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6-北歐女王花茶會:二戰蘇聯有何貢獻?五分鐘極速入門蘇德戰爭

北歐女王花茶會:二戰蘇聯有何貢獻?五分鐘極速入門蘇德戰爭
20:06 2017/7/16


Tripitz's Military Tea Party 北歐女王花茶會

快速認識德蘇戰爭間的蘇聯貢獻。

蘇德戰爭的宏大課題一直是戰史研究者們津津樂道的研究課題,不少人更能對當中的戰役進程娓娓道來。但是,卻很少人能客觀和準確地說出蘇聯在蘇德戰爭中付出了什麼代價和貢獻。

幸好,美國著名蘇軍研究權威:戴維·格蘭茨(David Glantz)正是一位能以美軍的蘇軍研究資料為基石,兼顧蘇聯冷戰後披露史料的蘇德研究者,是當世蘇德戰爭研究中的權威。

以下,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閱讀格蘭茨著作《巨人的碰撞》(When Titan clashed)的精華(總結部分),客觀概略地了解蘇聯在蘇德戰爭中付出的代價和貢獻,希望可以提起各位對蘇德戰爭的興趣:

「在1944年諾曼底登陸戰役的50週年紀念日上,一本美國新聞雜誌選擇了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將軍的照片作為封面,將他奉為擊敗希特勒的人。如果有一個人當此美譽,那麼也該是朱可夫丶華西列夫斯基或許斯大林本人而不是艾森豪威爾。更寬泛地說,正是紅軍和蘇聯各族人民承受了1941-1945年對德戰爭的絕大部分壓力,只有從1931年起就不斷受到日本侵略的中國所承受的苦難與付出的努力才能與蘇聯相提並論。不過從單純軍事意義上說,一直面對並承受德軍大半兵力重壓的蘇聯,實為擊碎法西斯脊梁的最關鍵力量。

從1941年6月到12月,只有英國與蘇聯一起艱難抗擊著德軍的猛攻有超過三百萬德軍在東線作戰,而只有不到一百萬人或是在其他戰線作戰,或是充當佔領軍,或是在本土休整。從1941年12月到1942年11月,雙方超過九百萬軍隊在東線展開了激烈的廝殺,而西線現場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地面行動就是在北非,在那裡數量較少的英軍與隆美爾的非洲軍和意大利盟友遭遇。1942年11月,英軍慶祝在阿拉曼(El Alamein)擊敗德軍四個師和數量稍多一些的意大利軍隊,軸心國方面遭受了六萬人的損失。同一個月,蘇聯人在斯大林格勒圍殲了德軍第6集團軍,打擊了第4裝甲集團軍,粉碎了羅馬尼亞第3和第4集團軍,將50個師和超過三十萬人從軸心國作戰序列上徹底抹去。到1943年5月,盟軍穿過北非追擊隆美爾的非洲軍,直入突尼斯,經過激烈的戰鬥,二十五萬德國,意大利軍隊繳械投降而此時在東線,又一個德軍集團軍(第2)遭到沉重打擊,而意大利第8集團軍和匈牙利第2集團軍也被徹底殲滅,這超過了軸心國在突尼斯的損失。

當蘇德雙方兩百萬人在庫爾斯克而後五百萬人在從斯摩稜斯克到黑海之濱600公里的戰線上殊死搏鬥時,1943年7月,盟軍登陸西西里(Sicily)並將六萬德軍逐出該島。8月,盟軍登上了意大利半島。截至十月份,當二百五十萬德國國防軍對峙六百六十萬蘇軍之時,德國人只部署了少得多的部隊(當然也很多)去阻止盟軍的推進。

到1943年10月1日,德國國防軍全部實力的63%(即2,565,000人)在東綫,另外還有三十萬武裝黨衛軍中的絕大部分。1944年6月1日,德國陸軍有相當於239個師(62%)的力量在東線作戰。由於意大利的戰局陷入僵持,因此直到1944年6月,德國國防軍一直將西線當成半後備狀態。1944年8月,在第二戰場開闢以後,東線作戰的德軍有二百一十萬,而在法國只有一百萬人抵擋盟軍。

傷亡數字也揭示出了真相(詳見附錄表格5),從1939年9月到1942年9月。德國陸軍922,000名死亡,失蹤和殘廢軍人(全部兵力的14%)中大部分都可以算在東線的帳面上。從1942年9月到1943年11月20日,這一恐怖的數字已經上升到2,077,000人(全部兵力的30%),這一次大部分還是在東線。從1944年6月直到11月,在開闢第二戰場以後,德國陸軍蒙受了另外1,457,000人的不可恢復損失。其中903,000(62%)倒在了東線。到最後,德軍在突出部之戰中損失了120,000人後,德軍從1945年1月1日到4月30日又損失了兩百萬人,其中三分之二倒在蘇軍手下。

到1945年4月30日,德國國防軍的損失總數為11,135,500人,其中6,085,000人負傷。在這些損失里有大約九百萬人倒在了東線。到戰爭結束時德國武裝力量的損失為13,488,000人(相當於1939年德國男性人口數的46%,總動員力量的75%)。其中10,758,000人倒在了東線或淪為蘇軍的俘虜,時至今日,在德國公墓里那數不清的刻著「死於東線」的墓碑依然無聲地訴說著東線的慘烈,正是在那裡,國防軍的意志和力量煙消雲散了。

由於第二戰場直到1944年6月才真正開闢,蘇聯人激烈地指責西方盟友,即使是在冷戰過後的俄羅斯也依然因此十分懷疑西方的誠意。然而盟軍直到1944正如1942年才開闢第二戰場是有根據的,而且盟軍對於勝利也付出了重大貢獻。

正如1942年12月美軍在凱賽林隘口(Kasserine)之戰的慘敗和1943年加拿大在迪耶普的表現所顯示的一樣,就算有了充足的船隻和飛機(實際沒有),盟國軍隊也無力在1943年登陸法國。即使是在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的成功也充滿了驚險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德軍的重大誤判和一連串失誤。當8月鞏固了諾曼底橋頭堡後,兩百萬盟軍又對德軍造成了慘痛的損失:一百萬在法國防守中的德軍在法萊斯被殲約十萬人。

到1944年12月總計四十萬在隨後的突出部之戰中(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31日),德軍又損失了十二萬人。西線的這些損失加上同期在東線損失的一百二十萬打斷了德國國防軍的脊梁,並為1945年德國的最終毀滅奠定了基礎。

除了在地面作戰中的貢獻之外,盟軍還對德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轟炸(這是蘇聯人無能為力的)。在1944年吸引了德國戰役戰術空中力量的主力戰略轟給德國工業目標造成了嚴重破壞。讓德國人後院不得安生,使德國平民的士氣大為受挫。而且吸引並大量殲滅了從前在東線有效扮演對地攻擊角色的德戰鬥機力量。雖說事實證明空中力量並不是制勝的武器,而德工業動員和武器生產也在1944年後期達到巔峰,但是盟軍的空中打擊還是嚴重干擾了德國人,使其無法全力投入戰爭。

由於戰略轟炸和1944年的法國之戰,德國的戰術戰鬥機力量也蒙受了同樣的災難。1944年中期以後德國空軍的損失是如此慘痛,以至於從此在東線他們可以被忽略不計了。盟國對戰爭的另一項爭議頗多的貢獻是為蘇聯運送物資的租借法案。

儘管蘇聯方面一直貶低租借物資在維持蘇聯戰爭舵力中的意義,但其重要性是不容低估的。在1941—1942年,運入蘇聯的租借物資數量並不足以左右戰局。此時的成就是完全歸功於蘇聯人民丶歸於斯大林丶朱可夫丶沙波什尼科夫丶華西列夫斯基及其下屬們的鋼鐵意志。但隨著戰爭的進行,美國和英國提供了大量蘇聯人所需的戰爭工具和戰略原材料。

如果沒有租借的食物丶被服和原料(特別是金屬),蘇聯經濟將要承受更為沉重的負擔,從更直接的方面來說,如果沒有租借的卡車,火車頭和車廂,也許蘇軍每次攻勢將在幾天之內就因後勤瓶頸而動彈不得。反過來說,這至少也會讓德軍指揮官們得以逃出某些合圍圈。同時,這將迫使紅軍為了能推進相同的距離而不得不實施更多需要精心準備的突破戰鬥。如果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斯大林及其將領們也許要多花12至18個月才能幹掉德國國防軍。

雖然最終的結局可能不會有什麼不同,但是蘇聯軍人們也許將不得不打到法國的大西洋海岸才能結束戰爭。同樣地,歷史上紅軍在盟軍陣營中傷亡最多,但如果沒有盟軍的幫助。他們將灑下更多的鮮血。

正如書內附錄中顯示,與納粹德國的戰爭讓蘇聯付出了至少兩千九百萬的軍人傷亡。不過,一些精確的數字可能永遠也無法得出了,而且某些「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已經將這個數字提高到五千萬之巨了。

同時,蘇聯還有無數平民死去。蘇聯戰時的人口斷層是十分駭人聽聞的(相當於美國從大西洋海岸到密西西比河都被敵人佔領),數百萬蘇聯軍人和平民慘死在德國的集中營和奴隸勞動工廠。還有數百萬人身受殘疾,心靈上也蒙上了陰影。

經濟上的斷層也同樣嚴重。儘管蘇聯人完成了將重工業搬遷到內地和烏拉爾以東並在烏拉爾地區和西伯利亞建設新的工業基地的驚人壯舉。但是,德國人對俄羅斯西部和烏克蘭的資源和製造業的損失卻是災難性的。頓巴斯丶列寧格勒丶基輔丶哈爾科夫和大片地區的重工業落入德軍手中,同時還有關鍵的礦產資源儲備以及絕大部分主要產糧區。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德軍佔據了從東海岸到密西西比河並深入大平原東部(Great Plains,大平原,位於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脈之間)的話,美國經濟和軍事能力會受到多麼大的打擊。這一冷峻的事實更加彰顯出租借物資的重要性,也解釋了為什麼在中老年俄羅斯人口中常常會出現「威利斯」丶「斯圖貝克」丶「斯帕姆」等熟悉的字眼。

在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丶國內戰爭丶強迫集體化和工業化和30年代的大清洗之後,衛國戰爭的劇烈傷痛及物質損失需要蘇聯民眾和經濟用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撫平。此外,蘇聯民眾「讓悲劇不再重演」的態度也形象地說就出了蘇聯反復強調的口號:「沒有誰會遺忘,沒有什麼會被遺忘」。這一態度最終造成了對國家安全的偏執,而這最終將導致經濟的破產和國家的滅亡。」

———

筆者認為,《巨人的碰撞》幾乎是一本劃時代的巨作。如果在一眾的蘇德戰爭通史中只能挑選一本書,筆者會基於《巨人的碰撞》可讀性和學術嚴謹性兼修的特色,毫不猶豫的丟棄《通往柏林之路》(The Road to Berlin)丶《東進》(Hitler Moves East)這類的巨著。

因此,如果各位有能力購買和閱讀英文原文,David Glantz的東綫作品幾乎是入門蘇德戰爭的不二之選。至於預算沒有那麼多的讀者也不用擔心,早年中國大陸曾經有人翻譯了《巨人的碰撞》。

雖然中譯版《巨人的碰撞》翻譯水平比較一般,現在也絕版了,但是各位讀者也不用擔心,因為網上一找就是了PDF版(PDF的車牌已經提供了,自己上車吧)。。。

PS:希望各位讀者可以借助此文對蘇德戰爭多少培養一些興趣,因為這篇小文其實只是宏大的蘇德戰爭中精簡到極致的入門小文(其實連門也沒推開)。

最後,各位讀者請不要忘記支持David Glantz的正版東綫作品哦,有能力一定要買原著細閱哦。

—偶爾背叛英國跑去假裝成(偽)蘇聯粉的紅茶編

Photo:第一小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