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2的文章

20170328-戴耀廷:堅持抗爭,逼當權者再犯錯

戴耀廷:堅持抗爭,逼當權者再犯錯 20170328 ■從反國教、雨傘運動起,當權者不斷錯判形勢,令抗爭一步步加劇。資料圖片 由上屆特首選舉梁振英以689票當選至今五年,這五年,港人的經歷深刻。由反國教、佔中、雨傘運動、反對袋住先、立會選舉,到宣誓風波,因普選問題一直未解決,社會撕裂在梁振英任內沒有停過。 現在林鄭月娥當選特首,在選委會得票是65%(777/1,194),但在民調中,反對她的人(就是支持曾俊華與胡國興的),反過來是約65%。結果正好證明小圈子選舉是如此荒謬,林鄭在選委會得票越高,荒謬的程度就越高。 林鄭明言會集中處理民生問題,不會觸碰敏感的政治議題如重啟政改。她的如意算盤是若能解決民生問題,市民怨氣就會減少,創造更好的條件去解決政治爭議。殊不知這是本末倒置,正因政治權力分佈不公,導致經濟資源分配不均,才會產生各種各樣民生問題。更何況,大部份港人已超越了只看民生、經濟,輕視政治公平公義的狹隘思維。即使林鄭成功處理民生問題,社會內群體,例如大部份年輕及高教育水平的,仍會繼續要求捍衞民主、法治、高度自治。故林鄭的五年,很大可能比梁振英的五年更差。 面對前景,不少人會感到失落,更多人感到疲累。不少人原先寄望於曾俊華當特首,或可休養生息。但他落敗,之前中共兩條路線之爭、換人換路線的想像,一下子破滅。過去五年,佔領過,也勇武過,連建制派也願意支持,好像還是無用。可以想像,更多人的政治無力感會在未來變得更加強烈。 但今次中共赤裸裸地干預特首選舉,證明過去五年的抗爭,香港的政治文化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正是真普選的信念在專業界別擴散被大多數成員所擁抱,民主派才奪得選委會300多個席位。中共為了不讓民主派「造王」,寧願犧牲民意,連本是建制派的曾俊華也容不下。過去幾年抗爭的成果,令中共再次犯錯,因這樣做,只會令一些本是建制派的支持者也對制度極度失望。反對林鄭,也是反對中共干預的港人,已超過過去支持民主派的層面。若林鄭政權不能在未來幾年把他們贏回,這些人很可能投向反對政府的一方。 首要處理陣營內部分歧 當明白了這點,我們就不用感到沮喪或無力。過去幾年的抗爭,其實為爭取真普選打下更廣闊基礎。也因過去幾年抗爭所取得的成果,迫使中共一再犯錯。為了拯救那已臨崩潰邊緣的政治制度,在未來五年,中共及林鄭政權必會更容易犯錯,把更多港人推向當權者的對立面。在未來五年,見不到中共及林鄭政權有甚...

20180217-阮穎嫻:IU唱廣東歌仲好過宇宙G.E.M.

阮穎嫻:IU唱廣東歌仲好過宇宙G.E.M. 20180217 講起華語歌壇,今年看了多個演唱會,美韓日台港的都有,令人最失望的可算是G.E.M.的演唱會。 她出道我就有聽她的歌,之前看過她兩次concert,對她懷有期望。有指控說她在中國紅了以後,不理香港歌迷。的確最新那個 《Queen of hearts》演唱會歌路已不是對香港口味的歌,土豪的改篇不斷地飆高音,翻唱越多越多。有人投訴普通話歌太多,那是真的,在中國巡迴在主流程上不會用很多廣東話歌,而用很多中國歌唱節目的參賽歌。 但我認為最大問題在於製作是否認真。她出道時在朗豪坊及街頭自彈自唱,因為揀歌求其態度不認真被經理人鬧。往後的演唱會雖然無錢,台和佈景很有限但感受到她的誠意和認真。現在在中國紅了,好像要告訴大家,我求其做飆幾個高音你們都收貨,是旦啦。 開場唱完頭一節,她說:「已是第五次開紅館,但我還是很緊張,希望將最好給觀眾。」她的唱功整體無疑比初出道唱《睡公主》的鄧紫棋好了,舞台技巧亦見成熟,但這個演唱會存在太多問題。 去到中段因為一味爆高音,聲帶唱不下去,《泡沫》前段的低音極浮,暇疪較多。因為唱完高音所以低音唱不下,唱K的人都試過,但一個演唱會把流程試過,加上休息環節就應該可避免。《再見》用了很隨意的唱腔,好像比較搖滾但比唱片的version要差,同《 Get Everybody Moving Live》和《X.X.X. Live》細緻演譯歌曲的她差太遠了。反正她可能自以為經驗已經那麼多,爆爆爆高音,大家收貨就算,有點覺得她已不珍惜演唱機會了。 第二個令人怒火的是她的講話。看過她演唱會都知她說話技巧不好,沒有內涵,難聽點講句,就是普通港女,但這些東西都可以預先準備,練習和訓練,甚至找寫手。台灣歌手這方面別擅長,魏如萱來香港帶不了dancer佈景,靠講說話就頂著過場,蔡依林、張惠妹與歌迷打成一片,這個能力連出名講嘢得罪人的容祖兒也在出道多年後練成。但GEM次講說話依依哦哦毫無重點,如果是這樣,可以把演詞script好再練,或者演唱更多。另一個方法是將講話的次數增加,每次少說一點就不會那麼冗長無物。但她的製作單位覺得演唱會就是演唱,這些求其隨便好了,反正是間場。 因為她無這個能力,所以搞一場頭號歌迷的假求婚show娛賓。雖然擺明是假的了,但擺明是假兩位也可以練習互動一下,那數分鐘拉拉扯扯,男歌迷口齒不清,完全是...

20220315-紀永添:俄羅斯的營級戰術群為何在烏克蘭戰場上挫敗

紀永添:俄羅斯的營級戰術群為何在烏克蘭戰場上挫敗 2022年03月15日 俄軍坦克遭到伏擊損失慘重。(影片截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後,地面部隊的表現慘不忍睹,不只完全沒有達成開戰前所設定的目標,更隨意丟棄裝備,戰力薄弱,死傷超乎預期。相較於之前在敘利亞的表現,可謂天壤之別。特別是在敘利亞備受肯定的營級戰術群(BTG),在烏克蘭幾乎無法發揮,這根本的原因在哪裡?很值得進一步探究。因為台灣陸軍近期也進行了改革,編成同樣以營級為基礎作戰單位的聯兵營,這在前文「台灣的聯兵營是可恃戰力嗎?」已有過初步討論。雖然目前烏克蘭戰事還在進行中,勝負仍在未定之天,戰場上的消息紊亂,俄羅斯與烏克蘭雙方所公布的戰果,都有灌水之嫌,很難做詳細的分析。不過今日的媒體與網路非常發達,能零時差看到許多報導與戰場情況,還是能就前期的戰況討論一下,俄軍的營級戰術群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或許可供台灣做為參考。 俄軍表現匪夷所思 在前文探討國軍的聯兵營可能出現的問題時,大概總結了三個方向,包括空中火力支援的協調能力不夠、砲兵裝備的現代化不足、後勤系統難以應付真正的實戰考驗。而這些缺點,在此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中,也全部出現了。俄軍會出現這些問題的背後原因,或許與國軍不一樣,但都對營級戰術群造成了極為致命的打擊。雖然說烏克蘭部隊打死不退,堅守到底的決心,也是俄羅斯無法在開戰後,達成預定作戰目標的關鍵原因之一,不過俄軍此次出現的情況,實在太過匪夷所思。比如許多專家都很困惑,俄羅斯的戰機哪裡去了,為什麼一直沒有辦法奪取烏克蘭的制空權。在開戰後數天內,俄羅斯地面部隊獲得的火砲支援嚴重不足。後勤系統的災難,更讓大批裝甲車與輜重卡車停在基輔外圍,形成數十公里長的車陣,難以向前推進。 FIM-92個人攜行式刺針短程防空飛彈(圖),在這次俄烏戰爭中成為亮點。(取自US Army 臉書) FGM-148 Javelin標槍導彈戰功彪炳。(取自美國國防部官網) 就目前來看,輕敵很可能是此次俄羅斯最大的致命傷,第一時間入侵烏克蘭的俄軍部隊,並沒有完成充足的準備。這從許多被俘的俄軍士兵口中,可以證實這樣的情況,俄羅斯航空太空軍在缺乏要打硬仗的後勤儲備下,戰機的妥善率很可能不甚理想。導致西方國家的情報單位明明從衛星照片中,看到俄軍在俄烏邊界的前進基地裡,集結了四、五百架戰機,卻未在入侵行動中,看到這些戰機大舉升空攻擊烏克蘭。其次...

20220315-陳琬喻:土耳其選擇與誰為敵?北約與俄軍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三角形

陳琬喻:土耳其選擇與誰為敵?北約與俄軍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三角形 2022/03/02  2月28日,土耳其外交部長宣布針對俄羅斯軍艦,關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行使自1936年以來《蒙特勒海峽協議》授予土耳其在戰時禁止軍艦通過的權利,俄國海軍將無法從黑海增援。圖為2月16日,俄軍巡邏艦 Dmitriy Rogachev 375 行駛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正要前往黑海,背景是土耳其的著名地標蘇萊曼尼耶清真寺。 圖/法新社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開始後,西方國家先後對俄羅斯做出譴責與制裁。與烏克蘭間相隔黑海的土耳其,在此次區域衝突中的反應卻顯得相對謹慎。在衝突前夕,土耳其雖然試著協調俄烏間的緊張情勢,一方面藉著持續扮演和事佬以鞏固其在區域中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土耳其深知俄烏間的軍事衝突如惡化,土耳其將會面臨「挺俄國」或是「挺西方」的外交抉擇兩難,但土耳其最終無法阻止俄羅斯展開攻擊。 近年來,土耳其的「外交平衡政策」是土耳其外交政策中重要的一環,在外交平衡政策的框架下,土耳其並不會一味地挺西方,或是支持中東或其他國家;然而,土耳其身為北約組織裡第二大的軍事強國,其戰略地點又是美國在中東與東歐的前線夥伴,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一事上,西方國家認為土耳其應與烏克蘭站同一陣線,但土耳其卻未在第一時間表態對烏克蘭的支持,讓不少國內專家認為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的將會重演。 當時的土耳其並未與西方國家一同對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半島做出制裁的手段,只是「口頭反對」,形同默許俄羅斯的行動。 然而在這次的俄烏戰爭中,即使土耳其國內輿論普遍支持烏克蘭,土耳其政府卻未在第一時間做出實質行動,只有呼籲俄羅斯需要尊重烏克蘭的主權與領土完整,雙方透過外交對話的方式來解決紛爭。對於反對黨拋出的「是否對俄羅斯關閉海峽」議題,也並未在第一時間列入國會的討論議程。 即使土耳其國內輿論普遍支持烏克蘭,土耳其政府卻未在第一時間做出實質行動,只有呼籲... 即使土耳其國內輿論普遍支持烏克蘭,土耳其政府卻未在第一時間做出實質行動,只有呼籲俄羅斯需要尊重烏克蘭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直到2月27日 ,土耳其官方才正式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屬於「戰爭狀態」。圖為伊斯坦堡一名抗議民眾。 圖/歐新社 圖為2022年2月13日,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一艘俄國柴電潛艇途經伊斯坦堡,正要駛往黑海。 圖/法新社 博斯普魯斯海峽...

20220315-孔誥烽:「反侵」容易管治難——拜登政府步履蹣跚的一年

孔誥烽:「反侵」容易管治難——拜登政府步履蹣跚的一年 2022年1月21日星期五 前年底拜登勝出大選和去年1月正式就任美國總統時,美國的自由派和左派都為特朗普(粵語綽號「侵」/「侵侵」)連任失敗興奮慶祝,覺得漫長黑夜過去。他們慶祝的,其實只是特朗普無法再掌握大權,繼續破壞美國的民主體制和政治規範。不過,興奮一陣之後,民主黨人很快便要面對勝選聯盟瓦解、反對特朗普容易但管治困難、特朗普或特朗普主義長期纏繞不去,和國際局勢處處失火惡化而華府無暇顧及的挑戰。 篇幅有限,我在這裏先集中討論民主黨執政一年的頭兩個挑戰。 民主黨勝選聯盟 大選後即瓦解 2020年大選底定後,我在《明報》觀點版發表的文章表示,民主黨在大選的表現,離最初預期差很遠。如果特朗普及共和黨真是那麼不得人心,民主黨在總統和國會選舉應該是大勝才是。但結果民主黨只是小勝。在總統選舉,民主黨本來以為可以輕易在選民族群愈來愈多元化的佛羅里達州勝出,但結果特朗普的得票在該州仍拋離拜登,比2016年更厲害。該州和其他州份的少數族裔選民,更出現比2016年進一步向特朗普/共和黨移動的趨向(註1)。而在國會選舉,民主黨於眾議院享有的多數,更在大選後縮小;在參議院,民主黨及共和黨黨團各佔50席,要靠副總統的額外一票,才可勉強得到51對50的多數。 將拜登送上總統大位的,並非勢不可當的「藍浪」,而是一個包括民主黨左翼、民主黨溫和派、獨立選民,及不滿特朗普破壞民主程序官員禮儀、施政混亂的傳統共和黨人,令拜登當選的「無論如何都要令特朗普敗選」(anyone but Trump)鬆散聯盟,在拜登當選一刻,它便不再存在。這個聯盟瓦解,令拜登政府執政一年一籌莫展。 莫論民主黨與反特朗普共和黨人的聯盟難以維持,就算圍繞在「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組織周圍的左派(包括桑德斯、奧卡西奧-科特茲等)與民主黨主流派之間的關係,也在選後一年出現嚴重裂痕。 例如在2020年大選時,民主黨左派針對連串黑人無辜死在警察暴力之下,提出「砍掉警察經費」(defund the police)的口號。民主黨很多主流派,都譴責這個口號嚇怕中間選民,認為這乃是民主黨在形勢大好之年選得那麼差的原因。 民主黨左翼牽引全黨離地 民主黨溫和派對左派的指摘,最近在民意調查得到證實。民意調查機構Pew於2021年9月...

20220302-孔誥烽:烏克蘭漫長的戰事與拜登政府的即時危機

孔誥烽:烏克蘭漫長的戰事與拜登政府的即時危機 2022年3月2日星期三 俄國侵烏 俄羅斯事先張揚的侵略烏克蘭戰爭,終於發生,而且侵略規模比很多評論先前預期的大。俄軍直搗基輔,打算全面侵吞烏克蘭,而不滿足於控制兩個從烏克蘭東部分裂出來、親俄的所謂「人民共和國」便算。 普京為何執著入侵烏克蘭、從莫斯科角度的合法性為何,他2月21日晚上的電視演說,已經自圓其說得十分清楚。那個演說長達近一個小時,普京對着鏡頭一口氣講完,中間沒有看稿,也不像有提示,十分流暢,內容相信表達了普京長期以來深信的世界觀。 普京戰前演說顯大野心 西方不強力反制也不行 這篇演說的論點只有一個(註1),就是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沒有存在的理由。這篇演說充滿了歷史學家不會同意的扭曲史觀,堅持俄羅斯與烏克蘭文化一體;後者現在成為一個獨立國家,是國內外連串叛賣和歷史錯誤的結果。 普京認為列寧建立蘇聯之後,為了維持沙俄帝國版圖,容許帝國內很多非俄裔地區成為名義上有分離自決權的加盟共和國,是大錯。當蘇聯在1989年後陷入政治經濟危機時,眾多加盟共和國的共黨精英,利用這個名義上的分離自決權走向真獨立。普京更說當年華府承諾北約不會東擴、不會為俄國帶來軍事壓力,但後來前蘇聯加盟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加入北約,西方也為烏克蘭提供各種軍事援助,引誘烏國脫俄入歐,說這是嚴重的出賣。 普京的歷史觀充滿失實與謬誤。烏克蘭與俄國有不同語言,用歷史文化紐帶否定烏克蘭成為獨立國家的權利,荒謬過當年納粹說德國和奧地利同文同種所以應該合併的政策。蘇共給予加盟國名義上的分離自決權,乃是迫於無奈。20世紀初,各西方舊帝國如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帝國,都在高漲民族主義下瓦解成多個民族國家。如果蘇共不實行加盟共和國制度,根本不可能維持沙俄版圖。而所謂的西方承諾北約不東擴,根本沒有明文協議;實情是所謂的北約東擴,是很多前蘇聯加盟國為了保護自己免受俄國侵吞(註2),積極有效地爭取加入北約保平安的結果。 普京的演說扭曲史實,但卻將他的野心大計和盤托出。演說雖是針對烏克蘭,但所有論點都可應用於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甚至前衛星國如波蘭。普京的史觀,就是俄國歷史從十月革命開始就是連串錯誤;他的使命,便是回到十月革命之前,重構沙皇帝國。普京若成功完全壓制烏克蘭,將會開始向已加入北約的波羅的海三國甚至波蘭打主意,基本已是毫無懸念。 普京在開戰前將帝國復辟大計張...

20220301-阮穎嫻:強制延租,損私有產權制度根基

阮穎嫻:強制延租,損私有產權制度根基  2022年3月1日星期二 為紓緩中小企的租金壓力,財政司長陳茂波於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透過立法為「指定行業」商戶提供暫緩追討欠租安排,禁止業主對未能如期繳交租金的租戶,終止租約、服務或採取其他法律行動,為期3個月,並可按需要再延長最多3個月;法例會加入「日落條款」,6個月後自動失效。 此安排頗受爭議,有人認為破壞私有產權、對業主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防疫政策已令租戶生意大減、周轉困難,安排可助商戶渡過難關。由於這項安排涉及合約,本文嘗試從合約理論出發,討論業主和租戶的合約意義,及它對這項安排的一些啟示。 合約理論解釋合作形式 業主有舖,商戶有其他資源(如貨物、人手、營銷技巧等),兩者要合作才有生意做。合約的出現,是要訂明生意的收益在不同情况下怎樣分配。事實上除了租約,還有其他合約形式,例如商戶可以買斷業主的舖,業主可以聘請商戶做員工,業主和商戶也可以變成合伙人對分收益。問題是為什麼不同業主和商戶會選擇不同的合作形式? 張五常很久以前已經討論過一個類似問題。他的佃農理論中,有一部分討論地主和佃農之間的合約關係。地主可以把田地以固定租金租給農民,可以與農民對分收成,也可以付固定工資請農民耕田。張五常分析民國時期田地租賃的數據,發現固定租金和對分收成兩種情况經常出現,支付工資的情况則絕少發生。 張五常的分析是這樣的:由於耕田十分依賴農民的體力勞動,如果農民收固定工資,除非有人監工,農民會工作潰散,令收成減少;但地主通常有很多田地,要監察每個農民勤勞工作,十分困難和昂貴。這些交易成本令很少人選擇以固定工資請農民耕田。 交易成本和風險決定合約形式 以固定租金租給農民及與農民對分收成,兩種方法各有利弊。 地主與農民對分收成,交易成本甚高,這些交易成本包括在訂立契約時要雙方同意田地用來種什麼、誰出耕牛、收成怎樣分配等。此外,在收成時,農民可能會「報細數」,地主要請專人收數,中間少不免「過水濕腳」,造成地主的損失。 地主如果以固定租金租田地給農民,問題則簡單得多,但壞處是農作物收成很受自然災害影響,業主無論收成好壞都收固定租金,那麼所有風險都轉嫁給農民,收成不好交完租就所剩無幾。反之,如果對分收成,風險就由地主和農民分擔。 張五常翻查民國時的租約的資料,發現大約60%至80%的固定租金租約都有一條「免責條款」,大約是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