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劉細良:【讀書好】陰魂不散義和團
劉細良:【讀書好】陰魂不散義和團
2020.01.17
【讀書好】送豬迎鼠,大家都想過一個平安的新年,鼠年歲次庚子,聽落有點耳熟,庚子?咦,不就是1900年義和團作亂,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年。120年前慈禧太后借山東聲稱有神功護體刀槍不入的「愛國」農民,殺死在中國的洋人、傳教士、華人教友、拆鐵路、燒教堂、攻打領事館,凡沾有西方色彩的東西都要除之而後快。義和團之亂,導致西方聯手攻打北京,是西方列強近代史上第一次聯合軍事行動。在中共黨史角度,義和團之亂被肯定為愛國運動,因為高舉「扶清滅洋」旗幟。但整個義和團運動的細節,充滿了慈禧的政治權術陰謀、騎呢古怪的農民民間宗教、官僚的顢頇無能,實際上是一場由權術開始,終於愚昧的鬧劇。
歷史正重演
庚子拳變120年,回望這段歷史,你會發現義和團的陰魂仍在大陸不散。
義和團會否在120年之後重現?很多人會認為「唔係啩!」1900年拳民在拆教堂,大家看新聞也知道2020大陸也在拆教堂拆十字架;1900年永續執政的慈禧利用排外鞏固政權,2020有修憲永續執政的習近平利用仇外雪恥式民族復興鞏固政權;1900年政權認為向西方開放會動搖國本、離經叛道,2020的政權同樣認為真正開放市場,減少政策補貼會動搖對經濟領域的絕對控制。120年已經過去,這些「義和團式」思維有改變過嗎?可能只不過換了個名字,今天叫做小粉紅、憤青而已!2020是「義和團」120周年。1900年時任大清海關總稅務司的愛爾蘭人羅伯.赫德(Sir Robert Hart)曾經認為「西元二千年的中國,將會跟1900年的中國,大不相同!」義和團背後的仇外排外、自卑自大情意結,那些充滿權謀計算的獨裁者,真的過去了?
今天介紹一本新書就叫《義和團》,英文原著《The Boxer Rebellion》,2001年出版,作者是普及歷史學家Diana Preston,她是個紀錄片製作人,所以懂得說故事的技巧,由於不是專門歷史研究,所以作者可以採用紀錄片式敍事,透過當時外交人員與軍官、眷屬的書信、日記、紀錄,本書詳實且生動地還原當時這些外國人遭遇的險惡情況,也回顧當時中國的基督徒,基於甚麼樣的實際與政治需求被認定「不是中國人」,因而遭到大規模的迫害與屠戮。
獨裁者的矛盾
作者指出中國式的對抗外侮,不是拿起槍對付外敵,而是先用大刀對付被視為通敵的自己人,其實清廷根本沒有一舉殲滅洋人的準備,既沒決心逐出外國人,也沒有部署。慈禧之所以敢於「亮劍」,是因為在1899年外交上取得偶然的勝利,意大利要求取得浙江三門灣作海軍基地,清廷拒絕,意大利最後收回要求,慈禧認為外國人也有軟弱的時候,現在就是驅逐他們的好時機。同時她是個超級戲迷,對於義和團那套源自民間神怪的文化,感覺親切,認為拳民可以借來一用。大臣的算盤則是與其鎮壓義和團,師老無功,倒不如收攬招安,加入「仇洋殺教」之列,以求「政治正確」。他們都有一種僥倖之心,認為利用民眾的不滿,可以達到政府外交做不到的目標,他們的愚昧,在於以及民眾情緒可以輕易控制,收放自如。至於西方國家,他們也是誤判形勢,在教士及教民被殺之初,反應麻木。
回望這場百多年前自編自導的所謂八國聯軍「國恥」,從中可以得到甚麼啟發?就是我們不要過於從理性角度去找尋事件前因後果,因為很多矛盾的因素是同時存在的,清廷決策遲疑不決,一味想拖,但又同時粗疏莽撞,慈禧太后既工於心計,玩弄權術,執行起來卻又粗枝大葉,當你以為她真的仇外排外,但當出逃之後回京,見到自己權力分毫不受損,變成對列強感恩。鑑古知今,中美貿易戰、香港抗爭、台灣選舉的演變進程,與百多年前的義和團之亂,不是很相似嗎?要理解當今中共決策及民情,適逢庚子年新歲,大家不妨看看《義和團》。
撰文:劉細良
2020.01.17
【讀書好】送豬迎鼠,大家都想過一個平安的新年,鼠年歲次庚子,聽落有點耳熟,庚子?咦,不就是1900年義和團作亂,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年。120年前慈禧太后借山東聲稱有神功護體刀槍不入的「愛國」農民,殺死在中國的洋人、傳教士、華人教友、拆鐵路、燒教堂、攻打領事館,凡沾有西方色彩的東西都要除之而後快。義和團之亂,導致西方聯手攻打北京,是西方列強近代史上第一次聯合軍事行動。在中共黨史角度,義和團之亂被肯定為愛國運動,因為高舉「扶清滅洋」旗幟。但整個義和團運動的細節,充滿了慈禧的政治權術陰謀、騎呢古怪的農民民間宗教、官僚的顢頇無能,實際上是一場由權術開始,終於愚昧的鬧劇。
歷史正重演
庚子拳變120年,回望這段歷史,你會發現義和團的陰魂仍在大陸不散。
義和團會否在120年之後重現?很多人會認為「唔係啩!」1900年拳民在拆教堂,大家看新聞也知道2020大陸也在拆教堂拆十字架;1900年永續執政的慈禧利用排外鞏固政權,2020有修憲永續執政的習近平利用仇外雪恥式民族復興鞏固政權;1900年政權認為向西方開放會動搖國本、離經叛道,2020的政權同樣認為真正開放市場,減少政策補貼會動搖對經濟領域的絕對控制。120年已經過去,這些「義和團式」思維有改變過嗎?可能只不過換了個名字,今天叫做小粉紅、憤青而已!2020是「義和團」120周年。1900年時任大清海關總稅務司的愛爾蘭人羅伯.赫德(Sir Robert Hart)曾經認為「西元二千年的中國,將會跟1900年的中國,大不相同!」義和團背後的仇外排外、自卑自大情意結,那些充滿權謀計算的獨裁者,真的過去了?
今天介紹一本新書就叫《義和團》,英文原著《The Boxer Rebellion》,2001年出版,作者是普及歷史學家Diana Preston,她是個紀錄片製作人,所以懂得說故事的技巧,由於不是專門歷史研究,所以作者可以採用紀錄片式敍事,透過當時外交人員與軍官、眷屬的書信、日記、紀錄,本書詳實且生動地還原當時這些外國人遭遇的險惡情況,也回顧當時中國的基督徒,基於甚麼樣的實際與政治需求被認定「不是中國人」,因而遭到大規模的迫害與屠戮。
獨裁者的矛盾
作者指出中國式的對抗外侮,不是拿起槍對付外敵,而是先用大刀對付被視為通敵的自己人,其實清廷根本沒有一舉殲滅洋人的準備,既沒決心逐出外國人,也沒有部署。慈禧之所以敢於「亮劍」,是因為在1899年外交上取得偶然的勝利,意大利要求取得浙江三門灣作海軍基地,清廷拒絕,意大利最後收回要求,慈禧認為外國人也有軟弱的時候,現在就是驅逐他們的好時機。同時她是個超級戲迷,對於義和團那套源自民間神怪的文化,感覺親切,認為拳民可以借來一用。大臣的算盤則是與其鎮壓義和團,師老無功,倒不如收攬招安,加入「仇洋殺教」之列,以求「政治正確」。他們都有一種僥倖之心,認為利用民眾的不滿,可以達到政府外交做不到的目標,他們的愚昧,在於以及民眾情緒可以輕易控制,收放自如。至於西方國家,他們也是誤判形勢,在教士及教民被殺之初,反應麻木。
回望這場百多年前自編自導的所謂八國聯軍「國恥」,從中可以得到甚麼啟發?就是我們不要過於從理性角度去找尋事件前因後果,因為很多矛盾的因素是同時存在的,清廷決策遲疑不決,一味想拖,但又同時粗疏莽撞,慈禧太后既工於心計,玩弄權術,執行起來卻又粗枝大葉,當你以為她真的仇外排外,但當出逃之後回京,見到自己權力分毫不受損,變成對列強感恩。鑑古知今,中美貿易戰、香港抗爭、台灣選舉的演變進程,與百多年前的義和團之亂,不是很相似嗎?要理解當今中共決策及民情,適逢庚子年新歲,大家不妨看看《義和團》。
撰文:劉細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