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9-明報:Shall We Talk?
明報:Shall We Talk?
明報週刊第2197期
20101219
《溏心》《家好》《巾幗》《義海》金牌編審,張華標對無線灰心
祥仔雯女冧莊視帝視後,美中不足的是《義海豪情》贏不到最佳劇集,編審張華標垂頭,可恨的是明年已沒機會,他已離開無線,轉投黎智英的台灣壹電視,台慶頒獎禮那個星期,他特意從台北迴港,看舊僱主派成績表,那感覺依然切肉不離皮。
到底已服務三十年,由黃日華翁美玲《射鵰英雄傳》寫起,經過《西遊記》、《大鬧廣昌隆》破收視紀錄的年代,一直筆耕至《溏心風暴》、《家好月圓》、《巾幗梟雄》,三連冠最佳劇集,張華標是電視界的金牌編劇。
本應已轉到另一個戰場,但他對舊公司仍有話要說:「無線是我自細長大的地方,為什麼我會離開?其實真係灰。」
月花一萬的士費
張華標今年四月離職,但他萌起辭職的念頭,是兩年前的台慶頒獎禮。
「前年拿最佳劇集獎,公司要監製和編審上台,監製拿著咪,幾時輪到我說話?我站在他身後三步,他多謝太太,多謝兒子,多謝爸爸,多謝媽媽,多謝了很多沒份參與這劇集的人,而親手把劇本創作出的編劇、編審,卻提也沒提過,我好想落台,心想:『是時候離開這間公司了。』」
一部《溏心風暴》,一部《家好月圓》,經典金句無數,都是他編審的作品,任職創作主任,本應和負責製作的監製並駕齊驅,但他深感功\勞都被奪去了。
「監製只是製作叻,並不是寫劇本叻,但他代表了一切。劇本是一劇之本,任何人都識講,可惜明白的人不多。」
他最不忿有些監製從不參與創作,卻掌握劇本的最後修改權。
「有一次,我們寫了一句對白,甲對長者道歉:『請你原諒我,我以後不會再揭人私隱。』監製東改西改,改成『揭人假面具』,這是用字錯誤,揭人假面具是正義行為。我們有兩個編審、五個編劇,先要派出兩位女編劇進行遊說,監製不肯改,再派出兩個編審去遊說,又不得要領,結果要我出馬,經過一番劇烈爭吵,用到『我以後不寫了』,才爭取到。原來監製是終審庭,當一個人獨攬大權,毋須理由,就可以按個人喜好行事。」
另一次,他寫《家好月圓》一個開心場面,配鄧麗君《甜蜜蜜》,監製認為不適合,理由是:「鄧麗君死了,怎可以配上開心場面?」
「做編劇就是這樣,我們只得四日完成一集劇本,但為了這些爭拗,就花了一天。一星期有四晚捱到深夜兩點,我每個月要花一萬元,call幾架八折的士送女編劇回家。」
黎智英的來電
他萌退意後不久,和另一位監製李添勝合作《巾幗梟雄》和《義海豪情》兩部收視冠軍劇集,他形容是「好彩遇到好人」。
「添哥會幫我們創作,有傾有講,共同完成劇本。寫《巾幗》和《義海》沒有開過一晚OT,每天七、 八點收工,好開心坐添哥車,他送我們去搭地鐵。」
但令他看淡的是,李添勝已臨退休年齡,每年都傳他不續約,未必次次「好彩遇到好人」,《義海》就是在他以為添哥榮休之際的合作,當時他就收到黎智英親自打電話給他挖角。
「好奇怪,是一個大老闆,我問他:『你會不會找錯人?我只是一個名不經傳的電視小編劇。』黎智英說:『我沒有找錯人,點解啲人咁戇居,他們不知道劇本是最重要的嗎?』我考慮了三分鍾,就決定離開我做了三十年的電視台。我很驚詫,原來真正尊重創作的人,不是我同事,又不是監製,是一個商家。」
外間有傳黎智英用三倍薪金挖他過檔台灣壹電視,他否認:「不是真實的,行家幻想出來而已,我答應加盟時,還未談薪金。」
留下跟隨自己的一班新進編劇,他感到抱歉。
「我和《溏心》一班編劇,共度過很多個凌晨兩點,但這班青春、有抱負的大學畢業生,出來支取很微薄的人工(新入職九千元),被人認為工作低級,是嘲笑的對象,而我作為資深編劇,不能為他們說任何話,為他們作出任何改變,是我在這行做了幾十年最大的遺憾,亦是最大的歉意。事實上,《溏心》那班年輕編劇,只剩下一個在行內,很可惜。」
善終醫院的震撼
電視觀眾愈來愈精明,任何劇情犯駁、抄襲都逃不過他們法眼,張華標有感而發:「全港只有幾十個電視編劇,這行是厭惡性行業,沒有一種職業被人罵得那麼多。小時候去花墟球場睇波,球員被人罵,最多一千幾百人罵,電視編劇卻有幾百萬人罵,我們很悲苦。」
幾年前,他父親患上末期癌症,入住一間善終服務醫院,他每晚去探望。
「那裡很多病人,每晚一到播劇的時候,他們就很開心,圍滿大廳的電視,我也在那裡看。一位護士跟我說:『你阿爸話我知你是編劇,你們俾心機寫好啲,這班病人最開心就是現在,這套劇四十集,但沒有一個看得完,因為他們陸續會死。』這番話令我很震撼,原來香港喜歡追劇的人很多,我只想告訴新一代編劇:『你們的工作很重要,可以帶給人很多歡樂。』」
但近年無線劇集最為人詬病的是抄襲,張華標直認創作土壤已變質。
「當一個負責製作的人被捧為戲劇大師,而負責寫劇本的人籍籍無名,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有邊個笨蛋願意付出?監製不是編劇出身,他做了大佬,做創作的反而成了他的文膽,就要迎合上司喜好,他喜歡抄外國劇,編劇只能聽從,這樣的土壤培養不出好編劇。」
他細數無線出身的出色編劇,甘國亮、韋家輝屬於一流人才,之後有鄧特希、陳寶華,而他自稱第二流。
後悔不做監製
張華標七六年中學畢業加入麗的電視,先做廣告撰稿員,再轉職編劇,和鄭丹瑞、高志森同期,跟創作經理麥當雄、蕭若元寫《天蠶變》。
「我們不用度橋,他們講,我們抄低,已有一些重點對白,回去跟住寫。他們沒認真教,但大開眼界,有時去大嶼山澄碧邨躲起來度橋,那兩年終身受用。」
那時升職快,他三年內升編審,寫徐小明監製、梁小龍主演的《大俠霍元甲》,未幾跟蕭笙過檔無線,即負責重頭劇《射鵰英雄傳》三部曲。
「我們把原著改得很犀利,因為如果依足小說拍,拍不到那麼多集,但劉天賜(當時的製作經理)怕金庸嬲,他給我們很多指引,又會幫我們擋風擋雨。」
九零年,張華標監製過唯一一部劇集,那是黎明剛冒起的《人在邊緣》。
「當時添哥是製作總監,他很想我嘗試做監製,我初時推辭,我好記得我在劇本封面寫『監製李添勝、編審張華標』,劇本交到他手上,他改成『監製張華標、編審張華標』,交回我手上,我又改,再回到他手上,他又再改,那就算了,我嘗試做監製。原來在無線做監製很易,因為太多部門支援你,過程中我發現用了九成時間度劇本,一成時間做製作,我跟添哥講:『何必花那一成時間做製作?我不如用十成時間度劇本。』於是變回編審。
「那麼多年後,你問我有沒有後悔呢?是有的,我以為寫好一個劇本,監製就會把劇拍好,卻逐漸發現有些監製做不到,愛揸權,變成了阻力,反而令劇本減分。」
度橋血壓高
零三年,他寫的《帝女花》口碑收視皆慘敗,對他打擊相當沉重。上司曾勵珍跟他說:「你廿幾年來根本沒休息過,何不放自己一個假?」
這番話猶如當頭棒喝,他是工作狂,所有精力用來寫劇本,私人生活也犧牲了,四十多歲沒拍拖、未結婚,就在那時,他開始返教會,而且在教會認識當中學教師的現任妻子,兩人五年前結婚,那年他四十九歲。
由那時開始,張華標的創作生涯出現重大變化,寫《溏心風暴》時,他帶著編審、編劇你一言我一語互動創作。
「我鍾意大龍鳳好激的嗌交場面,我們圍起來一人飾演一個角色,你罵我,我罵你,有人一邊把對白抄低,不像以往編劇回去自己寫。」李司棋那些「我對眼就係證據」等全城背誦的金句,就是這樣「罵」出來的。「所以一到度劇本,我就血壓高。」
新編劇最喜歡看了外國劇,就想參考,他常說,要學應從生活中觀察。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衰格的人,我寫賤人準繩度最高,《溏心》的細契、《家好》的紅姨、《巾幗》的必文。《義海》非凡哥有很多場戲,是真實對白,我身歷其境,有一場講劉醒和差佬捉賊,劉醒把賊殺光,警務處長嘉許\,原本戴住鋼盔縮在後面的非凡哥出來邀功\。編劇說不合理,邀功\也要暗中對上司說,我說現實不是,有一次我跟監製解釋一齣劇結局有問題,決定要改,結果那個監製叫齊導演、助導入房,當著我說自己覺得結局有問題,因此要改,最後還問我意見如何,原來人性是這樣的。」
劇情過火,皆因現實荒誕,張華標處身大公司三十年,所見所聞,本身已是劇本一疊疊
知識產權
訪問後第二天,張華標就要返台灣,他現在一個月回港四、五天,太太留在香港,兩夫婦見面時間大減,犧牲不小。但張太很體貼,張華標提供的舊相片,都是她替丈夫掃瞄和寄給記者的。
台灣的新電視台還未正式開台,他正在寫劇本,預計一月中開拍,是一部時裝警匪劇,台灣製作人、台灣演員、國語對白,對他來說是全新的工作環境。
有一位比較熟悉的是也從無線過檔的編審朱鏡祺,張華標又為對方大抱不平:「他就是創作Laughing哥的編劇,全港咁多人識Laughing哥,試問幾多人知是朱鏡祺創作Laughing哥的?由此可見,這個地方幾咁不重視知識產權!」
張華標常說自己害羞,但他說話頗激,一言一詞,甚有大契、九姑娘上身的義憤填膺氣概。
明報
明報週刊第2197期
20101219
《溏心》《家好》《巾幗》《義海》金牌編審,張華標對無線灰心
祥仔雯女冧莊視帝視後,美中不足的是《義海豪情》贏不到最佳劇集,編審張華標垂頭,可恨的是明年已沒機會,他已離開無線,轉投黎智英的台灣壹電視,台慶頒獎禮那個星期,他特意從台北迴港,看舊僱主派成績表,那感覺依然切肉不離皮。
到底已服務三十年,由黃日華翁美玲《射鵰英雄傳》寫起,經過《西遊記》、《大鬧廣昌隆》破收視紀錄的年代,一直筆耕至《溏心風暴》、《家好月圓》、《巾幗梟雄》,三連冠最佳劇集,張華標是電視界的金牌編劇。
本應已轉到另一個戰場,但他對舊公司仍有話要說:「無線是我自細長大的地方,為什麼我會離開?其實真係灰。」
月花一萬的士費
張華標今年四月離職,但他萌起辭職的念頭,是兩年前的台慶頒獎禮。
「前年拿最佳劇集獎,公司要監製和編審上台,監製拿著咪,幾時輪到我說話?我站在他身後三步,他多謝太太,多謝兒子,多謝爸爸,多謝媽媽,多謝了很多沒份參與這劇集的人,而親手把劇本創作出的編劇、編審,卻提也沒提過,我好想落台,心想:『是時候離開這間公司了。』」
一部《溏心風暴》,一部《家好月圓》,經典金句無數,都是他編審的作品,任職創作主任,本應和負責製作的監製並駕齊驅,但他深感功\勞都被奪去了。
「監製只是製作叻,並不是寫劇本叻,但他代表了一切。劇本是一劇之本,任何人都識講,可惜明白的人不多。」
他最不忿有些監製從不參與創作,卻掌握劇本的最後修改權。
「有一次,我們寫了一句對白,甲對長者道歉:『請你原諒我,我以後不會再揭人私隱。』監製東改西改,改成『揭人假面具』,這是用字錯誤,揭人假面具是正義行為。我們有兩個編審、五個編劇,先要派出兩位女編劇進行遊說,監製不肯改,再派出兩個編審去遊說,又不得要領,結果要我出馬,經過一番劇烈爭吵,用到『我以後不寫了』,才爭取到。原來監製是終審庭,當一個人獨攬大權,毋須理由,就可以按個人喜好行事。」
另一次,他寫《家好月圓》一個開心場面,配鄧麗君《甜蜜蜜》,監製認為不適合,理由是:「鄧麗君死了,怎可以配上開心場面?」
「做編劇就是這樣,我們只得四日完成一集劇本,但為了這些爭拗,就花了一天。一星期有四晚捱到深夜兩點,我每個月要花一萬元,call幾架八折的士送女編劇回家。」
黎智英的來電
他萌退意後不久,和另一位監製李添勝合作《巾幗梟雄》和《義海豪情》兩部收視冠軍劇集,他形容是「好彩遇到好人」。
「添哥會幫我們創作,有傾有講,共同完成劇本。寫《巾幗》和《義海》沒有開過一晚OT,每天七、 八點收工,好開心坐添哥車,他送我們去搭地鐵。」
但令他看淡的是,李添勝已臨退休年齡,每年都傳他不續約,未必次次「好彩遇到好人」,《義海》就是在他以為添哥榮休之際的合作,當時他就收到黎智英親自打電話給他挖角。
「好奇怪,是一個大老闆,我問他:『你會不會找錯人?我只是一個名不經傳的電視小編劇。』黎智英說:『我沒有找錯人,點解啲人咁戇居,他們不知道劇本是最重要的嗎?』我考慮了三分鍾,就決定離開我做了三十年的電視台。我很驚詫,原來真正尊重創作的人,不是我同事,又不是監製,是一個商家。」
外間有傳黎智英用三倍薪金挖他過檔台灣壹電視,他否認:「不是真實的,行家幻想出來而已,我答應加盟時,還未談薪金。」
留下跟隨自己的一班新進編劇,他感到抱歉。
「我和《溏心》一班編劇,共度過很多個凌晨兩點,但這班青春、有抱負的大學畢業生,出來支取很微薄的人工(新入職九千元),被人認為工作低級,是嘲笑的對象,而我作為資深編劇,不能為他們說任何話,為他們作出任何改變,是我在這行做了幾十年最大的遺憾,亦是最大的歉意。事實上,《溏心》那班年輕編劇,只剩下一個在行內,很可惜。」
善終醫院的震撼
電視觀眾愈來愈精明,任何劇情犯駁、抄襲都逃不過他們法眼,張華標有感而發:「全港只有幾十個電視編劇,這行是厭惡性行業,沒有一種職業被人罵得那麼多。小時候去花墟球場睇波,球員被人罵,最多一千幾百人罵,電視編劇卻有幾百萬人罵,我們很悲苦。」
幾年前,他父親患上末期癌症,入住一間善終服務醫院,他每晚去探望。
「那裡很多病人,每晚一到播劇的時候,他們就很開心,圍滿大廳的電視,我也在那裡看。一位護士跟我說:『你阿爸話我知你是編劇,你們俾心機寫好啲,這班病人最開心就是現在,這套劇四十集,但沒有一個看得完,因為他們陸續會死。』這番話令我很震撼,原來香港喜歡追劇的人很多,我只想告訴新一代編劇:『你們的工作很重要,可以帶給人很多歡樂。』」
但近年無線劇集最為人詬病的是抄襲,張華標直認創作土壤已變質。
「當一個負責製作的人被捧為戲劇大師,而負責寫劇本的人籍籍無名,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有邊個笨蛋願意付出?監製不是編劇出身,他做了大佬,做創作的反而成了他的文膽,就要迎合上司喜好,他喜歡抄外國劇,編劇只能聽從,這樣的土壤培養不出好編劇。」
他細數無線出身的出色編劇,甘國亮、韋家輝屬於一流人才,之後有鄧特希、陳寶華,而他自稱第二流。
後悔不做監製
張華標七六年中學畢業加入麗的電視,先做廣告撰稿員,再轉職編劇,和鄭丹瑞、高志森同期,跟創作經理麥當雄、蕭若元寫《天蠶變》。
「我們不用度橋,他們講,我們抄低,已有一些重點對白,回去跟住寫。他們沒認真教,但大開眼界,有時去大嶼山澄碧邨躲起來度橋,那兩年終身受用。」
那時升職快,他三年內升編審,寫徐小明監製、梁小龍主演的《大俠霍元甲》,未幾跟蕭笙過檔無線,即負責重頭劇《射鵰英雄傳》三部曲。
「我們把原著改得很犀利,因為如果依足小說拍,拍不到那麼多集,但劉天賜(當時的製作經理)怕金庸嬲,他給我們很多指引,又會幫我們擋風擋雨。」
九零年,張華標監製過唯一一部劇集,那是黎明剛冒起的《人在邊緣》。
「當時添哥是製作總監,他很想我嘗試做監製,我初時推辭,我好記得我在劇本封面寫『監製李添勝、編審張華標』,劇本交到他手上,他改成『監製張華標、編審張華標』,交回我手上,我又改,再回到他手上,他又再改,那就算了,我嘗試做監製。原來在無線做監製很易,因為太多部門支援你,過程中我發現用了九成時間度劇本,一成時間做製作,我跟添哥講:『何必花那一成時間做製作?我不如用十成時間度劇本。』於是變回編審。
「那麼多年後,你問我有沒有後悔呢?是有的,我以為寫好一個劇本,監製就會把劇拍好,卻逐漸發現有些監製做不到,愛揸權,變成了阻力,反而令劇本減分。」
度橋血壓高
零三年,他寫的《帝女花》口碑收視皆慘敗,對他打擊相當沉重。上司曾勵珍跟他說:「你廿幾年來根本沒休息過,何不放自己一個假?」
這番話猶如當頭棒喝,他是工作狂,所有精力用來寫劇本,私人生活也犧牲了,四十多歲沒拍拖、未結婚,就在那時,他開始返教會,而且在教會認識當中學教師的現任妻子,兩人五年前結婚,那年他四十九歲。
由那時開始,張華標的創作生涯出現重大變化,寫《溏心風暴》時,他帶著編審、編劇你一言我一語互動創作。
「我鍾意大龍鳳好激的嗌交場面,我們圍起來一人飾演一個角色,你罵我,我罵你,有人一邊把對白抄低,不像以往編劇回去自己寫。」李司棋那些「我對眼就係證據」等全城背誦的金句,就是這樣「罵」出來的。「所以一到度劇本,我就血壓高。」
新編劇最喜歡看了外國劇,就想參考,他常說,要學應從生活中觀察。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衰格的人,我寫賤人準繩度最高,《溏心》的細契、《家好》的紅姨、《巾幗》的必文。《義海》非凡哥有很多場戲,是真實對白,我身歷其境,有一場講劉醒和差佬捉賊,劉醒把賊殺光,警務處長嘉許\,原本戴住鋼盔縮在後面的非凡哥出來邀功\。編劇說不合理,邀功\也要暗中對上司說,我說現實不是,有一次我跟監製解釋一齣劇結局有問題,決定要改,結果那個監製叫齊導演、助導入房,當著我說自己覺得結局有問題,因此要改,最後還問我意見如何,原來人性是這樣的。」
劇情過火,皆因現實荒誕,張華標處身大公司三十年,所見所聞,本身已是劇本一疊疊
知識產權
訪問後第二天,張華標就要返台灣,他現在一個月回港四、五天,太太留在香港,兩夫婦見面時間大減,犧牲不小。但張太很體貼,張華標提供的舊相片,都是她替丈夫掃瞄和寄給記者的。
台灣的新電視台還未正式開台,他正在寫劇本,預計一月中開拍,是一部時裝警匪劇,台灣製作人、台灣演員、國語對白,對他來說是全新的工作環境。
有一位比較熟悉的是也從無線過檔的編審朱鏡祺,張華標又為對方大抱不平:「他就是創作Laughing哥的編劇,全港咁多人識Laughing哥,試問幾多人知是朱鏡祺創作Laughing哥的?由此可見,這個地方幾咁不重視知識產權!」
張華標常說自己害羞,但他說話頗激,一言一詞,甚有大契、九姑娘上身的義憤填膺氣概。
明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