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4-石琪:《鄧寇克》不及《編寫》
石琪:《鄧寇克》不及《編寫》
2017/7/24 — 9:44
《鄧寇克大行動》劇照
想不到,熱門大製作《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成績比不上規模小得多的《編寫美好時光》。名牌基斯杜化路蘭身兼編、導、製的《鄧》片,直接拍攝 1940 那次英軍大撤退,槍林彈雨,是全男班戰爭鉅製。《編》片則女性文藝言情,描述該年稍後英國拍攝鄧寇克電影,女主角在編劇組作出重大貢獻,不但戲味濃郁,還拍出戰時英國實感,比《鄧》片豐富好看。
基斯杜化路蘭是成功進軍荷里活的英國奇才導演,憑顛倒時間次序的小本驚險片《凶心人》成名,然後《白夜追兇》、《死亡魔法》、《蝙蝠俠三部曲》、《潛行凶間》、《星際啟示錄》等越拍越大,得獎賣座。
今次他「衣錦榮歸」,拍攝英國軍民在鄧寇克大撤退中悲痛壯烈的事蹟,是他的愛國電影。亦是他前所未有的歷史寫實作品,跟他一向擅長大搞超現實奇情動作完全不同。可惜單調乏味,看來真實題材不是他的強項。本來以為至少會火爆剌激,戰況迫人,那知越看越失望。
從好處看,《鄧寇克大行動》沒有熱閙化、娛樂化、英雄化,是可取的。事實上,當年德軍節節得勝,英法聯軍慘敗,四十萬大軍退到法國海濱鄧寇克,渡海撤回英國。並非背水奮戰,只是大逃亡。基斯杜化路蘭側重小兵的逃生慘況,少數空軍的敢死頑抗,特別表揚英國平民駕駛船艇前往接載,可謂實事求是,不落俗套。
問題是大題小做,集中於個別事例,未能拍出大行動的全貌。
全片由陸、海、空三線一些人物交織而成。首先是陸上的鄧寇克海灘防波堤,大軍苦候軍艦輪船撤退,但紛紛被德國戰機和魚雷擊沉。這些情景拍得最好,英俊新星費安韋赫演小兵是主角,他與其他青年士兵千方百計逃難,包括抬傷兵企圖「搏懵」登上紅十字救傷船,又在擱淺貨船上受困遇險,終於爬上軍艦郤中彈沉沒,不斷死裡逃生。
其二是湯哈迪等飾演王家空軍機師,與德機空戰,都先後機毀墮海。空戰情景毫不誇張,然而飛來飛去,無線電通話講來講去,相當沉悶。
其三是馬克賴倫士飾演英國民間老船主,很愛國,與兒子及一個少年開船往鄧寇克救人。途中救起一個被戰火震驚,精神崩潰的英兵,施連梅菲演這「喪」兵,累死了少年。那艘小遊船最後聚合了三線主要人物,把小兵主角、空軍機師和其他士兵救返英國。
注重普通士兵和民間義勇人士,本來不錯。亦拍出複雜人性:大難臨頭有人不惜犠牲,有人自私自利,有人恐慌失控。然而此片不足之處甚多。
當時英法聯軍與德軍的形勢就缺乏交代,儘管這是歷史常識,但現在很多觀眾未必清楚。勢如破竹的德軍為何沒有全力追擊陷於困境的敗兵呢?此乃歷史之謎。幸而未被趕盡殺絕,卅多萬英軍安全返國,促成後來盟軍反攻諾曼第。這些來龍去脈應該好好說明。
片中只見空曠海灘上一隊隊零星軍人,市鎮並無破損,不似四十萬大軍聚集。亦不見軍車大炮,其實大撤兵遺留很多重型裝備,此片沒有拍攝出來。何況短期內運走卅多萬人當然動用很多大船,如果像片中所見大船都被擊沉,依靠小型民船,怎可能呢?只不過基斯杜化路蘭局限於少數角色的遭遇與視點,未能概括整體情況。
至於將領方面,主要是堅尼斯班納飾演防波堤司令官,無法顯出大局。
《鄧寇克大行動》獲得頗多英文影評讚好。但我不滿意,正如前述,看後更覺《編寫美好時光》值得捧場。
石琪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2017/7/24 — 9:44
《鄧寇克大行動》劇照
想不到,熱門大製作《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成績比不上規模小得多的《編寫美好時光》。名牌基斯杜化路蘭身兼編、導、製的《鄧》片,直接拍攝 1940 那次英軍大撤退,槍林彈雨,是全男班戰爭鉅製。《編》片則女性文藝言情,描述該年稍後英國拍攝鄧寇克電影,女主角在編劇組作出重大貢獻,不但戲味濃郁,還拍出戰時英國實感,比《鄧》片豐富好看。
基斯杜化路蘭是成功進軍荷里活的英國奇才導演,憑顛倒時間次序的小本驚險片《凶心人》成名,然後《白夜追兇》、《死亡魔法》、《蝙蝠俠三部曲》、《潛行凶間》、《星際啟示錄》等越拍越大,得獎賣座。
今次他「衣錦榮歸」,拍攝英國軍民在鄧寇克大撤退中悲痛壯烈的事蹟,是他的愛國電影。亦是他前所未有的歷史寫實作品,跟他一向擅長大搞超現實奇情動作完全不同。可惜單調乏味,看來真實題材不是他的強項。本來以為至少會火爆剌激,戰況迫人,那知越看越失望。
從好處看,《鄧寇克大行動》沒有熱閙化、娛樂化、英雄化,是可取的。事實上,當年德軍節節得勝,英法聯軍慘敗,四十萬大軍退到法國海濱鄧寇克,渡海撤回英國。並非背水奮戰,只是大逃亡。基斯杜化路蘭側重小兵的逃生慘況,少數空軍的敢死頑抗,特別表揚英國平民駕駛船艇前往接載,可謂實事求是,不落俗套。
問題是大題小做,集中於個別事例,未能拍出大行動的全貌。
全片由陸、海、空三線一些人物交織而成。首先是陸上的鄧寇克海灘防波堤,大軍苦候軍艦輪船撤退,但紛紛被德國戰機和魚雷擊沉。這些情景拍得最好,英俊新星費安韋赫演小兵是主角,他與其他青年士兵千方百計逃難,包括抬傷兵企圖「搏懵」登上紅十字救傷船,又在擱淺貨船上受困遇險,終於爬上軍艦郤中彈沉沒,不斷死裡逃生。
其二是湯哈迪等飾演王家空軍機師,與德機空戰,都先後機毀墮海。空戰情景毫不誇張,然而飛來飛去,無線電通話講來講去,相當沉悶。
其三是馬克賴倫士飾演英國民間老船主,很愛國,與兒子及一個少年開船往鄧寇克救人。途中救起一個被戰火震驚,精神崩潰的英兵,施連梅菲演這「喪」兵,累死了少年。那艘小遊船最後聚合了三線主要人物,把小兵主角、空軍機師和其他士兵救返英國。
注重普通士兵和民間義勇人士,本來不錯。亦拍出複雜人性:大難臨頭有人不惜犠牲,有人自私自利,有人恐慌失控。然而此片不足之處甚多。
當時英法聯軍與德軍的形勢就缺乏交代,儘管這是歷史常識,但現在很多觀眾未必清楚。勢如破竹的德軍為何沒有全力追擊陷於困境的敗兵呢?此乃歷史之謎。幸而未被趕盡殺絕,卅多萬英軍安全返國,促成後來盟軍反攻諾曼第。這些來龍去脈應該好好說明。
片中只見空曠海灘上一隊隊零星軍人,市鎮並無破損,不似四十萬大軍聚集。亦不見軍車大炮,其實大撤兵遺留很多重型裝備,此片沒有拍攝出來。何況短期內運走卅多萬人當然動用很多大船,如果像片中所見大船都被擊沉,依靠小型民船,怎可能呢?只不過基斯杜化路蘭局限於少數角色的遭遇與視點,未能概括整體情況。
至於將領方面,主要是堅尼斯班納飾演防波堤司令官,無法顯出大局。
《鄧寇克大行動》獲得頗多英文影評讚好。但我不滿意,正如前述,看後更覺《編寫美好時光》值得捧場。
石琪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