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2-彭秀慧:友誼之死
彭秀慧:友誼之死
2020.10.02
很多友誼都是死在一句說話,一個誤會。最常見的,通常是從第三者口中聽到好友對自己的評價,講自己的是非,感覺被出賣,被背叛。你以為友誼真的可以情比金堅,沒想到竟然是那麼脆弱。以為珍貴的友情可以經得起考驗,結果不堪小事一擊。當中沒有人做了什麼壞事,也沒有人刻意要傷害誰,但就是因為幾句說話而摧毀了大家的關係。
ABC三個人本來是好朋友。有一天,阿A對阿B有意見,但因為怕傷害了阿B的心,選擇向阿C傾訴。我先假設ABC三個人都沒有機心,但阿C不單聽了阿A的說話,還不小心轉告給阿B。阿C並非想詆毀阿A,只是希望阿B知道阿A的想法。結果阿B的心傷透了,避開阿A,不想面對他;A面對B的冷淡態度,更覺得當初對他的想法沒有錯,結果兩人在沒有任何對話前,誤會的雪球愈滾愈大,從此變成陌路人。
從A的角度來看,每個人對自己的朋友有不同意見和想法,是人之常情,覺得自己難以直接告訴當事人,就希望找另外一個知情的人傾訴,變成了「講是非」也很難避免。但這些看法如果觸及中傷就要小心處理,你是否應該選擇親自告訴他?如何開口?如何表達?也是社交禮儀和技巧一種。問一下自己,到底你對對方的看法有多重要?對他有多大影響?你又認識得他夠深,可以坦白?如果你真心當對方是好朋友,或者你的處理手法會很不一樣。
人永遠覺得在背後聽到關於自己的東西是最真實的。從阿B的角度來看,在重要關頭,選擇相信一個第三者的話,覺得他一定客觀一定中立,也覺得不需要求證,卻改變了自己和好朋友的關係;因為覺得自己被傷害,把兩個人共同建立的友情忘記得一乾二淨,放棄選擇直接和A對話,也就是對這段友情的信心不夠。
至於C,中間人似乎永遠是最無辜,也是最具摧毀性的。只要你多考慮A和B的感受,你就知道有很多說話可以留在心裡,也可以反過來安撫來跟你吐苦水的人,鼓勵他直接和當事人坦白。你擔當了有可能大事化小的角色,同時他倆也可以因為你的一個態度傷害了整段關係,所以聽人是非者,絕對要三思。
說到底,所有相遇相知都是緣份。或許我們都太缺乏安全感,才會計較得那麼緊張。朋友總會來來去去,可以君子之交,也可以相濡以沫;只是看過太多死得不明不白的友情,兩個人輕易放手的欷歔,在短暫有限的生命中,我實在覺得非常可惜。
彭秀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