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綠色生活:登陸社區 操作考起街坊,智能回收箱 「落力掃」心得

綠色生活:登陸社區 操作考起街坊,智能回收箱 「落力掃」心得

2023年8月27日星期日

圖4之1 - 早上11時,一位長者使用智能回收箱後,在箱前閱讀使用指引。(梁景鴻提供)

【明報專訊】環保署在今年3月開始,在不同地區設置的「智能回收箱」。截至7月20號,全港已經有70個。當中大部分位於住宅區,亦有部分設置在商場、綠在區區回收站和大學校園。環境及生態局的卡通代表「大嘥鬼」印在智能回收箱正面,呼籲居民多用這幾部機器:「落力掃!」「掃掃掃!」「回收~全力做!」慈康邨康健樓地下走廊4部24小時亮燈的智能回收箱,自今年3月以來設立在慈民、慈康兩邨,居民往來購物商場的地下走廊旁。街坊每次購物回來,提着超級市場或街市的塑膠袋時,都可以看到包裝物品的新回收點。記者從4月起,隔周到訪已設置4部智能回收箱的慈康邨,發現居民使用新型回收箱的情况踴躍;每次都有人使用,有時更要排隊輪候。這些電動的長方形箱子,比起市民熟悉的三色回收桶,有什麼吸引之處?

大受歡迎常爆滿

環保署在港九新界新增數十個智能回收箱後,本港居民與「社區回收網絡」站點的距離縮短。雖然香港現在有45個由環保署委託承辦商營運的「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或便利點,但不同地區面積廣大,仍有居民要花額外車程,才能到達這些站點。

在舊式三色回收桶一直被質疑成效低、只佔整體回收量不足0.1%的情况下,智能回收箱成為居民「綠在區區」外,更方便的回收途徑。

可是,智能回收箱備受居民歡迎,亦衍生一個情况:它們常常很快就被裝滿。

周二下午6時,4部回收箱中的兩個已亮起紅色滿載預警信號;其餘兩個雖仍着綠燈,但也被人勉強投進的廢紙、膠樽撐開,已然無法承載更多物品。

周三上午10時,1個塑膠回收箱已經載滿。一位趕忙上班的先生,提着一袋塑膠回收品走出附近住宅,但沒有選擇10米路程外的智能回收箱,而是順手便扔進住宅下的三色回收桶。他說:「去了很多次,箱子都是滿的,算數了!」

掃二維碼開閘 自動稱重消毒

環保署為增加回收誘因,鼓勵居民參與,透過「綠綠賞」系統自動獎賞回收積分。每在智能回收箱回收1公斤廢紙、金屬、其他塑膠,可獲得10分;1公斤的膠樽則有80分獎勵。

換算下來,回收15公斤的廢紙、金屬或其他塑膠,就可以換取價值150點積分的印尼撈麵一包,或450克的幼鹽。

11時,一名年長女士和孫兒經過回收箱,但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回收箱上,反而在回收箱旁的「禮品兌換機」前細看數分鐘。冷白色光的兌換機酷似自動售賣機,比回收箱更耀眼。

「禮品(款式)換了一批喔!」女士驚喜地歡呼。可是,她暫時還未登記綠綠賞會員,無法換取禮品。她不太清楚兌換機旁的回收箱是怎麼用的,只知道要登記、掃碼才可以用,「太麻煩啦!不識用」。

智能回收箱的上半部分,是用LED燈條框起的回收物投放區。在箱內仍有承載空間的時候,會着綠燈,滿載後則變成紅色。居民需要把「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內,或積分卡上的二維碼,對着回收箱中部的二維碼感應器掃描,投放區的閘門才會打開。

回收箱能夠自動稱重、記錄投放數據和消毒。箱內空間兼容本港住宅常見的收集桶規格,方便清潔人員處理。不像三色回收桶,存在被人亂拋雜物、偷竊等隱憂,智能回收箱有自鎖防盜功能;部分再配有閉路電視,為保安全,也避免雜物污染。

一名太太第一次使用智能回收箱,看了熒幕半分鐘,才知道已經成功登入系統。由於回收箱兩箱相連,她還要選擇自己要回收的是「廢紙」還是「金屬」。她問旁人「是不是扔進去就可以了?」有人提醒她,不要連塑膠袋一起投進廢紙回收箱,不然會污染品質。「不識玩呀,第一次用!」她有點無奈地說。

中午時分,剛剛滿載的塑膠類智能回收箱已被清潔工重置。不過,在兩個居民使用回收箱後,輪到膠樽類回收箱滿載。

街坊:回收成效勝三色桶

環保署在2021年發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希望在2035年達到香港「零廢堆填」願景。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過去10年香港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累計增長26%,在2021年每天的棄置量已經達到11,358公噸,可以塞滿4.5個奧運游泳池。其中,廚餘佔3成,塑膠佔21%,廢紙則有兩成。

2021年的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只有31%,環保署目標要把回收率提升至55%。要在香港垃圾量有增無減的情况下實現目標,除了明年4月實施的垃圾徵費,透過應用創新科技,提升資源回收率也是環保署的策略之一。

承辦商之一的碧瑤綠色集團回覆稱:「物業管理公司及回收商可透過滿溢度、GPS及各項數據,監察智能回收箱的回收情况,繼而安排合適的回收時間表,避免浪費物流及人力資源成本。同時,精準的回收安排亦避免『爆桶』的情况,有利為市民帶來更好的回收體驗。」

不過,當預想的使用體驗和實際情况出現落差,街坊和工友逐漸有自己的用箱心得。

常常使用邨內智能回收箱、摸過幾次「門釘」陳小姐笑說,每次用回收箱前,都可以先下樓看看是否已經滿載。「比如我早上要去食早餐,就會順便看看回收機是否已經爆滿,之後才把回收品帶下來。」至於兌換禮品,她說:「有心回收的人,不會在乎。在乎的人,有可能覺得太難換。」

她表示,有新回收箱是好事,因為可以確保資源真的回收成功。之前,她很懷疑舊式的三色回收桶是否真的有效。近月,她會在家中收集各種回收品,每個月下樓使用智能回收箱一次。

時間來到下午6點,邨內負責清潔回收箱的清潔工叔叔,一打開膠樽回收箱,瓶蓋、膠樽便散落一地。

為了應付這樣的情况,清潔工已自備手推車,把散落的物品載回。記者問及,多久會有人收集一次智能回收桶的資源;清潔工叔叔不置可否,但建議最好每天下午6點半後來,因為他6點半才會到這裏「開工」,收集回收物。

須更智能:實時監測承載量 及時清空

智能回收箱不止在慈雲山受歡迎,在前區議員秦海城居住的藍田,以及環境教育工作者、民間環保達人大便妹居住的黃大仙,也同樣有很多居民使用。

秦海城7月時發現麗港城設置了智能回收箱。他家距離綠在觀塘、綠在裕民坊都很遠,於是開始把家中回收物拿到較近的麗港城。跟慈雲山的街坊一樣,他也遇上回收箱爆滿的情况,並隨即致電「綠綠賞」應用程式中的服務聯絡電話,查詢重置回收箱的時間段。職員告訴他,若回收箱感應到已經滿載,會自動發送信息給管理人員,但沒有說明多久後會有人來收集回收物。

他認為智能回收箱整體來說是好的措施,禮品回贈能夠吸引人參與,地點也夠便利。不過,在收集回收物的安排上,可以做得更好。

大便妹早在14年前開始關注環保。最初,她會把回收物投進三色回收桶。在對三色桶回收成效懷疑後,參與過居民自發的「不是垃圾站」回收活動。而「綠在區區」出現後,就會把回收物帶到回收便利點。

對她來說,6月份在她家樓下出現的智能回收箱,能讓塑膠、廢紙和金屬回收更方便。「以前可能要搭小巴,專門帶回收物去綠在區區。大家始終生活忙碌,這樣不太方便。」除此之外,她說智能回收箱有登記制度,給人自我約束的壓力:「起碼會掛名,人們就不會擺太亂來的雜物進去,像是紙巾和未清潔乾淨的回收物。」

只是,智能回收箱通常不設紙包飲品盒和發泡膠回收,她還是會將部分積存的回收物定期帶到「回收便利點」。大便妹認為,如果政府想要將智能回收箱做得更好,必須要增加回收的類別和數量。「對於一棟大廈來說,如果居民環保意識積極的話,每天都會用盡一個回收箱的容量。現在很多屋邨整條邨只有一個箱,所以常常爆滿。」

而且,大便妹提議智能回收箱「要更智能」。她和秦海城均提議署方,可考慮在應用程式內,讓使用者查看回收箱實時承載情况。大便妹觀察到:「不是每個人在白走一趟之後,仍會把回收物帶回家,下次再來,有些朋友可能就會直接把它們棄置到普通垃圾桶或三色桶。這樣就很可惜。」

補充回收系統不足 長遠仍需源頭減廢

環保署現時未公布智能回收箱的成效數據。就回收箱滿載的情况,署方回覆指「會與設置智能回收箱場地的管理人員加強溝通,以善用智能回收箱的滿桶通知和有效安排回收物收集時間,並提升效率」。署方亦表示,正研究透過「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實時提供回收箱狀態資訊。

此外,環保署指智能回收箱所收集的回收物,質素及潔淨程度整體上理想。若發現不當的使用個案,署方會個別檢視紀錄及與管理人員聯絡,再教導市民正確回收知識。

不過,即使回收成效提升,也不等同解決了廢棄物的環保問題。大便妹指,資源回收只是輔助減廢的方法。「當我們收集了很多回收物,並成功出口到內地或國外,是不是真的能夠被再造、利用得到?我們做回收,是因為已經用了塑膠這些包裝物,沒有辦法避免,就把它們再利用。但長遠來說,地球的環境保護還是要靠源頭減廢。」

香港浸會大學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課程主任鍾姍姍告訴記者,智能回收箱可以補充現存的回收系統的不足,但不能夠完全取代。她指,瑞典和韓國濟州,都有自動回收的應用案例,但很難做到完美。「即使智能,感應器也可能會失靈。而且,回收物的雜質很影響回收流程,但要讓機器仔細檢測雜質的成本很高。」

就回收箱經常滿載的問題,她建議環保署或承辦商檢討「是因為自動偵測系統不靈,沒有及時通知管理人員收集回收箱,還是因為管理人員對頻繁滿載的情况,處理不勝負荷?」

鍾姍姍指,在使用自動化科技的時候,要留意不要讓使用者產生挫敗感(frustrated),要令整個使用流程順暢,才能充分利用科技的優勢。參考瑞典自動化廢品收集公司Envac的做法,署方或可考慮在可行的情况下,讓智能回收箱收集的雜物,在滿載後自動轉移到更大的收集區。

另外,她指出香港現時的堆填區使用量高,如果不興建新的焚化爐,按現時每天堆填超過一萬噸廢物的速度,堆填區將很快飽和。署方有迫切需要,實現提出的「零廢堆填」願景。可是,即使回收量提升,仍會有不能回收的廢品進入堆填區。就此,政府要花更多對策。

文、圖˙ 梁景鴻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