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安裕:英國人的一九九七

安裕:英國人的一九九七
20170901
東西南北

■查理斯王子與戴安娜於1981年結婚時被喻為金童玉女。資料圖片

英國社會尤其是親身經歷的一代,始終難以從1997年的失落抽身而退,過了20年,威爾斯王妃戴安娜當年8月31日命殞巴黎,斯人斯事至今仍以不同形式停留大不列顛的集體記憶當中。說時間長短,20年是一個人從出生到長成的年輪記認,當戴安娜長子威廉王子今天已是早為人父一雙兒女活潑可愛,英國社會依然對她念念不忘。這個一貫以深沉見稱的民族,對戴安娜之死的胸中壘塊揮之不去,低吟廿載英宮怨曲,無法一一輕輕放下。

1997在英國歷史的注腳多若繁星,然而到今天在英國社會犖犖大者是戴安娜去世。戴安娜留給世界和英國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回憶:世界的戴安娜,是擁抱社會和國際事務的英國儲妃,關注愛滋病和反對地雷,以低調內斂的英國皇室貴胄來說,毫無疑問是一股嶄新風氣;至於英國的戴安娜,不僅是1997年逝去的威爾斯王妃戴安娜,而是象徵英國1981年到1997年這段歷史的寫照。1981年查理斯戴安娜大婚,於今回看,實是英國當年望斷天涯艱辛長路的一帖安寧茶。沒有這場大婚,英國人的1981年寫進史冊的只會是「財匱力盡,民不聊生」,而不是「林蔭路旁,萬民喝采」。

英國1979年換揆,選民對之前工黨治下爛透的國家失去信心,工會野貓式罷工爭取權益卻打亂了百姓生活,上班一族無法預料今天走到車站能否順利回到辦公室,家庭主婦難以逆料街角堆積如山的垃圾何時清理。在這樣的社會氛圍底下,戴卓爾夫人入主唐寧街十號首相府,貨幣主義政策出籠,凱因斯主義掃進地氈底,一邊加息一邊削減開支,慣了工黨大鍋飯的國人叫苦連天。1980年底,戴卓爾夫人民望只有二成三,是歷任首相最低一人。轉進1981年,英國深陷經濟惡潭沉痾未起,每天新增6,000人申請失業救濟金,工會發動「人民就業長征」(People's March for Jobs),由利物浦步行南下倫敦,全程長達280哩。1981年的春天,是英國經濟不景氣惡化的日子,逾300經濟學者聯名上書戴卓爾夫人,期期以為如此政策萬萬不可。


童話大婚成英政府消炎良藥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回憶舊事的《The Way We Were/昔日種種》,1981年的政治是這樣記載的:「失業者遊行,以及倫敦、利物浦、列斯和伯明翰貧民區爆發騷亂。」當年4月,倫敦南部布力斯頓持續三天騷動,5,000人參與,焚毀逾百汽車,150間房屋遭破壞,警民合共超過300人受傷,事件震動英倫,內政大臣惠特羅組成委員會撰寫調查報告。布力斯頓少數族裔佔多,失業率在戴卓爾夫人年代飆升,一些數字今天再看依然怵目驚心:整體失業率13%,少數民族失業率25.4%,黑人青年失業率估計55%。經濟不景加上族裔矛盾,兩大元素夾擊,可是鐵娘子的鐵腕政策寸步不讓。1981年的英國,無以逃出七十年代末工黨掌權、人們以莎士比亞作品《李察三世》第一句「不滿之冬」(winter of our discontent)形容時局的咒詛。

就在上下交煎之際,英國皇室傳出喜訊,王位繼承人查理斯王子與戴安娜結婚。英國皇室多年未辦喜事,安妮公主1973年下嫁菲臘斯上尉之後,溫莎王朝難見月老牽線,加之王妹瑪嘉烈公主早年與二戰英雄唐生上校蜜運,最後因為使君曾經有婦,棒打鴛鴦一段戀情由此勞燕分飛,想不到這次一來便是王儲大喜。但是,就是此時此刻的皇室大婚消息,成了戴卓爾夫人政府的當頭一服消炎良藥。7月29日,聖保羅大教堂內外三重人海爭看一對璧人,男的英偉挺拔,女的清麗脫俗,如此良緣美眷,此刻幾疑是童話再現。一場婚禮,讓英國在7.5億電視觀眾面前重新成為世界焦點,本來頭大如斗的戴卓爾夫人,在國民視線暫時轉移之間噓一口氣。

王妃帶來年輕新風,英國皇室漸復活力,這一轉折,與英國經濟復蘇不期而遇,通貨膨脹率由最頂點的18%降到8.6%;再一年,通脹率與按揭利率同降到1970年以來的最低點,英國逐漸從混亂消沉恐慌失望步向自信世代。平心而言,戴安娜並無法力改變英國經濟和社會狀況,有的只是時也命也的巧遇以及客觀上經濟周期變化。但是那個年代的英國子民感同身受,親身經歷1986年開始的經濟繁榮期,失業人口從戴卓爾夫人上台初期的300萬,急挫到1989年160萬的10年新低,繁榮期甚至延續到1990年馬卓安上台接任。時至今日戴安娜去世20年,英國眾多評說,仍有重提1981年的戴安娜,說她讓英國從固有的硬繃性格跳脫出來。

對於一人一事的印象和憶念,隨着時日漸遠,沖淡甚至流逝無可避免。戴安娜去世20載,英國社會有些人的回憶,卻不是單單從歷史的某一天重新勾勒,而是從1997年8月31日往前倒數,一直推到1981年7月29日,建立一個相當個人的「我的戴安娜歷史」。類似的取態況味,甚至可在對帝制持守批判態度的媒體讀到──這16年日子,包括八、九十年代的經濟起伏,亦有八十代初期的社會動盪,也許與戴安娜的皇室之旅沒有直接關係,然而畢竟這是英國人對那個時代留給自己的記憶:這一張笑的臉龐,她曾在深秋,給我春光。


安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