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8-彭浩翔:【七筆思議】再談Cult片──評價自己是一件困難的事
【七筆思議】再談Cult片──評價自己是一件困難的事
21:42 18/4/2015
■我曾在商台的早晨清談節目「無字頭七八九」當過主持,因此跟不少主持人比較混熟,當中的谷德昭後來到了嘉禾當營運總裁。
上星期在專欄談及有關Cult片的定義時,隨便拿了過去香港的一些前輩之作品做例子,卻引來朋友在微信圈裏不斷追問,為甚麼沒有提到《買兇拍人》。
首先,我談論Cult片不是為了推廣自己的電影,而更重要是,我並不認為《買兇拍人》算得上是一部Cult片。誰知我一提出這個論點,竟引來更多朋友來討論,他們都認為《買兇拍人》完全符合了普遍的Cult片元素。
Cult片定義一︰小成本、B級片、非主流故事、知名度不高的導演和演員。
不能否認,《買兇拍人》真的符合了一切B級片元素。那時候我是一個新導演(其實到今天我也不覺得自己有甚麼知名度),雖然公司有不少大牌演員,但當他們聽到是新導演時,都顯得有點猶豫,在看過故事大綱後,就更是無所適從。
於是我只好找來我比較熟悉的班底。在拍《買兇拍人》前幾年,我曾在商台的早晨清談節目「無字頭七八九」當過主持,因此跟不少主持人比較混熟,當中的谷德昭後來到了嘉禾當營運總裁,更推薦了我這個項目,於是我們就找來一些當時的電台節目主持人,例如張達明、葛民輝、陳輝虹和在節目中認識的舞台劇演員詹瑞文。
■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積極籌備DVD裏的刪剪內容和一系列東西,還特地錄製了兩條語音旁述,一條是我和監製谷德昭,另一條是張達明和葛民輝兩位演員。
票房慘淡 後被追捧
Cult片定義二︰朋友們更提出了一個Cult的重要定義,就是電影上映時的票房都慘不忍睹,但多年後又被一群狂熱影迷追捧和不斷重看。
這個又是無法否認。在《買兇拍人》公映時,正好我的另一個小說《全職殺手》被改編成電影,並同期於暑假上映,於是公司認為兩部電影都是關於殺手,這樣很容易被一些雜誌說為宣傳上的抽水。但問題是,雖然同是殺手電影,但一部是劉德華和反町隆史的動作片,另一部則是完全瘋狂的黑色喜劇,兩部電影根本風馬牛不相及,除了原著那個人是另一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外。但公司最後還是安排了在暑期最後的一檔上映,票房只有一百九十萬。
記得那時候商台老闆俞琤還特地跑了去看早上的優先場,她的意見是DVD應該會好賣,因為觀眾看完後都會很開心,但口碑傳出時應該已經落了畫。而事實上她這個客觀描述,後來果真應驗了。也因為俞琤這番說話,所以在電影落畫後,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積極籌備DVD裏的刪剪內容和一系列東西,還特地錄製了兩條語音旁述,一條是我和監製谷德昭,另一條是張達明和葛民輝兩位演員。但諷刺是,當時嘉禾公司影碟部門的主管認為,這種小製作根本無人想看DVD,所以《買兇拍人》就成為當年極小數只出版了VCD,而沒有出版DVD的電影。
為了這個事情,我還難過了一段時間。在過了四、五年後,有次跟另一家發行商閒聊時,他表示同時也在經營影碟店,發現《買兇拍人》的VCD銷量特別好,就是奇怪為甚麼一直沒看到有DVD。於是我告訴他原因,後來他嘗試去跟嘉禾洽談,把過去我留下來的那些特別素材全都買回來,再重新出版了DVD,結果這個影碟還成為了當時的銷售榜冠軍。期間有線電視的同事在開會時也告訴我,每次放映《買兇拍人》的迴響也很不錯。
■我並不認為《買兇拍人》算得上是一部Cult片。
出特別版 受寵若驚
在二○一一年,嘉禾公司突然聯絡我,表示會為《買兇拍人》出版十周年特別版和在香港辦兩場特別放映會。那時候我有點受寵若驚,就像一個在家中從來沒有地位的小孩,十歲時突然被家人重新寵幸一樣。於是我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和詹瑞文一起到了旺角嘉禾戲院跟觀眾碰面,因為影片早已在互聯網和其他媒體上看過,所以害怕活動會否有人出席。可是在進場後,竟發現全院滿座。許多人是已看過二十次以上,更有不少人是專程從內地來到香港參加這個生日會。這讓我感動不已,因為他們要的,已經不是新的內容,而是和一群人分享陪伴了他們十年的電影。
觀眾在戲院內都能預計到笑點和背誦對白,所以朋友認為這一點也符合了Cult片的一個元素,就像每年也舉行的《洛奇恐怖晚會》一樣。(討厭我的人要是看到這裏,請別生氣說我自我感覺良好,我並不是拿自己來跟《洛奇恐怖晚會》相提並論,所以沒必要執着來攻擊我的自大,反正要找攻擊點,還是多着呢,哈哈,但不應該是這個吧)
Cult片定義三︰剝削、政治不正確、次文化內容。
這點我就強烈反駁了我朋友,《買兇拍人》雖是小成本,但它只是個喜劇。但朋友卻表示,因為它把社會不容的殺人,調整為社會默許的潛規則,這就非常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加上樋口明日嘉飾演的勃起輔導員,主要是負責在現場替色情電影的男優服務,這個奇怪的職業雖然好笑,但同時也是對女性的剝削描寫,因此一定程度上還是符合了以上的定義。
聽着大家在微信裏討論了一整個晚上,我開始覺得自己沒有把《買兇拍人》列進十大是一種偏見。可能是自己的電影,所以還是感覺不應該,因為Cult片的主創人,其實並不是要拍一部Cult片,他是認真地拍了一部他自己認為是好作品,只是在市場上同時符合了以上幾個定義,然後再被觀眾追封成為Cult片。
我想我應該默默接受朋友所說的論點,不再跟他們反駁。而我更希望能有機會在別的場合上再次出席這個小片子的生日會,跟其他朋友再一次相聚,共同經歷一下這部電影。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彭浩翔
21:42 18/4/2015
■我曾在商台的早晨清談節目「無字頭七八九」當過主持,因此跟不少主持人比較混熟,當中的谷德昭後來到了嘉禾當營運總裁。
上星期在專欄談及有關Cult片的定義時,隨便拿了過去香港的一些前輩之作品做例子,卻引來朋友在微信圈裏不斷追問,為甚麼沒有提到《買兇拍人》。
首先,我談論Cult片不是為了推廣自己的電影,而更重要是,我並不認為《買兇拍人》算得上是一部Cult片。誰知我一提出這個論點,竟引來更多朋友來討論,他們都認為《買兇拍人》完全符合了普遍的Cult片元素。
Cult片定義一︰小成本、B級片、非主流故事、知名度不高的導演和演員。
不能否認,《買兇拍人》真的符合了一切B級片元素。那時候我是一個新導演(其實到今天我也不覺得自己有甚麼知名度),雖然公司有不少大牌演員,但當他們聽到是新導演時,都顯得有點猶豫,在看過故事大綱後,就更是無所適從。
於是我只好找來我比較熟悉的班底。在拍《買兇拍人》前幾年,我曾在商台的早晨清談節目「無字頭七八九」當過主持,因此跟不少主持人比較混熟,當中的谷德昭後來到了嘉禾當營運總裁,更推薦了我這個項目,於是我們就找來一些當時的電台節目主持人,例如張達明、葛民輝、陳輝虹和在節目中認識的舞台劇演員詹瑞文。
■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積極籌備DVD裏的刪剪內容和一系列東西,還特地錄製了兩條語音旁述,一條是我和監製谷德昭,另一條是張達明和葛民輝兩位演員。
票房慘淡 後被追捧
Cult片定義二︰朋友們更提出了一個Cult的重要定義,就是電影上映時的票房都慘不忍睹,但多年後又被一群狂熱影迷追捧和不斷重看。
這個又是無法否認。在《買兇拍人》公映時,正好我的另一個小說《全職殺手》被改編成電影,並同期於暑假上映,於是公司認為兩部電影都是關於殺手,這樣很容易被一些雜誌說為宣傳上的抽水。但問題是,雖然同是殺手電影,但一部是劉德華和反町隆史的動作片,另一部則是完全瘋狂的黑色喜劇,兩部電影根本風馬牛不相及,除了原著那個人是另一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外。但公司最後還是安排了在暑期最後的一檔上映,票房只有一百九十萬。
記得那時候商台老闆俞琤還特地跑了去看早上的優先場,她的意見是DVD應該會好賣,因為觀眾看完後都會很開心,但口碑傳出時應該已經落了畫。而事實上她這個客觀描述,後來果真應驗了。也因為俞琤這番說話,所以在電影落畫後,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積極籌備DVD裏的刪剪內容和一系列東西,還特地錄製了兩條語音旁述,一條是我和監製谷德昭,另一條是張達明和葛民輝兩位演員。但諷刺是,當時嘉禾公司影碟部門的主管認為,這種小製作根本無人想看DVD,所以《買兇拍人》就成為當年極小數只出版了VCD,而沒有出版DVD的電影。
為了這個事情,我還難過了一段時間。在過了四、五年後,有次跟另一家發行商閒聊時,他表示同時也在經營影碟店,發現《買兇拍人》的VCD銷量特別好,就是奇怪為甚麼一直沒看到有DVD。於是我告訴他原因,後來他嘗試去跟嘉禾洽談,把過去我留下來的那些特別素材全都買回來,再重新出版了DVD,結果這個影碟還成為了當時的銷售榜冠軍。期間有線電視的同事在開會時也告訴我,每次放映《買兇拍人》的迴響也很不錯。
■我並不認為《買兇拍人》算得上是一部Cult片。
出特別版 受寵若驚
在二○一一年,嘉禾公司突然聯絡我,表示會為《買兇拍人》出版十周年特別版和在香港辦兩場特別放映會。那時候我有點受寵若驚,就像一個在家中從來沒有地位的小孩,十歲時突然被家人重新寵幸一樣。於是我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和詹瑞文一起到了旺角嘉禾戲院跟觀眾碰面,因為影片早已在互聯網和其他媒體上看過,所以害怕活動會否有人出席。可是在進場後,竟發現全院滿座。許多人是已看過二十次以上,更有不少人是專程從內地來到香港參加這個生日會。這讓我感動不已,因為他們要的,已經不是新的內容,而是和一群人分享陪伴了他們十年的電影。
觀眾在戲院內都能預計到笑點和背誦對白,所以朋友認為這一點也符合了Cult片的一個元素,就像每年也舉行的《洛奇恐怖晚會》一樣。(討厭我的人要是看到這裏,請別生氣說我自我感覺良好,我並不是拿自己來跟《洛奇恐怖晚會》相提並論,所以沒必要執着來攻擊我的自大,反正要找攻擊點,還是多着呢,哈哈,但不應該是這個吧)
Cult片定義三︰剝削、政治不正確、次文化內容。
這點我就強烈反駁了我朋友,《買兇拍人》雖是小成本,但它只是個喜劇。但朋友卻表示,因為它把社會不容的殺人,調整為社會默許的潛規則,這就非常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加上樋口明日嘉飾演的勃起輔導員,主要是負責在現場替色情電影的男優服務,這個奇怪的職業雖然好笑,但同時也是對女性的剝削描寫,因此一定程度上還是符合了以上的定義。
聽着大家在微信裏討論了一整個晚上,我開始覺得自己沒有把《買兇拍人》列進十大是一種偏見。可能是自己的電影,所以還是感覺不應該,因為Cult片的主創人,其實並不是要拍一部Cult片,他是認真地拍了一部他自己認為是好作品,只是在市場上同時符合了以上幾個定義,然後再被觀眾追封成為Cult片。
我想我應該默默接受朋友所說的論點,不再跟他們反駁。而我更希望能有機會在別的場合上再次出席這個小片子的生日會,跟其他朋友再一次相聚,共同經歷一下這部電影。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彭浩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