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5-皮亞:《黃金時代》:看見時代,看不見精神
皮亞:《黃金時代》:看見時代 看不見精神
8:15 5/10/2014
不少人都會很直接問:蕭紅是誰?是的,蕭紅不是張愛玲,沒有說過「成名要趁早」這類人人會分享的灼見,或許電影《黃金時代》的意義,就是不單讓人看了一部文藝片,而是認識了一位活躍於三、四十年代,身世流離的中國女作家,她的婚姻、生活、同代作家對她的述說,以及她死前的境況。
為什麼特別提到她死前的境況呢?大概也是這個原因,才會拍成電影吧──她的人生旅程最後一站,是香港。她死於1941年淪陷時期的香港,但死因與淪陷無關,是病死。
香港沒有人任何一位導演,會比許鞍華更適合拍這部戲。許鞍華是最能夠拍好這部戲的香港導演。影片給人一種感覺,是嘗試寫實地,把蕭紅的故事呈現出來。是「呈現」,儘量「無添加」,減少「加鹽加醋」。故事主要寫情,戲中有幾個其實可以「大拍特拍」的關節眼,例如蕭紅幾段失敗的婚姻,誕下兩個孩子親手送走一個又死了一個,最後病重在牀喉嚨被開了一個洞等,都去掉了情感,甚至交代過後便一閃即過。也許,這都是許鞍華過去處理類近寫實片的風格。
她執導於1982年上映的《投奔怒海》,就是這樣,戲中姊姊窮得帶著弟弟走到打靶場的屍首前拾荒,理應悲慟,但處理淡然。後來她們母親被文革式批鬥,及林子祥演的日本記者因丈義救人不幸被焚,都只是淚凝在眼內。或許,面對最令人不安的處境,最悲傷的反應,不是要哭哭啼啼,而是無言以對。
《黃金時代》也不是「無言以對」,而且嘗試說出很多。戲中導演要求觀眾旁觀,穿插多場同代作家的「偽訪問」,重組蕭紅的人生拼圖。劇情每去到一個段落,遇上不同的人,便由這些人「說蕭紅」。說蕭紅,是《黃金時代》其中很重要的敘事方向。人人都在說。
由於說故事的方法是這樣,所以看起來,觀眾旁觀者角色愈來愈重,愈來愈抽離於故事。為什麼會有抽離感覺?因為故事的發展被打斷、截碎。電影不是希望觀眾投入嗎?現在又刻意令觀眾抽離,假如把所有他人述說的部份加起來,篇幅不會比蕭紅本身少。這種說故事方式,不是很奇怪嗎?
是的,這種「間離」不是主流電影常見的手法,是三、四十年代德國史詩劇場的手法。史詩劇場盛行的年代,與蕭紅活躍的年代接近,亦有理由相信,許鞍華是有意把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一套,搬演過來。布萊希特在四十年代二次大戰期間,上演多齣史詩劇目,如《四川好人》、《高加索灰蘭記》等,以間離手法,試圖透過戲劇,喚醒人民,反對國家法西斯運動。布萊希特的戲劇理念,影響了世界。六、七十年代香港大學生不斷搬演布萊希特戲劇,實踐理念。
也許,對許鞍華的期望是很高的。《投奔怒海》借南北越南的躁動,反映出香港八十年代對未來的惶恐和不安。當然導演不會說明戲中的什麼,但心知肚明者自然挑通眼眉。由「越南三部曲」到《千言萬語》及兩部「天水圍」,也由兩部「男人/女人四十」到《桃姐》,許鞍華電影一直與香港及香港人同行。
許鞍華的「心意」,未必有太多人會著意,像布萊希特一樣,透過戲劇去言志,又談何容易。現在《黃金時代》「呈現」了一種手法,亦透過抽寫大量作家圖像,局部「呈現」了那個時代。但《黃金時代》的問題正正是,看見了時代,看不見時代精神,更不要說借題發揮來「言志」。《黃金時代》可以「間離」,可以抽離,卻令人感覺退到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境地,像一杯無味的清水。用了布萊希特的手法,但布萊希特的精神呢?
或許,還認為《黃金時代》反映了什麼什麼,都只是一廂情願。這一部戲,既不大陸,也不香港,或許就像蕭紅的人生,從大陸逃到香港,幾段感情錯落,幾個孩子被自己弄掉,寫了幾部文筆還好的散文式小說,到頭來,又好像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沒說,找不著一個歸宿。為什麼影片會這樣呢?──心知肚明者,自然挑通眼眉。
8:15 5/10/2014
不少人都會很直接問:蕭紅是誰?是的,蕭紅不是張愛玲,沒有說過「成名要趁早」這類人人會分享的灼見,或許電影《黃金時代》的意義,就是不單讓人看了一部文藝片,而是認識了一位活躍於三、四十年代,身世流離的中國女作家,她的婚姻、生活、同代作家對她的述說,以及她死前的境況。
為什麼特別提到她死前的境況呢?大概也是這個原因,才會拍成電影吧──她的人生旅程最後一站,是香港。她死於1941年淪陷時期的香港,但死因與淪陷無關,是病死。
香港沒有人任何一位導演,會比許鞍華更適合拍這部戲。許鞍華是最能夠拍好這部戲的香港導演。影片給人一種感覺,是嘗試寫實地,把蕭紅的故事呈現出來。是「呈現」,儘量「無添加」,減少「加鹽加醋」。故事主要寫情,戲中有幾個其實可以「大拍特拍」的關節眼,例如蕭紅幾段失敗的婚姻,誕下兩個孩子親手送走一個又死了一個,最後病重在牀喉嚨被開了一個洞等,都去掉了情感,甚至交代過後便一閃即過。也許,這都是許鞍華過去處理類近寫實片的風格。
她執導於1982年上映的《投奔怒海》,就是這樣,戲中姊姊窮得帶著弟弟走到打靶場的屍首前拾荒,理應悲慟,但處理淡然。後來她們母親被文革式批鬥,及林子祥演的日本記者因丈義救人不幸被焚,都只是淚凝在眼內。或許,面對最令人不安的處境,最悲傷的反應,不是要哭哭啼啼,而是無言以對。
《黃金時代》也不是「無言以對」,而且嘗試說出很多。戲中導演要求觀眾旁觀,穿插多場同代作家的「偽訪問」,重組蕭紅的人生拼圖。劇情每去到一個段落,遇上不同的人,便由這些人「說蕭紅」。說蕭紅,是《黃金時代》其中很重要的敘事方向。人人都在說。
由於說故事的方法是這樣,所以看起來,觀眾旁觀者角色愈來愈重,愈來愈抽離於故事。為什麼會有抽離感覺?因為故事的發展被打斷、截碎。電影不是希望觀眾投入嗎?現在又刻意令觀眾抽離,假如把所有他人述說的部份加起來,篇幅不會比蕭紅本身少。這種說故事方式,不是很奇怪嗎?
是的,這種「間離」不是主流電影常見的手法,是三、四十年代德國史詩劇場的手法。史詩劇場盛行的年代,與蕭紅活躍的年代接近,亦有理由相信,許鞍華是有意把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一套,搬演過來。布萊希特在四十年代二次大戰期間,上演多齣史詩劇目,如《四川好人》、《高加索灰蘭記》等,以間離手法,試圖透過戲劇,喚醒人民,反對國家法西斯運動。布萊希特的戲劇理念,影響了世界。六、七十年代香港大學生不斷搬演布萊希特戲劇,實踐理念。
也許,對許鞍華的期望是很高的。《投奔怒海》借南北越南的躁動,反映出香港八十年代對未來的惶恐和不安。當然導演不會說明戲中的什麼,但心知肚明者自然挑通眼眉。由「越南三部曲」到《千言萬語》及兩部「天水圍」,也由兩部「男人/女人四十」到《桃姐》,許鞍華電影一直與香港及香港人同行。
許鞍華的「心意」,未必有太多人會著意,像布萊希特一樣,透過戲劇去言志,又談何容易。現在《黃金時代》「呈現」了一種手法,亦透過抽寫大量作家圖像,局部「呈現」了那個時代。但《黃金時代》的問題正正是,看見了時代,看不見時代精神,更不要說借題發揮來「言志」。《黃金時代》可以「間離」,可以抽離,卻令人感覺退到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境地,像一杯無味的清水。用了布萊希特的手法,但布萊希特的精神呢?
或許,還認為《黃金時代》反映了什麼什麼,都只是一廂情願。這一部戲,既不大陸,也不香港,或許就像蕭紅的人生,從大陸逃到香港,幾段感情錯落,幾個孩子被自己弄掉,寫了幾部文筆還好的散文式小說,到頭來,又好像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沒說,找不著一個歸宿。為什麼影片會這樣呢?──心知肚明者,自然挑通眼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