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6-FLAK聊軍事:殲20的吸波結構如何分布?

FLAK聊軍事:殲20的吸波結構如何分布?
2018年8月6日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flak%E8%81%8A%E8%BB%8D%E4%BA%8B/%E6%AE%B220%E7%9A%84%E5%90%B8%E6%B3%A2%E7%B5%90%E6%A7%8B%E5%A6%82%E4%BD%95%E5%88%86%E5%B8%83/861358510719551/


草原作文大賽之從黃皮雞照片解析吸波結構的奧秘

本文同步刊載於【北國防務】

近日,網路上出現多張殲20的清晰大圖,照片中的飛機僅上黃色的防腐蝕底漆而沒有正式塗裝,但在雷達天線罩與機翼、彈艙邊緣卻呈現黑色。除了雷達罩是為了需要對雷達波保持透明,不准上漆外,其他部位的黑色邊條很可能是電磁或材料特性特殊,無法噴上同樣的黃漆。因此,研究這些黑色邊條的位置,能否推敲出匿蹤設計者的思維呢?文簡單推敲一番。

殲20的側面(上)都有傾斜角度,就是為了讓面反射轉向(左下)而不會回到雷達。但邊緣散射會朝垂直面的360度散射出去(右下),增加了回到雷達天線的機率,必須以角度平行、吸波結構...等方式減抑。

根據匿蹤原理,我們知道雷達波打在飛機上的反應可分成三種:首先,雷達波會依入射角等於反射角的原則,反射到相反方向去,這可稱為「面反射」;其次,雷達波遇到邊緣也是依入射角等於反射角的原則作反射,但反射波繞著邊緣形成錐狀或環狀,就稱為「邊緣散射」;第三,雷達波不管打到面或邊上,都有部分能量會沿著表面爬行,直到下個不連續區域才產生散射,這稱為「表面波」。其中,讓匿蹤設計者最頭痛的是邊緣散射,因為面反射就好像在太陽下拿個大鏡子般,當它正對你眼睛雖然會很刺眼,但只要偏個角度你就看不到反光了。但是邊緣散射卻像是太陽下的一根細鐵絲,雖然只看到一條細細的反光,但因為環狀散射的關係,不管你從那個角度都看得到,這就代表飛機怎麼跑,雷達員也能從螢幕上看到它的邊緣散射。

早期的吸波結構是類似無回音室的原理,利用鋸齒狀結構讓電波來回反射,而被介質吸收能量,例如SR-71的機翼前後緣(左),據說B-2邊緣採用的新版吸波結構,是在玻璃纖維構成的微型蜂巢結構填入不同密度的石墨,讓能量無法反射,並被石墨阻抗以漸進方式消耗掉(右)
早期匿蹤飛機的設計者就是不瞭解邊緣散射的嚴重性,所以雷達截面積降不下來。而從F-117開始,設計者就知道邊緣散射是對垂直方向最強,如果讓飛機表面的眾多邊緣盡可能平行,則散射方向就會集中到少數角度,大部分角度就只會產生極微量的反射,在雷達眼中成為「隱形」。然而,洛馬工程師曾說,匿蹤設計原則就是「形狀、形狀、形狀、以及材料」。這並不是說只有形狀才是重要的,而是用形狀消除了大部分的回波,材料就可以再消除剩下的頑劣份子。例如在邊緣加上吸波結構,就降低邊緣散射能量,則匿蹤飛機就算用邊緣對著你,你也未必看得到回波了。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殲20的所有翼面前緣與側緣都有黑色邊條,很可能就是吸收邊緣散射的特殊結構。

雷達波沿表面爬行到機翼後緣後,部分散射能量會轉向180度而回到前方的雷達天線,因此匿蹤飛機的後緣必須加大前掠角使散射轉向(下),也可利用後緣的鋸齒狀結構來達到小尺度轉向效果。
在殲20的前翼與襟翼後緣,我們發現黑色邊條還呈現了鋸齒狀,這就與「表面波」有關了。一般人以為,飛機後緣只跟後半球的回波有關,所以飛機如果不在乎後半球的敵人,使可以省略後緣的匿蹤處理。但這是錯誤的觀念,當雷達打到前機身或機翼前緣後,一部份能量會沿著表面爬行,直到遇上結構接縫或後緣又產生環狀的邊緣散射,也會增加前半球的回波。因此,早期的匿蹤飛機會利用「飛鏢式」或「鋸齒式」後緣來增加後緣角度,甚至與前緣平行,就是為了降低表面波的後緣散射。但殲20的受限於戰鬥機的高機動需求,後緣角度不能太大,就只能透過吸波結構的鋸齒形狀增加後緣散射的角度,從而減少正前方的回波。

腹鰭主要是彌補橫向穩定性的不足,例如F-16(下)為了減重採用單垂直尾翼,就靠腹鰭來彌補高攻角與高速狀態的穩定性;殲20(上)可能也因為垂直尾翼面積較小而需用腹鰭彌補。
但是吸波結構只能做在邊緣,不能整片翼面都是嗎?新一代匿蹤技術是在碳纖維編織過程就加入吸波材質,所以殲20的黃色底漆下的碳纖蒙皮可能也有一定吸波能力。然而,機體不同部位的受力與溫度不同,主翼部位可能還要嵌入天線、燈具、維修艙蓋、外接派龍架....等等需求就需要較高強度的材料,就得犧牲吸波係數。但殲20的腹鰭僅具穩定功能而不負責控制,因此受力輕微;加上不具任何天線或燈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腹鰭除了前、後緣外,中間一大塊也是黑色吸波材質。由於威脅雷達波大多來自下方,西方匿蹤飛機都避免使用腹鰭,而殲20的腹鰭藉由增加吸波材料的比例可降低對下半球匿蹤的衝擊。

前翼由於受力較大,目前還難以用全複合材料製造,例如颱風式(左下)是整片用鈦合金打造,疾風式(右下)則是前半鈦合金,後半複合材料,因此殲20的前翼(上)可能也是鈦合金結構,邊緣加上吸波結構。

有些人以為,前翼與腹鰭一樣都是單純的氣動面,也能用全吸波材料製成以消弭對前半球匿蹤的衝擊。但前翼與腹鰭的不同點在於前翼是控制面,需要改變攻角來產生俯仰力矩,而升力的反作用力就會形成結構負荷。事實上,由於前翼位於氣流的上游位置,其單位面積的受力會比主翼還大,因此像颱風式與疾風式的前翼都必須以高強度、抗疲勞的鈦合金結構打造,難以整片採用吸波結構,因此我們可看到殲20也只在邊緣採用吸波結構作加強。同樣的道理也可套用到殲20的全動式垂直尾翼,因為要產生偏航與高攻角滾轉力矩,對強度的要求較高,也只有邊緣能裝吸波結構。

(上)F-35之DSI進氣道的腫包是機身結構(紅圈處)的一部份,蒙皮材質也與機身相同,但進氣孔外唇則整條都是褐色吸波結構(下)殲20的「腫包」有兩片大型吸波蒙皮,進氣孔外唇也有長條狀黑色吸波結構,但轉角處可能因為工藝問題沒有涵蓋到。

不過,跟腹鰭一樣不用「出力」的部位還有DSI進氣孔的「腫包」,它是利用精確的表面形狀達到控制震波與排除邊界層亂流的效果,本身受力不大,因此殲20在腫包上下換成大片吸波材質可降低前方與側方的回波。另外我們可以隱約看到進氣道內壁也是黑色材質,這是因為殲20雖然採用S形進氣道讓雷達無法從前方照到引擎葉片,但雷達波打到進氣道內壁還是會在多重反射後打到引擎正面,又經過多重反射從進氣孔出來,所以整個進氣道內壁都需具有吸波效果,使雷達波在多重反射的過程衰減消失。

除了艙門外框與結構接縫外,(上)F-22的Caret進氣孔的整片邊界層隔板與機身內壁(紅圈)可能是褐色吸波結構,以避免邊界層隔板產生多重反射回波(中)F-35的垂直尾翼、水平尾翼與襟翼也是大塊黑色吸波結構。(下)新版的殲20出廠照也在側面與腹部彈艙增設了早期版本沒有見到的吸波外框,表示這些可能是更新的量產版本

以上談了這麼多都是推測,畢竟筆者無法到現場切一塊回來分析。但讀者可能也想知道的是:那美軍的吸波結構又長什麼樣子呢?美國從B-2開始就用全機碳纖維蒙皮來混入吸波成分,在碳纖維強化塑膠的成形過程就嵌入了吸波材質與微型結構,加上表面的吸波鍍層,形成全機的吸波效果。因此從F-22與F-35的出廠照片可以發現,全機幾乎是碳纖維蒙皮,翼面前後緣並沒有明顯的邊條。然而,它們在機身艙蓋外框與主要結構的接縫會出現不同顏色的複合材料,官方說法是因為局部受力較大或是溫度較高,需要不同材質來強化;但這些材料可能也強化了吸波功能,以阻止表面波從接縫處洩漏。值得注意的是,這波殲20的黃皮照也首度在側面與腹部彈艙也首度出現了吸波外框,顯示殲20在服役後也逐步加強吸波措施來追趕F-22/35的匿蹤性。


FLAK聊軍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