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葉曉文「隱山」荔枝窩 有機造梘迎新年

彭碧珊:葉曉文「隱山」荔枝窩 有機造梘迎新年

2023年1月26日

BY 彭碧珊 食農滋味

以碌柚葉、石菖蒲和艾草造成的有機手工梘,具護膚抗敏功效。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搬到荔枝窩創作,生活作息圍繞著田園植物,讓我學習到村民就地取材、珍惜大自然的生活智慧,希望這種傳統文化能好好保存下來。」作家葉曉文,過去 2 年搬到荔枝窩,一邊經營「隱山」農場,一邊從事創作教學。以往她透過細膩筆觸,展現栩栩如生的自然景貌。在新一年,她計劃推出時令產品,如參考客家傳統,將喻意驅走霉氣和潔淨肌膚的碌柚葉、石菖蒲和艾草,造成肥皂,讓生活節奏急速的都市人,體會在地節慶文化,抹掉疲態賀新歲。 

葉曉文於荔枝窩經營的「隱山」農場。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荔枝窩位於新界東北,內裡有一條達 300 多年歷史的客家村落,於船灣郊野公園及印洲塘海岸公園之間,臨海而建。昔日村民善用豐沃水土栽種農產,自給自足,孕育出豐富的村落文化,可惜從 1960 年代起,村民紛紛赴海外謀生,當地人口劇減,至 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該村幾近荒廢。 葉曉文在荔枝窩耕作,不時見到牛兒經過,牠們愛吃野草,性格溫馴。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這位城市長大的女孩,過去近 2 年,參與鄉村復耕計劃,在這條客家古村內,開墾出一片美麗小田園,名為「隱山」農場(Farm In-situ)。筆者從沙頭角碼頭乘快艇,20 分鐘到達村落,再行走約 5 分鐘,就到達這個 7,000 呎的農場。 曉文由荔枝角搬到荔枝窩,生活習慣出現 180 度轉變。由於村落欠缺日常生活物資,她每次都會帶備足夠半個月的生活用品入村。

談及鄉村生活作息,她特別注意日出日落的時間變化,通常早於 4 時多便起床,在腦筋最清醒的時候進行寫作或繪畫,然後到「隱山」落田、移苗和翻土,到差不多早上 9 時,她就回到附近的客家屋,吃一頓豐富的早餐補充體力,完成一些文書工作。到下午 2 時,避開最猛烈的陽光,開始灌溉植物,直到下午約 6 時,太陽下山才回小屋休息。 除了造手工梘,葉曉文也將香港原生動植物入畫,創作出手上的折疊傘。傘面為黑色,底部色彩繽紛。 在荔枝窩生活,曉文除了學習種植食用花和檸檬農作物,亦體會到村民善於就地取材的生活創意。她舉例,每逢新年前夕,客家人會到田裡採摘碌柚葉和艾草,以及到溪邊採摘石菖蒲,將幾款植物煮水,潔淨身心。村民相信,石菖蒲的芳香提神,可辟穢化濁,帶來好兆頭,碌柚葉和艾草有助驅除霉氣,迎接新一年。 眼見都市人活在主流消費市場,難以接觸這些節慶常用的草本植物,為免傳統文化漸漸消失,她與農友拍檔 Carol 採用在地碌柚葉,加上石菖蒲和艾草精華造梘,分別有 70 克及 90 克款式,讓市民有多一種慶節的選擇。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彭碧珊 食農滋味 獨立記者,熱愛走訪農場與餐桌,分享生產者和社區故事。近期著作:「菜包裡的人情味 —— 社區支持農業三十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