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5-星期日文學.書展.訪港作家:張抗抗——先做公民,才做作家
星期日文學.書展.訪港作家:張抗抗——先做公民,才做作家
2018年7月15日
圖3之1 - (圖 \\ tong)
【明報專訊】在火鍋宴席上,張抗抗把位子調到在方桌盡頭。便於她替眾人添菜遞調料,小小生活細節樂此不疲。是她長期自覺地進行人性關照而形成的習慣?集體責任意識?
她向記者解釋自己大概是有「潔癖」吧。火鍋宴是她安排的一人一小鍋的形式,不是「大鍋菜」。她指因為每人都有習慣,她怕亂了。
讓人聯想她從前寫過一篇〈牡丹的拒絕〉,文中頌揚洛陽牡丹孤潔品性,以暗喻理想中知識分子的人格。她井井有條地處理着有她出現場合的大小事項,一絲不亂。談起她被廣為流傳的一篇〈醜陋的老三屆〉,她表示不喜歡這個被網友擅改的粗魯標題,原文〈無法撫慰的歲月〉是一九九七年刊於上海《文匯報》上的。如今它已成為否定中國文革「知青」運動的代言範文。她在開篇直指「那個時代沒有『我』只有『我們』。這種老三屆人固有的群體意識,是長期高度集權國家遺留下來的文化心理」(編按:全文隨專訪附錄見下)。張抗抗多年來,在文化活動之外的社會甚或政治領域都有她音容笑貌。她的作家身分有「中國作協副主席」「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等。國務院參事?據她解釋「是國務院的高級諮詢機構,有各行各業幾十位專家」。他們每兩周開一次例會,每年做幾次分組調研。如此身分是需要社會責任感的?「我本來就有呀。」她說。她確實一直熱心公益活動,譬如為作家維權、支援網絡作家、為全民閱讀和實體書店呼籲等等。曾經,她在汶川地震救災活動率先提出「公民意識」的話題,引起學者與民眾關注。「公民」是內地文壇罕用的概念:「我首先是一個公民,然後才是一個有良心的作家。」她總是這樣說自己。
列「有骨氣公知名單」中
也有網文將她列入內地「有骨氣公知名單」。有一次,她參加《狼圖騰》出版十周年紀念活動,據記者現場目睹,她和各界大佬對談,當她提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自由」「平等」兩個詞彙,此話經她說出,效應奇詭,台下立即有人交頭接耳,談論「上面」是什麼動向。也就是說,她是某角度被視為「官方」的?記者這個問題,她笑而不答。
訪談中她充滿了顧全大局氣派,首先談到內地文壇集體情况,然後端出自身。「我這一代人缺少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她坦言,她初中畢業適逢文革,於一九六九年奔赴東北農村當「知青」,歷時八年。她父母輩深受魯迅影響,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糟粕太多。她的文學根基得之西方童話、俄羅斯文學、英法經典文學等,改革開放後接觸到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作品,卻總是沒有時間把中國傳統文化課補上:「這好不好呢?也有不好。畢竟是中國人。」她強調自己「缺課」缺的不是儒家學術那種,而是古典文學,但她至今仍然不喜歡《紅樓夢》的繁瑣。對於她來說,「寫作不是從書本來。它很大部分是建立在我們的生命體驗上,建立在對實踐的認識上。寫作,是為了解決我自己的問題。意味着一直是在解決自己問題的狀態中」。
起初,她滿懷着俄蘇文學召喚的崇高激情和社會主義少女文學夢,帶一本《青年近衛軍》奔赴北大荒,開始在破落貧瘠的農舍炕沿寫作。一九七五年,她長篇小說處女作《分界線》出版,在沉寂一片的內地文壇即成亮點。及後她因寫作成果被選送黑龍江省藝術學校學習,並於一九七九年調入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後定居北京。《分界線》現已難覓。張抗抗曾指,《分界線》在嚴格意義上不是文學,而是政治概念的詮釋,「我的文學起步就這樣被納入了體制的軌道」。據悉,當年此書也曾發生了「重大的政治問題」,因為中央有人從中發現了「罌粟」一詞,指「罌粟」是國際上公認的毒品,怎麼能夠在社會主義土地上生長?這不是抹黑國家嗎?於是數十萬冊書改版重印,「罌粟花」換成了「石竹花」。當然,中國生長罌粟而且色彩各異。後來張抗抗以《白罌粟》《紅罌粟》《黃罌粟》題各寫一篇,似示反抗。她在《白罌粟》(短篇小說)以潔白的罌粟花為一個「反革命」勞改犯人做了祭悼。在文革後「撥亂反正」時期及八○年代,她以一系列「人性回歸」作品,多為知青題材,衝擊了社會的集體心聲,「極左」體制下遮掩架空欺騙的,以「人的問題」之反思還原,致力於建設人的「主體性」。一九七九年,她發表《愛的權利》(中篇小說),反響熱烈,女主人公因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不佳,深受心靈禁錮,在拉小提琴的弟弟的青春熱情和理想信念感化下,終於,她敢於去愛,當然也獲得了愛千千萬萬事物的能力。《北極光》(1980)是張抗抗一舉揚名之作,它以活潑純真的筆伐描繪「知青」們來到新時期的處境,在思想解放浪潮中苦惱和尋覓的,「人的問題」滲入豐富駁離視野的思考。張抗抗的作品,從人性壓抑時代獲得解放的抒情風格,總是表達得淳樸濃郁,流暢率性而幾無雕飾,思的軌道一以貫之。思寄寓於抒情,寄寓於她得之北大荒土地和時代坐標的人生體驗,令她作品形成特定的社會氛圍,後人再難複製。一種思的情懷推而廣至國家社會歷史進程,作品因而內蘊力量,真誠坦蕩。
一九八○年中國作協舉辦「文學講習所」,她作為文革後第一批學員參加,她仍記得講座內容「大多圍繞着打破桎梏解放思想,重新樹立正確的文學觀及文學創作的常識」。整個八○年代她都在激情萬丈中學習着。西方思潮文化湧入國門,佛洛伊德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幫助她理解「人的本質」,作品開始有了人性異變。在半自傳體長篇小說《隱形伴侶》(1986)中,講述了北大荒一對知青男女的故事:純真的愛情被政治高壓絞殺,單一蠻荒社會令謊言成為生存本能。一種撕裂性的自省,一種傷痛沉重的追根溯源,借助了某些西方現代派表現手法:意識流、夢境、囈語等等,她的創作因而變得較自由。
理性和獸性的妥協
張抗抗說,(八○年代中後期)比她年輕一些的作家們出道,他們迅速地進入了最現代最時髦的小說形式技巧,「而我們過不去,始終在這樣一條軌道。儘管我寫了實驗小說,但我的興趣並不在研究文學的技巧上,如果為個人取得文學成就而寫,這樣的寫作我沒有動力。文學需要表述作者對世界的看法」。
來到《赤彤丹朱》(1996),她開始面對體制之謎進行思考。書中抒寫「父親」「母親」的荒誕人生歷程:從接受「紅色理想」而參加「紅色革命」,及至文革後「紅色神話」解體,一部席捲中國半世紀的「紅色變奏曲」為個人愛情生活和命運帶來的是什麼?思之魔幻和頂真地追究就此展開。現實中,張抗抗父母似是書中男女主人公,從滿懷共產主義理想的革命知識分子,到建國後被打成「歷史反革命」。
張抗抗說,她九個月大就接受「政審」了,一九五一年她母親被送去「革大」(審查革命幹部的臨時「大學」),她在家裏餓得哇哇大哭,幾經交涉,才經允許被帶去和母親一同「禁閉」。她的童年少年一路蒙難於家庭出身而成長。她說,她的寫作也是受益於她父母對文學的熱愛,父親的堅韌頑強和母親的純真善美,是她的性格基因。
從小善思的張抗抗,洋溢着一代人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精神氣質,在寫作中推理體制,借助於西方文化對人性人慾的包容,她相信「人只有深刻地了解理性和獸性的妥協所產生的人性的全部要求,才能為自己設計和規定一個相對合理的社會」。她也向記者談起九○年代商品經濟大潮中,她寫《情愛畫廊》(1995年),「想要表現女性正在覺醒中的情愛審美意識」,「也想試驗自己的市場號召力,如果有一天我們這種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作家不發工資了,能不能(靠版稅)獨立生活?」《情愛畫廊》暢銷一時。書中「人性化」愛情故事充滿繪畫的唯美色彩,行文語調似有理性風範。後來她又寫作《作女》(2002年),「想要表現都市現代女性更為開放的姿態和女性生命力中的潛能。出於反感中國男性作家審美趣味中殘留的封建文化女性觀。」
如今,她更多回望八○年代,「那十年,止於我們青春的尾聲,帶有挽歌的淒美;那十年,始於我們中年的開端,具有行歌的悲壯。」她在新作的題記中如此寫道。
一部花費十年心血的巨篇浩製小說(暫未出版),她將電子版傳給記者。於是八○年代,那一幕幕早已被中國歷史風塵湮沒了的人物和故事,浮突出來,歷久彌新。瀰漫着思想戰場的硝煙,作家情志仍然飽滿,據記者略數一下,有關口說的詞彙有:探討、發言、反響、傳達、論述、批駁、疑問、勒令、談論、批評、表達、驚歎、辯論、演講、說服、教育、嘆息、發問、答辯、提問、轉述、傾訴等等。張抗抗說,在書中她不僅要告訴人們「八○年代是怎樣的」,而且試圖解答「為什麼會有八○年代」,最重要的是面對「八○年代為我們留下了什麼」。她說當然,它是小眾作品,也許年輕人會對小說的內容陌生了,「但正因如此,此書尤其重要」。
俄羅斯蕭斯塔科維奇音樂,引出女主人公從「知青」背景來到新時期的旋律,是封禁的靈魂沉重而輕揚,是人性開化的啟蒙誘惑。在那牛仔褲都是稀奇的時代,西方音樂傳入內地幾乎佔領普世價值觀大合奏之台前,充滿為國為民奔走的身影,上下而求索,跌宕頓挫,焦慮徬徨。
八○年代中國社會焦點事件、現象、思想情緒矛盾激蕩,人文潮流、政制風雲,一一盡情展現。精英心路歷程精彩紛呈。她說她寫作此書好比「排雷」,一個引信一個引信地拆除。當然,有些問題是永遠不能根除如癌細胞了。
她指寫作此書最重要的發現,是「體制的反對者和該體制的同源性與思維同構性」。歸宿在哪裏?她仍徬徨。但心定了,「多年來我始終沒有為名啊利啊那些喪失自我,而是保有進取之心和獨立精神。今天的我,就是我最好的作品」。
曾在東北黑土地勞動過
她和社會主義時期「假大空」問題的決裂,一路經過寫作完成,而伴隨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她也曾說:「真善美作為一種美學理想普照人類,然而三者真正達到內在的和諧麼?」而她對於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與啟蒙,正是奠基於她對「假醜惡」社會的批判與展示。
迄今張抗抗著述八百多萬字,攬獲多種文學獎項。她有大量散文隨筆,關注生活透出理性,透出她勞動過的東北黑土地氣場,單純粗獷,也透出她成長於杭州的南方人溫婉細膩情致。沒有作家地域性寫作的性徵,行文通曉直白。大量的自然景物佔據了她的文筆,透出她「崇高優美」的審美傾向。
記者去京郊她家做客,目睹別墅花園勝景被打理得有聲有色,一叢綠色植物從二樓爽朗地傾泄而下。生活中張抗抗和夫君實踐着「民主」「平等」的生活範式,其樂融融,自我完成。聽說她家的花都和主人貼心,有一次張抗抗過生日,書房中一盆從未開花的劍蘭,恰逢此際吐出了六枝香花,大展芳顏。
訪談中張抗抗首先和記者談及內地文壇集體概况。為什麼中國好作家男的多?而且幾乎都是鄉村背景?是有其時代社會原因,和早前農村受教育「重男輕女」問題。與她同期幾位五○後女作家,都在城市長大,有更多機會閱讀並親近文學。不過,「近年來,內地出現了具有農村生活經歷的年輕女作家,她們寫得比我們好,我想是由於這三十年來鄉村教育的普及,使農村女孩也能得到文學的滋養」。她說話中透出強烈的女性關懷,儘管女性批評家從不認為她是女性主義作家,她對此並不苟同。張抗抗說迄今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百萬字新作。它是第一部文學作品深掘內地八○年代。
追溯至十多年前,她將興趣轉到了對中國「改革史」的研究,由二十世紀七○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最初十年,往前倒推至「文革」史、建國史、民國史,再追至先秦思想史、文化史……由史及今,弄清楚了多年疑惑的一些問題。但歷史不是文學,文學更不等同於歷史,要把梳理過的遠史和近史融入自己筆下的小說,成為一部有思想價值的「文學」作品,她說,那是何等艱難、艱辛的創造性勞動。
她試圖用文學表達自己對歷史的思考。「二十世紀八○年代已經成為歷史,當年發生的一切,在我的記憶中依然鮮活如初。那些石破天驚的事件和人物,對於中國的變革有着無可估量的意義,目前已有不少文學作品進行了局部的記述。而我的目光聚焦在知識分子群體,在那場未完成的『啟蒙』中,老一輩知識分子微弱的思想光芒,究竟是怎樣衝破一道道藩籬,牽引着夜行尋路的人們?年輕一代知識分子,在紛繁的世相中,怎樣接續有關『人』的主題並完成自己?」她作品中知青題材佔相當比例,在內地關於知青運動的正反兩種評價中,她是贊成知青應該有「懺悔意識」的作家。她有關作品如《請帶我走》《永不言悔》《殘忍》等都幾乎在叩問知青自身,尋找那段歷史與人性弱點之間的關係。甚至表達了知青「懺悔」意識。「整整一代人所犧牲和浪費的青春、時間和生命,不能用『青春無悔』這種空洞和虛假的豪言壯語一筆抹去的。」她說,她對外界有稱她「知青作家」,她不太認同,「知青只是我們曾經的一個身分,我們早已融入了社會的知識階層。也早已超越了知青生活,進入更廣闊的社會領域。改革開放已經近四十年了,老知青的後半生(當然也包括那個年代過來的所有人),一直在『脫胎換骨』之中,要從『紅衛兵』和『老知青』的思維模式、語言、行為方式,『蟬蛻』為一個正常社會的公民意識和身分認同。這個轉換是很艱難的,直到現在,我們還常常會從某些人的日常用語裏,看到文革的影子。」
知青的歷史功過
「我們討論知青的歷史功過,一定要在具體的語境或特定歷史背景下來說。我多次說過,我們這一代知青,文化知識其實也是少得可憐。建國以後,傳統文化就被打入冷宮了,我們中小學時代的教科書,很多時間都在背誦老三篇,或其他歌功頌德的那些內容,文化含量原本就很低,再加上在校讀書時間又短,除了老高中生相對接受教育的時間、品質稍高一點,大多知青都是初中生,一共就念了不到十年書,所以這一代知青,實際上『知識』並不太多,所謂有文化,只是相比農民而言。這個標準也太低了吧,我們要有勇氣正視自身的弱點,不要像鴕鳥一樣,把腦袋埋在沙子裏,就自以為躲藏得遁形了。」
儘管,她對知青一代深受極左毒害耿耿於懷,而她回顧自己灑下青春汗水的北大荒,記憶中流連忘返的,除了寒冷蠻荒艱苦的生活對個人性格和意志的磨練,便是當年大自然的雲彩、野花、小河、冰棱雪原。北大荒八年,大自然是她情感的撫慰。
曾經,她推薦過年輕的網絡作家們加入作協。「我對網絡寫作最初的好感,來自它對傳統文學體制的反叛,我欣賞文字中那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純真氣味。」她介紹,內地網絡文學初萌階段,作者只是為了表達內心而寫作,只求讀者呼應,很少功利需求,網絡為每一個熱愛文學的人發表作品提供了可能,那是網絡文學最具魅力的時期,後來它被納入了商業軌道,成為大眾的熱門消費品,對此,她表示遺憾。此後便很少看網絡小說了。
文 \\ 戴萍
編輯 \\ 袁兆昌
電郵 \\ literature@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8年7月15日
圖3之1 - (圖 \\ tong)
【明報專訊】在火鍋宴席上,張抗抗把位子調到在方桌盡頭。便於她替眾人添菜遞調料,小小生活細節樂此不疲。是她長期自覺地進行人性關照而形成的習慣?集體責任意識?
她向記者解釋自己大概是有「潔癖」吧。火鍋宴是她安排的一人一小鍋的形式,不是「大鍋菜」。她指因為每人都有習慣,她怕亂了。
讓人聯想她從前寫過一篇〈牡丹的拒絕〉,文中頌揚洛陽牡丹孤潔品性,以暗喻理想中知識分子的人格。她井井有條地處理着有她出現場合的大小事項,一絲不亂。談起她被廣為流傳的一篇〈醜陋的老三屆〉,她表示不喜歡這個被網友擅改的粗魯標題,原文〈無法撫慰的歲月〉是一九九七年刊於上海《文匯報》上的。如今它已成為否定中國文革「知青」運動的代言範文。她在開篇直指「那個時代沒有『我』只有『我們』。這種老三屆人固有的群體意識,是長期高度集權國家遺留下來的文化心理」(編按:全文隨專訪附錄見下)。張抗抗多年來,在文化活動之外的社會甚或政治領域都有她音容笑貌。她的作家身分有「中國作協副主席」「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等。國務院參事?據她解釋「是國務院的高級諮詢機構,有各行各業幾十位專家」。他們每兩周開一次例會,每年做幾次分組調研。如此身分是需要社會責任感的?「我本來就有呀。」她說。她確實一直熱心公益活動,譬如為作家維權、支援網絡作家、為全民閱讀和實體書店呼籲等等。曾經,她在汶川地震救災活動率先提出「公民意識」的話題,引起學者與民眾關注。「公民」是內地文壇罕用的概念:「我首先是一個公民,然後才是一個有良心的作家。」她總是這樣說自己。
列「有骨氣公知名單」中
也有網文將她列入內地「有骨氣公知名單」。有一次,她參加《狼圖騰》出版十周年紀念活動,據記者現場目睹,她和各界大佬對談,當她提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自由」「平等」兩個詞彙,此話經她說出,效應奇詭,台下立即有人交頭接耳,談論「上面」是什麼動向。也就是說,她是某角度被視為「官方」的?記者這個問題,她笑而不答。
訪談中她充滿了顧全大局氣派,首先談到內地文壇集體情况,然後端出自身。「我這一代人缺少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她坦言,她初中畢業適逢文革,於一九六九年奔赴東北農村當「知青」,歷時八年。她父母輩深受魯迅影響,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糟粕太多。她的文學根基得之西方童話、俄羅斯文學、英法經典文學等,改革開放後接觸到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作品,卻總是沒有時間把中國傳統文化課補上:「這好不好呢?也有不好。畢竟是中國人。」她強調自己「缺課」缺的不是儒家學術那種,而是古典文學,但她至今仍然不喜歡《紅樓夢》的繁瑣。對於她來說,「寫作不是從書本來。它很大部分是建立在我們的生命體驗上,建立在對實踐的認識上。寫作,是為了解決我自己的問題。意味着一直是在解決自己問題的狀態中」。
起初,她滿懷着俄蘇文學召喚的崇高激情和社會主義少女文學夢,帶一本《青年近衛軍》奔赴北大荒,開始在破落貧瘠的農舍炕沿寫作。一九七五年,她長篇小說處女作《分界線》出版,在沉寂一片的內地文壇即成亮點。及後她因寫作成果被選送黑龍江省藝術學校學習,並於一九七九年調入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後定居北京。《分界線》現已難覓。張抗抗曾指,《分界線》在嚴格意義上不是文學,而是政治概念的詮釋,「我的文學起步就這樣被納入了體制的軌道」。據悉,當年此書也曾發生了「重大的政治問題」,因為中央有人從中發現了「罌粟」一詞,指「罌粟」是國際上公認的毒品,怎麼能夠在社會主義土地上生長?這不是抹黑國家嗎?於是數十萬冊書改版重印,「罌粟花」換成了「石竹花」。當然,中國生長罌粟而且色彩各異。後來張抗抗以《白罌粟》《紅罌粟》《黃罌粟》題各寫一篇,似示反抗。她在《白罌粟》(短篇小說)以潔白的罌粟花為一個「反革命」勞改犯人做了祭悼。在文革後「撥亂反正」時期及八○年代,她以一系列「人性回歸」作品,多為知青題材,衝擊了社會的集體心聲,「極左」體制下遮掩架空欺騙的,以「人的問題」之反思還原,致力於建設人的「主體性」。一九七九年,她發表《愛的權利》(中篇小說),反響熱烈,女主人公因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不佳,深受心靈禁錮,在拉小提琴的弟弟的青春熱情和理想信念感化下,終於,她敢於去愛,當然也獲得了愛千千萬萬事物的能力。《北極光》(1980)是張抗抗一舉揚名之作,它以活潑純真的筆伐描繪「知青」們來到新時期的處境,在思想解放浪潮中苦惱和尋覓的,「人的問題」滲入豐富駁離視野的思考。張抗抗的作品,從人性壓抑時代獲得解放的抒情風格,總是表達得淳樸濃郁,流暢率性而幾無雕飾,思的軌道一以貫之。思寄寓於抒情,寄寓於她得之北大荒土地和時代坐標的人生體驗,令她作品形成特定的社會氛圍,後人再難複製。一種思的情懷推而廣至國家社會歷史進程,作品因而內蘊力量,真誠坦蕩。
一九八○年中國作協舉辦「文學講習所」,她作為文革後第一批學員參加,她仍記得講座內容「大多圍繞着打破桎梏解放思想,重新樹立正確的文學觀及文學創作的常識」。整個八○年代她都在激情萬丈中學習着。西方思潮文化湧入國門,佛洛伊德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幫助她理解「人的本質」,作品開始有了人性異變。在半自傳體長篇小說《隱形伴侶》(1986)中,講述了北大荒一對知青男女的故事:純真的愛情被政治高壓絞殺,單一蠻荒社會令謊言成為生存本能。一種撕裂性的自省,一種傷痛沉重的追根溯源,借助了某些西方現代派表現手法:意識流、夢境、囈語等等,她的創作因而變得較自由。
理性和獸性的妥協
張抗抗說,(八○年代中後期)比她年輕一些的作家們出道,他們迅速地進入了最現代最時髦的小說形式技巧,「而我們過不去,始終在這樣一條軌道。儘管我寫了實驗小說,但我的興趣並不在研究文學的技巧上,如果為個人取得文學成就而寫,這樣的寫作我沒有動力。文學需要表述作者對世界的看法」。
來到《赤彤丹朱》(1996),她開始面對體制之謎進行思考。書中抒寫「父親」「母親」的荒誕人生歷程:從接受「紅色理想」而參加「紅色革命」,及至文革後「紅色神話」解體,一部席捲中國半世紀的「紅色變奏曲」為個人愛情生活和命運帶來的是什麼?思之魔幻和頂真地追究就此展開。現實中,張抗抗父母似是書中男女主人公,從滿懷共產主義理想的革命知識分子,到建國後被打成「歷史反革命」。
張抗抗說,她九個月大就接受「政審」了,一九五一年她母親被送去「革大」(審查革命幹部的臨時「大學」),她在家裏餓得哇哇大哭,幾經交涉,才經允許被帶去和母親一同「禁閉」。她的童年少年一路蒙難於家庭出身而成長。她說,她的寫作也是受益於她父母對文學的熱愛,父親的堅韌頑強和母親的純真善美,是她的性格基因。
從小善思的張抗抗,洋溢着一代人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精神氣質,在寫作中推理體制,借助於西方文化對人性人慾的包容,她相信「人只有深刻地了解理性和獸性的妥協所產生的人性的全部要求,才能為自己設計和規定一個相對合理的社會」。她也向記者談起九○年代商品經濟大潮中,她寫《情愛畫廊》(1995年),「想要表現女性正在覺醒中的情愛審美意識」,「也想試驗自己的市場號召力,如果有一天我們這種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作家不發工資了,能不能(靠版稅)獨立生活?」《情愛畫廊》暢銷一時。書中「人性化」愛情故事充滿繪畫的唯美色彩,行文語調似有理性風範。後來她又寫作《作女》(2002年),「想要表現都市現代女性更為開放的姿態和女性生命力中的潛能。出於反感中國男性作家審美趣味中殘留的封建文化女性觀。」
如今,她更多回望八○年代,「那十年,止於我們青春的尾聲,帶有挽歌的淒美;那十年,始於我們中年的開端,具有行歌的悲壯。」她在新作的題記中如此寫道。
一部花費十年心血的巨篇浩製小說(暫未出版),她將電子版傳給記者。於是八○年代,那一幕幕早已被中國歷史風塵湮沒了的人物和故事,浮突出來,歷久彌新。瀰漫着思想戰場的硝煙,作家情志仍然飽滿,據記者略數一下,有關口說的詞彙有:探討、發言、反響、傳達、論述、批駁、疑問、勒令、談論、批評、表達、驚歎、辯論、演講、說服、教育、嘆息、發問、答辯、提問、轉述、傾訴等等。張抗抗說,在書中她不僅要告訴人們「八○年代是怎樣的」,而且試圖解答「為什麼會有八○年代」,最重要的是面對「八○年代為我們留下了什麼」。她說當然,它是小眾作品,也許年輕人會對小說的內容陌生了,「但正因如此,此書尤其重要」。
俄羅斯蕭斯塔科維奇音樂,引出女主人公從「知青」背景來到新時期的旋律,是封禁的靈魂沉重而輕揚,是人性開化的啟蒙誘惑。在那牛仔褲都是稀奇的時代,西方音樂傳入內地幾乎佔領普世價值觀大合奏之台前,充滿為國為民奔走的身影,上下而求索,跌宕頓挫,焦慮徬徨。
八○年代中國社會焦點事件、現象、思想情緒矛盾激蕩,人文潮流、政制風雲,一一盡情展現。精英心路歷程精彩紛呈。她說她寫作此書好比「排雷」,一個引信一個引信地拆除。當然,有些問題是永遠不能根除如癌細胞了。
她指寫作此書最重要的發現,是「體制的反對者和該體制的同源性與思維同構性」。歸宿在哪裏?她仍徬徨。但心定了,「多年來我始終沒有為名啊利啊那些喪失自我,而是保有進取之心和獨立精神。今天的我,就是我最好的作品」。
曾在東北黑土地勞動過
她和社會主義時期「假大空」問題的決裂,一路經過寫作完成,而伴隨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她也曾說:「真善美作為一種美學理想普照人類,然而三者真正達到內在的和諧麼?」而她對於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與啟蒙,正是奠基於她對「假醜惡」社會的批判與展示。
迄今張抗抗著述八百多萬字,攬獲多種文學獎項。她有大量散文隨筆,關注生活透出理性,透出她勞動過的東北黑土地氣場,單純粗獷,也透出她成長於杭州的南方人溫婉細膩情致。沒有作家地域性寫作的性徵,行文通曉直白。大量的自然景物佔據了她的文筆,透出她「崇高優美」的審美傾向。
記者去京郊她家做客,目睹別墅花園勝景被打理得有聲有色,一叢綠色植物從二樓爽朗地傾泄而下。生活中張抗抗和夫君實踐着「民主」「平等」的生活範式,其樂融融,自我完成。聽說她家的花都和主人貼心,有一次張抗抗過生日,書房中一盆從未開花的劍蘭,恰逢此際吐出了六枝香花,大展芳顏。
訪談中張抗抗首先和記者談及內地文壇集體概况。為什麼中國好作家男的多?而且幾乎都是鄉村背景?是有其時代社會原因,和早前農村受教育「重男輕女」問題。與她同期幾位五○後女作家,都在城市長大,有更多機會閱讀並親近文學。不過,「近年來,內地出現了具有農村生活經歷的年輕女作家,她們寫得比我們好,我想是由於這三十年來鄉村教育的普及,使農村女孩也能得到文學的滋養」。她說話中透出強烈的女性關懷,儘管女性批評家從不認為她是女性主義作家,她對此並不苟同。張抗抗說迄今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百萬字新作。它是第一部文學作品深掘內地八○年代。
追溯至十多年前,她將興趣轉到了對中國「改革史」的研究,由二十世紀七○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最初十年,往前倒推至「文革」史、建國史、民國史,再追至先秦思想史、文化史……由史及今,弄清楚了多年疑惑的一些問題。但歷史不是文學,文學更不等同於歷史,要把梳理過的遠史和近史融入自己筆下的小說,成為一部有思想價值的「文學」作品,她說,那是何等艱難、艱辛的創造性勞動。
她試圖用文學表達自己對歷史的思考。「二十世紀八○年代已經成為歷史,當年發生的一切,在我的記憶中依然鮮活如初。那些石破天驚的事件和人物,對於中國的變革有着無可估量的意義,目前已有不少文學作品進行了局部的記述。而我的目光聚焦在知識分子群體,在那場未完成的『啟蒙』中,老一輩知識分子微弱的思想光芒,究竟是怎樣衝破一道道藩籬,牽引着夜行尋路的人們?年輕一代知識分子,在紛繁的世相中,怎樣接續有關『人』的主題並完成自己?」她作品中知青題材佔相當比例,在內地關於知青運動的正反兩種評價中,她是贊成知青應該有「懺悔意識」的作家。她有關作品如《請帶我走》《永不言悔》《殘忍》等都幾乎在叩問知青自身,尋找那段歷史與人性弱點之間的關係。甚至表達了知青「懺悔」意識。「整整一代人所犧牲和浪費的青春、時間和生命,不能用『青春無悔』這種空洞和虛假的豪言壯語一筆抹去的。」她說,她對外界有稱她「知青作家」,她不太認同,「知青只是我們曾經的一個身分,我們早已融入了社會的知識階層。也早已超越了知青生活,進入更廣闊的社會領域。改革開放已經近四十年了,老知青的後半生(當然也包括那個年代過來的所有人),一直在『脫胎換骨』之中,要從『紅衛兵』和『老知青』的思維模式、語言、行為方式,『蟬蛻』為一個正常社會的公民意識和身分認同。這個轉換是很艱難的,直到現在,我們還常常會從某些人的日常用語裏,看到文革的影子。」
知青的歷史功過
「我們討論知青的歷史功過,一定要在具體的語境或特定歷史背景下來說。我多次說過,我們這一代知青,文化知識其實也是少得可憐。建國以後,傳統文化就被打入冷宮了,我們中小學時代的教科書,很多時間都在背誦老三篇,或其他歌功頌德的那些內容,文化含量原本就很低,再加上在校讀書時間又短,除了老高中生相對接受教育的時間、品質稍高一點,大多知青都是初中生,一共就念了不到十年書,所以這一代知青,實際上『知識』並不太多,所謂有文化,只是相比農民而言。這個標準也太低了吧,我們要有勇氣正視自身的弱點,不要像鴕鳥一樣,把腦袋埋在沙子裏,就自以為躲藏得遁形了。」
儘管,她對知青一代深受極左毒害耿耿於懷,而她回顧自己灑下青春汗水的北大荒,記憶中流連忘返的,除了寒冷蠻荒艱苦的生活對個人性格和意志的磨練,便是當年大自然的雲彩、野花、小河、冰棱雪原。北大荒八年,大自然是她情感的撫慰。
曾經,她推薦過年輕的網絡作家們加入作協。「我對網絡寫作最初的好感,來自它對傳統文學體制的反叛,我欣賞文字中那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純真氣味。」她介紹,內地網絡文學初萌階段,作者只是為了表達內心而寫作,只求讀者呼應,很少功利需求,網絡為每一個熱愛文學的人發表作品提供了可能,那是網絡文學最具魅力的時期,後來它被納入了商業軌道,成為大眾的熱門消費品,對此,她表示遺憾。此後便很少看網絡小說了。
文 \\ 戴萍
編輯 \\ 袁兆昌
電郵 \\ literature@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