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5-陶傑:坐看雲起說劫毀
陶傑:坐看雲起說劫毀
2018年8月15日
奧巴馬上台,競選的口號只有一個簡潔的字,叫做 Change。
八年之後,輪到杜林普上台,口號變成了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結果爆冷門大勝。
如果奧巴馬兩任,做得到 Change 的話,則美國選民滿意,就不必下一任以 Make America great 為名,結束了民主黨八年的統治。理由很簡單:奧巴馬沒有改變什麼,即使有任何改變,也只令美國變得更衰弱。
Change 是一個很簡易的承諾,但也是很高深的哲學。中國的易經,亦無非是 Book of Change。所謂改變,是變得更好,還是變得更壞?有時世界自然大勢,天運遁行,人又有沒有改變的能力?
美國出了一個狂人總統,一年以來,終於有西方理論家認為,杜林普行的是「破壞性的創造」:Destructive Creativity。行到水窮處,一定要勇於打破現有的格局,才可以坐看雲起時。正如西洋美術史,發展到 19 世紀末,印象主義經歷過莫奈、雷諾亞、梵高,一場色彩和輪廓的革命之後,人的美術創作如果再要向前發展,答案只能是馬諦斯和畢加索。
印象主義畫家在巴黎開第一次畫展時,美術評論家看不懂,劣評如潮。馬諦斯和畢加索更完全摧毁現實世界裡的線條、透視、型態,比印象主義更為不懂。但美術史由印象派到抽象派,不論當時的人喜歡與否,百年之後回顧,看通看懂的人在後世,而且承認,開到荼靡的時候,必然是這一步。
佛家講的「劫數」,其中的「劫」,也就是經歷一次大改變的一世。劫不一定是壞事,因為佛家眼中宇宙萬象,經過成住壞空的循環。佛家哲學源自古印度,印度教有三個神:濕婆、毗濕奴、大梵天,其中濕婆即是毁滅之神。印度教認為:有創造,必先有毁滅。如此則有死有生,循環不息。在西方宗教裡,只有天堂與地獄的兩維意識,但佛教和印度教,對於劫毀,只認定是變局的其中一個階段。不論天堂或地獄,都不是永恆的所在,只有變幻本身才是永恆。
因此,杜林普上台,只有在東方哲學的角度,方可以平常心超然視之,而不是淪於西方左翼傳媒與知識界一味捶胸頓足的詛咒和痛駡。再從佛學借用入門的邏輯:凡事必有因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是因為有凡爾賽和約對德國割地賠款屈辱在先。凡爾賽和約之果,則在普法戰爭時,另一次德國以勝利者姿態向法國割取領土,則是為另一循環之因。
圖片來源:路透社
若美國的問題,可以在奧巴馬兩任內著手解決,則不會出現行事極端的杜林普來收拾殘局。病須向淺中醫,病情和危機,愈是拖延下去,要解決的手段必愈趨暴烈。既然看到危機,就要趁早解決,所以莎劇「王子復仇記」,其中的悲劇角色哈姆雷特,丟了性命,就是因為性格軟弱、辦事躊躇。
文學、哲學、宗教,不可為一個年輕人確保離開大學之後找一份好職業而年薪非常高,但這幾科讀得通,懂得應用,則即使無經世的大韜略,亦可確保趨吉避凶的預警與生存。
人生在世,一切智慧,無非對一個 Change 字,有透徹而理性的了解和評估。中國在鄧小平復出之時,也標榜一個 Change,而且以鄧小平個人的見識能力,也確實做到了市場經濟改革的局限。
但三十年之後,要再 Change 一步,顯然不止要突破,而且要拆毀 —— 在這裡說拆毁,而不是毁滅,只是為了照顧中國人脆弱的感情,怕他們受不了。原有的那套制度,已經完全無法適應一個新的世局。用舊有的思維框框,確實也變無可變。當今的中共領袖心中也明白,所謂改革的紅利已經花費完畢,改革改來改去,肉經啃光,只剩下骨頭。他們面對困境,也很焦慮。
只剩下骨頭又怎麼辦呢?這就超越一個教條僵化和視野狹隘的政權能想像的範圍了。特別是當人性想到了帝王絕對權力的滋味,絲毫的改革,即表示他要放棄絕對的權力。正如一個千億富豪,要活到有智慧的境界,才知道賺錢不可能無止境,他會知道樂於捐獻,回饋社會,以博愛來賺取最高境界的財富,就是千秋百世的歷史名譽。
所謂 Change,簡單不外如是,艱難之處也正在於此。唯能參透其中哲理又身踐力行者,古今並無幾人。
陶傑
2018年8月15日
奧巴馬上台,競選的口號只有一個簡潔的字,叫做 Change。
八年之後,輪到杜林普上台,口號變成了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結果爆冷門大勝。
如果奧巴馬兩任,做得到 Change 的話,則美國選民滿意,就不必下一任以 Make America great 為名,結束了民主黨八年的統治。理由很簡單:奧巴馬沒有改變什麼,即使有任何改變,也只令美國變得更衰弱。
Change 是一個很簡易的承諾,但也是很高深的哲學。中國的易經,亦無非是 Book of Change。所謂改變,是變得更好,還是變得更壞?有時世界自然大勢,天運遁行,人又有沒有改變的能力?
美國出了一個狂人總統,一年以來,終於有西方理論家認為,杜林普行的是「破壞性的創造」:Destructive Creativity。行到水窮處,一定要勇於打破現有的格局,才可以坐看雲起時。正如西洋美術史,發展到 19 世紀末,印象主義經歷過莫奈、雷諾亞、梵高,一場色彩和輪廓的革命之後,人的美術創作如果再要向前發展,答案只能是馬諦斯和畢加索。
印象主義畫家在巴黎開第一次畫展時,美術評論家看不懂,劣評如潮。馬諦斯和畢加索更完全摧毁現實世界裡的線條、透視、型態,比印象主義更為不懂。但美術史由印象派到抽象派,不論當時的人喜歡與否,百年之後回顧,看通看懂的人在後世,而且承認,開到荼靡的時候,必然是這一步。
佛家講的「劫數」,其中的「劫」,也就是經歷一次大改變的一世。劫不一定是壞事,因為佛家眼中宇宙萬象,經過成住壞空的循環。佛家哲學源自古印度,印度教有三個神:濕婆、毗濕奴、大梵天,其中濕婆即是毁滅之神。印度教認為:有創造,必先有毁滅。如此則有死有生,循環不息。在西方宗教裡,只有天堂與地獄的兩維意識,但佛教和印度教,對於劫毀,只認定是變局的其中一個階段。不論天堂或地獄,都不是永恆的所在,只有變幻本身才是永恆。
因此,杜林普上台,只有在東方哲學的角度,方可以平常心超然視之,而不是淪於西方左翼傳媒與知識界一味捶胸頓足的詛咒和痛駡。再從佛學借用入門的邏輯:凡事必有因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是因為有凡爾賽和約對德國割地賠款屈辱在先。凡爾賽和約之果,則在普法戰爭時,另一次德國以勝利者姿態向法國割取領土,則是為另一循環之因。
圖片來源:路透社
若美國的問題,可以在奧巴馬兩任內著手解決,則不會出現行事極端的杜林普來收拾殘局。病須向淺中醫,病情和危機,愈是拖延下去,要解決的手段必愈趨暴烈。既然看到危機,就要趁早解決,所以莎劇「王子復仇記」,其中的悲劇角色哈姆雷特,丟了性命,就是因為性格軟弱、辦事躊躇。
文學、哲學、宗教,不可為一個年輕人確保離開大學之後找一份好職業而年薪非常高,但這幾科讀得通,懂得應用,則即使無經世的大韜略,亦可確保趨吉避凶的預警與生存。
人生在世,一切智慧,無非對一個 Change 字,有透徹而理性的了解和評估。中國在鄧小平復出之時,也標榜一個 Change,而且以鄧小平個人的見識能力,也確實做到了市場經濟改革的局限。
但三十年之後,要再 Change 一步,顯然不止要突破,而且要拆毀 —— 在這裡說拆毁,而不是毁滅,只是為了照顧中國人脆弱的感情,怕他們受不了。原有的那套制度,已經完全無法適應一個新的世局。用舊有的思維框框,確實也變無可變。當今的中共領袖心中也明白,所謂改革的紅利已經花費完畢,改革改來改去,肉經啃光,只剩下骨頭。他們面對困境,也很焦慮。
只剩下骨頭又怎麼辦呢?這就超越一個教條僵化和視野狹隘的政權能想像的範圍了。特別是當人性想到了帝王絕對權力的滋味,絲毫的改革,即表示他要放棄絕對的權力。正如一個千億富豪,要活到有智慧的境界,才知道賺錢不可能無止境,他會知道樂於捐獻,回饋社會,以博愛來賺取最高境界的財富,就是千秋百世的歷史名譽。
所謂 Change,簡單不外如是,艱難之處也正在於此。唯能參透其中哲理又身踐力行者,古今並無幾人。
陶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