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6-楊懷康:Bad Bank

楊懷康:Bad Bank

20210516

華融乃中國最大規模之資產管理公司,名下資產達人民幣1.7萬億元。月前無法提交去年的業績,遭港交所喝停買賣;同時傳聞有「債務違約」、無法兌付本息之虞,可謂禍不單行。以其地位,消息衝擊中國債市,自不待言。華融到底是做甚麼生意的?

以資產管理公司相稱雖非誤導,卻不傳真。華融管理的非一般資產,而是西人戲稱「有輻射性」(radioactive)的「不良資產」。此亦非一般貨色的「負資產」,若不像腫瘤般加以切除,將危及其宿主。成立華融的初衷,正是從原先持貨機構手上接過「有輻射性」資產、加以消毒,重新放出市場。故此華融說得上是「不良資產」隔離營,西人且乾脆以 bad bank 相稱。按一般理解,bank者,吸納存款、從事放貸、賺取息差的金融機構。可是在bank前面加個bad字作形容詞,這些銀行即化身為安全隔離「不良資產」的「儲藏庫」。這些資產何以需要隔離?

「不良資產」的原來宿主是工商、農行、建行、中行等國有銀行。其不良之處如同銀主盤:債仔還不起錢,銀行沒收揸手的抵押物業資產。一般而言,若變賣這些揸手物業仍不足以填數,銀行將要上身,蒙受虧損。銀行若是大有盈餘,當留有儲備應付壞賬虧損。再不然,只消資本充足,亦能填氹。只是在整頓改革之先,國有銀行過半資產分屬不良——相對而言,香港的銀行不到1%,美國多一點,大致是1.6%左右——氹大如斯,要填談何容易?

當然,在食大鑊飯的年代,填不填氹都不相干,反正是國家的,是不是?可是一旦改革開放,問題便來了:「不良資產」源自「政策貸款」,銀行依部委的政策指示發放資金而非按風險評估貸款,儘管資金效益存疑,銀行不必孭飛卻需仰賴財政部的鼻息。改革開放,為了促進資金效益、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乃有必要讓銀行像一盤須向股東盡責、講求損益的生意來經營。可是如何方能讓不必計較賺蝕的國有單位過渡到市場經濟商業機構的彼岸?

那原先正是華融肩負的使命:幫國有銀行解除「不良資產」重擔,輕身上路。事實上,經過整改,國有銀行──上市集資──工商銀行且晉身為舉世最多資產的銀行──其呆壞賬目亦下降至接近「先進國家」的水平。以此視之,華融可以說幸不辱命。然而那只是第一步。剩下來的任務是如何為「不良資產」消毒,整體目的是不損害國家利益。

總的而言,辦法不外乎兩個。要麼,落手落脚,執靚盤生意,讓「不良資產」脫胎換骨,變身為優質資產。據稱中國化工是箇中的代表作。再不然,冇眼屎,乾淨盲,沽售「不良資產」,讓買家用自己的辦法、按市場規矩化腐朽為神奇。可是兩個辦法都知易行難。華融隸屬財政部,其高管乃做不做硬袋三十六的公務員;果有整頓「不良資產」的本領還不下海搵真銀,待在華融等運到乎?於此可見,中化工成功整改,恐怕是特殊的個別案例而非為常規。那麼沽售「不良資產」又如何?

俄羅斯的經驗顯示,那不難像打翻一罐子蠕蟲般濕滯。首先,「不良資產」沒有現成市場,取價多少、誰來決定方叫合理?即使是公開拍賣,別有用心的人亦能上下其手造市。結果?掌權者透過白手套攫奪價值連城的國有資產,形成自己友財閥把持經濟的局面,埋下社會撕裂的禍根。在中國 ,不少所謂民企亦是從過去的「集體企業」變身而來。如何變賣國有「不良資產」而不致利益輸送、製造矛盾,需要極高的智慧與技巧。

或曰:八十年代,美國「儲蓄信貸合作社」(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爆煲,始創「不良資產」隔離營處理其後遺症,沒有觸發俄羅斯式的爭議,何也?無他,美國以市場經濟為本,買賣資產有市價可供參照,避免私相授受的嫌疑。即便如此,那一回股神畢菲特拍賣投得農場和鄰近紐約大學的鋪位,以此為平生得意傑作。股神公平、公開執筍貨,誰能非議?

除了這兩個基本指定動作,剛被處決的華融前掌舵賴小民看來還發明了第三個辦法:將「不良資產」放埋一邊,利用華融的央企地位低息舉債,將籌得的資金高息放貸,賺取息差。放貸產生新的「不良資產」那又如何?還不容易嗎?用同樣是美國發明的「龐氏模式」(Ponzi Scheme)債冚債。六個茶壺五個蓋,及至冚不來了而東窗事發,賴小民家中搜出3噸現鈔!可見在金融市場尚待發展的地方,掌權人發達容易,儲藏財富難。

許是有見「不良資產」此大難題遠未解決,人民銀行新近請來重慶副市長、七十後的李波──並非有坐洗頭艇之嫌的那一位──當副行長,專責制訂金融法規。此君在美國東西兩岸浸過鹹水,在哈佛法學院深造、到過紐約及香港的美資律師行學師,顯然深諳美式整頓「不良資產」之道。奈何美式法規條文是一回事,中式現實又是另一回事。要不然,華融又豈致自身衍生出「不良資產」來?臭罌出臭草。Bad bank衍生bad bank,信焉。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補白:愛惠→宜華→太子

清末,Edward之中譯為「愛惠」。二十多年後,九龍建「宜華徑」(Edward Avenue)。斯時也,不愛江山愛美人——兩度離婚的美國婦人——之皇儲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到訪,「宜華徑」改名為「太子道」。

無論「愛惠」、「宜華」以至「愛德華」豈及「太子」那般直截了當而又響亮。香港廣東話,掂!


楊懷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