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4-劉細良:潘佐夫眼中的鄧小平
劉細良:潘佐夫眼中的鄧小平
16:54 4/10/2016
讀書好
香港人對鄧小平有一種誤解,認為他一直是務實派,是毛的對立面,鄧一直是毛的忠實追隨者,尤如毛追隨史太林,直至對方死後,才回復本色。
俄羅斯中國現代史專家阿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 V Pantsov近年成為炙手可熱的中共政治人物傳記作者,他之所以突圍而出,在於掌握了中共領導人早期活動的檔案,這些資料收藏在莫斯科「俄羅斯國家社會與政治史檔案館」(即「前蘇共中央委員會馬列主義研究所中央檔案局」)。他根據這些資料寫成了《毛澤東:真實的故事》一書,揭露了毛澤東是蘇聯獨裁者史太林的傀儡,延安年代起對史太林言計聽從,不敢稍有拂逆。
潘佐夫完成了毛澤東傳記後,推出了另一本重要作品《鄧小平:革命人生》,中國現代史兩大主角人物,在他筆下究竟是怎樣呢?除了俄羅斯檔案資料的新文件之外,也參考了多達三千三百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文件資料,諸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以及其他人。這是第一本使用了所有這些資料的鄧小平傳記。可以說是現時最全面展現鄧小平一生的作品中國人寫的共黨人物傳記,難以擺脫道德評說,要做到不偏不倚談何容易!
忠貞毛派
潘佐夫對鄧小平最大的發現,是他是忠貞的毛派,「我們一絲不苟的研究有助於呈現鄧小平這樣充滿許多矛盾的人。鄧小平和其他人一樣,有正反兩面的個性,有弱點也有強項。對於那些視鄧小平為一九五○年代初期反對毛澤東左派政策的「溫和派」的傳統觀點,我們看法相反;我們展現出直到一九七六年的前幾個月,儘管鄧小平在文革期間受到毛澤東的迫害,他一直都還是毛澤東真實的門徒,對「偉大舵手」忠心不二。從一九三○年代初期他們兩人首度開始合作起,鄧小平就傾心支持毛澤東。他熱烈地支持毛澤東一九五○年至五三年之間的土地改革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史達林化、經濟的社會主義化以及「大躍進」。直到一九六一年五月底,鄧小平才真正開始對於左派政策提出部份的批評;可是直到毛澤東在一九七六年過世前不久,他才展現出反抗之心。」
作者一直有意無意地將毛丶鄧二人作比較,沒有鄧的支持,根本就不會有毛在五十年代開始的激進烏托邦式改革,毛將中國帶入深淵,鄧功不可沒。毛在史太林死後才敢反抗蘇共,走自己的路,同樣,鄧也只有在毛死後丶才走自己的路。潘諾夫認為:「鄧小平和毛澤東一樣都是多面相的個體,無法以黑白二色加以描繪。在鄧小平正面功業中包括削減了中國百分之五十的貧窮人口。他也將中國帶往與國際體系進一步大整合的道路之上,並該對中國現在的樣貌負起責任。可是鄧小平絕非一名自由派,他到臨死之前甚至變得和毛澤東一樣,多疑且無法忍受異己。雖然到了一九七○年代末,他開始透過「實事求是」的口號來拆毀毛派烏托邦;到了一九八○年代末,他已經開始認為自己是真理的最終源頭。就是此種質變不僅造成鄧小平與部份身旁親近人士之間的衝突,也發生在他與相信鄧小平早期自由派計畫的中國社會中部份重要人士之間
劉細良
16:54 4/10/2016
讀書好
香港人對鄧小平有一種誤解,認為他一直是務實派,是毛的對立面,鄧一直是毛的忠實追隨者,尤如毛追隨史太林,直至對方死後,才回復本色。
俄羅斯中國現代史專家阿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 V Pantsov近年成為炙手可熱的中共政治人物傳記作者,他之所以突圍而出,在於掌握了中共領導人早期活動的檔案,這些資料收藏在莫斯科「俄羅斯國家社會與政治史檔案館」(即「前蘇共中央委員會馬列主義研究所中央檔案局」)。他根據這些資料寫成了《毛澤東:真實的故事》一書,揭露了毛澤東是蘇聯獨裁者史太林的傀儡,延安年代起對史太林言計聽從,不敢稍有拂逆。
潘佐夫完成了毛澤東傳記後,推出了另一本重要作品《鄧小平:革命人生》,中國現代史兩大主角人物,在他筆下究竟是怎樣呢?除了俄羅斯檔案資料的新文件之外,也參考了多達三千三百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文件資料,諸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以及其他人。這是第一本使用了所有這些資料的鄧小平傳記。可以說是現時最全面展現鄧小平一生的作品中國人寫的共黨人物傳記,難以擺脫道德評說,要做到不偏不倚談何容易!
忠貞毛派
潘佐夫對鄧小平最大的發現,是他是忠貞的毛派,「我們一絲不苟的研究有助於呈現鄧小平這樣充滿許多矛盾的人。鄧小平和其他人一樣,有正反兩面的個性,有弱點也有強項。對於那些視鄧小平為一九五○年代初期反對毛澤東左派政策的「溫和派」的傳統觀點,我們看法相反;我們展現出直到一九七六年的前幾個月,儘管鄧小平在文革期間受到毛澤東的迫害,他一直都還是毛澤東真實的門徒,對「偉大舵手」忠心不二。從一九三○年代初期他們兩人首度開始合作起,鄧小平就傾心支持毛澤東。他熱烈地支持毛澤東一九五○年至五三年之間的土地改革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史達林化、經濟的社會主義化以及「大躍進」。直到一九六一年五月底,鄧小平才真正開始對於左派政策提出部份的批評;可是直到毛澤東在一九七六年過世前不久,他才展現出反抗之心。」
作者一直有意無意地將毛丶鄧二人作比較,沒有鄧的支持,根本就不會有毛在五十年代開始的激進烏托邦式改革,毛將中國帶入深淵,鄧功不可沒。毛在史太林死後才敢反抗蘇共,走自己的路,同樣,鄧也只有在毛死後丶才走自己的路。潘諾夫認為:「鄧小平和毛澤東一樣都是多面相的個體,無法以黑白二色加以描繪。在鄧小平正面功業中包括削減了中國百分之五十的貧窮人口。他也將中國帶往與國際體系進一步大整合的道路之上,並該對中國現在的樣貌負起責任。可是鄧小平絕非一名自由派,他到臨死之前甚至變得和毛澤東一樣,多疑且無法忍受異己。雖然到了一九七○年代末,他開始透過「實事求是」的口號來拆毀毛派烏托邦;到了一九八○年代末,他已經開始認為自己是真理的最終源頭。就是此種質變不僅造成鄧小平與部份身旁親近人士之間的衝突,也發生在他與相信鄧小平早期自由派計畫的中國社會中部份重要人士之間
劉細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