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6-蔡東豪:行山開會

蔡東豪:行山開會
20:31 26/8/2017


請問有沒有人喜歡開會?我的感覺是沒有,並且沒有例外,所有打工族認為開會費時失事。三言兩語可處理的問題,可變成三十頁的Power Point。打工族見到Power Point感作悶,格式和內容千篇一律,造作地堆切出來,跟事實不符。開會時被迫扮留心,這個會繼續開下去的話,隨時嘔出來。開會是打工族必要之惡夢,唔想做,但一定要做,想不到代替品。

各位,救星到,我有解決方法:行山開會。沒聽錯,一路行山,一路開會。開會的目的是交換意見,希望在意見交流過程中找到處理問題的共識,走向共同方向,以上同樣是行山之目的。兩個人行山,實力不同,着的衫褲鞋襪不同,不過兩個人須走過同樣一條路。行山者或者各懷鬼胎,但這條路把行山者的命運連在一起。

行山開會沒有agenda,想說什麼便說什麼,隨意選擇什麼時候入正題,或者根本沒正題,任由話題亂走。在會議室開會,有固定節奏,有些人扮留心,只敢偷看手機;有些人連扮也費事,明目張膽看手機。行山開會確保所有人聚精會神做同一件事 — 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

交流是開會的重點,在山上,沒說話的時候也是一種交流。山有一種能力,巧妙地填補無言的空間,行山者不會感陌生。陽光、綠葉、清新空氣,開會人士從未如此醒神,所謂難題忽然清晰起來。
我是行山開會的專家,有嘢傾,上山吧。約同事或客戶行山開會,最過癮的地方,是揭露平日看不到的一面。同事和客戶未必急於盡訴心中情,但由於開會的環境太過不同,同事和客戶必定流露平日收埋的情緒。首先,他們怎樣準備?事前我解釋清楚行山路線、需要時間、應帶備什麼裝備,不過他們的反應可以出人意表。試過有人過份擔心,兩小時路程,帶個露營背囊;試過有人著牛仔褲,兩手空空。

或多或少,行山需要紀律,包括控制步速、捱辛苦等,通通都是打工族必備的條件。其他人行得太快的話,死頂抑或開聲?在山上,言笑中,大家觀察對方。山充滿不確定性,試過一次中途下大雨,我的同伴反應大至難以置信,平日沒機會看到他這一面。

山有令人放鬆心情的能力,可能是美景,可能是沒手機騷擾,可能是探險的感覺,令人放下平日的面具,露出真我。我們在戶外變了一個比平日開放的人,行山過程中,更加願意以正面處事。不止一次,我聽到:「平日冇同你講,其實.... 」

行完之後,意猶未盡,大家身水身汗,不會去酒店咖啡室,去就近茶餐廳,繼續吹水。與平日身光勁靚的客戶歎茶記,沒有更好的bonding 。
與同事和客戶第一次行山開會,摸不清對方的背境,我有路線介紹。麥理浩徑第五段,沙田坳道至大埔道,對於沒行山經驗的人,聽到麥理浩徑便驚,共同克服的話,製造共同的成就感。這段路有上有落,不難行,起點和終點交通方便,慢走全程約二個多小時,完成後可到九龍另覓場地繼續開會。


蔡東豪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