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3-什麼人訪問什麼人:從族群到職業:不打魚的蜑家妹李敏婷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從族群到職業:不打魚的蜑家妹李敏婷

2022年7月3日星期日

李敏婷(右)與在避風塘駕駛「開埋」(水佬話,即駁艇)的芳姨。(作者攝)

圖4之1 - 李敏婷(右)與在避風塘駕駛「開埋」(水佬話,即駁艇)的芳姨。(作者攝)

【明報專訊】在一個關於文化旅遊的研討會上聽到「蜑家妹」講解水上人術語,於是按圖索驥從「蜑家妹出走記」專頁找到李敏婷的真身。李氏祖上至少七代都在香港水域搵食,靠的卻不是魚獲,而是洋行、軍艦與老闆。八十後的李敏婷自出娘胎便居於陸上,但因為父母都是蜑家人,所以銅鑼灣避風塘就是她的故鄉。即使現在出入銅鑼灣,還是會經常碰到親戚。

因為過度捕撈、人工高漲和無日無之的海上工程,漁業在香港早被視為夕陽行業。然而三面環海的香港,怎能少得海上作業的人?上岸後的蜑家人雖然多不再捕魚,但仍有不少駕駛或保養貨船、遊艇或機械船,尤其男性。作為正宗銅鑼「灣」原居民,祖輩雖然沒有為他/她們留下片土隻瓦,卻把在「水」知識和人脈傳給了後代。故此除了車牌,李敏婷還有船牌。獨特的海上觸覺和隔代記憶,亦成為她的寫作養分,以局內人的身分訴說漁村之外的海港故事。

■問:梁寶山,藝評人。近年對島嶼研究產生強烈興趣,為《南丫說:》聯合策展人,及《模達今昔──南丫島模達灣歷史及社會研究計劃》作者。

■答:李敏婷,銅鑼灣避風塘蜑家妹,英國文學碩士,從事可持續發展及保育工作。fb專頁「蜑家妹出走記」(facebook.com/strollingtanka)版主。

常說香港水深港闊,創造了她作為轉口港和殖民的歷史。但隨香港進入後工業社會,原來設在海岸地帶的軍、工、商設施,已紛紛讓路予更高增值的地產項目或休憩場所。戰後全球海運模式轉變、1970年代海底隧道和地下鐵路相繼通車、葵涌貨櫃碼頭落成──原來穿梭於北角、筲箕灣、紅磡、佐敦、大角咀、荔枝角,甚至荃灣及屯門等人口密集的工業和住宅區的航線銳減,汽車渡輪消失;碼頭、貨倉和發電廠等,被黃埔、太古城、維多利亞公園和西九等豪宅和文康設施取代。加上1960年代香港政府收回金鐘海軍船塢,擴展中環商業區──維港之內原來櫛比鱗次的軍艦和貨輪,分流到昂船洲和青衣一帶。從碟上的海鮮到無盡的海濱長廊,香港人表面上與海愈來愈接近,但在實際上,海洋卻成為只餘觀賞價值的風景。維港的水流因港口收窄而愈來愈急,穿梭其中的船種和交通愈來愈少。對港鐵原生族來說,金鐘和尖沙嘴只是兩個相連的車站,「過海」已成為年齡的分界。

銅鑼灣原居民

這天我們約了李敏婷帶我們重訪香港首個避風塘,視點遂由那條連接維多利亞公園和午炮的行人天橋開展。19世紀前的銅鑼灣,指的是由東角至七姊妹岬角之間的海灣,因形似銅鑼,故而名之。這個小灣之所以吸引漁船停舶,全因有兩條山水分別從掃桿埔和大坑流至。而水陸族群不同的文化地景,正好重疊在同一個地方上。例如原來用來改造鹹田的堤壆,在1842年因英國測繪地圖而被賦予新的名字Causeway(海堤)和功能,雖然海堤被音譯成為高士威道,但整個地帶仍用中文舊稱銅鑼灣。因為鄰近洋行、廠房與及金鐘海軍基地,她說自開埠以來,祖輩已轉而從事船隻補給、港內運輸、駕駛及看顧遊艇(即俗Boat boys或河船佬)。雖然都是蜑家人,卻與筲箕灣和香港仔的漁民各司其職,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亦因而提升。

雖然避風塘炒蟹早已遷到鵝頸橋底,銅鑼灣這片海上大笪地在九十年代亦風光不再,但坐上芳姨「車」出的「開埋」(水佬話,即駁艇),仍能實地認識昔日的海面秩序。從西到東,靠近金鐘海軍船塢和皇家遊艇會一帶,停泊的多是遊艇。中段仍有數十隻罟仔和舢舨,用休息、釣網和扯泥鯭等近岸作業之用。一列重新粉飾的「水上食肆」,正停泊在水務署的食水售賣站前,靜待疫情過後大展拳腳。1950年代從珠江口移至的「三角天后平安堂」,是香港現存唯一的水上廟宇,正等待遷到東區走廊下的新廟「上岸」。原在今日「東岸公園」的船塢和維修廠早已結業,但仍有躉船供小型船隻「上排」之用。因為不用遠赴漁場,避風塘的生活功能又一應俱全,故李氏的日常生活只在金鐘、北角、筲箕灣及香港仔之間點對點交通。除了每年一度到大廟(佛堂門天后廟)和筲箕灣譚公廟賀誕,或偶爾帶小朋友到調景嶺游水之外。

碌着圖文並茂的「蜑家妹出走記」,有時真是忍俊不禁。有一回她到由軍火庫復修而成的亞洲文化協會參觀,拍了幾張有船錨的界石照片喜孜孜回家:

「好奇問吓母親大人喺添馬艦有無見過船錨界石?」

佢淡淡然話:「哦,『金乜多』前面咪有一嚿囉。」

而我一臉茫然:「金……乜多?」

母親大人笑笑口解釋:「你啲姑婆係咁講㗎。『金乜多』即係Commodore,以前喺添馬艦個海軍準將宿舍前面嘅草地,有一嚿呢種有船錨圖案嘅石柱。原來塊石咁有來頭!」

穿梭華洋的side party girls

以前蜑家人生養眾多,以為他們一定讀得書少,女孩尤甚。然而出於職業需要,李敏婷家中長輩英語個個咯咯聲,尤其是曾當「side party girls」的十多位姑婆。「side party」是替軍艦補給和作簡單維護的「unofficial personnel」 。因為大型船隻「食水深」只能離岸拋錨,這邦熟習水性、又熟知物價行情的婦女,便成為穿梭於海和岸、上流與草根、英文與粵語之間的中間人。這些撐着舢舨逐浪而來女性,全盛時期約有超過70人,在港口內守住不同地盤──Mary Soo專門負責美國軍艦;Ah Kam Susie照料護航艦、掃雷艦和添馬艦隊;Ah Mee和Ah Moy則服務皇家海軍、英聯邦艦隊和潛艇──有時送遞補給物資、有時清理垃圾。而她們最重要的任務,則是駕駛舢舨在艦隻兩側為船身補油。蜑家婦女平時照料全船人口飲食起居,向來辛勤能幹。但在漁船上只能隨男性逐水漂流,在整個作業過程中只是配角。脫離了漁業,蜑家妹反而獨當一面,甚至衝出香港。1971年的London Boat Show,除了展出最新出品,還以異國風情作招徠。李敏婷的姑婆Susie和Annie在Earls Court Exhibition Centre內臨時搭建的水池裏搖櫓,擔當親善大使,真是「美貌與臂力並重」。舊照片中,二人穿著一身旗袍在西敏寺前留影。即使是李敏婷的母親,也是憑當side party girls來掙取學費,自食其力完成中學。那種種意氣風發,仍能從老照片裏看得出來。

「蜑」字以蟲為部首,不少人視為一個特定族群。但對遠渡而來的「鬼佬」來說,有的只是華洋之別,並沒有沿襲「本地人」的歧視眼光。專頁設立初期,有讀者表示異議,認為應改為「漁民」或「水上人」。然而看了帖文,便知道所謂的蜑民不一定就是漁民。化污名為傲稱的自我認同,不單只是作者的語言藝術,更反映跨文化的殖民地時空裏,本來位處邊緣的族群如何逆流而上。修讀英國文學的李敏婷妙筆生花,把只此一家的記憶化成雜着廣東話、水佬話和英語的獨特文風,在面書累積了三千追隨者。

(島嶼系列之一)

* WMA將於7月下旬展開一連串以香港島嶼為題的展覽和活動,包括由李敏婷導賞銅鑼灣避風塘。詳情將於https://wma.hk/網站公布。

參考書目

Chambers, Gillian. Eastern Waters, Eastern Winds: A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Yacht Club, 1993.

Melson, Peter J., ed. White Ensign - Red Dragon: The History of the Royal Navy in Hong Kong 1841 - 1997. Hong Kong: Edinburgh Financial Publ, 1997.

王惠玲、羅家輝:《記憶景觀──香港仔漁民口述歷史》。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5。

何佩然:《地換山移:香港海港及土地發展一百六十年》。香港: 商務印書館, 2004。

呂永昇:《浮生社會:歷史上的水上人與香港早期漁業》。香港:長春社古蹟保育資源中心,2019。

鄭寶鴻:《香江知味——香港百年飲食場所》。香港:商務印書館,2021年。

文˙梁寶山

編輯•利永倫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