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2-BBC:2018世界杯:經歷戰爭與流亡的童年與譜寫世界杯歷史的克羅地亞球星
BBC:2018世界杯:經歷戰爭與流亡的童年與譜寫世界杯歷史的克羅地亞球星
2018年 7月 12日
費爾南多·杜阿特(Fernando Duarte)
BBC國際部記者 發自莫斯科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周三(7月11日)晚上的盧日尼基球場,一組墨西哥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正在一片緩步離場的格子球衣海洋當中「釣」出一些受訪者來。球迷雅各布·蒙蒂奇(Jacob Montic)被問到對於世界杯決賽的看法,那樣的大場面會不會令他所鍾愛的球隊駕馭不來?
「你知道盧卡·莫德里奇(Luca Modric,摩迪),對吧?他小時候曾在隨時可能有地雷的地面上帶球。我們也像他一樣,什麼都不怕,」這個17歲的球迷大聲說。
確實,莫德里奇就是這支克羅地亞隊中的一個「戰爭兒童」。現在,他們帶著這支球隊寫下體育史上的重要一頁。
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之後迎來的是血腥戰爭,而這支球隊當中的好幾個主力球員都經歷過那一段歲月。
圖片版權GETTY
戰爭兒童之間的擁抱: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慶祝擊敗英格蘭隊。
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單方面宣佈獨立後,南斯拉夫(現塞爾維亞)發起了強悍的報復行動。
莫德里奇和現球隊另一名著名球員——曾效力曼城和熱刺的後衛喬爾盧卡(Vedran Corluka,哥路卡)——在當時都曾因這些宗派主義勢力的驅逐而失去家園,在克羅地亞成為難民。
那個被克羅地亞球員撲倒的攝影記者到底拍到了什麼?
流亡與痛失家園
球隊中的其他幾個人當時也被驅逐出家園和國土——另一名球星、巴塞羅那的伊萬·拉基蒂奇(Ivan Rakitic,拉傑迪)當時就舉家逃到了瑞士,並在那裏定居。拉基蒂奇在瑞士各級別的代表隊都踢過球,直到後來選擇代表克羅地亞。
他在球員論壇(The Players' Tribune)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當時在巴爾幹半島發生的事,對於一個小孩來說是很難明白的。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對我和我的哥哥談過那場戰爭,也沒有提過很多他們所愛的人都死去了。我們都算是幸運的。」
同樣失去家園的有馬里奧·曼祖基奇(Mario Mandzukic,文迪蘇傑)一家,他全家逃亡到了德國,他也在德國長大。在周三對英格蘭的半決賽,他攻入了致勝一球。
莫德里奇一家的宅子被塞爾維亞武裝摧毀。
雖然莫德里奇沒有真的把地雷當障礙物來練習盤帶,但他的確只要沒有塞爾維亞軍隊騷擾的時候,就會在克羅地亞港口城市扎達爾的街道上踢一隻破爛的足球。從小照顧他的祖父被塞爾維亞武裝分子殺害,宅子被奪走,踢足球就是他應對這些傷痛的方式。
像他這樣的孩子,從小就被教導,不要離他們躲藏的掩護區太遠,否則附近的詭雷就會把他炸成碎片。
「戰爭令我更強大」
「我當時只有六歲,那真的是非常艱難的日子。我記得非常清楚,但是我不願意去多想它,」莫德里奇在2008年曾經這樣說過,他很少提及那場戰爭。
「那場戰爭令我更強大。我不想永遠都背負著它,但是我同樣不想忘記它。」
圖片版權AFP
克羅地亞的兒童至今仍然面臨著地雷的風險。
2018世界杯:比利時和克羅地亞狂卷俄羅斯的秘密
效力英超利物浦的後衛德揚·洛夫倫(Dejan Lovren,路夫蘭)也有著同樣的一些記憶。他一家人也是在戰爭中失去家園,逃亡到了德國。在那裏,他們沒能成功申請避難,不得不在1990年代末回到克羅地亞。那個時候,洛夫倫的母語已經不怎麼好了,因此在功課上遇到很大的困難。
「當我看到今天的敘利亞和其他國家的難民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們必須給這些人一個機會。他們不想捲入其他人髮起的戰爭,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離。」
另一方面,實際情況卻和他的看法不一樣。今年二月,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克羅地亞政府未能為難民和不定期進入該國國境的移民提供有效的政治避難申請程序。該非政府組織還列出了一些警察使用暴力的案例。
歐盟法院也發現,該國有不符合法律的行動。
以少勝多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克羅地亞在本屆世界杯的淘汰賽階段所有比賽都打到了加時。
人口只有410萬人,僅比美國洛杉磯多一點,克羅地亞是繼1950年的烏拉圭之後打入世界杯決賽的最小國家。
該國獨立的艱難過程養育了一種民族主義。有時候,它會露出猙獰的面目——在小組賽3比0擊敗阿根廷之後,有人聽到他們的球員更衣室內傳出歌聲,他們在唱克羅地亞極右武裝分子挪用的民族主義歌曲。
或許,只是或許,這一次的英格蘭會不一樣
他們的愛國之情無處不在。在半決賽對陣英格蘭當天,克羅地亞《晨報》(Jutarnji)發表了一篇文章,呼籲球員們「帶著血、汗、眼淚和團結精神去戰鬥」。該文章還說:「只要團結一致,即使是人數處於劣勢的小國也是能夠戰勝著名大國的。」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自1950年烏拉圭奪冠以來,克羅地亞是打入世界杯決賽的最小國家。
此外,克羅地亞總統科琳達·格拉巴爾-基塔羅維奇(Kolinda Grabar-Kitarovic)在現場四分之一決賽對俄羅斯的比賽時打破了兩項慣例,她先是在VIP區身穿國家隊球衣,然後又幾乎是直接在俄羅斯總理德米特裏·梅德韋傑夫(Dmitri Medvedev)面前慶祝進球。
不過,在球場上的克羅地亞隊卻是以一種整體性的足球風格、不知疲倦的奔跑和出色的鬥志登上了媒體的頭條。
在淘汰賽階段的三場比賽當中,他們都踢滿連加時的120分鐘。專家們都懷疑,在周日於莫斯科對陣法國隊的決賽之前,他們有沒有足夠的時間讓球員的腿腳休息恢復。
但是,在半決賽之前,同樣的問題也被各大媒體和球評人提出過,而據莫德里奇所說,這幫助了球隊跑得更快。
皇馬中場在接受英國獨立電視台(ITV)訪問時說:「這是個大錯。我們看著所有那些說法,然後說:『好,我們就來看看到底誰會比較累。』我們從身體上到精神上都控制了比賽。」
BBC
2018年 7月 12日
費爾南多·杜阿特(Fernando Duarte)
BBC國際部記者 發自莫斯科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周三(7月11日)晚上的盧日尼基球場,一組墨西哥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正在一片緩步離場的格子球衣海洋當中「釣」出一些受訪者來。球迷雅各布·蒙蒂奇(Jacob Montic)被問到對於世界杯決賽的看法,那樣的大場面會不會令他所鍾愛的球隊駕馭不來?
「你知道盧卡·莫德里奇(Luca Modric,摩迪),對吧?他小時候曾在隨時可能有地雷的地面上帶球。我們也像他一樣,什麼都不怕,」這個17歲的球迷大聲說。
確實,莫德里奇就是這支克羅地亞隊中的一個「戰爭兒童」。現在,他們帶著這支球隊寫下體育史上的重要一頁。
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之後迎來的是血腥戰爭,而這支球隊當中的好幾個主力球員都經歷過那一段歲月。
圖片版權GETTY
戰爭兒童之間的擁抱: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慶祝擊敗英格蘭隊。
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單方面宣佈獨立後,南斯拉夫(現塞爾維亞)發起了強悍的報復行動。
莫德里奇和現球隊另一名著名球員——曾效力曼城和熱刺的後衛喬爾盧卡(Vedran Corluka,哥路卡)——在當時都曾因這些宗派主義勢力的驅逐而失去家園,在克羅地亞成為難民。
那個被克羅地亞球員撲倒的攝影記者到底拍到了什麼?
流亡與痛失家園
球隊中的其他幾個人當時也被驅逐出家園和國土——另一名球星、巴塞羅那的伊萬·拉基蒂奇(Ivan Rakitic,拉傑迪)當時就舉家逃到了瑞士,並在那裏定居。拉基蒂奇在瑞士各級別的代表隊都踢過球,直到後來選擇代表克羅地亞。
他在球員論壇(The Players' Tribune)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當時在巴爾幹半島發生的事,對於一個小孩來說是很難明白的。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對我和我的哥哥談過那場戰爭,也沒有提過很多他們所愛的人都死去了。我們都算是幸運的。」
同樣失去家園的有馬里奧·曼祖基奇(Mario Mandzukic,文迪蘇傑)一家,他全家逃亡到了德國,他也在德國長大。在周三對英格蘭的半決賽,他攻入了致勝一球。
莫德里奇一家的宅子被塞爾維亞武裝摧毀。
雖然莫德里奇沒有真的把地雷當障礙物來練習盤帶,但他的確只要沒有塞爾維亞軍隊騷擾的時候,就會在克羅地亞港口城市扎達爾的街道上踢一隻破爛的足球。從小照顧他的祖父被塞爾維亞武裝分子殺害,宅子被奪走,踢足球就是他應對這些傷痛的方式。
像他這樣的孩子,從小就被教導,不要離他們躲藏的掩護區太遠,否則附近的詭雷就會把他炸成碎片。
「戰爭令我更強大」
「我當時只有六歲,那真的是非常艱難的日子。我記得非常清楚,但是我不願意去多想它,」莫德里奇在2008年曾經這樣說過,他很少提及那場戰爭。
「那場戰爭令我更強大。我不想永遠都背負著它,但是我同樣不想忘記它。」
圖片版權AFP
克羅地亞的兒童至今仍然面臨著地雷的風險。
2018世界杯:比利時和克羅地亞狂卷俄羅斯的秘密
效力英超利物浦的後衛德揚·洛夫倫(Dejan Lovren,路夫蘭)也有著同樣的一些記憶。他一家人也是在戰爭中失去家園,逃亡到了德國。在那裏,他們沒能成功申請避難,不得不在1990年代末回到克羅地亞。那個時候,洛夫倫的母語已經不怎麼好了,因此在功課上遇到很大的困難。
「當我看到今天的敘利亞和其他國家的難民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們必須給這些人一個機會。他們不想捲入其他人髮起的戰爭,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離。」
另一方面,實際情況卻和他的看法不一樣。今年二月,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克羅地亞政府未能為難民和不定期進入該國國境的移民提供有效的政治避難申請程序。該非政府組織還列出了一些警察使用暴力的案例。
歐盟法院也發現,該國有不符合法律的行動。
以少勝多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克羅地亞在本屆世界杯的淘汰賽階段所有比賽都打到了加時。
人口只有410萬人,僅比美國洛杉磯多一點,克羅地亞是繼1950年的烏拉圭之後打入世界杯決賽的最小國家。
該國獨立的艱難過程養育了一種民族主義。有時候,它會露出猙獰的面目——在小組賽3比0擊敗阿根廷之後,有人聽到他們的球員更衣室內傳出歌聲,他們在唱克羅地亞極右武裝分子挪用的民族主義歌曲。
或許,只是或許,這一次的英格蘭會不一樣
他們的愛國之情無處不在。在半決賽對陣英格蘭當天,克羅地亞《晨報》(Jutarnji)發表了一篇文章,呼籲球員們「帶著血、汗、眼淚和團結精神去戰鬥」。該文章還說:「只要團結一致,即使是人數處於劣勢的小國也是能夠戰勝著名大國的。」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自1950年烏拉圭奪冠以來,克羅地亞是打入世界杯決賽的最小國家。
此外,克羅地亞總統科琳達·格拉巴爾-基塔羅維奇(Kolinda Grabar-Kitarovic)在現場四分之一決賽對俄羅斯的比賽時打破了兩項慣例,她先是在VIP區身穿國家隊球衣,然後又幾乎是直接在俄羅斯總理德米特裏·梅德韋傑夫(Dmitri Medvedev)面前慶祝進球。
不過,在球場上的克羅地亞隊卻是以一種整體性的足球風格、不知疲倦的奔跑和出色的鬥志登上了媒體的頭條。
在淘汰賽階段的三場比賽當中,他們都踢滿連加時的120分鐘。專家們都懷疑,在周日於莫斯科對陣法國隊的決賽之前,他們有沒有足夠的時間讓球員的腿腳休息恢復。
但是,在半決賽之前,同樣的問題也被各大媒體和球評人提出過,而據莫德里奇所說,這幫助了球隊跑得更快。
皇馬中場在接受英國獨立電視台(ITV)訪問時說:「這是個大錯。我們看著所有那些說法,然後說:『好,我們就來看看到底誰會比較累。』我們從身體上到精神上都控制了比賽。」
BBC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