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6-陶傑:還是你行呀
陶傑:還是你行呀
19:46 26/8/2015
英國BBC拍紀錄片,請幾個中國教師來英國的政府學校客座上課,拍攝其中經過。中國教師抨擊英國多社會福利、學生懶惰。紀錄片在中國反而引起哄動,覺得「連西方也肯定我們了」,非常的振奮。
許多人問我:是不是英國人在肯定中國人的教育方式?中國學生在英美讀書,數理成績出眾,英國現在想向中國學習?
紀錄片我看了兩集。英國人慣於委婉,中國人卻擅長粗糙,在英國鏡頭的擺弄之下,這幾個中國人教師懷着「三個自信」,理直氣壯,「讓我來向你們示範我們是如何教孩子的」,像竹筒子倒豆一樣直率陳言,令英國觀眾驚駭之外,心中覺得好笑。
好笑的是什麼?這一點只可意會,不必明說。優秀的文化,是精緻而含蓄的。電影「桂河大橋」講英日民族在戰場對抗,研究人性深層的心理:契約精神、斯德哥爾摩症、紳士和武士相遇、相鬥而相惜,「桂河大橋」是中國人至今還看不懂的電影。
所以BBC這齣紀錄片,中國觀眾以為在捧自己。英國的紀錄片傳統久遠,擅長用事實說話、卻以剪接、旁白、鏡頭蒙太奇和音樂來傳遞曖昧的主題,讓不同階級背景教育程度的觀眾,由不同角度,看得出什麼是什麼。
英國的政府中學很多弊病:太多少數族裔、左膠企圖在課室禁止聖經卻又讓少數族裔教可蘭經、學生用刀刺死教師。政府中學是左翼「政治正確」病毒的災域,BBC借用中國教師的手掌來粗暴地打本國教育左膠的耳光。這記耳光,這樣打,讓中國人的嘴巴講出左派認為充滿歧視的評論,就充滿娛樂性。
可是,英國觀眾不是傻瓜,他們同時也會領悟:如果中國人那套教育方式好,中國的富豪、共幹、香港特區滿嘴巴愛國的特區高官子女,薄瓜瓜、張豆豆、李軍軍、趙毛毛,為什麼都唾棄中國人的課室,湧來英國讀書?
中國的「虎媽」,在美國走紅,也是一樣理由。但中國人渴望受到西方白人的讚揚。英國人明白中國人以「中國模式」覺得自豪,於是經濟學人雜誌在天津大爆炸、一片喧嘩哭喊的狼藉之中,含笑公佈:北京是中國第一最宜居住的地方。
陶傑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19:46 26/8/2015
英國BBC拍紀錄片,請幾個中國教師來英國的政府學校客座上課,拍攝其中經過。中國教師抨擊英國多社會福利、學生懶惰。紀錄片在中國反而引起哄動,覺得「連西方也肯定我們了」,非常的振奮。
許多人問我:是不是英國人在肯定中國人的教育方式?中國學生在英美讀書,數理成績出眾,英國現在想向中國學習?
紀錄片我看了兩集。英國人慣於委婉,中國人卻擅長粗糙,在英國鏡頭的擺弄之下,這幾個中國人教師懷着「三個自信」,理直氣壯,「讓我來向你們示範我們是如何教孩子的」,像竹筒子倒豆一樣直率陳言,令英國觀眾驚駭之外,心中覺得好笑。
好笑的是什麼?這一點只可意會,不必明說。優秀的文化,是精緻而含蓄的。電影「桂河大橋」講英日民族在戰場對抗,研究人性深層的心理:契約精神、斯德哥爾摩症、紳士和武士相遇、相鬥而相惜,「桂河大橋」是中國人至今還看不懂的電影。
所以BBC這齣紀錄片,中國觀眾以為在捧自己。英國的紀錄片傳統久遠,擅長用事實說話、卻以剪接、旁白、鏡頭蒙太奇和音樂來傳遞曖昧的主題,讓不同階級背景教育程度的觀眾,由不同角度,看得出什麼是什麼。
英國的政府中學很多弊病:太多少數族裔、左膠企圖在課室禁止聖經卻又讓少數族裔教可蘭經、學生用刀刺死教師。政府中學是左翼「政治正確」病毒的災域,BBC借用中國教師的手掌來粗暴地打本國教育左膠的耳光。這記耳光,這樣打,讓中國人的嘴巴講出左派認為充滿歧視的評論,就充滿娛樂性。
可是,英國觀眾不是傻瓜,他們同時也會領悟:如果中國人那套教育方式好,中國的富豪、共幹、香港特區滿嘴巴愛國的特區高官子女,薄瓜瓜、張豆豆、李軍軍、趙毛毛,為什麼都唾棄中國人的課室,湧來英國讀書?
中國的「虎媽」,在美國走紅,也是一樣理由。但中國人渴望受到西方白人的讚揚。英國人明白中國人以「中國模式」覺得自豪,於是經濟學人雜誌在天津大爆炸、一片喧嘩哭喊的狼藉之中,含笑公佈:北京是中國第一最宜居住的地方。
陶傑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