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邢福增:基督教的中國化與本色化
邢福增:基督教的中國化與本色化 2023年6月8日 近日有關基督教中國化的討論在香港受到關注,有論者提出「中國化」即「本色化」云云。到底近年中國政教雙方積極推動的「宗教中國化」,能否理解作本色化?本文嘗試就其官方論述,及中國基督教歷史有關本色化的探討,作出梳理與比較。 「宗教中國化」雖由若干中國大陸宗教學者提出,但其成為「顯學」,跟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有密切關係。2015至2022年間,習氏先後4次在中央統戰及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講話中論及「宗教中國化」。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標誌,要掌握其要旨,必須回到官方文本的脈絡。 曾涉獵中國基督教史者,不會對本色化(indigenization)的概念感到陌生。早於19世紀,來華傳教士已提出將福音本色化(make the gospel indigenous in China)的願景。1922年,建立「中國本色的教會」一詞更出現於全國基督教會議的宣言內。隨後,神學界先後有本色化、處境化(contextualization)、本地(土)化(localization)等理論建構,迄今仍未中止。 那麼,中國化是否等同本色化?我們嘗試從3個不同層面作比較。 目的:為何(why)? 如何認識及解決宗教問題,一直是中共宗教工作的重點。1993年,江澤民提出要「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要求各宗教必須改革不適應社會主義的制度及教義,並弘揚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適應論」反映中共正式揚棄「宗教是人民鴉片」的說法,轉為肯定中國社會主義社會下宗教的積極作用。在適應論提出20年後,習近平強調「必須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作為新時代中共管治宗教的指導原則,中國化既是適應論的延展,也為適應論作新的註釋。 相對而言,本色化是中國基督教內部的探討。宗教學者吳利明指出,本色化工作的目的是宣教:「要使基督教在一個非基督教的環境中得到接納」,並「尋找和闡明基督教對生存在這不斷在轉變的文化中的人的意義」。 可見,中國化與本色化各具不同目的。誠如習近平說,「發揮宗教積極作用,不是把宗教當作濟世良方,人為助長宗教熱」,而是要「引導宗教努力為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祖國統一服務」。可見,宗教中國化的目的,是引導宗教為國家議程服務,而非本色化所強調的宣教。 內容:如何(how)? 那麼,如何實現中國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