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4-練乙錚:新世界和曾德成.南北韓與中美日

練乙錚:新世界和曾德成.南北韓與中美日
2015年8月24日


梁振英本月初得到新華社替他作採訪,講了兩個他為港人謀福利的經濟策略:一是把香港變成大陸「一帶一路」大計裏的「超級聯繫人」;一是為爭取「失去的」時間和發展速度,放棄幾十年來香港奉行的「積極不干預」,代之以「適度有為」【註1】。


一、尖東:梁特的「適度有為」

言出必行,這位特首的第一個「適度有為」之舉,就是建議把尖東海濱長廊的31萬平方呎海旁地(即大約3公頃)的再發展(「優化」)及管理權授予廣為人知的「梁粉」集團新世界屬下的一個子機構,同時交由他委任的城規會舉手通過,完全不依照正常程序作廣泛諮詢、公開投標。如此「適度」,這般「有為」,連事先與聞的民建聯尖東區區議員也沒料到計劃最後出台「變成咁」【註2】。

其實,整件事如坊間所言,乃2000年董治時期發生的「數碼港事件」翻版,只不過主事者「汲取了教訓」,這次把肥雞塞到自己友嘴裏的時候,技巧相當高明,除了安排接雞的單位是一個與政府康文署合作的非牟利機構(「持續基金有限公司」,新世界鄭氏家族長子嫡孫鄭志剛做波士),還聲稱項目的所有開支由新世界負責,一分一毫都「不涉公帑」,而且還承諾把未來所有盈餘撥歸政府庫房。康文署最高官員更為此讚好,認為新世界包攬該項目非為利潤,而是因為「有心、有力、有感情」。不過,有點經濟知識的人都知道,商業利益不一定反映在具體項目的賬目上,還有所謂的「界外利益」,而這個非牟利項目的「界」,不也就是尖東新世界的「界」?

技巧高明處,還在於策劃了城規會作「有條件」通過。「條件」是什麼呢?就是要求「優化」建議裏的一條「關鍵」行人通道的寬度,由5公尺改回現存的7.5公尺。顯然,假若這次的建議無條件通過,城規會也真是太過橡皮圖章了,所以有必要在建議裏預留一點瑕疵,好讓審批者煞有介事在「關鍵」處提出「異議」,開綠燈之後還有一塊好用的遮羞布。這點事前準備工夫很講究,卻難不倒集團董事會裏的神級公關大姐大!

然而,陰差陽錯,這件事的時程的最後階段,恰巧與7月份本地爆出的「鉛水事件」、8月份發生的「天津危化品爆炸事件」重合,讓市民大眾親眼看到特府梁政權時期裏的關係文化充斥、官商勾結加劇、政治與商業利益交換愈發明目張膽大剌剌,與導致本地食水含鉛毒、天津大火有山埃的原因,明顯之處如出一轍。

在天津,災難發生了,恰好中央領導人在大事反貪,還可以把一些別的派系的涉事官員拉下馬(如國家安監局局長於災後第5天被抓)。在香港,便是中西環的上頭與習派有派系矛盾,但在家醜不外揚的規矩之下,中央卻不會借題發揮有所動作,所以這一幕的利益輸送相當安全。唯一能夠把事件背後的「不能說」說清楚的,應該是剛剛「樂意退休」的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康文署是民政事務局屬下機構,把3公頃海邊地王批予私人企業發展,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一定全程過問,對政府內外各方面人士的有關取態和行動,應該都瞭如指掌。事實上,曾氏在當時此問題上的態度,尤其值得而且應該公開;他被梁特一腳踢走,導火線會否就是這一趟特府「明益」新世界?以筆者對曾氏的認識,很難想像他會像新的局長劉江華那樣,認為政府的做法「順理成章」【註3】。

什麼理?誰的章?三年前梁氏上台之際,筆者就斷言過,香港的利益板塊實力將會重組,二三線資本會借勢得益,而今天的「小圈子普選」裏的酬庸錫爵,或更具有「承先啟後」的雙重作用:「承先」,就是給上一次「選舉」的支持還債;「啟後」,就是為下一屆連任作投資。這作用表現在上市公司股價上的話,就是在「梁派概念股」相對「唐氏概念股」之間,引入了可量度的板塊溢價。這個論斷是否正確,陸續有硬資料實數據可資求證。學界和金融界裏的計量經濟專家有興趣的話,當可在不遠的未來,建構出適當的計量模型,在撇除公司營運效率、員工整體能力等經濟因素的分別之餘,量度出「梁派概念股」的政治貼水值。


二、亞洲三戰線:會打仗嗎?

亞洲要打仗的話,由北到南有三條戰線:北面的南北韓「38線」,中日之間的釣魚島,中美與東南亞諸國之間的「南海九段線」。此三條潛在戰線之中的兩條與中國直接有關,餘下的一條,因為受北韓這個寶貝流氓盟友牽扯,中國也間接承擔戰爭風險。比如上周,南韓指控金仔的軍隊特工偷偷跑到南韓那邊埋地雷,炸傷兩名南韓兵;跟着,南韓開了大喇叭向北面喊話,進行挑釁、策反,還與美軍合作搞軍演;北韓沉不住氣,向南方開炮打飛彈,南韓還以顏色;北京慌忙勸架(暗地裏很可能對北韓施捨兼施壓),金仔於是馬上同意與南韓坐下和談。類似的事件,多年來每有發生,這次並不特別嚴重,大家見慣不怪。美國在南韓、日本部署了大量兵力,一旦金仔耍強要打,無疑自己找死,中國絕對不會像毛澤東在1950年那樣無條件出兵撐腰。

南線方面,中越之間四十年來打過兩趟海戰(1974、1988),都與南海九段線有關。當時中蘇交惡,蘇越有同盟關係, 中國打越南不手軟,有給顏色蘇聯看的味道。1991年之後,中俄關係解凍,中越之間也緩和;1999年,兩國還成功劃定疆界。之後,反而是中菲之間鬧得十分緊張,1994年還因為美濟礁主權問題幾乎開火,好在菲國大敵當頭服軟,自動退讓。顯然,南線不打則已,一打的話,火藥味不比北線淡弱。然而,自奧巴馬宣布美國「重返亞洲」之後,中國難以在該域稱霸,遂在美國加「諸小」之間,形成均勢。

與南北線相比,中線反而比較平和。自七十年代釣魚島成為問題以來,雙方對峙不斷,卻未曾開過一次火;大陸艦艇據說曾經用雷達瞄準日本海上自衞隊的船隻,已算是最了不起的一次。

總的形勢,筆者的看法是,小摩擦乃至零星的戰事或會發生,大規模的要動員舉國之力去支持的戰爭卻不可能出現。原因有三個,分別略述如下:

一、從人口觀點看,亞洲最強的幾個國家都沒有動員全國大打一場戰爭的實力。大規模動員打仗,最重要的本錢,說到底是可當炮灰的後生仔有多少;動員之後,剩下可以支撐持續高強度戰時生產的,又有多少。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要不要、能不能走戰爭路線。二戰的時候,所有交戰國的人口都十分年輕。今天,伊斯蘭世界的人,戰意最旺盛,因為論地區計,除了非洲之外,算他們最年輕。

論人口老化,日本和南韓目前最嚴重,中國僅次之,越南出現此問題,也為時不遠。北韓鼓勵生育,人口年齡中位數是35歲,比南韓的41.6歲要低,看似比較年輕,但北韓人平均壽命比南韓短12歲,早衰的關係,所以事實上沒有什麼明顯優勢;總人口更不過是南韓的一半。若論人口年齡優勢,菲律賓最佳,其婦女平均生育率大於3,是中國的兩倍,但菲國沒有其他很強的動員條件。還有的是,不少國家,特別是中日兩國,都因為家庭少子化,士兵和兵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本身不能打、父母不願打。

二、潛在交戰國或集團之間,捉對實力基本上平衡。北線的兩韓,北韓的優勢是有核武,而且舉國上下爛命一條,令人生畏;南韓經濟實力相對強大,而且有美國(必要時還有日本)撐腰。南線方面,中國綜合國力算最強,但對手有好幾個,其中的越南,能征慣戰,並不輸蝕中國很多;一旦開戰,有美國、澳洲甚至印度撐腰,把馬六甲海峽等一帶海域封鎖,能源供應就要靠並不特別可靠的俄羅斯及中亞諸國。中日之間,中國經濟體積大,但質量不如日本;中國軍隊數量大,但前線大規模正規作戰、後方動員整個社會作支援的經驗等於零(國民黨有這種經驗,不過全部帶到台灣去了),日本這方面剛好相反。

三、三條戰線的最重要主角中國,其軍事實力十分不平衡:硬件比較可觀,有條件把軍演搞得有聲有色,但軍隊高層嚴重腐敗,搞貪腐不遺餘力卻對軍事心不在焉,根本不能指揮戰爭,可說中看不中用,與清末慈禧太后的北洋水師差不多。士官層級的大問題則是訓練水平太低,尤其海、空軍的離岸遠洋作戰經驗是零。

以空軍為例,日本確認大陸空軍首次飛越屬「第一島鏈」海域的宮古海峽,是在2013年7月。周前(8月14日),大陸發布了「中國空軍於14日組織多型飛機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訓練,飛出第一島鏈1000餘公里」的消息,更已經是破天荒【註4】。現代戰機飛千多公里,還不過是一個小時左右,有什麼可吹噓的?人家小日本七八十年前就已經以速度低得多的飛機飛到赤道以南的太平洋作戰,還成功偷襲在本土6500公里以外的珍珠港。大陸的海軍首次遠航宮古海峽比她的空軍早一些,也不過是在2009年而已。

其實,筆者駕一條三十來呎的破帆船,早在2007年就航越了第二和第一島鏈,從南太平洋經所羅門海、俾斯麥海、 菲律賓群島、南中國海直達香港,全程一萬公里;又在2011、2014兩年來回香港和日本,每程3000多公里,途中每次都經過台灣海峽、宮古海峽和日韓之間的對馬海峽。論遠航訓練和經驗,筆者可說不比解放軍海空軍任何一個團隊差!由此可見,大陸海空軍的遠洋作戰實力之淺薄。

東亞諸國當中最「強大」的軍事國尚且如此,怎麼會有其他綜合國力較弱的國家領導人率性啟釁、膽敢總動員大打一場曠日持久的遠距離區域戰?那根本不可能。

然而,多個東亞、東南亞國家都在忙着搞高精尖的軍備,搞多了手癢要過實戰癮,拿幾百一千個士兵的生命玩兒玩兒、威風威風一下,卻不是太難想像的事。


練乙錚

【註1】見今年8月18日的政府新聞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admin/html/2015/08/20150818_103654.shtml?pickList=ticker。

【註2】民建聯尖東區關秀玲議員驚訝特府的「優化」方案「變成咁」: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6868。

【註3】劉江華的「順理成章」說,見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劉江華-政府與新世界合作-順理成章/。

【註4】大陸軍方消息見http://news.qq.com/a/20150821/018457.htm。《中文百科在線》的資料:「第一島鏈是指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第二島鏈以關島為中心,由駐紮在澳洲、紐西蘭等國的基地群組成(另一種說法,第二島鏈由日本的小笠原群島、硫黃列島和美國的馬利亞納群島等島嶼組成)」。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