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5-吳志森:退出學聯,然後呢?
吳志森:退出學聯,然後呢?
21:35 25/2/2015
■港大學生會日前以公投決定退出學聯。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公投通過退出學聯,各大學紛紛成立退聯關注組,大專院校退聯潮,烈火燎原。退聯的論述,離不開學聯體制不夠民主、領導層不是公民提名、未經一人一票普選產生、代表性認受性不足;學聯的院校共識制,令決策緩慢,在雨傘運動期間,錯失了不少關鍵時機;要求學聯改革的呼聲,幾年前已開始提出,即使不是毫無反應,也是敷衍了事,別無他法,惟有退出;更有論者指出,退聯潮,對所有民主派政團發出警號,代議制度已經失效,只有直接民主,才是出路。
我不知道這些深層次的論述,是退聯同學的真正想法,還是只是理論家們的一廂情願,把高深理論加諸同學口中,令退聯論述,聽起來更為完美。我在電台訪問了主張退聯的同學,似乎並沒有想得這麼深入,他們不滿學聯產生的制度、推行的路線而選擇提倡退出。他們也沒想過通過贏得學生會選舉進入學聯奪權,退出學聯後更沒計劃成立新的學生組織,取學聯而代之。簡而言之,現在只一心一意「拆散學聯」,其他的以後再算,沒有任何後續的設想。
這種情景,似曾相識,在雨傘運動各佔領區都曾經出現。有人在佔領區到處張貼「提防左膠散水」的海報,將不同意見者一律打為「左膠」。有佔領者大聲指斥學聯學民佔中三子都不代表我。「沒有大會只有群眾」叫得震天價響。他們更進一步在佔領區圍學聯學民,聲嘶力竭,要除之而後快。有人要拆大台,指大台不民主,窒礙言論。更有人要解散糾察,指維持秩序的糾察,影響集會人士的自由。
問他們拆了大台,解散糾察,然後如何?沒有「然後」,也沒有「如何」,總之是「沒有大會,只有群眾」,誰也不代表誰,否則就是褻瀆了群眾運動的神聖。這種思路,與退聯的想法如出一轍。退出學聯,然後如何?沒有「然後」,也沒有「如何」,今天就是要退出,不打算進入學聯奪權,也沒計劃成立新組織另起爐灶,以後怎麼辦,交由同學討論,這就是直接民主。
今天發生的退聯潮,是雨傘運動後期一連串事件的延續。「沒有大會,只有群眾」的說法,令整個運動缺乏方向,退場給人罵左膠,升級給人罵激進,退不得進亦難,長期膠着,民意逐漸流失,爛尾收場。今天退聯,至少在客觀效果上,造成學聯代表性成疑,非但沒有因雨傘運動凝聚力量,反而令人覺得學生組織潰不成軍,學生運動敗象紛呈。
有人說,出現退聯潮,中共最高興。網上一片指摘之聲:退出就退出,中共高興不高興與我無關,敵人贊成你就反對,難道敵人吃飯,你就不吃飯?很夠霸氣,沒有人敢反駁,但邏輯上說得通嗎?中共最忌憚是學生運動的力量,最害怕是同學的團結,搞散學聯,又沒有成立新的學生組織發揮作用,在大形勢上,不是對中共,對土共,對特區政府最有利嗎?除非搞散學聯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共高興,那就另當別論。
有人說,學聯存在,中共更容易對付,只要打擊一個學聯就夠了。如果八大院校相繼退出,要逐個擊破,難度更大。這只是鍵盤戰士一廂情願的幻想,沒有多少事實根據。
搞散學聯,誰會笑到最後?這是不能迴避的問題,需要縝密思考,不是網上的霸氣論述就可敷衍回應。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21:35 25/2/2015
■港大學生會日前以公投決定退出學聯。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公投通過退出學聯,各大學紛紛成立退聯關注組,大專院校退聯潮,烈火燎原。退聯的論述,離不開學聯體制不夠民主、領導層不是公民提名、未經一人一票普選產生、代表性認受性不足;學聯的院校共識制,令決策緩慢,在雨傘運動期間,錯失了不少關鍵時機;要求學聯改革的呼聲,幾年前已開始提出,即使不是毫無反應,也是敷衍了事,別無他法,惟有退出;更有論者指出,退聯潮,對所有民主派政團發出警號,代議制度已經失效,只有直接民主,才是出路。
我不知道這些深層次的論述,是退聯同學的真正想法,還是只是理論家們的一廂情願,把高深理論加諸同學口中,令退聯論述,聽起來更為完美。我在電台訪問了主張退聯的同學,似乎並沒有想得這麼深入,他們不滿學聯產生的制度、推行的路線而選擇提倡退出。他們也沒想過通過贏得學生會選舉進入學聯奪權,退出學聯後更沒計劃成立新的學生組織,取學聯而代之。簡而言之,現在只一心一意「拆散學聯」,其他的以後再算,沒有任何後續的設想。
這種情景,似曾相識,在雨傘運動各佔領區都曾經出現。有人在佔領區到處張貼「提防左膠散水」的海報,將不同意見者一律打為「左膠」。有佔領者大聲指斥學聯學民佔中三子都不代表我。「沒有大會只有群眾」叫得震天價響。他們更進一步在佔領區圍學聯學民,聲嘶力竭,要除之而後快。有人要拆大台,指大台不民主,窒礙言論。更有人要解散糾察,指維持秩序的糾察,影響集會人士的自由。
問他們拆了大台,解散糾察,然後如何?沒有「然後」,也沒有「如何」,總之是「沒有大會,只有群眾」,誰也不代表誰,否則就是褻瀆了群眾運動的神聖。這種思路,與退聯的想法如出一轍。退出學聯,然後如何?沒有「然後」,也沒有「如何」,今天就是要退出,不打算進入學聯奪權,也沒計劃成立新組織另起爐灶,以後怎麼辦,交由同學討論,這就是直接民主。
今天發生的退聯潮,是雨傘運動後期一連串事件的延續。「沒有大會,只有群眾」的說法,令整個運動缺乏方向,退場給人罵左膠,升級給人罵激進,退不得進亦難,長期膠着,民意逐漸流失,爛尾收場。今天退聯,至少在客觀效果上,造成學聯代表性成疑,非但沒有因雨傘運動凝聚力量,反而令人覺得學生組織潰不成軍,學生運動敗象紛呈。
有人說,出現退聯潮,中共最高興。網上一片指摘之聲:退出就退出,中共高興不高興與我無關,敵人贊成你就反對,難道敵人吃飯,你就不吃飯?很夠霸氣,沒有人敢反駁,但邏輯上說得通嗎?中共最忌憚是學生運動的力量,最害怕是同學的團結,搞散學聯,又沒有成立新的學生組織發揮作用,在大形勢上,不是對中共,對土共,對特區政府最有利嗎?除非搞散學聯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共高興,那就另當別論。
有人說,學聯存在,中共更容易對付,只要打擊一個學聯就夠了。如果八大院校相繼退出,要逐個擊破,難度更大。這只是鍵盤戰士一廂情願的幻想,沒有多少事實根據。
搞散學聯,誰會笑到最後?這是不能迴避的問題,需要縝密思考,不是網上的霸氣論述就可敷衍回應。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