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邢福增:基督教的中國化與本色化

邢福增:基督教的中國化與本色化

2023年6月8日

近日有關基督教中國化的討論在香港受到關注,有論者提出「中國化」即「本色化」云云。到底近年中國政教雙方積極推動的「宗教中國化」,能否理解作本色化?本文嘗試就其官方論述,及中國基督教歷史有關本色化的探討,作出梳理與比較。

「宗教中國化」雖由若干中國大陸宗教學者提出,但其成為「顯學」,跟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有密切關係。2015至2022年間,習氏先後4次在中央統戰及全國宗教工作會議講話中論及「宗教中國化」。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標誌,要掌握其要旨,必須回到官方文本的脈絡。

曾涉獵中國基督教史者,不會對本色化(indigenization)的概念感到陌生。早於19世紀,來華傳教士已提出將福音本色化(make the gospel indigenous in China)的願景。1922年,建立「中國本色的教會」一詞更出現於全國基督教會議的宣言內。隨後,神學界先後有本色化、處境化(contextualization)、本地(土)化(localization)等理論建構,迄今仍未中止。

那麼,中國化是否等同本色化?我們嘗試從3個不同層面作比較。

目的:為何(why)?

如何認識及解決宗教問題,一直是中共宗教工作的重點。1993年,江澤民提出要「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要求各宗教必須改革不適應社會主義的制度及教義,並弘揚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適應論」反映中共正式揚棄「宗教是人民鴉片」的說法,轉為肯定中國社會主義社會下宗教的積極作用。在適應論提出20年後,習近平強調「必須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作為新時代中共管治宗教的指導原則,中國化既是適應論的延展,也為適應論作新的註釋。

相對而言,本色化是中國基督教內部的探討。宗教學者吳利明指出,本色化工作的目的是宣教:「要使基督教在一個非基督教的環境中得到接納」,並「尋找和闡明基督教對生存在這不斷在轉變的文化中的人的意義」。

可見,中國化與本色化各具不同目的。誠如習近平說,「發揮宗教積極作用,不是把宗教當作濟世良方,人為助長宗教熱」,而是要「引導宗教努力為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祖國統一服務」。可見,宗教中國化的目的,是引導宗教為國家議程服務,而非本色化所強調的宣教。

內容:如何(how)?

那麼,如何實現中國化的目的?習近平說:「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用中華文化浸潤我國各種宗教,支持宗教界對宗教思想、教規教義進行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闡釋,堅決防範西方意識形態滲透,自覺抵禦極端主義思潮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涉及國家、社會及公民層面的價值取向,旨在確立對民族及國家的認同。

本色化的內容指涉不同層面:(1)組織上,實現自治、自養及自傳的教會;(2)文化上,探討基督教與傳統文化的關係;(3)藝術上,通過音樂、文學、藝術、禮儀及建築的創新,豐富基督教的文化融入色彩;(4)社會上,反省基督教與社會處境,特別是社會重建的關係。

可見,宗教中國化的重點,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下,對宗教思想作「符合時代進步的闡釋」,重點是強化意識形態領域的「防範」與「抵禦」作用。2021年,習近平針對宗教中國化講話時,進一步要求宗教界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有針對性地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藉此增進信徒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無疑,中華文化在宗教中國化論述中也有觸及,所謂以文化「浸潤」宗教,較接近文化、禮儀及藝術層面的本色化工作。不過,如果整體地理解中國化論述,可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不應抽離於近年官方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及增進「三個自信」(道路、理論及制度)的「中國夢」。重點是,中國化宗教中的文化元素,必須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貢獻。相對而言,本色化在「求同存異」以外,也強調在「異」中批判地補充傳統文化的不足。明末天主教利瑪竇(Matteo Ricci),以至晚清基督教理雅各(James Legge)等傳教士提出的「合儒」與「補儒」論,即最佳例子。

本質:是什麼(what)?

目的與內容的不同,反映其殊異本質。其實,中國化並非單純建構更具中國文化或漢化宗教(sinicization)的文化適應。誠如習近平所說:「無論本土宗教還是外來宗教,都要不斷適應我國社會發展進步,充實時代內涵……促進宗教和順、社會和諧、民族和睦。」質言之,中國化的任務,不僅是針對外來宗教(天主教、基督教),同樣也適用於非「洋教」的本土宗教(例如道教,或漢化佛教)及民族宗教(伊斯蘭教、藏傳佛教)。

如果業已植根本地本族的宗教都需要中國化,則「中國」無疑是最高的絕對價值。因此,各級黨委要藉中國化加強對宗教界的政治引領,引導其「在政治上自覺認同、文化上自覺融合、社會上自覺適應」。宗教中國化作為新時代宗教理論,是將宗教思想整合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自上而下(from above)工程。

相對而言,中國基督教有關本色化的討論,並不存在主導力量,反倒呈現「民間」(from below)多元聲音。有人較偏重尋找基督教與傳統文化的共同基礎,也有突顯基督教與文化的根本矛盾,並認定中國文化需要接受基督教的「更新」與「救贖」。

當然,也有人憂慮本色化會扭曲基督教的本真,成為「儒(釋)化」的混合主義。檢視中國近代基督教史,呈現教會內部對本色化的多元,甚至對立意見。畢竟,在宗教與文化的關係上,如何維持「相關性」(relevance)與「獨特性」(uniqueness)的平衡,始終呈現多元(卻健康)的內在張力。

任務與挑戰

總的而言,我們需要充分掌握中國化與本色化的差異,即或兩者在某層面具相似性,也不宜混為一談。回顧香港歷史,基督教一直本「憐憫為懷」的精神,在不同領域謙卑服事,與弱者同行。如果本色化的努力,按吳利明所言,是要在劇變的處境中,致力「尋找和闡明基督教對生存在這不斷在轉變的文化中的人的意義」,則基督教在香港業已證成其社會貢獻,並致力在實踐中向香港人告白信仰的意義。抑有進者,作為中西文化交匯的國際都會,香港從來沒有被排外式的文化本位主義主導,香港人也不動輒以「洋教」來標籤包括基督教在內的外來宗教,甚至出現反洋教的群眾運動。所以,「去洋教化」從來不(應)是香港基督教的歷史包袱。

其實,近年香港社會遭逢巨變,廁身其中的香港人也面對實存挑戰。基督教如何認識現存的處境,特別是對生存在其中的人的認識?上帝國的價值對此時此刻香港人有何意義?這正是教會在時代考驗中,不變的在地責任。

參考資料:

(1)中共中央文獻編委會編(2023),《習近平著作選讀》卷一、二;北京:人民出版社

(2)吳利明(1982),〈從文化層面探討本色化問題〉,《文藝》期3,頁12至20

(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等編(202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卷四;北京:人民出版社

(4)中共中央統戰部(2022),《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問答》;北京:人民出版社

(5)Madsen, Richard. (Ed.) (2021). The Sinicization of Chinese Religions: From Above and Below. LBoston : Brill.


邢福增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