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劉銳紹:怡情澤物風化李,李化風物澤情怡──從李怡談到「李怡現象」和「處理李怡」
劉銳紹:怡情澤物風化李,李化風物澤情怡──從李怡談到「李怡現象」和「處理李怡」
2022年10月12日
請容許我今天的標題有點舞文弄墨。這個標題,無論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也是這7個字,但都可以讀得通。第一句的意思是:怡情養性,澤物無聲,春風化雨,桃李滿門,正是我們的前輩、剛逝世的李怡先生的寫照;第二句指李怡的文章教化萬物,潤澤人情,樂怡天下。這裏還有一個小小秘密:「李化風物」的李化,確有其人,為粵語片導演,正是李怡的父親。李化化兒,兒化人間,誠美事也!
(1)李怡的正面影響比權貴深遠
──從各方反應可見,普遍感到李怡愛人民、愛這片黃土地、愛自己的民族文化,但不愛權貴。他的人生經歷,讓他到了痛而不惑之境。所以他的言行清晰、說話對象明確,立論方向是為民不是為官。他的影響在此不贅。
──可以預見,他的影響將是跨地和跨代,至少是隔代的(如果官方禁制的話)。今天或以後的人,除了研究他的文章,更可研究「李怡現象」,包括他的人生經歷和思想形成過程;推而廣之,更可研究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和方向,以及怎樣避免不斷重複的痛苦歷程,從而找出新路向。為什麼曾有無限寄望的人,多以失望和絕望告終?偶然翻閱已故經濟學家、全國政協前常委千家駒的《從追求到幻滅》,他的心路歷程不是跟李怡一樣嗎?為什麼這類例子多不勝數?
──李怡不單跨地、跨代,還跨界別。很少人記得,李怡曾參與香港電台《獅子山下》第52集《風風雨雨》的演出,並擔綱主角,飾演新聞總監。此劇以訪問李鵬為背景,探討在重重壓力之下,新聞界應該怎樣努力鑽挖真相,保障大眾知情權。他不是為名為利,不是要轉軌做明星;他在劇中演活了自己,並希望用文字以外的途徑,提高民間的洞悉能力。
當年我也參與了其中的編劇工作,與他的想法一致,探索「聞文結合」(新聞和文學、文藝、文化)之路。如有興趣,請參閱2021年9月8日《明報》拙文〈風雲生《三國》 愁雨出《紅樓》〉和2021年11月3日〈一個傻癡的孤冷文藝宣言〉。
(2)官方為何不悅類似李怡的人
──我想,李怡深明問題的要點(更準確的是要害)而又能夠講通講透,這才是官方最顧忌和惱恨的地方。官方不怕外界嘩眾取寵和無中生有的人(儘管體制內確有很多這類人);最怕的是說中、刺中和揭示自己骨子裏問題而又懂行的人。所以,多次打壓的事件顯示,官方最恨了解自己的人,而往往出事和被打得最狠的,正是像李怡這類風骨錚錚的人,而不是真正的敵人。
──對待這類「異見」,大可說出官方的理據,也可以批評;但更重要的是,審慎思考後才批評、反擊,或因勢利導、收窄分歧。可惜,現實卻往往背道而馳。官方很容易就想到另外兩條路:一是統戰,拉過來說官方的話;二是如統戰不成,就打,以至運用公權力打壓,而甚少思考中間落墨的處理方法——眼前求同存異,長遠則有過則改,無則加勉。
放在李怡身上,1980年代大陸改革開放,李怡也提過不少建設性的意見,但官方總認為他「態度有問題」,這反映官方的取向是先講政治立場,後談言論內容。久而久之,官方就把自己困在因人廢言的牢籠裏。相反,阿諛諂媚、奉承恭維的言論乘虛而入,以致言路更窄,自製各走極端的局面。
──政治上有一個長年不解的心結和心魔,就是「官方一貫正確」。有權的人總以為,用統戰方法對待「異見」,已是皇恩浩蕩,對方應該倒屣歡迎;否則,從寬之後不受招安,就必須從嚴對待。
這種自我中心的心態,放在像李怡這樣的文化人身上,顯然沒有成效,無計可施。當年,相對開放(對外問題)的廖承志也陷入迷思,按上意下令杯葛和封殺李怡。那時候,有些中間人曾嘗試好言相勸,惟始終無法拉近雙方距離。只有鬥爭之思,而無修補之意,又是中國政治文化的一大悲哀!
(3)官方自製「愈打愈香」的規律
──在深入骨髓的鬥爭文化中,把對手和「異見」鬥倒、鬥垮、鬥臭是唯一目的;但效果往往相反,被鬥的人愈鬥愈香。這種「香」,跟故意嘩眾取寵、胡亂「放炮」的反對者製造出來的「香」不同,也跟官方自吹自擂的「香」不同,更跟建制刻意逢迎、吹噓出來的「香」不同。所以,必須分清對待方法。
舉近期的一些事例:外傳習近平在「二十大」前被「軟禁」,權力不穩。傳言者以為這類新聞一定可以炒「香」,但北京不需反應,事實已令傳言不攻自破。這些才是兵不血刃的聰明之法。所以,對屬於意見範疇的內容,毋須厲兵秣馬、追殺不休。
──基於此,官方必須慎防「迴音壁效應」,臭罵對手的聲音最終反彈到自己身上,弄得民意跟官方更疏離。最糟糕的是,這種連鎖的負面效應,把官方本來可以取得民心的措施也自我抵消。
放諸眼前的防疫政策,民間理解官方務須謹慎;但礙於政治氣氛仍緊,長官意志仍然十分明顯,令民間感到官方的鬥爭性格揮之不去,才出現自壞形象和無力服眾的情况。
──李怡去了,但「異見」聲音仍普遍存在。不難預見,如果官方依然故我,「異見」只會更多。面對「異見」,必須慎防輻射作用。外界感到官方思維狹窄,很平常的事情和觀點都被打成「異見」,從而輻射到對體制和政策的質疑。如此體制和執行水平,怎樣推銷政策?怎樣說好中國和香港的故事?怎樣爭奪人才?怎能面對內外壓力而減少自傷?
所以,不想加劇「親者痛,仇者快」的局面,就要好好思考「李怡現象」和處理方法,努力做到「怡情澤物風化李,李化風物澤情怡」。我非刻意吹捧,但李怡士心長在、遺風可追,倘能發揚,善景可居。
劉銳紹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