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4-專題研讀:竟然也會樂觀的收租佬淳于白——長版本的《對倒》
專題研讀:竟然也會樂觀的收租佬淳于白——長版本的《對倒》
2018年6月24日
【明報專訊】近年因為研究需要,一直在收集各種與買樓有關的小說與散文,然後嘗試整理出一條「買樓文學」的脈絡。在這條脈絡中,劉以鬯的《對倒》佔了很獨特的地位。在六十年代以前,文學中關於香港居住空間的描寫,往往只有華麗與貧困兩面﹕較少的是華麗如張愛玲小說中的西式半山大宅,由風光走向荒涼;更多的是貧困如趙滋蕃半下流社會中的筲箕灣木屋區,以「危樓春曉」式的人文關懷來度過風風雨雨。六十年代之後,才開始出現對都市空間與大廈的觀察與描寫。
成書於一九七二年的《對倒》屬於這類新興的都市觀察與描寫。我認為《對倒》在買樓文學中獨特之處在於淳于白這個角色。淳于白是一個中年收租佬,也是一個念念不忘過去,沉淪於回憶之中,在五十年代走難到香港的上海人。他很現實,很糾結,大部分時間戀舊,但又會忽然閃過一點樂觀。社會學者呂大樂曾說一九七三年正是香港舊的正在消失而新的正在形成的轉折時間。在喋喋不休地追憶逝水年華之外也開始嚮往發展的淳于白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這轉折的痕迹。
淳于白是收租佬這個身分,和他偶然也會向前看這兩個特點較少出現在一般關於《對倒》的印象之中。原因或者是在於《對倒》有兩個版本——一九七二年寫成的長版本與較為流行的一九七五年修改而成的短版本。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後者刪去了兩個關鍵設定。第一,長版本《對倒》的背景應該是在一九七一至七二年。當時是香港的大時代。股市由一九六九年起直至七二年都一直在暴漲,未見盡頭。股民擠滿交易所,殖民地政府要以消防條例,動用消防員驅走股票行的股民。樓市也一樣。一九六七年的暴動曾令樓市急跌,但自一九六八年後又再度復蘇,樓價也在瘋狂股市帶動下節節上升。第二,淳于白在六七年樓市大跌買樓,自此收租過活,因此而可以無所事事地由旺角到北角間都市漫遊。在長版本中,淳于白遇上了二十年前的前同事老李時,談及自己什麼都不做也可以維持生活的原因﹕「收租。我在南洋的時候賺了一點錢,回到香港,買了幾層低價樓,收租。」
劉以鬯的小說除了有《酒徒》的主角執著於文學理想的一面,也有很重視金錢和物質生活的另一面。與其他作者相比較,他描寫物價、樓價、房租、股價的細節時特別仔細(譬如《香港居》和《島與半島》都有這些描述)。在《對倒》中,淳于白一開始就表明是為了「港幣是一種穩定的貨幣」而移居香港的。當與老李聚舊時,老李追問他是什麼時候買樓。知道是六七年時,老李說﹕「六七年樓價大跌。」「不錯,那時候的樓價實在便宜。我在大坑道買的那層樓,有車間,首期只繳四千元,以後每個月供幾百……那層樓的價錢,連車間在內,不過四萬五。」而到了與老李交談的時候,「同樣的樓宇據說是以三十幾萬成交。」
討論買樓的情節
今天重看《對倒》中的這些細節,會看到四十多年過去,談論樓市的方式依然如一。譬如在長短版本中都曾出現四個上海女人討論買樓的情節。當中有很熟悉的論述結構,譬如將股票與樓宇作為投資工具的性質相比較,而認為炒樓比炒股更可靠﹕「依我看來,炒樓比炒股票更容易發達。」「對,你講得很對。炒樓比炒股票更容易發達。股票的風險比炒樓大,股票漲後會跌,跌後會漲;但是目前的樓宇只會漲,不會跌。」另一個結構是對投機並非生產,但卻可以致富的觀察﹕「香港真是一個古怪的地方,有些人什麼事情都不做,單靠炒樓,就可以得到最高的物質享受。」最熟悉的結構當然是建基於供求理論的「地小人多」:「樓價還會上漲的,香港地小人多。住屋的問題,一直沒有徹底的解決。」這些結構,當淳于白與老李在鮑翅、白焯蝦、白蘭地與威士忌之間聚舊,和他獨坐巴士時,也一再重複,而導向一個投資結論﹕「正因為這樣,市區的樓價一定會繼續上漲。」
長短版本比較之下,淳于白除了是一個流連於回憶,將眼前種種事物與上海舊事比較的中年男人外,長版本中的他,也有兩次向前看的時候。其中一次是他羨慕老李的上進勤奮,把握股市的機會而致富。他發現老李一直在二十年間向上流動,由大商行的雜工做到文員,再做到總務主任。然後在一九七○年左右,進入股票公司去做工。當老李讚他因為買樓收租而提早退休,很羨慕之際,淳于白說﹕「也許我是一個不求上進的人。」然後,他反而羨慕老李﹕「像你那樣勤奮的人,才是求上進的人。不是為了生活。依我看來,主要是你想滿足願望。」淳于白更比較老李由雜工到在窩打老道山買樓,與另一個前同事從二十年前的主管淪為道友的經歷,總結出命運是在於個人選擇的教訓,側寫出香港充滿機會,只待個人把握。
買樓文學中的一個轉折
另一次是在乘巴士由旺角回到北角時,也並不只是比較香港今昔與回想起剛來香港時的其他移民景况愈來愈差。他的觀察多了一份對香港發展和進步的欣賞。譬如在他心目中,海底隧道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而當巴士駛出隧道,在天橋上時,他從基礎建設的進步上感受到香港已經是一個現代化的都市﹕「這是填海區。我初來香港時,這一區是海。現在,它已織成一個交通網。香港一直在進步中……二十年前的香港,處處缺乏現代感。今天的香港已變成一個現代化的都市。」
又譬如,當巴士駛入英皇道時,他回憶過去的英皇道「相當冷靜,像郊區,缺乏市區應有的熱鬧……現在,這種荒涼感早已消失。二十歲左右的人都無法想像這地方曾經是一個冷清清的區域。二十多年了,香港的進步快得令人難以置信。」透過與過去對比而感受到的當下進步,再進一步發展為他對香港未來的預測﹕「空間小,人口多,樓宇不能不向高空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有更多的人移居衛星市。」「衛星市必會迅速發展,這種發展,使興建地下鐵路變成當務之急。」
一九七二年的《對倒》代表買樓文學中的一個轉折。從難民的過客心態,看到對香港的未來開始樂觀的迹象。這種樂觀是從比較過去的荒蕪與個人在二十年間的發展,感受到香港的進步與開放機會,再建立到對未來發展的預期。這種樂觀的情緒在七十年代初才開始建立。到了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五年,新一代本地人更開始進入另一個時代——《我城》時代。
文//曾仲堅
編輯// 曾祥泰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8年6月24日
【明報專訊】近年因為研究需要,一直在收集各種與買樓有關的小說與散文,然後嘗試整理出一條「買樓文學」的脈絡。在這條脈絡中,劉以鬯的《對倒》佔了很獨特的地位。在六十年代以前,文學中關於香港居住空間的描寫,往往只有華麗與貧困兩面﹕較少的是華麗如張愛玲小說中的西式半山大宅,由風光走向荒涼;更多的是貧困如趙滋蕃半下流社會中的筲箕灣木屋區,以「危樓春曉」式的人文關懷來度過風風雨雨。六十年代之後,才開始出現對都市空間與大廈的觀察與描寫。
成書於一九七二年的《對倒》屬於這類新興的都市觀察與描寫。我認為《對倒》在買樓文學中獨特之處在於淳于白這個角色。淳于白是一個中年收租佬,也是一個念念不忘過去,沉淪於回憶之中,在五十年代走難到香港的上海人。他很現實,很糾結,大部分時間戀舊,但又會忽然閃過一點樂觀。社會學者呂大樂曾說一九七三年正是香港舊的正在消失而新的正在形成的轉折時間。在喋喋不休地追憶逝水年華之外也開始嚮往發展的淳于白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這轉折的痕迹。
淳于白是收租佬這個身分,和他偶然也會向前看這兩個特點較少出現在一般關於《對倒》的印象之中。原因或者是在於《對倒》有兩個版本——一九七二年寫成的長版本與較為流行的一九七五年修改而成的短版本。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後者刪去了兩個關鍵設定。第一,長版本《對倒》的背景應該是在一九七一至七二年。當時是香港的大時代。股市由一九六九年起直至七二年都一直在暴漲,未見盡頭。股民擠滿交易所,殖民地政府要以消防條例,動用消防員驅走股票行的股民。樓市也一樣。一九六七年的暴動曾令樓市急跌,但自一九六八年後又再度復蘇,樓價也在瘋狂股市帶動下節節上升。第二,淳于白在六七年樓市大跌買樓,自此收租過活,因此而可以無所事事地由旺角到北角間都市漫遊。在長版本中,淳于白遇上了二十年前的前同事老李時,談及自己什麼都不做也可以維持生活的原因﹕「收租。我在南洋的時候賺了一點錢,回到香港,買了幾層低價樓,收租。」
劉以鬯的小說除了有《酒徒》的主角執著於文學理想的一面,也有很重視金錢和物質生活的另一面。與其他作者相比較,他描寫物價、樓價、房租、股價的細節時特別仔細(譬如《香港居》和《島與半島》都有這些描述)。在《對倒》中,淳于白一開始就表明是為了「港幣是一種穩定的貨幣」而移居香港的。當與老李聚舊時,老李追問他是什麼時候買樓。知道是六七年時,老李說﹕「六七年樓價大跌。」「不錯,那時候的樓價實在便宜。我在大坑道買的那層樓,有車間,首期只繳四千元,以後每個月供幾百……那層樓的價錢,連車間在內,不過四萬五。」而到了與老李交談的時候,「同樣的樓宇據說是以三十幾萬成交。」
討論買樓的情節
今天重看《對倒》中的這些細節,會看到四十多年過去,談論樓市的方式依然如一。譬如在長短版本中都曾出現四個上海女人討論買樓的情節。當中有很熟悉的論述結構,譬如將股票與樓宇作為投資工具的性質相比較,而認為炒樓比炒股更可靠﹕「依我看來,炒樓比炒股票更容易發達。」「對,你講得很對。炒樓比炒股票更容易發達。股票的風險比炒樓大,股票漲後會跌,跌後會漲;但是目前的樓宇只會漲,不會跌。」另一個結構是對投機並非生產,但卻可以致富的觀察﹕「香港真是一個古怪的地方,有些人什麼事情都不做,單靠炒樓,就可以得到最高的物質享受。」最熟悉的結構當然是建基於供求理論的「地小人多」:「樓價還會上漲的,香港地小人多。住屋的問題,一直沒有徹底的解決。」這些結構,當淳于白與老李在鮑翅、白焯蝦、白蘭地與威士忌之間聚舊,和他獨坐巴士時,也一再重複,而導向一個投資結論﹕「正因為這樣,市區的樓價一定會繼續上漲。」
長短版本比較之下,淳于白除了是一個流連於回憶,將眼前種種事物與上海舊事比較的中年男人外,長版本中的他,也有兩次向前看的時候。其中一次是他羨慕老李的上進勤奮,把握股市的機會而致富。他發現老李一直在二十年間向上流動,由大商行的雜工做到文員,再做到總務主任。然後在一九七○年左右,進入股票公司去做工。當老李讚他因為買樓收租而提早退休,很羨慕之際,淳于白說﹕「也許我是一個不求上進的人。」然後,他反而羨慕老李﹕「像你那樣勤奮的人,才是求上進的人。不是為了生活。依我看來,主要是你想滿足願望。」淳于白更比較老李由雜工到在窩打老道山買樓,與另一個前同事從二十年前的主管淪為道友的經歷,總結出命運是在於個人選擇的教訓,側寫出香港充滿機會,只待個人把握。
買樓文學中的一個轉折
另一次是在乘巴士由旺角回到北角時,也並不只是比較香港今昔與回想起剛來香港時的其他移民景况愈來愈差。他的觀察多了一份對香港發展和進步的欣賞。譬如在他心目中,海底隧道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而當巴士駛出隧道,在天橋上時,他從基礎建設的進步上感受到香港已經是一個現代化的都市﹕「這是填海區。我初來香港時,這一區是海。現在,它已織成一個交通網。香港一直在進步中……二十年前的香港,處處缺乏現代感。今天的香港已變成一個現代化的都市。」
又譬如,當巴士駛入英皇道時,他回憶過去的英皇道「相當冷靜,像郊區,缺乏市區應有的熱鬧……現在,這種荒涼感早已消失。二十歲左右的人都無法想像這地方曾經是一個冷清清的區域。二十多年了,香港的進步快得令人難以置信。」透過與過去對比而感受到的當下進步,再進一步發展為他對香港未來的預測﹕「空間小,人口多,樓宇不能不向高空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有更多的人移居衛星市。」「衛星市必會迅速發展,這種發展,使興建地下鐵路變成當務之急。」
一九七二年的《對倒》代表買樓文學中的一個轉折。從難民的過客心態,看到對香港的未來開始樂觀的迹象。這種樂觀是從比較過去的荒蕪與個人在二十年間的發展,感受到香港的進步與開放機會,再建立到對未來發展的預期。這種樂觀的情緒在七十年代初才開始建立。到了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五年,新一代本地人更開始進入另一個時代——《我城》時代。
文//曾仲堅
編輯// 曾祥泰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