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8-陶傑:歷史永遠有因果
陶傑:歷史永遠有因果
20210418
特區中學歷史教科書論及一八三九年的英清鴉片貿易戰爭,文字改動。其中一個課本版本,將此戰爭時清政府社會的背景原因全部刪略,如清國「閉關自守」、地方政府官員「腐敗無能」等字眼一概不見,只強調「英帝國主義」侵略的罪惡。
即使中國人民的導師的毛澤東主席說過,「外因要由內因起作用」。此一基本的哲學辯證,適用於任何歷史變動。即使一九四九年中共見證歷史書的前題,也必是「國民黨貪污腐敗」。中國人不會無端端迎來一個天上跌下來的馬克思主義政府。一九四九年中國之變,是中國人民在「其他選擇」,據說是試驗失敗後才選擇的正確道路。
歷史教學基本入門,必定是研究遠因近因導火線。所謂遠因,就是內因,亦即其氣候的背景。
十九世紀英國思想家卡萊爾著述法國大革命,用了近五分一的內容講述法國革命的內部原因,包括皇室勾結貴族,予取予攜,教會未能盡神跡的仲裁作用 ,反而與權貴勾結,搜刮民脂民膏。卡萊爾對法國革命爆發的內因有這樣的論述:
Through all time, if we read aright, sin was, is, will, be, the parent of misery. This land calls itself most Christian, and has crosses and cathedrals; but its High-priest is some Roche-Aymon, some Necklace-Cardinal Louis de Rohan. The voice of the poor, through long years, ascends inarticulate, in Jacqueries, meal-mobs; low-whimpering of infinite moan: unheeded of the Earth; not unheeded of Heaven. Always moreover where the Millions are wretched, there are the Thousands straitened, unhappy; only the Units can flourish; or say rather, be ruined the last.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文章句子很長,中間太多逗號,卡萊爾的文風與狄更斯一樣。身為歷史學者,卡萊爾用冗長的篇幅講此革命的成因,尤其對權貴勾結壓迫貧民的現狀有悲天憫人的描述。
因為十九世紀的英國,人權思想趨向成熟,不論歷史學家和思想家,都有對貧苦大眾濃烈的同情心。狄更斯的小說雙城記,頭一段很著名,也是以文學家的筆觸講同一件事情:貧富極度懸殊、公義不彰顯,好人遭到打擊、惡勢力高漲,形成革命的原因。
卡萊爾在這段文字中指出: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天主教勢力很發達,牧師和神父的人口眾多。然而,許多年來:The voice of the poor, through long years, ascends inarticulate —— 這句話耳熟能詳,貧苦基層的聲音,其他階級聽不見,皇室和貴族也聽不見,長期累積,當然會爆發。讀卡萊爾,不但知十八世紀末的法國,也知今日世界亂局之由來。
Netflix有一部美國前勞工部長羅拔·列治(Robert Reich)現身說法的紀錄片,論述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敗局。列治一九九三年獲克林頓邀請加入內閣,他懷著理想,卻眼見左翼自由派知識份子出身的克林頓做了總統,民主黨政府即與華爾街金權勾結,因而他本人理想幻滅,憤而辭職。
列治深入探討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的問題:為甚麼爆發「佔領華爾街」?因為克林頓兩任放寬銀行貸款限制,令大量基層勞工僱員在缺乏基礎之下,向銀行借貸買樓。那時麥當勞一個廚房員工,可以任同一職位長達八年,因為基本時薪增加。最低工資增加了,乍眼看,好像補償了基層勞工的權益,但也令像麥當勞員工這樣的崗位,由平時的高流動性變為常好態。在香港,很難有人想像在麥當勞任職可以十年八年,但克林頓時代,此一「理想」實現了,因為該麥當勞員工可以用自己的資金,不需首期,直接向銀行貸款。
如此則造成社會缺乏向上流動力,而且銀行胡亂貸款,將貸款額打包賣給保險公司,十年之後危機終於爆發。這種現象,直接導致特朗普四年用震盪療法企圖矯正,以及連任失敗爆發的佔據國會山運動。
這就是美國二十年來資本主義制度,包括議會民主失敗的成因。不論卡萊爾和Netflix這部紀錄片,都很科學地研究一場危機的內龍去脈,而不是像中國人的所謂「歷史觀」,將一切問題擁給外來的某一名「加害者」。
當特區政府正在叫嚷如何改革歷史教育,難怪不管甚麼藍絲紅絲,家長加速將子女送往英國,看看地鐵燈箱和報紙廣告的留學和海外置業講座。
陶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