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20241128-曾國平:以專家之名的信譽貶值

曾國平:以專家之名的信譽貶值 2024年11月28日 信報 香港人類學者麥高登(Gordon Mathews),在社交網絡分享他在學術界的一點經歷。話說他參與了一個人類學的大型學術會議,在會議中發佈了一篇文章,文章的要點是人類學者除非是相關的專家,否則都不應討論全球政治議題。人類學者作為公民,當然有權甚至有義務去發聲(例如他就以種族清洗形容加沙的情況),但人類學者除非曾在加沙或附近國家做過長期的田野考察,否則知道的不會比其他人多。作為公民發聲沒有問題。以人類學者之名發表意見,就是一種專家的傲慢。 學術界外的人看完以上一段,也許覺得很合理,但學術界內的人都知道,這種觀點必定會觸怒部分同行。至於是小部分還是大部分,那就視乎個別學科了。以人類學來說,麥高登相信得罪了不少與會者。 【諾貝爾經濟學者傾力支持】 以專家之名發表專業以外的政見,經濟學者也是慣犯。在美國選舉前幾星期,就有23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聯署,指賀錦麗的經濟政策遠比特朗普的優勝。兩頁紙的信中有以下幾句:「我們相信總體而言,賀錦麗的經濟議程將改善我們國家的健康、投資、永續性、堅韌性、就業機會和公平,遠勝特朗普適得其反的經濟議程」,「特朗普的政策,包括對盟友國家的商品徵收高關稅,以及對企業和個人的累退式減稅,將導致價格升高、赤字增加和不均惡化。經濟成功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包括法治以及經濟和政治確定性,而特朗普將會威脅這一切。」 這些經濟學重量級人物,是否都是對加沙沒有專門知識的人類學者?首先,名單之中的諾獎得主,不是都是從事理論研究的,甚少接觸實際政策,而其中有做實證研究的,研究的範疇也大多與政綱提到的議題無關。更重要的,是聯署只有兩頁紙,完全沒有任何理論或數據分析,連一點粗略估計也沒有,從頭到尾只有一個「信」字。總統選舉政綱中的經濟政策,一般都甚為空泛,就算是有確切的計劃,政治上也未必能夠實行,所以在選舉前評論經濟政策,也難免流於空泛,難作清楚判斷。神奇的,是諾獎得主們在信中也承認對雙方的政策所知不多,但憑著其對特朗普其人過去言行的認識,已足夠得出這些措詞斬釘截鐵、像數學證明那樣肯定的結論。 【當專家成為政治啦啦隊】 如此星光熠熠,這份聯署當然受到主流傳媒注視,在民主黨支持者中,聯署更是一支強心針:連廿多個諾獎得主也支持賀錦麗,真理不就是我們這一邊嗎?只是不出一兩日,聯署就被其他選舉消息掩蓋了。除了給民主黨支持者短...

20241127-梁家權:百般滋味在紅棉

梁家權:百般滋味在紅棉 2024年11月27日 信報「食家廣場」專欄 穿着黑色廚師服的陳淑莊捧着一杯冰凍啤酒從廚房出來,跟我們這班專程從香港來吃餐飯的老朋友寒喧,雖然包住頭巾,但額角仍有汗跡,左前臂的皮膚明顯有一片紅,當中還有一顆豆般大的水泡,原來剛被蒸爐所灼──身陷熱廚房,總要人留下一點烙印! 從前在香港只會外出吃飯或叫外賣,甚至只買個飯糰填肚,從不揸鑊鏟的小妮子,移居台灣3年,潛修苦學廚藝,在台北恬靜小區的私房菜「紅棉」一個星期前終於開張了。坦白說,此行為聚舊多過嚐美食,沒期望要在一個初出茅蘆的廚子手中吃到驚天美味!副主廚烈哥和侍應May很面熟,後來才知一個是傳媒行家,來台後由揸筆轉為揸鑊鏟,一個是前議員助理,現在負責招呼客人──全店沒有一人有飲食業的經驗,膽子可真大! 菜單早就擺在檯上,但飯前根本沒在意吃什麼,因為從訂位開始就不是為了吃,直至酒過半旬,才認真拿起菜單看一遍:前菜是桂花九層塔小番茄、花椒小卷、甜醋豬豬凍、炸三臭、沙嗲牛菠蘿包、骰仔芋頭糕;主菜包括第一刀叉燒、魚蓉雪燕冬瓜羹、陳皮鹹肉蒸魚、煙熏乳鴿、鮑魚鵝掌、金湯腩、豆豉鯪魚炒山蘇;單尾是櫻花蝦蟹肉糯米飯;甜品是香煎薑汁黑糖年糕、凍港式紅豆沙──認真看菜單,是因為愈吃愈有期待! 以為只今次在復興北路走一遍,但吃過糯米飯之後,大家已約定再走多遍。一頓飯好吃與否,味道只是一剎那,人的因素才最重要。紅棉只做兩檯客,這晚一檯是熱情的台灣人,當中有助她打通關節,使她順利開展飲食小天地的有心人;一檯就是我們從香港來的,看着陳淑莊從政壇冒起──但誰想到整晚沒半句提及不堪回首的政事,只是見面時一下深情擁抱,一切盡在不言中! 以菜論菜,由衷的歎服。有些飯局,可一不必可再,但陳淑莊的第一砲爆發得實在令人刮目,實在要向她說一聲「對不起」,事關踏入紅棉乃至舉箸之前,仍沒計較過味道,吃過才發覺每一道菜的味道都很細膩。其實,豈只餸菜的美味,人世間的情味令一桌筵席更加豐盛──在涼風中走出復興北路,百般滋味,想起她記掛的那47人時說:「我一定等佢哋,煮餐好嘢俾佢哋食!」

20241124-教堂播《破‧地獄》 神父不拒異教「接地氣」

教堂播《破‧地獄》 神父不拒異教「接地氣」 2024年11月24日星期日 圖3之1 - 如果事前不知圖中人是神父羅國輝,你可能會以為這個開口埋口「破 . . . . . . (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今日下午,或許正是你讀到這篇報道的時候,聖母聖衣堂正在舉辦《破‧地獄》電影欣賞活動,場場放映均爆滿。基督宗教教堂放映道教主題電影,做法破格——教徒不是應該避免接觸「拜偶像」嗎?教堂主任司鐸、天主教香港教區神父羅國輝卻說「完全沒有問題」,他會跟400多個信眾或公眾人士,在這裏破除心中「地獄」,沒任何避忌。 羅國輝:探討「真相」可互通 金光十字架旁、光環狀天花下,聖母聖衣堂正播放以香港殯儀業和道教喪禮科儀法事「破地獄」為題材、探討生死議題的電影《破‧地獄》。這間天主教教堂位於灣仔星街,主任司鐸羅國輝說,他不介意電影中異教元素,「是什麼宗教的儀式沒所謂,如果探討的是『真相』,大家可以互通」。 羅國輝是香港天主教禮儀泰斗,在羅馬安瑟默禮儀學院進修過,曾任多年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主席。他說禮儀的關鍵是「人跟人的相處」,他不信道教,但「要尊重、理解他人」,不能因為意見不同,就當對方是仇敵,避開、攻擊甚至打壓對方,「這不是真相」。 「沒有人質疑你嗎?」記者問。 「沒有!在我面前不敢講啩。」羅國輝回答後笑出來。 網上倒是有些批評聲音:「聖母聖衣堂推介道教幽科儀軌供信眾娛樂監院有否向西方教皇禀告取得批文?」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在YouTube分享看《破‧地獄》的感受,有人留言問「天主教主教wo,破‧地獄又有你份?」「 之後會唔會跟印度教攪埋一齊?仲有回教呀,撒旦教做埋親戚?釋迦牟尼佛聽到,都唔知你講乜膠?」亦有網民指《破‧地獄》是「靈界電影」,籲信徒不要接觸。 這些教派之別,羅國輝一概少理。早在十多年前,他已在萬聖節——傳統教會的禁忌節日,辦過變裝晚會。疫情後,他又在教堂連連包場看四字電影;聖母聖衣堂秘書林家寶說,第一齣是聚焦法律與正義思辨的《正義迴廊》,後有關於記者揭露殘疾院舍虐待事件的《白日之下》、反思學童自殺的《年少日記》,近月還有《公開試當真》。不過,包場看《破‧地獄》,連電影發行商英皇電影的職員也嚇一跳。 直面生命 「沒事不可在教會談」 「你知不知道成個香港都變了。」羅國輝說。「你想想,香港社會仍然有一批人那麼有心,拍電影講這些議題,不是無的放矢、無病呻吟,是真正面...

20241109-曾國平:天才米爾的視野

曾國平:天才米爾的視野 20241109 信報 在米爾(John Stuart Mill)的鉅著《政治經濟學原理》裡,有這句令人眼前一亮的話:「只有落後國家仍然視增加生產為重要目標:在最先進國家,更好分配才是經濟需要」(It is only in the backward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hat increased production is still an important object: in those most advanced, what is economically needed is a better distribution)。不再追逐GDP,不再營營役役,轉而努力去作更好的資源分配,追求其他更崇高的理想。這句說話,除了左翼組織、環保組織合用,經濟學者也可以借來反思資本主義對增長的盲目崇拜,以示自己思想進步。 這不時被引用的金句,看似充滿跨越時代的智慧,但當我們了解其前文後理、考慮到歷史的距離,就會發現米爾其實是太有自信,判斷錯得離譜。 【人口壓力是進步的障礙】 本來鏗鏘有力、正氣凜然的句子,原來是斷章取義,還有後面常被斬掉的一句:「一個不可或缺的方法是對人口加強限制」(of which one indispensable means is a stricter restraint on population)。深受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人口論》影響的米爾(有一說指,沒有米爾的推廣,馬爾薩斯其人其學說早已被遺忘),認為人口增長是拖累普羅大眾生活質素的元凶。在古典經濟學的世界,人類常被形容成繁殖機器,每當收入有實質增長,不會利用來改善衣食住行,反而忙於交配為自己增加負擔,令生活質素打回原形。 金句出自的章節,討論的是古典經濟學「靜止狀態」(stationary state)的概念:當科技發展已到盡頭,當資本充裕利潤近乎零,若果人口繼續增長,需要愈來愈多的土地,大眾生活不會變好,只會令地主賺更多的租值。若果大眾積極節育,無論是馬爾薩斯建議的遲婚,還是馬爾薩斯不能接受的避孕,大眾的生活質素就可以提升,不用被生養眾多拉下來,甚至可以工作愈做愈少,減低心理和生理壓力。米爾提倡的「更好分配」,就是在遺產稅的基礎上(以阻撓地主把財力權力一代傳一代),再減低人口增長速度。這種「更好分配」,跟今天...

20241011-余光中:母難日

余光中:母難日 余光中膾炙人口的〈母難日〉,三題之一今生今世寫到: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盪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20241023-梁家權:一元一件非神話

梁家權:一元一件非神話 2024年10月23日 《信報》食家廣場 早猜到下一句必然是「食唔食得㗎」!告訴5個人煎釀三寶只賣一元一件,果然全部都認定劣食無疑。坦白說,第一眼看到店前大大塊紙皮手寫「一元一件」,雖沒有「食唔食得㗎」的疑問,但心中戚戚然:「社會經濟差到咁,賤物鬥窮人?」 事緣年輕導演選定4家賣煎釀三寶的小店比併,其中一家在葵涌光輝圍,抵達之時正值下班時間,店外一條人龍。街坊出手「闊綽」,在旁觀察最少20元起跳堆滿一大盒,自己只買十多元顯得十分寒酸。純粹試味,多賣實屬浪費。 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究竟「一元一件」是哪三寶?這一問露底了。阿姐笑:「未幫襯過呀?呢,呢度,1蚊件。」她用手中的大鋼拑在攤檔前一掃,意思明顯不過:「全部呀!」只見不斷從店內捧出來的煎釀有尖椒、辣椒、豆腐、矮瓜、紅腸、魚蛋……煎釀的基本盤有齊,而且反映貨如輪轉,都是「鮮炸」出爐。 現在的所謂煎釀三寶,有釀之名而無煎之實,何來時間和工夫慢火煎的,全部是油泡成事。小時候放學回家,途經豉油街其中一個誘惑就是賣煎釀的車仔檔,身無分文,只能在檔前企定定睇小販的工夫。當年煎釀小販都用闊大的淺平鍋,鍋中間火力較大及較深,也僅載一兩吋高的油,釀好的辣椒、豆腐、矮瓜先放最外圍慢煎,似乎是煎熟「魚肉」才推到中間泡滾油,讓辣椒泡熟,使豆腐泡香,唯有魚蓉唧成魚蛋才直接落油鍋之中泡熟,那個年代是名副其實的煎釀。如今,全部推落油鑊泡熟,一字既之曰:「快!」 把煎釀的「魚肉」加上引號,是因為現實中街邊檔用百分百魚肉的少之又少,幾十年前也沒有,何況今天!旺角登打士街有一店似用了鯪魚,但顯然不只是用魚肉咁犯本。至於釀,其實很講手藝,小販不可能像家庭主婦在辣椒和豆腐上先撲生粉,讓魚肉黏得更實,於是常見到甩漏,又或者一件多餡一件似有還無。 光輝圍這檔「合發小食」,餡釀得很牢但很薄,餡料味道跟旺區20元5件的不相伯仲,一元一件絕對不失睇頭,除了矮瓜稍薄,其他件頭算正常,難怪有街坊說:「買廿蚊,當豆腐、青椒、矮瓜做餸都抵!真係好多人廿蚊卅蚊咁買返屋企開飯。」以吃豆腐、青椒、矮瓜計,味道真實,性價比第一。 梁家權

20241017-宋恩榮:「識變、應變、求變」:克服改革阻力的途徑及辦法

宋恩榮:「識變、應變、求變」:克服改革阻力的途徑及辦法  2024年10月17日星期四 【明報文章】本文見報之日,施政報告已於星期三發表。不過因筆者需在星期二交稿,是以無法評價施政報告中有關改革的篇章。幸好本文目的並非爭取即時評論的soundbite,而是用較高層次及較宏觀角度,從古今中外的改革經驗探討改革成敗規律,從而尋找香港克服改革阻力的途徑及辦法。 本文是「從『50年不變』到『識變、應變、求變』」系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本系列第一部(刊2024年9月5日)分析了改革的背景,說明香港社會精英及大眾過去長期以「50年不變」的價值觀及標準衡量新發展,結果是助長了社會的惰性,香港發展由是失速甚至停滯。第二部(刊2024年9月26日)分析了改革為何總會面對難以克服的阻力;為何許多對大眾有益的改革,往往因特殊利益的小眾團體反對而胎死腹中。第三部則深入探討克服改革阻力的途徑及辦法。 香港歷任特首中,首任特首董建華是最接近改革型的特首。他當時面對的政治困難(如何實踐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及應付層出不窮的經濟危機),與今天環境有不少相似之處。他當年提出的多項改革,正正是今天香港需要推行的改革。其成敗經驗值得我們重視。 董建華——改革型特首的悲歌 董建華的改革涵蓋領域十分廣闊,包括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加強政制問責性;推動公務員體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大削公務員編制、以公積金取代長俸、減薪等);成立高層次的策略發展委員會訂立長遠發展策略,並把香港定位為「亞洲首要國際都會」,取代過往殖民政府無長遠目標及策略的放任自流;推行土地房屋改革(特別是「八萬五」政策),應對樓價高及上樓難的「深層矛盾」。 此外,他更大力發展高科技,希望香港能擺脫長期過度依賴傳統產業(金融、貿易、旅遊)的困局,措施包括建立科學園、數碼港、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等大型科研基建;同時成立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校長田長霖帶領的創新科技委員會,規劃創科發展藍圖,措施包括撥款50億元成立創新及科技基金、成立創新科技署等。最後,董建華在教育改革方面也動了大手術,措施包括加強幼兒教學、改革中小學(轉全日制、實行6年中學教育、打破傳統文理分科、推行校本管理)、大學「三改四」、建立副學士課程、加強師資培訓等。 從廿多年後的今天來看,在歷任特首中,董建華在土地房屋及創新科技兩方面的改革着力最多,可是兩者現時依然是香港痛點。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