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8-紐約時報:你永遠都不會成名,但這沒關係

紐約時報:你永遠都不會成名,但這沒關係
EMILY ESFAHANI SMITH 
2017年9月8日


如今的大學生們拚命想要改變世界,但是有太多人認為,要想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就需要做一些非同尋常,引人關注的事情,比如說成為Instagram名人,開一個大獲成功的公司,或者終結一場人道危機。

年輕人當然都會有理想主義的抱負。但是,拜社群媒體所賜,目標和意義已經同魅力混為一談:非同凡響的生活看上去像是互聯網上的常態。然而,有意義的人生必須非同尋常,或者看起來非同尋常,這種想法不僅是精英主義的,還是誤導性的。在過去五年中,我採訪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個人,聽他們講述自己的人生意義。我還閱讀了數千頁的心理學、哲學與神經科學研究著作,想了解什麼才能帶給人真正的滿足感。


最後我明白,最有意義的人生往往不是非凡的人生。而是那些平凡的、有尊嚴的人生。

或許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小說《米德爾馬契》(Middlemarch)最準確地表達了這種智慧,我認為每個大學生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它大概有700多頁,需要全心投入和自我約束才能讀完,而這兩點也是本書的主旨。要讀完這本書的確很難,需要努力才能做到,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也是如此。小說的女主角名叫多蘿西婭·布魯克(Dorothea Brooke),是一位出生在英國地方小鎮的富有淑女。多蘿西婭有一種激情洋溢的氣質,渴望做一個慈善家,為世界帶來點美好的東西。小說的男主人公特蒂斯·利德蓋特(Tertius Lydgate)是一位胸懷大志的年輕醫生,希望能獲得重要的科學發現。兩人都渴望過著英雄史詩般的生活。

多蘿西婭和特蒂斯的婚姻都是災難性的——她嫁給卡蘇朋(Casaubon)牧師,他娶了鎮上的美女羅莎蒙德(Rosamond)。慢慢地,他們的夢想破滅了。羅莎蒙德原來是個空虛膚淺的女人,只希望特蒂斯從事一個能賺大錢的職業,以便滿足她奢侈的品味,到最後他順從她的願望,放棄了自己的科學追求,成了為富人看病的醫生。他去世時50歲,雖然取得了傳統上意義上的「成功」,但臨終前認為自己沒有遵循原本的生活計劃。

至於多蘿西婭,卡蘇朋牧師去世後,她嫁給了自己的真愛威爾·拉迪斯拉夫(Will Ladislaw)。但她更大的抱負並未實現。乍看上去,她似乎也浪費了自己的潛力。

特蒂斯的悲劇在於,他永遠未能同自己生活中的乏味現實和解。多蘿西婭的勝利則在於她做到了。

在小說結尾,她以賢妻良母的身份安居樂業,艾略特寫道,她「沒有開創任何東西」。這對讀者來說可能很失望,但對於多蘿西婭來說並不是。她全心投入母親和妻子的角色,做著「有益的活動,讓她感受不到發現自我或突出自我的那種懷疑的痛苦」。

一天,她從窗戶向外看去,看到一家人正在沿著道路往前走,她意識到自己也「是那不由自主的、洶湧向前的生活的一部分,她不能躲在奢華的小天地裡,僅僅做一個旁觀者,也不能讓個人的痛苦遮住自己的眼睛,看不到其他一切。」換言之,她開始生活在當下。夢想受挫的絕望並沒有令她屈服,她開始接受生活的本來面目,並且盡可能地為身邊的人做出貢獻。

關於多蘿西婭,艾略特的最後一句話是:「她的完整性格,正如那條給居魯士堵決的大河,化成了許多管道,從此不再在世上享有盛譽了。但是她對周圍人的影響,依然不絕如縷,未可等閑視之,因為世上善的增長,一部分也有賴於那些微不足道的行為,而你我的遭遇之所以不致如此悲慘,一半也得力於那些不求聞達,忠誠地度過一生,然後安息在無人憑弔的墳墓中的人們。」

這是文學中最美麗的段落之一,它總結了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應當是什麼樣的:以任何謙卑的形式同某種超越自我的東西發生聯繫,並為之做出貢獻。

大多數年輕人無法實現他們為自己設定的理想主義目標。他們不會成為下一個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他們的訃告不會被登在《紐約時報》這樣的報紙上。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人生將會缺乏意義、沒有價值。我們身邊可以接觸到許多人,他們的生活是我們可以改善的——從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

一項發展中的最新心理學研究證實了艾略特小說中的智慧——意義並不蘊含在成功和魅力之中,而是在平凡中找到的。一項研究表明,做家務的青少年會有更強烈的目標感。為什麼?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他們正在為更大的東西做出貢獻:他們的家庭。另一項研究發現,鼓勵朋友是一種能在青年人的生活中創造意義的活動。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職業可以為身邊的社區提供服務,他或她便能在工作中發現更多意義,無論是幫助客戶的會計師,抑或是靠薪水養活全家的工廠女工,都是如此。

今年,當學生們走進學校的時候,他們應該思考這一點:要想要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你不必改變世界,或是找到什麼真正的目的。一個善的人生就是好的人生——這是任何人都可以追求的,無論他們有著什麼樣的夢想,或是處於什麼樣的環境。

Emily Esfahani Smith(@emesfahanismith)是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編輯,著有《意義的力量:在一個沉溺於幸福的世界尋找滿足》(The Power of Meaning: Finding Fulfillment in a World Obsessed With Happiness)。


翻譯:晉其角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