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3的文章

20130729-什麼人訪問什麼人:甘浩望神父的兔年願望:家庭團聚,堅持到底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甘浩望神父的兔年願望:家庭團聚,堅持到底 2023年1月29日星期日 今年是甘仔第24年在1月29日前(終審法院判決港人內地子女有居港權的日子)露宿爭取居留權。這5、6年來,阿權(左)都與他一起露宿街頭。(班提供) 圖3之1 - 今年是甘仔第24年在1月29日前(終審法院判決港人內地子女有 . . . . . . (班提供) 【明報專訊】大年初一,機緣巧合,我參加了甘浩望神父(甘仔)在工廠大廈單位內主持的彌撒。傘運後,甘仔每個星期日都主持彌撒,大時大節亦照樣舉行。其後我們到附近一間平民意大利快餐店,吃甘仔喜愛的意大利麵,舉起可樂碰杯,簡單而滿足。席間甘仔輕聲地唱起歌來,可不是什麼賀年歌,是他自己寫的《霍謠》,「無力量 無朋友 無人愛 一切無 / 像隻狗 周圍走 / 但你心仍然跳動 / 霍謠 你真好人」,是我最喜歡的甘仔歌曲,寫他認識的一位露宿者。之後他又唱起另一首Unacceptable,寫給被囚的民主派人士,唱到起勁時,怕吵到鄰枱食客,他壓下聲音但仍作勢舉起拳頭的唱「unacceptable!」餐後,他坐地鐵回去政府總部外的露宿帳幕,繼續他第24年、今年為期24天,為爭取居港權進行的露宿抗議行動。 ■答 甘浩望神父:1974年從意大利來港,48年來參與多場香港大大小小社會運動,絕食行動不下30次,靜坐抗議無數次,愛為基層民眾寫歌,相信在無權勢者中見到耶穌,在聽從良心的行動中找到安樂 ■問 班:愛讀歷史的閒人 靜坐.過年:還我家庭團聚 問甘仔,過年有什麼活動,他用不鹹不淡的廣東話說,「都冇咩特別嘅,都係咁啦,靜坐啦」。一般人可能會以為聽錯,吓?靜坐過年?在往時已是特別到不能用特別來形容,更別說是在已「由亂到治」的新香港了。但對甘仔而言,這卻是這麼平淡日常。 自1974年從意大利來香港,74歲的甘仔在香港已經48年了,其中有23年他在內地的貧困地區教學,但仍每年在學校放春節假和暑假時回來香港。幾十年來,甘仔參與過香港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說他是一部活生生的香港社會運動史也不誇張。這些運動中,有不少發生在農曆新年前後。 1978至79年,香港有過一場爭取油麻地艇戶上樓的社會運動。當時艇戶生存環境惡劣,時有小孩墮海,還有因而死亡的,遇上颱風更有沉船危險,79年十號風球就打沉了57艘艇,很多進步的社會分子都支持政府盡快安排他們上樓。1979年1月7日,過年前

CUP:葉曉文「隱山」荔枝窩 有機造梘迎新年

彭碧珊:葉曉文「隱山」荔枝窩 有機造梘迎新年 2023年1月26日 BY 彭碧珊 食農滋味 以碌柚葉、石菖蒲和艾草造成的有機手工梘,具護膚抗敏功效。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搬到荔枝窩創作,生活作息圍繞著田園植物,讓我學習到村民就地取材、珍惜大自然的生活智慧,希望這種傳統文化能好好保存下來。」作家葉曉文,過去 2 年搬到荔枝窩,一邊經營「隱山」農場,一邊從事創作教學。以往她透過細膩筆觸,展現栩栩如生的自然景貌。在新一年,她計劃推出時令產品,如參考客家傳統,將喻意驅走霉氣和潔淨肌膚的碌柚葉、石菖蒲和艾草,造成肥皂,讓生活節奏急速的都市人,體會在地節慶文化,抹掉疲態賀新歲。  葉曉文於荔枝窩經營的「隱山」農場。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荔枝窩位於新界東北,內裡有一條達 300 多年歷史的客家村落,於船灣郊野公園及印洲塘海岸公園之間,臨海而建。昔日村民善用豐沃水土栽種農產,自給自足,孕育出豐富的村落文化,可惜從 1960 年代起,村民紛紛赴海外謀生,當地人口劇減,至 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該村幾近荒廢。 葉曉文在荔枝窩耕作,不時見到牛兒經過,牠們愛吃野草,性格溫馴。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這位城市長大的女孩,過去近 2 年,參與鄉村復耕計劃,在這條客家古村內,開墾出一片美麗小田園,名為「隱山」農場(Farm In-situ)。筆者從沙頭角碼頭乘快艇,20 分鐘到達村落,再行走約 5 分鐘,就到達這個 7,000 呎的農場。 曉文由荔枝角搬到荔枝窩,生活習慣出現 180 度轉變。由於村落欠缺日常生活物資,她每次都會帶備足夠半個月的生活用品入村。 談及鄉村生活作息,她特別注意日出日落的時間變化,通常早於 4 時多便起床,在腦筋最清醒的時候進行寫作或繪畫,然後到「隱山」落田、移苗和翻土,到差不多早上 9 時,她就回到附近的客家屋,吃一頓豐富的早餐補充體力,完成一些文書工作。到下午 2 時,避開最猛烈的陽光,開始灌溉植物,直到下午約 6 時,太陽下山才回小屋休息。 除了造手工梘,葉曉文也將香港原生動植物入畫,創作出手上的折疊傘。傘面為黑色,底部色彩繽紛。 在荔枝窩生活,曉文除了學習種植食用花和檸檬農作物,亦體會到村民善於就地取材的生活創意。她舉例,每逢新年前夕,客家人會到田裡採摘碌柚葉和艾草,以及到溪邊採摘石菖蒲,將幾款植物煮水,潔淨身心。村民相信,石菖蒲的芳香提神,可

20230116-任雪麗: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任雪麗: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2023-01-16 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成功,有充沛的港商、台商支援是一個主要的因素。(新新聞資料照) 一九八七年,第一批臺灣旅客在中國降落時,他們身處的經濟體跟自己的家鄉大為不同。進入「改革開放」十年後,中國經濟仍由國有企業主導。至於基層,地方政府則跟通稱「鄉鎮企業」的半私人企業過從甚密。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期汙名化私人企業,導致許多想創業的中國人會以鄉鎮企業的名義登記。與此同時,從中央計畫經濟時代延續至今的雙重定價制度,使國有企業可以用比其他型態企業更低的價格取得物料;因此,在這個局部改革的經濟體中,許多國有企業管理者與中央官員是將大把時間用在套利與收租上。 這種處處制肘的環境,跟臺灣小規模企業老闆習慣的資本主義無拘無束模式大相逕庭。但對敢闖的人來說,潛在的收益也很驚人。中國極為渴望成長,但表現孱弱。土地成本低,失業與就業不足是很普遍的現象。各級政府官員迫切想覓得外部投資。緩不濟急的改革步調加上中國政府的高度期望,為精明(且幸運)的投資人創造了龐大的商機。 而且一九八○年代中期時,臺灣傳統製造業正在流失競爭力,這就意味打頭陣的臺商不只是因為商機而被吸引過去,同時也是因為必須破釜沉舟奮力一搏。即使如此,那些開路先鋒並沒有被中國的商業潛力蒙蔽了判斷。他們謹慎行動,但一定會有行動。不像其他外國投資人,臺商會避開合資的做法。他們投資時把身家全押上去,落腳中國,親自經營。需要有人協助管理協助時,他們會僱用臺灣人,而非當地中國人。他們重金禮聘自己信得過的經理人,都是一些真正在市場體系中磨練出來的人。「臺商」的意思是「臺籍企業主」。臺商延攬至中國協助自己經營事業的專業白領,則成為所謂的「臺幹」,也就是臺籍經理人。 轉往中國經營的大多數公司,跟臺灣眾多中小企業一樣,是代工業者。它們之所以決定離鄉背井,把生意搬到臺灣海峽另一岸,是因為國際顧客要求降低成本。國際品牌樂於延續與臺灣代工業者的關係,但關鍵在價格;對臺灣代工業者而言,經營成本的上升,把利潤壓縮到了臨界點。若有以更低成本提供相同產品的能力,臺商的存活和利潤的增加(至少短時間內)就都有希望了。 第一波臺灣投資人在中國創造出非常特別的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允許中國商品進入全球製造業網絡,但不允許中國企業進入上述網絡。漸漸的,個別中國公民爬上管理職,學到了這種商業模式。接著有人自

20230110-阮穎嫻:抗疫3年,錯失多少

阮穎嫻:抗疫3年,錯失多少 2023/1/10 政府宣布取消多項防疫措施,包括入境檢疫令、疫苗通行證、限聚令等,來得突然。過去數月不少衛生專家都建議放寬,但政府不理。市民受防疫措施折磨3年,終得解放。 大家開始回顧疫情的一切,例如十大疫情片段。有廣州市民受採訪,對着鏡頭說:「有政府,唔驚!年年有今日!」結果疫情大爆發。機管局找來員工/舞蹈員穿著航空制服跳舞,說服人打針後可以去旅行,結果因回港要隔離多日,很多市民3年間一個旅行都沒有去。阿伯拍門買口罩,人龍連綿不斷;為檢測在冷風中排隊數小時,男女老少在急症室外呆等數天。希望這些不堪回首的片段,不再發生。 以下講講放寬防疫的安排。 錯失最佳開放時機 過去幾年,醫學及公共衛生專家掌握公共政策話語權,強調嚴防疫情,忽略平衡抗疫與社會經濟。最近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忽然轉軚,一句「成本效益」終結清零,進退失據。 以成本效益計,何時是解除防疫措施的最佳時機呢?可以比較各地防疫措施指數(圖1)。全世界防疫嚴厲指數的中位數,在2020年上半年病毒傳入時突然收緊,2020年下半年開始穩步下降,2022年已經很寬鬆,人民生活恢復正常。被譽為香港最強競爭對手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基本上與世界同步開放。 但香港及中國大陸一直都沒有放寬,直到2022年下半年香港才叫做比較寬鬆一點,但與世界各地距離甚遠。 這樣的防疫措施在2021年可能是一個勝利,因當時疫苗剛推出,人類還未建立對病毒的抵抗力,嚴厲措施令感染人數非常少,築起圍牆,牆內經濟活動如常。但2021至2022年全世界逐漸開放,環球供應鏈重新建立,人與人、國與國交通趨頻繁,繼續不放寬防疫措施,令經濟停滯。 當各國同時放寬,香港卻繼續封閉,猶如孤島,可能有長期影響。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在做生意,香港沒法參與,人才及企業只好離開。人才舉家遷出有固定成本,流失了未必回來。 經濟數據顯示,香港2020年受疫情重創,GDP(本地生產總值)收縮6.5%,2021年有不錯的反彈,GDP有6.3%增長;但2022年因嚴厲防疫,趕不上全球復蘇的馬車(圖2)。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2年10月的經濟展望數據,香港2022年經濟增長是成熟經濟體的倒數第二位(-0.85%);最後一位是澳門,為-22.44%。不過,港府已下調預測至-3.2%、財赤近2000億元,非常慘淡。反觀新加坡,冷手執個熱煎堆,吸納了不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