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0-Ways of Seeing:神秘藏珍閣,收納大世界
Ways of Seeing:神秘藏珍閣,收納大世界
20180610
圖7之1 - Deyrolle放滿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有訪客聯想到《翻生侏 . . . . . . (曾曉玲攝)
【明報專訊】在巴黎第七區巴克街(Rue du Bac)46號,時近黃昏。棕木門面,抬頭認得金漆字號DEYROLLE,推門而進,穿過地面精品店,沿弧形窄梯步上二樓。迎面一頭昂首母獅,在上方飛翔有隻純白貓頭鷹,同室雲集豹、猴、孔雀、鸚鵡……回頭看櫃枱,骰盅形狀的透明容器裝着一具腐朽人頭骨。「這,不是真的吧?」這家世紀老店的總裁Francine Campa給個溫婉笑容回答:「你猜猜?」這個「人頭」,如今已運到香港。
「法國五月」邀香港記者到巴黎市區一角「探險」,《情迷午夜巴黎》男主角無意間也闖進過上世紀20年代的Deyrolle,身處這間成立於1831年的標本屋,霎時確讓人有種不知墮進哪個時空的錯覺。神秘小房間,容下一個大世界,這樣的地方有個名字叫Cabinet of curiosities,一說源起就數到16世紀,當歐洲人對世間張開眼,收藏家探索異地蒐集珍品,「藏珍閣」蔚然成風,是今天博物館的雛形。Deyrolle近日借出百件珍藏到香港城市大學展出,從巴黎老店到香港展覽,觀眾窺探到的不僅是珍禽異獸,而是人類各種各樣的好奇心。
舊時貴族玩意 蒐異域寶物
藏珍閣一開始時都是貴族玩意。奧地利安布拉斯城堡(Ambras Castle) 的珍奇室,被稱為世上最古老博物館,便是十六世紀時由奧地利大公費迪南德二世(Archduke Ferdinand II)所設,裏面除了畫作、機械玩具、珊瑚飾品等,還有一幅中國絲畫。這股風潮一直持續至十九世紀初,收藏家已不止王室貴族,中產一群也在家中為藏品闢個小室,亦有藥物學家蒐集植物、動物標本及礦物來做研究或作教學之用。大航海時代來臨,商人、醫生、探險家四出尋寶,更將外國的珠寶、文物等異域寶物帶回歐洲。Deyrolle原本是家族經營的標本屋,昆蟲學家Jean-Baptiste Deyrolle創業時已強調它的教育功能,2001年被銀行家Prince Louis Albert de Broglie收購,為老店大舉翻新。
取自然死亡動物 不殺生
這位老牌標本屋的擁有者說動物都來自動物園或馬戲團,屬自然死亡,總裁Francine補充,店內員工雖只有10至15人,但Deyrolle的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標本製作師會務求在動物死亡後幾小時,趕及在屍體完全變硬及變冷前處理。雖然標本會出售,「我們不能殺害動物,以老虎為例,我們要知道牠的父母、祖父母、在哪裏生活、如何死亡等資料。」像真的人頭骨是樹脂製,不過鑽進屋內,伸手撫摸北極熊、老虎、羚羊,每隻都曾經有靈魂有生命,毛髮依然柔軟,就算有生死之隔,都不免心內又怕又敬。Deyrolle擁有者路易王子說:「在野外你甚至不能跟牠們對望,而在這裏可以任摸,當你這樣去看牠們,就會領略到自然的奇妙。」Francine說大自然是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在接觸之間,人們自會明白「你觸碰一點,都會影響一切」。
博物館前身 百物紛陳不過時
城大展覽分為五部分,Deyrolle標本佔一部分,另有航海地圖及望遠鏡等用具、帆船模型,走兩步又見來自港大美術博物館一個元代的八面青花玉壺春瓶,或古董行的一幅十八世紀紡織掛氈。巴黎高科農業學院生命科學博物館亦為城大展覽借出館藏,博物館及CIRE(DDMC)文獻部總監兼首席策展人Laurent Gervereau說,藏珍閣在今天看來雖然雜亂無章,但卻可說是科學分類法的先鋒,亦為博物館的發展率先建立一套陳列展品的系統。而時至今日,「博物館只是眾多媒體的其中之一,普羅大眾的口味多元而多變」,博物館的經營手法也急速轉變,研究者或策展人對「跨學科及相互交流的形式均倍感興趣」,藏珍閣「百物紛陳的集大成特色」不再是過時方式,倒可引起大眾好奇,引發觀者想像。
創造奇幻 藝術家獲靈感
標本像是教人認識真實,不過細心看Deyrolle的百獸園,卻會發現由好奇心創造的奇幻一面。這邊一隻渡渡鳥,1681年絕種,路易說「當然是假的,由渡渡鳥專家製作」,那邊有獨角獸首,現時在香港展覽也可見到。店內還有不少藝術品,燈泡破開,飛出蝴蝶。Francine說標本亦為很多藝術家提供了靈感,達利(Salvador Dalí)曾是店內常客,還有Jean Dubuffet、Georges Mathieu亦常上門。2008年一場大火,令標本屋九成的昆蟲藏品付諸一炬,藝術家以在火災中受破壞的動物遺骸創作,包括華裔藝術家黃永砯的《挪亞方舟2009》,有些作品供拍賣以幫助Deyrolle重新添置藏品和家具。
標本非終結 而是「新生」
Valérie在Deyrolle工作9年,製作蝴蝶標本的年資卻只有4年,她說頭一年要熟習蝴蝶的種類,「名字全都來自拉丁文」,「要知道牠們來自什麼地方、吃什麼、什麼時間會出沒」,之後幾年間一直觀察別人的工序。對她而言,標本為蝴蝶延伸了生命,「這不是終結,而是新生。」標本屋內一列列蝴蝶標本置於抽屜之中,每拉出一個,又見一片斑斕顏色,有的蝴蝶兩面圖紋截然不同,一面是黑色裏畫了條彩藍曲線,另一面是橙紅拼黑白迴圈,同樣左右對稱得工整。Valérie說此蝶在花上會摺起雙翼,露出紅色一面,雀鳥看到就不敢吃牠。然後她又取出一隻剛運到的蝶,小心掀開包裹的紙,蝶身主要是烏黑,邊上有啡點,似乎顏色較暗沉,但當她稍稍撩開兩翼,馬上現出內裏鮮艷且漸變的藍,我禁不住低呼一聲,「我想我開始明白為何你那麼愛蝴蝶了。」每次翻開都像奇蹟,人類好奇無窮盡,本因世間奧妙太多,想留住美麗,就應小心對待。
蝴蝶標本製作過程
展覽有短片介紹如何為雀鳥標本嵌入眼睛,以及蝴蝶標本的製作過程。在巴黎的工作室,我們看蝴蝶標本製作師Valérie Breillat親身示範:
1. 用紙按住蝴蝶一邊翅膀,Valérie說整個過程要屏息靜氣,如遇上體型特別細小,或翅膀形狀特異的種類,就是她的「噩夢」
2. 以大頭針刺在紙上定位,如是處理另一邊翅膀。她說訓練時期弄破過不少舊標本,練習無數次才可處理新標本
3. 用工具把觸鬚撥向兩邊定位,她用的是牙醫用具,「並不是人人都會這樣用,每個標本師都有獨門秘技」
4. 在室溫下風乾十天。她醉心於為細小生物製作標本,處理不同動物各有困難,如處理雀鳥翅膀講求縫紉技巧、為大型動物如老虎鋪上毛皮,位置要精準,昆蟲則要求慢工出細貨
「藏珍閣」——由自然科學到大自然藝術
日期:即日至8月19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7時(星期一休館)
地點:城大劉鳴煒學術樓18樓城大展覽館
票價:免費
文//曾曉玲
圖//曾曉玲、法國五月提供
編輯//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80610
圖7之1 - Deyrolle放滿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有訪客聯想到《翻生侏 . . . . . . (曾曉玲攝)
【明報專訊】在巴黎第七區巴克街(Rue du Bac)46號,時近黃昏。棕木門面,抬頭認得金漆字號DEYROLLE,推門而進,穿過地面精品店,沿弧形窄梯步上二樓。迎面一頭昂首母獅,在上方飛翔有隻純白貓頭鷹,同室雲集豹、猴、孔雀、鸚鵡……回頭看櫃枱,骰盅形狀的透明容器裝着一具腐朽人頭骨。「這,不是真的吧?」這家世紀老店的總裁Francine Campa給個溫婉笑容回答:「你猜猜?」這個「人頭」,如今已運到香港。
「法國五月」邀香港記者到巴黎市區一角「探險」,《情迷午夜巴黎》男主角無意間也闖進過上世紀20年代的Deyrolle,身處這間成立於1831年的標本屋,霎時確讓人有種不知墮進哪個時空的錯覺。神秘小房間,容下一個大世界,這樣的地方有個名字叫Cabinet of curiosities,一說源起就數到16世紀,當歐洲人對世間張開眼,收藏家探索異地蒐集珍品,「藏珍閣」蔚然成風,是今天博物館的雛形。Deyrolle近日借出百件珍藏到香港城市大學展出,從巴黎老店到香港展覽,觀眾窺探到的不僅是珍禽異獸,而是人類各種各樣的好奇心。
舊時貴族玩意 蒐異域寶物
藏珍閣一開始時都是貴族玩意。奧地利安布拉斯城堡(Ambras Castle) 的珍奇室,被稱為世上最古老博物館,便是十六世紀時由奧地利大公費迪南德二世(Archduke Ferdinand II)所設,裏面除了畫作、機械玩具、珊瑚飾品等,還有一幅中國絲畫。這股風潮一直持續至十九世紀初,收藏家已不止王室貴族,中產一群也在家中為藏品闢個小室,亦有藥物學家蒐集植物、動物標本及礦物來做研究或作教學之用。大航海時代來臨,商人、醫生、探險家四出尋寶,更將外國的珠寶、文物等異域寶物帶回歐洲。Deyrolle原本是家族經營的標本屋,昆蟲學家Jean-Baptiste Deyrolle創業時已強調它的教育功能,2001年被銀行家Prince Louis Albert de Broglie收購,為老店大舉翻新。
取自然死亡動物 不殺生
這位老牌標本屋的擁有者說動物都來自動物園或馬戲團,屬自然死亡,總裁Francine補充,店內員工雖只有10至15人,但Deyrolle的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標本製作師會務求在動物死亡後幾小時,趕及在屍體完全變硬及變冷前處理。雖然標本會出售,「我們不能殺害動物,以老虎為例,我們要知道牠的父母、祖父母、在哪裏生活、如何死亡等資料。」像真的人頭骨是樹脂製,不過鑽進屋內,伸手撫摸北極熊、老虎、羚羊,每隻都曾經有靈魂有生命,毛髮依然柔軟,就算有生死之隔,都不免心內又怕又敬。Deyrolle擁有者路易王子說:「在野外你甚至不能跟牠們對望,而在這裏可以任摸,當你這樣去看牠們,就會領略到自然的奇妙。」Francine說大自然是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在接觸之間,人們自會明白「你觸碰一點,都會影響一切」。
博物館前身 百物紛陳不過時
城大展覽分為五部分,Deyrolle標本佔一部分,另有航海地圖及望遠鏡等用具、帆船模型,走兩步又見來自港大美術博物館一個元代的八面青花玉壺春瓶,或古董行的一幅十八世紀紡織掛氈。巴黎高科農業學院生命科學博物館亦為城大展覽借出館藏,博物館及CIRE(DDMC)文獻部總監兼首席策展人Laurent Gervereau說,藏珍閣在今天看來雖然雜亂無章,但卻可說是科學分類法的先鋒,亦為博物館的發展率先建立一套陳列展品的系統。而時至今日,「博物館只是眾多媒體的其中之一,普羅大眾的口味多元而多變」,博物館的經營手法也急速轉變,研究者或策展人對「跨學科及相互交流的形式均倍感興趣」,藏珍閣「百物紛陳的集大成特色」不再是過時方式,倒可引起大眾好奇,引發觀者想像。
創造奇幻 藝術家獲靈感
標本像是教人認識真實,不過細心看Deyrolle的百獸園,卻會發現由好奇心創造的奇幻一面。這邊一隻渡渡鳥,1681年絕種,路易說「當然是假的,由渡渡鳥專家製作」,那邊有獨角獸首,現時在香港展覽也可見到。店內還有不少藝術品,燈泡破開,飛出蝴蝶。Francine說標本亦為很多藝術家提供了靈感,達利(Salvador Dalí)曾是店內常客,還有Jean Dubuffet、Georges Mathieu亦常上門。2008年一場大火,令標本屋九成的昆蟲藏品付諸一炬,藝術家以在火災中受破壞的動物遺骸創作,包括華裔藝術家黃永砯的《挪亞方舟2009》,有些作品供拍賣以幫助Deyrolle重新添置藏品和家具。
標本非終結 而是「新生」
Valérie在Deyrolle工作9年,製作蝴蝶標本的年資卻只有4年,她說頭一年要熟習蝴蝶的種類,「名字全都來自拉丁文」,「要知道牠們來自什麼地方、吃什麼、什麼時間會出沒」,之後幾年間一直觀察別人的工序。對她而言,標本為蝴蝶延伸了生命,「這不是終結,而是新生。」標本屋內一列列蝴蝶標本置於抽屜之中,每拉出一個,又見一片斑斕顏色,有的蝴蝶兩面圖紋截然不同,一面是黑色裏畫了條彩藍曲線,另一面是橙紅拼黑白迴圈,同樣左右對稱得工整。Valérie說此蝶在花上會摺起雙翼,露出紅色一面,雀鳥看到就不敢吃牠。然後她又取出一隻剛運到的蝶,小心掀開包裹的紙,蝶身主要是烏黑,邊上有啡點,似乎顏色較暗沉,但當她稍稍撩開兩翼,馬上現出內裏鮮艷且漸變的藍,我禁不住低呼一聲,「我想我開始明白為何你那麼愛蝴蝶了。」每次翻開都像奇蹟,人類好奇無窮盡,本因世間奧妙太多,想留住美麗,就應小心對待。
蝴蝶標本製作過程
展覽有短片介紹如何為雀鳥標本嵌入眼睛,以及蝴蝶標本的製作過程。在巴黎的工作室,我們看蝴蝶標本製作師Valérie Breillat親身示範:
1. 用紙按住蝴蝶一邊翅膀,Valérie說整個過程要屏息靜氣,如遇上體型特別細小,或翅膀形狀特異的種類,就是她的「噩夢」
2. 以大頭針刺在紙上定位,如是處理另一邊翅膀。她說訓練時期弄破過不少舊標本,練習無數次才可處理新標本
3. 用工具把觸鬚撥向兩邊定位,她用的是牙醫用具,「並不是人人都會這樣用,每個標本師都有獨門秘技」
4. 在室溫下風乾十天。她醉心於為細小生物製作標本,處理不同動物各有困難,如處理雀鳥翅膀講求縫紉技巧、為大型動物如老虎鋪上毛皮,位置要精準,昆蟲則要求慢工出細貨
「藏珍閣」——由自然科學到大自然藝術
日期:即日至8月19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7時(星期一休館)
地點:城大劉鳴煒學術樓18樓城大展覽館
票價:免費
文//曾曉玲
圖//曾曉玲、法國五月提供
編輯//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