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劉細良:【讀書好×果籽】林鄭月娥三座大山的笑話

劉細良:【讀書好×果籽】林鄭月娥三座大山的笑話
23:23 24/6/2016


林鄭月娥那套官僚意識形態,一直沒有改變。

據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說,她從沒有「公開」表示領展是民生議題的三座大山之一,似乎她受了上司「語言偽術」的病毒感染,因為「三座大山說」是源於她與建制派議員會面後所傳出,根本不是公開發表的言論。政府官員為何不敢大大方方承認領展、港鐵及強積金對沖安排是三個要全力對付的難題呢?背後當然有其難處,並非怕被指責與梁振英爭功咁簡單。

香港殖民地管治的精髓,乃其沿襲英國的文官體制,即政務官治港,他們多年來秉持一套自由巿場萬能的原則行事,在九十年代跟着紐西蘭、澳洲、英國的私有化浪潮,將市場規範引入官僚部門。九七後因董建華、梁振英二人對亞洲金融風暴及地產市場誤判,觸發香港陷入長期經濟衰退,公共財政出現危機,於是產生了第二波私有化,更加徹底地出售政府資產,包括港鐵及將房委會轄下街市硂商場及車位變成領匯上市。這些都是符合官僚那套小政府大市場的原則,也符合官僚的利益。
領展、地鐵上市後所造成的民生問題,大家有目共睹,但香港總有一班自由市場論者,支持政府出售資產,他們多年來奉行一套十九世紀自由派觀點,認為市場可以取代官僚控制,增加效率,而左翼人士對官僚控制沒有甚麼批判性可言,一味認為政府回購三隧一橋及領展,由官僚直接營運就可保障市民利益,行政手段可以解決社會問題。
最近英國LSE人類學教授David Graeber出版新作《The Utopia of Rules》(中譯本為《規則的烏托邦:官僚制度的真相和權力誘惑》),這位學者是當今最有影響力的人類學家,他的著作《Debt:The First5000 Years》是2011年佔領華爾街運動的指導作品,他本人也是運動的精神領袖之一,創出「1:99%」這口號。這本書填補了左翼對官僚批判的空洞,他首先質疑自由派立論,指市場化硂私有化無助減少官僚干預,因為市場從來都不是獨立於政府之外,市場是在官僚的監控下運作,要維持市場運作,就製造出更多的規範、官僚、警察,結果背後的文書作業更多,填表填到手軟。九十年代香港公營部門改革及私有化,但總體公務員數目一直維持十八萬左右,只有董建華主政那幾年因收縮公共開支而停止招聘,人數下降至十五萬,但近年又回升至近十八萬,即所謂持續的市場化私有化並未減少官僚數目。

官僚私有化 蒸發社會責任
更甚者,David Graeber指出八十年代起資本主義金融化,公私官僚之間界線愈來愈模糊成為一體,公的一套向私的企管人學法,那些術語,甚麼「願景」、「利害關係人」、「策略目標」、「目標回報」充斥官僚部門,如教育官僚發展出各式各樣名堂的制度去監督學校,規訓、評核學生,老師填表成日常主要工作,社會上各項工種建立更細密的資歷架構評審,個人由出生起便無法逃離官僚的監控,你認為官僚權力隨着市場化私有化,是退縮了還是膨脹了?同樣私營企管人也出現變化,他們變成站在投資者利益角度看問題,作者認為傳統管理層最重要是做好產品或服務,現在專業經理人同政府官僚一樣,只扮演財務監控角色,確保賺盡,令投資者滿意,營運操作反判予其他人。領展CEO只是一個專業經理人,背後是全球分散的投資者,香港市民要示威抗議,也不知道找誰,金融資本主義巧妙地將管理人的社會政治責任蒸發掉,這根本就是官僚私有化模式的目標。
雖然林鄭已經由官僚變成為政客,但內裏那套官僚意識形態從未改變,又怎會認為領展那套掠奪性的管理手法,外判街市營運有問題呢?最多整色整水,繼續維持免費車位予社福機構,就算交差了事。


《The Utopia of Rules》作者David Graeber是當今最有影響力的人類學家之一。

《規則的烏托邦:官僚制度的真相和權力誘惑》填補了左翼對官僚批判的空洞。


撰文:劉細良
編輯:李寶筠
美術:孔文彬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