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0的文章

20200223-通識導賞:禁食野味,內地法例管得住?

通識導賞:禁食野味,內地法例管得住?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侯智恒曾於國內市場裏看見珍罕的飛鼠和斑林狸出售。(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病源雖然未明,但有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身上病毒高度相似,世界衛生組織人畜共患病和新發傳染病聯合診斷中心主任利普金親赴武漢了解疫情後,亦提出應永久關閉野生動物交易市場,否則十年後或有新疾病爆發。上周,《求是》雜誌發表了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篇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講話文章,內容提及「有關部門要加強法律實施,加強市場監管,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至於如何實行,文章建議「要加強法治建設,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還要抓緊出台生物安全法等法律」。不少中國人嗜吃野味,內地相關法律究竟規管了什麼,又有什麼欠缺? SARS後 蝙蝠果子狸繼續食 二○○三年SARS爆發,疫症初期已傳出病毒由野生動物傳播,研究人員從野生動物市場的果子狸體內檢測到SARS冠狀病毒,果子狸因而被懷疑是病毒宿主。兩岸專家多年研究後發現,果子狸雖是直接傳染源,但蝙蝠為始作俑者的可能極高。 關注自然保育的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首席講師侯智恒曾於嘉道理農場工作,一九九七年起為檢視內地自然保護區狀况的項目,展開了管理人員的能力評估和市場調查。他的團隊每兩周到訪廣東及深圳的四個市場一次,查看市場裏有什麼野生動物出售,並點算數量,直至SARS爆發時終結。他形容哺乳類動物怕人,在野外難得一見,但市場裏「好難見的都見得到」,而且數量極多,「為什麼兩周去一次?因為和商販傾過,他們差不多兩周清一次貨,即是說兩周會賣晒,然後再入一批貨」。果子狸與蝙蝠在市場上都找得到。 那幾年間,他的團隊成員都十分沮喪,「量好大,愈來愈多野外本來罕見的物種有售,比如斑林狸、飛鼠,覺得這樣每兩周一轉吃下去,真的會絕種」。SARS爆發後,行內有人認為這是大自然的反饋,疫症雖然無情,卻能暫時叫人暫停進食野味,大自然暫且可以休養生息。這次武漢肺炎爆發,侯智恒驚訝經歷過SARS,極有可能是病毒宿主的蝙蝠竟仍在市場販賣,「如果有咁潛在的危險將病毒帶給人,應該完全禁止不讓人吃,即使不用《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蝙蝠,都應該用公共衛生條例。僅僅有SARS的案例已經足夠,不是...

20170824-天下:有人討厭你,但也一定有人喜歡你

天下:有人討厭你,但也一定有人喜歡你 20170824 丁菱娟 編按:倘若將人生畫成幾個等分,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責任和義務,當然也有不同的專注目標。丁菱娟在新書中,與讀者分享50歲後該如何重新看待人際關係。 做了半輩子的好人以及別人眼中期待的人,中年後突然想做自己。很多人可能並沒有真正的做過自己,尤其是那種從小聽話的乖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承受父母、師長、社會的期望,或是想爭取同儕、長官的認可,所以總是勉強自己朝著別人的期望而活。 五十歲以上的世代大都承受父母很高的期待,尤其是唸書、考試的求學過程。在父母的權威下學會討好每一個人,不想讓人失望,不知道如何說不,總是先照顧別人的需求,卻往往找不到自己。 習慣於討好父母的人,也會被訓練得善於察言觀色,在乎別人的眼光和喜好。他們的壓力往往來自於人際關係,想討好所有的人而變得患得患失,進退失據,別人的喜怒哀樂、一言一行便足以牽動自己的情緒。 有一天我們會發現,不管你多麼努力,總有一些人會喜歡你,也有一些人討厭你,我們不可能滿足所有的人。我在中學時代曾經因為不明原因而整頭掉髮,受到同學的嘲笑,心裡曾經非常受傷,但是這件事讓我想通了,以後只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想做的事,其他嘻笑由人,儘管會得罪一些人,但是真實做自己還是比較愉快。 有個朋友是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的期許甚高,無法接受別人對她的批評與質疑,曾經因為聽到一些耳語而得了憂鬱症,可見要擺脫別人的眼光做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能夠了解人性的詭譎,就比較容易釋懷。 做自己,都是經歷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再回到了「見山又是山」,才會有一番真切的體悟。因為成熟了,才了解人生不必處處偽裝,不必凡事強求,不必得一定要怎樣。 學習不要太在乎他人的眼光,是解放自己壓力的方法之一,反正人生過半,不需要太多無謂的掌聲,只要有一群真正在乎我們的人就好了,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討好、應該在意的人。我們傷心難過,他們會陪我們流淚;我們開心快樂,他們也會手舞足蹈,這些人才是我們真正要關心在意的人,把焦點和能量放在這些人身上吧。 【書籍資訊】 摘自《享受吧!50後的第三人生》 數位編輯整理:廖珮汝 Photo via Pixabay 丁菱娟

20180228-BBC:台灣二二八事件走過71年,法國記者用鏡頭拷問歷史

BBC:台灣二二八事件走過71年,法國記者用鏡頭拷問歷史 2018年 2月 28日 2017年是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吉華拍下當時遊行的照片,也成為書本的封面。 2016年,一位法國記者為了採訪選舉第一次踏足台灣,也第一次知道二二八事件,此後他花了近兩年採訪,出版了史上第一本以法文介紹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專書。 2016年為了採訪台灣總統選舉,駐日本的法國攝影記者吉華(Nicolas Datiche)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他在採訪過程中與民進黨、與台灣民眾接觸,才第一次聽說二二八事件,他以一個記者的直覺,認為這是個對台灣影響深遠因而值得深入報道的議題,因此他計劃在2017年,也就是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時,在新聞雜誌上刊出報道,但隨著他對二二八事件的了解越來越多,也在採訪期間台灣人的鼓勵,因而決定將採訪集結成書,他和在日本曾多次合作的文字記者阿尼亞斯‧賀東(Agnès Redon)合作,花了18月的時間,出版了法文、英文雙語的《Les témoignages du silence》(《沉默的證言》)。 潘信行依舊保存著父親受刑時所穿、被彈孔穿過的衣服。 70年以來李榮昌和家人都會吃魷魚粥紀念,因為在1947年3月10日,他的父親和叔叔就在他們即將吃晚餐的魷魚粥時被軍方帶走。 位於台北市南京西路的天馬茶房是二二八事件的引爆點。1947年2月27日,中華民國警方因查緝私煙而打傷賣煙婦人林江邁,對國民政府積怨已久的群眾集結抗議,一連串的衝突和鎮壓開始蔓延全島。 基隆港在3月8日舉行儀式紀念死難者。當時國民政府軍隊將平民互相捆綁後射殺投入港中。 基隆的和平島上矗立著一座紀念碑,紀念因二二八事件被國民政府軍隊殺死的日本漁民青山惠先。 「受難者的家屬無法百分之百的得知事實,而也從來沒機會在庭審上詢問加害者,」BBC中文記者詢問吉華採訪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時,他這麼回答。 「當我第一次聽到228事件時,我很震驚這一場屠殺竟然被消音了40年,伴隨著世界上最長時間的戒嚴。」賀東以郵件回復BBC中文時說。「在到台灣之前我從沒聽說過228事件,但就算其他關於台灣的新聞,在法國的版面也非常少,」吉華說。 台灣直到1992年才有第一座政府興建的二二八事件紀念碑,圖為一名婦人行經二二八紀念公園。 談及法國的轉型正義,吉華表示,法國政府在二戰期間協助...

20200227-武漢肺炎,口罩薄過紙,清潔工守住城市的最後防線:只能自求多福

武漢肺炎,口罩薄過紙,清潔工守住城市的最後防線:只能自求多福 27.02.2020 莫坤菱 譚志榮 蓮姐工作的垃圾站外,有一棵木棉樹。 二月的天氣乍暖還寒,枝上已長出紅紅的花苞,初夏到來前,想像棉絮必定散落於四周──如果今夏會來的話。樹下,她正專注地推着垃圾桶,裏面裝滿流浮山的臭水、大牌檔食肆的廚餘,以及政府工場的二級廢料。 她彎起腰用盡力把桶子推向環保斗。污水不小心濺到身上,連同遮掩口鼻的白色口罩也染濕了。臭氣熏天,她倒是沒有介懷。工作完後,緩緩把口罩脫掉。你以為她會把口罩丟了,不不不,她把「滴露」擠點在手心,然後向內外兩側不停搓、不停揉。 直到泛黃的污迹、異味稍為消退,才把它泡在清水中。最後是將它晾在站外的欄杆上,讓它隨風飄揚至乾爽。她換上另一個口罩,再回到工作崗位上。 那獲得片刻自由的白色口罩,其實只是一張四隻角都綁上了繩子的紙,輕得有如鴻毛,薄得有如牛油紙,還有點像一片片軟綿綿的木棉絮。 在疫情籠罩的香港,一罩太難找,外判清潔公司只願為他們提供這一種。公司的態度是,戴或不戴,悉隨尊便。她其實都不想戴這一種,但沒有選擇。平日工作的必需品,今天成了人人搶購的奢侈品。馬照跑,舞照跳,即使無口罩,她的工作還是要若無其事般繼續,有苦卻是自己知。 你走到垃圾站問清潔工人,夠不夠口罩,是一條廢問題。今天夠,明天還是不夠。今天明天夠了,不過得到的永遠是一個破口罩。有些口罩好像只有口罩的樣子,還需要塞廁紙隔味。 你不應該問他們夠不夠口罩,你應該問他們如何清洗口罩。用熱水淋;放到洗衣機清洗;用高溫蒸;用洗手液捽。五花八門的方法,每一種都在透露:這個最金碧輝煌的城市如何踐踏着勞動階層最後的尊嚴;當這座城市集體生病之際,我們是如何和最沒有話語權的人共患難。 不怕病毒 只怕窮 蓮姐新換上的口罩,是正常厚度的一種。她用帶點鄉下的口音,說着一個悲喜交集的故事。 去年冬天,她的丈夫患上了肺炎,住進了醫院的單人隔離病房。那時蓮姐清晨到垃圾站上班,中午到醫院為他送飯,然後又撲回站內繼續工作。她很記得,那段日子她要到處頻撲,人瘦了幾圈,每天走了很多路,腿甚至不能彎曲起來。「有段日子他已經不醒人事,我一直以為他會死。但不知為什麼有次我從藥房買來什麼鱷魚肉、老陳皮煲成湯給他,他突然就康復了。」她喃喃道。 就是因為丈夫繞過死門關,才間接救了現...

20200223-無定向學堂:家中舉手踱步,強健抗疫

無定向學堂:家中舉手踱步,強健抗疫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康文署關閉轄下體育館、游泳池;瑜伽班和健身室又怕人多密集;戶外跑步、打籃球又擔心口沫橫飛。但要打好抗疫這場仗,就需要強健體魄,提升免疫力。我們請教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推介適合老中青的家居運動,而最驚喜的發現莫過於原來只需要高舉雙手散步,一星期兩次,每次行約20分鐘,4星期即改善肩頸痛!在防疫之時,除了記住勤洗手,一於全民舉手,健康在你手。 日日半個鐘健康運動 做運動之前,要掌握正確知識。何謂健康運動?在生理學中,任何肌肉活動產生足夠能量消耗就屬於健康運動。 雷雄德解釋足夠能量消耗的意思,是成年人每日運動不少過30分鐘,消耗不少於150卡路里。這類健康運動比坐着不動時的運動量要多出3至6倍,計算指標稱為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坐着不動為1MET,行路約2METs(比坐着消耗多兩倍能量)、急步約4METs、打籃球可能已經8至10METs。雖然一次過做足30分鐘運動對健康更好,但每天分開不同時段做幾分鐘運動,一天累積30分鐘都可以。 據康文署資料,大掃除40分鐘,以中等身材成年人來說屬於3.5至4METs運動。但留在家中日日做家務是否就叫做家居運動?雷雄德說拿着掃把出力掃地、用毛巾費力擦窗,運動到身體各類型大組肌肉,做到喘氣和肌肉疲勞廣義地說都對身體有益。但問題是普通家居不會需要每一日都大掃除到「身水身汗」,而且在抗疫期間最好為老中青都找出一些可持續性、有動機持續去玩去做的家居運動。 三類家居運動 1. 帶氧運動 雷雄德指出,提升整體心臟和肺部血液運行,可以提高新陳代謝,從而改善肌肉骨骼、呼吸、內分泌、泌尿,以至免疫系統。「傳統上可以去跑步、游水、踩單車、打波,但現在無得落街,就要善用家中環境,令自己喘氣和有血液循環。」怎樣才算得上帶氧運動?大家普遍使用「220減年齡」法則,來推算最高心跳率,一般而言,以50%至80%最高心跳率持續運動就是帶氧運動。 2. 力量訓練 原來只要一個星期沒有運動,肌肉就會開始流失。好多打工仔平時都會行路半小時搭車上班,現在變成在家工作;小朋友亦無法如常趁小息時間跑到操場玩樂;而長者的影響更大,研究發現長者入住醫院6天後,由於臥牀及缺乏大肌肉活動,約...

20200223-家常便飯:川菜之魂,豆瓣醬,靜候一年, 醍醐味四溢

家常便飯:川菜之魂,豆瓣醬,靜候一年, 醍醐味四溢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醬者,百味之將帥,帥百味而行。醬料是很多料理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尤其像著名的麻婆豆腐與擔擔麵,沒了豆瓣醬便沒了靈魂。一年前很多讀者想看肥丁製作豆瓣醬,而肥丁也恰巧想挑戰發酵豆瓣醬,結合傳統和我自己的經驗,在條件有限的家裏實驗醞釀美味,計劃便這樣展開了。 豆麴發酵 蠶豆與麴菌 豆瓣醬主要由辣椒與豆麴發酵,形成一種複雜而富有層次感的醍醐味。製豆麴的豆,可以是黃豆和蠶豆,兩者有着不同的鮮香,我選蠶豆,想看看別於用黃豆發酵醬料,會產生怎麼樣的鮮香。蠶豆蛋白質豐富,氨基酸種類齊全,若是蠶豆症G6PD就別碰蠶豆了。 麴菌是發酵的靈魂,對發酵非常重要,直接影響醬料的味道。我找到一種製醬專用的釀造發酵菌種──醬品曲精。用的量非常少,餘下來的下次實驗豆豉。 辣椒發酵 另一個重點是辣椒發酵,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辣椒本來有甜味,只是被辣椒素的刺激蓋過去。發酵後的辣椒會產生一種複雜多元的香氣,原本刺鼻的辣椒變得柔和醇厚。辣椒的品種和辣度可自己挑選,朝天椒,自問沒有這個膽量,主要混合一些辣味較輕的大紅辣椒,把製作辣椒醬的經驗套用到豆瓣醬裏,辣椒和果泥一起發酵,味道果然不同凡響。 辣椒要新鮮 辣椒果泥發酵,發酵辣椒一定要選新鮮,無腐壞的。蒂頭暗綠發霉,變軟皺皮,就是不新鮮了。 海鹽是材料表裏最不起眼的食材,但是它的存在可重要了,肥丁下血本,出動在家裏囤積一段日子的「給宏得海鹽」SEL DE GUERANDE,鹹味圓潤輕柔,不搶食材原味。用的時候捨不得,吃的時候更捨不得。溫和的鹹辣鮮味,入口後在嘴裏擴散開來的香氣,真的極具魅力。 借助微生物的力量,釀造出不同凡響的美味,發酵食物沒辦法縮短製程,或許你會覺得發酵食物工序多,但是與花里胡哨的烘焙相比,我更愛發酵食物的養生天然,只要完成最初種菌、混合等步驟,接下來就是微生物在工作。 我一直叨念為什麼還沒夠一年,結果年末旅行和搬家,花了不少時間。有空來開封的時候,已經是一年零兩個月了。開封的一天,醬料香氣四溢,口水開始分泌了,發酵豆瓣醬散發濃厚溫醇的香氣,不枉一年的等待,吃過回不了頭,風味跟巿售的速成醬料,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巿售一些速成豆瓣醬,把黃豆煮熟,直接加入化學調味和辣椒混合,再以澱粉增稠,只有一種簡單的鹹辣味...

20200223-警察故事達人何家騏,香港社會不再期望違規的「英雄」

警察故事達人何家騏,香港社會不再期望違規的「英雄」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用傘勾住巴士捉犯、搶槍挾持上司、入商場打到一地玻璃碎、駕駛電單車撞人,成龍在一九八五年的《警察故事》中自編自導自演,結局總之是捉到壞人,對所有越軌行為,上司一句「我睇唔到」便轉身離開。警務處長鄧炳強在明星飯局中說「其實我做警察呢,係學成龍大哥……我唔知點做警察,睇吓睇吓就識做」,學者何家騏研究警政超過十載,兩三年前也開始由電影《警察故事》睇到電視劇《學警雄心》,在真真假假情節之間睇出現實,睇吓睇吓,又從現實睇到一個不為港人所知的故事。 警察神秘 帶動影視作品 「我們對警察的理解通常透過幾個途徑,第一,有親朋戚友做這行,第二是親身經歷,如果沒有上述兩樣,你的生活或消閒習慣便會影響你對警察的看法。」其中一個重要的渠道,就是影視作品。「這是一個myth(迷思),大家對警察很好奇,很有興趣,但所知不多。我做警政研究大概有十年以上,那時社會氣氛平和些,我曾接觸(警隊)各方面的前輩、不同階層,覺得大家對what is policing的想像不同,內部的人認為當中充滿色彩豐富的內容,外人有很多誤解,想人明白他們做過什麼好事,想畀人知,又怕人知好多。外面的人想理解他們,卻認為你唔會講畀我聽。」他形容香港警政是個黑洞,「沒辦法得到很多精確資訊」,神秘令警察電影對觀眾產生吸引力,卧底戲/劇一度大行其道,「是建基於資訊阻隔,若在完全民主化的地方,警察部門透明,基本上大部分資料都會讓公眾有機會取得。畀你知 道所有事就冇幻想,在不完全自由民主的社會,也存在最多myth,所以那些電影才吸引」。 從「雷探長」到「寒戰」 「警察故事其實是香港故事。」香港教育大學助理教授何家騏着眼的,是警察電影如何映照各個年代的警政制度與社會面貌。成龍飾演的陳家駒總是衝前去破大案,當時社會喜歡這種故事,背後是大眾渴求穩定的心態,期望警察破到大案,壞規矩也沒關係。「未完全制度化的時候,就需要英雄。當時的人認為穩定是一切,沒把透明度與制度看得很重要。面對省港旗兵、大毒梟,用任何辦法完成工作就是英雄。二○○○年代以後這樣做?port硬啦。」他補充,「這刻我就不知道了,香港現在是另一個社會」。二○○五年播出的《學警雄心》,TVB御用衝動小生吳卓羲在劇中橫衝直撞,未被捧為英雄,他飾演的PC66336受教訓多...

20200223-星期日文學‧莎拉.肯恩×陳麗珠:激烈卻溫柔,暴力卻幽默

星期日文學‧莎拉.肯恩×陳麗珠:激烈卻溫柔,暴力卻幽默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陳麗珠擔任導演兼演員的《莎拉.肯恩三十六景》(Viewing 4.48)劇照(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編按:每月最後的周日有「嚦咕嚦咕戲劇談」,嚦咕嚦咕是麻雀術語,日文二個二個(ニコニコ)譯音,本版會請來一位本地戲劇翹楚,漫談一位著名劇作家的萬鈞劇力。今期有進劇場聯合藝術總監陳麗珠講講早逝的英國劇作家Sarah Kane,雖然只有遺作五部,已被視為英國「直面劇場」的代表人物,充滿震撼令人極度投入的劇本備受推崇,而陳麗珠認為她暴烈的表層下,是溫柔鬼馬幽默的內在。 瀰漫全城的瘟疫,讓過去九個月社會運動的凝聚如支流分散。採訪陳麗珠(Bonni)之時,剛在瘟疫蔓延前,那時候她說周遭溢滿焦慮,訪問前她狐疑要不要再次進入莎拉.肯恩(Sarah Kane,一九七一至一九九九)的世界呢,後來她拾起,說,it's this time!肯恩在她那時代,電視畫面閃現或耳聞的是波斯尼亞內戰、種族清洗、集中營強暴婦女等事。年代相隔,時空相距,抑鬱依然無法撇除,生成橫空時代的徵狀。當年飽受抑鬱折磨的英國劇作家,終在二十八歲時自戕身亡,身體離開,於曾數度演繹肯恩作品的Bonni來說,精神依舊流傳,「雖然她只有五部作品,但我認為它們會是timeless classics」,並認為她作品包含的,不止是記錄個體精神病,而是關注更多人類作為一個總體,人的存在。 由最初驚世駭俗的劇目Blasted(《驚爆》)連番被劇評人貶斥,只有大師如Harold Pinter(品特)說是另一層次的劇碼,後來接續有Caryl Churchill委婉稱讚:「Blasted其實是一部非常溫柔的劇。」承接下來,Bonni說,感覺Samuel Beckett、品特、肯恩就像一個lineage(族系),「即使時代變遷,他們思考的事其實很相似,只是節奏不同,Beckett回應的是二戰後的世界;Pinter看見上流社會生活得很好很proper,但下面鎮壓得很厲害;然後到Kane,像一個cycle」。 非我之「我」 竊取世界之痛 二○一二年執導肯恩的第四部作品Crave(《狂情》,又譯《渴求》)前,喜認真鑽探的Bonni開始栽進肯恩的世界,在文字與劇場間、意象與符號間,重重複複來回探索,需要怎樣的演繹、怎樣的方法才...

20220223-周日話題:警隊畀面派對與「盲從/服從」階級文化

周日話題:警隊畀面派對與「盲從/服從」階級文化 2020年2月23日 「一哥」鄧炳強(右二)與下屬出席明星足球隊的飯聚。(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這個周末,由網絡到社會中人與人有限接觸的熱話都不離:首宗警員確診感染武漢肺炎個案,尤其確診防暴警出現發燒及咳嗽病徵後,竟然還去參加同袍退休的60人大派對。公眾的激烈反應,一方面來自過去大半年對警隊不滿情緒的宣泄,另方面更是驚訝警員防疫意識的不濟。全城稍有留意「打邊爐家族」案例及防疫資訊的巿民都知道,不要再去人多地方聚餐,一眾警察卻大模斯樣的展現「今夜不設防」態度,表露一副懶理公眾安全的樣子。事實上,內裏是一種凌駕一切的、宣稱服從、其實盲從的階級文化。 紀律部隊是公務員隊伍中,因應執法角色而受特定紀律管束的部門。這些主要為執法單位的陀槍人員部門,傳統以來都特別強調服從紀律,亦由於階級繁多,特別容易衍生「唯長官意志是問」的盲從及擦鞋文化。 確診武漢肺炎的警員本月初出席的同袍退休派對,以及一哥與明星足球隊藝人聚餐,可謂近年這股盲從階級文化推展至極致的最佳例子。 先由前線警的「防疫」心態說起。 其實,警隊中人對比任何政府部門人員於疫症中都顯得更「怕死」。本月初世界夢號疑似感染船員落船被送上救護車時,3名防暴警只在百米外遙距「戒備」;在青衣長康邨康美樓的隔離行動中,參與警員都是身穿全套PPE防護裝備;而警隊儲存的防護裝備及口罩數量,在各政府部門中更是「名列前茅」。對警察而言,行動最怕輸裝備,不論是今次的防疫裝備,抑或爆發「反送中」示威後斥資4000萬元購法國戰術套裝,處處展現「輸人不輸陣」、避免不必要傷亡的心態。然而,鏡頭後,前線警其實更懼怕在部隊中的階級文化下得罪長官無得升級。 當差一生博升 當然要「識做」 警隊中,由警員到警務處長共15級,當差的終其一生事業都為爭取升級,除了工作表現,當然要「識做」,得長官歡心。有人選擇「投其所好」跟長官參與共同的體育活動,有人會負責買長官愛吃的著名燒鵝等美食,各適其適,花樣百出。至於恭賀長官升職或歡送老差骨退休的飯聚,更可謂是內部基本「畀面」活動的「家常便飯」,人際網絡強的警察幾近每個月都要出席這些活動。 至於今次確診防暴警出席的沙展(即警長)榮休派對聚餐,即屬員佐級(PC)的聚餐,從在網絡流出的60人名單可見,60名出席者要「夾錢」食一餐,以歡送同...

20200223-同場加映:人工病毒,指控無證據,不利科研

同場加映:人工病毒,指控無證據,不利科研 2020年2月23日 新型冠狀病毒(橙色)附於細胞表面(藍色)。 【明報專訊】疫症在全球蔓延,有關病毒的陰謀論亦不斷蔓生。國際醫學期刊《刺血針》(The Lancet)上周三(2月19日)發表一份來自多國共27名公共衛生專家的聯署聲明,聲明強烈譴責指稱新型冠狀病毒並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重申世界各國的科研工作者已對病源的全基因組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果壓倒性地證明該冠狀病毒病源來自野生動物。聯署名單上,有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及分部主任潘烈文的名字,他對本報表示,當年在蝙蝠身上找到與SARS八成相似的病毒,今次在蝙蝠身上找到的病毒與新冠肺炎的病源SARS-CoV-2相似度則高達96%,反而有人不信。 與蝙蝠身上病毒96%相似 2003年SARS爆發,潘烈文是最先破解非典型肺炎冠狀病毒序列的學者,當年他進一步研究出幾個有效診斷非典型肺炎的分子檢測方法,後來更擴展研究範圍,嘗試在野生動物身上尋找新的病毒品種。潘認為與SARS情况相若:蝙蝠是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的可能非常大,因為在蝙蝠身上找到與新冠肺炎的病源SARS-CoV-2的病毒有高達96%相似,「96%相似已經好相似的了」。當年在蝙蝠身上找到SARS病毒有逾八成相似,坊間已普遍認同蝙蝠是病毒宿主的說法,至今亦未在其他動物基因裏發現更高相似度。而這次比SARS的證據更強,他質疑為何還會有大量炒作。他指,武漢病毒實驗所長年做與蝙蝠相關的冠狀病毒基因研究,收藏許多蝙蝠病毒藍本,這次迅速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與藍本比對,得出結果,「你問是不是完全沒有其他可能呢?我們不能完全排除,但不同專家用了不同方法,都沒實質證據證實到病毒是人工合成」。 植入愛滋?推論不成立 潘烈文否定坊間支持人工合成說法的「證據」之可信性。宣稱病毒某些基因排序與一些遺傳工程中常見的質粒基因排序相似、病毒裏發現與愛滋病病毒相似基因排序的討論沸沸揚揚,有人因而推論新冠肺炎的病毒為人工合成的生化武器。潘烈文指斥是「有人以不是一般會使用的方法去做」,這些發現在嚴謹的科學檢測方式中不能成立,參與聯署的專家在相關範疇都具相當資歷,聯署為了告訴大眾他們對病毒絕非由人工合成的專業判斷,「以科學角度看,其實是沒什麼證據的說法,只不過將放大鏡放到無限大去看」。他說此等做法的確能夠找到些「信號」,比如發現兩者小部...

20200223-周日話題:誰是疫海航行的舵手

周日話題:誰是疫海航行的舵手 2020年2月23日 【明報專訊】還記得農曆新年前,專家和官員同聲呼籲共同抗疫,並警告未來14天至為重要。 隨後而來的是封關(儘管對有否封關有爭辯)、(公務員)居家工作、停課和全民戴口罩…… 兩星期過去,防疫抗疫是否有了成效?市民再次收到指示繼續停課、不上班、不通關、戴口罩上街。 市面除了買口罩的人龍和示威的人群,不少商業和民生活動已經停頓。香港在防抗疫途上好像迷失了方向。 抗疫和戰爭無異,宣戰只是一種態度,更重要的是行動和目標。抗戰可以是由於外敵入侵,目標是將敵人趕走,又或者迫使敵人投降。武肺疫症開始時,大家都不太了解病毒從哪裏來,傳染性有多高,危害性有多大。全賴醫療科技發展迅速所賜,我們對新冠狀病毒的了解已比1月初時深刻了很多,加上信息快速傳遞,今天應該有條件為防疫抗疫進程作出檢討。我們是否已經達到某種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階段性的。先前的14天警戒時段是建基於早期武漢肺炎的潛伏期,加上假設病毒來自單一源頭。現時病毒已經四散,不少感染者沒有徵狀,部分感染可能源自遭污染的環境而非個人,抗疫目標是否仍受同一框架規限? 回想大半個月前,武肺疫情給一般人的印象是沙士第二波,當時的目標設想是徹徹底底的香港零個案!參考國內的流行病學分析和國際間對病毒的研究,知道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比沙士高,但患重病而致死亡的比率卻低很多。不足一個月,全中國確診個案由幾百變成幾萬,而香港的新感染人數幾乎天天都有。現時的報告病例,已漸漸由外地傳入轉為本土感染為主,完完全全的零感染是否一個過了時的終極目標?曾經有專家推測疫情在2月達到高峰,也有學者認為冬天過後疫情會緩和,也有估算香港將會有百多萬人受到感染。這些都是推測趨勢,難以轉化為抗疫目標的基礎。 港人迷失抗疫方向 從傳染病的角度出發,武肺疫情可以經三個方向發展:一是達至零個案;二是零星個案出現;三是集結性的大小爆發。執筆時澳門兩星期零個案,這可以被解讀為已經達到抗疫目標。市民樂見零個案,會理解為堵截成功,沒有病毒藏在社群。不要忘記現時病毒經由不同國家地區擴散,「零個案」並不等同病毒消失於人類社會。假使零個案後10天出現新感染,是否需要重設目標?自然地,一個面積愈小人口愈少的地區,達標的能力愈高。澳門的人口小於半個香港,在香港也有一半地區沒有報告個案,所以也用不着妒忌澳門,我們的...

20200223-希望

希望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由去年初夏至深秋,到今年寒冬將過,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縈迴在我們這片土壤上。 本以為區選過後,繃緊的社會氣氛稍為緩和。 有誰會料到,迎面而來的竟是另一場硬仗? 十七年前上戰場 十七年前的我,剛完成實習訓練,正式成為內科部的住院醫生。當我以為每天日常工作已是滿有新鮮和刺激感時,三月中的某一天,赫然發現自己已經處於戰場的中央。我們醫院的一個內科病房,同時發現有很多同事出現發燒症狀。不久,他們都被診斷患上肺炎,並且看着一個一個年輕壯健的伙伴們病情紛紛轉重,呼吸衰竭,要被送到深切治療部。我們部門的主管毅然成立Dirty team,好讓我們一部分同事能專心照顧愈來愈多的肺炎患者;另一部分同事處理日常臨牀工作。 那場疫症臨到以前,我們所接受的感染控制訓練十分薄弱。當時醫院沒有任何合規格的負壓隔離病房。猶記得參與Dirty team的頭數天,我們每天都在研究應該怎樣佩戴N95口罩,怎樣穿上及卸下保護衣物。沒有人爭論應否重用N95口罩,因為大家都認為這麼厲害的東西一定很昂貴,怎可能用一次便丟掉?現在回想起來,雖然為着當時的無知感覺羞愧,但正是那份無知,省卻了不少擔憂,克服了那不太大的恐懼。反正已身在戰場的中央,唯有盡力去作戰。 十七年後,惶恐的戰「疫」 回想今年一月初的時候,聽聞武漢出現原因不明的肺炎爆發,心想香港應不會出現十七年前的疫情吧。到了一月下旬,內地的狀况令人愈感憂心。跟十七年前不一樣的是,我們彷彿在觀看着遠方的敵人,雖然不知道他會否攻打過來,或是他有多強大,但心裏的恐懼卻比十七年前大百倍。今天我們擁有絕對比從前更完善的訓練及設備,但同時也提高了警覺。我們比以往更了解身處的制度下各種限制,以及實質具備的增援能力。 農曆新年前夕,香港出現首宗確診個案。新年假期期間,驚聞有五百萬人已經離開武漢,病毒也較預期更具傳染力。我們內科部再次成立Dirty team。上一次疫症為我們留下不少心碎的回憶,但同時也令我們一次又一次被醫院內外的香港人所感動。今天,香港貌似千瘡百孔,人心惶惶,怨聲載道,但當我們再次披上戰衣,預備作戰之際,香港人又一次令我們知道,我們並非孤軍作戰。 Dirty team非孤軍作戰 醫院內,一知道即將成立Dirty team,便有不少不同年資、不同專科的同事自動表示希...

20140226-林燕妮:有言有論

林燕妮:有言有論 2014年2月26日 別天天說「沒有言論自由了」,說得多反而幫了對方宣傳;說得多反而讓市民過早潛意識接受「沒有言論自由」。現在想說什麼便說什麼,不要自我審查,查什麼?又不是叛國。我們愛讀者,我們是讀者的喉舌,亦是個人理想的發言人。別弄錯了「我們是專門罵政府的」。那不是我們的任務,我們有責任批評、責備,指出問題和反映民意,以及提出有用的方法,我們別把自己當作是在鵝頸橋下打小人的阿嬸。 專欄是用來發表意見的,可以分析可以結論,可以怒責可以喪哭,但一定不要為吵嘴而吵嘴。很多時候吵嘴的雙方都是不對的,並非吵嘴便代表言論自由。 言吧論吧,但不要讓抽稿,也不要開天窗。1988年底有一夜,《明報》有持雞毛當令箭的女子打電話給副刊每一個作者,叫我們不要交稿,明天整個副刊開天窗。那我們便不交稿了。晚上查良鏞先生得悉,不禁大怒,說道﹕「框框是用來發表意見的,不是用來開天窗的!」副刊編輯蔡炎培先生馬上致電各作者即刻寫稿交稿。那當然得馬上寫了。還記得那時沒有傳真機,那夜風大雨大,午夜十二時的大樹葉子讓吹得啪啪聲,彷彿共同支持學生。我在那時坐的士去鰂魚涌《明報》交稿。翌日,《明報》一切如常,副刊一個天窗也沒有。 那讓我想起我們作者的責任,我們是要寫應寫的,而不是用框框來發脾氣的。不能像小孩子般說﹕「你不許我踢壞人我便不肯吃飯!」小孩子不曉得的是,一邊踢壞人也可以一邊吃飯,強壯自己的身體以打最後的仗的。 我們什麼也不是,我們是一個兵,一個為公平作戰到底的兵。作戰不是一惱便跳出戰壕讓對方槍斃的,作戰是有戰術的。勇而有謀很重要,為市民想很重要,為公義很重要,為社會安定很重要,讓市民分別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可以接受什麼不可以接受很重要。那是長期戰爭也是長期治安,一死有何可惜?但別死得無功橫屍,那才是可惜。 林燕妮eunicelam112.blogspot.hk 明報

20200226-陳景祥:赤字周期恐難免,財政安全響警鐘

陳景祥:赤字周期恐難免,財政安全響警鐘 2020年2月26日 近10年《財政預算案》的焦點都集中在「派糖」——派多少、派給誰、怎樣派,好像其他議題已不重要,公眾也不大感興趣!去年中開始香港先後受反修例風波和新型冠狀病毒衝擊,經濟急速轉差,做生意的或是打工的都叫苦連天,大家都要求政府出手,預算案「加料派糖」是無法避免了。 「全民基本收入」  國際社會認真對待  執筆之時,還沒有機會看到預算案,但媒體早有不少「揣測」,包括向每名香港居民派一萬元。在諮詢期間,連建制派政黨都提出這個要求;民意壓力大,財爺一旦拒絕,隨時可能重演2018年「唔派又派」的鬧劇(2018/19年度預算案最初沒有派錢建議,後來在壓力下以「補漏拾遺」名義向合資格人士派4000元)。 向法定成年人不設審查、不論收入,一律派一萬元,類近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是相當激進且「前衛」的社會計劃。何謂「全民基本收入」?它是指一種定期、定額的現金支付,以個人而非家庭為對象,無條件發給一國所有的合法居民,毋須資產審查,亦不強制工作。如此美好的計劃,直如共產主義天堂,令人難以想像! 財政預算案即使派錢,也只是一次過,不會成為一種制度。香港的審慎理財,向來只是向「有需要」人士提供援助,不會一律派錢。陳茂波司長多次提過,他反對派錢,認為公帑應用得其所。在官員眼中,派錢並不恰當,也不是「用得其所」的做法。 然而,近乎烏托邦式的「全民基本收入」正陸續在不同國家試驗,並得到國際社會重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曾經發表報告Policy Brief on the Future of Work : Basic income as a policy option : Can it add up?(2017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1月有幾個環節把「全民基本收入」列為討論議題,反映國際社會認真對待。 事實上,政府以現金方式向全民派錢,是近年的「流行做法」,澳門政府在回歸後就經常定期派錢,新加坡政府上周二(18日)的預算案也宣布派「紅包」,由560至1670港元不等,視乎個人收入而定。 「亂花儲備不如派錢」想法  料愈來愈流行 全民派錢跟政府慣用的稅務寬減和補貼有所不同,後者是優待要納稅的工作人口或援助低收入人士,...

20200226-潘毅:疫情暴露中國司法制度不公

潘毅:疫情暴露中國司法制度不公 2020年2月26日 新型冠狀病毒正在全球蔓延。從1月20日鍾南山首次在電視採訪中證實存在「人傳人」起,到日前全國已經累積將近8萬人確診,當中更有約3000餘名是醫務人員。我們早已經知道這一場疫情不單止是「天災」,長久以來的輿論管制使得政權由上到下對於民眾的知情權毫不在意,對疫情隱瞞,對「吹哨人」訓誡,導致已經感染的人不知自我隔離,最應該得到防護的醫護人員未及時自我保護,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以至於封城、封村、封小區,國家經濟停滯,民眾生活受困,這一場疫情所帶來的損失已經不可估量,而這一切,不獨是天災,還有人禍。 2月21日,爆出一個讓大眾嘩然的消息:全國3個省份5所監獄共505人確診。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央政府雖已下了命令不得瞞報,然而整個系統運作不透明,對民眾知情權的不尊重並不是當下才剛剛發生的,而是埋在整個管制邏輯之中,根深柢固。如今這場疫情只不過是長期對民眾權利侵蝕的一場大爆發,而禍根早已經埋在一次一次當局對「吹哨人」、對維權人士的訓誡、抓捕、監視居住乃至判監入獄的事件之中。而這種種事件都與司法系統脫不開關係,也是去年中以來香港的反修例運動中香港民眾對大陸司法系統極之不信任的原因。 「新生代」主編3人被嚴重侵權 今次司法機構需要召開記者招待會向公眾交代,承認自身在疫情防護中的過失,可說是一種進步了。然而,除開此次,大陸司法系統之不透明,我們實在知之久矣、深矣。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大陸勞工圈公益人士陸續遭人抓捕,有一些在莫名其妙被監視居住半年或8、9個月之後被放回,但仍有勞工新媒體平台——「新生代」主編3人(危志立、楊鄭君和柯成兵)下落不明。大陸公安機關在對公益圈人士展開調查之時,便已經開始侵犯他們的私隱權,以至於在被捕之時,調查人員不僅知道他們的日常起居,竟然連他們喜歡吃什麼零食、牀頭讀的什麼書都一清二楚,對這樣細節的把握,無疑對被捕人士的心理帶來極大的衝擊。在長達半年至9個月的監視居住期間,這些被捕人士不僅不能見自己的父母親人,連懷孕的妻子和剛剛出世的孩子也不得相見。辦案人員更加軟硬兼施,強迫公益人士寫長達十幾萬字的悔改書,讓他們日夜筆耕不輟,令他們常常面對巨大的心靈的折磨、精神的虐待,嚴重侵犯他們的基本人權。 進入逮捕階段之後,根據法律,被捕人士有權聘請自己的律師,然而當局又屢次侵犯他們聘請代...

20200226-呂秉權:習近平與「現代7000人大會」

呂秉權:習近平與「現代7000人大會」 2020年2月26日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期不斷文山會海,防控疫情和恢復經濟兩手抓,對經濟有時比疫情顯得更心急如焚,對原有經濟指標念茲在茲,不希望防疫過度影響增長,要求地方排除萬難,衝破疫情,經濟達標。 17萬幹部視像會議  講話側重經濟 為此,習近平2月23日開了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達17萬名黨政幹部的視像會議,發表了萬言講話。習近平談當前重點工作時,疫情談7點(約2200多字),經濟講8點(約2600多字);談工作目標方面,疫情目標:「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談了1次,經濟目標則強調了3次(「關係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也一定能夠保持我國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自命對疫情「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習近平,側重恢復經濟、復產復工,可想而知。 是次會議名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與會者涵蓋全國17萬名縣級以上官員,中央、部委、省、市、縣、團級以上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他們全程參與,聽取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人民日報》微信公號「俠客島」分析指,會議如此大規模說明了3點,「一是會議內容非常重要,二是會議內容非常緊急,三是會議內容不再以文件傳達的方式層層轉發,以減少中間層級的信息消減和曲解。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講話,所有分會場直接聽原聲、見真人」。 習近平在大年初一起、疫情還相當緊張時,已密集開了4次中共最高層會議(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1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題研究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昨日(2月25日),習近平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農業為經濟打好底子,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各級黨委要把『三農』工作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統籌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當年要地方「跑數」  為中央輸血 習近平這次17萬人大會,與1962年大躍進、「大饑荒」後,號稱「空前絕後」的7000人大會(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有些相似之處。 當年,中國經濟瀕臨崩潰,生產荒廢,大饑荒死了...

20200223-袁天佑:政府的無能、無信、無德,造成社會的分化

袁天佑:政府的無能、無信、無德,造成社會的分化 23.02.20 日前,有政府官員指,抗疫有很大困難,這是由於市民對政府信任度低,而且還有一些暴力事件,反對在家居附近設檢疫站。林鄭又指,抗疫工作,因為謠言、假消息、抹黑和分化,增加了工作的困難。 不論是有沒有修例事件和疫情,要社會中沒有謠言、假消息、抹黑和分化,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但若政府能有力有為的盡快撤回修例事,有智慧的對抗疫情,不單減低市民的忿怒,能令市民安心無恐,不需通宵排隊搶購口罩、消毒藥物,不會盲搶厠紙,米油等,更會減低謠言、假消息、抹黑和分化,抑有進者,團結市民一同抗疫。只有無能、無信和無德的政府,無力處理修例和疫情,便會製造更多謠言、假消息、抹黑和分化。 就以下幾件政府處理疫情事件為例,已顯得政府處理進退失據。 封關 鄭靖而攝 市民及醫護人員要求政府封關,暫停內地人士來港,但政府多番推遲,分批的封了部份口岸,餘下的口岸仍不願封關,還用「自律」的方式,要求從內地來港人士「強制隔離」。但從疫情發展至今,已有超過30萬內地人士來港。假若部份人士是隱性疫症病患者,他們已可能將病毒傳至社區。政府以「不能岐視內地人」為由,拒絕封關。但誰要去「岐視」內地人?封關的目的,本是暫停從疫區來港的人,減低傳播風險,但政府渲染成「岐視」,沒有岐視也變得岐視了。 隔離營 安排一些曾與病患接觸者隔離,本是應當的。選址方面均宜選用較偏遠地方。或許真的找不到(這的確備受質疑),要用市區居民附近屋苑作為隔離,本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人人都不希望在家居附近有一些厭惡性的設施,例如戒毒中心,精神病患者家居等,但我們總不能完全拒絕有需要時,讓這些設施安排在家居附近。 林鄭說不會使用未入伙公屋作隔離,話口未完,就徵用火炭駿洋邨作檢疫中心。EYEPRESS照片 可惜的是,政府在處理這事上,除沒有諮詢區內居民外,也視新當選的區議會為無物。特首曾許下諾言,不會使用未入住的屋苑作隔離之用,但最後又反口指,這是唯一的選擇。她將自己的信用完全破壞。 在對政府信任度極低的情況下,政府應放下身段,請一些市民所尊重的衞生專家協助,向市民解釋隔離營的風險,以釋市民之擔憂。但政府與這些專家意見不同,例如戴口罩和封關等,所以也不願借助他們,只是自己用已破產的權力,強行在民居附近設立隔離營,造成民怨,加深市民對政府的憤怒...

20200225-【專訪】83 歲李怡:我時日無多,相信香港年輕人有超乎想像的智慧

【專訪】83 歲李怡:我時日無多,相信香港年輕人有超乎想像的智慧 2020/2/25 - 14:52 【文/特約記者 盧斯達;攝/Fred Cheung】 李怡今年 83 歲。據他所說,一日要食幾種藥,降糖尿的、降這個那個的……還有安眠藥。他經常說,打從年輕已經睡不好,但他仍然一星期寫五篇報紙專欄,還有做港台的「一分鐘閱讀」;李怡上網閱讀各種消息,熱度不下於比他年輕的人。平時有一個泰傭煮食和服侍他,除此只外,家裡只有滿屋書。 李怡的家人都在外國,亡妻葬在加拿大,但他仍然一個人在香港奮鬥。李怡說,其實到這個階段,應該與家人在一起,寫寫自己的回憶錄。「當然離開香港,我仍然能寫。」然而李怡放不下香港,便留下。他自述,在 1981 年香港前途問題以來,自己已經是「愛港」,由當時起「對中國的感情已經很淡。」 李怡 幾十年的悲觀和積極 李怡經常說,自己悲觀但積極。悲觀是從 80 年代開始,他從來不相信「一國兩制」,一直說一直寫,但當時香港社會未準備好。 「當時很多人都不信,但行動沒有。當時的人是不相信,但又覺得,可以如何?大家認為中國這股力量是不可抵抗,英國又放棄我們,誰能救你?等於你要嫁給一個又醜又老的男人,父母已經決定了,不去就挨餓,看看結婚之後老公會不會慢慢改變,會不會適應到。當然中英談判塵埃落定之後,很多人就移民。」 「中國人有種難民的性格,有事就逃命,有壓迫的時候不是反抗,有災難不是救災。沒人講我們要在這裡抗爭,或抗爭會成功。當時有個地方來賣護照,叫湯加王國 (The Kingdom of Tonga),你也不知道是哪裡吧?是一個太平洋西南部的小島。當時南美、歐洲、新加坡,都來賣護照,當然新加坡的護照就應該比湯加王國的更貴。」 移民潮之後,當然是六四,整個香港的悲觀到達了極點。「當時我們談《基本法》,叫做 basic bored,基本悶,講到悶哂,很多人都覺得《基本法》保證不了,覺得香港就快死。」 其實香港「死」了三十幾年。 「是這樣,所以《財富》那個封面說,香港已死……80 年代,中國在胡耀邦和趙紫陽之下,開始有自由化,很多訊息出來。貪污是有,但沒後來那麼明顯。我雖然不看好,但很多人都覺得,中國是可以的,因為比以前文革聽來的東西,情況是比較好的……但六四帶來一種新的轉折,那種悲情、帶來那種對民主的追求,香港人就覺得香...

20200222-王迪詩:最女人——職場逆境求生術

王迪詩:最女人——職場逆境求生術 2020-02-22   香港經濟好壞最真實的指標不是GDP,而是的士司機對乘客的態度。我在香港住了一輩子,從未見過的士司機像現在這麼有禮貌,戰戰兢兢地搭二十四蚊的士生怕被罵,司機卻由上車到落車講了三次多謝。餐廳生意慘淡,兩人吃一頓晚飯,八人殷勤服侍。在這段日子,每個香港人都經歷着不同程度的困難,包括我,大家都很努力挺過去,很珍惜尚有的工作機會,卻不是人人都這樣想的。   現在不少公司讓員工work from home,卻有人因此而丟了飯碗。一個四十六、七歲的男職員,連續幾日於辦公時間失蹤,同事發給他的電郵和WhatsApp像去了黑洞,卻在facebook看見他的歡樂日記:「返工時間去做瑜伽,下午再去美容院做facial,爽呀!」他的罪狀不是懶,而是蠢。自己爽了就算,竟還蠢到公開炫耀?而且工作表現一直強差人意,公司本來就想將他裁掉,多得他親手為老闆製造炒魷的理由,就此game over。   另一位朋友的公司請了一個年輕女生,當所有同事正不眠不休在前線趕工,女生卻側側膊跟了CEO去高級餐廳傾生意,拼命地吃。CEO問:「你跟來幹麼?這裏不需要你,快回去幫大家手!」女生居然答:「人手已經足夠了,我回去也是多餘吧。」講完繼續吃。一個初出道的職員教老闆判斷人手是否足夠,令CEO相當生氣,而且就算真的已夠人手,新人也應該盡量爭取機會學習,初出茅廬就一心只想飲飲食食,其他同事加班捱夜之際她卻在高級餐廳鋸扒飲紅酒,大家心裏當然不是味兒。加上平日工作錯漏百出,被同事看見搭港鐵卻謊稱搭的士出公司數,再謊稱丟了的士單來隱瞞,老闆忍無可忍給了大信封。她當場哭了,這種時勢好難搵工呢。有好日子過的時候盡量珍惜,得到機會的時候盡量做好自己,凡事有因有果,時間一定會給你答案。 王迪詩

20200225-千頌C:【收市閒情】醫管局「不能買的口罩」

千頌C:【收市閒情】醫管局「不能買的口罩」 23:03 25/2/2020 有心人向醫管局捐出口罩,但最後因為口罩係黑色而拒收。 講個笑話畀大家聽吖…… 從前有個醫管局,佢買唔到口罩。 係呀,好好笑㗎。點好笑?話說上星期,一班有心人搵來一大批韓國口罩,仲要係相對貴嘅KF94,諗住全數捐去醫管局,叫做為醫護紓解燃眉之急。數量話多唔多,話少唔少,都有4萬個㗎! 好啦,有人出錢,有人出力,萬事俱備,只欠收貨!經人穿針引線下,聯絡上醫管局……然後,就由呢一秒鐘開始,醫管局嘅反應,會令你唔單止懷疑人生,甚至懷疑世界。 首先,當你話你有口罩想送畀醫護,醫管局表示:「你先畀7隻口罩我驗,我哋check完過幾日覆你。」OK……嘅,作為專業醫護,對口罩有要求係應該嘅,幾日啫,大家都等得。點知……問多兩問,「係啦,批口罩咩色呢?」黑色。「黑色,咁不了。」 聽到呢度,相信大家都好明,點解醫管局買唔到口罩。連免費嘅口罩,佢都要驗7次,仲要等幾日先覆你……咁你可以幻想到,當佢哋真金白銀畀錢嘅時候,都應該係差唔多咁嘅情況,「你批貨睇落OK,靚嘢,但你畀7隻我驗,驗真冇問題過幾日我扑鎚!」呢個時候,唔好話幾日呀,幾分鐘批貨都俾人搶咗啦! 再講落去,「黑色?不了」,醫管局坐享其成,仲可以有「不能要的口罩」?我明,黑色口罩,容易招人話柄:「呢隻咪暴徒口罩?」天啊!醫護上戰場,足夠裝備乃人命關天,呢個時候仲政治行先?難道消防入火場救火,要拎鐵筆破門,你會話,「呢個唔用得,同暴徒用嘅武器係一樣!你徒手撬啦!」 醫生朋友,聽到我哋嘅經歷,嬲到着晒火:「HA落咗order,由今個星期開始,唔可以再book elective照腸鏡!知唔知點解?好明顯係因為唔夠PPE!」醫生就解釋,如果有人屙血,經檢查後醫生係可以叫病人照腸鏡,但依家一律唔畀!除非點呢?病人入咗急症,大量屙血,屙到一個點係,如果唔照唔醫一定會死,先可以去照一照。 咁換言之,想及早發現、及早治療?Sorry,唔夠裝備噃!點解唔夠?咁就要問返醫管局係咪太離地、太官僚啦。 買口罩,就跟足指引,買來買去都買唔到; 起檢疫中心,就因應疫情,無招標直接搵人起; 唔封中國關,就因為唔想助長歧視、針對性排斥; 封南韓關,就因為控制疫情,將社區傳播截斷。 公我贏,字你輸。呢個政府,真係好有趣。 by千頌C...

20200216-未來城市:農業發展,先建立計劃消費心態

未來城市:農業發展,先建立計劃消費心態 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田嘢兩位掌櫃會定時(帶同小掌櫃)到不同本地農場檢視並了解農夫的種植計劃,洽談合作項目。(受訪者提供) 圖4之1 - 田嘢兩位掌櫃會定時(帶同小掌櫃)到不同本地農場檢視並了解農夫 . . . . . . (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農曆年後,眼見內地輸港菜價高企,香港人對價錢相若的本地有機菜忽然熱中。 為滿足急增需求,一些本地農夫馬上調整生產,播下快收成品種的菜苗應市。 但當大陸菜價稍見回落之時,本地農夫是否會被用完即棄? 田裏菜苗長成那天,會否不再被期待? 上星期我們約略了解過本地菜在生產和銷售上的局限與難處,其實在此之外,本地蔬菜的流通無法應付消費者予取予求、欲望主導的消費心態也是一大關鍵。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維持怎樣的關係才有利農業發展? 恐慌——因依賴單一系統 外號野人的莫皓光十數年前搬到鄉郊,生活模式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轉變,自此以極為簡約方式過活。過去兩星期,因為疫情,屢有聲稱物資供應短缺的消息傳出,香港市民恍如經歷饑荒般需要搶米又搶菜,超市菜籃和米架一片狼藉。野人認為這次恐慌基於香港人一直以來非常信任城市系統的穩定性,相信食物可以無限量供應,當這個系統的穩定性突然有危機,無論真實與否,人一旦對它產生不信任,就會轉而相信另一個系統,「就是自己儲備」。 要擺脫這種恐慌,野人認為不一定要完全脫離固有的那個系統,而應該要分散自己的選擇,「比如一般市民大眾平時買菜是在街市或者超市,過往選擇只是超市的時候,超市一無,他們就會恐慌。大家就要知道這不是唯一的供應鏈,原來有本地農場,有農墟,當有幾個選擇,自然就不需要太擔心」。因為自己只是「業餘」種田,收成沒法滿足一家食用量的需求,所以他一至兩星期會去一次農墟,也偶然因為方便去街市,但始終堅持買本地菜。 訂菜無得揀? 學習時令對土地謙卑 農曆年過後,支持本地生產的組織田嘢的「共購計劃」訂單急升,近日宣布「基本4磅版/親子版」額滿。「掌櫃」浩盈感慨一時間無法馬上配給予所有希望參加的訂戶,她認為這次訂戶洶湧的反應正正反映了主流消費市場的慣性,「農場或者大自然本身有自己的規律,不是要它嘔菜,它就立刻可以嘔菜給你。」晚上9時許還在「執貨」的她擱下了工作,在電話裏說。 田嘢由兩人打理,嘗試實踐「社區支援農業...

20200216-街知巷聞:香園圍,昔迎不速之客,碉堡古宅如故

街知巷聞:香園圍,昔迎不速之客,碉堡古宅如故 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碉堡寬廣具氣派,裏面似有人居住。(潘曉彤攝) 【明報專訊】打鼓嶺(松園下)巴士站四周是包圍着草叢的鐵絲網。 前往香園圍,可從汗星士多旁邊的小路邁進。經過時看見士多名字特別,便記於心中。 後來翻查資料得知,士多曾因經營建築工人食堂捲入違反地契風波。 汗星這天沒開門,不知何時得到命名的它,名字卻恰巧能夠提供興建蓮塘口岸的工人勞動想像。 疫症襲港之前的一個周日,在前往香園圍的小路上,街車將冒出泡泡的水灑滿一地。 深埋小路末端、在遇見避雨亭後還要在分岔路上作出正確選擇才能抵達的香園圍,把外面紛雜的世界隔得很遠。 碉堡屋簷「反字」見《陋室銘》 甫入村,一座龐然大宅聳立眼前,它的雄偉在於它的廣度,目測比之前行程見過的建築都長得寬廣,而且兩旁無物,狀甚驕傲。沈思指,這是一座碉堡。古風碉堡前停泊着非常現代的私家車,構成奇怪的風景。我們趨前察看,屋簷下樹木山水的壁畫旁有幾列怪字,未能讀出所以。沈思說那是反書,他曾拍照後將照片翻轉,「寫的是『山不在高』……」我接續竟然無意識地背出:「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是來自年少時的回憶。小六大考過後,那段還未能放暑假又無課可授的無聊時間,當年苦惱着要如何撐過課堂的班主任強迫我們背誦詩詞,這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沒來由地成為我唯一記得的一篇。記憶中它只是單純的音節組合,從未深究意義,當下在碉堡前背出,終於明白了「陋室」主人的謙遜與自信。 「成條山」匿藏偷渡客 繼續步行入村,在「私人地非原居(民)不准進」的告示後方是陣陣狗吠聲。屋主叔叔與婆婆在屋外乘涼,說這裏好靜,不過蚊很多。我們步近,問香園圍名字由來。婆婆道:「舊時祠堂嗰度有棵香樹㗎喎,咪叫香園圍囉。」叔叔笑說以前成日圍住佢氹氹轉。沈思望向遠山,叔叔說那是白虎山,「以前有警察和軍隊在守,而家空咗。以前有射燈射住啲偷渡者,大陸嗰邊,唔畀佢哋過來嘛!」村裏常常有偷渡者嗎?「唔多。以前七八十年代最多,成條山都被佢匿滿晒。」如同許多村民,叔叔曾經留洋工作。他2000年才回流,人在異鄉的時候,香園圍的老家卻曾被偷渡者爆竊,「成日鎖住門,無返嚟住,佢以為收咗好多黃金,爬上屋頂,鑿爛個屋頂。一返嚟見到,個差佬捉鬼咗佢坐咗半年監。」他說,偷渡者都唔識...

20200216-通識導賞:研製疫苗路仍遙

通識導賞:研製疫苗路仍遙 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有個「關鍵14日」的笑話在流傳,民眾每天都聽到未來14日是觀察武漢肺炎疫情爆發的關鍵,疑惑那豈不是沒完沒了? 袁國勇教授日前解了畫,說是從內地入境者強制檢疫的首天計起。 防疫陷入持久戰,人人都想完結一天盡快到來,究竟有乜解救?疫苗被視為一道曙光,不過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解釋,疫苗研發到推出市面使用是以年計,「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疫苗面世最大阻力:無生意 孔教授:「首先要做動物測試,然後才可進入第1期臨牀測試。」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上月底已表示正嘗試製作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預計由動物測試到進入人體臨牀測試階段,最少需要1年時間。孔教授說現在還是言之尚早,動物測試需時不長,然而「整個過程到可以用在人身上,需要幾年時間,平時一隻(疫苗)可能要10年,就算最快都要幾年時間,不止是測試安全,也要看疫苗的反應,即有沒有可以產生抗體免疫的能力」。 在人體所作的臨牀測試分3期,「第1期最重要是測試安全性,起碼要1至2年時間,用20、30名健康人士去做安全測試;第2期要看大概在200至300人數內,疫苗長期安不安全、能不能產生抗體、有沒有保護作用,亦要看1至2年時間,因為要看抗體可以有多久的作用;到第3期的研究可涉及上千人,不只看安全、抗體,也看有沒有長期的副作用」。 投產疫苗 花費以億元計 疫苗是否永遠追不上疫情發展?他說:「疫苗要有用,是病毒已成為風土病,每一年都會回來,不會像SARS無端端消失,不然的話,到研發出來,病毒都沒有了,基本上不會有用,不會有人去打。」病例消失了令研究走不下去,因此SARS疫苗亦未面世?「藥廠要投資很多,過程以億元計,要投產製作一個疫苗有很多考慮。第一是得唔得,如去到第1階段發現不安全已唔使講;到第2階段失敗的話,已擲幾千萬甚至過億元,那是否負擔得起?這要有大藥廠投資才做得到,加上SARS之後沒有了,藥廠怎會投資?一定是蝕本生意。」 財經雜誌Barron's的報道就指出,雖有一些公司包括強生(Johnson & Johnson)競逐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但四大藥廠Pfizer、Merck、GlaxoSmithKline(GSK)、Sanofi...

20200216-綠色生活:當南極熱過香港,企鵝何去從?

綠色生活:當南極熱過香港,企鵝何去從? 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最近都被疫情消息壓得喘不過氣吧,今次帶大家行開吓,忘記這個世界,到南極聽聽企鵝與人類的故事。 在一望無際的冰川下着陸,企鵝群左搖右擺地走過來檢查人類的飛機、營帳,儼如海關審查,原來企鵝智商有如六歲人類。 夜裏,威德爾海豹睡覺時會唱歌,就像人類會扯鼻鼾,發出高低縈繞的「之」聲與「渥之渥之」電音,猶如置身Disco派對。 但牠們正面對氣候暖化的威脅,南極半島北端西摩島(Seymour Island)在本月九日錄得20.75℃破紀錄高溫,熱過香港當日溫度。 港產極地探險隊長張偉賢剛在上月底才到過南極,嘆一年熱過一年。究竟氣候變化對南極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氣候變化對南極5影響 全球暖得最快之地 張偉賢二○○七年首次踏足南極,至今有超過一千日極地生活經驗,見證着南極如何受氣候變化影響。他表示只有每年十一月至三月,即南極夏天,才適合人類到訪。他最近一次到訪南極是一月十七至二十七日,帶領約四十名上海和廣州學生到南極半島做科學普查,除觀察動物生態,還採集冰芯與海水樣本。 當時,他量度到氣溫16.4℃,「今年真的好熱,可以穿著短袖T恤在戶外工作,一年比一年熱,以前是零下幾度」。但他強調在南極不同位置量度氣溫的結果可以很不一樣,例如將溫度計置於石頭旁邊必然高溫,因為南極石頭是黑色的,但放在白雪上則低溫很多,「但無論怎樣計算,公認的科學研究結果是南極半島是全世界暖得最快的地方」。 磷蝦少八成 企鵝難搵食 氣溫上升令南極海水變暖,原先可供磷蝦匿藏和棲息的海冰亦急速融化,嚴重影響南極食物鏈,「磷蝦是南極食物鏈的底層,無磷蝦就無企鵝,無企鵝就無鯨魚,摧毁整個南極生態系統」。 二○一六年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研究發現,過去四十年南極部分海域錄得的磷蝦數目大跌八成,相信是海水變暖所致。 浮游生物極速繁殖 海水升溫令磷蝦數目下跌的同時,卻令浮游生物海樽(Salp)大量繁衍,張偉賢說十年前從沒見過南極有海樽,現在卻比目皆是。 海樽身體如水母般呈透明膠質,張偉賢說海樽的尺寸和模樣就像安全套,「企鵝不會吃這種浮游生物,因為好多水分,吃了一大堆下肚又沒有營養。而且沒有天敵,只有海龜會吃牠,但如果南極海水暖到連海龜都生存到的話,這個世界玩完」。 頰...

20200224-許寶強:黃色不止政見,經濟也是良知

許寶強:黃色不止政見,經濟也是良知 2020年2月24日 疫症持續擴散,公共活動減少,百業相繼萎縮。在蕭條的環境下,早前出現並快速擴展的「黃色經濟圈」,亦碰上了重大的挑戰,被迫放緩步伐。於社會生活全面減慢的時勢,或可善用危中之機,反思「黃色經濟」的一些根本問題,釐清願景,校正方向。 當我們談黃色經濟時,在談些什麼? 有關黃色經濟圈的討論,大多聚焦於「黃色」,而對於什麼是「經濟」,着墨並不太多。然而,儘管流行的論述,更關注「黃」「藍」的劃分,但如何設定準則,仍然並不十分精確。籠統地說,「黃色」大概是指一種特定的政見或道德取向,也就是支持逆權抗爭運動,反對政權和警察以至其同路人。於是,有沒有捐助抗爭者或抗疫醫護,或曾否參與「三罷」,又或是否願意張貼支持抗爭者/反對政權警察的文宣等等,就成了劃分黃藍的界線。 以政見或道德來區分經濟,涉及兩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首先,政見和道德的標準,難以精確無誤地設定。因此,黃藍的劃分,往往只能依靠表面可見的「證據」,例如商舖是否提供連儂牆,或曾否作公開的政治表態。然而,用這樣的表徵作為判別的依據,很有可能會忽略或忘記抗爭運動的初衷。如果「五大訴求」最終指向的願景,是建立一個讓所有人都可免於恐懼地生活的自由民主社會,那麼一家願意張貼反政權反警暴文宣的商舖,但同時卻「要求所有員工必須認同店主的黃色政治理念」,是否與我們一起走近與「五大訴求」一致的社會願景?能夠被看作為一家認同民主與尊重人權的「黃店」嗎? 其次,特定的政見或道德取向,並不觸及根本的政治經濟結構和制度層次的問題,包括由政治特權和經濟壟斷的體制所構成的排拒和剝削,又或政經結構向地產金融傾斜而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平等。這些不利民眾百姓的經濟結構和政治制度,內設了對不同社群「親疏有別」的取態,系統地製造權力的差距,才是造成政見差異最終被轉化為不公義的根源。 要建立有助運動走向其終極願景的「黃色經濟」,這些嘗試以政見或道德區分「經濟」所引伸的問題,必須認真處理。一種可資參考的進路,是把思考的焦點從「黃色」移向「經濟」。 不少「黃店」的支持者,在認同一種依據政治身分的消費之餘,對「經濟」的想像往往仍然離不開既有的框架,例如希望在「黃色」之外,能夠同時「在商言商」、收回「成本」,使「黃店」得以永續。然而,商業是否真的外在於政治和道德?「成本」又應如何計算?只...

20200224-黎蝸藤:四大缺點牽制,拜登難贏初選

黎蝸藤:四大缺點牽制,拜登難贏初選 2020年2月24日 美國總統民主黨初選正式開跑。頭兩場選舉——艾奥瓦州的黨團會議(2月3日)和新罕布什爾州的直票預選(2月11日),雖選舉代表票有限,但是以後選舉風向標,常有「骨牌效應」。被看好的候選人若成績不符理想就會嚴重影響勢頭,反之亦然。這次就爆出不大不小的冷門,在大部分全國範圍民調中一直領先的前副總統拜登,在兩場選舉中輸得面目無光。 拜登在艾奥瓦州只列第四,拿到6張選舉代表票,排在布蒂吉格、桑德斯和沃倫之後。其實在選前,拜登在該州民調不至於太差。最後一次公布的3份本州民調(2日,註1)中,拜登都名列第二或三,沒想到最後結果連沃倫也不如。這部分歸咎於艾奥瓦州選舉的形式,選民一起開會投票。該形式有兩個問題,第一是選民需騰出時間開會,對選民熱情要求高;第二是公開投票(形式是支持誰就站在哪一邊),容易有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選舉結果容易偏離選前民調。 艾奥瓦州初選後,骨牌效應盡顯,拜登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民調全線告急。2月3日,拜登還能排第二,此後就直線下降,在多份民調中跌到第三甚至第四(註2),與排名第一的桑德斯差距還不斷增大。最後結果更慘,只名列第五,選舉代表票上吃了鴨蛋。新罕布什爾州採用類似普選的直票預選,應與民意調查偏差較小。拜登只得第五,更多地體現了競選勢頭的下沉慣性。 其實,民主黨在艾奥瓦州初選由於技術障礙遲遲不出結果已幫了拜登一把。第一,事件成為輿論焦點,整個民主黨都是輸家,變相幫拜登轉移了壓力。第二,選舉當晚無法公布結果,拜登得以當晚能和其他候選人一樣發表「勝選般的演講」。第三,結果正式公布延遲了幾天,縮短了其勢頭下沉的時間。 美國正處於政黨重組的十字路口 之所以說這個冷門「不太冷」,是筆者以前就分析拜登無法贏得初選,甚至也預測了會以這種骨牌模式失敗。美國正處於政黨重組的十字路口。在2016年初選中,民主黨已分裂為兩條路線,以希拉里為首的「中間派」和以桑德斯為首的「進步派」。希拉里雖以明顯優勢勝出,但進步派一直耿耿於懷,譴責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腐敗」。希拉里大選中失利更令進步派有質疑:如果桑德斯沒有被「不公選舉偷走」出線權,是否就阻止特朗普當選。 在佔領華爾街運動後,進步派崛起本就是上升中的社會思潮,加上「被打壓」的悲情及中間派的失敗,進步派在民主黨不斷坐大。民主黨...

20200225-劉進圖:變天危機源於政治劃線

劉進圖:變天危機源於政治劃線 2020年2月25日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在報章專欄撰文,估計非建制派在今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中,分區直選會取得19至21席,功能團體選舉方面很可能取得13至14席,但也有機會再多取1至2席,成為多數派的可能性不算很高,但絕對不能排除。因此,建制陣營、特區政府以至中央政府必須有兩手準備,一方面盡力爭取立法會不「變天」,另一方面要為萬一真的「變天」作好打算。 其實,非建制派不一定要拿到35席以上,穩佔立法會70席過半數,才算是「變天」,就算拿到34席或33席,建制派也極難壟斷議會權力,像過去數年那樣,不把反對意見放在眼內,因為不少建制派議員來自商界,只是兼職做議員,經常離港公幹,開會遲到早退,假如只剩1至2席多數,很容易數票落敗,特區政府的法案和撥款提案,隨時遭遇滑鐵盧。 京官眼中  不聽話就是敵人 現在距離立法會選舉只有半年時間,特區政府經歷「反送中」運動後民望大跌,支持「送中法案」的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慘敗,只保住四成選票,如今政府抗疫失誤頻頻,廣為市民詬病,建制派雖試圖與政府割席,但仍難免受拖累,要扭轉選舉局勢殊不容易,所以曾鈺成才呼籲,政府和建制陣營要做好立法會「變天」的準備。 立法會「變天」之所以成為一個危機,困擾京港兩地政府官員,主要是因為近年政壇發展呈兩極化,在北京官員眼中,不是絕對忠誠完全聽話的自己人,就是不能信任不可合作的敵人,沒有中立空間,沒有灰色地帶。過去不是這樣的,在自己人與敵人之間,有大片政治空間,這空間裏的人稱為統戰對象,既包括華資港商代表,也包括一些支持香港回歸的民主派人士,以及絕大多數專業團體的領袖,他們的意見有時和政府不一樣,但政府願意和他們溝通,尋求在有共識的事情上合作。 建制失穩定大多數  政府就寸步難行 立法會的日常事務,其實有許多是不涉及尖銳政治分歧的,尤其在民生事項上,建制派與非建制派的主張相當接近,但近年政府施政高度政治化,嚴格實行親疏有別,甚至在本應萬眾一心齊抗疫的非常時期,也要刻意偏幫建制派政團,讓他們早着先機設廠生產口罩,增加他們獲公帑資助的機會,這些政治計算,令本來沒爭議的抗疫撥款也變得政治化。建制派與非建制派如今勢成水火,沒有半點妥協合作空間,但回歸前不是這樣的,回歸後頭10年也不是這樣的,近年才愈演愈烈,這樣做的惡果是什麼?就是一旦建制派...

20200225-黎恩灝:政府在抗疫還是誅逆?

黎恩灝:政府在抗疫還是誅逆? 2020年2月25日 有報章一連兩日揭露林鄭月娥向中央政府呈交報告,力斥醫護罷工並要求醫管局清算之餘,更不點名指摘建制派和行會成員「沒有站在同一陣線」,等於和執政伙伴「割席」。特首辦至日前仍然拒絕回應報道,在平常情况,政府一向立即澄清,指控報道抹黑、散佈謠言和假新聞云云,但政府反常的沉默,反而增加報道內文的可信性。 筆者假設報道屬實──林鄭月娥果真向中央提交關乎香港大局的小報告(下稱「小報告」),那麼看官除了「食花生」,看看建制陣營和林鄭不咬弦外,還有什麼亮點呢?我們從威權管治的角度分析,「亮點」其實簡單不過:林鄭政府志不在抗疫,而在誅逆──打壓異己、親疏有別。 「打壓」、「籠絡」、「消耗」策略  相互牽引 傳統而言,研究威權政體的學者會將威權政府的管治手段分為「籠絡」(co-optation)與「打壓」(repression),前者關乎統治者如何吸納社會精英以鞏固統治的穩定性和正當性,後者則以直接或間接手段,掃除異見力量,保住政權的生命。用傳統中國政治的語言,就是「懷柔」與「高壓」之別。但近年來,研究威權政體下社會運動的論者提出,政權手段有剛有柔以外,也可能有第三條路,就是在不力施壓迫手段的同時,也不走向與對手妥協之路。這條路就是「消耗」(attrition)。政權透過不同的策略──不管是有為或無為──消耗抗爭者的資源、政治機會、士氣、道德基礎,最理想是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次之則為對手知難而退(參考延伸閱讀)。「消耗」的好處,是政權兵不血刃,亦毋須負鎮壓污名;同時亦不必讓步,減低政權內部分化甚至倒戈的可能。 倘把林鄭的「小報告」和京港官員近期的表現結合來看,「打壓」、「籠絡」與「消耗」策略三者均相互牽引,而且變本加厲,令官府的抗疫工作,頓變為對抗民眾的鬥爭。 林鄭政府打壓民間社會不遺餘力。第一,該報章引述的「小報告」,指政府會要求醫管局「嚴肅處理組織罷工的員工」,續說「不應容許害群之馬留在醫院工作」,意即清算合法罷工者以至阻嚇「三罷」,將會是未來政權打壓公民社會的議程。然而,罷工權利受香港《基本法》保障,醫管局員工陣線一連5日罷工的訴求,既合乎公益,也關係到員工個人安危,罷工合法合憲,倘若林鄭月娥清算態度明確,豈不是踐踏保障勞工權益的基本法? 第二,面對各區反對增設隔離營和指定診所的和平...

20200216-讀食時光:關西鋤燒,苦難中的甜

讀食時光:關西鋤燒,苦難中的甜 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鄒芷茵提供) 【明報專訊】新年過後,瘟疫壓境。「沙士」一役餘悸猶在,既不敢出門亂逛,也不敢圍爐取暖;但飯還是應該好好吃的。 我們回家,邊靜靜吃着牛肉鍋、喝着日本酒;邊想像疫病有天會隨風而去。 關東「壽喜燒」 關西「鋤燒」 打邊爐、吃火鍋,總讓人想起「肥牛」、「和牛」。比起鹹的或辣的,我更喜歡吃甜的牛肉,因而較常去吃日式牛肉鍋。日式牛肉鍋大致分成「關東」和「關西」兩類:關東地區的叫「壽喜燒」(すき焼き),關西地區的叫「鋤燒」(鋤焼き,實也是すき焼き)。中譯本常以「壽喜燒」、「鋤燒」來區分兩者。兩者食材相若,都是牛肉、蔬菜、豆腐、芋絲等,而煮法則有別。 關東版先做高湯,再用已調味的高湯來煮熟食材;而關西版則先以煎砂糖來拌炒牛肉,再以調味料和蔬菜本身的水分來蒸熟食材,不另添高湯。香港較常遇到的是關東風格的;但我更喜歡甜味,所以在家吃就會做關西風格。 無論是做關東版或關西版,如家裏沒有日本鐵器的話,只要隨手取用平底煎鍋之類就可以。總之鍋子要淺、闊,方便排列、煮熟食材,以保鮮嫩。 肉食解禁 牛鍋當道 「壽喜燒」、「鋤燒」這些日本牛肉鍋,看起來好像是很傳統的菜式,實際上是明治時代「西化」(Westernization)的一大成果。明治以前,日本人一直少沾肉食,直至明治初期方告解禁,而肉食烹飪亦須搭配和食。 岡田哲在《明治洋食事始:日式炸豬排誕生的故事》裏,提及明治時代「肉鍋的材料,從獸肉變成牛肉,而且從味噌轉為醬油和砂糖。換言之,開始朝向適合米飯的配菜發展。[……]牛鍋並未將日本人的餐桌歐風化,而是把西洋素材的牛肉,納入和風鍋之中。因此,牛鍋和壽喜燒的大流行獨自進行,和西洋料理的引進扯不上關係。」日本的牛肉鍋來自日本維新政策;我們把日本的現代文明吃下肚子了。 至於更常聽見的「涮涮鍋」(しゃぶしゃぶ),則是更年輕的菜式,由其他亞洲地區傳至日本,以熱湯燙熟食材;並不是與「壽喜燒」、「鋤燒」同類的東西。 甜味來自砂糖、味醂、蔬菜 在家吃日式牛肉鍋,不用做成即席火鍋;反而可直接在廚房爐頭煮熟、上桌,就省得張羅,吃起來也更衛生。做關西牛肉鍋時,心裏要多想像「甜」。關西牛肉鍋以「甜」為中心,味道來自砂糖、味醂,以及新鮮蔬菜;加上豉油以平衡、提鮮。柔和的豆腐、芋絲、菌類能中...

20200216-疫情日記達人小朋,風暴中的薛丁格船艙

疫情日記達人小朋,風暴中的薛丁格船艙 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藝術界LEAP) 【明報專訊】今年他決定在武漢過年,還打算着關掉手機,過個寧靜的年。 「顯然搞錯了,這個前奏之後,更洶湧嚴峻的事態把整個武漢、湖北乃至中國拽進了漩渦裏」,「就像風暴裏尚能偏安的船,人困在艙裏不能外出」。 漫畫家小朋(化名)住在武昌一條村,風暴中心的邊緣,他以圖文記錄在風浪中接收各種消息與心情。 「2020.02.06」,「有個氣象預報員被捲入浪裏」,「這個最早發出風暴警示的人被裝進薛定諤(港譯:薛丁格)的船艙,在生和死、真和假之間起身又躺下」。 薛丁格的貓,生死來回的詭秘。 未來將有關於武漢肺炎的一段歷史,小朋所記2月6日當晚那場大浪,必定是對於所有曾身處漩渦的人非常深刻的一筆。 風起時,並不留神 「最開始還沒有外面的朋友在說那個事,是家裏的群、朋友的群在傳。」回想最初風起時,「像這種傳聞的話,一開始出來像小道消息,不是那麼容易確定」,小朋沒有對正在城市蔓延的新病毒格外留神,但也有長輩提及要以防萬一,這時大概是去年12月底。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公布近日多宗肺炎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又稱華南海鮮城)有關,病例共27個,通告又稱「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之後兩三天,他在朋友圈之間看到一張為華南海鮮城消毒的照片,「穿白色保護服,背着消毒藥水在噴」,「我們心裏認為或許跟以前一樣,能夠處理好」。 直至朋友從上海來到武漢相聚,戴上了口罩。 上海朋友來訪 始開始警覺 小朋在以蘋果為題的一輪接力創作中,以連環圖畫下朋友來訪的一節,切了橙和蘋果作招待,他們還研究戴着口罩怎麼吃東西。「他1月18號過來,出門前也一直在問我,武漢這邊嚴不嚴重,需不需要戴口罩,而他還是戴了。」面對面看着對方,「開始覺得這個事情需要警覺一點」。朋友出城路上已見路障,翌日1月23日,武漢封城。他畫與寫,「初二我們坐着電單車沿着XX路往南進市區,路上除了清潔工沒有行人,隔了幾分鐘才見一輛汽車孤零零地駛過,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大眾警覺(20號)以來我們第三次出門,封城停運交通後第一次」。 在城的外圍 看城中新聞 凌晨兩點的封城公告,他說自己比起原本打算春節外遊或探親的人來說,挫敗感沒那麼大,「我們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吧。年輕人熬夜或網絡信息追得緊一點,可以馬上知道...

20200224-CUP:政治領袖的精神病比疫病更可怕?

CUP:政治領袖的精神病比疫病更可怕? 2020年2月24日 BY BILLY TONG 近日,有專業人士開始關注香港政治領袖的精神狀態。 圖片來源: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武漢肺炎大爆發,充分反映了疫病不單是醫學問題,也是政治問題。防疫抗疫措施如何執行,物資供應是否穩定,怎麼安撫躁動不安的民心,都是公共行政的問題。然而,政治領袖作為一個地方的首長,日理萬機,公共衛生只是她工作其中一環,若果政治領袖因健康問題,無法正常執行職務,會牽涉到極大的公眾利益。愛爾蘭科克大學政治學家 Ian Hughes,專長精神分析學,他在去年於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呼籲大家密切關注政治領袖的精神健康問題。 他指出在西方,專家一直爭論應否公開談及政治領袖的精神健康。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有所謂的「高華德守則」(Goldwater rule),當中列明精神科醫生不能公開評論公眾人物的精神狀態,除非他是負責診斷的醫生,而且已獲得適當授權。2017 年,35 名專家就在「紐約時報」發公開信,警告杜林普的情緒十分不穩,或不適合擔任總統職務,最後被同行炮轟違反專業守則。除了倫理考慮,也有專家憂慮,從精神健康角度評論政客,會污名化精神病患者,也可能令大眾濫用精神病的分類來抨擊不同意見人士。 可是,Hughes 認為政治領袖的精神健康問題,涉及凌駕性的公眾利益,危及整個社會,精神病學家應該勇於發聲。政治領袖若果精神不穩,最直接的影響是他們根本不能執行責務,甚至會作出危害社會的決策。他指出,一般精神健康問題,或者不會影響政客的工作,例如常見的抑鬱症、躁鬱症、焦慮症,患者不會作出暴力行為。可是,若果政治領袖患上一些特定的精神問題,例如自戀型人格障礙和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或會渴求別人服從,缺乏同理心,對異見者呈侵略性和報復性,公然無視規則,以及撒謊成癮等。患病政客或會置個人利益於國家利益之上;他們也許會因強迫性說謊,而無法作出理性選擇;而衝動魯莽會令他們無法做好宏觀規劃;若果政客沒有同理心,而且報復心重,更加容易與民為敵,帶來災難。 另一位學者,英國索爾福德大學心理學家 Ashley Weinberg 的意見也相近,他在 2017 年發表的論文表示,心理健康對所有僱員...

20200224-素黑:埋怨能改變事實嗎

素黑:埋怨能改變事實嗎 0:07 24/2/2020 有一種病,會令人愈下沉愈封閉,遠離清晰,它的病名叫「埋怨」。這是老人病常見的症狀,更是早衰症的警號,變成惡人心懷毒念和壞心腸的前奏。 滿腦子不甘心和委屈,令你喋喋不休細數對方不是,「力證」自己是無辜,沒走運,愈說愈淒涼。不過光是埋怨不會為事情帶來轉機,你只好靠不斷的重複來讓自己不要忘記,但放不下的副作用原是死心眼,助長壞細胞,淪為病人,令心結鈣化,你便急速老化、石化和不化。 做過一個個案,案主長年埋怨身邊人,像很多人會搬出的理由一樣,她埋怨丈夫「沒有盡老公應盡的責任去護著她,令她在家婆面前受委屈。」也埋怨父親當年「沒有盡父親的責任去護著她,無法停止後母對她的凌虐。」怨得好像很合理,但她忽略了一個真相:她的丈夫和父親都是徹頭徹尾的弱者,根本無能力扭轉當時的局面,只能用內疚或逃避來回報她,是無奈也是不幸。 我告訴她,假如你還未修好心胸,必須埋怨的話,也只能埋怨一種人,就是那些明明有能力、懂方法就是懶得去做的人。對於那些沒能力也沒辦法的無能者,和他們計較只會埋下心結,變成毒,淪為負能量的載體。別反拗他們哪會沒能力,有修為的人都不難看清,其實很多人不是無知便是無能卻逞強,不自量力生了孩子結了婚,無力處理好相處的問題,只好當逃犯。埋怨能改變事實嗎? 與其沉淪埋怨海,不如離場,修心胸,改變才會發生。 素黑

20200223-袁天佑:政府的無能、無信、無德,造成社會的分化

袁天佑:政府的無能、無信、無德,造成社會的分化 23.02.20 日前,有政府官員指,抗疫有很大困難,這是由於市民對政府信任度低,而且還有一些暴力事件,反對在家居附近設檢疫站。林鄭又指,抗疫工作,因為謠言、假消息、抹黑和分化,增加了工作的困難。 不論是有沒有修例事件和疫情,要社會中沒有謠言、假消息、抹黑和分化,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但若政府能有力有為的盡快撤回修例事,有智慧的對抗疫情,不單減低市民的忿怒,能令市民安心無恐,不需通宵排隊搶購口罩、消毒藥物,不會盲搶厠紙,米油等,更會減低謠言、假消息、抹黑和分化,抑有進者,團結市民一同抗疫。只有無能、無信和無德的政府,無力處理修例和疫情,便會製造更多謠言、假消息、抹黑和分化。 就以下幾件政府處理疫情事件為例,已顯得政府處理進退失據。 封關 鄭靖而攝 市民及醫護人員要求政府封關,暫停內地人士來港,但政府多番推遲,分批的封了部份口岸,餘下的口岸仍不願封關,還用「自律」的方式,要求從內地來港人士「強制隔離」。但從疫情發展至今,已有超過30萬內地人士來港。假若部份人士是隱性疫症病患者,他們已可能將病毒傳至社區。政府以「不能岐視內地人」為由,拒絕封關。但誰要去「岐視」內地人?封關的目的,本是暫停從疫區來港的人,減低傳播風險,但政府渲染成「岐視」,沒有岐視也變得岐視了。 隔離營 安排一些曾與病患接觸者隔離,本是應當的。選址方面均宜選用較偏遠地方。或許真的找不到(這的確備受質疑),要用市區居民附近屋苑作為隔離,本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人人都不希望在家居附近有一些厭惡性的設施,例如戒毒中心,精神病患者家居等,但我們總不能完全拒絕有需要時,讓這些設施安排在家居附近。 林鄭說不會使用未入伙公屋作隔離,話口未完,就徵用火炭駿洋邨作檢疫中心。EYEPRESS照片 可惜的是,政府在處理這事上,除沒有諮詢區內居民外,也視新當選的區議會為無物。特首曾許下諾言,不會使用未入住的屋苑作隔離之用,但最後又反口指,這是唯一的選擇。她將自己的信用完全破壞。 在對政府信任度極低的情況下,政府應放下身段,請一些市民所尊重的衞生專家協助,向市民解釋隔離營的風險,以釋市民之擔憂。但政府與這些專家意見不同,例如戴口罩和封關等,所以也不願借助他們,只是自己用已破產的權力,強行在民居附近設立隔離營,造成民怨,加深市民對政府的...

20200216-星期日文學‧孔慧怡:譯家的回憶,文人的交往

星期日文學‧孔慧怡:譯家的回憶,文人的交往 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孔慧怡於大埔綠匯學苑。(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於去年尾揭曉,散文組雙年獎由孔慧怡奪得,得獎作《不帶感傷的回憶》記錄了作者與不同文化人交往的故事,她在一九八○年代初期認識了一些文化和出版界的前輩,後來加入中文大學,出掌翻譯研究中心,與上一代的學者建立深厚的友誼。 訪問地點約在大埔的綠匯學苑,由孔慧怡推介,她笑說:「我想讓多點人認識這個地方,所以常常約朋友在這裏碰頭。」綠匯學苑的前身是舊大埔警署,建築物保留了眾多特色,包括用作降溫的遊廊和百葉窗設計,採用筒瓦及片瓦、以本地建築方法興建的中式木屋頂結構等。我們在「慧食堂」餐廳坐下來,點了兩杯有機茶,開始聊天。 以文字傳遞人物個性 問到孔慧怡的得獎感受,她說非常驚訝,皆因當初寫成一本書,算是無心插柳。她引用了希拉里.曼特爾(Hilary Mantel)的話:「動筆寫作以前,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只能努力嘗試;到看出了潛能,願景就會隨着變大。但只要把願景訴諸文字,還是得一口氣接一口氣地寫,一行又一行。」 她說,本來只打算寫兩三篇,觸動她寫作的原因是幾個同輩的朋友意外早逝,後來稿子在《城市文藝》發表後,主編梅子不斷勸她寫下去,這就成了她回顧與那些老前輩交往的誘因。除了梅子,另一個要多謝的人,是出版社編輯林道群,二人在一次書展偶然相遇,他提議將她的文章結集成書。成書後,孔慧怡特別請來張曼儀為她寫序,張曼儀是她在香港大學念書時最熟悉的導師,也是她極為敬佩的人。張曼儀在代序上寫到:「這本書憶念當代十六位已逝去的文化人……這些人物都是一時俊彥,其中十位是殿堂級的翻譯家:從庚子賠款留美的前清旗人楊宗翰到本港翻譯界熟悉的喬志高、宋淇、劉殿爵,到美國的漢學家華茲生,到前幾年離世的張佩瑤,全是現當代翻譯史不能遺漏的角色。」 「我記得頭兩篇寫的是也斯和黃兆傑,一開始寫的篇幅較短,後來知道要長時間寫下去,我便想它的作用是什麼,既然有這個機會,我想把人物的個性傳遞出來,於是在每一章也添加了不少內容。」以劉殿爵為例,在孔慧怡的筆下,其鬼馬調皮的個性躍然紙上。 D.C. Lau的幽默與頑皮 在〈劉殿爵:金雞獨立〉一章中,孔慧怡甫開首便把劉教授孩子氣的一面呈現出來:「一個初秋的傍晚,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