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31-林道群:一年無事為書忙

林道群:一年無事為書忙
6:48 31/1/2016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已是歲晚,林榮基李波他們難道要被不知名的強力部門留在不知處的內地過年了嗎,同行不說,三十年前還是三聯書店的舊同事,什麼事嘛,竟要受這種罪。一想到這種事,書也編不去了。冬雨綿綿,時而還見冬雷閃電,天何言哉。
近日任職的出版社要搬遷,無端生出許多感慨來。出版社搬遷嘛,總要扔掉很多很多以前有用現在無用的書和書稿,一家英國人的出版社,留守香港五十多年,不敢說文化傳揚積累,但畢竟幾十年穩扎太古坊一地,多多少少總會留下一些印痕。記得二十年前來返工時,這裏雖叫糖廠街,但不見太古方糖久矣,反而斑駁新舊錯落之間頗點染一點文化情趣,咖啡館酒館星羅棋布,後來海光街真開了一家叫小確幸的餐館,毗鄰是《南華日報》、馮偉才開過書店,後來又有梁文道他們創辦《打開》、周蜜蜜在《華僑日報》編副刊、《快報》在華蘭路、商務印書館在芬尼街,《號外》在英皇道,三聯中華出版部在仁孚大廈……二十年下來,陸陸續續的他們各奔東西,好在後街華蘭中心還有王苗的《中國旅遊》、劉以鬯創刊陶然主編的《香港文學》,以及後來搬來的香港藝術發展局。再後來朗文已改叫培生,也搬離了太古坊。我們算是堅守到最後的了。
這個時候,我能做的只好去逛網上書店了,看看網絡上的書而不買書,或者只看買不起的書。說起買不起的書,不能不說董橋先生。退休後董先生圖省事不再錄用秘書,有時候就會把一些買書的郵件,抄送我代為備份,看董先生洽購珍本書,實在是不用讀書而能享受到關於書的一種最大樂趣。
比如說某天古書商來信說「我們知道你會說年紀大了,花不起太多精力和金錢買書了,只是啊,I have just purchased a remarkably beautiful early Cosway-Binding…」這時候董先生會轉過來跟我說,你不知道,所有的Cosway-Bindings都是1911年前的裝幀,可遇不可求,這本是1905年Riviére& Son的裝幀,竟只需美金12,800就能到手。才過兩天,書商又有好東西,「Here is another little'treasure' that arrived this morning…It is a superb binding by The Scroll Club Bindery」。董先生說道群你不知道,這是紐約上個世紀初一家最權威裝幀店,你看看書影彩照就驚訝了吧,1809年太罕見了。我豈忍得住手。不用5,000美元,還包郵哩。Oscar Wilde這本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我家裏那幾本裝幀更棒,但這是初版本,Florence Walter的裝幀。你知道我專收魯拜集,這本可是Paul Chevalier的舊藏,這次跟書商殺價減了500美元……呵呵,書人書事,強國來勢也猛烈,近日內地網上拍賣董橋的書,毫無遜色。《在馬克思的鬍鬚叢中和鬍鬚叢外》,素葉1982年初版,扉頁有董橋簽名鈐印題款。人民幣100元起價,幾十個上落,10,080元成交。上週末孔網《從前》初版簽名鈐印題識本,牛津2002年初版,書雖難覓但是我十多年前印的,畢竟親切,10,010人民幣成交。
看這些,我想說我也有點明白做書愛書人的心事了,那有點像董先生日前寫信給英國古書商弱弱地問「想找一本Virginia Woolf的Street Haunting,1930年三藩市Grabhorn Press做的,一共只有500本,每本編號每本都有Virginia Woolf簽名,還能找得到嗎?」

林道群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