《祖宗膠戰外星人》客串一角。這部電影幾乎就是周星馳歷年作品的韓式雜錦鍋,從現代世界打開時空隧道,穿越回去上一個年代,明顯是跟《賭聖》偷橋,再看前世的古

20220904-家明雜感:《給十九歲的我》少女與香港的十年命途

家明雜感:《給十九歲的我》少女與香港的十年命途 2022/9/4 【明報專訊】都說人有人的命,戲有戲的命。地方,固然也有地方的命。電影節選映了一部簇新的香港紀錄片,期望它稍後正式公映。待它公映時,應該會喚起熱烈的反響及討論。那是張婉婷的新作《給十九歲的我》。 《給十九歲的我》關於什麼呢?它的出發點,本來只為記錄香港老牌名校的校舍重建。話說,位於中區半山的英華女學校是張婉婷的母校。學校10多年前計劃拆卸校舍重建,時任校長石玉如邀請張婉婷把事件拍下來。但他們一開始的着眼點不在硬件,不是要記述工程始末。按校長當時盤算,校舍重建三幾年可竣工,其間全校移師到深水埗的臨時校舍(前德貞女子中學校舍)。於是,有一批英華女生將有緣見證3個階段的校園,他們想記述這一代人。 而2011年入讀英華女學校中一的新生,碰巧又是約2000年出世的千禧嬰兒。整件事聽來很美滿、具代表性:千禧出生一代,亭亭玉立走進英華後,有份見證學校歷史新一頁。張婉婷他們因此於2011年開展漫長的拍攝計劃。當然,拍下去遇到不少困難,其中一項意料之外的,是校舍工程的開支與進度遠超想像。2011年一屆新生,從舊校舍搬到深水埗後,只能在臨時校舍完成中學生涯,她們經歷校園變遷的美夢會落空。校長為此有問過張婉婷,拍攝計劃要不要擱置。 慶幸他們沒有動搖,才有今天這部《給十九歲的我》。它集中記述六七個女生的中學成長、考公開試、畢業並升讀大學的過程。豆蔻年華非常可貴,能夠被拍下來,觀眾無論什麼年紀都容易有共鳴。少女來自不同的家庭、階層,取樣多元。她們的學習與生活片段,年幼時那股純真,對未來充滿幻想、滿有抱負;慢慢領略複雜世情,加上躋身香港的「應試教育」無法不向現實低頭等,都一一記下來了。少女成長五味紛陳,看上去活像無心插柳,正好是紀錄片最迷人之處。 不隱惡揚善 《給十九歲的我》勝在沒有太過隱惡揚善。由學校提出的拍攝計劃,有可能變成純粹歌頌好人好事的「正向」宣傳片。本片不是,它開始不久,一個受訪女孩(戲裏叫阿佘)就對鏡頭直言討厭母親管束。事實上,全片下來,觀眾會察覺到家庭對一眾少女成長的影響(父母關係、什麼階層、管教方法等),往往比學校教育更深遠。戲裏另一女孩又說到,不願意在鏡頭跟前溫書,好像扮乖被拍一樣。這個,實在已牽涉到攝影機介入生活的紀錄片倫理議題了。 《給十九歲的我》不難令人想起英國超強大紀錄片Up系列。1964年開始,英國電

20220517-何靜瑩:建立非正式權力

何靜瑩:建立非正式權力 20220517 職場中不少混亂和誤會來自對權力的認識不足,不敢或不懂行使權力。 權力是一個提供服務的「正式合約」及「不明文契約」,是別人授權給你以換取你的服務(power entrusted for service),分為「正式權力」(formal authority)和「非正式權力」(informal authority)兩種(註)。 不敢不懂行使權力致混亂 大家最熟悉的是「正式權力」。你簽的正式聘用合約,訂明機構給你的職權和報酬以換取你的何種服務。如(圖一)所示,假如你的職位3年不變的話,你在機構裏的正式權力是固定的,因此是「直線」而不是「曲線」。第4年升職的話,直線便向上移動。若再過3年後離職,正式權力便跌至零,代表你在機構裏不再享有任何正式權力。 「非正式權力」建基於聲譽、業績、誠信、信譽、道德勸說(moral persuasion)、信任和提供的服務,須逐漸建立和累積,是別人賦予權力的「不明文契約」。當你能符合人們期望時,他們會願意賦予你更多非正式權力,心悅誠服地達成你的意願。 如(圖二)所示,非正式權力的多少,可升亦可降,因此是一條曲線,而且是「隱形」和主觀的,不能科學地量度出來,只能靠自己的觀察、感受和判斷。 一種情况是曲線A:你剛入職時,同儕、上下級和合作伙伴不太認識你,願意授予你的非正式權力較低。當他們跟你互動過程漸長,更認識和欣賞你的能力和態度而建立互信和口碑,代表你的非正式權力隨着時間而增長。 另一個情况是曲線B:你剛加入公司時,同事知道你之前累積了豐富經驗,一開始便授予高度的非正式權力。然而,合作起來,發現你處事不公、缺乏耐性指導下屬之類不得民心的事情,又對你經常把舊公司掛在口邊而反感。你的非正式權力逐漸下降,你也會察覺愈來愈多下屬不聽你的指令,或敷衍了事,甚或找更高層告御狀。 非正式權力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概念。我們常常說有些人在機構裏「自我感覺良好」,即他們主觀認為自己的非正式權力很高(圖二P點),誰不知早已犯眾憎,同儕只給他們很低的非正式權力(Q點)。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犯了錯,暫時或許會令你的非正式權力受損,卻未必馬上影響你的正式權力。因此,你還有機會補救:道歉、積極解決問題、修補關係和信任,重新建立非正式權力,也許不至動搖你的正式權力。 有些人可能怕推不動下屬辦事,便會經常拋出自己的官階來威懾同事服從。事事用正

20220419-何靜瑩:被污名化的精神治療

何靜瑩:被污名化的精神治療 20220419 很久以前,老闆的太太看精神科醫生時,在等候室遇見一名高管,但直覺不方便與之打招呼,回家告訴先生,老闆馬上給我電話。我當刻有點驚訝,卻因為熟識那個同事而估計他患憂慮症,看醫生也沒什麼奇怪。 再說下去,老闆表示擔心該同事狀况:他能否抵受連綿不絕的工作壓力?我們可以做什麼支援他?聽說這類情緒病難以治癒,他可以在機構熬多久? 這兩年疫情下,我遇到更多情緒大起大落的人。很多人在情緒波動中痛苦掙扎,有些人受無心之言刺激,幾秒內便無名火起,然後爆鬧或爆喊。有人會極為沮喪,根本無法專注面前工作,也理解不到別人的說話,面無表情,很容易被旁人誤解為冷漠或高傲。家人或同事無法理解他們,死忍一段時間後,耐性跌至極限,有些採取放棄態度,有些惡言相向,令陷於情緒困擾的人受更大打擊,精神狀態每况愈下,實在是不幸的惡性循環。 影響判斷、決策、脾氣 在職場裏,善意勸導同事尋找精神健康的幫助屬極大忌諱,又害怕對方一不喜歡,反過來控告自己用心不良、侵犯私隱。我在3月份的兩篇文章中,先後提出為自己的精神健康、個人傷痛把脈,也可找企業教練及臨牀心理學家幫忙「向內看」,與自己的不同情緒對話和加以修補。今天我想從個人經歷,分享另一類的專業幫助——精神科醫生,特別是一般人對精神病患及治療的誤解和stigmatization(污名化)。 我們往往認為等到有自殺傾向之類的嚴重症狀出現後才需要求醫。我經常勸喻一些有輕微焦慮、煩躁和長期缺乏睡眠質素等症狀的人尋求專業幫助,他們雖不抗拒求助,卻就是拖泥帶水。這情况也是人之常情,除了對精神治療抱着根深柢固的stigma(污名化),還因他們的症狀包括了對事情失去興趣,更不用說要問人推薦專業人士這個難於啟齒的話題。 我漸漸發現需要多走一步,推薦有關專業人士,讓人們很方便地、很安心地約見臨牀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才有望幫助他們跨過重重心理障礙和誤解。有時候我會推薦臨牀心理學家,有時候是家庭輔導員,有時候是精神科醫生,讓大家試看哪一類專家較能幫助自己。 有些人甚至會同時找精神科醫生及輔導員以尋求適切幫助。我認識一名上市公司創辦人,驚覺莫大的工作壓力導致自己情緒大起大落,他初時不願意承認精神健康出現問題,感到那是軟弱的表現,但他逐漸意識到高級行政人員缺乏身心健康的Self-care(自我照顧),都會造成trickle-down effect

20220322-何靜瑩:外援介入管理衝突

何靜瑩:外援介入管理衝突 20220322 可有遇過這種相當難以理解的同事?他請教你關於管理團隊的問題,你耐心給他分析,但稍為提出不同意見時,他突然說:「你不要踩我!」這豈不是光天化日之下「撩交嗌」(挑釁)? 以前我會先感到冤枉而轉為憤怒,後來漸漸學習思考underlying issues(隱藏問題) ——可能是我說了哪一句說話,無意中trigger(觸發)了對方的某「傷痕」,令他感到將會受到威脅,遂「先發制人」警告我不要批評他,但表達出來的語氣像我已經「踩」(貶低)了他。 遇到這類情境,我們很容易採取fight or flight(戰鬥或逃跑)態度——不是反擊對方、輸人不輸陣,便是採用逃避衝突的方式,或裝作聽不到,或輕輕帶過無意「踩」他,甚或道歉,以收息事寧人之效。這些對應的後果,多半會加強對方的錯誤觀感,以為別人承認全心「踩」他。 理性推斷 情緒被引爆原因 我理性推斷對方情緒被引爆的原因,並不代表合理化或接受他的問題,而是先處理自己的情緒,不被他的反應過度牽着走,這才有望阻止引發一場肥皂劇式的誤會和無謂的心病。下一步便是採取intervention(干預行動),先讓對方意識到其反應過度的問題,嘗試揭露我倆之間的underlying issues,原則就是把改變他的內在問題的責任交還給他。 其中一種我經常用的干預手法是: (1) 坦率揭露問題:對方的指控是什麼意思?我說了什麼東西是「踩」他的? (2) 提出中場休息:讓大家先把激動的情緒降溫。讓大家冷靜下來,才有機會回到理性對話的可能。我亦同樣需要這段時間冷靜自己,不要被對方的情緒牽着走,同時buy time思考接下來的干預行動。 (3) 干預行動:把地氈底下埋藏良久的糾結翻出來,倘若對方願意繼續談,我便會進入真正的話題:為何他會這樣控訴我?underlying issues是什麼? (4) 引導他找出經常令他「跳掣」的觀念,幫助他思考自我糾正的方法。 以上幾句說話,籠統地把干預行動說得輕描淡寫,內裏蘊含很多學問,需要下工夫學習,令自己、令別人提高自我意識及自我糾正能力,因此是管理學及領導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最理想和直接的是管理者能夠自行處理糾紛,自行請教朋友、同事、專家。不過,在十分複雜的衝突情况下,作為局內人的管理者在水深火熱中,很難同時抽離火海處理自己的情緒反應,並以平靜客觀的心情為自己、為大局把脈,還能制

20220315-何靜瑩:自我改變「豬觀念」的責任

何靜瑩:自我改變「豬觀念」的責任 20220315 刊登後,收到不少讀者來信,分享他們驀然發現自己原來是豬隊長一名。我會心微笑,也承認自己做過豬隊長或豬隊友,就算當刻沒有意識到問題,之後反省才發現自己才是始作俑者。接下來的問題是,自我意識出現後,又能否自我糾正,不要繼續豬下去? 管理層盡量清晰地把員工的責任講解清楚,也期盼員工有責任感,自發執行工作,出事後承擔自己的錯判和過錯。但這些責任和責任感都是以角色和工作範疇來界定,是「外在」的。 有一種很少人談論的「內在」責任,就是改變自身「豬觀念」的責任。只有建立改變衍生問題的「豬觀念」和「豬想法」的責任,長遠才有望成為一個好隊長和好隊友。 建立內在自我改變責任 亦因為唯有當事人發自內心改變自己的豬觀念、豬價值觀,問題才得以解決,所以他必須own自己的內在問題,而改變的責任全屬他所有。旁人無論是上司、至親好友、專家智者,都不能把此種責任攬上身,只能從旁啟導他look inward(向內看),覺悟自己的問題,找出腦袋裏需要調適的觀念,並學習更新有關價值觀或思維模式。 People with the problems are the problems, but are also the solutions(有問題的人既是問題,也是解決方案),意思是改變的責任屬於當事人身上,其他人除了引導他頓悟之外,可說是愛莫能助。在職場裏,管理者的責任是幫助員工建立改變自己的責任,coach他們調適有問題的觀念。有關「干預行動」,日後另撰文討論。 明白了這一種內在的責任,我們的焦點便不是把答案硬生生地加諸在豬隊長或豬隊友(因為都是徒然),而是從另一個方法,引導對方向內剖析卡住自己進步的觀念,並培養對方調適這些觀念的責任。 閱讀、培訓、人生閱歷助自省 一個人是豬隊友或豬隊長,都源於內在的某些「豬觀念」。問題是,旁人見其「豬行為」,卻未必找得出根源出自何種「豬觀念」,有時候當事人也未必知道,就算知道也會刻意或潛意識地不願面對,這稱之為逃避(avoidance)。 換個角度說,找出對方的豬觀念很難(很多時是來自小時候的家庭成長或學校遭遇),但可從觀察他經常逃避的地方着手。幸好一個人的豬行為都有pattern(模式),類似的毛病會不斷重複呈現。旁人觀察到這些豬現象,望能帶領他追蹤究竟內心懼怕什麼、哪一個觀念出現毛病,希望幫他頓悟。當然,最理想的是當事

20220904-周日話題:香港注定沒有科幻片?

周日話題:香港注定沒有科幻片? 2022年9月4日星期日 圖1之1 - 圖為《明日戰記》劇照。 【明報專訊】等待多年,在世界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後,《明日戰記》終於上映,結果香港觀眾評價兩極。除了盲撐的「古太」們,坊間也有不少人認為電影的電腦特技媲美荷李活製作,而且「硬橋硬馬」的機甲動作場面也甚具迫力,作為爆谷電影絕對值回票價;也有觀眾認為故事太兒戲,角色設定薄弱而且對白生硬,頂多只能說是CG showreel,純粹展示一下香港的電腦特技和後期製作其實也可以有國際級水平,但如果作為一齣「電影」來說就不及格了,更遑論是一齣「科幻片」。 等等,其實為什麼要說《明日戰記》是一齣「科幻片」呢? 如果宣傳部門把它定位成「香港史上第一齣大型機甲動作片」,觀眾期望的落差就不至於那麼大。就如Iron Man其實是超級英雄片而不是科幻片、《葉問》是功夫片而不是歷史電影、《古惑仔》是黑幫片而不是政治電影一樣,即使故事的背景設定包含了某些其他元素,但其實「動作」、「超級英雄」、「功夫」和「黑幫」才是它們的真正主菜。不過對大部分的香港觀眾來說,也許有機械人就是「科幻」、以愛情為主線就是「文藝」,所以近期的《虛無》(NOPE)就只好被歸類為「恐怖片」,結果又引發另一場期望落差。 這個城市沒有科幻的土壤 那麼《明日戰記》明明有機械科技,又有外星怪物,為什麼不算是科幻片呢?科幻元素在電影裏出現了多年,但總不能說只要有科幻元素就是科幻片,就如大部分的電影或多或少都有愛情元素,但我們不會把它們統統都稱為「愛情片」吧?因為獲稱得上是科幻片的,除了故事設定裏面有科幻元素外,更必須對相關主題有所探討——「人類如何運用和面對由高科技所賜予的能力和權力?」 例如The Matrix探討虛擬世界(現在所謂的元宇宙)對人類意識和肉體的影響、Jurassic Park探討基因科技的極限和道德、Westworld探討人工智能的道德和無限進化的危險性等等,這些作品都能令觀眾在享受官能刺激之後,還可以對相關主題有多一點點的認識和反思。 但如果在香港要孕育出一部正宗的科幻片,難度其實極高。因為這個城市既沒有科幻的土壤,也沒有對科幻的demand,理所當然地也就沒有科幻的supply。 我們來看看出產高質科幻片的國家這一百年來都在做什麼。 美國是科技強國,一切源於當初的軍備競賽,以致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都被軍事科技牽着走。即使

20220928-KtoyhK:《終》結局又是神作?迷失自我與掙扎求存的榮辱戰記

圖片
KtoyhK:《終》結局又是神作?迷失自我與掙扎求存的榮辱戰記 20220928 動畫版是很多八十後的回憶,而新劇場版自2007年起,共四集渡過十五年,慢慢打開過去、處理現在、面向將來。而製作《終》的過程導演接受岩井俊二《最後的情書》演繹爸爸的角色,說明他依歸是最核心所想和不斷肯定自我的人倫責任,植入《終》裏。 四套新劇場版經歷十多年,主角怎行出、怎認識、怎被選中、怎失望、怎望向現實、怎逃避、怎迷失。怎停下而自處思緒,確幸是很多人關心主角,連場大戰仍是守護他,認同主角付出,人人為他,想他好。想他的更多。 到最後一部新劇場版,主角不是感受更多種種對他的打擊,令他在絕路,激發不同。只是不再珍惜他人與關係,如一旦再失去,會伴隨痛苦和記憶。主角面對所愛,不快失樂,記憶沉重,還是以自己作出覺悟和成長,迎向救贖。 主角得救,是在沉痛,挽留自己不再迷失過去在沉痛記憶,他感受身旁不同的人、對他關心、給予動力、提醒、照顧。不忘自我的力量,也不忘關係令他改變帶來成長與責任,體會人倫的重要,是社會需要人人,共同堅持求存。 《終》所有戰鬥埸面一貫凌麗,精緻調度,直接有力對白,結局終歸也是打大佬,但沒有勝負,只有出路。神作?故事中說明存有希望、絕望、我們意志,三者需同有和不斷交替,可以失去但需追尋。因需面向自己;相信自己;給予他人帶來成果。 KtoyhK

20220826-素黑:成就不一定源於夢想或志願,更多是緣分和沒有偷懶的因果

素黑:成就不一定源於夢想或志願,更多是緣分和沒有偷懶的因果 2022-08-26 有人問你的夢想是甚麼,你會怎樣回答? 小學時代我們好像都寫過「我的志願」的作文,大部份同學的志願都是某種職業吧;若問你「夢想」,你好像會任性一點,想做現實裡可能沒機會、或者所有人都不容、否定或不支持的事,譬如想飛上太空,跟某偶像舉行童話式的婚禮,或者過不用上班或考試,到處旅行玩樂的日子等等。待你再進取一點,可能希望結合志願和夢想,譬如想擁有自己的房子,做喜歡的工作並且能賺很多錢,或者到某個喜歡的地方開文青民宿,種有機蔬果,養一隻貓。 抱有甚麼志願或夢想都是好的,即使不能實現也是好的,因為起碼你曾經有過夢,有過理想,生命便有了寄托。我做過很多個案,不少案主的困局正是失去寄托,找不到人生方向,沒有理想和夢想,不知道自己想做甚麼,活著不知為何。 很多人問過我,當初為何會當上作家,出書,當療癒師,都是我的志願或夢想嗎?如何能做到?我告訴你,我好像從來沒有認真想過志願或夢想,只是小時候隱隱喜歡做的事是掃地,看到街上的清潔工人掃地的模樣很安靜,服務市民,真不賴。你說有人會認同或支持我,覺得我了不起嗎?擁有這種世俗眼光裡「沒大志」的想法,將來也不會出息到哪裡吧。然後,這個「沒出息」的人便成了今天的素黑,靠寫字維生,其實一直沒有立志要把寫作當作職業,一切不過是際遇。 我從小不喜歡說話,只能靠文字表達內心,投過幾次稿,上大學後被人賞識,邀請我寫專欄,然後跌跌碰碰成為有點名氣的作家,出了很多書。靠的是努力、本領和一點點運氣。中學時喜歡化學,本來想選讀理科,可老師覺得我更是文科的料子,把我編進文科班,害我傷心了很久,現在回頭看倒是恰當的安排。後來我靠自修各種醫學當了療癒師,當上作家是選擇不斷地寫和等待機會的結果。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只要用心做下去,自然會做出一點成績來。 成就不一定源於夢想或志願,很多時候,更是緣分和沒有偷懶的因果。 其實不是很多人能有幸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要先想想你「需要」做甚麼,不要只想「喜歡」做甚麼。找工作是每個人要養活自己的責任,不管是否喜歡,有機會工作都是學習成長和待人處事的道場。投進去,你永遠都會賺。不要怕犯錯或理虧,不要動不動便嫌棄或不屑,犯公主王子病。你是幼稚抑或成熟,便看這個。 我看過很多個案,都是害怕對自己的成長負責任,簡稱只想依賴家人或伴侶,不想獨立,賴慣了過被餵養的生活,

20220727-素黑:原生家庭或多或少是每個人必經的困局,它卻是磨練成長的道場

素黑:原生家庭或多或少是每個人必經的困局,它卻是磨練成長的道場 2022-07-27 經常有年輕人跟我說:「多麼想擺脫父母對我的管控,真受不了。」對啊,每天不是被父母嚴管生活瑣事,跟其他家的子女比較,便是被否定夢想、意願或喜好。好像做甚麼父母都不會滿意,誓要扭曲子女變成他們想要的模樣為止。 「有時我會寧願是孤兒,羨慕他們不屬於任何人。」 我們其實真的不屬於任何人,但每個人都有角色,子女只是其中一個角色。雖然並非自願擔演,但這角色有時也挺實用,譬如你不用瞓街,能飽暖,有人照顧起居,有機會讀書、追星、交友,不愁賺錢養家。 當然也有例外。有人幾歲便要煮飯照顧家人,十多歲要打工甚至停學,因為父母養不起他們。有人埋怨父母不夠富有,無法給他們想要的物質享受,在同輩面前自卑。更多人受不了父母對他們的橫蠻、偏見、不理解和封建式管控。「他們永遠是對的。」更有病態父母長年辱罵或虐打子女。「我沒有欠他們,倒是他們欠了我,我沒有要求出生。」 都怪父母不夠好。 事實上,兩代能相處融洽的例子很少。問題在哪裡?互相不滿對方的行為和性格是主線,但這不只是兩代之間的獨有問題。原生家庭問題特別令人難受,因為這關係是預設的,沒得選擇,加上對父母抱有特別要求,如懂得愛你,滿足你。我們容易怪父母沒有準備好便生下你,但甚麼才算準備好呢?我們都有過以為準備好結果卻碰釘或失敗的經驗,譬如考試或拍拖。我們可以埋怨父母不負責任,沒條件、沒能力便不要生!對,可生育就是這麼回事,將來輪到你,大概也難保證能令你的子女快樂,不怨你。 原生家庭或多或少是每個人必經的困局,它卻是磨練成長的道場。 我們要明白:假如你想活在幸福感裡,感到被愛,需要同時從其他源頭培養,不能全盤要求父母給你。父母不夠好是無奈,是他們不懂。養育子女是責任,但令子女快樂不是。要求父母「夠好」是一種欲求,不是權利。沒有人夠好,我們自問都不夠好。我們也不懂以父母覺得是對的方式對他們好。道理都在執信者的那一邊。說白了,當你戀愛、養寵物了,你很可能會自動犯父母同樣的毛病。信不信? 假如你不能被父母接受,而你暫時又未夠智慧去接受他們的話,請以體諒和拒絕來回應:體諒他們不懂愛你的無能,拒絕重複他們犯的錯。兩者都不容易。愛是需要學習的,沒有人天生懂得愛。愛不是天性,是邊學邊修的訓練。父母不懂,子女也不懂,彼此都需要學習,容許犯錯,邊錯邊學邊改善。而這,需要很多時間。你要

20220821-星期日文學‧黃念欣「極限寫作」下尋找樂趣,「夕拾」文學中的可能

星期日文學‧黃念欣「極限寫作」下尋找樂趣,「夕拾」文學中的可能 2022年8月21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人世間有一種怪癖,叫做「整齊段落強迫症」──今年書展,香港中大中文系副教授黃念欣交出的一部散文集《夕拾朝花》,就印證這頑固雜症的存在,更準確地說,這是由3年多前誕生的同名專欄觸發的「強迫症」──總之,誓要令每個段落最後一行剛好填滿。作為過去其中一名世紀版編輯可以作證,那電子檔內一段段剛好寫滿的格仔在讀過書序後的確déjà vu般重新湧現眼前。不過,這個自2018年10月開展、其間歷經時代更迭的寫作,當然還不止格式上的執著,《夕拾朝花》還帶來了「極限寫作」中,限制與自由的辯證。 專欄方塊內,自由與限制 「在這規限過程中,我感到一種『自由』。」黃念欣說,在這3年多來「這裏添一點那裏刪一點」地反覆不斷讓格仔變得齊齊整整的日子裏,她發現了一種重新看待「限制」的角度,原來在欄柵內改動文字而不損原有意思是可能的──在過程中,她體會到一種在沒有限制時,從未發現的自由。 早於「夕拾朝花」專欄正式登場的10年前,2008年黃念欣已開始在她形容為「恐龍時期的部落格」上開展這「實驗書寫」。她說,那時「寫blog是完全自由,無字數長短、時間限制」,於是這近乎OCD的心癮怪癖要待開始寫專欄時才被引發,這不就如散文集內一篇引用詩人聞一多時所說的「戴着腳鐐跳舞才跳得痛快」?──聽後黃念欣回應說,這種古已有之、不論中外在文字框架內尋求規範中的自主可能,大概是一種對美的追求,人的天性,「很多人樂在其中」。 但黃念欣也不諱言地笑言,當年應邀每周寫一篇「夕拾朝花」,在繁重工作中曾想過不如就寫幾個月好了,頂多一年半載吧。後來這晚上採摘的朝花,一晃眼已開到3年多後的今天,而且依然盛開,甚至在她從沒預料下結集成書。 「夕拾」一周開的花 欄目命名為「夕拾朝花」,黃念欣說,靈感源自其中兩位她喜愛的作家魯迅和亦舒,及他們兩本同名書作《朝花夕拾》。於她而言,他們代表着文學上兩種極端──魯迅對時代的回應及其一串關鍵詞:冷峻、尖銳、理性、思考,相對亦舒反映的都市生活及關鍵詞:言情、物質、唯美、大眾── 一般很少將他們並置,但在黃念欣看來,亦舒在魯迅出版散文集近60年後出版同名書作當有其因,「她必然讀過魯迅,在散文集中久不久也提及魯迅」──這聯繫讓她想到:「如此這般風馬牛不相及的作家,原來也有感應。」先不說黃念欣對他們的

20220821-{打擊人口販賣達人}黃筱媛~土炮組織:受騙唔係蠢,港版人口販運,日日上演

{打擊人口販賣達人}黃筱媛~土炮組織:受騙唔係蠢,港版人口販運,日日上演 2022年8月21日星期日 {打擊人口販賣達人}黃筱媛(朱安妮攝) 【明報專訊】Shirley的媽媽患上癌症,急需醫藥費治病,但她們家積蓄不多,她正煩惱如何籌藥費,朋友介紹她到海外工作,工資是現時的3倍,她以為自己得到幸運女神眷顧,搭上飛機希望博一個機會。但甫下飛機,陌生人收走了她的護照,原本的中介再也聯絡不上。她被關在不見天日的黑房,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僱主一不高興就暴打她,即使想求助但不懂得說這裏的語言。這可能是現時身處柬埔寨、緬甸的香港人遭遇,也可能是被人口販運到香港的外傭遭遇。 台灣媒體早前揭發東南亞國家人口販運,受害人錯信求職騙局,前往柬埔寨工作,被迫做電子詐騙,不願服從就被電擊、暴打,更有受害人遭性侵,傷痕觸目驚心。香港保安局亦接獲香港人的求助個案,仍有10多人身處柬埔寨、緬甸等地,人身自由受限制。香港人或歸咎是東南亞國家治安差,香港不會發生這些情况。「香港人覺得香港沒有人口販運,香港政府也一直說香港極少出現人口販運,但其實全球化下,工人、勞工移民在香港出出入入,所以香港無可能無人口販運的問題。」本地反人口販運組織STOP項目經理黃筱媛(Michelle)說。美國國務院2022年《人口販運狀况報告》將香港列入第二級監察名單,與印尼同級,僅次阿富汗和柬埔寨。 我們或以為「賣豬仔」、人口販運一定與做苦工、 奴隸、虐待有關。「人口販運的方式不一定是要有條鎖鏈鎖住你,或者被打、綁架那種肢體暴力,而可能其實是脅迫、威脅。」聯合國《巴勒莫議定書》清楚列明人口販運的定義,當中包括以剝削為目的,未經被運送者的同意下,威脅、欺騙、誘拐被運送者,迫使其賣淫、強迫勞動、奴役或摘除器官等。人口販運也不一定會將受害人移離其國家,Michelle舉例說韓國的「N號房」和香港的「AB號房」也是人口販運,後者即聘請受害人拍攝色情影片,但最後迫使提供性服務,不服從就違約欠下巨債。而STOP多數協助的個案,都是被販運到香港、在香港被剝削的外傭和性工作者。 例如Kasuni(化名),她丈夫患上長期病,Kasuni頓成家中經濟支柱,為了供女兒讀書,和照顧家中老人,透過中介介紹,Kasuni來香港做家傭,但中介要求她先繳交15,000元,也沒簽訂合約。一到香港,中介就收走她的護照,僱主更欺騙她稱,僱主沒有責任提供食物或食

20220814-街知巷聞:街坊分享起居路線,記錄流動與停頓

街知巷聞:街坊分享起居路線,記錄流動與停頓 2022年8月14日星期日 圖5之1 - 圖一:「四通八達」的華富邨(作者提供) 【明報專訊】依山而建的華富邨運用平台、梯狀斜坡、大廈及通道設計方便居民漫步其中,並配合栽種植物的位置及品種,創社區空間凝聚居民。近年新建屋邨則以升降機塔及行人天橋改善屋邨內外交通。新華富邨散落5塊地皮,如何接駁各座大廈,如何令居民從一個角落走往另一角落時沿路享受好風景,是設計師需要解決的難題。 「四通八達」的通道 上兩周回顧了平台、天台平台及雙塔式大廈如何便利居民的日常起居,未及探討的是下邨舊長型大廈如何令華富邨更「四通八達」。華富邨屬屋宇建設委員會在港島的第三個項目,這裏的舊長型設計可以說是與同系的西環邨一脈相承。建築師林中偉在《西環邨:風雨不動安如山》指,西環邨的5幢住宅大廈是香港首個以跨等高線設計(cross-contour design)的大型建築,意思是大廈底部並非位於一水平,而是坐落在堅尼地城山邊的階梯上。華富邨部分舊長型大廈應用同樣概念,包括在瀑布灣道旁的華清樓。 參考房屋署資料,華清樓從臨海角落向東分4個水平拾級而上,大致對應旁邊的梯狀斜坡。除了對付斜坡,這種設計亦方便居民。若下邨居民想避開瀑布灣道的樓梯或斜路,可在華清樓乘搭升降機到中層,然後經走廊行到較接近華富道的出口。直至現在,不少居民在烈日和暴雨下都選擇這條路線。 整個華富邨都是這類捷徑,有些早有規劃,有些視乎居民的習慣(圖一)。例如華富道底部的通道有條接駁華基樓的天橋,華信樓居民亦可經此出入,前往對面的巴士總站或通往華昌樓的樓梯。不過這條昏暗的地下通道有人避之則吉,原因是這裏有嚇人的都巿傳說。通道規劃與居民的日常生活路線時有出入。華富道貫穿華富邨,但上下落斜並且沿路甚少遮蔭,據我們的訪問及觀察,居民從上邨前往下邨,不少選擇經華昌樓旁邊的多層停車場,從天台平台(亦即是兒童遊樂場所在地)搭升降機到地面,再經樓梯、斜路或華泰樓側的升降機塔抵達華富中心。 華富邨曾經是個位處港島西南端的「孤立」社區,對外交通一直是個問題,屋邨內的可達性(accessibility,交通方便程度)同樣重要。原因不只是便利居民,更加讓居民長期留在邨內也不至於太過沉悶。跟上邨的雙塔一樣,舊長型大廈底部部分用作通道(部分則租予社福機構),居民可自由穿梭於不同通道,散步於不同路線。 景觀空間及日常行程

20220817-CUP:想提升語文能力?閱讀小說,而不是非小說

CUP:想提升語文能力?閱讀小說,而不是非小說 2022年8月17日 BY 鄧妙奇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經常閱讀,最明顯的好處是有助提升語文能力。最近一項針對休閒閱讀的研究,從學齡前兒童到大學生身上證實了此說法,且發現閱讀帶來的更多優勢。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似乎毋庸置疑,但研究還顯示了令人意外的結果:人們閱讀甚麼更為關鍵。 為個人興趣看小說,最能改善語文能力? 行為學家 Marina Rain 與加拿大約克大學心理學教授 Raymond A. Mar,研究當地近 1,000 名參與者,包括學齡前和幼兒園兒童、1 至 12 年級兒童,以及大專院校生,旨在找出他們在休閒閱讀時選取的不同文體 —— 敘事小說和說明性質的非小說類,兩者跟語文能力之間的關聯。研究根據參與者自行報告的個人閱讀習慣,分別以 4 項客觀測試評估其語言能力。 研究在衡量其中 3 項語文能力時採用的題目,出自美國大學委員會舉辦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換句話說,評核結果也可被視為當地大學收錄資格的指標。結果發現,閱讀小說對提升同義詞運用、類比、完成句子和閱讀理解 4 項語文能力具顯著關聯;閱讀非小說讀物則無助於在以上測試爭取較佳表現,或只顯示輕微影響。 Raymond A. Mar 後來與協和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教育學教授 Sandra Martin-Chang,分別領導實驗室團隊進行一項後續研究,調查 200 位受訪者從事休閒閱讀的各種動機。他們發現,聲稱為個人樂趣而閱讀的受訪者,具備更佳的語文能力,當中與他們閱讀的小說數量呈正面關聯;喜歡閱讀非小說類的受訪者,則未表現出較佳的語文能力;又例如為追求個人成長與學習等其他動機,而閱讀非小說類的受訪者,往往與其語文能力無關甚或表現較差。 過往人們以為只要多閱讀,無論閱讀甚麼,多少有助改善語文能力。研究卻清楚顯示只有閱讀故事 —— 而非散文,與較佳的語文能力有關。研究人員未能解釋箇中原因,於是假設這可能是由於小說比非小說更常使用 SAT 中出現的單詞。他們統計大量文集、共 6.8 億字,比較兩者差異,卻發現 SAT 使用的單詞在小說中更少見,或兩者只存在微不足道的差異。 這表示閱讀小說之所以有助提升語文能力,涉及其他因素。或許是故事引起的情緒反應,有助人們記憶新的單詞,又或是故事中的趣

20220806-周榮佳:活用財富傳承工具,實現基業長青

周榮佳:活用財富傳承工具,實現基業長青 2022年8月6日 信報 基因延續和傳承,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創富者們總希望將自己辛苦打拚的事業世代傳承下去。之前我們探討了財富傳承應該傳給誰,傳多少及傳什麼,這次聊一聊傳承的最好時機和傳承方式。 在某些創富者的眼中,什麼時候傳承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財富早晚也是給孩子的,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其實不然,我們來看一則案例:王女士是一位成功企業家,5年前女兒結婚時贈送了女兒一套價值2000萬元的房產和3000萬元的現金。婚後小夫妻感情甜蜜,為了離女婿上班的地方近一些,女兒和女婿瞞着王女士賣掉了婚房又在女婿公司附近買了一套。後來女婿創業,女兒也將王女士贈予的大部分現金投入到丈夫的公司支持,後來由於公司經營不善,女兒女婿也經常因為事業及家庭的各種問題爭吵不休。女婿以雙方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那麼假如離婚,王女士的女兒能拿回房產和現金嗎? 在現實中很難。第一,王女士沒有與女兒簽署任何的贈予協議,也沒有書面說明財產只是給女兒的,與配偶無關;第二,即使可以證明房產與現金都是給女兒的婚前財產,但是房子已經賣掉又買了其他房產,現金也變成了女婿的公司股權,也就是婚後的財產已經發生混同,原本的房產和現金都已轉換成了其他形式的財產,很難證明是女兒的個人財產了。 那麼,如果在子女婚前就做好傳承,房子、現金、股份都過戶到孩子的名下會怎樣呢?很可能發生像我們之前分享的海翔藥業傳承案例一樣,創始人把全部股權轉移給兒子,兒子在面臨困境時又出售所持股權而創始人不知情的情況。 三權分立 多代受益 既然早給晚給都有風險,那麼怎樣規避這些風險呢?「創一代」別忘了,財產是有所有權、控制權和受益權的,我們可以綜合運用一些財富工具,做到「既給又不給」。 通過前面的案例我們已經清楚了解,如果是贈予,那麼只要將資產轉移給後代,就是他們的財產了,所有權、控制權、受益權全部轉移。那麼,如何做到「既給又不給」呢?其實就是把財產的所有權、控制權及受益權三權分立。通常可以做到三權分立功能的財富傳承工具主要有大額保單和家族信託。 比如前面提到的王女士,3000萬元現金如不是直接贈予女兒,而是以自己的名義買一份大額儲蓄險,持有人是自己,受保人是女兒,受益人可以是自己或女兒的下一代。這樣財產控制權在自己手上,受益權卻屬於女兒和第三代,女兒每年領取一定金額的生活費,即使離婚財產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