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3-陳廣隆:沒有「鄧寇克」,只有「大行動」
陳廣隆:沒有「鄧寇克」,只有「大行動」
2017-07-23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106599?utm_content=buffer7f9ae&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hk01&utm_campaign=buffer
《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一出,西方影評有口皆碑,說這是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從影至今的最佳作品,堪稱傑作(masterpiece);香港宣傳則稱他之前幾部賣座電影是「神作」,彷彿他是公認的大師,誇譽得很。其實這等操作並非首見,當年《潛行凶間》(Inception,2010)也有西方影評暗指路蘭就是這一代的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特別是《衛報》(The Guardian),幾乎每次對這位英國同鄉導演毫無保留地推崇。《鄧寇克大行動》無疑是這個暑假很值得期待的原創電影,但一如筆者預料,並沒有很了不起,雖確實是路蘭比較出色的作品,但也遠遠說不上傑作。以下七點,簡單談談︰
【編按:以下內容含少許劇透,逃生門在此。】
1.《鄧寇克大行動》成本僅1億5千萬美金,今年夏天隨便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預算都比之高得多。有趣地,路蘭的片酬已達2千萬美金,合約還寫明他可得到票房淨收入的20%,這是史上最高的導演片酬了,與奧斯卡大導演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拍《金剛》(King Kong,2005)時的合約相同。這樣看路蘭毫無疑問是「大導演」了,單賣他的名字,已有一定吸引力。路蘭堅持以菲林拍攝(這次以IMAX 65mm格式拍攝,可惜香港並沒有戲院可以放映到,只能求其次的數碼版),並盡量少用電腦特效,這是值得讚譽的,《鄧寇克大行動》動用真海軍船艦拍攝的時間也是影史之冠,不過事實上這部戲的製作規模不算特別大,比之同類的戰爭片甚至頗有不如,想看千軍萬馬的大場面的觀眾不要期望過高了。
想看千軍萬馬的觀眾不要期望過高。(《鄧寇克大行動》預告擷圖)
2. 這當然不是追求「大場面」,許多經典戰爭片只聚焦戰場局部、成本有限,都可有非凡成就。問題是「鄧寇克大行動」是40萬人大撤退的故事,雖然行動成功,過程也相當慘烈,而且有大量照片載史,沒有相應的規模,難免把歷史拍「小」了。
路蘭這次動用了1千名臨時演員,以鏡頭營造出以倍計的兵數,卻拍不出應有的壯觀效果;他這次選用IMAX,只有幾個戰機橫越海灘的大場面拍得還好,平灘千丈、汪洋萬里、晴空廣闊,問題是鄧寇克大行動的重點是「人」,不聚焦在人擠人的情景、絕望中求希望的情緒,只拍實景的空闊(鄧寇克當時天氣不太穩定,德軍多次停止空襲,聯軍才多了空間撤退,然而電影沒有拍出來),畫面就算可觀,也是偏離了題旨。
別忘了,當時英法聯軍在撤退時無奈要將重裝備全部丟棄,故在鄧寇克棄置近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000輛汽車、75000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000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0000噸軍需物資,路蘭卻完全沒有表現出來,只有拍聯軍以軍車搭成臨時碼頭,電影中那海灘經常都是一片乾淨的,死屍也鋪得「有序」,對照歷史的骯髒、痛苦、慘重,路蘭還敢自稱本片有「紀錄片」風格,未免太滑稽了吧?
死屍鋪得如此「有序」,未免太滑稽了吧?(《鄧寇克大行動》電影擷圖)
3. 公平地說,路蘭這次是刻意「去戲劇化」,捨棄過往複雜的設定和情節,連背景不交代(本片沒出現在後方的政治人物,連德軍都沒正面現身),只從三個角度、幾個角色「觀察」、「體會」當時第一身的情況,以省略代替鋪敘。可是路蘭的拍法仍是未夠「貼身」,只冷冷地追蹤著人物行動,結果「拍小了」(諷刺地畫面是「拍大了」)的感覺非常強烈,只一艘民船(真實總艦船共861艘)、一條飽受轟炸長碼頭(僅以幾條人龍妄想呈現數萬人的效果)、三架戰機(實際上只聚焦湯哈迪的英勇。實際上英軍總共出動戰鬥機2739架次),這根本不是
「鄧寇克」。
比較一下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1998),同樣是一開始沒怎麼交代背景就來第一身的戰場情況,同樣是海灘上的二戰,同樣是有限演員呈現數以千人的效果,《鄧寇克大行動》貼身、臨場、緊張的程度無疑遠遜。登陸諾曼第當然遠比鄧寇克撤退轟烈,前者血腥、恐怖、瞬息萬變多了,但這兒比較的不是感官的刺激,而是史匹堡懂得如何聚焦於「人」,懂得怎樣設定鏡頭的距離,懂得甚麼是真正戰場的感覺。路蘭始終太抽離了。
(《雷霆救兵》劇照)
4. 路蘭銳意省略戲劇,結果是沒甚麼可說的。電影想寫戰爭的可怖、殘酷?如上所述,根本比不上同類經典。寫人性的光輝?馬克懷倫斯(Mark Rylance)的角色堅持隻船報國秉持亡子之志,沒有問題,但寫施利安梅菲(Cillian Murphy)因受襲後心靈受創爭執期間誤殺同行青年,馬克懷倫斯全無怒意只點頭表示要繼續前行,這真是戰爭時會出現的心態還是導演的一廂情願?寫人性的黑暗?故事中後段寫幾名英軍為保性命逼法兵冒死離開船艙,完全不顧對方生死,連對白都直說這是戰爭引出的人性醜惡,甚麼都說出來了,這樣拍未免太浮淺了吧(而且因多線敘事,多次打斷這段劇情,削弱了戲劇力量),再者這場人性抉擇最終竟以「意外」告終,避過了即時誰為誰生/死的責任問題,劇本實在取巧。寫將士的臨危不亂?先別說有軍事迷指出本片的空戰描述不夠準確,湯哈迪(Tom Hardy)只有十句對白幾乎全片不露面的演出,成功表現出甚麼專業或勇氣嗎?
5. 試看看十年前的《愛.誘.罪》(Atonement,2007),片中同樣有「鄧寇克大行動」的情節,那長達5分鐘一鏡直落的段落,無論是技巧上、內容上、情感上都遠比整部《鄧寇克大行動》豐富。至少,《愛.誘.罪》那長灘才像真正的「戰地」——擠擁、骯髒、混亂;死屍與殘破車船亂棄各處,士兵有的忙著準備後續,有的精神渙散,有的逃避耍樂,有的借醉消愁,有的乘機鬧事,有的悲壯地合唱驪歌;主角聽到撤退計劃的初衷感到憤怒(邱吉爾本來只打算成功撤走三四萬人,對英軍會護衛法軍撤退的承諾也並不堅實),看到戰場慘況的茫然表情也入木三分。《鄧寇克大行動》的106分鐘,就只拍到有人堅守陣地,有人脫隊逃走,有「一名」士兵受不了恐懼投海自盡,大部分人都臉色蒼白不知所措而已。技巧上,路蘭這次的average shot length應該比前數作稍長,但依然只靠密集的短鏡頭營造氣氛;像《愛.誘.罪》般調度複雜、覆蓋面廣,能藉影機運動帶動觀眾觀察、體驗、入戲的技巧,路蘭是既不會想到,大概已失去這種創意了。
《愛.誘.罪》同樣有「鄧寇克大行動」的情節,處理手法遠勝於《鄧寇克大行動》。(《愛.誘.罪》電影擷圖)
6.《鄧寇克大行動》的三個敘事角度(海、陸、空),是路蘭相當自豪的「創見」,可惜他始終要「整色整水」,時順敘、時倒敘,打散視點再重組故事,反而影響了自己唯一擅長的 Last-Minute-Rescue手法的逼力。路蘭自己解釋,因為海、陸、空三線的故事經歷的時間有長有短(例如湯哈迪整場空戰就只維持了一個小時,陸軍等待撒退就經歷了一個星期),唯有這樣重組情節,問題是,多線敘事不等於要這樣零碎地打散情節,再重覆並重組「案情」,隔幾句對白就轉到另一條線,戰機追擊射數發子彈又轉去另一主角,這樣跳來跳去,是建立不出應有的戲劇感的。
路蘭這次列出11部參考電影,只有兩部是戰爭片,我認為他集中學習的就是當中Last-Minute-Rescue的手法;其實另一部影評人時常提及的影響路蘭甚深的默片傑作《黨同伐異》(Intolerance,1916),同樣是史詩級的千軍萬馬、同樣是三四線敘事,為何後者如斯經典?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要拍Last-Minute-Rescue,劇力必須慢慢積聚,從小事件慢慢累疊成大場面,《黨同伐異》就是從個人的恩怨逐步交織發展成國家級的戰爭,《鄧寇克大行動》的大場面偏偏就在前段盡數展現過了,後段拍單騎空戰,又或民船隊終於成功近灘,規模反而是縮小了,重覆的畫面還能震撼觀眾、三而竭的情緒還能提升嗎?
路蘭過往的電影,總是一個任務接一個任務,這分鐘要上太空,下分鐘就要闖黑洞了,密集得令人透不過氣,勉強可掩蓋故事的漏洞和情感的缺乏,這次去戲劇化,他的缺點就表露無遺了。這也是為甚麼他必須靠漢斯季默(Hans Zimmer)的配樂填塞全片,幾乎沒有靜默的時刻,因為唯有excessive地刺激觀眾耳朵,才能支撐起那表面緊張實質越來越虛的氣氛。
另,漢斯季默這次的配樂無疑算寫得不錯,甚至比影片本身更有「戰爭感」,但那種eerie的感覺,近年加拿大名導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的長期合作音樂伙伴祖漢臣(Jóhann Jóhannsson)早就用得更出神入化,看過《天煞異降》(Arrival,2016)的都一定明白了。
本片配樂尚算不錯,卻仍比不上《天煞異降》。(《天煞異降》劇照)
7. 路蘭這次是想藉《鄧寇克大行動》衝擊奧斯卡吧(題材上也很合奧斯卡大片口胃)?這幾年墨西哥雙雄柯朗(Alfonso Cuarón)與伊拿力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在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獎上呼風喚雨,路蘭也想闖闖寶殿吧?
可是同樣是技術型的導演,路蘭再次證明他比不上柯朗——對,這部《鄧寇克大行動》直接對應的電影應是同樣省略背景只講拯救過程的《引力邊緣》(Gravity,2013),但同樣是技術高於內容,後者還完整、緊張、富意涵得多了,其母性/母親的象徵意象更是貫徹全片,路蘭的影片就往往缺乏更深一層的可讀性(不是沒有抽象或哲理的內容,但總是以講多主,太過外露,多於以電影手法呈現)。
路蘭當然是個很成功的商業導演,將自己塑造為trademark,相當聰明,但以導演水平而論,他是連朗候活(Ron Howard)等一流導演的水平也比不上,遑論要和真正大師級比較。當然,整體而言《鄧寇克大行動》其實已算不錯,不賣特技、敢挑戰歷史題材、盡量去戲劇化,已算是超級英雄電影泛濫後的「清流」,至少比路蘭前作,那部虛張聲勢卻漏洞百出的急躁煽情影片《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2014)直率、樸實,沒那麼可憎呢。至於要將本片與正史比較,就留待方家點評了。
陳廣隆
2017-07-23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106599?utm_content=buffer7f9ae&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hk01&utm_campaign=buffer
《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一出,西方影評有口皆碑,說這是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從影至今的最佳作品,堪稱傑作(masterpiece);香港宣傳則稱他之前幾部賣座電影是「神作」,彷彿他是公認的大師,誇譽得很。其實這等操作並非首見,當年《潛行凶間》(Inception,2010)也有西方影評暗指路蘭就是這一代的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特別是《衛報》(The Guardian),幾乎每次對這位英國同鄉導演毫無保留地推崇。《鄧寇克大行動》無疑是這個暑假很值得期待的原創電影,但一如筆者預料,並沒有很了不起,雖確實是路蘭比較出色的作品,但也遠遠說不上傑作。以下七點,簡單談談︰
【編按:以下內容含少許劇透,逃生門在此。】
1.《鄧寇克大行動》成本僅1億5千萬美金,今年夏天隨便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預算都比之高得多。有趣地,路蘭的片酬已達2千萬美金,合約還寫明他可得到票房淨收入的20%,這是史上最高的導演片酬了,與奧斯卡大導演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拍《金剛》(King Kong,2005)時的合約相同。這樣看路蘭毫無疑問是「大導演」了,單賣他的名字,已有一定吸引力。路蘭堅持以菲林拍攝(這次以IMAX 65mm格式拍攝,可惜香港並沒有戲院可以放映到,只能求其次的數碼版),並盡量少用電腦特效,這是值得讚譽的,《鄧寇克大行動》動用真海軍船艦拍攝的時間也是影史之冠,不過事實上這部戲的製作規模不算特別大,比之同類的戰爭片甚至頗有不如,想看千軍萬馬的大場面的觀眾不要期望過高了。
想看千軍萬馬的觀眾不要期望過高。(《鄧寇克大行動》預告擷圖)
2. 這當然不是追求「大場面」,許多經典戰爭片只聚焦戰場局部、成本有限,都可有非凡成就。問題是「鄧寇克大行動」是40萬人大撤退的故事,雖然行動成功,過程也相當慘烈,而且有大量照片載史,沒有相應的規模,難免把歷史拍「小」了。
路蘭這次動用了1千名臨時演員,以鏡頭營造出以倍計的兵數,卻拍不出應有的壯觀效果;他這次選用IMAX,只有幾個戰機橫越海灘的大場面拍得還好,平灘千丈、汪洋萬里、晴空廣闊,問題是鄧寇克大行動的重點是「人」,不聚焦在人擠人的情景、絕望中求希望的情緒,只拍實景的空闊(鄧寇克當時天氣不太穩定,德軍多次停止空襲,聯軍才多了空間撤退,然而電影沒有拍出來),畫面就算可觀,也是偏離了題旨。
別忘了,當時英法聯軍在撤退時無奈要將重裝備全部丟棄,故在鄧寇克棄置近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000輛汽車、75000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000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0000噸軍需物資,路蘭卻完全沒有表現出來,只有拍聯軍以軍車搭成臨時碼頭,電影中那海灘經常都是一片乾淨的,死屍也鋪得「有序」,對照歷史的骯髒、痛苦、慘重,路蘭還敢自稱本片有「紀錄片」風格,未免太滑稽了吧?
死屍鋪得如此「有序」,未免太滑稽了吧?(《鄧寇克大行動》電影擷圖)
3. 公平地說,路蘭這次是刻意「去戲劇化」,捨棄過往複雜的設定和情節,連背景不交代(本片沒出現在後方的政治人物,連德軍都沒正面現身),只從三個角度、幾個角色「觀察」、「體會」當時第一身的情況,以省略代替鋪敘。可是路蘭的拍法仍是未夠「貼身」,只冷冷地追蹤著人物行動,結果「拍小了」(諷刺地畫面是「拍大了」)的感覺非常強烈,只一艘民船(真實總艦船共861艘)、一條飽受轟炸長碼頭(僅以幾條人龍妄想呈現數萬人的效果)、三架戰機(實際上只聚焦湯哈迪的英勇。實際上英軍總共出動戰鬥機2739架次),這根本不是
「鄧寇克」。
比較一下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1998),同樣是一開始沒怎麼交代背景就來第一身的戰場情況,同樣是海灘上的二戰,同樣是有限演員呈現數以千人的效果,《鄧寇克大行動》貼身、臨場、緊張的程度無疑遠遜。登陸諾曼第當然遠比鄧寇克撤退轟烈,前者血腥、恐怖、瞬息萬變多了,但這兒比較的不是感官的刺激,而是史匹堡懂得如何聚焦於「人」,懂得怎樣設定鏡頭的距離,懂得甚麼是真正戰場的感覺。路蘭始終太抽離了。
(《雷霆救兵》劇照)
4. 路蘭銳意省略戲劇,結果是沒甚麼可說的。電影想寫戰爭的可怖、殘酷?如上所述,根本比不上同類經典。寫人性的光輝?馬克懷倫斯(Mark Rylance)的角色堅持隻船報國秉持亡子之志,沒有問題,但寫施利安梅菲(Cillian Murphy)因受襲後心靈受創爭執期間誤殺同行青年,馬克懷倫斯全無怒意只點頭表示要繼續前行,這真是戰爭時會出現的心態還是導演的一廂情願?寫人性的黑暗?故事中後段寫幾名英軍為保性命逼法兵冒死離開船艙,完全不顧對方生死,連對白都直說這是戰爭引出的人性醜惡,甚麼都說出來了,這樣拍未免太浮淺了吧(而且因多線敘事,多次打斷這段劇情,削弱了戲劇力量),再者這場人性抉擇最終竟以「意外」告終,避過了即時誰為誰生/死的責任問題,劇本實在取巧。寫將士的臨危不亂?先別說有軍事迷指出本片的空戰描述不夠準確,湯哈迪(Tom Hardy)只有十句對白幾乎全片不露面的演出,成功表現出甚麼專業或勇氣嗎?
5. 試看看十年前的《愛.誘.罪》(Atonement,2007),片中同樣有「鄧寇克大行動」的情節,那長達5分鐘一鏡直落的段落,無論是技巧上、內容上、情感上都遠比整部《鄧寇克大行動》豐富。至少,《愛.誘.罪》那長灘才像真正的「戰地」——擠擁、骯髒、混亂;死屍與殘破車船亂棄各處,士兵有的忙著準備後續,有的精神渙散,有的逃避耍樂,有的借醉消愁,有的乘機鬧事,有的悲壯地合唱驪歌;主角聽到撤退計劃的初衷感到憤怒(邱吉爾本來只打算成功撤走三四萬人,對英軍會護衛法軍撤退的承諾也並不堅實),看到戰場慘況的茫然表情也入木三分。《鄧寇克大行動》的106分鐘,就只拍到有人堅守陣地,有人脫隊逃走,有「一名」士兵受不了恐懼投海自盡,大部分人都臉色蒼白不知所措而已。技巧上,路蘭這次的average shot length應該比前數作稍長,但依然只靠密集的短鏡頭營造氣氛;像《愛.誘.罪》般調度複雜、覆蓋面廣,能藉影機運動帶動觀眾觀察、體驗、入戲的技巧,路蘭是既不會想到,大概已失去這種創意了。
《愛.誘.罪》同樣有「鄧寇克大行動」的情節,處理手法遠勝於《鄧寇克大行動》。(《愛.誘.罪》電影擷圖)
6.《鄧寇克大行動》的三個敘事角度(海、陸、空),是路蘭相當自豪的「創見」,可惜他始終要「整色整水」,時順敘、時倒敘,打散視點再重組故事,反而影響了自己唯一擅長的 Last-Minute-Rescue手法的逼力。路蘭自己解釋,因為海、陸、空三線的故事經歷的時間有長有短(例如湯哈迪整場空戰就只維持了一個小時,陸軍等待撒退就經歷了一個星期),唯有這樣重組情節,問題是,多線敘事不等於要這樣零碎地打散情節,再重覆並重組「案情」,隔幾句對白就轉到另一條線,戰機追擊射數發子彈又轉去另一主角,這樣跳來跳去,是建立不出應有的戲劇感的。
路蘭這次列出11部參考電影,只有兩部是戰爭片,我認為他集中學習的就是當中Last-Minute-Rescue的手法;其實另一部影評人時常提及的影響路蘭甚深的默片傑作《黨同伐異》(Intolerance,1916),同樣是史詩級的千軍萬馬、同樣是三四線敘事,為何後者如斯經典?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要拍Last-Minute-Rescue,劇力必須慢慢積聚,從小事件慢慢累疊成大場面,《黨同伐異》就是從個人的恩怨逐步交織發展成國家級的戰爭,《鄧寇克大行動》的大場面偏偏就在前段盡數展現過了,後段拍單騎空戰,又或民船隊終於成功近灘,規模反而是縮小了,重覆的畫面還能震撼觀眾、三而竭的情緒還能提升嗎?
路蘭過往的電影,總是一個任務接一個任務,這分鐘要上太空,下分鐘就要闖黑洞了,密集得令人透不過氣,勉強可掩蓋故事的漏洞和情感的缺乏,這次去戲劇化,他的缺點就表露無遺了。這也是為甚麼他必須靠漢斯季默(Hans Zimmer)的配樂填塞全片,幾乎沒有靜默的時刻,因為唯有excessive地刺激觀眾耳朵,才能支撐起那表面緊張實質越來越虛的氣氛。
另,漢斯季默這次的配樂無疑算寫得不錯,甚至比影片本身更有「戰爭感」,但那種eerie的感覺,近年加拿大名導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的長期合作音樂伙伴祖漢臣(Jóhann Jóhannsson)早就用得更出神入化,看過《天煞異降》(Arrival,2016)的都一定明白了。
本片配樂尚算不錯,卻仍比不上《天煞異降》。(《天煞異降》劇照)
7. 路蘭這次是想藉《鄧寇克大行動》衝擊奧斯卡吧(題材上也很合奧斯卡大片口胃)?這幾年墨西哥雙雄柯朗(Alfonso Cuarón)與伊拿力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在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獎上呼風喚雨,路蘭也想闖闖寶殿吧?
可是同樣是技術型的導演,路蘭再次證明他比不上柯朗——對,這部《鄧寇克大行動》直接對應的電影應是同樣省略背景只講拯救過程的《引力邊緣》(Gravity,2013),但同樣是技術高於內容,後者還完整、緊張、富意涵得多了,其母性/母親的象徵意象更是貫徹全片,路蘭的影片就往往缺乏更深一層的可讀性(不是沒有抽象或哲理的內容,但總是以講多主,太過外露,多於以電影手法呈現)。
路蘭當然是個很成功的商業導演,將自己塑造為trademark,相當聰明,但以導演水平而論,他是連朗候活(Ron Howard)等一流導演的水平也比不上,遑論要和真正大師級比較。當然,整體而言《鄧寇克大行動》其實已算不錯,不賣特技、敢挑戰歷史題材、盡量去戲劇化,已算是超級英雄電影泛濫後的「清流」,至少比路蘭前作,那部虛張聲勢卻漏洞百出的急躁煽情影片《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2014)直率、樸實,沒那麼可憎呢。至於要將本片與正史比較,就留待方家點評了。
陳廣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