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安裕:擋不住的新世代

安裕:擋不住的新世代
2017-04-11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周日晚上看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電視直播之後,想到的是這段話。

這屆電影金像獎看到了香港電影新一代的群起,社會討論最熱烈的幾部電影,《樹大招風》、《一念無明》和《七月與安生》,都是年輕導演的作品。片種不同,但細膩之處遠超上一代「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成見,年輕一代對社會對世界、對個人對群體的心有所感躍然而出。這與七十年代末香港新浪潮影人崛起幾是如出一轍:學有所專的新一代電影人,以他們的專業和投入寫下新頁。

香港是一個夢工場,於任何意義而言俱是。這一夜,我們從頒獎禮的座上與台上嘉賓,重溫香港電影過去以來的美夢──關心社會的許鞍華,警匪片的陳欣健,喜劇的許冠文,新藝城麥嘉石天,德寶的岑建勳。這些人很大程度就是我城曾經的歲月,回首前塵,人們在清涼漆黑的電影院,與他們的作品共渡忘我的一百分鐘。

香港沒有計劃經濟,準確而言,從港英年代到今天,政府對電影工業的支持,僅限於口惠而實不至。香港電影便是靠電影人在無垠的空間當中創作,拍出心中所想。從五十年代寫實主義的中聯,六十年代財雄勢大的邵氏,七十年代一手包辦李小龍許氏兄弟成龍的嘉禾,到八十年代的新藝城和德寶,不論立場不管片種,卻構建而成一道明媚多姿的香港特色。


一代接一代,新一代影人陸續湧現,今年的欣喜是大面積的年輕一群豐收。《一念無明》的導演黃進28歲,《七月與安生》的曾國祥37歲,《樹大招風》三位導演大概應是三十出頭。最佳導演五佔其三是四十歲以下的一代,他們生於八十年代的香港,那是當下一代中年人最是縈繞心間的日子。前途談判,回歸中國,歷史與文化變化,大時代的巨變,點滴之間,養成常在我心間的關注身邊的人與事。

平情而論,周日晚頒獎禮有一段時間很是沉悶,可是越到最後越見鮮活泉水注入,睡意驅走,喜意襲來。周日那夜,人們看到了香港電影的未來。


安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