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曾國平:回顧目光宜寬廣,前瞻視野宜狹窄
曾國平:回顧目光宜寬廣,前瞻視野宜狹窄
2022年12月28日
信報
近來在社交網絡常看到《時代雜誌》的廣告,標題是回顧 2022 年 100 本必讀書。心想這份雜誌的讀者也真好學,短短一年就有 100 本書必讀,要趕在明年必讀書到來前讀完,每三日就要消化一本,其中包括不少厚如磚頭的長篇著作。如非失業整天賦閒在家,實在難以把「必讀」的書看完,其他「可以一讀」的就更不用說了。
那篇文章,明顯是出版商鼎力支持的鱔稿,這間推薦幾本,那間又推薦幾本,名單自然長得滑稽。無論是 100 本還是 10 本,這類年尾回顧文章,從來都是點擊量保證。就如說明書由第一步開始教我們如何使用產品,我們都喜歡點列式的內容幫助我們選擇:只要從第一本讀到最後一本,就成就解鎖了,知識就追上時代了。
不要被當下的噪音掩蓋
我們回顧的距離,總是剛剛好一年,不會再看遠一點,檢討 2021 年以至 2011 年曾被視為必讀的書,「回帶」點評到了今天還剩下多少價值。我們的注意力就像時間序列的一階移動平均模型,時間一過,就什麼也忘記得一乾二淨。
作品尚算經得起時間洗禮的 Nassim Taleb 說過:To be completely cured of newspapers, spend a year reading the previous week's newspapers. 新聞的噪音,比新書的噪音還要多。今年好像很「多事」,試想像你由新年第一日開始,每天讀報看新聞網頁,然後再收聽每大評論名家分析,密切關心當下的大事,全情擔憂目前的危機,繼而在社交網絡上分享最新消息,再因應時勢更換五顏六色的頭像。如是者365 日過後,所得無幾,損失甚多,除了精神持續緊張,就是反應過敏白忙一場。且以大家朝思暮想了三年之久的疫情為例。不是很久以前,我們對統計數字還是無比的執著,一日之間的升跌,震撼力不輸股市指數的上落。「清零」之聲不絕於耳,「躺平」之說受盡狠批,嚴肅兮兮,神經兮兮,誰知道在一個週末之後,這些勞師動眾和群情洶湧頓成泡影,必須認真對待的百年一遇大毒,忽然變成普通平常的流行病,曾經日日圖文並茂創新高的數字,也好像慢慢消失了。
一眾名人政要瞬間改變立場的靈活身手,固然令人嘆為觀止,但這次態度急轉彎更重要的啟示,是所謂「關心時事」未必有益,過份沈迷只會害人害己。我們回望過去的加權方法,不宜瞪大雙眼,將所有焦點放到最近一日甚至最近一年。時間有限,腦袋有限,回望過去也應分散投資,放眼十年百年千年,這樣才不會被來去匆匆的潮流牽著走。與其讀遍 2022 年的 100 本必讀書,不如把過去兩千年 10本流傳下的經典重複讀十次。
不要妄想可以推斷未來
目光短淺地回顧之後,年尾媒體另一指定動作,就是瞎子摸象式的前瞻了。十幾年「學者專家」的經驗告訴我,要爭取注意,只要依照「X 的 Y 市將出現 Z 年一遇的危機」的方程式,並適當地以地點資產年份取代 XYZ 三個變項,自然就會成為話題,甚至成為標題主角了。更進取的做法,是向不同媒體提供不同的 XYZ 值,在漁翁撒網的效應下,總有一兩個會命中。
不想走末日路線,想認真預測明年全球政經走勢的,需要的是謙卑之心。且以通漲為例,去年今日,估中後來通漲走勢的有幾多個?通漲畢竟是宏觀之事,既視乎一國之內的風雲,亦反映全球各地的乾坤,這裡有戰火紛飛,那裡有政策突變,影響通漲的因素十萬八千個,就算是事後孔明,也未必可以看個清楚。不過你可能會反駁說,這位「老師又中」,那位「料事如神」,早就猜到今年通漲惡化了。
擊中目標,固然可喜可賀,但須知道預測這回事,看的不是時間上的一點,而是能否持續地比別人或其他指標準確。再者,只要預測夠多夠廣,總有幾個會碰巧命中,盲目信奉大師神靈,其實也是誤將噪音當作真理而已。
回顧目光宜寬廣,前瞻視野反要狹窄。宏觀現象如通漲,難度太高,聚焦一個地方的一個市場,「外圍因素」比重下降,則把握較大。此外,在大部份情況下,愈久遠的事愈難預料,信賴區間隨著時間擴張,就如明年年底利率水平現在看來是一片混沌。不過,正如今年的必讀書很快就會被遺忘,今年作的什麼預測很快就會被拋諸腦後,不自量力估錯,其實也無傷大雅。既然如此,且讓我在最後為明年作一驚天大預測:在各種不明朗因素影響下,根據我的計量加術數加占星的精密計算,香港樓市有70.167%的機會下跌 30.099%,敬請大家留意!
曾國平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