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5的文章

20151229-古德明:天災人禍渾閑事

古德明:天災人禍渾閑事 2015年12月29日 ■深圳上周發生嚴重塌泥災難,官方再被質疑隱瞞死亡人數。資料圖片 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十一時,深圳恆泰裕工業園民眾起居如常。工業園後的石山之上,荒廢的採石場前年開闢為建築廢物傾倒場,月賺至少幾百萬元。廢物傾倒不斷,橫被平頂之山,高可一百公尺,突然崩倒,如飛流直下,山下三十八萬平方公尺之內,三十三幢工廠、民居全遭掩埋,死者據中共說則只有七十多人而已。大陸時事評論員賈也痛言:「諸多人禍,源頭在於官場。中國官場千百年來就是一副德性,除了貪,就是懶。」賈也言重了。舊中國官場和新中國不同。 千百年來,我國勤政清廉官吏,更僕難數。請看《新唐書》卷一二七記載:開元年間,裴耀卿為宣州刺史。當時宣州一帶曾經洪水,河堤損壞,有司未敢擅興力役修補。裴耀卿說:「非至公也(不修堤,就不是為蒼生着想)。」他親自督修河堤,不料中途奉詔,要調任他州,為恐功虧一簣,也不管上司促赴新職的命令,一次比一次嚴厲,繼續工作,直到堤成,才公佈去職的消息。當地民眾「為立碑頌德」。 又《漢書》卷七十六載:成帝年間,王尊為東郡太守,遇黃河暴漲,泛浸瓠子金堤。王尊親臨險地,祭河伯,「請以身填(塞)金堤」,並在堤上築小廬棲身,不避危殆。於是民心大振,吏民合力,洪水終不能為患。後來王尊去世,「吏民紀之」,無不感德。要說中國史,不可史實不顧,一味重複中共祖師陳獨秀所謂「歷史三千年黑暗」。 不過一個月之前,浙江雅溪鎮深夜山崩,山下里東村民居遭壓頂者,有二十七棟,死者據中共說則只有三十多人而已。當時李克強和現在一樣,「下達重要指示」,指示搶救,指示徹查,只是徹查所得的教訓,顯然轉眼就拋諸九霄雲外。 而不過四個月之前,天津危險品倉庫大爆炸。當時中共國務院成立事故調查組,抓了天津市運輸委員會主任等幾個小官,「立案偵查」了事。現在,他們又成立深圳工業園事故調查組,說會本着「尊重科學、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原則,「嚴肅追究責任,向全社會交代」。只是中國人都知道,那些承諾,那些形容詞,其實等於封鎖消息,禁止記者採訪。天津大爆炸如是,里東村山崩如是,深圳工業園浩劫也如是。 中共官場,向來沒有裴耀卿說的「至公」原則,也沒有「請以身填金堤」的官員。他們只知黨權第一,只會事後到災場作「指揮搶救」或「肅立默哀」狀,拍照宣傳。預防天災人禍,不是他們的責任。反正災禍死者,永遠不會是安居飽食的...

20151229-李怡:本土

李怡:本土 2015年12月29日 ■曾俊華認為本土主義可以化為社會一股正面的力量。資料圖片 【小評】 財爺發表網誌,藉喇沙校友在體育比賽中不忘回校幫助師弟,講這種對學校近乎狂熱的歸屬感,同時存在於所有香港人之中,和近年流行的所謂「本土」意識有共通之處,指支持本土不代表是保守、破壞,而可以是一股正面力量,推動香港變得更好。 問題是,為甚麼這種出於自然的本土意識,近年才會流行呢?究其原因,本土意識之興起,實基於中共港共大力推動鼓吹反香港人歸屬香港的意識。包括國教在內的推動人心回歸的本意就是反本土。就以財爺講的體育比賽來說,早前港中足球賽,特首、港府高官、建制派居然沒有一個人敢說支持香港隊贏波,不是誑說兩隊都支持,就是說到馬尼拉看不到比賽,或用語言偽術說「支持香港隊打一場精采比賽」,最了不起的曾鈺成在說支持港隊之前還要先加一句:「如果中國隊同外國比賽,當然支持中國隊贏啦」。拜託,沒有人問中國隊同外隊打你支持哪一隊呀?為甚麼就不能簡單說一句「支持香港隊贏波」呢?這可是財爺認為「存在於所有香港人之中」的歸屬感呀! 正是這種違反自然的反本土意識,刺激了近年本土意識的興起。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怡

20151229-梁家傑:2016何去何從

梁家傑:2016何去何從 2015年12月29日 ■過去一年,香港社會經歷了多場政治運動與風波,民情出現明顯變化。資料圖片 2015,是一個時代的分水嶺。2016,是何去何從的關鍵年。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回看法國大革命、辛亥革命、美國黑人平權、英國女性平權運動等歷史的軌迹,當人民覺醒,勢難逆轉,掌權者若選擇逃避,不反省、不回應,是幼稚、無知、無能;重者更直接迫使國家走上火鳳凰再生之路,輕者亦一手造成對國家和社會莫大的痛苦和災害。 放諸香港,2014年經歷國務院《白皮書》、8.31人大常委會的假普選決定,及79日佔領運動,香港已不再一樣。後佔中的2015年,梁振英加緊赤化香港,高壓、弄權、囂張、赤裸裸地挑戰香港固有價值和制度,使到更多香港人意識到,議會以至整個社會益發難以理性議事,猛然覺醒,不能繼續做鴕鳥,要頑抗自衞。 過去一年,筆者感到民情的明顯變化,11月區議會選舉期間助選,比平日更頻密落區,更深切感受民情。從市民的言談與反應,顯見越來越多香港人理解、支持少數派的議會抗爭,原因是種種威脅已經由無形變為有形,「一國吃掉兩制」之勢更是昭然若揭。普選食言;梁振英赤化之手伸向各間大學;高鐵西九總站一地兩檢,割地二十萬平方呎給內地公安在香港執法;最新,國家領導人接待上京述職的特首,座位安排由過去十八年的平起平坐,變為主次之分。 拜中共與梁振英畫公仔畫出腸所賜,越來越多香港人覺醒,不可能繼續扮理性,催眠自己香港安然無恙,一切如常,馬照跑、舞照跳。 以上觀察,有港大民調結果佐證,2015年市民對泛民政黨或議員個人的評分大體上是升軌;還有,11月區議會選舉,泛民、建制雙方陣營得票皆有增長,但梁振英欲置泛民於死地的「Vote Them Out」目標落空,中產選區投票率高,新人輩出,年輕力量崛起。 2016年將有二月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九月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和十一月的特首選舉委員會選舉。筆者相信,香港人自救香港,力拒赤化,確保自由和法治,仍會在這幾個關鍵選舉中貫徹反映出來。 這民意走向,正跟着前述的歷史軌迹走,該為掌權者與靠攏權力者的暮鼓晨鐘;倘若他們仍裝聾扮盲,不肯大幅度調整心態與行事方式,不能挽回香港人對政府的信心,使我們能指望明天會更好,恐怕後果堪虞。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期間,口號式宣揚中國要建設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大家心知...

20151229-盧峯:林鄭月娥挑動世代矛盾居心叵測

盧峯:林鄭月娥挑動世代矛盾居心叵測 2015年12月29日 特區政府看來真的採取以「鬥爭為綱」的管治策略,不放過任何機會挑動社會撕裂內訌,激化矛盾。政改一役加上雨傘運動就把社會硬生生分割為「黃絲」、「藍絲」兩大陣營,禍延家庭、朋友圈,到現在一年多過後傷痕仍未癒合。這一回處理全民退休保障問題又再祭出「鬥爭」招數,把年輕人跟中老年市民對立起來,主其事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還語帶挑釁的質問:「要年輕下一代在相當具挑戰的經濟環境下,繳交更多稅,不論貧富地分配給包括她在內的長者是否公義」,彷彿梁振英政府是公義的化身,是年輕世代的代言人,還以此反對設立全民退保制度。 全民退保的優劣好壞當然可以討論,但林鄭月娥及特區政府上任三年多以來肯定絕不是年輕世代利益的守護者,更不是公義的化身。只要看看雨傘運動期間年輕人的熱情及堅持受到何等無情的拒絕及鎮壓,如何被特區政府的制度暴力壓下去就能清楚看到,梁振英政府只是北京當權者的應聲蟲,堅決捍衞的是北京當權者及她代理人的利益,市民包括年輕世代的想法、利益根本不放在心上。 再看看梁振英政府如何整治各家大學,如何肆意委任一些瞧不起年輕人的「梁粉」進入大學最高管治機構,「修理」敢言敢於跟年輕學生站在一起的學者,同樣能明白這個政府不僅不是年輕世代的守護者,反而是年輕人的敵人,心中想的是箝制、控制年輕人的活動及思想,要他們俯首聽命當順民。這樣的人居然敢打出捍衞年輕人利益的旗幟,實在虛偽得令人嘔心。 社會分歧助梁特開脫 至於公義,這個政府更是完全說不上。過去三年來,香港的貧富懸殊有好轉嗎?社會流動機會增加了嗎?不同階層市民的機會更均等了嗎?政治過程更透明公正了嗎?答案完全是否定的。除了最富裕的階層及大財閥以外,絕大部份市民的收入都停滯不前,生活開支則不斷攀升,劏房每呎租金媲美豪宅,衣食住行費用有增無減。這合乎公義嗎?政治體制依然由權貴把持,多數市民代表在議會內變成少數,落實民主政制遙遙無期,無德無能者繼續竊踞高位。這叫公義嗎?一個不公不義的政府居然好意思打扮成公義使者,並起而批評幾十年來爭取全民退保加強保障市民退休生活的學者不公義實在荒謬絕倫。 顯而易見,林鄭月娥及政府的做法、說法根本不是想認真討論退休保障問題,根本不是有心加強香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能力,而是要千方百計挑動社會矛盾及分歧特別是世代分歧,好把學者、社福團體爭取多年的全民退保...

20151229-Michael Chugani 褚簡寧:又中又英——A clairvoyant

Michael Chugani 褚簡寧:又中又英——A clairvoyant 23:06 29/12/2015 ■希望2016年香港內部的憤恨得以終止。         The New Year is fast approaching. When something is “fast approaching”, it means it is coming very soon, or it is almost here. What will 2016 bring? When you say “what will 2016 bring?” it means you are wondering what will happen in 2016. I am not a soothsayer so I do not know what 2016 will bring. A soothsayer is a person who is supposed to be able to foresee the future. Another word for “soothsayer” is clairvoyant. It is a hard word to pronounce if you are not a fluent English-speaker. I now also do an audio version of my columns in the Headline Daily and the Standard so you can liste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words. Do you believe in soothsayers? I do not.   I think all soothsayers are fakes. T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use the word “fake”. A fake is a person who claims to be something he is not. If you say you are a doctor but you are not really a doctor, then you are a fak...

20151229-陶傑:油尖多士——「中國模式」的代價

陶傑:油尖多士——「中國模式」的代價 23:06 29/12/2015   名導演賈樟柯表示要搬離北京,因北京的空氣質素已經不能滿足正常呼吸的需要。   今年聖誕節前夕日本解密一批外交檔案,三十六年前的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到訪北京,曾經提醒鄧小平,當每個中國人都擁有一輛車的時候,有必要注意環境,鄧小平輕鬆回應:如果中國每家每戶都有一輛私家車,地球也受不了。   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一飛沖天」,全世界有目共睹。北京每一百戶家庭,擁有超過六十輛車,但是有了車,卻失去潔淨的空氣,車窗外的能見度不足五米,這時開豪華跑車還有甚麼意義?   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人雖然沒錢,但至少人人能呼吸無污染的空氣,擁有乾淨的水源,食物沒有攙毒造假,還吃得到野生的鰣魚,中國的父母不必外出暴買洋人的奶粉,也沒有養出大頭嬰兒。今天北京上海的房價都漲到幾百萬,是三十多年前的千百倍,中國人擁有的衣飾、汽車、iPhone,銀行存款等物質,都以幾何倍數增長,但生活品質,有沒有比過去好了千百倍?   中國人凡事喜歡看帳面,三十多年來的「中國模式」,得到了一堆勁爆數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近四萬億外匯儲備、GDP增長保七保八,但失去了甚麼,能不能也統計一下? 陶傑

20151229-曾國平:全民退保講來講去都是錢的問題

曾國平:全民退保講來講去都是錢的問題 2015年12月29日 周永新(圖)曾與政務司長林鄭月娥隔空互相批評。 (資料圖片) 香港人,畢竟還是信任政府的。 退休保障諮詢比較兩個「模擬方案」,警告採納「不論貧富」方案將大幅加稅,相比下「有經濟需要」方案殺傷力小得多。負責諮詢的林鄭堅守「反左」陣線,談笑間將周永新教授的聲譽毀得灰飛煙滅,又慷慨力陳年輕人交稅之不公。輿論戰打得漂亮,對準了世代鬥爭的核心,讓我們都放下了對林鄭的恨,官民合作跟她反對「不論貧富」的老年金。 見堂堂政府高官如此招呼周永新教授,物傷其類,我細心翻閱諮詢文件,了解兩個方案到底在比較甚麼。原來,政府是在比較一個爛和一個更加爛的方案,懶理方案能否改進(林鄭:呢個唔係政府做事方法),總之大家乖乖揀個睇落冇咁爛方案,諮詢就大功告成。 根據「有經濟需要」方案,單身長者資產在8萬元或以下(夫婦則為12.5萬或以下),入息符合類似長者生活津貼的標準,則能每月領取3,230元。政府推算,要求較高但金額較少的長者生活津貼計劃中,約有六成長者符合方案資格。假設這些長者全部轉移到「有經濟需要」方案,再假設沒有新增申請人,50年後扣除通脹方案會帶來2,555億元額外支出。 「不論貧富」方案更簡單,只要是年滿65歲的香港居民,即可每月領取3,230元,取代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齡津貼,亦抵銷部分綜援支出。假設從李嘉誠到執紙皮阿婆,從今天的陳百祥到幾十年後的黃之鋒,百分百65歲或以上市民領取津貼,50年後扣除通脹方案會帶來23,950億元的額外支出。 兩個方案額外開支相差近十倍,精明的香港人仲唔識揀? 政府講你就信?這邊廂,「有經濟需要」方案忽略了8萬元資產限制帶來的龐大監察成本,也忘記了這個架床疊屋的「升級版綜援」會扭曲儲蓄行為。這些浪費無效率的問題,都沒有反映在2,555億元的額外開支上。那邊廂,「不論貧富」方案假設騎呢醜怪,沒有考慮提高領取年齡(如70歲以後),沒有考慮設資產限制(如監察成本比8萬元低得多的500萬元),沒有考慮收緊領取資格(如居港年期),更沒有考慮部分長者根本不會領取,於是得出一條驚天大數。政府不想你知的,是改變假設會令條數差好遠,而且制度簡單可以減少浪費。 當然,我們也不能只比較兩個方案數字的大細,更要想想這千億萬億不花在全民退保會花到哪裡(基建?)。 退休保障講來講去,的確是錢的問...

20151229-王維基:每人的一小步

王維基:每人的一小步 29/12/2015 【晴報專欄】聖誕和新年是傳統的消費節日,但節慶背後,派對、禮物和美麗的節日布置卻造成可怕的浪費。以送禮物為例,國際社會責任認證組織的資料顯示,英國每年用於聖誕禮物的花紙達到8,000噸,相當於砍伐了50,000棵樹;如果將花紙拉成直綫,長度差不多可以由地球鋪上月球! 又以派對為例,根據環保觸覺2013年的資料,香港中小學的聯歡會中,每年平均吃剩近50,000盒食物,而幼稚園及中小學在派對之後棄掉的即棄餐具更加超過130萬件。除了以上種種可量化的浪費,我們在節日中收到不合用的禮物以及過度消費等等,都是節日所帶來的副作用。 當然,我並不是叫大家不要慶祝節日,但在高興之餘,或許可以在能力範圍內減廢及回收。例如,公司的派對是否可考慮使用普通餐具?吃剩的派對食物,又能否外帶,或者透過社福機構送贈予有需要的人士?如果每人都肯踏出一小步,相對已能為愛護地球走出一大步了。 王維基

20151229-戴耀廷:廉價的和平、廉價的愛

戴耀廷:廉價的和平、廉價的愛 2015年12月29日 ■鄺保羅在聖誕文告中指香港社會在經歷佔領運動之後變得分化撕裂。資料圖片片 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鄺保羅在今年的聖誕文告中說:「香港社會經歷佔領運動和政改爭論後,已經變得撕裂分化,無論在待人或者處事方面,都缺乏了互信、包容、客觀和理性,經常傾向採用粗暴的語言或行為去面對問題。」按鄺主教的說法,似乎是在佔領運動前,香港是和諧的,社會是充滿互信、包容、客觀和理性的,但佔領運動卻把過去的「和平」改變了,令社會變得撕裂、充滿爭拗,及人們常用粗暴的語言或行為去面對問題。 鄺主教所說的「和平」,或許在佔領運動發生之前的而且確是存在的,但那種「和平」只能說是廉價的和平。那種表面的「和平」能存在,只因社會的矛盾與衝突一直被忽略,或因港人一直容忍不公義,令矛盾未被凸顯出來。其實佔領運動和政改爭論只是把這些一直潛而不現、隱而未露的社會矛盾暴露了出來。不是佔領運動或政改爭議造成這些爭拗,而是這些矛盾,因香港社會隨着全球化的發展,文化早已出現了轉變,不少港人對甚麼是良好管治已有了不同的期望及要求,對公義社會有了新的認知,亦不願對社會的不公義啞忍下去,而當權者又未能好好回應這些公義訴求,才會在佔領運動的時候爆發出來。到現在因產生不公義之根源還未處理,才令社會分化繼續下去。 真正的和平包含公義 在文告中,鄺主教說人們面對各種衝突時要學效耶穌。作為基督徒,學效耶穌是必然的,但鄺主教卻忘記了耶穌也曾說過:「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的人。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10:34-38)他也好像忘記了耶穌在進入耶路撒冷去到聖殿時,趕出殿裏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馬太福音21:12)。 耶穌面對不符真理及不公義之時,當然不會以暴易暴,但也不會叫大家只為了維持表面的「和平」,把不公不義之事掩蓋掉。社會必須正面地去面對社會的不公義,那才能有機會把不義變為義。若當權者不願面對不義、容忍不義繼續存在、甚或從不義中得益,我們就要學效耶穌有勇氣地把不公義指出來,用行動去迫使當權者及其他人正面面對...

20151230-陶傑:油尖多士——米高辛的政治知識

陶傑:油尖多士——米高辛的政治知識 22:13 30/12/2015   英格蘭北部約克郡發生水災,水深及胸,道路全淹,災情場面似聖經描述。再加上天氣寒冷,家中停電,人人叫苦連天之際,卻得知政府每年撥款一百二十億鎊幫助第三世界,卻沒錢救助本國災民,一時民怨沸騰。   這時名演員米高辛上電台批評災民將這兩筆帳混為一談,何況這筆撥款只佔庫房收入百分之零點三,又不是荷包大失血,何必斤斤計較,傷害援助第三世界的高尚情懷?   米高辛聽起來義正辭嚴,尤其是百分之零點三這個數字,英國政府應該為之羞愧,以其G8工業國之一的地位,每年支出百分之零點三援助第三世界,只是九牛一毛,又豈能稱得上慷慨?   百分之零點三的比例或許微不足道,但帳面卻是一筆天文數字。當英國的退伍軍人沒錢看病要賣樓,有的失業露宿,災民家園盡毀的時候,政府怎麼花錢,英國人都有權過問。何況還有十億鎊落入全世界最貪污的二十個國家,英國納稅人的血汗錢,包括受災的約克郡居民,有份送給一些雙手沾滿鮮血的獨裁者享用,這種錢,不要說數以億計,一便士也嫌多。   米高辛是個演員,長年住在洛杉磯,BBC為甚麼請他上電台討論災情和政治,令人不解——雖然他曾經演過前首相貝理雅,還演過一個訪談尼克遜的記者,但由此以為米高辛本人懂政治,可有點傻。 陶傑

20151230-渾水: 點解咁難sell年輕人全民退保

渾水: 點解咁難sell年輕人全民退保 2015年12月30日 全民退保有不同方案。 (資料圖片) 我是《免費早餐》的廢青代表,點都好像要為全民退保講兩句。道理很多,2位學者講的論點大多是零死角零盲點,無乜好補充。但全民退保係一個方案,這個方案是要推銷給持份者去爭取民意、輿論支持,所以不能只講道理,也要講策略。我想解釋一下為何全民退保點解咁難推銷。 Kevin同Byron都有講林鄭,身為後生仔無啦啦聽到高官突然咁「維護」我哋,都一定係怯一怯,這是本能反應。我覺得林鄭轉面咁快,可能係公關,更大機會係佢知道年輕人的輿論睇法係談判籌碼,所以取悅一下我哋,借力打力咁解。這是權術高明之處。 首先,一個社會光譜可以好闊,好似我這種骨子和基因都係極右翼的人,基本上無辦法推銷全民退保俾我。我相信同我持相似睇法的人是存有一定部分,主要特徵係對中央權力的不信任,尤其是現屆政治組成和體制的不信任。我哋會覺得錢在自己手一定用得好過去供一個大餅再分配,就算全民退保是一種長壽保險,那麼我有需要自己去買就行了,不必由政府代勞。我這類人是貼近原教旨主義,係比較難sell,當整個社會愈來愈右,這類人愈來愈多,甚至佔了網絡討論一定空間。 另一類是人工不高不低的人,不好意思,我又是這界別代表。有錢的唔志在,無錢的唔爭在。賺錢能力偏低的年輕人自然贊成方案,不難解釋;賺錢最多的可能也不志在,這我卻不敢講實,如按比例供款,就算係最有錢的都可能係偏向唔贊成。最尷尬就是賺錢能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即我這類賺錢能力的人,這也許是個最大的餅,要爭取最大支持可能就要從這班人入手,反而盡量避免花時間去說服一些根本無法說服和很難說服的人。 推銷全民退保是檸檬市場問題,包括逆向選擇和資訊不對稱等,簡單講即好亂。林鄭有「不論貧富」方案和「有經濟需要」方案,周永新有自己一個方案,左翼學者又推一個方案,有些人評論全民退保或只講原則性論述和概念。當整個公共空間討論咁複雜,被推銷的持份者或選錯爛檸檬,因唔知邊個打邊個,有些方案要以強積金供款,有些不用第三方供款,真係好鬼亂。我個人覺得周永新方案較合理,但市場噪音會把好方案蓋過,故像林鄭這類人就有機可乘,更方便操控輿論去唱淡方案了。 渾水 作者為九十後財經傳媒人、粗讀經濟學的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

20151230-月巴事 - 月巴氏:食到無窮Fat自多—自省對話錄

月巴事 - 月巴氏:食到無窮Fat自多—自省對話錄 2015年12月30日 食到無窮Fat自多—自省對話錄 古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黐線。現代人生活步伐急促,加上又要忙於食Buffet,省到半嘢已經難得。 但一年一省,還是可以。尤其一年將盡時,更加是自省的好時光,反問自己過去一年(冇)做過乜、多少快樂與哀愁,以及有幾多逆來順受。以下是一個「食到無窮Fat自多」的月巴佬自省過程。為求懶有趣味,本文將採用一種嶄新的精神分裂寫作手法,亦即自問自答。 月:最近忙乜? 巴:寫paper寫paper寫paper寫paper寫paper寫paper寫paper寫paper寫paper寫paper…… 月:Well,其實你答一次便可以。感覺如何? 巴:好正好正好正好正好正好正好正好正好正真係好正總之就係好正! 月:寫paper需要睇好多書嗎? 巴:幾本總需要吧。畢竟能力所限,唔似得某啲人咁掂,我一日頂籠只能睇三十頁學術書籍……最衰寫paper唔准用雜誌作為參書考目,嘿,抵特首叫啲商家佬唔好捐錢俾大學。但如果班人真係咁聽話,又算不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官商勾結? 月:OK……可以交代一下讀書的理由嗎? 巴:因為我唔叻。 月:點樣謂之叻? 巴:好似阿叻。但當我知道阿叻學歷不高時,我立即後悔,早知去報國力書院或傳說中的蘇文大學。 月:好似問極都只在邊皮徘徊,不如轉問其他:2015你最難忘的一個人是? 巴:太多,過去一年實在太多出類拔萃到我難忘的人了,如果一定要講一個,盧寵茂。他的所作所為所言令我明白到,強如醫生,讀過咁多書,一樣會受傷,受傷時一樣渴望別人慰問,如果得不到預期的慰問,仲會識嬲,實在是一個性情中人。 月:性情中人是咁解的嗎? 巴:說到性情中人,其實我又何嘗不是?過去我會為自己爆粗而歉疚,現在不會了,冚家…… 月:有沒有難忘的說話? 巴:官.到.無.求.膽.自.大!過去一年高官們都好大膽,大膽地用公帑,大膽地頻頻外訪。 月:你似乎講來講去都是別人的事,但現在明明是進行自我反省。 巴:在這個官到無求膽自大的年頭再配合性情中人和容易受傷的醫生及阿叻諸如此類出類拔萃人士夾擊的情況下我依然食得屙得瞓得翻瞓亦得,我認為自己已經能人所不能。 月:感覺好逆來順受。 巴:有啲上一代人講,因為他們逆來順受,才能擁有今日成就。 月:但你是嗰啲上一代...

20151230-林夕:除夕恐怖傳聞

林夕:除夕恐怖傳聞 22:13 30/12/2015 一個人,可以做許多事,就是除夕倒數不行。呆呆的對着時針,然後3、2、1,耶耶耶,新一年來了,像什麼樣子?想喧鬧一點,大概可以開電視機,有主持人帶領,然後好像還有煙花,3、2、1,嘩嘩嘩,新一年來了,成什麼體統? 「3、2、1,新一年來了。」要弄得有感覺,需要找人幫忙,人多好搞事,在家裏還不夠氣勢,勢必要湧進人山人海裏,人人一把口一起喊同一句話,踏正十二點才好像跟十二點一刻有分別。有什麼分別?只不過是開支票填表格時,最初有點不習慣,會寫錯上年而已。印象中只試過一回,朋友約我跟朋友的朋友一起玩倒數看煙花,挺好的。前推後擁之間,我看着他們一個個表情豐富,又大聲又整齊的喊,我卻心不在焉,有一下沒一下的,敷衍了事,然後,又跟半生熟人來個深情擁抱。挺好的,我發現,除了害怕人擠人,我是如此不合群,不擅長在特定時刻,做出指定的表情動作,那個新年,對自己又多了幾分了解,不錯。 今年,時代廣場又再次取消倒數活動了,究竟有什麼人會覺得失望,慘,沒得倒數,這個除夕怎麼過,明年要怎麼開始啊。我反而覺得好笑,因為看到報導裏的陰謀論調,是商人配合政府,擔心除夕人多聚集,會有人趁機搞成集會。多餘,示威抗議月月有,倒數一年一度,新年要快樂的人,怎麼捨得哦。世貿中心、新城市廣場、東港城,應該還有好多,只要有人,就有地方集體倒數。更好笑是有一名勤奮開工的水軍,留言極有新意:多得班雨傘暴徒,今年又沒倒數。數口這樣精奇,當網軍是糟蹋了。 關於趁節日鬧事,今年還多了一個陰氣甚重的除夕恐怖傳聞,傳說梁特會趁佳節當前,眾人忙着普天同慶之際,陰陰騭騭公布港大校委會主席任命。會嗎?煙花真那麼厲害,會讓空氣污染到大家的視線嗎?一句新年快樂,就可以對不快樂的事情失去了知覺?不過,除夕之後是元旦,元旦例必有遊行,梁特一個新年加油,在火上澆油,唯恐天下不亂,也並非不可能。 還倒數?時間到了,但願時針出錯,不然,3、2、1,李國章來了,大家新年還快樂嗎? 林夕 電郵 :linxiapple@gmail.com

20151230-吳志森:當「吳得掂」進化成「嘥米飯」

吳志森:當「吳得掂」進化成「嘥米飯」 22:12 30/12/2015 ■教育局長吳克儉(左)在推行國教時表現備受批評,不時需要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右)的幫助。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港人記得他的花名「吳得掂」多過他的真名,人如其名,與教育有關的政策,幾乎瓣瓣唔得掂。當吳克儉碰到一鼻子灰,要靠「奶媽」林鄭月娥出來補鑊,早已是官場笑柄。最令人難忘的一幕,是國民教育搞到全城沸騰,林鄭面對媒體宣佈新政策,吳克儉縮頭縮腦的躲在「奶媽」背後,經典鏡頭傳誦至今。還有就是鉛水風波,吳克儉企硬要學校自行安裝濾水器,堅拒為小學和幼稚園驗水,不到幾天,「奶媽」林鄭在立法會宣佈「特事特辦」,宣佈替所有幼稚園和小學陸續驗水,等於不留情面地公開掌摑吳克儉。在教育政策類似的醜事,吳局長幾乎是一宗接一宗,可謂罄竹難書,記也記不得這麼多。 官場有人笑言,「奶媽」千萬不要獨留兒童在家,否則吳克儉更吳得掂。林鄭放聖誕假,果然,吳克儉就馬上出事。 吳克儉自吹自擂,自己如何好學不倦,時常書不離手,一個月讀30本書(後來澄清,原來包括雜誌)。但官場傳出消息,原來局長更勤力的,幾乎是逢請必到。聖誕佳節,是各部門團體舉行派對的高𥧌期,《蘋果》記者追訪吳克儉的日常活動,也是相當有價值的新聞。 一個星期下來,記者耳聞目睹,吳克儉果然是派對動物。由中午飯局到晚上派對,不斷穿梭金鐘、中環和尖沙嘴的酒店之間。TSA公聽會不能出席,因為要去日本賞紅葉。不去TSA檢討會,因為局長不是專家,專業問題要留給專家處理。但局長出席飯局派對就當仁不讓,一個接一個踴躍參與。不務正業的程度,已經成為特區官場的一個奇觀。 記者跟蹤採訪公眾人物,無論是政客官員還是明星演員,稍有經驗和識見者,都不應大驚小怪。更蔚為奇觀的,是吳克儉發現被記者追訪,竟然透過保安局報警,警方派出重案組探員,到場截停記者,稱接獲舉報懷疑有人行為不當,即使記者出示證件,表明正在採訪,但仍以遊蕩罪強行將記者帶返警署,問話個多小時,證實身份後才獲得釋放。記者的採訪工作,受到無理干擾而中斷。 事後解釋欲蓋彌彰 我不知道吳克儉是真的因為不明來歷者跟蹤,如受驚小鳥般報警,抑或不想媒體揭露他的聖誕派對緊密行程,而用報警的方法掩蓋。如果是前者,記者表明身份後,警方當場核實,就可放行,何須帶回警署?重案組警探是否因為當事人是局長,才處理過當?若是後者,...

20151230-李怡:本土意識大趨勢下迎來新的一年

李怡:本土意識大趨勢下迎來新的一年 22:12 30/12/2015 上周六的「蘋論」網頁有300多個留言,另在各網站也引起熱議。大多數留言對筆者提出的「休兵」建議都持否定態度,也有個別議論在懷疑甚至鞭撻筆者動機。在論政生涯中,兩邊不討好是筆者引以自傲的常態。捷克前總統哈維爾的名言是:「知識分子應該因獨立而引起異議,應該是體制和權力的主要懷疑者,應該是謊言的見證人。」說出人們不敢說及引起爭議的話,正是寫作人的天職。 至於民主前線的當事人,黃毓民、黃洋達、陳雲有所回應,另一方的泛民主派則繼續當雙黃一陳的本土派不存在,似乎要故意漠視筆者的建議。兩造支持者的網絡留言,大致有以下三個要點: 一是仍然糾纏過去對方的表現,認為若對方不承認以往錯誤,不糾正思維和路線,就沒有和解的基礎。二是認為彼此的意識形態、思想觀念南轅北轍,絕無合作空間。三是認為彼此實力懸殊,泛民無論是資源、財力人力,立會議席,都佔壓倒優勢,沒有需要理會雙黃這樣的弱勢本土派。 不可逆轉的香港思潮 這三點乃基於過往的經驗與現實,但筆者的立意基礎在於香港社會政治的大趨勢,這趨勢就是本土意識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社會思潮,任何政治勢力都不能漠視並且必須因應。 民建聯副主席周浩鼎也談及民建聯要本土化,蘇錦樑說大陸來港旅客減少是香港旅遊業的健康發展,財爺在網誌與梁振英唱反調,指香港人本土意識的抬頭是一股正面力量,可以推動香港變得更好。儘管這些講法與近年本土思潮在於要對抗大陸化,是兩回事,但很明顯,一些較醒目的建制派都知道不能逆社會潮流而動。今年最具標誌性的事件,就是對港中足球賽、港府高官、建制派與香港民間的兩極反應。而泛民議員的反應也與民意稍有差距。 習近平在接見梁振英時,說香港一國兩制出現了「新情況」,所指就是香港人要求命運自主的情況。從接見梁振英改變了座位安排來看,中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壓制這種新情況。有些論者從中共權力鬥爭的角度去解讀這次的座位安排,說表示習對江派的張德江不滿,並會禍及張曉明和梁振英。這真是美麗的誤會。中共從來對港政策都是統一於最高層次的。習近平上台後曾宣稱,共產黨員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是「對黨的絕對忠誠」,已表明中共專制權力不可能放鬆,對香港社會的命運自主傾向,必然會大力壓制。中共意識中,對一國兩制已不是看成對等的兩制,不是1:1,而是1:0.03,即被中央統領的全國各省市之...

20151230-王維基:每人的一小步

王維基:每人的一小步 30/12/2015 【晴報專欄】聖誕和新年是傳統的消費節日,但節慶背後,派對、禮物和美麗的節日布置卻造成可怕的浪費。以送禮物為例,國際社會責任認證組織的資料顯示,英國每年用於聖誕禮物的花紙達到8,000噸,相當於砍伐了50,000棵樹;如果將花紙拉成直綫,長度差不多可以由地球鋪上月球! 又以派對為例,根據環保觸覺2013年的資料,香港中小學的聯歡會中,每年平均吃剩近50,000盒食物,而幼稚園及中小學在派對之後棄掉的即棄餐具更加超過130萬件。除了以上種種可量化的浪費,我們在節日中收到不合用的禮物以及過度消費等等,都是節日所帶來的副作用。 當然,我並不是叫大家不要慶祝節日,但在高興之餘,或許可以在能力範圍內減廢及回收。例如,公司的派對是否可考慮使用普通餐具?吃剩的派對食物,又能否外帶,或者透過社福機構送贈予有需要的人士?如果每人都肯踏出一小步,相對已能為愛護地球走出一大步了。 王維基

20151228-張國棟:綜論2015宗教新聞頭條

張國棟:綜論2015宗教新聞頭條 2015/12/28 — 13:43 立場新聞 每一年的十二月,好些宗教媒體都會列出十大或二十大頭條新聞,給讀者做點回顧。在本文,我會列出幾個信仰百川常用新聞消息來源的 top stories 清單,供讀者參考,並且提供少許分析。首兩個清單來自比較有代表性的新聞組織,一個是RNA (Religion Newswriters Association),另一個是美聯社 (Associated Press) 。接續的是三個美國基督教媒體的清單,包括《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The Gospel Coalition 和 Patheos 。 (一)Religion Newswriters Association的十大宗教新聞 RNA (Religion Newswriters Association) 總部設於美國,這協會每年都會選出十大宗教新聞。今年的可在這連結找到:http://www.rna.org/news/265763/Legalization-of-same-sex-marriage-voted-No.-1-in-RNAs-2015-Top-10-Religion-Stories-of-the-Year.htm 1. 美國最高法庭裁定同性婚姻沒有違憲。 2. 敘利亞難民湧入歐洲,引起一些右翼不滿,各國亦開始吃不消。 3. 伊斯蘭國擴張,斬殺廿一名科普特基督徒,活活燒死一名約旦飛機師,令一俄羅斯航機上數百名乘客喪命,導致巴黎和貝魯特的炸彈襲擊。 4. 歐美各國政客面對穆斯林恐怖襲擊,反穆斯林意識高漲,呼籲嚴格審查或禁止穆斯林難民入境。 5. 教宗方濟歷史性訪美,並在美國國會演講。 6. 巴黎在十一月十三日經歷 2015年內第二次恐襲,一百三十多人死。 7. 教宗發表 Laudato Si 通諭,呼籲避免使用引致全球暖化的化石燃料,並哀嘆不負責任的文化。另外,其他宗教領袖在十一月的巴黎會議裡亦作出類似的呼籲。 8. 美國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闖入 Charleston 一間黑人教堂,射殺九名信徒。此事引致很多南部機構去除南北戰爭時的聯盟國國旗。 9. 美國多個宗教支持 BlackLivesMatter 運動,回應黑人被警察槍殺和公立大學裡的種族問題。 10. 教宗方濟繼...

20151227-生活達人:橋底義診撈底,醫治不被看見的人

生活達人:橋底義診撈底,醫治不被看見的人 23:01 27/12/2015 補網達人李家麟(圖/鄧宗弘) 李家麟(左,黑白橫間衣者) 每逢周四,與幾個義工到深水埗天橋底義診。(圖/鄧宗弘) 流動醫療車,主要用來放物資,猶如一個流動藥房。(圖/鄧宗弘) 李家麟想做的是打造一個義診網絡。香港年輕一輩中醫有三四千人,只要5%肯登記做義工,每區已有十人了。(圖/鄧宗弘) 不少露宿者有傷口,李家麟開診常備急救用品。(圖/鄧宗弘) 榕光社的醫療車,一星期出動三天,去屋邨、去失明中心、去橋底。(圖/鄧宗弘) 【明報專訊】平安夜,年輕中醫李家麟在診所應診後,晚上沒有跟女朋友慶祝佳節,而是到了深水埗橋底,贈醫施藥。 「我女朋友都開始頂我唔順了。」他不是刻意選節日來探望露宿者,他說,每逢周四晚上都會來義診。 人們在背後叫他做橋底仁醫。 我問他,什麼時候開始想用一技之長幫助困苦的人? 他想起十多年前,一個除夕夜,倒數剛過,滿街是狂歡的人,他站在銅鑼灣街角,看到一個沒腳的大叔,在馬路邊爬邊叩頭。 他當時淚流滿臉,畫面至今難忘,為什麼我們會習慣了對悲苦麻木,視若無睹? 自此,他每天都感到歉疚,對老人、對貧苦、對弱勢。 於是,他中醫畢業後幾年,開始替老人義診,去年起在橋底看病。 他說,政府對基層的保障太少,漏網之魚太多,他想做到的,是「撈底」。 「政府個網太疏。我的理想,是做到一張帆布、一張膠紙,撈起晒他們。」 只是,現實裏社會同時好像沒怎麼反思,對老弱的關顧好像甚至倒退了,庫房的錢,寧願用來起高鐵。 「那些錢,是老人家後生時替香港人儲下的,你餓死都應該還給他們。」 ■問﹕新一年,對於義診,有什麼期許? ■答﹕希望能建立一個中醫義診平台。我們的重點係撈底,最底那些,其實不會來義診店,執緊紙皮的婆婆、露宿者、隱蔽長者,一個人屈在家,污煙瘴氣,現在的方法不能接觸到他們。中醫界做唔做到,我唔知,二○一六年,我會畀一年時間試試。 刻薄政策 八萬元的終老生活 冬至,政府公布退休保障諮詢文件,列出兩個方案讓公眾討論,一是無資產入息限額的「不論貧富」方案,一是假設列八萬元資產限額的「有經濟需要」方案,但文件表明對「不論貧富」方案有保留。有學者說,莫說文件數字不盡不實、誇大「不論貧富」方案後果,諮詢文件本來就不該有預設立場。外間質...

20151227-果欄:吳業坤現象

果欄:吳業坤現象 23:00 27/12/2015 【明報專訊】過去一星期,吳業坤和他鏡片上的霧氣,走上大台,經過網絡,擴散全港,感動眾生。一夜間,「坤哥」由鄰家男孩,變身大眾明星。坦白說,我有點詫異。 樂壇頒獎曾經是全城盛事。每逢年尾,人人定睛大台,期待明星,為「樂壇成績表」握拳喘氣。到近年,以上句子成為絕唱。一方面,無綫、商台等流行「大台」,影響力日漸消減,年輕一輩懶理勁歌,少聽叱咤,更對主流傳媒因種種商業及人事因素而頒發的所謂「成績表」嗤之以鼻;另一方面,「明星」於香港漸成瀕危動物。如今環顧本地樂壇,只有歌手,再無(歌精舞勁且能感染眾生的)天王巨星,百姓視線不知該投向何方。 因此,「吳業坤現象」才令人詫異。第一,他身處「大台」。吳業坤主持過《勁歌》,演過《愛.回家》,如今在(大家厭棄的)無綫頒獎禮拿到新人獎,根本是順理成章;第二,他不是「明星」。由五年前出道至今,坤哥都以同一模樣示人——「黑框架着眼睛」、「話說得不太清」,儼如搞笑藝人。到今年他出了唱片,代表作卻是大家(表面上)最鄙視的典型港式K歌……吳業坤跟「明星」,似乎沾不上邊。 偏偏,吳業坤當晚的精彩(嚎哭)演出以及真誠(走音)歌聲,卻在各家各戶反覆重播。到底大家為何喜歡坤哥?我非常好奇。這個星期,我翻看《巨聲》,拜讀訪問,聆聽「坤歌」,努力重組迷濛鏡片下的那張面孔。結果拼湊出來的,不單是吳業坤的個人故事,也是一代人的共同處境。 我們都是吳業坤 吳業坤出身草根,生於公屋,父親當司機,母親做清潔。他其貌不揚(自小已是眾人眼中的透明人),學歷不高(考不進八大,也沒有12A),明顯跟廣大網民一樣,是陳百祥或上一代精英口中所指的「廢青」、「loser」。然而,跟不少同代後生仔一樣,他認定人生不能枉過,有夢想就要追趕。於是,趁着《超級巨聲2》進行招募,他提着結他,一臉腼腆的在MegaBox獻唱《夢一場》,從此踏入電視台,牽動狂潮,為大眾所識。 可是,如同眾多「廢青」、「毒L」所經歷一樣,吳業坤的歌唱夢,終歸只是「夢一場」。《超級巨聲》節目結束,他贏了名氣(及花名「坤哥」),輸了比賽,更沒林欣彤、胡鴻鈞般幸運,能飛上枝頭,成為歌星。反之,他被大台吸納,進入制度,動聽的說法是「延續夢想」,實情卻是被壓榨、被扭曲:明明想唱歌,卻當了音樂節目主持,表演「聽人唱歌」;明明想創作,卻要呆站幕前...

20151228-灰記客:「老有所終」是「階級問題」,不是「世代之爭」

灰記客:「老有所終」是「階級問題」,不是「世代之爭」 23:00 28/12/2015 立場新聞 在「我衛我城」、「為本土奮鬥」之聲異常響亮的今天,在退休保障諮詢被「引導」成「世代之爭」的此刻,灰記感到格外悵然,再三追問自己,對這個活了超過半個世紀的城市,此刻為何感到如此疏離,所謂「我城」、「本土」的意義在哪裡?那些開口閉口「本土」的香港人﹐最終也視這裡不過是一塊「各自搵食」、「各安天命」的「蠻荒地帶」,談什麼身份認同,談什麼歸屬感! 香港真是一個很奇怪,或者應該更直接的說,畸型/扭曲的地方。「養老」,或「讓老人家安享晚年」這種舉世公認的基本人權,富裕社會的「文明標誌」,原來很多人不認同,或自願被誤導至不願認同。是怎樣的一個社會,會這樣虧待老人家,是怎樣的一個號稱富裕的社會,會有數以十萬計的貧窮長者,過著惶惶不可終日的赤貧生活。 灰記曾是記者,與眾多同行一樣,多次採訪那些勞動了大半生的基層長者,因種種原因不願領取綜援(其中最主要是綜援的標籤效應),僅靠「生果金」及少許積蓄,過著用幾毫子也要左算右算的日子。 中了「自力更生」的「毒」 那些執紙皮的故事已經成為了新聞慣常的故題。灰記還記得當聽到個別舊同行以老人家「唔攞綜援情願自力更生」來「歌頌」她們時,感到異常彆扭,總覺得這些舊同行中了舊式獅子山下「自力更生」的「毒」太深了。 「自力更生」?這可不是那些中產以上長者做義工發揮餘暉的浪漫,可不是那些長者大商家、大財閥不肯退下來只相信自己的虛榮,更不是那個心胸狹窄的姓董長者前特首,對自己當年被迫腳痛下台仍耿耿於懷,仍要插手干預香港政治的復仇計劃(結果捧出一個破壞力十足的梁振英,蹂躪香港社會而樂此不疲)。七老八十仍要為一元幾毛幹粗活,是對「臨老唔過得世」的極度惶恐,是絕不值得歌頌的「慘活」。 香港人常常自詡貫通中西,吸收西方先進的普世價值,保留中國未被共產黨「污染」的傳統精華。中國的所謂傳統精華,最入世和最主流的是儒家精神吧!看看儒家最具「全民理想主義」色彩的《禮運大同篇》(灰記小學時就讀某儒教學校,每周例必要背誦這經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

20151228-徐嘉怡:Pose Method of Running:唔駛用力既跑步方法

徐嘉怡:Pose Method of Running:唔駛用力既跑步方法 23:00 28/12/2015 立場新聞 【文:徐嘉怡】Pose Method of Running(姿勢跑法)是幫助我們將跑步動作標準化的方法,主張跑步幾乎無須用力,利用地球上有的地心吸力去跑,同時做到保護身體不受傷。世界上太多人在跑步時企圖跨大步令身體向前,但這其實是減速動作,效用相反。 從前的年代,擁有基因優勢加上瘋狂訓練量,我們便會說他是最好的跑手。但Pose Method of Running認為跑步是後天培養的技能,即使我們天生都會走會跑,但不代表我們就跑得好。從科學上看,跑步的最大任務,是將身體透過轉換支撐點(換腳動作)轉移去另一個地方。而地心吸力是一種動力,跑步當中有些姿勢能利用這種力量,不斷重覆利用這種動力使我們產生最有效的移動,即是用最少的力來產生最大的功率。 Pose Method理論提倡者為Nicholas Romanov博士,曾擔任英國、美國及俄羅斯三項鐵人代表隊跑步教練。Pose Method是一種研究方法,將精英跑手和普通跑手的跑步片段錄影下來,然後逐格分析,會發現部分動作是兩者共有,而這些動作就能構成跑步,而其他額外動作都是多餘無謂,Pose Method of Running就是要教大家把多餘動作減走,而研究影片得出,跑步只有「Pose、Fall、Pull」三個重要姿勢動作。 口述:楊肇麟,Pose Method Running Technique Specialist及長跑教練 文:徐嘉怡

20151228-高教授:幾多男人俾「上進心」呢三個字呃咗

高教授:幾多男人俾「上進心」呢三個字呃咗 22:59 28/12/2015 輔仁媒體 (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Philipp) 「矛盾只因深愛著 你知嗎 誰期望這刻擁抱完 然後吵架」 由踏入卡拉OK房間,Angela 就默不作聲地坐在一角,與正在興高采烈地唱歌的姊妹們大相徑庭。直到有人點選了這首《矛盾一生》,她才慢慢站起來,拿起 Mic 唱這首歌。 「回頭看最初多快樂 記得嗎 竟會沒決心成家」 唱到這句時,Angela 一下哽咽,雙眼通紅,唱不下去了。Angela 突然的落淚,姊妹們都紛紛上前看她。 「Angela 做咩喊呀?發生咩事呀?」 「我 …. 同 Kelvin …. 分咗手」 「分手?咁突然既,前排見你地兩個都好恩愛,仲話諗住結婚架」 Angela 與男朋友 Kelvin 分手的消息,一眾姊妹都不明甚解。 「我地原本係諗住結婚,但呢兩年以來佢一直都唔願意儲錢買樓,我叫佢去進修,增值自己,揾份人工高啲既工,佢又唔肯,懶懶閒咁,佢真係好唔上進,完全唔為將來作打算,我呢幾年真係好辛苦呀」 說到底,原來又是「上進心」的問題。 從前女人會希望男人有穩定工作,但不知何時開始,工作上的「穩定」已經不夠,取而代之的是「上進心」。「上進心」三個字聽起來很正面,似是看重努力向上的奮鬥過程。只要付出過,就算失敗了也值得嘉許。 可惜問題是,講出「上進心」的人,看重的其實是結果。如果直接了當說喜歡有錢人,聽起來很 cheap,但如果改說喜歡有上進心的,感覺就高尚得多。正如男人說喜歡靚女,就是膚淺,所以要改說喜歡順眼的。 「點解你咁唔上進,成日都安於現狀,你令我好無安全感呀,你有無為我地既將來打算呀」 上星期的周末,Kelvin 如常準備到色士風班做兼職導師。出門之際,被 Angela 叫住了腳步。 「Angela,買樓既問題我地討論過好多次,依家既樓價我都係負擔唔到架。就算儲到首期,以我既人工,去到銀行都過唔到壓力測試,銀行唔會俾我貸款架」 原來他們又是為了買樓置業的事而吵架。最近雖然樓價跌,但一個小單位由七百萬跌至六百五十萬,這樣的跌幅對於基層出身,父母沒有積蓄可幫忙的 Kelvin 來講,依然是難以負擔的。 「其實兩個人係埋一齊,開心咪得囉,唔一定要買樓架,好似依家咁樣,租...

20151228-練乙錚:太空私企跑贏國企,科技肥貓有益人類

練乙錚:太空私企跑贏國企,科技肥貓有益人類 22:57 28/12/2015 消息指李國章出任港大校委會主席事即將刊憲。記得月前校委會否決陳文敏當副校長,理由之一是「委任陳文敏將令港大更分裂」;難道現在由李國章掌校委會,港大上上下下會更團結?筆者「冇眼睇」,連寫什麼包單也懶。來日方長,今天不論國事,只談「風月」。 2001年4月28日,人類第一位商業性的太空旅客Dennis A. Tito進入了外太空近地軌道(low earth orbit, LEO),繞地球飛行8天128圈並登上國際太空站之後,安全返抵地面。Tito是一位美國富翁工程師,自掏腰包付出2000萬美元的「票價」,完成了這一個世界第一。載搭他的不是美國航太總署(NASA),因為當時的總署總經理認為太空還不適合遊人擅進,但是缺錢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FKA)卻認為機不可失,與Tito一拍即合。 太空經濟學的演變 2011年,Tito接受BBC作10周年訪問的時候,依然眉飛色舞,認為那次太空之旅是他畢生幹過最幸運最開心的事,並斷言未來的太空旅客只須付出他付出的票價的5%,便可得償心願。2000萬美元的5%是100萬美元,也不是普通人付得起的價格。不過,誰知道這個未來市場的供求平衡點在哪裏?打國際長途電話,現在每分鐘的費用是20年前的1%;如果你用skype或facetime,邊際費用是0。那也是九十年代以前不可想像的。 1980年秋,筆者初進研究院念經濟,第一位老師兼adviser是Prof. John O. Ledyard,是一位「非典」學者,40出頭已經是公共經濟學權威、出名大教授,上課卻永遠穿波鞋配褪色牛仔褲嚼香口膠;後來才知道,他是太空經濟學的一個開山祖。1985年,他轉職加州理工學院,任該校社會人文學部主任,更有助他在太空經濟學方面的研究。1986年,他發表了一篇經典論文,用機制設計理論研究國際太空站的收費合約問題;當時國際太空站還在研製階段,要到1998年年底,第一部分才製造完成並升空進入穩定的LEO。 太空是公共資源,太空站也是多國合資合作的產物,在使用上會出現經濟學裏有名的「公地問題」(problem of thecommons),可能嚴重影響資源分配效率,一如在地球上的公海及海裏繁殖的魚類都是公共財,不恰當地使用及撈捕,會導致海洋污染、生物絕種。如何在本來的「非...

20151224-練乙錚:才聞天津爆又見深圳埋—看回歸,香港怎生得黑?

練乙錚:才聞天津爆又見深圳埋—看回歸,香港怎生得黑? 22:56 24/12/2015 今年大陸幾乎所有大城市都發生特大人為災難,而且幾乎都是官員失責貪腐引致的。深圳發生了慘劇,更叫港人不寒而慄,怎會聽梁特的話與大陸搞「融合」?18年來的身份認同民意調查結果說明,港人的想法有兩次大反覆:朝「人心回歸」的「正確方向」大步走了11年,2009之後又回心轉意;今年認同「香港人」的比率是認同「中國人」的兩倍,亦即打回九七時的原形。九七之後來了90萬新移民,卻未能扭轉這次民心背向。由此推斷,新移民的身份認同走勢,可能和本土人士無甚分別。 一、「2016是中國城市大治的元年」 才聞天津「爆」,又見深圳「埋」。津、深一北一南,都是大陸通往世界的重要口岸。前者是歷史名城,最初是北宋時期女真族金國設立的軍事重鎮,其後不斷升格,清朝的時候,地位僅次於首都北京。深圳則幾百年來都不過是當地農村裏一個不見經傳的小墟;1979年大陸看準毗連香港之處有地利,把寶安縣升格,無中生有瞬間打造出一座2000萬人口的「深圳市」。如此「深圳速度」,不僅一度令港人望而生畏,連咱們的特首也自慚形穢,曾經於今年初拜見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時大嘆「香港如果做到深圳一半已經很好」【註1】。 不過,今年遭災的大陸一級大城市及直轄市,又豈止深圳天津?元旦日有上海的「踩踏事件」,死了36人(死亡人數超過30的,大陸官方定義為「特別重大事故」);6月份,有重慶船翻沉事件,442人遇難。這個月,北京兩次出現前所未有的霧霾污染,因此而死的人數,沒有官方數字,但可作如下推測:據 2004年大陸環保局和統計局聯合發表《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的專家們估計,該年大陸平均每10000名城市居民中有6人因為空污死亡【註 2】。北京現有居民2150萬,就算污染程度保持在 2004年的水平,今年也有2150×6 = 12900個北京市民因為空氣污染死了,可能大部分都集中在12月;打個一折再取齊頭,就是1000人。 人云多難興邦,大陸周一急忙召開了第二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第一次是37年前開的),據說與會黨政官員研究了「當前城市工作的突出問題」,意義不同凡響,以致本地首席官媒《文匯報》評論如是說:會議顯示城市悲劇2015年結束,2016年是「中國城市治理的元年」【註3】。 二、體育再次把港陸推向「種族隔離」? ...

20151227-安裕:回首燈火闌珊處

安裕周記:回首燈火闌珊處 23:04 27/12/2015  【明報專訊】一年將盡,相對二○一四年的充滿矛盾衝突,今年無疑是平淡欠缺張力,然而在拖杳混沌時局當中人們更加懷緬一些人一些事,這都在我們成長年代扮演傳業解惑的角色——有是大眾之間認識的,有是一己私相簿自我時光的,有是眾人之事卻別有感懷的,如原節子。   原節子去世,我不會視為一個時代的終結,事實上一九六二年稻垣浩《忠臣藏》殺青之後已為她的映畫時代降下帷幔,終其一生住在鎌倉某處直至去世。清心直說,黑澤明過世後,我一直追尋原節子的一切,尤其進入互聯網世代之後,日本雜誌報章網誌能夠找到關於原節子的都統統讀過。有興趣的並非追星族那種要知道原節子私密生活,而是只想知道撼動一整代日本人民心靈的演員最終心歸何處。  始終難以承認《東京物語》應該置前於《我對青春無悔》的原因是《我對青春無悔》在一九四六年日本戰敗翌年時空底下的自省實是無法取代。導演黑澤明的反戰心路躍然而出,戲中原節子飾演的八木原幸枝賦予日本婦女政治人格與社會人格新生;日本社會如何回首滿是法西斯陰暗與陰鷙的昭和時期,是每次重看《我對青春無悔》的另一次新的期待。《我對青春無悔》帶出在艱難日子對美好未來的自我期許,片中京都帝國大學法律系學生唱着歌走在山嶺之間,隱喻要一手一腳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樂觀主義精神推動社會覺醒,不但在凋敝的日本戰後如強心針,甚至影響周邊地區的電影工作者,馮峰於一九五○年執導的《細路祥》,最後一幕伊秋水帶着幼年李小龍沿着鐵路「返鄉」重過新生,遠方是青青山巒的未來,與《我對青春無悔》京都帝大學生引吭高歌並無二樣。  因為懂得,所以明白   過去一年逝世的不乏如《我對青春無悔》般的啟發人物,他們在不同位置上影響着人們。林保全為「叮噹」配音,去世當天在香港引起的哀思反映社會沒有忘記充滿想像力的時代;那是白手興家的日子,建設廣廈千萬有地容身,廉署成立是講究公平公開的開始。正直不阿、不畏強權是這個時代培育的香港特質,因此我們懂得感念格拉斯、杜潤生、蔣培坤的對強權無懼無畏;因此佩服手空空無一物只憑兩條腿創造光輝的胡國雄;因此懂得大是大非在支持穆斯林的同時批判恐怖主義;因此認得新聞自由是來自七十歲仍然在採訪第一線活躍的羅拔西蒙。  感激與懷念是很個人的認知,某程度是另一種局限的折射。然而我會記住五十年代中聯電影公司演員紫羅蓮,...

20151228-王維基:別再傷害地球

王維基:別再傷害地球 28/12/2015 【晴報專欄】上周末偶然看到一個叫做《Running Wild with Bear Grylls》的節目。Bear Grylls是知名的冒險家,善於在野外及極端環境下求存。這次吸引眼球的,並不是甚麼特別的冒險經歷,而是因為該集的嘉賓是美國總統奧巴馬。 當然,奧巴馬不會像節目往常的習慣去冒險,Bear Grylls只是帶着他到阿拉斯加的郊外行山。對於Bear Grylls,他希望讓總統親眼看到美麗的景色和宏偉的冰川,希望政府能在能源政策及廢氣排放等各方面推動保護地球,但對於奧巴馬來說,要參與這類節目,背後要做的工夫就複雜得多了:保安團隊先要檢查整個山頭,以確保安全;路綫和對白要先準備好;還要跟到現場拍攝看緊每一個細節,例如總統會吃甚麼,以及總統是不能在鏡頭面前進食等等。 這種種都是宣傳,是節目的宣傳,也是總統親民的宣傳;但對於地球的環境保育,卻沒有太多的關係。雖然,奧巴馬說:我們全部人現在要做的,不只是讓自己看到地球美麗的景色,而是我們的下一代、生生世世的人類都有機會看到一樣的景色。 動聽的話背後,損害地球環境的最大國家就是美國。 王維基

20151228-徐家健:本土人含恨發聲挺林鄭

徐家健:本土人含恨發聲挺林鄭 2015年12月28日 林鄭月娥質疑,為全保而要年輕人多交稅是否公義。 (資料圖片) 古有中華膠含淚投票撐泛民,今有本土人含恨發聲挺林鄭。本土青年人論政實事實論,短短一年間,特區政府青年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令13億人震驚了! 要鬥死可恨的「老屎忽」,從日本古代楢山節考的棄老傳說,到歐洲中世紀獵巫(殺害老婦)與惡劣天氣(經濟轉差)關係的經濟分析,輪到香港今日「導正民粹」的竟然是扶貧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質疑為全民退保要年輕人多交稅是否公義?反了反了!年輕人反對由扶貧委員會提出的「不論貧富」模擬方案
,我陪你反。但反對政府擺明反對的方案,使乜咁落力?更使唔使把整個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上一代打成牛鬼蛇神?退保諮詢的「不論貧富」與「有經濟需要」A餐B餐,只反對A餐的客觀效果是把輿論(愚論?)推向支持B餐。要反A餐,更要反B餐。這不是「老屎忽」與「後生仔」的世代之爭;這只是「腦屎忽」與「尼克真」的一場罵戰。你最憎人老,我至怕人蠢。以下是非題,歡迎罵戰雙方齊齊七問七答: 1)「不論貧富」原則必然是福利。 答:非也。咁多人死唔見你死,皆因生死有命。全民退保,不一定要下一代資助上一代。當死亡風險難測,全民退保可以係死得早補貼死得遲。點解要不論貧富補貼?你買危疾保險,點解冇病的要不論貧富補貼有病的?只要設計得宜,「不論貧富」原則的全民退保可以是自己一代人幫自己一代買的「長壽保險」(longevity insurance)。 2)「有經濟需要」原則代表香港社會一向強調自給自足和多勞多得核心價值。 答:非也。是保險的話,「不論貧富」人人受保沒有違背自給自足多勞多得的核心價值。是福利的話,「有經濟需要」才有福利反而導致「隱性稅」(implicit tax)扭曲儲蓄行為,因此有違這些核心價值。 3)為全民退保,要年輕人多交稅不公義。 答:是也。但年輕人不要忘記,不公義的退保方案是林鄭為首的扶貧委員會提出的。 先問林司長,用來自「上一代」的稅收成立千億未來基金是甚麼公義?今日政府庫房萬億儲備大多來自「上一代」,拿當中幾千億每年所賺的利息為他們做退保才叫公義。 再問年輕人,冇讀大學又無兒無女的「老屎忽」(如阿叻)交稅資助「後生仔」(尤其那些讀完學士仲要讀博士的)讀大學又公義何在?開口埋口世代之爭,只會迫老屎忽反問你交過幾多稅咁大把?但你愈交得多...

20151228-素黑:獨一無二好不好

素黑:獨一無二好不好 2015年12月28日 你是獨一無二的。你不是獨一無二的。 你選擇相信哪句? 我兩句都相信。我是獨一無二的,沒有第二個完全一樣的素黑,也不可能有完全一樣的你。獨一無二有甚麼意義?有甚麼了不起嗎?意義應是有一點的,但確實沒甚麼了不起。我是獨一無二的意義,在於必須對自己的言行生死負責任,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去做任何事,承擔後果。因為這樣,令這個獨一無二的我更有動力去做好每件事,功勞和意義都歸我,呵呵。因此,我可以做出屬於自己的成績,不屑複製其他人的成果。 你不是獨一無二的,雖說沒有人和你一樣,但也許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有人告訴你他遇過一個人,樣子和你生得很像,連身形都一樣。假如你是自大狂,聽到這話後會感到不高興。啊,原來世上會有個跟我幾乎一模一樣的人,還以為自己很特別呢!還以為因為我的外貌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他才會愛上我。假如那個他更早地出現在他身邊的話,他選擇的會不會是他不是我?真是十分掃興的發現。 每個人都不過屬於一種「類型」。有人告訴你是心穎BB類嗎?抑或說遠看還以為你是朱咪咪?你很想對方說其實你很像你暗裡羨慕的某明星、某名人。關於希望自己像誰這種心理一直暗存在你內,雖然表面上,你還是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矛盾啊! 有機會的話,你敢接近甚至認識傳說中地球上,那個長得很像你的誰嗎? 素黑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在最痛時候加倍愛自己》等。Facebook專頁:素黑

20151228-李碧華:驚青「遊蕩王」

李碧華:驚青「遊蕩王」 22:14 28/12/2015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實在是人間罕見之極品,他又繼續唔得掂了,被新聞記者追訪,好驚青,自覺「人身安全受威脅」──但他連親自報警也不敢,託上託,由教育局經保安局再向警方轉達求助的。 如此窩囊哪有資格當月薪三十萬的問責高官?連當男人也沒資格啦。 警方出動重案組截停兩記者,還以「遊蕩罪」強行帶返警署扣查,不但浪費時間妨礙新聞自由,還浪費警力公帑,最後以無犯罪或不當行為放人。此事惹起各界熱議。 先不說唔得掂一再丟人現眼,且對新聞採訪手法無知,最諷刺的,有誰比他這「遊蕩王」更擅遊蕩?應開的會不開,應見的人不見,應做的事不做,應負的責任不負,上任以來隔三差五去旅遊外訪,花納稅人的錢周遊列國。他不懂教育,不為老師學生着想,不愛孩子更罔顧T S A帶來的痛苦,自詡月看三十本書但胸無點墨,詞彙貧乏到只剩「好正好正,好靚好靚」,如今又添「好驚好驚」。找警方對付記者後,每天忙於出席各大大小小的聖誕派對,穿梭飯局。 一個庸劣的遊蕩王掌控教育局?香港的父母和孩子感到怨憤。唔得掂,我們納稅人不是恥笑你,我們是鄙視你,和你背後的主子。 李碧華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20151228-林夕:都係搵食啫,何必?

林夕:都係搵食啫,何必? 22:14 28/12/2015 單身人兩手空空,卻擁有一個屬於他們的光棍節,不知道要來何用,讓一堆光棍聚聚頭,互補不足,甚至,可以在這天搞配對活動?十一月十一日,四條一,發明這個的,如果是活得不耐煩的單身人,是想示威,炫耀身分矜貴,單身後面可掛上貴族的頭銜,抑或想抗議,要與情人節抗衡? 節日發展與發明到這地步,已經是無事生非,無非想生事罷了,日本網民居然還發明了一個新詞,把聖誕與單身混在一起,叫聖誕光棍,擺明質問光棍,什麼?都聖誕了,你還單着身子?這就更沒事找事,近乎尋釁滋事了。 聖誕節關你生活有沒有固定伴侶什麼事,如果不是教徒,最大的發現,只不過是屋苑管理處無端多了點七彩燈飾,教徒更請自重,這不是談情的時節,你該向主耶穌說一聲生快。不過,主耶穌聽到了,或許會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關我什麼事啊?這也不是我的正日啊?是你們地上那誰欽定了的。所以呢,又是日本人,出現了聖誕節反情侶示威活動,單身男士組織遊行,抗議聖誕節變成消費節、情侶節。 單身沒什麼不好,唯一不方便就是吃飯,能吃到的菜式比較少,尤其吃高檔西餐,特別在聖誕節,空肚不能吃早餐,光棍空肚更不宜吃聖誕大餐。西餐本來是最適合獨家村的,可是要自報table for one,侍應不奇怪,其他食客見你一人獨佔整桌的架勢,也會多瞪你兩眼,如果是名人例如吳克儉,被人跟蹤拍到網上,那牛排雖則依然真係好正,吃相也立時成為孤獨落寞的寫照,這就是群眾壓力。人言不可畏,只要不聽不問,群眾奇怪目光,本也可以視而不見,但吃西餐不過想圖個氣氛,吃得不自在,要拿出一顆無分別心,修練八風不動的本色,又大材小用了。 聖誕元旦在扒房搵食難,又是日本人出頭,有家西餐廳反過來,拒絕接待情侶客,據報,不但成為光棍溫暖飯堂,更為免當晚上班的同事觸景傷情云云。這,又矯枉過正了,單身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心虛光棍在這圍爐取暖,變相承認,要迴避那些黏在一塊的情侶,眼冤。至於要當班的員工,看見滿座二人組,真會觸景傷情的話,也太玻璃心納米心眼了。你怎麼知道,在聖誕如此敏感的一天,情侶中正有人為表現不良,過不了全港性情侶評核試,正在鬧分手呢? 聖誕元旦情人節搞那麼多事,想那麼複雜,不外乎夠鐘、肚餓,大家都係搵食啫,何必? 林夕 電郵 :linxiapple@gmail.com

20151228-陶傑:4S生活

陶傑:4S生活 22:14 28/12/2015 幸福有多重?平均三磅半。 大時大節將近,又到單身族愁爆的時候。眼見別人成雙成對,單身的你有甚麼可以聊以安慰? 美國西華盛頓大學社會學教授狄德曼(Jay Teachman)博士研究指出,單身族比有伴侶的人平均瘦三磅半。 這項調查共追訪三千三百人,根據他們的感情狀況——離婚、分手、同居或分居,分組調查。 結果顯示,單身獨居的人,無論男女,離婚或從來沒有結過婚的,體重及BMI指數都比另一組有固定關係的人偏低。這項調查並沒有問及運動或節食的因素。 博士相信,單身的人更苗條,有兩個主要因素:其一,他們還在尋找伴侶,尚身處配對市場,他們更在意自己的外表和體重。第二,他們食不定時,有固定關係的人更傾向食有定時,家中多機會有人煮食。 這項調查還研究剛與人同居,或因分手而搬家的兩組,結果發現,剛分手的人更容易減磅。 狄博士說,此一現象可稱為「離婚節食法」:平均而言清減超過三磅。反過來,建立新關係並開始同居的人,普遍增重三磅半。一增一減,份量恰好相同。 如果固定關係是感受幸福的原因之一,不妨說幸福也可以量度,重約三磅半。 新世代的人不肯結婚,頗有道理。看看第三世界的國家,越窮生得越多,打仗則拖男帶女逃難,將負擔卸給相對苗條的法國德國和歐洲。 南亞次大陸的婦女百子千孫,食物多咖喱和椰子油,看看電視新聞畫面,居然肥婆居多。非洲埃塞俄比亞則饑荒,餓得跑不動了。既然那麼多苦難,為什麼不避孕呢?似乎也不許問的樣子,因為據說懷孕的人權全球平等。 美國則亦家庭越大,子女和父母越重磅。紐約單身中產喜歡去中央公園跑步,因為在華爾街上班是要Presentable的。單身有一份正確的虛榮,這一點,香港的都會人要模仿。 到處都有歧視,因為這是亂世。記住,幸福是有份量的,為了自己和世人,不要輕易生子女。過4S生活:Stay single, stay slim. 陶傑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20151228-盧峯:刻意矮化香港將成三輸局面

盧峯:刻意矮化香港將成三輸局面 22:13 28/12/2015 梁振英到北京述職跟發改委官員會面時居然把對方稱呼為同志其實不讓人意外,也不是甚麼說錯話。對這位常要求香港向內地城市包括天津、深圳學習的人來說,他根本自視為黨官,是中共官僚體系的一員,稱呼內地政府部門官員為「同志」可說是理所當然的事,甚至是期盼已久的事。何況當時梁振英身在內地,香港則遠在幾千公里外,他還原黨官本色、同志本色實在一點不稀奇。未來再訪問北京或內地省市時,梁振英只怕更肆無忌憚的同志前、同志後的跟內地官員打招呼。 不過,今次梁振英述職之行最值得關注、最令人心寒的是北京中央政府進一步矮化香港的地位,進一步把香港當成另一個內地城市,並且加強指示指導香港的內部事務。跟以往的述職不同,今次梁振英見中國總理李克強、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都不再像以往那樣並坐在會議廳正中央,而是由李克強、習近平坐在正中央位置,梁振英則必恭必敬的坐在一旁,一副聽取訓示教誨的樣子,主從、上下級關係比以前明顯得多,完全失去特區首長應享有的特殊地位及待遇,讓各方面包括內地民眾以為,香港特首位置跟其他中國地方官員沒有分別。 政府自我閹割應受譴責 只要拿以往兩位特首的待遇相比,就能看到北京正刻意貶低香港的地位。不管是腳痛下台的前特首董建華或曾蔭權在任時都常到北京述職,每次也會跟中央領導人見面。而過往會面時,不管形式上、禮節上北京都盡量尊重香港特首的特殊地位,讓他能跟中央領導人少一點上下之別,多一點平等交流氛圍。這樣做一方面顯示北京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也令內地民眾明白香港跟內地省市的確不一樣,香港跟北京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現在,北京以規範化述職活動為理由主動改變特殊安排,把特首跟中央政府的關係變成一般上、下級官員的關係。這實際上是要貶低、淡化香港的特殊地位,矮化一國兩制方針政策。梁振英及特區政府居然逆來順受,不發一言甚至甘之如飴,這實在是自我閹割的表現,應當受到嚴厲批評及譴責。 只要稍稍回顧一下香港前途談判的歷史及《基本法》的制訂過程就不難明白,從一開始香港的特殊地位就受《中英聯合聲明》保障,並在《基本法》中予以確立。按照有關安排,香港不是中國政府官僚體系的一部份,不納入中國的政治、經濟規劃中,也不受中央政府部委的指導指示。更重要的是,除了國防、外交及涉及中央與特區關係的事務外,香港享有自治權、獨立司法管理權,...

20151228-古德明:譴責信

古德明:譴責信 22:15 28/12/2015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 Union officer had disobeyed or failed to comprehend an order."I believe I'll sit down," said Edwin Stanton, Secretary of War,"and give that man a piece of my mind." "Do so," said Lincoln,"write him now. Make it sharp. Cut him all up." Stanton did not need a second invitation. It was a bone crusher that he read to the president. "That's right," said Lincoln."Why, that's a good one." "Whom can I send it by?"mused Stanton. "Send it!" replied Lincoln."Why, don't send it at all. Tear it up. You have freed your mind on the subject, and that is all that is necessary. Tear it up. You never want to send such letters; I never do."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北軍一名軍官違背或誤解了一道命令。戰爭部長埃德溫.斯坦頓說:「我得坐下來寫封信,把他痛斥一頓。」 林肯說:「寫吧,現在就寫。措詞要辛辣,罵得他無地自容。」 斯坦頓再不猶豫,馬上下筆,寫罷,把那封絲毫不留餘地的信讀給林肯總統聽。 林肯說:「不錯,寫得好。」 斯坦頓自言自語說:「叫誰送信好呢?」 林肯回答:「送信?啊,不要送出,撕掉吧。你已經就這件事充分表達了想法,...

200151227-李怡:美感是文明的起源

李怡:美感是文明的起源 21:37 27/12/2015 聖誕。新年。花。美:美景,美服,美食……。 日本作家岡倉天心在1906年出版的《茶之書》裏說,當原始人第一次替他的女伴戴上花環,他便跨越了野蠻人的階段。透過這個舉動,他被提升到自然的基本需求之上,他變成了人。動物的自然需求只有為延續生命的性,進入文明是由於產生美感。在野蠻人生活中,花是無用之物,當領會無用的花對愛情的妙用,人類就進入了文明,也就是進入藝術王國了。 因此,美與藝術,是區別野蠻與文明的分界線。但是,人類社會似乎漸漸忘記了文明,追逐自然需求的實用性主導一切。中學成績好的學生,大學選科若不選被認為有用的專業,比如醫學、法律,而選文史哲,家長就認為「嘥咗」。在實用主義主導的世界,人們似乎只在意金錢和權力的累積,眼睛盯着渴望達成的目標,而無暇享受日常生活的細膩互動。生命中稍縱即逝的美:夕陽、星空、溫柔的吻、綻放的花朵、蝴蝶的飛舞、孩子的微笑,好像都跟他們無關。歐洲知名學者Nuccio Ordine認為,當所有不實用的東西都遭到鄙視,這種趨勢,會對人類文明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從古至今,人類有過許多野蠻肆虐的時刻,燒毀書籍,夷平古蹟,而最終帶來的是人世間的災難。 因為使人產生美感的事物儘管表面無用,卻是文明的起源。審美所帶來的滿足是排除利害關係、自由且獨一無二的滿足。人在美感中煥發創意,在最不起眼的平凡當中,往往存在着最偉大的事物。亞里士多得說:美比歷史更真實。因為歷史是人世間的虛偽構成的。把金錢、權力、性慾暫放一邊,去享受美吧。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怡 電郵 :mcwriter@apppledaily.com

20151227-林夕:人言之所以可畏

林夕:人言之所以可畏 21:37 27/12/2015 勞氣友是個含怒到無限次日出的人,在網上跟人交際,不知說了什麼,被人封為港豬,尊嚴受損,又再找我消消氣。 我拿出過去頗能止咳的一句:「別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勞氣友繼續咳:咳,他說我是港豬固然是他的錯,我反罵他恨他氣他,出盡這口烏氣,很爽,我不覺得是在懲罰自己。我說:但你在我面前罵他,他沒聽見,也沒損失,你心情卻因此壞了好幾天喔。 勞氣友說:那有沒有速成的解氣法? 我只好舔舔口水,滑一滑手機,看到了不知真假的一則:有人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的碴子,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余沉吟片刻,答道,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他,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勞氣友不服氣:李敖罵人,無一倖免,又以罵人為樂;余光中不搭理不回應,李敖不會覺得寂寞,少一個余光中,還有千千萬萬個余光東余光西,他罵人的生活豐富極了。余光中不開論戰,你又知他不是啞忍,其實心裏氣悶極?又或者,實在是心虛? 我說:姑勿論誰對誰錯,李敖開罵,那把刀是見血封喉的。什麼軟骨文人、吟風弄月、詠表妹、拉朋黨、媚權貴、搶交椅、爭職位、無狼心、有狗肺,還有更誅心的,你挨過這些刀嗎?要學學余大詩人,人家懂得止蝕,一回應,就是嫌麻煩還不夠大。更何況你是社會不知名人士,被封為港豬,也沒有紀錄在網;再送你一句,動不動為自己抱打不平,只是把自己看得太大。人言之所以可畏,是你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勞氣友更氣:你這不是在罵我嗎? 我確實氣這枚勞氣友,只個人小事,跟人一言不合,即刻方丈上身,真正大事,卻不見得會拿出少林怒目金剛的氣概,於是開始輕佻:沒錯,我罵你又如何?你被我刺痛了、傷害了嗎?我只是用口罵你,又沒有真正用刀砍你,等一會,你不是一樣可以皮肉無損去吃你的聖誕大餐?你是不是港豬,不是路人甲乙說了算,你得問自己。 勞氣友一聽,果然沒少一兩肉,等一下還有得吃肉,心胸就大了,這枚港豬覺醒了。 林夕 電郵 :linxiapple@gmail.com

20151227-馮睎乾:童年耶穌有多霸氣?

馮睎乾:童年耶穌有多霸氣? 21:37 27/12/2015 HappyHeathenLynn圖片 你大概不知道,耶穌幼年曾是好小器的方丈,不但擊斃孩童,也曾「秒殺」(字面義)老師。 關於耶穌的秘史,在教會初期二百年曾遍地開花,其後有力人士認為多屬邪說,就沒把它們編入《聖經》。比如福音書,本來為數眾多,何以最後只得四部?據聖依勒內的權威解釋,福音是教會的支柱,支柱當有四條,而「四」這數字也對應「四域」和「四風」等。如此hea解,依勒內今天很可能被封「負皮王」。 撇開意識形態,典外福音書其實很多都「好正好正」。最富哲理的首推語錄體《多馬福音》,如第八則說:「被人吃下的獅子有福了,這樣獅子就能成為人;被獅子吃下的人遭殃了,這樣獅子也將成為人。」盡是謎樣的隱喻。不敢說劣幣驅逐良幣,但《多馬福音》畢竟太深,早期基督徒大多沒受教育,出於市場考慮,篩掉它也很理所當然。數最重口味,我則推薦多馬的《童稚福音》。學界一般認為《童稚福音》成書於二世紀中、後期,但當中的故事則早已廣泛地口耳相傳。 正如《一拳超人》可以當《莊子》看,《童稚福音》也不妨當奇幻類動漫看。據書中記載,耶穌幼年已有特異功能,單憑說話就可控制水的流動,又曾用泥捏成十二隻麻雀,拍手即全部飛掉。請勿誤會小耶穌只玩這些無傷大雅的把戲,他小時不但毫不「大愛」,更三番四次用異能殺人,跟舊約那位動輒降災滅世的善嫉的耶和華不相伯仲,可謂有其父必有其子。例如有男孩跑過,不小心觸碰到耶穌的肩膀,天主子立即變身方丈,怒氣沖沖地咒罵:「你走不完這段路!」男孩即當場暴斃。 同村居民見狀,紛紛向耶穌的掛名父親約瑟投訴。此時有個叫撒該的教師,見耶穌是資優生,竟自動請纓擔任他的老師。撒該先教他希臘字母,口若懸河地由Alpha(希臘文第一個字母)數到Omega(希臘文最後的字母)。小耶穌聽完後,立即反脣相稽:「真虛偽,你連Alpha的本質也不知道,又怎能教Beta(希臘文第二個字母)?你留心聽着第一個字母是怎樣的:它由直線組成,中有記號,各自分離,又互相靠攏,被提昇到高處共舞。這就是Alpha之道。」撒該雖聽得一頭霧水,也「不明覺厲」,於是立即送耶穌回約瑟處,敬謝不敏,並說搞不清耶穌到底是神抑或天使。 後來又有教師不識天高地厚,自薦教耶穌希臘文和希伯來文。這教師講了一遍希臘字母後,耶穌照例挑機:「如果你真是老師,請告訴我:...

20151227-沈西城:術數談奇

沈西城:術數談奇 21:37 27/12/2015 世道晦暗,術數鬯逐,朋友中不少喜此道者,而且頗有心得,唐翥固不必說,是其一,彼生前軼事繁多,這裏不妨多述一則。七十年代中期,唐翥常到方龍驤金馬倫道的辦公室打牙祭,某日午,有友來訪方,延入會客室攀談,少頃客辭,經唐翥身邊,不住上下打量。方龍驤感奇怪,怪責唐翥唐突無禮,唐翥張口道:「奇怪了!這人已死掉,緣何來此?」方龍驤聽了,先是一怔,繼而罵道:「儂發哂格神經病,瞎三話四,人家龍精虎猛,哪能死脫!」唐翥不服道:「伊真格死勒!啥體會來看望儂?弗可能!」方龍驤只當唐翥胡言,不放在心上。第二天清早,方家電話響,嫂夫人打來告知朋友早上無疾而終,方龍驤驚惶失色,立時撥電話問唐翥:「小唐!啥個事體?我朋友真格死勒!」唐翥回道:「伊頭上已沒氣,人沒氣,哪能活?」此事傳遍朋友圈,咸以唐翥為「活神仙」。唐翥此術與生俱來,非得名師指點。 能知生死,亦非唐翥一人之術,昔日汪季高居士亦係活神仙。汪季高,滬人,曾以「雙桐館主」筆名治稿於《星島晚報》綜合版,論斷人事,有獨到之處。有一天,忽對老妻這樣說:「過三天,我命休矣!」老妻道:「亂講廿四,無病無痛,怎會死!」汪季高嘆口氣道:「我呀算了又算,此劫逃不過,天羅地網,怎能破網!」於是吩咐老妻辦理後事,老妻唯唯否否,大不願,惟表面順從館主。第三天早飯,汪季高道:「我今早十二點就要大去,你們有什麼話,儘管說!」家人半信半疑,也就順老人心意,胡謅了幾句。汪季高也不說什麼,看了看時鐘,十一點,便淋浴更衣,穿上整齊西服,繫上領帶,走進臥室,直挺挺躺在床上,囑道:「你們別打擾我,十二點過後進來看我!」家人諾。十二點過後,老妻心念老夫,推門入房探望,見汪季高好好睡着,一動不動,上前用手探息,已斷,不由大驚失色。據先輩說有奇術之相士,真能斷生死,不過如汪季高那麼準繩,則不多。友人掌相專家張碩人,旅居泰國,不時回港遊覽並會方家,九二年遇之,為我看掌,道:「你乃文人手相,難望發達,明年要小心,家中有一老遇事。」我聽了心悸。九三年八月正值八號風球,老父心臟病發,送院不治,張兄判掌神矣!後又紹介不少友人往求教,其一是大作家之女友曾女士,斷曰「拖拖拉拉,凶終隙末。」果然九二年大作家移民,戀情告終。張兄還告曾女士會結婚,惜不長,後亦應驗,如今偕子居堡壘街,跟大作家寓所相隔數箭之遙,卻是十年來未曾一遇,此正說明緣盡...

20151227-徐緣:2015世界十大最多人Share的廣告

徐緣:2015世界十大最多人Share的廣告 21:36 27/12/2015 榜首廣告為Android的「Friend Furever」。(互聯網圖片) 每近年底,必有各類年度統計與回顧出台,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World Top10 Most Shared Ads」列表。這個統計由英國短片推廣網站Unruly所公佈,它們根據Twitter、Facebook及Blogosphere三大社交網絡平台的數據,每年整理出世界十大最多人Share的廣告片。過去兩年我都密切留意上榜作品,冀能探究什麼樣的廣告短片,能夠突破大眾對分享商業廣告免費幫人宣傳的厭惡,不介意讓出自己的社交平台協助品牌宣傳。 結論非常清晰:搞笑無厘頭的廣告橋充斥網絡,但上到十大的少之又少。明星掛帥的也能佔上幾席,尤其那些群星拱照組成球王Dream Team的千萬金元大作,總能殺入十大。但真正在榜中佔多數的,卻是走正能量路線的感人或勵志作品。一提起網上廣告,抽水搞笑看似王道,但要上到世界級十大,窩心之作才是登上殿堂之道。 我對這個現象的解讀,跟人類愛面子的習性有關。在網絡上看到搞笑無聊的東西,即使笑到反肚真心Like,但Share前一刻或會猶豫,怕人家覺得自己Share「低B嘢」而降了身價、品味露底。反之正能量窩心內容則有相反效應,稍有感覺便絕不吝嗇大力分享,因為Share這類題材,像在自己社交平台蓋上「白兔印仔」,向全世界宣示自己是有品味的普世價值代言人。兩類內容作比較,前者令Share數出現折讓,後者對Share數有放大效果。再者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網民的笑點必有差異,廣告內容要引到全世界人發笑不是易事,但正能量內容乃世界語言,人人能懂,更利於傳播。 詳看2015年的十大列表,這個網絡瘋傳的題材傾斜比以往更明顯,無聊搞笑之作無蹤無影,得得意意也算進搞笑的話,也只有兩條片上榜,分別是C朗喬裝長髮肥仔在街頭踢波無人理的ROC耳機廣告,以及一眾迪士尼卡通人物在商場與途人互動的有趣短片。Unruly的Co-CEO Sarah Wood這樣總結今年統計:「Data analysis of1,300 ads proves that2015 was a highly emotional year for video ads……It's not that adland has lost it...

20151227-畢明:男神的情書

畢明:男神的情書 21:36 27/12/2015 每個人都有罩門,一個你甘不甘心都被直取要害的私人缺口,擊中動彈不得,入心入肺,沒有同樣罩門的人不會懂。琴總會遇上牛,沒有琴對牛錯,不過是人生。 我的其中一個soft spot,是文字。真摯的文字,智慧的文字,練達的文字,荒寒的文字,力拔山兮的文字,情細心密的文字,頑皮賤格的文字,各有風景,各有哥羅芳,或者毒性,渡你上天堂下地獄,過花海歷桑田,隨時輪迴又低迴。 不相信文字的人不會寫信。我喜歡寫信的人,寫得一手好信,寫得一手短訊的人,加十分。太多時候我們低估了一個字、一個眼神、一下觸碰、一次聆聽、一個誠懇讚美的力量。 所以Benedict Cumberbatch是我男神,他很會寫信、而且愛寫信。最近一封是寫給聖誕老人的,可愛到黐線,看完之後除了愛死他之外我別無選擇。小孩子才寫信給Santa的,他又寫,因為,他有話說。 「親愛的聖誕之父: 朋友叫我寫信給你,我認罪我實在唔知寫乜好,身為成年人我知道我和你的時光早就用完了,現在我們買禮物給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活於我們自己創造的世界……所以我們不可能要求你給我們救救環境、難民危機、國民保健、教育、食物銀行、人權、原教旨主義及戰爭等問題。雖然上帝知道我們需要所有的幫助去處理全部的人為問題……」 一開始,已經舉重若輕關心社會和世界,他那顆真心的質地,抽個物質構造的tag出來看,肯定是100%善良製造,純淨過100%純棉,溫暖過100%茄士咩。還要有承擔,成年人的攤子,自己對世界造成的破壞,唔該自己收科。 然後入正題向紅衫鬍鬚叔叔要求的聖誕禮物,不為自己不為成人,為小孩謀幸福,他希望聖誕老人在全世界的煙囪,派送“A little more time for children to be children”。「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做孩子」。現在的小朋友都被盜取童年了,各式各樣的掠奪,希望可以「拉長那些充滿魔法和頑皮的時光」,“Distract them from the realities of a world gone mad so that they can laugh with their breath rather than sob with their tears”。世上太多孩子過早被迫世故,要照顧家人,受盡疾病、飢餓、窮困之苦...

20151227-梁文道:說給成年人聽的鬼故事

梁文道:說給成年人聽的鬼故事 21:36 27/12/2015 尾指和無名指向掌心內屈,與拇指的指頭輕輕接觸,食指伸直向天,中指則微微下彎,貼在食指旁邊,便是著名的「舊信徒」(Old Believers)十字聖號手勢了。對西方繪畫史稍有印象的,當能記得這個手勢,因為圖畫裏的主教、聖人和耶穌在向人宣道及祝福信眾的時候,總是會用右手比出這樣的動作。十字聖號還有許多變形,例如,有時中指和食指會貼在一起朝外下彎。但不論它怎麼改變,各個時期各個宗派又對這些變形各自做了什麼很特殊的解釋,外人還是一眼就能認出,那都是基督徒的標誌。於是可以想像,在二十多三十年前,當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手勢其實源自羅馬「異教徒」的時候,我有多麼吃驚了。當年我還是個算得上虔誠的天主教徒,以為我們一切唱誦儀禮皆有神聖來源,有它自己的特殊本質,真沒想到這個最最基本的,唸經劃十字時的動作居然曾是羅馬貴族階層的祝福下人的姿勢。還記得那時看到的解釋說這是早年仍然十分地下的基督徒的精心策略,故意挪用帝國上層社會的姿態動作,好借來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果真是這樣,這個手勢還算得上神聖嗎?或許我們可以說,儘管它的起源與教義無關,但它早已被基督徒廣泛「徵用」,久而久之,內化成了基督信仰的一部份,並且重新賦與它各式各樣的意義(比如說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湊成一點的版本裏頭,這三根手指分別代表了聖父、聖子和聖神,三指集中一點自然是三位一體,不可分離的意思),反而它那異教源頭早被遺忘,所以也用不着計較了。沒錯,可是這個動作到底還是留了下來,和它連在一起的祝福用意也始終存留,至今不衰,我們能不能說這是遠古文化的遺骸,是記憶對抗時間淘洗的無聲抵抗呢? 再說下去,我們就會進入「圖像學」(Iconography)的世界,這個藝術史中最豐富最繁瑣的獨特領域了。宮布里希(Ernst Gombrich)的《藝術的故事》是全球最暢銷的藝術入門書,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則是開創現代圖像學的一代宗師,阿比.瓦堡這兩位弟子穩穩地樹立了從老師那裏開始的工作,把這門解讀視覺圖像意義的學問變成了任何藝術乃至於文化史學生的必修課目。自此之後,學者們看圖畫的方式變了,面對達文西《最後晚餐》,不只看它形式上的精緻,還要追索其中任何一個細節的來由,甚至問一些表面看來似乎不必去問的問題(比如耶穌這個故事主角為什麼要被安置在構圖中央)。若用...

20151227-蘋果:【男女之間】成為男人最愛,女人必學四招

蘋果:【男女之間】成為男人最愛,女人必學四招 21:35 27/12/2015 聖誕節派對連場,除了和老朋友聯誼,更是認識新朋友的大好機會。想吸引新相識的心儀對象,不妨參考戀愛書《Love in90 Days》作者Diana Kirschner的四個秘訣,讓你成為男人最愛。 1.保持少少距離:無論你有多喜歡他,千萬不要太快和太易便流露出來,否則會令男人感到壓力,當他吹捧自己如何如何,務求吸引你注意力時,不妨發問挑戰他,激起他的征服意慾。 2.展現自信一面:自信的人最吸引,如果你感到緊張,不妨留意身邊其他事物去分散自己注意力,好過着眼如何放鬆自己,最緊要表現得舒服自在。 3.談吐要幽默有趣:最重要要令到他和你相處愉快,男人最怕過份嚴肅、講吓笑就立即黑面的女人,最好大家可以互相取笑對方,像朋友一樣輕鬆和開心。 4.談論自己熱愛的東西:研究發現,男人最不能抵抗對生命充滿熱情的人,人談論自己熱愛的東西會不自覺散發攝人魅力,另外和他一起做些未曾做過的事,會令大腦釋出多巴胺,使人感到快樂和興奮,有戀愛的感覺。 記者:陳倢 資料來源:Cosmopolitan.com

20151227-蘋果:【專題籽】夾啱時辰,朝七晚七跳走卡路里

蘋果:【專題籽】夾啱時辰,朝七晚七跳走卡路里 21:32 27/12/2015 註冊中醫師楊明霞今年開始每朝跳繩15分鐘,高峯期曾試過一天跳600下,她指早上或傍晚時跳效果更佳。 【專題籽:節日之後】 聖誕節食自助餐,不知不覺體重又上升一點點。想減磅請做運動,但天寒地凍,離開張床也不願,更遑論做戶外運動。其實有種運動叫跳繩,隨時隨地可做,方便快捷,別以為動作簡單小兒科,消耗熱量在各項運動中原來屬中上水平,所以有時間不妨跳一跳,卡路里就跳走了。 找註冊中醫師楊明霞(Jenny),既可談中藥之道也可以講跳繩,每周都游泳的她今年初開始養成跳繩習慣,每朝一起床便會做經絡操和跳繩各15分鐘,曾試過一天跳600下,大半年後,身形苗條的她再減五、六磅,比以前更fit更健康,現時還會建議病人嘗試跳繩改善氣血運行。 Jenny指現今不少打工仔和OL,平日工作坐得多,容易令下半身氣血循環不佳,OL腳部易有水腫,甚至出現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婦科問題。她之所以跳繩,全因曾看過一些中醫婦科文獻,提及屬帶氧運動的跳繩,多使用腳部肌肉可令身體中下半身通經活絡,「相對行樓梯和散步較枯燥,跳繩感覺較有動感。」 跳繩比行樓梯 更燃燒熱量 不說不知,原來跳繩都要選擇合適時機,一天有24小時,每個時辰都有相對應的五臟六腑,若對準時辰跳繩,可助氣血運行暢順,「有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做適量運動,跳完繩感覺精神多了,身體就像開啟了引擎。」Jenny提及,早上7時至9時,是胃經運行時間,如食早餐前一小時有適量運動,可帶動血氣;至於傍晚6至時7時放工時分,是人體新陳代謝最佳時間,「這段時間也不妨跳一跳繩,若時間不許可,晚飯後一小時跳繩都有幫助。」少做運動的人,Jenny提醒要循序漸進,建議第一周可先跳30下,待身體逐漸適應後,才開始每周遞增10下運動量。 假期後發福明顯,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英國倫敦生物醫學中心(BioMed Central)的營養學期刊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均有研究發現,假期隨飲食和休閒活動增加,體重會平均增3至5磅。他補充,一磅脂肪相等於3,500kcal食物,如增加3磅,即需要做消耗10,500kcal的肌肉活動才可抵銷,「研究發現打一餐邊爐,攝取熱量可去到8,000到10,000kcal。」 ...

20151227-蘋果:【專題籽】高官金句逆思考,煲碟睇書笑迎2016

蘋果:【專題籽】高官金句逆思考,煲碟睇書笑迎2016 21:35 27/12/2015 【專題籽:節日之後】 來到年尾,過完開心熱鬧嘅聖誕節,呢個周末大家不妨留喺屋企,睇書煲碟hea吓嚟休養生息,叉足電再上路,準備迎接2016年嘅新挑戰!雖然港人今年繼續俾班高官玩弄於股掌之間,不過各式千奇百怪嘅金句,幾有潛力玩二次創作。為免呢班政棍嘅笑料被掏空,龍叔叔同小燕妹妹揀咗啲靚碟同好書,畀佢哋充實吓創意同演技,希望廣大市民吹你哋唔脹之餘,來年仲繼續有啖笑吓。 特首必睇《選戰》 跟智叔學親民 “土地問題。” 689話長者服務不足係土地問題、六四又係土地問題,連鄭中基都深表認同,話多啲土地就會中六合彩。特首有先見之明,可惜無解決之法,龍叔叔就推介佢睇今年嘅災難片王《加州大地震》,戲入面幾乎震到成個加州散晒,土地問題嚴重過你多多聲。仲要學吓戲入面嘅主角咁,有番啲承擔,救人於水深火熱之中,唔要求你練到Douglas Johnson咁大隻兼識揸車揸快艇揸直升機,周身刀張張利,仲要老婆阿女成家人開開心心,求其剃光咗個頭就當你交到戲喇。 梁振英 《加州大地震》3D藍光影碟 約$230 《選戰》藍光影碟(一盒四碟) 約$580 “拉布都冇用,最後咪又通過。” 嘩,厚顏如此,要求689有政治智慧真係好高難度,但連丁點戲都懶得交,就真係枉費納稅人出糧畀你囉。真心推介港視套《選戰》畀佢,宋漫山不擇手段誓做特首嘅功架應該唔使學,要學嘅係智叔嘅演技,唔好一臉闊佬懶理嘅態度好喎。《選戰》首季共15集,講出政治黑暗嘅一面,智叔人前正義親民,人後陰濕躁狂,正到爆。票箱版box set早已斷貨,$580嘅普通版都唔算貴,希望套《導火新聞線》電影版搵到大錢,順勢拍埋《選戰》第二季或電影版就好喇。 “我睇實質論英雄㗎啫,你同我考12個A我睇囉。 照估計,叻哥懶理有冇12個A,最緊要賺到十幾億人個market,可能忙得滯,冇時間留意《蟻俠》句宣傳口號「英雄無分大小,呢啲就真係警世明言喇,12個A先係英雄,咁Tony Stark同Peter Parker使唔使考過試?做開小男人同鹹蟲角色,真係要睇多啲英雄片嚟提升使命感,咪做死一世「交通燈」先得㗎。湯告魯斯扮特工扮到第五集,喺《職業特工隊:叛逆帝國》依然有型有款,揸住寶馬M3窄巷甩尾大戰電單車黨,相當精采,動作場面都花過...

20151227-古德明:毀家之恨

古德明:毀家之恨 21:37 27/12/2015 Many Americans who were in London in the Blitz relayed to their countrymen the courage and tenacity of the British. Harvey Klemmer, a good friend to Britain in the country's darkest hour, was one of them. He tells of how a London warden, a slim, elderly man, responded to an air raid. While this man was working on a job, someone came running to tell him his own house, a few streets away, had been destroyed. His wife and children, fortunately, had gone to a nearby shelter. I asked the man what he would do if he could lay his hands on the airman who had dropped the bomb. He gulped a couple of times and I waited eagerly to hear what sort of punishment he would be prepared to mete out."Well," he said slowly,"I don't think I would give him a cup of tea." 德軍大舉空襲英國期間,不少美國人身在倫敦,見英國人英勇不屈,會向其國人述說,哈唯.克萊默就是這樣一位美國人,也是英國在最艱苦時候的一位好朋友。他談到倫敦一個瘦削年長的空襲防護員,遇上空襲的反應。 這防護員正在工作,有人跑來告訴他說,他自己的房子給炸毀了。那棟房子距離他當時所在的地方,不過幾條街。幸而他的妻子兒女事先去了附近一個防空洞。我問他說,假如抓到投炸彈...

20151227-明報:4個男生隱夠了 隱青走出自困 「原來出面都唔係咁恐怖」

明報:4個男生隱夠了 隱青走出自困 「原來出面都唔係咁恐怖」 21:21 27/12/2015 隱青走出家門度過首個「脫隱」聖誕 曾經是不願出門的「隱青」阿傑(左起)、Eric、阿民,如今投入工作不再隱蔽,與家人好友歡度快樂聖誕。(楊柏賢攝) 過去面對家門也不敢踏出,但經過社工的協助、家人的支持,(左起)阿傑、Eric、阿民以及不在相中的阿偉上月終於投入工作,4人正式脫離「隱青」行列。(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聖誕佳節,大家走到街上慶祝之際,4名約20歲的「隱青」終走出家門,與親友度過首個「脫隱」聖誕。協助他們重新振作的輔導機構估計,香港最少兩萬名隱蔽者自困在家,部分擁有高學歷,例如大學結構工程系畢業。惟社署無資助專門隱青服務,只有少數機構跟進隱青個案,一般輪候時間長達9個月,令隱青情况惡化;亦有機構4個月後將用盡捐款,被迫削減隱青服務規模,使社會損失極大青年勞動力,有經濟學者推算帶來的經濟損失以10億元計算。明報記者 阮秀君 把牀下的聖誕樹拖出來,近20歲的阿民輕輕一吹,樹上積了3年的灰塵徐徐落下。跟父母及妹妹一起,將剛買的裝飾一件件掛到樹上,成為阿民於節日間最享受的時光。他腼腆道:「今年終於有心情去佈置聖誕。」 家,是他最重視、最安全的地方,但3年來他一直自困在家。他解釋,中五後讀過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課程,亦曾經到餐館打工冲咖啡,但均經歷挫折。細節,他沒多提,只說足以令他墮進隱青世界。 回首往日﹕成日望住屋企道門 隱青的世界是一道又一道的門,房門、家門、大廈大堂的門,門外盡是荒誕怪異。隱蔽兩年,22歲Eric描述:「以前想走出去但無勇氣,成日望住屋企道門。」過時過節,親友遷就他自動上門探訪,對隱蔽一事知而不說,成為家族不能說的秘密。不過,今年他興奮分享,計劃四處到親友家中拜賀,聖誕期間更邀約朋友看燈飾,皆因上月Eric已跟包括阿民在內的3名隱青到青年中心工作,正式脫隱。 新個案輪候9個月 「走出來」動力源自於看到父母需要,其中一名脫隱者阿偉稱:「父母年紀都大,唔可以養我一世之餘都要照顧返佢哋。有機會要出返來嚟,唔可以再浪費時間。」18歲阿傑在脫隱後帶過小朋友活動,亦認識阿民等朋友,成為同路人,他說:「發現原來出面都唔係咁恐怖。」 協助這4名青年的中華錫安傳道會社會服務部,其總幹事伍恩豪表示,上門探訪、安排活動及工作機...

20151225-健吾:手信

健吾:手信 21:18 25/12/2015 (起歌:你離開~你回~~來,沒禮物也不著呆~~~♪〜) 這一年收到的手信,最有心的,也算是這個了:朋友去大阪,問我去吃什麼。他跟我書介紹的店去吃,吃完,我見到他夾了這個特別聖誕的叮噹。忍不住口,說:有沒有多一個?他就盡力夾了給我了。感謝朋友L。希望我介紹的店,你去得愜意就好。 *  *  *  *  * 12219396_10156211294080005_487904309595357509_n最近,朋友買得最開心的手信是什麼?就是這個近畿大学魚類研究所出產的金槍魚杯麵。好不好吃呢?唔……好多人說,都是杯麵一個。但由大學「研發」、「生產」、「宣傳」一條龍的建立這麼有趣的產品,成為大家搶買的手信……身為大學中人,也會覺得,香港的大學也許再過三百年,都不會做到這樣的東西吧?而且,這東西很便宜,只是百多日元而已。很適合做手信。 手信。 很大的問題。 年末年始,我最愛在空閒的時間,再讀一次《昨夜的美食》這套漫畫。 這漫畫故事講述平白得很:一對男同志的同居生活瑣事。當中有一集,當髮型師的Kenji在年尾的時候,想送一點禮物給另一對同志朋友,選了一些浴鹽。他的男朋友,當律師的男主角四郎就對男朋友說:「你真的很厲害,真懂得送禮物給朋友。」 四郎是佩服Kenji的。在日本人的「關係」之中,送禮是非常重要的部份。送得太名貴,收禮物的人就會想著回禮。送得不合適,如你是曼聯的球迷,送他車路士的球衣,他丟在更衣室就更沒禮貌。總之,送禮物給別人,最好就是不太昂貴,但有點精緻。收的人可以安心收下,又不用想著回禮的東西,就是日本「成人」送禮物的時候,重要的「禮貌」。 然而,這一點可以套用在手信上吧?在我服務的機構的同事,去日本像去銅鑼灣一樣密。他們吃的穿的用的,不少也是上好貨色。就算不是自己買,各大廠商都會送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試。所以,我從不擔心「買手信」給他們會令他們失望。因為,我買什麼他們都不會特別的高興了。有什麼沒有見過?所以,只要基本上好吃,基本上精緻就可以了。但對一些我在意的人,手信,幾乎就代表了我對那些人的「心意」,甚至是愛。我買過什麼手信呢?我曾經找過三家大百貨商店,都要找一瓶由靜岡的蔥所人手榨的沙拉油給我一個很愛吃蔥的朋友。每年年尾,朋友都會託我買「幾乎每日」(ほぼにち)的日記簿,說那日程表...

20151227-黃雅婷:迪士尼式星戰……一盤永續生意

黃雅婷:迪士尼式星戰……一盤永續生意 21:17 27/12/2015 (明報製圖) 圖為Alex Genneopoulos的部分Star Wars藏品,其餘的都留在他日本與荷蘭的家。(圖:受訪者提供) 嚴尚民(圖:受訪者提供) 星戰迷Alex 部分Star Wars珍藏,Kylo Ren、尤達大師。(圖:受訪者提供) Alex是十足的星戰迷,欣賞Star Wars能助人反思面對真實人生時的態度。(圖:受訪者提供) 一年既末,理應是聖誕老人天下,到處卻被帝國大軍、黑武士、Luke佔領,無孔不入。連環保團體於廣場外懸掛巨型橫額,亦遭到網民指斥,也有人留言笑指:如非遮住Star Wars的廣告橫額,相信反對聲音不會這樣大。反對聲音中有人提醒:橫額遮蓋了的是「超級無敵破壞王迪迪尼的產物」──一言驚醒夢中人,迪士尼近年不斷收購電影製作商:2006年它收購製作《反斗奇兵》、《怪獸公司》的Pixar Animation Studios;09年再收購Marvel Entertainment,連鐵甲奇俠和神奇4俠也被打入「鼠籠」中;2012年,又收購製作《星戰》系列的盧卡斯影業(Lucasfilm)──無所不在的結果,就是叫孩子的童年除了迪士尼,還是迪士尼? 對星戰迷而言,迪士尼的收購意味着經典科幻電影將被重啟,叫自6歲開始迷上星戰的演藝學院電影碩士學生Alex Genneopoulos狂喜。但也有人看戲後失望透頂;《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下稱《原力覺醒》)上映後一如所料,將成為今年全球票房之冠,年輕導演兼影評人嚴尚民在報紙專欄卻寫了長文狠批。 盧卡斯為何「賣仔」? 迪士尼收購Lucasfilm,開價40.5億美元,當中約20億以迪士尼股權支付,剩下的則為現金收購,喬治盧卡斯變相成為迪士尼最大的私人股東之一。「自那時開始,喬治盧卡斯和星戰已經可以bye bye」,嚴尚民直白得很。他嘗試分析盧卡斯為什麼會賣Lucasfilm:「盧卡斯名下有不同的後期、聲效公司,但只有Lucasfilm比較賺錢,而Lucasfilm其他電影其實也只有Star Wars賺錢,因此,Star Wars可說是喬治盧卡斯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但Star Wars的經營對於已經71歲的盧卡斯而言,變成沉重負擔。二來,他把Lucasfilm賣給迪士尼其實是想取得『養老金』。同...

20151227-街知巷聞:穿越商場時光隧道,瀝源邨四十年不變

街知巷聞:穿越商場時光隧道,瀝源邨四十年不變 21:16 27/12/2015 瀝源邨壽全樓對出的噴水池,自建邨以來就有,當時是全港屋邨最大型的噴水池,一直以來都是瀝源邨的地標。這種公共空間的規劃,在如今的屋邨已經很難找,有報道指房屋署十多年前曾游說該區徵用噴水池連公園的用地插針式建一幢公屋,不過遭居民強烈反對,後來不了了之,直至兩年多前重提。(圖/陳嘉文) 德隆辦館(圖/陳嘉文) 京華藥材(圖/陳嘉文) 京華藥材的陳伯伯(圖/陳嘉文) 榮樂茶餐廳(圖/陳嘉文) 沙角行(圖/陳嘉文) 漢和麵包西餅(圖/陳嘉文) 漢和麵包西餅的麵包維持巿區人無法相信的「海嘯價」。(圖/陳嘉文) 【明報專訊】今年,是前稱領匯的領展上巿十周年,當年入稟阻止領匯上巿的居民,十周年當天到了領展旗下的樂富商場抗議,說這十年來,商場租金加完又加,八成店舖換成連鎖店,住屋邨的巿民,無法再在邨裏找到廉價的日常用品。 這樣說來,沙田最早的屋邨瀝源邨,看來算是走運了,幾十年的老店健在,辦館仍有唐酒賣,麵包兩元半可以買到一個,時光彷彿定格四十年。 今年,是瀝源邨建邨四十周年。 由華麗商場走到街坊老店 踏出沙田火車站,走進新城巿廣場,是需要一點勇氣的。眼前人山人海,商場裝修簇新豪華,但怎樣美輪美奐其實也是徒然,人們其實無暇欣賞,只能顧着避免碰撞一直向前走。《社區公民約章》成員、住在沙田二十多年的居民May,這天帶我從火車站走到瀝源邨,沿途經過新城巿廣場、沙田廣場、好運中心。這條路線,並不是到瀝源邨的唯一路線,但她是刻意安排的。「想讓你感受一下,現在的沙田已經變成怎樣,然後到了瀝源邨,你就會感到像走過了一條時光隧道,回到四十年前。」 新城巿廣場連接車站的樓層,現在都已換成了名店集中地,「都別說麥當勞、馬莎早已消失,那些中價產品,都買不到了」。然後,沙田廣場也好誇張,門口有幾間大同小異的藥房熱烈歡迎進入商場的顧客。「這裏愈早愈多人,水泄不通,他們大多是即日來回,是專程來購物掃貨的。我遇過一個,他跟我說,他們真的連一支豉油也要來香港買,因為內地貨信不過。」轉角,我們又看見幾個遊客蹲在店外的雲石地板上,攤開行李篋在整理。 所以,難怪May說,來到瀝源邨,像回到四十年前。 老闆揸的士保老舖 只因有感情 一九七五年,瀝源邨落成,是沙田區第一個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