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9-陳韋安:忠心於誰

陳韋安:忠心於誰
21:13 19/7/2017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https://www.facebook.com/theologia.autumnitas/

華人教會想強調,「默默耕耘、忠心到底」乃是事奉者的美德。這句話是對的——假設你知道自己忠於甚麼的話。或者讀者會問,事奉者的忠心不是很簡單嗎?忠於教會、忠於使命、忠於基督,不是很清楚嗎?容許我以這篇文章解釋。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她的名著《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中提出「平庸的惡」(Banalität des Bösen)的概念。所謂「平庸的惡」,就是罪惡的膚淺性。純粹盲目、膚淺地執行,忠心耿耿、謹守崗位地服從上頭的命令與制度,可以帶來極大的惡。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一個默默耕耘、忠心到底執行上頭命令的職員,可以帶來數以萬計的生靈塗炭。

你可能會問,教會絕不會像納粹德國般邪惡吧。這個當然。不過,告訴你一個宗教改革時期的小故事。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常成為天主教會的攻擊對象。天主教會常出版一些故意中傷路德的書籍,諷刺嘲笑路德是大笨蛋、豬或惡魔。製作這些諷刺漫畫的人,正是一位名叫 Thomas Murner 的方濟會的修士。讀者試想想,他一生的「事奉」,就是幫助教會不停製作醜化抹黑路德的低級漫畫。

忠心很重要,但是「忠於甚麼」比「忠心」更為首要。若忠心者不釐清自己的忠心對象,忠心者的忠心可以造成極大的惡。這種忠心的惡,正是中國人所謂的「愚忠」。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描述,忠心永遠是主僕之間的關係。僕人要忠於主人以及完成主人所差遣的任務。當然,基督徒的主就是主耶穌基督。世上沒有任何耶穌基督以外的忠心對象。世上每一位忠心者都在終末的時候向主耶穌基督交帳,被祂評價為「既忠心又良善」,抑或,「又惡又懶」。

不過,我要強調的是,在這終末的評價來臨以前,忠心者在世間的忠心不是靜態的。既然忠心的對象是上帝,忠心者就需要每天清晨都是新的尋索何謂「上帝的一方」。詩歌《要忠心》最後一句如此唱:「無論何境況,你要站主旁,願主常見你忠心。」每一個忠心者都願意「無論何境況都站主旁」,但是「如何站主旁」卻是一生不斷警醒尋索的旅程。美國內戰時,有人對林肯說:「我們祈求上帝站在我們的一方」,林肯回答說:「不,我們不是祈求上帝站在我們一方,我們祈求我們能站在祂的一方。」

許多事奉者的蒙召起點都是「忠於上帝」,走到半途卻原來是「忠於傳統」、「忠於宗派」、「忠於堂會」、「忠於機構」。我強調,在絕大部分的情況下,忠於傳統、忠於宗派、忠於堂會或機構,都是忠於上帝的途徑。不過,每當危難之時,忠心者總要清醒,再次重新分辨:究竟我正在「忠於組織」,還是「忠於基督」。

忠心者要一生尋索基督在哪裏——並且為這尋索承受一切風浪——甚至,被世人評價為「不忠」或「反叛」。但是,唯有去到最後的最後,當主耶穌榮耀再來的時候,祂評價我們的一生。在祂回來之前,我們不輕易稱自己為忠心——更不要被世人定義我們的忠心。

不要被教會傳統,宗派文化,堂會領袖定義你的忠心。只有終末的上主能夠定義你的忠心。共勉。


陳韋安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https://www.facebook.com/theologia.autumnita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