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5-紐約時報:朝鮮再射導彈,半島危機繼續升級

紐約時報:朝鮮再射導彈,半島危機繼續升級
RUSSELL GOLDMAN 2017年9月15日


韓國首爾——朝鮮週五不顧聯合國安理會(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本週早些時候通過的新制裁決議和世界各地對其應停止加劇緊張局勢的反覆警告,發射了一枚飛越日本上空的彈道導彈。

韓國軍方在一份聲明中說,導彈從朝鮮首都平壤北部的順安國際機場(Sunan International Airport)發射升空,途經日本北部上空,飛行了大約2300英里(約合3700公里)。導彈最大飛行高度達478英里(約合769公里)。


日本通過電視和手機發布警報,警告民眾在建築物內部或地下尋求庇護。日本政府稱導彈墜入了日本北部島嶼北海道以東約1240英里(約合1996公里)的水域。

在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Yoshihide Suga)稱,日本「絕不能接受朝鮮屢次肆無忌憚的挑釁行為」,並已向朝鮮正式提出抗議,「傳達日本民眾的強烈不滿並用最嚴厲的言辭譴責這種行為」。韓國官員說他們仍在分析飛行數據,以確定此次發射的導彈類型。不管怎樣,這枚導彈的飛行距離超過了朝鮮之前發射的所有導彈。

韓國防務官員稱,在朝鮮的導彈週五清晨6點57分發射升空時,韓國幾乎同時從東部沿海發射了自己的玄武-2(Hyunmoo-2)彈道導彈,模擬先發制人的打擊。

韓國總統文在寅(Moon Jae-in)批准了此次導彈發射,並下令他領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朝鮮最近這次導彈試驗。在朝鮮本月的核試驗過後,倡導與朝鮮對話的文在寅已加入華盛頓陣營,力求對朝鮮實施更嚴厲的制裁併向其施壓。

這是朝鮮今年進行的第15次導彈試驗,也是朝鮮在9月3日引爆迄今為止威力最大的核彈後進行的首次導彈試驗。

為了報復那次核試驗,聯合國安理會週二通過了一項針對朝鮮的新制裁決議。這是自朝鮮2006年首次進行核試驗以來,安理會通過的第九個決議。如果得到實施,決議將導致朝鮮的年燃料進口減少30%。決議還禁止從朝鮮進口紡織品,這將導致朝鮮失去另一個關鍵的硬通貨來源。

但已經受到嚴厲制裁的朝鮮依然態度強硬,發誓要「鞏固力量,捍衛國家主權和生存權」,並「與美國保持實際上的平衡」。

在進行最近這次導彈試驗的前夕,朝鮮的一個政府機構稱領導聯合國新制裁的美國應該被像「瘋狗」一樣「打死」,其盟友日本應該被「沉入大海」。

「現在是時候摧毀美帝國主義侵略者了,」據朝鮮官方的朝中社(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報導,朝鮮亞太和平委員會(Korea Asia-Pacific Peace Committee)的發言人週四說。「讓咱們把美國本土化為灰燼和黑暗。」

這位姓名不詳的發言人譴責日本「對美國言聽計從」,並警告要給日本「有力的一擊」。「這個群島之國的四座島嶼應該被主體思想的核彈沉入大海,」他說。這裡的主體思想指的是朝鮮的統治理念。

在之前於8月29日進行的那次導彈試驗中,朝鮮從順安國際機場發射了一枚火星-12(Hwasong-12)中程彈道導彈。這枚導彈飛越北海道上空,在飛行了近1700英里(約合2736公里)後墜入北太平洋。

自那以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un)便威脅要向太平洋發射更多導彈。

韓國官員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情報報告顯示,朝鮮計劃試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數十年來,朝鮮的科學家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台小到可以裝載在遠程導彈頂端的核裝置。

朝鮮的導彈計劃一直以失敗而非成功出名,直到今年取得一連串的進步。分析人士稱,一連串成功的試驗背後是一款大功率的新發動機,朝鮮因此而增加了實驗的頻率和強度。

7月28日,朝鮮試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飛行高度達2300英里(約合3701公里)。專家稱,這枚導彈具備擊中美國西海岸的潛力。

朝鮮對核武器的追求讓最近的導彈試驗變得更加令人不安,也更具有挑釁性。本月,朝鮮引爆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核彈。據專家稱,它的大小是朝鮮之前試驗過的任何一台裝置的4到16倍。

核武器和導彈試驗導致該地區神經緊繃,引發了又一輪國際制裁,並要求川普政府就這場衝突制定一個凝聚政策。

上月,川普威脅稱,如果繼續挑釁,朝鮮「將會承受前所未見的炮火與怒火」。

不久後,朝鮮稱要讓關島「陷入烈焰的包圍」。關島位於西太平洋,是美國的領土,那裡有一個美國的空軍基地。和韓國、日本一樣,如果朝鮮半島的衝突升級,關島可能會成為朝鮮的攻擊目標。

8月,聯合國對朝鮮實行懲罰性制裁。本月的核試驗後,川普總統用限制與美國的貿易威脅中國和韓國,希望它們能向鄰國朝鮮施壓,讓其停止試驗。

Choe Sang-Hun自首爾、David E. Sanger自華盛頓報導。Motoko Rich自東京、Russell Goldman自香港對本文有報導貢獻。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