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4的文章

20240527-專訪陸恭蕙:本港企業發展,ESG對大眾有甚麼得益

專訪陸恭蕙:本港企業發展,ESG對大眾有甚麼得益 2024年5月27日 Yo財經 在今時今日的商業世界,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的概念正逐漸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一環。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學院首席發展策略師的陸恭蕙教授,曾任環境局副局長,擁有豐富的政策和實踐經驗,她在《財經大人物》節目中與我們分享了她對於本港ESG發展的見解及建議。 全球與環保相關的革命 香港的ESG發展如火如荼,政府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最遲在2026年開始披露ESG報告,這一政策推動反映了全球對於環保和社會責任日益增長的關注。陸教授指出,這不僅是一個法規的要求,更是一場全球與環保相關的革命,意在推動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於香港特區政府的政策推動,陸教授認為香港在全球ESG實踐中的位置,其實不比外國輸蝕。 政府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最遲在2026年開始披露ESG報告,陸教授指出,這不僅是一個法規的要求,更是一場全球與環保相關的革命 推動ESG 「人的思想」是關鍵 在談到如何推動企業實施ESG時,陸教授提出「人的思想」是關鍵。陸教授強調,ESG的推廣不僅限於提升環境保護意識,更涉及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改善。她提到,ESG報告的數據,例如碳排放數據的披露,有助令企業運營更加透明清晰,讓投資者和公眾能更全面地評估一家企業的綜合表現,這對於提升企業的公信力及持續吸引投資至關重要。 陸教授強調,ESG的推廣不僅限於提升環境保護意識,更涉及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改善。 不過,中小企在ESG披露方面面臨不少挑戰,陸教授介紹了一款專為中小企設計的「碳排放計算機」,用於幫助這些企業計算其業務過程中的碳排放量。這個計算機能夠簡化數據收集和報告的流程,使企業能夠輕鬆地追蹤和管理其對環境的影響,對於推動ESG實踐和提升企業透明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身為科技大學教授的陸恭蕙認為,大學在推動環保方面更具有獨特優勢,因為大學擁有前沿的研究和創新技術。她指出,大學可以培養年輕人對環保的認識和參與,並透過學術研究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來應對環境問題。大學的角色不僅限於教育,還包括在環保政策和社會實踐中發揮領導作用。 Yahoo財經

20240521-阮穎嫻:跨國企業分拆業務,應對地緣政治變幻

阮穎嫻:跨國企業分拆業務,應對地緣政治變幻 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 【明報文章】全球化產生了各行各業的跨國企業,以全球供應鏈競爭。但近年全球地緣政治局勢風雲變幻,以哈戰爭、俄烏戰爭及中美關係緊張,對企業的影響日益深遠。國家對別國企業施加限制,使跨國企業面臨新挑戰。以下集中討論中美關係,先探討其現象,並列舉案例,解釋企業如何面對日益高漲的風險。 在全球化興起前,企業經營主要局限本土。企業利用本地土地、勞動力等資源,生產出供本地消費者使用的產品和服務,並依賴本地供應鏈運送。因此,經營策略和產品設計主要針對本地市場,很少考慮海外市場。 中美角力 對跨國企業帶來挑戰 信息和通訊技術革命,以及貨櫃和海上航運的普及,大幅降低遠距離交易和協調複雜生產活動的成本,使企業能將生產環節外包到低工資國家。這種生產階段的國際分離,被稱為「全球供應鏈革命」。為確保海外外包環節與本地環節無縫對接,企業將其營銷、管理和技術知識,連同外包的生產環節一起轉移到其他國家。供應鏈革命後,跨國企業的競爭力愈來愈由全球生產網絡定義,而不是國界來定義。生產網絡和價值鏈跨越國界,不再受單一國家限制,實現真正的全球化經營。 不過,中美關係惡化給跨國企業帶來挑戰。首先自2018年以來,中美兩國相互加徵關稅,引發一場持久的貿易戰。這不僅增加了跨國企業經營成本,也擾亂全球供應鏈。許多企業不得不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美國大幅收緊對華技術出口管制,並制裁中國與軍事工業及科技相關的公司,使跨國企業在華研發生產受限制、技術轉移受阻。美國還制定措施,限制美國資本流向中國,例如2024年開始禁止美國人投資一些開發先進半導體和量子計算機的中國公司。這給跨國企業的全球佈局帶來不確定性,增加投資風險。企業不得不重新評估在華業務,甚至放棄在華投資計劃。 政治與經濟利益之間的抉擇 一些企業面對來自政府和輿論的壓力,不得不在政治與經濟利益之間做艱難抉擇。香港「由亂入治」,愛國者領導政治經濟,在港經營的企業難免捲入中美地緣政治衝突。近來較多人知曉的是「《願榮光歸香港》禁制令」案。香港政府早前向法院申請禁止傳播《願榮光》歌曲,但在2023年7月被高等法院駁回;政府不服上訴,近日法院推翻最初裁決,這可能會賦予政府權力,禁制Google和其他科技公司公開分享這首歌。這對愛國者來說是件好事,但跨國科企就有點頭痕。 全球科技公司須遵守各地法律,它們會設...

20240525-RFI:專訪“西藏觀察”研究員談崗托水壩對環境和人文的破壞

RFI:專訪“西藏觀察”研究員談崗托水壩對環境和人文的破壞 25/05/2024 - 22:48 中國 – 法廣駐京記者海克-施密特(Heike SCHMIDT)專訪了“西藏觀察”研究員丹增曲吉女士(Tenzin Choekyi ),讓她談了修建崗托水電站對當地居民、西藏文化和環境的破壞。本台記者認為,崗托水電站大壩威脅着數千名藏人。 Un abbé d'un monastère et des Tibétains locaux implorent en larmes une équipe de fonctionnaires en visite de mettre fin à la construction du barrage de Kamtok et à leur déplacement forcée. © Tibet Watch 作者:法廣 施密特(Heike SCHMIDT)問:修建崗托水壩對當地居民和西藏文化遺產構成什麼威脅? 丹增曲吉女士(Tenzin Choekyi )答:中國政府大約十年前決定建設崗托水電站,設計裝機容量為110萬千瓦。 這是一個由國有企業中國華電集團管理的項目,去年三月該集團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在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管轄的康區簽署了戰略協議。 居住金沙江兩岸的德格縣藏族民眾拒絕接受這個大型項目,並拒絕被迫流離失所。 項目從來沒有徵求過這些人的意見。 超過 4,000 名居民將被趕出自己的村莊和祖傳土地,遷移到其他地方,遷移到失去靈魂或歷史的現代遺址。 施密特(Heike SCHMIDT)問:為了建這個水壩,有多少村莊和寺廟將被拆除? 丹增曲吉女士(Tenzin Choekyi )答:為準備在四川省甘孜(Kardze)藏族自治州德格縣(Derge)境內的金沙江上修建大型水電站,預計摧毀6座寺廟、2個村被迫強拆,也迫使數千民眾搬遷,引發當地僧侶、藏人到德格王縣政府前和平請願,卻遭當地政府大規模逮捕,已有上千名藏人及喇嘛僧侶被抓。 在其中一個受到威脅的寺院——汪堆寺,價值不可估量的 14 世紀佛教壁畫將被拆除:它是一項文化遺產,但在文化大革命(1966-1976)和數千座寺廟和寺院的毀壞中倖存下來。 這些歷史古跡不僅對西藏人而且對全世界都很重要,但現在正處於危險之中。 施密特(Heike SCHMIDT)問:自去年二月以來示威活動不斷,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