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安裕:美國傳媒與中國
安裕:美國傳媒與中國
2020.03.20
東西南北
中國宣佈驅逐包括《紐約時報》在內三家美國傳媒的駐華記者,並且不准在中港澳繼續進行新聞工作。那天,《紐約時報》前北京特派員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在Twitter談到這則報道,這位80年代的駐北京記者引述有人說「中國將反制美國」,之後轉發並且寫道:「倘是真的,這對中國來說是悲哀的一天。鄧小平把美國的新聞分社帶進中國,作為改革和開放的一部份。江澤民讓《紐約時報》網頁向中國人開放。現在看着大幅倒退是非常悲哀」。
之後不久,紀思道轉發《紐約時報》總編輯巴奎特關於記者遭驅逐的聲明。紀思道在轉貼時寫了一段簡短但充滿歷史感的文字:「巴奎特就中國驅逐美國新聞工作者的聲明,提到《紐約時報》從1850年代就從中國發出報道。我自己作為《紐約時報》的前駐北京和香港特派員,看着中國如此倒退,我真的哀傷」(I'm truly sad to see China going backward like this)。
由鄧江開放到習倒退
紀思道已經從新聞前線轉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他與妻子伍潔芳夫妻檔擔任北京特派員的時候,正值中國的新舊衝擊時代。在這一過程當中,紀思道夫婦採訪包括1989年六四鎮壓的中國新聞。紀思道對於中國外交部驅逐美國記者的反應,從讀者角度看,並不純是他說的「前駐北京和香港特派員」身份的回應,而是他把《紐約時報》總編輯巴奎特的聲明,放在自己的中國報道生涯裏的歷史重量。紀思道是上承19世紀50年代已有的《紐約時報》中國報道,下轉今天被北京驅逐的報社同仁;他在歷史中央的位置,很大程度指出美國傳媒與中國的關係及其變化。
美國記者常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始於紀思道說的鄧小平改革開放。讀文閱字,紀思道顯然懷念從鄧到江治下的中國,想必亦是他說驅逐記者讓他「真的哀傷」的背景。不過,未來幾天就要交回記者證的美國駐華記者,經受的必定不只紀思道說的中國大幅倒退,而是重新檢視從70年代初美國自由派媒體一再敦促總統與剛加入聯合國的北京建交,以至在80年代謳歌讚頌改革開放的長篇報道,乃至在京城血腥一夜的目擊採訪,直至今天離開中國的這段漫長之路。這當中,有着一個個他們前輩的名字,像是美中建交後《紐約時報》第一任駐北京特派員、師從哈佛大學費正清的包德甫(Fox Butterfield),《時代》雜誌駐北京分社主任白禮博(Richard Bernstein),《洛杉磯時報》駐北京主任孟捷慕(James Mann)等。如果說,若要撰寫美國傳媒最近40年的北京特派員列傳,這些名字,包括紀思道在內,任何人都不應或缺。
從70年代末到任的包德甫,到如今即將被逐的北京分社主任邁耶斯(Steven Lee Myers),他們的中國採訪歷程大致相差不遠。把時空再往前推,一直來到上世紀40年代初《時代》雜誌的白修德(Theodore White)。他採訪的河南大饑荒報道,刊於1943年3月的一期。回到美國後,白修德開始與另一作者賈安娜合著《中國驚雷/Thunder Out of China》,談到他對國民政府的失望以及對中共的期許。白修德是費正清在哈佛大學的中國歷史學生,文風極銳,《中國驚雷》以及在中國的採訪報道,如同老師費正清那樣,影響了從那時起往後幾十年美國傳媒的中國印象,到70年代初中美破冰仍未停止,費正清的影響力可謂驚人。哈佛出身的美國傳媒中國特派員,如果把這一條線從白修德畫起,白禮博、包德甫、紀思道也都是哈佛校友。要一提的是《時代》雜誌創辦人亨利魯斯,生於山東的來華傳教士之子,像他的這種微妙中國情結,在當年美國新聞界相當突出。
美媒勢重新認識中國
70年代初,尼克遜訪華前後,美國主流傳媒力促華府與北京建交。這一股中國熱延燒經年,歷盡1979年中美建交,穿越改革開放萌芽期,直至1989年6月3日深夜北京城內噠噠槍聲才戛然而止。幾十年來採訪中國新聞的美國記者,對中共的認識,在80年代末這個夏天之後出現巨變,更多關於中國人權與民主的報道展現讀者眼前。同一時間,前駐華記者著作陸續出版,白禮博1997年的《即將而來的中美衝突》、孟捷慕1999年的《轉向:微妙的中美關係史》,在90年代下半的美國,帶動對美中關係的更多思考。如今回看,把當年這兩書對照當前的中美關係實況,兩位作者看穿看透足足早了20年。
紀思道在Twitter貼文說感到哀傷,這是作為一名前駐華記者,表達對一己認知裏已成過去昔日中國的哀傷。然而於更加廣袤的層次而言,客觀上這次事件是向大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傳媒的中國報道總道別。在時空交集的今天座標回顧歷史,是往前看重新認識中國的必須;也有唯回望歷史,才可以想到以前的種種。作為書迷,即將離開北京回紐約總社的邁耶斯,會不會擠出時間寫一部關於中國的書是另一焦點。作為《紐約時報》前莫斯科特派員的邁耶斯,五年前寫過一部《新沙皇普京》,他若能夠比較中俄這兩個國家,讀者福音。
安裕
2020.03.20
東西南北
中國宣佈驅逐包括《紐約時報》在內三家美國傳媒的駐華記者,並且不准在中港澳繼續進行新聞工作。那天,《紐約時報》前北京特派員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在Twitter談到這則報道,這位80年代的駐北京記者引述有人說「中國將反制美國」,之後轉發並且寫道:「倘是真的,這對中國來說是悲哀的一天。鄧小平把美國的新聞分社帶進中國,作為改革和開放的一部份。江澤民讓《紐約時報》網頁向中國人開放。現在看着大幅倒退是非常悲哀」。
之後不久,紀思道轉發《紐約時報》總編輯巴奎特關於記者遭驅逐的聲明。紀思道在轉貼時寫了一段簡短但充滿歷史感的文字:「巴奎特就中國驅逐美國新聞工作者的聲明,提到《紐約時報》從1850年代就從中國發出報道。我自己作為《紐約時報》的前駐北京和香港特派員,看着中國如此倒退,我真的哀傷」(I'm truly sad to see China going backward like this)。
由鄧江開放到習倒退
紀思道已經從新聞前線轉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他與妻子伍潔芳夫妻檔擔任北京特派員的時候,正值中國的新舊衝擊時代。在這一過程當中,紀思道夫婦採訪包括1989年六四鎮壓的中國新聞。紀思道對於中國外交部驅逐美國記者的反應,從讀者角度看,並不純是他說的「前駐北京和香港特派員」身份的回應,而是他把《紐約時報》總編輯巴奎特的聲明,放在自己的中國報道生涯裏的歷史重量。紀思道是上承19世紀50年代已有的《紐約時報》中國報道,下轉今天被北京驅逐的報社同仁;他在歷史中央的位置,很大程度指出美國傳媒與中國的關係及其變化。
美國記者常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始於紀思道說的鄧小平改革開放。讀文閱字,紀思道顯然懷念從鄧到江治下的中國,想必亦是他說驅逐記者讓他「真的哀傷」的背景。不過,未來幾天就要交回記者證的美國駐華記者,經受的必定不只紀思道說的中國大幅倒退,而是重新檢視從70年代初美國自由派媒體一再敦促總統與剛加入聯合國的北京建交,以至在80年代謳歌讚頌改革開放的長篇報道,乃至在京城血腥一夜的目擊採訪,直至今天離開中國的這段漫長之路。這當中,有着一個個他們前輩的名字,像是美中建交後《紐約時報》第一任駐北京特派員、師從哈佛大學費正清的包德甫(Fox Butterfield),《時代》雜誌駐北京分社主任白禮博(Richard Bernstein),《洛杉磯時報》駐北京主任孟捷慕(James Mann)等。如果說,若要撰寫美國傳媒最近40年的北京特派員列傳,這些名字,包括紀思道在內,任何人都不應或缺。
從70年代末到任的包德甫,到如今即將被逐的北京分社主任邁耶斯(Steven Lee Myers),他們的中國採訪歷程大致相差不遠。把時空再往前推,一直來到上世紀40年代初《時代》雜誌的白修德(Theodore White)。他採訪的河南大饑荒報道,刊於1943年3月的一期。回到美國後,白修德開始與另一作者賈安娜合著《中國驚雷/Thunder Out of China》,談到他對國民政府的失望以及對中共的期許。白修德是費正清在哈佛大學的中國歷史學生,文風極銳,《中國驚雷》以及在中國的採訪報道,如同老師費正清那樣,影響了從那時起往後幾十年美國傳媒的中國印象,到70年代初中美破冰仍未停止,費正清的影響力可謂驚人。哈佛出身的美國傳媒中國特派員,如果把這一條線從白修德畫起,白禮博、包德甫、紀思道也都是哈佛校友。要一提的是《時代》雜誌創辦人亨利魯斯,生於山東的來華傳教士之子,像他的這種微妙中國情結,在當年美國新聞界相當突出。
美媒勢重新認識中國
70年代初,尼克遜訪華前後,美國主流傳媒力促華府與北京建交。這一股中國熱延燒經年,歷盡1979年中美建交,穿越改革開放萌芽期,直至1989年6月3日深夜北京城內噠噠槍聲才戛然而止。幾十年來採訪中國新聞的美國記者,對中共的認識,在80年代末這個夏天之後出現巨變,更多關於中國人權與民主的報道展現讀者眼前。同一時間,前駐華記者著作陸續出版,白禮博1997年的《即將而來的中美衝突》、孟捷慕1999年的《轉向:微妙的中美關係史》,在90年代下半的美國,帶動對美中關係的更多思考。如今回看,把當年這兩書對照當前的中美關係實況,兩位作者看穿看透足足早了20年。
紀思道在Twitter貼文說感到哀傷,這是作為一名前駐華記者,表達對一己認知裏已成過去昔日中國的哀傷。然而於更加廣袤的層次而言,客觀上這次事件是向大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傳媒的中國報道總道別。在時空交集的今天座標回顧歷史,是往前看重新認識中國的必須;也有唯回望歷史,才可以想到以前的種種。作為書迷,即將離開北京回紐約總社的邁耶斯,會不會擠出時間寫一部關於中國的書是另一焦點。作為《紐約時報》前莫斯科特派員的邁耶斯,五年前寫過一部《新沙皇普京》,他若能夠比較中俄這兩個國家,讀者福音。
安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