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1-蔡子強:為何選舉民調測不準?

蔡子強:為何選舉民調測不準?
20160901


【明報文章】投票日臨近,每天都有最新選舉民調結果公布,很多人都會因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在民調榜上位置的上上落落,而牽動心情,甚至心裏七上八落。因此,民調準不準?預測與真實選舉結果會否出現落差?近日引起不少討論。

近日坊間的討論,多集中於民調的技術細節,例如抽取樣本的數目是否太少,欠缺代表性?是否也應讀出排在名單第二(即俗稱「抬轎」)的候選人?但筆者這裏反而想談談,就算民調的技術問題都妥善解決,那又是否代表民調與真實選舉結果就不會出現落差呢?
筆者對此並不樂觀。這裏且談兩點原因。

「催票」能力高低影響會否「高開低收」

先談第一點,有關「GOTV」的問題。

在選舉中有一門學問叫「GOTV」(Get-out-the-vote),中文譯作「催票」。那就是候選人,在投票日,如何確保那些事前聲言,以及在民調中表態會支持自己的選民,最後會真的乖乖走出家門,到投票站投下一票。這往往是勝負的關鍵,否則便變成口惠實不至,畢竟安坐家裏,答個電話民調可謂零成本;但要走出家門投票卻是兩回事,總得耗上一點時間、精力,甚至金錢成本。
不是每一個政黨,尤其是小黨和獨立候選人,都有足夠的組織和動員能力,把潛在支持者,轉化成為投票日於票站投下實實在在的選票。這需要「洗樓」、電話隊等催票手段和工程配合,把選票挖出來。但這些選舉工程其實需要通過長期地區工作,建立龐大和穩固的社區網絡,建立數據庫、電話簿等,到選舉時才能事半功倍。而這正正也是小黨、獨立候選人需要克服的局限,否則,就有所謂「高開低收」的危險,即起初選舉民調支持度「高開」,但最後選舉結果得票率卻「低收」。
今次選舉,本土派候選人在民調中獲得不俗的支持,但因他們都缺乏樁腳、黨機器、社區網絡,因此傳統意義上的催票能力成疑。所以他們的民調支持度能否最終「兌現」,以及最後勝算,便得依賴其網上動員能力,及支持者投票的自發性,否則的話,就有前述「高開低收」的危險。
而本土派的支持者以年輕人為主,過往他們的投票率偏低,但在今年2月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年輕人(18至40歲)投票率勁升,由區選的三成多,飈升至補選時的四成多!同時年輕選票由只佔整體選票的四分之一(24.75%),一躍而成了三分之一(32.41%;詳情可參考筆者於8月4日在本欄所撰寫〈重大新發現:新東補選年輕選票勁升!〉一文)!如果年輕人自發踴躍投票延續至周日的選舉,或可彌補本土派前述傳統催票能力的局限。


民意調查與「測不準原理」

再談第二點,有關「策略性投票」的問題。

所謂「策略性投票」(strategic voting),便是指選民寧願犧牲了自己真實的投票意願,改為投票支持自己其實並非最為擁戴的候選人,以期取得更為理想的選舉結果。最簡單的例子,莫如是選民覺得自己原本最支持的候選人,或是「贏梗」或是「輸梗」,為了避免自己手中選票遭浪費掉,於是便改為投票支持另外一些形勢較為吃緊的候選人。這即是台灣所謂的「棄保反應」。
那麼,選民又怎樣會知道自己原先想支持的候選人「贏梗」或「輸梗」,以及哪些候選人形勢會較為吃緊呢?有關資訊從何而來呢?
答案往往就是——依賴經媒體廣泛報道的選舉民調結果。

所以,即使那些選舉民調結果在公布當下,能正確反映現實選情,但當選民開始決定按此行使策略性投票後,這個「當下」的「現實」,便開始遭到改變和扭曲。
事實上,如今有不少政黨正按這些民調結果,來為該黨的候選人告急,希望能策動選民作出「棄保」。而據報道,民主動力更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一個樣本數目多達5000人的大型選舉民調,並特地選擇在投票日前夕公布。目標顯而易見,那就是提供資訊給那些支持泛民的選民,讓他們知道,哪些候選人「贏梗」或「輸梗」,以及哪些候選人形勢較為「marginal」(邊緣),以方便這些泛民選民作出策略性投票、配票、「棄保」。

所以,諷刺和弔詭的是,如果這個「棄保計劃」做得愈成功,也就是真的很多選民被策動了作出「棄保」,那麼民調預測與真實選舉結果兩者間的落差便會愈大;那麼有份協助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其民調事後就會愈加被批評為不準確。


選舉民調與「測不準原理」

因此,有時候問題並不是出於民調不準確,而是民調嘗試描述的,並不是一個被動、靜止的世界;相反,選民反過來會按民調的結果來調整自己的投票決定。所以選舉民調便陷入一個類似「測不準原理」的弔詭,工作亦因此變得吃力不討好。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