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1-未來城市:海砂之所以「無限」在於沒監管

未來城市:海砂之所以「無限」在於沒監管
2018年11月11日


因為大量挖掘海砂,柬埔寨的紅樹林正逐步萎縮,同時造成海岸侵蝕和破壞漁業。柬埔寨環保組織Mother Nature拍攝短片,要求政府解釋為何柬埔寨官方出口數據缺少了一批台灣矽砂的數字。(Mother Nature提供)

圖5之1 - 因為大量挖掘海砂,柬埔寨的紅樹林正逐步萎縮,同時造成海岸侵蝕 . . . . . . (Mother Nature提供)


【明報專訊】上集有工程師提到海砂用之不盡,外國要不要提供海砂予星洲香港填海,不在乎供應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不過,今集5個環保專家一致表示海砂不是無限供應,不少地方都出現「海砂荒」。

而挖掘海砂更已令到柬埔寨紅樹林減少、印尼24個小島消失、中國鄱陽湖水位達到歷史低位,挖砂帶來的生態危機逐漸湧現,我們真的要繼續用海砂填海嗎?


中國最大淡水湖水位新低

2014年聯合國環境署發表名為《沙,比你們想像的少》(Sand, rarer than one thinks)的報告,指出全球每年開採470至590億噸材料,其中海砂和礫石佔68%到85%。「海砂由幾千年來的腐蝕過程形成,他們現時產生的速度遠遠慢過被挖走的速度。」報告又指,由於沙漠的大多數沙都不能使用於混凝土和土地開墾,理由是其風蝕過程形成的圓形顆粒,不能很好地結合,因此海砂的需求與日俱增。


印尼24島消失 地方官貪污准盜砂

報告指挖砂令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保守估計鄱陽湖每年採石量為2.36億立方米,可能是最大的世界上的採砂場。」而挖砂更改變了國際邊界,例如據2010年紐約時報報道,自2005年以來,由於非法採砂造成的侵蝕,令印尼至少有24個小島嶼消失。「該報指由於腐敗的地方官員簽署許可證,令走私者大量進行挖掘,並將海沙送往中國、泰國、香港和新加坡的建築項目。」印尼由17,500個島嶼組成,其中7000多個島嶼無人居住。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子進口國,因為新加坡有多達22%的國土透過填海而成。不過,1997年,馬來西亞禁止了兩國間的砂石交易,印尼亦在2007年禁止出口沙子。究竟是不是上期受訪工程師所說,是基於政治問題,而停止輸送海砂給新加坡?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主任及教授梁美儀並不認同:「馬來西亞近年都大量填海建樓,本土有需要用沙,所以才不會外銷,因此是沙子不夠的問題,而不是政治因素。」


學者:貿易沒監管 出口量成謎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副教授Melissa Marschke和研究員Laura Schoenberger花了一年時間,在柬埔寨觀察挖掘海砂過程,並在今年8月發表研究報告,她們發現挖掘海砂造成當地紅樹林沼澤減少、海岸侵蝕和漁業受破壞。她們接受電話訪問時憶述,海砂船是每日24小時全天候挖掘,吊臂將鐵爪拋進海面,深入海底,不消10秒就從海底抓住一大把深灰色海砂,砂泥四濺,使Laura大驚:「現場嘈音大到不得了,我很驚訝海砂是如此龐大的經濟規模,為何只受到很少的環境監測呢?」她們最心痛是挖砂令紅樹林規模大減,因為當地政府容許挖砂公司在紅樹林範圍挖砂,「但外界質疑紅樹林的縮減同時是因為過度捕魚和全球暖化,我們實在很難證實紅樹林縮減全部是因為挖砂。」


柬國紅樹林規模大減

Melissa補充,沙子被廣泛使用於填海、建樓、製作玻璃和電腦芯片之上,沙子是繼水後第二大被人類廣泛使用的地球資源,甚至多過化石燃料。她指出現時沙子貿易不受監管,因此無從得知全球沙子的含量,只能得知沙子的貿易量,她引用聯合國數字指,新加坡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子進口國,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是全球主要的出口國,中國則主要從澳洲和越南入口海砂。「但要留意貿易量統計數字以美元貨值為單位,而不是用容量計算,因此無從得知哪個國家出口最多的海砂,因為很可能有國家以低廉價格出口大量沙子。」

而最令人氣憤的是柬埔寨大量海砂是被非法挖掘,因為據新加坡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6年10年間,從柬埔寨進口新加坡的沙子為8022萬公噸,但柬埔寨政府卻表示該國只是向新加坡出口了277萬公噸,Laura直指,顯示在過去10年中,絕大部分從柬埔寨掘走的海砂「絕對是非法的」,相信或有政府官員從中牟利。


社運成功 叫停海砂出口

2015年,柬埔寨年輕人發起運動,拍攝短片放在fb和YouTube,表達關注挖砂的生態影響。2017年當地環保組織Mother Nature亦發布短片,要求政府解釋為什麼柬埔寨官方出口數據中缺少價值3200萬美元的台灣進口矽砂,獲得超過160萬次觀看次數,最終迫使柬埔寨政府在2017年宣布暫停出口海砂,人民獲得勝利。

港海牀被挖 「活化石」文昌魚重創

梁美儀指出,香港90年代初都大量抽砂填海,主要從香港南面海域抽砂,例如用作興建西九和舊機場。但現時香港很少抽砂,主要是環評不獲通過。「始終抽砂對海洋生態系統好大影響,抽砂船在海底挖砂,留下砂子,再將石頭丟回海中,除了會殺死某些生物,亦會連帶微生物與沙子一併填海,微生物在密封地方之中,缺氧兼沒有陽光,一定會死的。」


微生物同被挖出填海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經理(海洋保育)楊松頴指出,挖砂將嚴重影響海洋底棲生物。海底有大量生物,包括甲殼類,如蝦蟹,雙殼類如蜆,以及蟲類生物。「這些生物看上去不特別,但底棲魚類靠食不同生物,如進食軟體生物來生長,因此一旦沒有砂,就會出現有連鎖效應。」

他又引述城市大學本地海底環境生物研究指,香港海底除了普遍生物外,還有文昌魚,即被形容為活化石的受威脅物種,他們在躲在沙中生活的,當工程進行中就會揚起海底微粒,「由於文昌魚無完整的口,要靠魚鰓吸食海草維生,或會吸入沙塵到鰓中,而造成傷害或死亡。」而且,海底養分或微粒會沉積在海牀,當居所被挖走,就要花一段時間再養成成熟的生長環境,「一個底棲環境要需要時間發展的,當一些底層沙突出,可能與原本的面層沙泥質素不同、沉積深度不同,要慢慢重新從生物累積,如先要有微生物、再有軟體動物生長、再慢慢積聚魚類在食物鏈上層。」因此他提倡不是不可以挖海砂,但挖砂前必須了解地點的海洋生態。


內地收緊叫停填海 促出口國附生態認證

要如何控制挖砂對環境的影響?

跨境環保關注協會總幹事李文潔指,由於內地在去年年底開始實施填海監管政策,「今年幾乎沒有見到新的填海項目獲批,舊的項目即使拿了證,都沒有發現在動工填海。 」而她更列出內地要取得挖沙批准是要過關斬將,包括先就開採點要通過自然資源部門(前稱國土資源部)海砂資源勘查報告審核,再辦理海砂採礦權證;其後辦理跨境海砂承運,要通過自然資源部的批准證明,期間還要辦理海洋主管部門的海域使用權手續;最後還要獲得運輸證、出口證等,其實是好複雜的過程。而她又提出香港填海工程入口別國海砂時,亦應該要有環境責任,要求海砂來源地都要有生態認證,以確保產出海砂符合環保要求。

聯合國環境署則提出要研究利用再生建築、採石場粉塵材料、回收玻璃瓶來替代沙子填海。同時建議各國就出口或挖掘海砂徵稅,減低海砂需求。而其實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是不要填海。


【海砂篇(下)】

文//彭麗芳

圖 // 受訪者提供、Mother Nature

編輯 // 何敏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