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4-蘋果:【文化籽】變性熱話(上)《丹麥女孩》顛覆性別迷思,變性國手劇透內心
蘋果:【文化籽】變性熱話(上)《丹麥女孩》顛覆性別迷思,變性國手劇透內心
19:47 24/2/2016
廿多年來,袁維昌一直是香港公立醫院唯一變性手術醫生,退休後看見社會多了談論跨性別議題,但對變性人仍存在不少誤解及歧視,認為Einar在八十多年前選擇變性是個勇敢的決定。
【文化籽:籽談風月】
「上帝造我是個女人,卻錯關進男兒身,醫生請你拿走這身份。」明天上映的話題電影《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有這麼一句揪心的對白。故事啟發自全球首位變性人丹麥畫家Einar Wegener,細膩描繪性別錯配幾十年後,他寧做真我不願苟活,三十年代於德國接受手術的心路歷程。最賺人熱淚的是,枕邊人變成婚姻關係的「第三者」,妻子Gerda獨自承受悲劇,「放生」並陪伴愛人一起面對手術,更不離不棄變性後的Lili Elbe。「我有甚麼值得你這樣愛我?」軟癱病床的Lili無力地問。思慕只因癡?
這一幕,讓我想起2009年寫過的變性故事,一位生於傳統潮州家庭的長子嫡孫、兩女之父,有個令人艷羨的家庭,他卻以苦命人自居,半生飽受性別困擾曾嘗自殺,幸得八位消防員合力把他從鬼門關拖回來。他妻子跟Gerda同樣經歷漫長而無助的「喪夫」苦旅,也曾撕心裂肺地問過「何必偏偏選中我?」但拭乾眼淚,又默默地互相廝守,更選擇與變成閨蜜的「丈夫」及女兒同住,承受不為外人道的壓力。「社會上的歧視,比手術更痛。」我牢牢記得這位變性人紅了眼眶拋出的這一句。
《丹麥女孩》講述跨性別畫家Lili Elbe的傳奇一生,由奧斯卡影帝Eddie Redmayne扮演,成為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大熱。
《丹麥女孩》的劇本啟發自Einar的半自傳《Man into Woman》,電影與真實有一定差異。
Einar(左)是丹麥二、三十年代的成名畫家,不過日後歷史只記得 Lili Elbe的變性人身份,忘記了其藝術成就。
1976年男子十項全能奧運金牌得主Bruce Jenner去年以女兒身登上時裝雜誌《Vanity Fair》封面,宣告65歲的她已完成變性手術易名Caitlyn重生。
1976年男子十項全能奧運金牌得主Bruce Jenner去年以女兒身登上時裝雜誌《Vanity Fair》封面,宣告65歲的她已完成變性手術易名Caitlyn重生。
身份的失落與復得
「一般人的確較難理解,他們變態嗎?做如此大手術改變本性?電影對跨性別人士的心理困擾及內心矛盾描繪細膩,這種演繹方法有助外界理解,甚至對這班性小眾或他們不知所措的家人,給予多一點同情。」被戲謔為「絕代宗師」的袁維昌醫生說。面對性小眾,他何嘗不也是小眾?廿多年來作為香港唯一會做、願意做變性手術的公立醫生,他的手術刀曾令約一百人「死去、活來」,記者遂邀請他一起看《丹麥女孩》優先場,再請他從醫學理性及醫生感性角度,為我們解畫(有劇透)。
在電影中,性別枷鎖為Einar造成很大心理障礙,殺死原生自我是解脫的唯一出路,甘願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搵命博。「的確,我見過很多人手術後未清醒已像重生,他們恨不得脫離隱閉的舊我,重新面對將來新生活,當然現在醫學進步,基本上變性並非高危手術。」袁醫生重申性別焦慮症是精神病一種,患者不甘於原生身體和器官,渴求轉變,有別於易服癖及精神分裂,精神科醫學界向來要小心斷症。
變性未必是轉變,可能是復原。近年西方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1976年男子十項全能奧運金牌得主Bruce Jenner以女兒身登上時裝雜誌《Vanity Fair》封面,宣告65歲的她已完成變性手術易名Caitlyn重生。袁醫生解釋,他的治療個案中,部份人從小已有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認定自己是幽禁於汽水樽的咖啡。也有人像Einar或Bruce,人到中年甚至結婚後才不安於原生性別,但求引刀一快,但像Einar般因無意中穿上絲襪而內心悸動,激發當女人的強烈感覺則未有聽聞。
「放生」丈夫 Einar,全然接受變性後的Lili,Gerda(右)宣讀比婚約更感人的山盟海誓:「我答應過Einar會照顧Lili。」這不是真愛是甚麼?
漫長不歸路 三思而後行
Einar要成為真女人,哪怕只是一分鐘都滿足,切除性器重整陰道後,還希望傳宗接代,不惜進行多次高風險手術用命交換。袁醫生解釋,的確許多變性人不只求改變身份證上的性別,還追求完美身體。曾經有女轉男變性者要求將乳暈變小,合乎正常生理構造。「很多男變女後都渴望生小朋友,認為這是女性天職,其他的都千方百計有多近便做多近。」電影描繪Lili在進行性別重置手術後死亡,真實的她是在完成子宮移植手術後因器官排斥致死,可見她為成為真女人願付上沉重代價。
變性是一條承愛漫長折騰的不歸路,衝動不得。袁醫生憶述,曾經有位中年已婚漢,在沒有進行心理評估下,貿然飛赴泰國進行隆胸及切除陰莖手術,回港後不足兩周已後悔,要求協助還原不果,慘成「非男非女」,「經過長期心埋輔導,她已接受並適應女性身份,所以要三思才走這不歸路。」
談到歷史,香港第一宗變性手術在1981年進行;但在醫療體制下有系統地處理變性個案,是始於1986年精神科醫生吳敏倫在瑪麗醫院精神科設立性診所。對於變性手術的演變,公眾掌握的資料從來不多。「怎樣廣泛報道?社會其實仍然保守,這種事一直低調進行。」就算1988年32歲的他首次施行變性手術,乃全港首宗女變男手術,也是多年後才被傳媒挖出來報道,當時手術成功後他連恭喜也沒得到一聲,反映社會建構性別空間的保守。「手術刀從來是切除病變的壞組織,但我卻要應要求切除運作中的健康器官,有些醫生會糾結是否合符醫學道德。」你呢?我問。「我沒有宗教信仰,而且變性是解決性別焦慮症的治療方案,所以都是治病。」
這位全港唯一公立醫院變性手術主刀醫生,去年10月已從律敦治醫院退休,威爾斯親王醫院將接手處理變性手術及相關服務,而袁維昌正努力傳授衣鉢,並計劃私人執業,「大家也別標籤我,我是個外科醫生,不只懂做變性手術的。」袁醫生笑說。
男人的粗獷身體,裝了女人心,我有否心理問題?如果我是誰,必須根據,染色體的設計,埋藏內心的幼細,大概就要荒廢……
何韻詩《汽水樽裏的咖啡》
《丹麥女孩》將於2月25日在香港上畫。
註:下周〈果籽〉將會續與袁維昌醫生談性別錯配及變性手術的發展,更請來幾位變性人士分享自身經歷。
記者:鄭天儀
攝影:潘志恆
編輯:陳國棟
美術:吳子豪
19:47 24/2/2016
廿多年來,袁維昌一直是香港公立醫院唯一變性手術醫生,退休後看見社會多了談論跨性別議題,但對變性人仍存在不少誤解及歧視,認為Einar在八十多年前選擇變性是個勇敢的決定。
【文化籽:籽談風月】
「上帝造我是個女人,卻錯關進男兒身,醫生請你拿走這身份。」明天上映的話題電影《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有這麼一句揪心的對白。故事啟發自全球首位變性人丹麥畫家Einar Wegener,細膩描繪性別錯配幾十年後,他寧做真我不願苟活,三十年代於德國接受手術的心路歷程。最賺人熱淚的是,枕邊人變成婚姻關係的「第三者」,妻子Gerda獨自承受悲劇,「放生」並陪伴愛人一起面對手術,更不離不棄變性後的Lili Elbe。「我有甚麼值得你這樣愛我?」軟癱病床的Lili無力地問。思慕只因癡?
這一幕,讓我想起2009年寫過的變性故事,一位生於傳統潮州家庭的長子嫡孫、兩女之父,有個令人艷羨的家庭,他卻以苦命人自居,半生飽受性別困擾曾嘗自殺,幸得八位消防員合力把他從鬼門關拖回來。他妻子跟Gerda同樣經歷漫長而無助的「喪夫」苦旅,也曾撕心裂肺地問過「何必偏偏選中我?」但拭乾眼淚,又默默地互相廝守,更選擇與變成閨蜜的「丈夫」及女兒同住,承受不為外人道的壓力。「社會上的歧視,比手術更痛。」我牢牢記得這位變性人紅了眼眶拋出的這一句。
《丹麥女孩》講述跨性別畫家Lili Elbe的傳奇一生,由奧斯卡影帝Eddie Redmayne扮演,成為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大熱。
《丹麥女孩》的劇本啟發自Einar的半自傳《Man into Woman》,電影與真實有一定差異。
Einar(左)是丹麥二、三十年代的成名畫家,不過日後歷史只記得 Lili Elbe的變性人身份,忘記了其藝術成就。
1976年男子十項全能奧運金牌得主Bruce Jenner去年以女兒身登上時裝雜誌《Vanity Fair》封面,宣告65歲的她已完成變性手術易名Caitlyn重生。
1976年男子十項全能奧運金牌得主Bruce Jenner去年以女兒身登上時裝雜誌《Vanity Fair》封面,宣告65歲的她已完成變性手術易名Caitlyn重生。
身份的失落與復得
「一般人的確較難理解,他們變態嗎?做如此大手術改變本性?電影對跨性別人士的心理困擾及內心矛盾描繪細膩,這種演繹方法有助外界理解,甚至對這班性小眾或他們不知所措的家人,給予多一點同情。」被戲謔為「絕代宗師」的袁維昌醫生說。面對性小眾,他何嘗不也是小眾?廿多年來作為香港唯一會做、願意做變性手術的公立醫生,他的手術刀曾令約一百人「死去、活來」,記者遂邀請他一起看《丹麥女孩》優先場,再請他從醫學理性及醫生感性角度,為我們解畫(有劇透)。
在電影中,性別枷鎖為Einar造成很大心理障礙,殺死原生自我是解脫的唯一出路,甘願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搵命博。「的確,我見過很多人手術後未清醒已像重生,他們恨不得脫離隱閉的舊我,重新面對將來新生活,當然現在醫學進步,基本上變性並非高危手術。」袁醫生重申性別焦慮症是精神病一種,患者不甘於原生身體和器官,渴求轉變,有別於易服癖及精神分裂,精神科醫學界向來要小心斷症。
變性未必是轉變,可能是復原。近年西方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1976年男子十項全能奧運金牌得主Bruce Jenner以女兒身登上時裝雜誌《Vanity Fair》封面,宣告65歲的她已完成變性手術易名Caitlyn重生。袁醫生解釋,他的治療個案中,部份人從小已有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認定自己是幽禁於汽水樽的咖啡。也有人像Einar或Bruce,人到中年甚至結婚後才不安於原生性別,但求引刀一快,但像Einar般因無意中穿上絲襪而內心悸動,激發當女人的強烈感覺則未有聽聞。
「放生」丈夫 Einar,全然接受變性後的Lili,Gerda(右)宣讀比婚約更感人的山盟海誓:「我答應過Einar會照顧Lili。」這不是真愛是甚麼?
漫長不歸路 三思而後行
Einar要成為真女人,哪怕只是一分鐘都滿足,切除性器重整陰道後,還希望傳宗接代,不惜進行多次高風險手術用命交換。袁醫生解釋,的確許多變性人不只求改變身份證上的性別,還追求完美身體。曾經有女轉男變性者要求將乳暈變小,合乎正常生理構造。「很多男變女後都渴望生小朋友,認為這是女性天職,其他的都千方百計有多近便做多近。」電影描繪Lili在進行性別重置手術後死亡,真實的她是在完成子宮移植手術後因器官排斥致死,可見她為成為真女人願付上沉重代價。
變性是一條承愛漫長折騰的不歸路,衝動不得。袁醫生憶述,曾經有位中年已婚漢,在沒有進行心理評估下,貿然飛赴泰國進行隆胸及切除陰莖手術,回港後不足兩周已後悔,要求協助還原不果,慘成「非男非女」,「經過長期心埋輔導,她已接受並適應女性身份,所以要三思才走這不歸路。」
談到歷史,香港第一宗變性手術在1981年進行;但在醫療體制下有系統地處理變性個案,是始於1986年精神科醫生吳敏倫在瑪麗醫院精神科設立性診所。對於變性手術的演變,公眾掌握的資料從來不多。「怎樣廣泛報道?社會其實仍然保守,這種事一直低調進行。」就算1988年32歲的他首次施行變性手術,乃全港首宗女變男手術,也是多年後才被傳媒挖出來報道,當時手術成功後他連恭喜也沒得到一聲,反映社會建構性別空間的保守。「手術刀從來是切除病變的壞組織,但我卻要應要求切除運作中的健康器官,有些醫生會糾結是否合符醫學道德。」你呢?我問。「我沒有宗教信仰,而且變性是解決性別焦慮症的治療方案,所以都是治病。」
這位全港唯一公立醫院變性手術主刀醫生,去年10月已從律敦治醫院退休,威爾斯親王醫院將接手處理變性手術及相關服務,而袁維昌正努力傳授衣鉢,並計劃私人執業,「大家也別標籤我,我是個外科醫生,不只懂做變性手術的。」袁醫生笑說。
男人的粗獷身體,裝了女人心,我有否心理問題?如果我是誰,必須根據,染色體的設計,埋藏內心的幼細,大概就要荒廢……
何韻詩《汽水樽裏的咖啡》
《丹麥女孩》將於2月25日在香港上畫。
註:下周〈果籽〉將會續與袁維昌醫生談性別錯配及變性手術的發展,更請來幾位變性人士分享自身經歷。
記者:鄭天儀
攝影:潘志恆
編輯:陳國棟
美術:吳子豪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