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7-徐子軒:恐怖主義還是恐怖人性?
徐子軒:恐怖主義還是恐怖人性?
23:58 27/1/2015
■《查理周報》恐襲事件引起了全球新一輪反恐浪潮。資料圖片
在查理事件之後,歐洲迅速展開了一連串的行動對抗恐怖主義,有的具有象徵意義,如44國領袖齊聚巴黎的大遊行、法國總統奧朗德宣佈將派出戴高樂號航母打擊IS;有的乃是實際作戰,如布魯塞爾警方圍剿歸國聖戰士、柏林警方逮捕數名恐怖分子。跟着,20多國領袖在倫敦展開反恐𥧌會的會前會,美英提出建立反恐聯盟的邀請,成員不限西方國家,亦包括阿拉伯世界。在會上,各國領袖擔心的並非肆虐中東的IS,而是各國投身聖戰的公民,在返國後對國家安全造成的危害。亦即,除了切斷恐怖組織的金流外,各國也要切斷這些源源不絕的人流。
讓我們初步檢視一下,近年來在歐美國家這些以宗教為名的犯行背景:2010年斯德哥爾摩爆炸事件,兇手al-Abdaly歸化瑞典籍將近20年,也有家室工作;2013年波士頓爆炸及槍擊事件,兇手Tsarnaev兄弟以難民身份旅居美國,同時享受相當社會福利已逾十年;2014年悉尼人質挾持槍擊事件,兇手Monis初以難民身份,後獲得公民資格,在澳大利亞居住將近20年;2014年渥太華國會槍擊事件,兇手Zehaf-Bibeau為加拿大出生,幾乎畢生生活在加拿大;2015年巴黎連環槍擊事件,兇手Kouachi兄弟與Coulibaly均是出生於法國受教育長大的「法國人」。這些人都在西方國家居住甚久,也都獲得不等的國民待遇,其共通處是穆斯林和以宗教為名的暴行,另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徵:他們都算是社會的邊緣人,也就是在他們所處的國家裏,或因社經地位低落、或因有色人種歧視,均對其處境心懷不滿,有的人甚至早已劣迹斑斑,充斥犯罪紀錄。換言之,脫掉那層穆斯林的面紗後,他們只是具有精神疾病徵兆的犯罪者,本質就如同無差別的隨機殺人犯。
進一步來說,對比起2001年的美國911事件、2004年的馬德里爆炸案,犯案人士大多來自於本國外,且是由文化(或說文明)因素所驅動的犯案。近年來的恐怖攻擊事件更像是受心理原因所驅動,他們當中有的根本與國際恐怖組織八竿子打不着,只是借用組織的恐怖名聲施暴,讓他們得以掌握某種權力感,主宰自己的人生;有的在歐美居住多年,理應受西方文化社會化,但他們透過對宗教教義的曲解,重新定義文明與殺戮的關係,讓他們的行為正當化,例如像是拯救人性、履行承諾等;也有的自小與社會疏離,培養出對人類或特定團體的敵意,於是找尋屬於自身血緣的依歸,信奉本不相關的宗教訴求,以千里之外的恐怖分子人生當作自己的腳本,試圖扮演英雄角色。林林總總都透露出,威脅往往潛伏在內部,隨着人心變化伺機而動。
因此,在處理恐怖攻擊事件時,政府不能僅着重於國家安全,並趁機擴權,如美國國安局的非法監聽,或進行如中國對付維吾爾族的嚴打肅殺。相較之下,歐洲由於成員分歧,較不容易行使如美中般的政府職權,也由於更注重個人自由、隱私等權利,在面對恐怖威脅上需要更多的技巧與協調,構成歐洲安全的嚴苛挑戰。幸運的是,即使出現少數抗議伊斯蘭的團體,如歐洲愛國者抵制西方伊斯蘭化(PEGIDA),但目前並未有將伊斯蘭妖魔化的趨勢,或者非理性的攻擊行為,顯示民主的精神仍未被破壞殆盡。接下來端視歐洲如何以社會公民文化與心理矯治系統,化解並控制深藏在人心中的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或貶抑感(devaluation)。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
23:58 27/1/2015
■《查理周報》恐襲事件引起了全球新一輪反恐浪潮。資料圖片
在查理事件之後,歐洲迅速展開了一連串的行動對抗恐怖主義,有的具有象徵意義,如44國領袖齊聚巴黎的大遊行、法國總統奧朗德宣佈將派出戴高樂號航母打擊IS;有的乃是實際作戰,如布魯塞爾警方圍剿歸國聖戰士、柏林警方逮捕數名恐怖分子。跟着,20多國領袖在倫敦展開反恐𥧌會的會前會,美英提出建立反恐聯盟的邀請,成員不限西方國家,亦包括阿拉伯世界。在會上,各國領袖擔心的並非肆虐中東的IS,而是各國投身聖戰的公民,在返國後對國家安全造成的危害。亦即,除了切斷恐怖組織的金流外,各國也要切斷這些源源不絕的人流。
讓我們初步檢視一下,近年來在歐美國家這些以宗教為名的犯行背景:2010年斯德哥爾摩爆炸事件,兇手al-Abdaly歸化瑞典籍將近20年,也有家室工作;2013年波士頓爆炸及槍擊事件,兇手Tsarnaev兄弟以難民身份旅居美國,同時享受相當社會福利已逾十年;2014年悉尼人質挾持槍擊事件,兇手Monis初以難民身份,後獲得公民資格,在澳大利亞居住將近20年;2014年渥太華國會槍擊事件,兇手Zehaf-Bibeau為加拿大出生,幾乎畢生生活在加拿大;2015年巴黎連環槍擊事件,兇手Kouachi兄弟與Coulibaly均是出生於法國受教育長大的「法國人」。這些人都在西方國家居住甚久,也都獲得不等的國民待遇,其共通處是穆斯林和以宗教為名的暴行,另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徵:他們都算是社會的邊緣人,也就是在他們所處的國家裏,或因社經地位低落、或因有色人種歧視,均對其處境心懷不滿,有的人甚至早已劣迹斑斑,充斥犯罪紀錄。換言之,脫掉那層穆斯林的面紗後,他們只是具有精神疾病徵兆的犯罪者,本質就如同無差別的隨機殺人犯。
進一步來說,對比起2001年的美國911事件、2004年的馬德里爆炸案,犯案人士大多來自於本國外,且是由文化(或說文明)因素所驅動的犯案。近年來的恐怖攻擊事件更像是受心理原因所驅動,他們當中有的根本與國際恐怖組織八竿子打不着,只是借用組織的恐怖名聲施暴,讓他們得以掌握某種權力感,主宰自己的人生;有的在歐美居住多年,理應受西方文化社會化,但他們透過對宗教教義的曲解,重新定義文明與殺戮的關係,讓他們的行為正當化,例如像是拯救人性、履行承諾等;也有的自小與社會疏離,培養出對人類或特定團體的敵意,於是找尋屬於自身血緣的依歸,信奉本不相關的宗教訴求,以千里之外的恐怖分子人生當作自己的腳本,試圖扮演英雄角色。林林總總都透露出,威脅往往潛伏在內部,隨着人心變化伺機而動。
因此,在處理恐怖攻擊事件時,政府不能僅着重於國家安全,並趁機擴權,如美國國安局的非法監聽,或進行如中國對付維吾爾族的嚴打肅殺。相較之下,歐洲由於成員分歧,較不容易行使如美中般的政府職權,也由於更注重個人自由、隱私等權利,在面對恐怖威脅上需要更多的技巧與協調,構成歐洲安全的嚴苛挑戰。幸運的是,即使出現少數抗議伊斯蘭的團體,如歐洲愛國者抵制西方伊斯蘭化(PEGIDA),但目前並未有將伊斯蘭妖魔化的趨勢,或者非理性的攻擊行為,顯示民主的精神仍未被破壞殆盡。接下來端視歐洲如何以社會公民文化與心理矯治系統,化解並控制深藏在人心中的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或貶抑感(devaluation)。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