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CUP:保護城市安全的天然屏障,正在急速消失

CUP:保護城市安全的天然屏障,正在急速消失
2018年11月6日
BY TAN HA LAM


位於阿根廷的伊貝拉濕地。

上月美國接連受颶風及水災侵襲,威尼斯近日亦受連日暴雨影響,7 成地區出現水浸,有說極端天氣只會愈來愈嚴重。專家則指出,各地城市更易發生水災,除了是氣候暖化,主要是因為失去了天然防禦機制 —— 濕地。因為濕地好比巨大的海綿,其土壤特色是較難排水,所以能夠吸收額外的降雨量,以及因風暴潮湧來的海水。

「拉姆薩爾公約(Ramsar Convention)」是全球政府為了保護濕地而簽署的公約,最近於杜拜舉行會議,保護城市中的濕地成會議重點。會議最近發表的報告指出,世界濕地消失的速度比森林快 3 倍。而在 1970 年至 2015 年間,世界上近 35% 的濕地已經消失,當中以拉丁美洲的損失率最高,在 40 多年間已損失接近 60%,非洲則失去了 42%。

都市發展是濕地消失的主因之一,因為位處於城市的濕地,通常會被視為荒地,可作為其他用途,例如傾倒廢物,或者興建設施。然而,現時世界上大約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到 2050 年,這一數字有望增加到近 70%。若不加以控制,濕地將會消失得更快。

為了城市的防洪保護及其他利益,「拉姆薩爾公約」已經開始對保護濕地的城市進行認證計劃。到目前為止,全球有 18 個城市被認定有對當地濕地作出保護,如中國海口、法國聖奧梅爾、南韓濟州等。前香港米埔保護區經理楊路年,現為「拉姆薩爾公約」秘書處高級地區顧問,他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指出:「認證城市的概念,是要令她們意識到濕地的價值,並將其融入城市規劃之中。城市擁有濕地的云云好處中,最重要的就是抵禦包括海嘯在內的自然災害。」

專家更指,內陸濕地的經濟價值是熱帶森林的 5 倍,因它們直接或間接提供世上幾乎所有淡水的供應。在乾旱季節,濕地會釋出早前在雨季時儲下的水份,並流到鄰近地方,滋養動植物。世界上 40% 的植物和動物物種在濕地生活和繁殖,而超過 10 億人依靠這些生計,因此濕地對人類和地球生命至關重要。

然而公約警告,各國國家計劃中的政策和決策者都低估了濕地消失的危險性。人類究竟何時才理解到,肆意破壞看似不起眼的環境,受苦的始終會是自己呢?


TAN HA LAM
CUP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